反应热和焓变练习题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2:1.1.1反应热  焓变

课时作业2:1.1.1反应热  焓变

第一节 反应热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巩固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的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与水反应解析 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水煤气的制取、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 与CO 2的反应等。

答案 A2.已知化学反应2C(s)+O 2(g)=====点燃2CO(g),2CO(g)+O 2(g)=====点燃2CO 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A.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44 g CO 2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 和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C.32 g 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 燃烧,生成CO 2与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一样多解析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由于C ――→O 2CO 放热,CO ――→O 2CO 2放热,所以C ――→O 2CO 2比C ――→O 2CO 放出的热量要多,故D 不正确。

反应2CO(g)+O 2(g)=====点燃2CO 2(g)中,CO 并不是反应物的全部,所以28 g CO 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高于44 g CO 2所具有的能量,故A 项不正确,同理C 不正确。

答案 B3.下列有关中和反应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都是57.3 kJB.准确测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玻璃搅拌器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更准确解析A项,弱酸、弱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B项,至少测定温度3次,盐酸、NaOH溶液、混合液的温度;D项,为保证反应充分进行,H+或OH-一方稍过量。

反应热焓变 练习题

反应热焓变 练习题

第2天焓变反应热基础提高题1、思考辨析,判断对错。

(1)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变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4)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5)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6)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3、CO(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1 mol CO(g)和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CO2(g)和1 mol H2(g) 具有的总能量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D.1 mol CO2(g)和1 mol H2(g)的键能总和比1 molCO(g)与1 mol H2O(g)的键能总和大41 kJ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双选)( )A.每生成2 mol AB(g)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时放出a kJ能量5、已知E A、E B、E C、E D分别表示A、B、C、D所具有的能量,则对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E A>E C B.E A>E C+E D C.E A+E B>E C+E D D.E A+E B<E C+E D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 ===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 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③H 2(g)+12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Ca(OH)2(s) ΔH 8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7、已知H 2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化学中的反应热与焓变测试题

化学中的反应热与焓变测试题

化学中的反应热与焓变测试题在化学的世界里,反应热与焓变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系列测试题来深入探究这两个概念。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B 当反应放热时,ΔH>0C 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A 选项错误;当反应放热时,ΔH<0,B 选项错误;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反应放热,C 选项正确;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否则化学反应就不会发生,D 选项错误。

2、已知反应 A + B = C + D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的能量一定高于 CB B 的能量一定高于 DC A 和 B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C 和D 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 和 B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C 和 D 的总能量,C 选项正确;A 的能量不一定高于 C,B 的能量不一定高于 D,A、B 选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选项错误。

3、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钠与水反应B H_{2}燃烧C 碳酸钙分解D 浓硫酸稀释答案:C解析:钠与水反应、H_{2}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会放出热量,A、B 选项错误;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C 选项正确;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D 选项错误。

4、对于反应:H_{2}(g) + Cl_{2}(g) = 2HCl(g),ΔH =-184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断开 1 mol H H 键和 1 mol 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 2 mol H Cl 键所放出的能量C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846 kJD 1 mol H_{2}和 1 mol Cl_{2}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HCl 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ΔH =-1846 kJ/mol,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 选项错误;断开 1 mol H H 键和 1 mol Cl 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 2 mol HCl 键所放出的能量,B 选项错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846 kJ,但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C 选项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 1 mol H_{2}和 1 mol Cl_{2}的总能量高于 2 mol HCl 的总能量,D 选项正确。

省句中反应热与焓变检测题

省句中反应热与焓变检测题

省句中反应热与焓变检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2.“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4.A、B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大于B;C、D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也形成惰性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的能量D大于C,则A、B和C、D间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C2A B.C2B C.D2A D.D2B5.现有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稀溶液,当酸跟碱混合,生成1 mol水时都放出57.27kJ的热量,则对下列反应:1/2H2SO4+1/2Ba(OH)2=1/2BaSO4↓+H2O;△H = — Q kJ/mol可以判断Q的数值:A.等于57.27 kJ B.大于57.27 kJ C.小于57.27 kJ D.无法判断6.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将32g硫分别在纯氧中和空气中完全燃烧,令前者放出的热量为Q1,后者放出的热量为Q2,则关于Q l和Q2的相对大小正确的判断是( )A.Q1=Q2B.Q1>Q2C.Q l<Q2D.无法确定7.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和少量的甲烷。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 = 2H2O(l) ; △H=-571.6kJ/mol2CO(g) + O2(g) = 2CO2(g) ; △H=-566kJ/molCH4(g) + 2O2(g) = CO2(g) + 2H2O(l); △H=-890.3kJ/mol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用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下燃烧等体积的燃气,理论上所获得的热值,后者大约是前者的多少倍A. 0.8B. 1.3C. 1.6D. 3.18.实验室测得4molSO2参加反应:2SO2(g) + O2(g)2SO3(g);△H=-196.4kJ/mol,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40%B.50%C.80%D.90%9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 ΔH=-1560.8KJ/mol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 KJ/mol左右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10.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健是吸热反应,大约需117~125kJ/mol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反应热为23.4kJ/mol,以上事实表明A、1,3-环己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B、1,3-环己二烯比苯稳定C、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吸热反应D、苯比1,3-环己二烯稳定11.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

焓变反应热练习题(精选题)

焓变反应热练习题(精选题)

第一课时焓变、反应热练习题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等于反应产物H2O所具有的总焓D.反应物H2和O2比反应产物H2O稳定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下列反应:①化石燃料燃烧②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③用C和H2O在高温下制水煤气④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制氢气⑤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研磨放出氨气⑥煅烧石灰石其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3、(2012·大连模拟)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4、(2012·西安高二检测)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5、(2011·重庆高考)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

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780 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7、已知H2(g)+Br2(g)===2HBr(g)ΔH=-72 kJ/mol,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 Br2(g) HBr(g)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369则表中a为()A.404 B.260 C.230 D.2008、(2011·南京学业水平模拟)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9、C(s)+H 2O(g)=====高温CO(g)+H 2(g)是吸热反应,则CO(g)+H 2(g)=====高温C(s)+H 2O(g)是( )A .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B .吸热反应,也是置换反应C .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D .无法判断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10、[双选题]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 .Ba(OH)2·8H 2O 与NH 4Cl 固体的反应C .硫黄在氧气中燃烧D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11、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和B +C →A 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 .A →B +C ΔH <0C .A 具有的焓高于B 和C 具有焓的总和D .A →B +C ΔH >0,则B +C →A ΔH <012、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SiO 2+C +N 2――→高温Si 3N 4+CO 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课时作业13:1.1.1焓变 反应热

课时作业13:1.1.1焓变 反应热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构成分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关D.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0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浓硫酸稀释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⑤H2在Cl2中燃烧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②③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4.在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是( )A.2H2+O22H2OB.CaCO3CaO+CO2↑C.CaO+CO2CaCO3D.C2H5OH+3O22CO2+3H2O5.C(s)+H2O(g)CO(g)+H2(g)是吸热反应,则CO(g)+H2(g)C(s)+H2O(g)是( ) A.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B.吸热反应,也是置换反应C.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D.无法判断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6.热化学方程式是( )A.标明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式子B.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聚集状态的式子C.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D.注明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仅指反应放出的热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的个数C.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D.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则( )A.ΔH2>ΔH1B.ΔH1>ΔH2 C.ΔH1=ΔH2D.无法确定9.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10.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 的热量。

课时作业1 反应热和焓变

课时作业1 反应热和焓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作业1 反应热和焓变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解析:A错,因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错,ΔH>0表示吸热反应,ΔH<0表示放热反应。

C错,体系的温度高低不仅与吸热放热有关,还与反应条件有关。

D正确,ΔH =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答案:D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 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是()A.50 kJ B.20 kJC.30 kJ D.80 kJ解析:如果是放热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大于60 kJ。

选项中只有80 kJ符合。

答案:D3.反应热是()A.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B.特指1 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C.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D.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kJ/mol”答案:D4.以下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氧化钾与硝酸反应B.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C.铝片与稀硫酸反应D.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解析: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通常为放热反应。

答案:AC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解析: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反应热与焓变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H +(aq) +OH - (aq) =H 2O(l) △H= -57.3kJ/mol 。

向1 L0.5 mol/L 的NaOH 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至恰好完全反应:△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者放出的热量均为28. 65kJ B .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8. 65kJ C .稀硝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65kJD .稀醋酸放出的热量大于28. 65kJ2.C 、CO 、4CH 和25C H OH 是常用的燃料,1 mol 上述物质分别完全燃烧生成()2CO g 及()2H O l 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 kJ 、283.0 kJ 、890.3 kJ 和1366.8 kJ 。

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CB .COC .4CHD .25C H OH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KOH+HF=KF+H 2O B .NH 4Cl+NaOH ΔNH 3+H 2O+NaCl C .CaO+H 2O=Ca(OH)2D .C+O 2ΔCO 24.肼(H 2N -NH 2)燃烧涉及的共价键的键能与热化学方程式信息见下表:则2N(g)→N 2(g)+Q ,Q 为A .1882kJB .941kJC .483kJD .241.5kJ5.N 2(g)与H 2(g)化合生成NH 3(g)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2与H2的键能数值总和为1080B.N2(g)+3H2(g)2NH3(g)+46 kJC.1 mol H2(g)的能量比2 mol H(g)的能量低D.若使用催化剂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6.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反应热和焓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
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是()
A.50kJ B.20kJ
C.30kJ D.80kJ
3.反应热是()
A.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B.特指1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C.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
是一个吸热反应
D .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需要吸收能量
7.已知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 ,且氧气中1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 H —O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 ,则氢气中1mol H —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kJ
B .557kJ
C .436kJ
D .188kJ
8.已知反应A +B===C +D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 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 和B 的能量总和一定高于C 和
D 的能量总和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自动进行
9.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ΔH 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C(s)+12
O 2(g)===CO(g)反应热为110.5kJ·mol -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 -1 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
C .②③⑦
D .①④⑤⑥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 2SO 4稀释 ④KClO 3分解制O 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 =====高温
2CO
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高温
CO +H 2 ⑩Al 与HCl 反应
A .①②④⑥⑦⑧⑨
B .②④⑥⑦⑧⑨
C.①④⑥⑧D.①②④⑧⑨
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ΔH<0
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的总和
D.A―→B+CΔH>0,则B+C―→AΔH<0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3.(10分)已知:H2(g)+1
2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问: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________。

14.(18分)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石灰水饱和溶液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块镁条,再用滴管滴入5mL的盐酸。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镁
条和盐酸的总能量。

(5)如将本题中“25℃石灰水饱和溶液”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探究实验,实验(1)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___________ 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8分)在一定条件下,A 和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下: A +B 反应物总能量为E 1―-----------------------―→发生反应A +B===C +D C +D 生成物总能量为E 2
(反应前) (反应后)
(1)下列关于反应A +B===C +D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 .该反应若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
D .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
(2)若E 1<E 2,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

16.(16分)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H 2
B .Cl 2
C .Br 2
D .I 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
A .HCl
B .HBr
C .HI
(3)X 2+H 2===2HX(X 代表Cl 、Br 、I)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相同条件下,X 2(X 代表Cl 、Br 、I)分别与氢气反应,若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

(5)若无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答:________,你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写出H 2和Cl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