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个案
一例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个案护理

一例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个案护理【摘要】本文总结我院脑外科一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此患者的护理重点为肺部感染。
通过多维度的护理,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预后良好。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个案护理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30%-4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脑出血患者往往由于情绪亢奋、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患者中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1],早期病死率很高。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
肺部感染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同时还会诱发深静脉感染、心力衰竭等问题,不利于患者预后,临床应重视并积极预防肺部感染[2]1 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乏力2小时”于07-28急诊收住ICU。
诊断: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查体: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左侧肌力2级,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出血。
07-31病情需要转入我科,护理查体:保留右颈内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在位,一级护理及流食,监护生命体征,08-01至03日下午患者出现体温增高,最高体温38.5℃,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少许感染;两肺胸腔积液伴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诊断肺部感染。
遵医嘱予以深静脉置管血培养监测排除感染可能,予以拔除导尿,排除泌尿系感染可能,请呼吸科会诊,协助治疗。
治疗上遵医嘱予以半卧位,雾化祛痰,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辅助拍背仪使用,促进痰液排出,控制脑水肿,予以补液,维持电解质紊乱,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2 护理2.1护理要点(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
适当抬高床头15°-30°,促进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头疼症状,颅内压增高呕吐时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2)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瞳孔、对光反射,注意液体出入量及水电解质平衡,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对观察记录作出相应护理分析,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发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3)及时询问病情,了解病情变化,是否出现抽搐、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等,做好心电监测(4)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5)遵医嘱予以吸氧,增加血氧含量,减轻头部水肿(6)及时清理呕吐物,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 3 病情 监测 .
严 密观察 病情变化 , 定时测体 温 、 脉搏、 呼
吸、 血压 、 神志 、 瞳孔变 化并详 细记录 , 使用脱水 降压药物 时 注意监测尿量与水 电解质 的变化 J 。及 时报告 医生处理 , 备 齐抢救用药 品及用物 , 配合抢救 , 好相应护理 。 并做
①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疗。②合理应用镇静剂 , 应从 小 剂量开始 , 用药个 体化 , 密切观察 意识状 态。③ 合理应用抗 菌药 , 应广 谱、 足量、 足疗 程 , 针对致病 菌和药敏试 验结果选
王翠 英
( 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 河南 汝南 430 ) 6 3 0
【 摘要 】 目 探 的: 讨脑出 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 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脑出 血合并肺部 感染 3 例分析其原因, 5 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 预
防和加强肺部感染 的护理 。结果 : 肺部感染治愈 2 例 , 8 好转 4 , 例 未愈 3 例。结论 : 严格执行各 项操作规程 , 可减少 和避免 脑卒 中患者肺部感
染 的发 生 。
【 关键词】 脑出血; 肺部感染; 护理
d i1 .9 9ji n 17 o:0 36 /. s .6 2—06 .0 0 1 .9 s 3 9 2 1 .0 0 0
中图分类号 : R 7 .4 43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6 2—0 6 (0 0 1 3 9 2 1 )0—10 —0 36 2
切开处进行负压 吸痰 , 每次 吸引 时间不超过 l 。两 次抽 5秒
2 1 意识 障碍 .
意识 障碍患者 会厌反 射迟钝 、 咳嗽反射 减
弱, 常使异物呛入 呼吸道 , 且气道的清理能力下 降 ; 昏迷患者 常因治疗需要做 气管插 管、 气管 切开置 管、 吸痰 管、 吸氧管 、
脑出血病人的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题目: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职称:―护士科室:ICU工号:—XXX姓名:XXX联络电话:—XXX ___________审查结果:□通过口不通过审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XXX市人民医院XXX市妇幼保健院一、前言脑出血(intracerebra1hemorrhage)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
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
在西方国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院卒中患者的10%〜30%,我国的比例更高,为18.8%—47.6%。
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O脑出血也导致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2003年我国统计显示脑出血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37.2亿形年⑴。
二、案例说明三、文献查证床常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应用时要严格把握滴速和用量。
速度过慢不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脱水,起不到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压。
每日用量不超过150g。
用量过大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文献报道甘露醇用量2200g∕d时急性肾衰发生率32.7%,<200g∕d 时为13.6%o护理不当时还可引起甘露醇溶液外渗,致局部组织出现红肿,严重时则出现变性、坏死。
用药期间要及时巡视,严密观察。
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由于中枢性原因和高热、呕吐、脱水剂的使用、限制入量,常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每天要严格记录患者的出入量,确保人体的内环境平衡。
5)康复期护理: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48~72h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被动活动肘、膝、手腕关节、手指关节,按人体生理曲度从大关节再到小关节,做由小到大幅度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
协助患者站立,下床走路。
多与患者交流,耐心向他们宣教该病方面的知识,让其了解病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

脑出血并肺部感染的分析及护理措施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控制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给子护理后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比较χ2=17.0652(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同时促进疾病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脑出血;肺部感染;护理;感染因素【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16-01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患者因受到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导致意识突发障碍,肢体出现瘫痪等,该病起病急、病情危重、患者致残率高[1]。
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较轻者会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感染较重者,会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
所以临床上预防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2.6±3.1)岁;出血量12~58ml,平均出血量(24.5±11.7)ml。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1.4±5.2)岁;出血量10~60ml,平均出血量(25.1±11.2)ml。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个案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个案外三区陈晃媚2014-11-3一,病史介绍床号:47床姓名:黎永清性别:男年龄:38岁住院号:253064主诉: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30分钟余现病史:患者入院30分钟前进食后突发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物,烦躁不安,无昏迷、抽搐,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患者同事送院急诊就诊,测血压明显升高,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脑出血,予“呋塞米针40mg iv、地西泮10mg iv”及开放静脉通道后,患者神志昏迷,拟“脑血管意外”收住我科。
起病以来,精神欠佳,胃纳可,大小便无失禁。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育有子女,家人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性病史,否认免疫性及精神性疾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T:36.4℃ P:82次/分 R:19次/分 Bp:240/129mmHg,神志昏迷,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湿啰音。
心界左下扩大,心率8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专科情况:神志昏迷,被动体位,不能言语,定向力、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检查不能配合。
头颅、脊柱、四肢无畸形。
双眼球位置居中,双眼睑无下垂,双眼无凝视,未见眼球震颤,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
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额纹基本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伸舌不能配合,未见舌纤颤,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能配合。
生理反射存在,右侧巴氏征(+)辅助检查:2014-10-02: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指尖血糖7.6mmol/L2014-10-3:头颅、胸部CT示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前片增大。
2、右侧基底节小梗塞灶同前。
3、左下肺感染并双侧胸膜肥厚。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护理对策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2例,分析其感染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结果意识障碍、留置胃管、既往肺部疾患史是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得主要因素,老年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好发,脑出血后早期是肺部感染的高危险期。
结论严格执行临床各项操作,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减少或避免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原因;护理对策;效果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脑出血临床治愈水平及降低其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就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2例为实验组,均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2]。
男20例,女12例;年龄34-81岁,平均(64.5±6.7)岁。
其中,深昏迷19例,留置胃管15例,肺部疾病史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
所有感染病例均经x胸片检查确诊,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2原因分析2.1意识障碍研究表明[3],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越低,其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越重。
本组有19例感染患者入院时处于深昏迷状态,占59.4%。
究其原因,意识障碍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等功能衰退或消失,使得其痰液、呕吐物等难以排出,易发生误吸,进而导致肺部感染。
2.2留置胃管留置胃管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组15例中有25例为留置胃管患者,占46.9%。
医学医疗护理查房脑出血案例分析模板

护理评价
患者目前无明显 头痛症状
13
三、护理问题及措施
生活自理能力丧失
护理目标: 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能够满足
① 口腔护理BID; ② 床上擦浴QD,湿扫床BID; ③ 修剪指趾甲BIW; ④ 病情平稳时,床上洗头QW; ⑤ 了解病人所需,随时予以满足。
护理查房 与偏瘫、医源性限制有关
护理评价
患者目前无明显 头痛症状
患者系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停车后歪倒在路边,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无意识障碍、 肢体抽搐、咳嗽咳痰;急诊送入合肥市二院 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及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高密度影,出血量约35ml; 肺CT示:肺纹理增多,双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对症治疗后于5.12日16时转入我科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口服尼群地平 服药不正规 未定期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
护理查房
治疗用药
药物名称 甘露醇、甘油果糖 特苏尼、麦通纳
头孢唑肟 泮托拉唑 氨基酸、玺肽 维生素C、氯化钾 施慧达 阿拓莫兰、护肝片
7
目录
contents
2 护理评估
二、护理评估
护理查房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5月12日 5月13日 5月14日 5月15日 5月16日 5月17日 5月18日 5月19日 5月20日 5月21日 5月22日 5月23日 5月24日 5月25日
头颅CT示:
左侧基底节区及三脑室、四脑室、侧脑 室高密度影,出血量约35ml;
肺CT示:
肺纹理增多,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血常规:
WBC11.03×109/L↑,中性粒细胞 绝对值7.87×109/L↑
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个案护理

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个案护理神经外科暖XXX【摘要】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因需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你,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目的:对此该病人脑出血现状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方法: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里护理,管道护理等全方面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及时对症处理肺部感染的措施。
结果:循环渐进,总结新护理方法,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率下降。
结论:重视及预防脑出血长期卧床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住院天数及其医疗费用。
【关键字】脑出血;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前言】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脑出血临床治愈水平及降低其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由于此病残废和死亡率高,又是常见病,故应高度重视[2]。
一、病例介绍1.患者胡仁信,男,67岁,首次入院。
2.起病急,病程短。
3.主诉: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3天余。
4.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无诱因出现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当时无昏迷史,发病后患者自觉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右侧肢体不能自行动弹,无发麻及抽搐,无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
5.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6.体格检查:体温:39.4℃,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0/92mmHg。
模糊状态,自动睁眼,遵命动作尚配合,对答不切题,查体欠合作,平车入院。
头颅外观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
耳鼻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颈无抵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叩诊清音。
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右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
7. 门诊资料CT:1.左侧外囊及放射冠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个案外三区晃媚2014-11-3一,病史介绍床号:47床:黎永清性别:男年龄:38岁住院号:253064主诉: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30分钟余现病史:患者入院30分钟前进食后突发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胃容物,未见咖啡样物,烦躁不安,无昏迷、抽搐,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患者同事送院急诊就诊,测血压明显升高,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脑出血,予“呋塞米针40mg iv、地西泮10mg iv”及开放静脉通道后,患者神志昏迷,拟“脑血管意外”收住我科。
起病以来,精神欠佳,胃纳可,大小便无失禁。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育有子女,家人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性病史,否认免疫性及精神性疾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T:36.4℃ P:82次/分 R:19次/分 Bp:240/129mmHg,神志昏迷,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湿啰音。
心界左下扩大,心率8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专科情况:神志昏迷,被动体位,不能言语,定向力、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检查不能配合。
头颅、脊柱、四肢无畸形。
双眼球位置居中,双眼睑无下垂,双眼无凝视,未见眼球震颤,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
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额纹基本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伸舌不能配合,未见舌纤颤,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正常,肌力检查不能配合。
生理反射存在,右侧巴氏征(+)辅助检查:2014-10-02: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指尖血糖7.6mmol/L2014-10-3:头颅、胸部CT示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前片增大。
2、右侧基底节小梗塞灶同前。
3、左下肺感染并双侧胸膜肥厚。
4、主动脉迂曲,左室增大.血常规:WBC 17.4×10^9/L,RBC 4.15×10^12/L,HGB 134g/L,PLT 313×10^9/L,GR87.7%;心肌酶示:AST 26U/L,CK-MB 20.3U/L,CK 609U/L,LDH 225U/L,HBDH 192U/L,Glu 7.96mmol/l;血离子正常;2014-10-5: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2014-10-6:血常规:WBC 18.2×10^9/L,RBC 3.74×10^12/L,HGB 122g/L,PLT 307×10^9/L,GR 74.2%;肾功、血离子未见异常。
2014-10-07:头、胸部CT示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前无明显变化;2、右侧基底节多发小梗塞灶(病灶趋于软化);3、双下肺感染;4、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较前增多;2014-10-17:头胸CT: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灶,较前吸收、减少;2、右侧基底节多发腔隙性梗塞灶;3、双肺下叶感染、双侧胸腔积液较前明显吸收、好转;4、左心室增大。
2014-10-19:化验检查回报:肝功、肾功、离子指标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下降不明显。
2014-11-3:头部CT: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前进一步吸收、减少;2.右侧基底节多发腔隙性梗塞灶;入院诊断:①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②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治疗要点:入院后保守治疗,予止血、调控血压、脱水、镇静及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治,抗感染、化痰、雾化治疗,维持气道通畅,2014-10-7痰难以吸出,行气管切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
2014-10-23拔除气套管,继止血、调控血压、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治,抗感染、化痰、雾化治疗。
二.护理评估:2014-10-09于ICU转入:患者神志模糊,呼之睁眼,不能言语,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听诊闻及大量痰鸣音。
可闻及湿罗音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0级,留置气管套管在位,痰多,不能自排,痰液分度三度。
予持续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鼻饲监测营养摄入,监测出入量。
2014-10-12患者神志间断清醒,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闻及大量痰鸣音。
可闻及湿罗音,痰液分度二度,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0级。
予持续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鼻饲监测营养摄入。
2014-10-14患者意识清,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听诊闻及大量痰鸣音。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0级。
四天未解大便,予开塞露灌肠,继续目前护理措施。
2014-10-16患者间中有呃逆,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咳嗽,胃管通畅,留置在位,今于胃管抽出咖啡样物。
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
双肺听诊闻及大量痰鸣音。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0级。
予持续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护胃、禁食。
2014-10-16经监测胃管未有咖啡样物抽出,予改鼻饲饮食。
2014-10-19患者意识清,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1级,予持续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经口试进食。
2014-10-20患者意识清,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湿罗音。
痰液分度二度,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1级,予翻身,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
能经口进食稀饭,拔除胃管,改半流质饮食。
2014-10-22患者意识清,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2级,进食量可,予气管套管全堵管,翻身,雾化,叩背,吸痰,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
2014-10-23患者意识清,间中咳嗽,能经口咳痰,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肌力2级,进食量可,予拔除气管套管,翻身,叩背,雾化,肢体功锻炼,气压治疗。
2014-10-25患者意识清,进食可。
言语笨拙。
每日少量咳痰。
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湿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4级。
生理反射左侧正常,继续目前护理措施。
014-10-28患者意识清,进食正常。
言语笨拙。
每日少量咳痰。
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痰鸣音减少。
可闻及少量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上肢肌力2级,下肢肌力4级。
气切口愈合,继续目前护理措施。
2014-10-31患者意识清,进食正常。
言语笨拙。
无咳痰,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听诊未闻及痰鸣音及罗音。
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右手精细动作差,下肢肌力5级。
继续目前护理措施。
2014-11-3患者意识清,进食正常。
言语笨拙。
无咳痰。
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
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上肢肌力3级,右手精细动作差,下肢肌力5级。
继续目前护理措施。
2014-11-4患者出院。
三.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评价1.清理呼吸道无效措施:(1)床边备吸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予持续湿化气道,根据痰液黏稠度调整湿化液量。
(3)翻身叩背,床头抬高30度,利于排痰。
(4)脑水肿消退后,液体每天摄入量不少2500ml。
(5)根据医嘱予雾化吸入,抗感染治。
(6)予按摩腰背肌肉,促进肌力恢复,教会有效咳痰方法。
评价:患者痰液及时清理;痰液黏稠度由3度变成2度,掌握有效咳痰方法,能自行排痰,痰液减少。
2.有误吸危险:措施:(1)床边备吸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控制每次鼻饲量约200ml,床头抬高45°以上,完成后继续坐位20~30分钟。
(3)每次鼻饲前回抽胃残余量,根据残余量多少决定鼻饲量。
(4)改经口进食前,予吞咽功能训练,无异常后,教会家属喂食方法,注意事项,加强巡视。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有误吸情况出现3.有窒息危险:措施:(1)床边备吸痰装置,必要时吸痰。
(2)予持续湿化气道,翻身叩背,床头抬高30度,利于排痰。
(3)控制每次鼻饲量约200ml,床头抬高45°以上,完成后继续坐位20~30分钟。
(4)每次鼻饲前回抽胃残余量,根据残余量多少决定鼻饲量。
(5)气管套管开口保护包裹好,避免暴露出来,防异物进入。
(6)翻身时要把湿化气道的管子拿下,防止湿化液大量一下子进入。
(7)教会家属喂食方法,注意事项,加强巡视。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未有窒息情况出现4.营养失调措施:(1)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低盐饮食。
(2)制定鼻饲量时间表,定时喂食,监测摄入是否平衡,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3)病情稳定后,与主管医生相讨及早调整饮食种类。
(4)监测家属配制的食物及患者进食情况,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变化,及时发现是否出现消化不良,及时用药调整。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良好。
5.有压疮危险措施:(1)应用《Braden压疮评分量表》动态评分,及时调整(2)设翻身卡,Q2H翻身,采取30°的侧卧位,避免牵拉或拖拽患者,睡气垫床。
(3)留置尿管,大便后及时清理,保持床单衣被干洁平整,潮湿弄脏随时更换。
(4)各管道取用高举平台法妥善固定。
(5)监测营养摄入,使用皮肤柔软剂(润肤霜)让干燥的皮肤保湿。
(6)做好患者和照顾者的健康教育(7)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压疮发生。
6.躯体移动障碍:措施:(1)行肢体功能煅炼,教会患者健侧予患肢运动方法,调动积极性。
(2)予气压治疗。
(3)监测营养摄入,应用营养脑神经治疗。
(4)做好患者和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6)(7)根据患肢肌力恢复程度,调整患者活动程度,情况许可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患肢肌力得到最大程度恢复,从只能卧床到能陪人协助行走。
7.有再发生脑出血的危险措施:(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2)做好随时开颅手术的术前准备。
(3)遵医嘱予降血压,止血,脱水,营养脑神经治疗。
(4)做好患者和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6)保持病室安静,灯光适宜。
(7)定时复查头颅CT。
评价:患者住恢复良好,未再出发生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