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
IE培训提纲05-02

二、标准速度的掌握
3)国际上公认的标准速度有下几种(又可分一般速度, 激励速度) “标准速度”体验 a)一般速度,在30秒內將52張扑克牌依次分放到边长为 一英尺见方的四个角,手的动作速度。
图中80为发牌 起点的距离。
80
二、标准速度的掌握
b)插销子:一般速度,在24秒內,将30只销子插入到30只 孔内,手的动作速度。 c)步行:一般速度(normal pace),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 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上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 (1.34 米/秒) 激励速度(incentive pace),步行10m为6.2秒。
一、使用秒表测时的方法
a)归零法:第一单元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单元结 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表针回 复到零位。下一单元开始,再开动秒表。 b)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单元开始时,开动 秒表,在 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 走动,仅当每一单元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其表面 时间(R值)。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两相邻单元的 表面时间相减,以求得每一单元时间(T值)。
三、动作的起点、结束点的判定
动作的起点、结束点的判定 1)理论上 2)技巧:找循环作业的清晰点
四、动作分析
4、动作分析
IE专家认为:一般来说作业者的一半时间是“无效的”。
十七种动素(有的资料为18种-发现 简称F) 1)第一类动素------进行工作的要素 第一类动 ------进 类动素
伸手(Reach) 简称 RE﹔ 移物(Move) 简称M﹔ 抓取(Grasp) 简称 G ; 对准(Position) 简称P﹔ 裝配(Assemble)简称 A ﹔ 拆卸(Disassemble) 简称DA﹔ 应用(Use) 简称 U ; 放手(Release) 简称RL。 2)第二类动素------阻碍第一类动素进行的要素(要减少的) 第二类动 类动素 行的要素(要减少的) 第二类动素------阻 第一类动 寻找(Search) 简称 SH ; 选择(Select) 简称 ST﹔ 检查(Inspect) 简称 I ; 计划(Plan) 简称 PN﹔ 预对(Preposition)简称 PP。 3)第三类动素------对工作完全无益的动素(要消除的) 第三类动 无益的 要消除的) 第三类动素------对工作完全无益 持住(Hold) 简称 H ﹔迟延(Unavoidable Delay) 简称 UD﹔ 休息(Rest) 简称 RT ﹔故延(Avoidable Delay) 简称 AD。
工业工程学6-秒表测时法

6. 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
二、测时的计时方法 (一)连续计时法 以秒表为计时工具,按先后顺序对工序各作业要素 逐一观察,连续记录其起止时间。 1.技术要求:划分的作业要素延续时间应大于0.1min, 定时点应明显易辩,选择从声响、视觉上能够明确区别 各作业要素起止的标志,在下一作业要素定时点出现前, 应完成该作业要素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2.操作要求 (1)观测。在测时开始前秒表复零,于第一个操作 周期第一个作业要素开始同时开动秒表,到最后一个操 作周期最后一个作业要素观察结束时停止秒表。 (2)记录。在每个作业要素的定时点处观察秒表读 数并记录于该作业要素相应操作周期的终止时间栏内
6. 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
例,假设某工序由a,b,c,d,e共五个作业要素组成, 需要采用循环计时法对该工序进行秒表测时。 解:(1)将5要素组合成A(b.c.d.e)、B (c.d.e.a)、C(d.e.a.b)、D(e.a.b.c)、E(a.b.c.d) 五个循环体(亦即五个组合要素),每个循环体含四个 单元。 (2)观测并记录——依次记录各个循环体的终止 时间值为:25s,55s,81s,105s,130s。 (3)计算每个循环体的延续时间 A=25-0=25s (亦即A=b+c+d+e=25s) B=55-25=30s (亦即B=c+d+e+a=30s) C=81-55=26s (亦即C=d+e+a+b=26s) D=105-81=24s (亦即D=e+a+b+c=24s) E=130-105=25s(亦即E=a+b+c+d=25s)
6. 秒表测时法-6.1 秒表测时原理
(3)计算该工序的平均延续时间 ∵ A+B+C+D+E=4(a+b+c+d+e) =25+30+26+24+25=130 S 即5个循环体时间之和是5作业要素时间之和的4倍
IE工时测定培训教材

6
2.1标准工时的构成
观测时间 评比 因数 私事 宽放 疲劳 宽放 程序 宽放 特别 宽放 政策 宽放
3.1目前SMT线体类别
1.L1/L2(有铅)=L5/L6(无铅) CM202+CM202+CM101+CM301 2.L3/L4(旧) CM202+CM202+CM301 3.L7/L8(新) CM101+CM402+CM402+DT401
3.2产品标准时间表—SMT
3.3SMT标准工时表补充
A.FA: 海尔车间+电表组装部分+校表车间 B.FCT : SMT车间测试部分+MIMA
C.FG:
电表包装部分+手机包装
3.2产品标准时间表—非SMT工艺
3.3非SMT工艺标准工时表补充
A.人员宽放率按5%,机器效率按95%。 B.人员配置要与WI相符。 C.拼板数量均按1 D.工序后的数量要符合两个条件:1.必须为成品的组成部 分。2.该工位组装的。 E.评比系数:由操作工的速度和熟练度决定非为以下三种: 差的操作工速度慢,R=90%--99% 好的操作工速度正常,R=100% 优秀的操作工速度快,R=101%--110% F.UPH:ROUNDDOWN(3600/CT,0)
4
1.3 作业测定的应用
作业测定的应用:
制定时间标准必须依靠作业测定。
1.比较各种工作方法的效果,在相同条件下,工时最短的方法是最理想的方法。 2.平衡作业组员之间的作业量。 3.决定每个作业人员能操纵的机器台数。 4.提供编制生产计划和生产过程的基础资料,包括执行工作方案和利用现有生产能 力所需要的设备和劳力数。
IE培训讲义标准工时

秒表測時法
五、觀測值的整理
1) 剔除異常值:三倍標準差法
偏差上限為X+3σ,偏差下限為X-3σ,在上 限與下限之間均視為正常值,凡不在這個區域內 的數值,以異常值給予剔除。其中x為N個觀測 值的平均值,xi為每一次秒表讀數,σ為標準偏 差。
秒表測時法
肉體疲勞寬放率
是針對作業姿勢、重力和阻 力而言,因為作業姿、重力、和 阻力會使人產生疲勞。
精神疲勞寬放率
是針對注意力集中,需要集 中眼力和精力去執行的工作會影 響到人的疲勞。
程度 極輕
輕 中 重 極重
秒表測時法
三、秒表測時法的步驟
1) 收集資料 2) 劃分操作單元 3) 測時 4) 正常時間 5) 寬放時間 6) 標準時閒
秒表測時法四、劃分操作單元源自理由: 1) 為了正確的給予評比
2) 明示作業細節,提示改善 3) 作業條件、方法改變時的局部重測 4) 日后綜合數據之編訂
技巧: 1) 要有明確的始止點
秒表測時法
例:針對某一次觀測,經判斷熟練度為C1(+0.06),努力程度為 B2(+0.08),工作條件為E(-0.03),一致性為E(-0.02),則
評價係數 = 1+0.06+0.08-0.03-0.02= 1.09
秒表測時法
八、賦予寬放得出標準工時
1) 寬放的類別
一般 寬放
作業寬放 私人寬放
條件: 1)必須基于合格勝任的作業員,即經驗、體 能。
2)運用工作方法進行評比
秒表測時法
六、運用評比得到正常工時
IE ST培训(讲义)

就座
坐下的瞬间
分解作业要素的关键
易于观测,作业区分明确,有明显的观测 点。 即有明确 的开始和终点。 能把握作业内容及作业特征。 工时太短不应再分,构成作业要素的时间 2.4秒以上。 必须区分手动作业与机器自动作业。 注意区分机器内手动作业与机器外手动作 业
测时计时方法
测时记录有两种方法:
例子
• 加工,组装,变形 • 粘部品,剪脚等手工操作 • 机器操作 • 上厕所,喝水,擦汗 • 消除疲劳的休息
作业宽放
集体宽放 观察时间
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
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 评比 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 调整电动起 • 处理不良品(贴标签)
• 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 作业宽放 特殊宽放
为何要做时间研究
1.确认
–
– – – –
–
机器及工具之需求数量 生产作业员工之需求数量 制造成本及销售价格 组立线平衡与部门及设备之布置 个别工作纯净及操作问题之确认
决定一天的工作量
2.估算与评价
– 成本降低及较佳方法之选择 – 采购新设备及其费用之评断
3.生产排程
– 使机器,生产及操作人员能准时作业
4.员工薪资
– 对于以改善及优异之員工绩效
标准时间构成
主体作业时间 正常时间
标 准 时 间
宽放时间
副作业时间
私事宽放时间
疲劳宽放时间 作业宽放时间 集体宽放时间
构成术语
名称
主体作业 副作业 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描述
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 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 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时间 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 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时间
IE工业工程培训全套教材善用现场IE手法推动生产效力提高

•第一章节 工业工程(IE)活动概论
•1.2 现场IE 手法介 绍
•系统地、综合地、有计划地 •把握现状
•定量的系统 是的思考方法 •客观的判断
•IE手法
•明确的标准
•科学的 •统计方法
•数据收集
•结果是以图表数字形式
•非局部次要问题 •而非凭经验和感觉 •容易统一意见
•从变化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谁都可以进行相同的判断 •结果和过程都很可靠 •潜在问题会逐渐浮现上来
•第一章节 工业工程(IE)活动概论
•1.2 现场IE 手法介
绍
•
•程
•流程经济原
IE 手 法
•作业 •研究
序分 则 析
•简化 工作并 设计更 经济的
•1.方法\程序 •2.材料
的 体 系
•作 业测 定
•动 作分 析
•动作经济原 则
•客观、公平、准确地 确定工作时间标准
方法和 程序
•3.工具与设备 •4.环境与条件
•(2)发现工序问题点
•①产生浪费的工序
•改进
•②工时消耗较多的工序
•重排简化此工序
•③停滞及闲余工序
•减少
•④过于细IE工分业或工重程复培的训工全套作教材善•合用并现场IE
手法推动生产效力提高
•2.1程序分析概述
•第二章节 程序分析与流程经济原则
•分 类
工
与程
注分
意析
事
项
PPT文档演模板
产品工艺分析 •作业流程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事务流程分析
•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对生产系统 •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尽快地发现浪费、不合理、 •定量性 不可靠的地方
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

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一、概述(一)、秒表测时法的定义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的一种主要技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二)、秒表测时法的特点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常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2、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消耗;3、需要评比;4、常应用于重复循环型作业。
(三)、秒表测时法的用途1、对于新作业,用于制定标准时间;2、对于旧作业,因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用于修订原有标准时间;3、比较工时标准与实际工时的差别,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生产中的问题;4、为制订工资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5、便于在生产前预先确定成本,控制预算;6、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7、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四)、秒表测时法的测时工具1、秒表2、记录板3、记录表(见表1-1)4、铅笔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表1-1常用秒表测时主表二、秒表测时法的实施步骤(一)、选择研究的作业这取决于秒表测时的目的。
通常进行秒表测时是出于下列原因:1、新作业,过去没有标准时间;2、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必须修订原有标准时间;3、生产中出现瓶劲,要研究改进措施;4、配合方法研究,确定更合理的作业方法;5、为实施新的工资奖励制度作准备;6、某些作业成本过高,要研究改进措施。
作为秒表测时研究的作业,必须是经过方法研究后确定的标准作业,即首先要确保方法正确(二)、选择操作者通常在所选择的作业上工作的操作者不止一个,选定的人员应该是一个“合格工人”。
即能使用正确有操作方法,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相当的实际操作经验,操作技术在同类操作人员中达平均选进水平,并能与工作研究人员进行良好的合作。
(三)、收集和记录一切可能影响工作开展的有关作业、操作人员和环境条件的资料。
需要收集的资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需要时可迅速检索和鉴别研究内容的资料:2、可正确识别制造的产品或零件的资料:3、能正确识别工艺、方法、工厂或机器的资料:4、能识别操作者的资料5、研究的期间6、工作条件温度、湿度、照明度、噪声以及其它影响操作者生理与心理的资料(四)、将作业划分为单元为便于评比,并确保生产工作(或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或无效时间)分开,需要将作业划分为单元。
IE基础培训--标准工时测定

工作环境条件 测时人员姓名、时间、地点
IE基础知识—制定标准时间的步骤
2.划分操作单元 将操作过程划分为细微之单元,以便衡量。其 理由有下:
便于记录和描述方便
划分各单元便于得到各单元之标准时间 一般人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保持相同的速度,而划分单元可将 个别单元赋予评比,补救速度不平均的弊端。 易于查出操作单元实际工时之过长或过短弊端。
用秒表测时的方法有连续计时法、反复计时法和循环计时法等
连续计时法
计时开始时首先启动秒表的指针,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 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时间测定过程中,秒表要持续工作。观 测者将上、下作业的分界点的时刻读取并记录下来,待观测终了 后,用减法分别求出各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 优点:将整个操作过程详细纪录,增加数据确实性
IE基础知识—标准时间介绍
3.标准时间的作用 作业方法的比较选择
对于不同的作业方法透过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可以选择 最好的作业方法。
工厂布置的依据
有了产品制程分析,每个作业制定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 每个作业(部门)的负荷,依据负荷测算所需的作业空间,可 达到更为流畅的工厂布臵。
可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缺点:书面作业较为繁多
IE基础知识—制定标准时间的步骤
反复计时法(归零法)
在每一单元开始时将秒表按行,指针由零位开始走动。 待本单元终止,迅速按停秒表,使指针归零。此时第二单元 开始,同时将秒表按行,使指针又由零开始走动。此时同时 记下上一单元的时值,以此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秒表测时法培训教材
一、概述
(一)、秒表测时法的定义
秒表测时法是作业测定的一种主要技术,以秒表为主要计时工具,通过对工序作业时间的直接测定,并经过评比和宽放,从而建立和制订按规定标准完成一项作业的标准时间。
(二)、秒表测时法的特点
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对象,常应用于第二阶次的工作;
2、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直接观测并记录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消耗;
3、需要评比;
4、常应用于重复循环型作业。
(三)、秒表测时法的用途
1、对于新作业,用于制定标准时间;
2、对于旧作业,因原有作业方法或材料发生变化,用于修订原有标准时间;
3、比较工时标准与实际工时的差别,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生产中的问题;
4、为制订工资奖励制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5、便于在生产前预先确定成本,控制预算;
6、决定工作日程及工作计划;
7、决定机器的使用效率,并用以帮助解决生产线的平衡。
(四)、秒表测时法的测时工具
1、秒表
2、记录板
3、记录表(见表1-1)
4、铅笔
5、计算器
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
表1-1常用秒表测时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