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Q/SJKH.C.JL.055

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部位示意图Q/SJKH.C.JL.055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锻件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7.1适用范围: 本条适用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波检测和缺陷等级评定,不适用于奥氏体粗晶材料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7.2检测工艺卡 7.2.1检测工艺卡由具有II级UT资质人员编制,工艺卡的编制应与所执行的技术规范及本检测作业指导书相符。 7.2.2检测工艺卡由具有UTIII资质人员或UT检测责任师审核批准。 7.3检测器材: 7.3.1仪器 选用数字式超声波检测仪或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仪,其工作频率范围为0.5-10MHz,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7.3.2探头 选用双晶直探头频率为 5 MHz,晶片面积不小于

150mm2;单晶直探头,频率为2-5 MHz,圆晶片直径为14-25mm。 7.3.3试块 采用纵波单晶直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规定的CSI 试块;采用纵波双晶探头时采用JB/T4730-2005图8-5规定的CSII标准试块;检测面是曲面时采用CSIII试块。 7.3.4耦合剂:化合浆糊或机油。 7.4检测时机:原则上安排热处理后,槽、孔、台阶加工前进行。若热处理后锻件形状不适合超声波检测时,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检测。 7.5检测方法 7.5.1执行检测工艺卡的规定 7.5.2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检测,对筒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测,但扫查部位 和验收标准应根据JB/T4730-2005.3附录C的规定。 7.5.3在纵波检测时,原则上应从两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检

测,尽可能的检测带锻件的全体积,但锻件厚度超过400mm 时,应从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7.6检测灵敏度确定 7.6.1纵波直探头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倍进场区时,原则上选用底波计算方法确定基准灵敏度,也可以采用试块法确定基准灵敏度。 7.6.2纵波双晶直探头灵敏度确定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直径的平底孔试块,并依次测试一组不同检测深度的平底孔(至少三个),调节衰减器,使其中最高回波达到满刻度的80%。不改变仪器参数,测出其他平底孔回波的最高点,将其标在荧光屏上,连接这些点,即得到对应于不同直径平底孔的双晶直探头的距离—波幅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灵敏度。 7.6.3检测灵敏度一般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7.6.4缺陷当量的确定:

超声波检测报告(钢结构厂房)

无损检测报告 产品名称:原材料探伤 产品编号:2010NDT 委托单位:压滤机事业部 检验类别:委托检验 山东泰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二O一0一月

产品编号: 工件钢板编号钢板炉批号 钢板牌号Q345 钢板规格δ50 检测部位原材料表面状态良好 器材及参数仪器型号TUD-300 检测方法UT 探头型号5MHZ 搜查方式≤100mm方格试块型号CBI 扫描调节1:1 试块厚度δ10~80 耦合剂水 检测灵敏 度 -12dB 表面补偿2dB 技术要求检测标准JB/T4730-2005 检测比例100% 合格级别II级检测工艺编号UT-3 检测结果序号钢板编号缺陷情况评定级别备注 1 2010-1 未发现超标 缺陷 II级 2 2010-2 未发现超标 缺陷 II级 检测结论: 1、检测结果符合II级要求的钢板编号为2010-1 报告人:(资格)2010年1月8日审核人(资格) 2010年1月8日 无损检测专用章 2010年1月8日

产品编号: 工件钢板名称导向柱钢板炉批号 钢板牌号45# 钢板规格 检测部位原材料表面状态良好 器材及参数仪器型号TUD-300 检测方法UT 探头型号5MHZ 搜查方式≤100mm方格试块型号CBI 扫描调节1:1 试块厚度δ10~80 耦合剂水 检测灵敏 度 -12dB 表面补偿2dB 技术要求检测标准JB/T4730-2005 检测比例100% 合格级别II级检测工艺编号UT-3 检测结果序号钢板编号缺陷情况评定级别备注 1 2010-3 裂纹IV 检测结论: 1、检测结果不符合III级要求的钢板编号为2010-3 报告人:(资格)2010年1月9日审核人(资格) 2010年1月9日 无损检测专用章 2010年1月9日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

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1年5月 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 总则 (1) 2. 检测人员 (2) 3. 探头、仪器。试块与耦合剂 (2) 4. 检测 (4) 5. 缺陷的测定与评定 (5) 6. 钢板的质量分级 (6) 7. 检测报告 (6) 8.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6)

1.总则: 1.1本方案适用于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工厂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波检验 1.2编制本检测方案的依据为: 1.2.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2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1.3本方案需要更改或对其内容有疑问,以及发生记载外的重要事项时,要同设计单位协商,经同意后进行检查,如有发生上述事项,做成书面文件发布给相关人员。 2.检验人员 2.1从事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认可的与其 工作相对应的资格证书;由Ⅰ级及II级以上人员担任。签发报告由II级及 II级以上人员担任。各技术资格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检测工作 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Ⅰ级人员必须在II级或II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 2.2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且必须每年检查一次。 3.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 3.1探伤仪 3.1.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并按规范要求予以 鉴定; 3.1.2采用数字型可记录的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 3.1.3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衰减器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以内, 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GB/T 8651 JB/T 10061的规定。 3.2探头 3.2.1 直探头选用按下表; 3.2.2双晶片直探头性能应符合GB/T 2970附录A的要求。 3.2.3探头直径应在10-30mm之间 3.3 试块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关于锻件超声波探伤的标准及规程 1.1.1筒形锻件----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 所示.t为公称厚度. 环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件如图1(a)所 示.t为公称厚度. 饼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b)所示.t 为公称厚度. 碗形锻件----用作容器封头,中心部份凹进去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c)所示.t 为公称厚度. 方形锻件----相交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锻件如图1(d)所示. 三维尺寸a、b、c中最上称厚度. 底波降低量GB/BF(dB) 无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GB)和有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BF)之比.由缺陷 引起的底面反射的降低量用dB值表示. 密集区缺陷 当荧光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的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者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在50mm×50mm的探测面上发现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 缺陷反射信号. 缺陷当量直径 用AVG方法求出的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 或简称为当量直径. AVG曲线 以纵座标轴表示相对的反射回波高度,以横座标轴表示声程,对不同直径且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圆平面缺陷所画出的曲线图叫AVG曲线,亦称为DGS曲线. 2探伤人员 锻件探伤应由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锻件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 证书者担任. 3探伤器材

探伤仪 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响范围至少应在1MHz~5Mhz内. 仪器应至少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5%以内),垂直线性误差 应不大于5%.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 度余量至少为10dB. 衰减器的精度和范围,仪器的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等均应队伍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探头 探头的公称频率主要为,频率误差为±10%. 主要采用晶片尺寸为Φ20mm的硬保护膜直探头. 必要时也可采用2MHzs或25MHz,以及晶片尺寸不大于Φ28mm探头.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偏斜. 耦合剂 可采用机油、甘油等透声性能好,且不损害工件的液体. 4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探伤时机 探伤原则上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在槽、孔、台级等加工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状下进行.热处理后锻件形状若不适于超声波探伤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尽可能完全进行探伤. 准备工作 探伤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一地5,且表面平整均匀,并与反射面平等,圆柱形锻件其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以便于轴向探伤.方形锻件的面应加工平整,相邻的端面 应垂直. 探伤表面应无划伤以及油垢和油潜心物等附着物. 锻件的几何形状及表面检查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重要区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

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超声检测适用于板材、复合板材、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管材、棒材、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等承压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检测;也适用于承压设备对接焊接接头、T型焊接接头、角焊缝以及堆焊层等的检测。 二、引用规范 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检测 GB/T12604 无损检测术语 三、一般要求 1、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有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 2、探伤仪 ①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率应为1~5MHz。 ②仪器至少应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垂直线性误差不得大于5%。 ③仪器的水平线性、分辨力和衰减器的精度等指标均应复合JB/T 10061的规定。 3、探头 ①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应在10~30mm之间,工作频率1~5MHz,误差不得超过±10%。 ②横波斜探头的晶片面积应在100~400mm2之间,K值一般取1~3. ③纵波双晶直探头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4、仪器系统的性能 ①在达到所探工件的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得小于10dB。 ②仪器与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不得大于±10%。 ③仪器与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敏度下):对于频率为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0mm; 对于频率为2.5M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15mm。 ④直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应不小于6dB。 ⑤仪器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按JB/T 9124和JB/T 10062的规定进行测试。 四、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1、探伤一般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进行。若因热处理后工件形状不适于超声探伤,也可将探伤安排在热处理前,但热处理后仍应对其进行尽可能完全的探伤。 2、工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探伤,所有影响超声探伤的油污及其他附着物应予以清除。 3、探伤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 五、探伤方法 1、为确保检测时超声波声束能扫查到工件的整个被检区域,探头的每次扫查覆盖率应大于探头直径的15%。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耦合剂应透声性好,且不损伤检测表面,如机油,浆糊,甘油和水等。 2、灵敏度补偿 ①耦合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由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耦合损失进行补偿。 ②衰减补偿在检测和缺陷定量时,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差进行补偿。 ③曲面补偿对探测面是曲面的工件,应采用曲率半径与工件相同或相近的试块,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曲率补偿。 六、系统校准与复核

检测报告模板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告测报检 XDJSJC-001 工程名称:委托部门:金属实验室建设单位:兴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电建一公司施工单位:胜利监理监理单位:金属实验室日月年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2、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 3、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部门书面提出,本部门将给予及时的解释或答复。 检测机构: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检测机构名称 报告编号:

批准:审核:检测:(两人以上签章)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及位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 工程开工时间、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 检测原因(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或质量事故等)、委托单位及进场检测日期。 二、检测目的 通过现场检测对该工程基础、主体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定。 三、检测依据 1、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7、其它相关技术标准及通过鉴定的新检测方法或科研成果等等 四、检测项目 1、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2、焊接球节点无损检测及尺寸偏差检验; 3、焊接钢板节点无损检测和尺寸偏差检验;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

敦邦钢结构工程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1年5月 敦邦钢结构工程

目录 1. 总则 (1) 2. 检测人员 (2) 3. 探头、仪器。试块与耦合剂 (2) 4. 检测 (4) 5. 缺陷的测定与评定 (5) 6. 钢板的质量分级 (6) 7. 检测报告 (6) 8.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6)

1.总则: 1.1本方案适用于敦邦钢结构工程工厂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波检验 1.2编制本检测方案的依据为: 1.2.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1; 1.2.2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1.3本方案需要更改或对其容有疑问,以及发生记载外的重要事项时,要同设计单位协商,经同意后进行检查,如有发生上述事项,做成书面文件发布给相关人员。 2.检验人员 2.1从事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认可的与其 工作相对应的书;由Ⅰ级及II级以上人员担任。签发报告由II级及II级以上 人员担任。各技术资格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 技术责任,Ⅰ级人员必须在II级或II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 2.2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且必须每年检查一次。 3.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 3.1探伤仪 3.1.1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并按规要求予以鉴 定; 3.1.2采用数字型可记录的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 3.1.3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围呈线性显示,衰减器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以,最大 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其余 指标应符合GB/T 8651 JB/T 10061的规定。 3.2探头 3.2.1 直探头选用按下表;

锻件超声波探伤记录报告(大平底)47013-友联

锻件超声波探伤记录和报告(南通友联专用)大平底 准考号: 评分: 试件编号 X 试件名称 锻件 试件材质 45# 试件规格 φ70×225 探头规格 2.5P φ14 探头型式 单晶直探头 仪器型号 PXUT-350C 型 扫查比例 深度1:1 扫查方式 全面扫查 探测灵敏度 φ2灵敏度 执行标准 NB/T47013.3-2015 探 伤 结 果 一.检测内容:对锻件T=225mm 进行超声检测,如何利用150mm 大平底调节工件φ2当量灵敏度. 二.检测步骤: (1) 扫描比例调节; 将纵波直探头放置150mm 大平底上,找出一次(B1)和二次(B2)底面反射波,分别将两波对准水平刻度150和300处, 此时, 深度1:1比例调好. (2).计算步骤 方法A. ①计算150大平底与工件同声程处(150/φ2)回波分贝差; dB X B Bf 352150 36.22lg 202lg 202 2=???=Φ=?ππλ ②计算150/φ2与工件225/φ2回波分贝差 dB X X 71502225 2lg 40lg 401221=??=ΦΦ=? 先增益35dB 调节好150/φ2当量灵敏度,再增益7dB 工件225/φ2灵敏度调节完毕 方法B. 计算150大平底与工件225/φ2回波分贝差; 已知Xf =225 XB =150

db X D X B f 42)150214.322536.22lg(202lg 202 2 22=????==?πλ (3)灵敏度调节;探头放在150大平底试块上,使平底回波达到最高,调至基准高度(80%), 然后增益42dB,此时工件225/φ2灵敏度调好. (4).锻件检测;将探头放置225mm 锻件上进行全面扫查,距锻件表面200mm 发现一缺陷 波,波高比225/φ2灵敏度基准波高高9dB.求缺陷当量. 已知X1=200 φ2=2 X2=225 △=9 求; φX )5625.0lg(402002225lg 40lg 409122X X X X X Φ=??Φ=ΦΦ==? X Φ=5625.0lg 225.0 mm X 3=Φ 三.结论; 对该锻件垂直方向进行超声全面扫查,发现距锻件表面 200mm 处有一缺陷,缺陷当量为3mm. 根据NB/T47013-2015标准,该钢板评为Ⅰ级,合格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SEP1921-84锻件超声波检测详细资料

SEP1921-84锻件和锻材的超声检验 1检验目的和对象 本方法适用于直径(边长)100mm以上(含100mm)一般要求锻件和锻材(以下称锻件)的超声检验,尤其适用于脉冲—反射技术检验材料内部缺陷。由缺陷产生的反射波可以确定缺陷的准确位置、尺寸、连续性和数量。有探伤要求的锻件,本方法可作为指导,提供检测范围(见6.2节)和允许的极限(见6.5节和6.6节)。检验所要求的技术条件包括检测系统、锻件状态和结果评级。2应用范围 检验方法上仅包括未完成和未加工的锻件的检验,还包括没有进行热处理和已进行热处理锻件的检验,尤其适于非合金钢和合金钢的检验(见6.1节)更高要求锻件的检验见SEP0000* 若使用的探头与锻件上匹配,检验结果可能会因声波或其它原因的衰减而受到影响。此时,应标注检验结果的偏差。否则,下一步检验的程序须和买方或买方责任人达成一致。 3评级 根据检验的范围分成四个检验组(见6.2节),根据允许缺陷的尺寸和缺陷所指示的长度分5个级别(见6.4节和6.5、表1),此外按允许缺陷的数量也分5个级别(见6.4.3) 4检验的准备 锻件应具有简单的形状或检测部分旋转对称(见DIN54126第1部分,6节),为了使探头和锻件表面耦合良好,检验面和其它反射面要有斜度和粗糙

SEP1921-84 度的要求。 对于无氧化铁皮光滑面的检验,只要选择合适的耦合剂,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检验效果,若表面粗糙度Rq≤20,根据DIN4762的要求应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 若钢材没经过热处理,而锻件声能的衰减仍在允许的偏差极限(或注明极限)内(只要钢适于热处理),为减少声能损失而进行热处理是必要的。 为了检验缺陷所要求的尺寸等级,通过加工和热处理来达到适于检验的结构和表面状态也是必要的。(表1) 5检测系统: 5.1检测设备 根据脉冲回声技术和回波高度测量关系,带dB幅值控制的校准,超声检测装置应在2dB误差范围内工作。若在使用的灵敏范围内,则上必显示闸门和饱和度。 检验要求的范围必须调整到与检测装置一致,水平线性应在2%以内。5.2探头 探头标称频率必须与被检验圆盘反射体、声距离长度、声波衰减一致。一般探头标称频率在1—4MHz,然而只要符合6.5节注明允许的极限值,也可使用其它频率探头。 检验通常使用直探头,然而为检验近表面缺陷和声波难以到达的环或为使缺陷特殊标定锻件部分扇域具有良好的分辨力,通常用TR探头或者斜探头检验。 为了测出圆盘反射体的当量尺寸,应该了解每类探头A VG曲线的制作方法。

锻件超声波探伤标准

锻件超声波探伤标准 锻件超声波探伤标准 1.1.1筒形锻件----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所示.t 为公称厚度. 1.1.2 环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件如图1(a)所示.t 为公称厚度. 1.1.3 饼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b)所示.t 为公称厚度. 1.1.4 碗形锻件----用作容器封头,中心部份凹进去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c)所示.t为公称厚度. 1.1.5 方形锻件----相交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锻件如图1(d)所示. 三维尺寸a、b、c中最上称厚度. 1.2 底波降低量GB/BF(dB) 无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GB)和有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BF)之比.由缺陷引起的底面反射的降低量用dB值表示. 1.3 密集区缺陷 当荧光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的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者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在50mm×50mm的探测面上发现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 1.4 缺陷当量直径 用A VG方法求出的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或简称为当量直径. 1.5 A VG曲线 以纵座标轴表示相对的反射回波高度,以横座标轴表示声程,对不同直径且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圆平面缺陷所画出的曲线图叫AVG曲线,亦称为DGS曲线. 2探伤人员 锻件探伤应由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锻件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者担任. 3探伤器材 3.1 探伤仪 3.1.1 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响范围至少应在1MHz~5Mhz内. 3.1.2 仪器应至少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5%以内),垂直线性误差应不大于5%. 3.1.3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度余量至少为10dB. 3.1.4 衰减器的精度和范围,仪器的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等均应队伍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3.2 探头 3.2.1 探头的公称频率主要为2.5Mhz,频率误差为±10%. 3.2.2 主要采用晶片尺寸为Φ20mm的硬保护膜直探头. 3.2.3 必要时也可采用2MHzs或25MHz,以及晶片尺寸不大于Φ28mm探头. 3.2.4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偏斜. 3.3 耦合剂 可采用机油、甘油等透声性能好,且不损害工件的液体. 4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gbt5887-2008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doc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2010-1-25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5日 实施时间:2009年04月01日 规范号:GB/T 5777—2008 发布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9303:1989(E)《承压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缺陷的全周向超声波检测》。 本标准根据ISO 9303:1989(E)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 9303:1989(E)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做了一些修改。有关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B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对于ISO 9303:1989(E)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删除ISO 9303:1989(E)的前言和引言。 本标准代替GB/T 5777—1996《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与GB/T 5777—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范围增加“电磁超声探伤可参照此标准执行”(见第1章); ——增加了对斜向缺陷的检验及检验方法(见第4章和附录B); ——修改了管端人工槽位置的限制(GB/T 5777—1996中的第5章;本标准的第5章); ——修改了人工缺陷的尺寸和代号(GB/T 5777—1996中的第5章;本标准的第5章和附录E); ——探头工作频率由2.5MHz~10MHz修改为1MHz~15MHz(GB/T 5777—19 96中的第6章;本标准的第6章)。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左建国、张黎、彭善勇、黄颖、邓世荣、赵斌、刘志琴、赵海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777—1986、GB/T 5777—1996; ——GB/T 4163—1984。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2010-1-2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的探伤原理、探伤方法、对比试样、探伤设备、探伤条件、探伤步骤、结果评定和探伤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用途无缝钢管纵向、横向缺陷的超声波检验。本标准所述探伤方法主要用于检验破坏了钢管金属连续性的缺陷,但不能有效地检验层状缺陷。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不小于6mm且壁厚与外径之比不大于0.2的钢管。壁厚与外径之比大于0.2的钢管的检验,经供需双方协商可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 电磁超声探伤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YB/T 4082 钢管自动超声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方法 JB/T 1006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 探伤原理 超声波探头可实现电能和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 传播时的物理特性是钢管超声波探伤原理的基础。定向发射的超声波束在管中传播时遇到缺陷时产生波的反射。缺陷反射波经超声波探头拾取后,通过探伤仪处理获得缺陷回波信号,并由此给出定量的缺陷指示。 4 探伤方法 4.1 采用横波反射法在探头和钢管相对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检验。自动或手工检验时均应保证声束对钢管全部表面的扫查。自动检验时对钢管两端将不能有效地检验,此区域视为自动检验的盲区,制造方可采用有效方法来保证此区域质量。 4.2 检验纵向缺陷时声束在管壁内沿圆周方向传播;检验横向缺陷时声束在管壁内沿管轴方向传播。纵向、横向缺陷的检验均应在钢管的两个相反方向上进行。 4.3 在需方未提出检验横向缺陷时供方只检验纵向缺陷。经供需双方协商,纵向、横向缺陷的检验均可只在钢管的一个方向上进行。

检测报告模板

检测报告 XDJSJC-001 工程名称: 委托部门:金属实验室 建设单位:兴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电建一公司 监理单位:胜利监理 金属实验室 年月日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2、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 3、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 十五日内向我部门书面提出,本部门将给予及时的解释或答复。 检测机构: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检测机构名称 批准:审核:检测:(两人以上签章)

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及位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 工程开工时间、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名称。 检测原因(不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或质量事故等)、委托单位及进场检测日期。 二、检测目的 通过现场检测对该工程基础、主体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定。 三、检测依据 1、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 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3、《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 4、《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7、其它相关技术标准及通过鉴定的新检测方法或科研成果等等 四、检测项目 1、基础混凝土强度检测; 2、焊接球节点无损检测及尺寸偏差检验;

3、焊接钢板节点无损检测和尺寸偏差检验; 4、杆件无损检测和尺寸偏差检验; 5、网架结构安装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挠度检测; 6、油漆、防腐、防火涂装工程涂层厚度检测及外观检查; 7、钢结构的安装质量(偏差)检测。 五、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仪器设备: 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金属超声仪、钢板厚度仪、漆膜厚度仪、测距仪、水准仪、碳化深度测量仪、游标卡尺、钢卷尺等。 六、检测数量 基础混凝土强度钻芯按CECS03:2007标准采用取×个芯样,其他混凝土构件回弹按JGJ/T23-2001标准采用检测×个构件。 其它检测项目见检测方案。 七、检测结果 1、将本工程基础作为一个检验批,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或采用钻芯法)。经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如下: ××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结果汇总表 检测日期:××××年××月××日~××月××日浇筑日期: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标准 4 检测准备 4.1 工艺准备 4.2 检测作业人员 4.3 检测设备与器材 4.4 作业条件 5 检测实施 5.1 检测控制流程图 5.2 钢板超声波检测 5.3 锻件超声波检测 5.4 无缝钢管超声波检测 5.5 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 5.6 平板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5.7 管座角焊缝的检测 5.8 T型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5.9 钢制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 5.10 中厚壁管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5.11 中小径薄壁管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5.12 高压螺栓件的超声检测 5.13 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6 质量检查 6.1 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 6.2 质量检验标准 6.3 质量控制点 6.4 质量记录 6.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8 超声检测工作程序流程见图 9 超声检测工艺卡(样表)

超声波检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规范超声波检测工作,保证超声波检测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4—300mm板厚的压力容器和锅炉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包括了用A型探伤仪按照脉冲回波技术手工检测全焊透焊缝、钢结构、其他设备及其原材料、零部件的超声波检测和材料的实施 2.2 不适用于铸钢以及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不适用于外径∠250mm或内外径之比∠80%的纵向焊缝探伤。 2.3 本作业指导书与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3 引用标准 3.1 GB50273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2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3.3 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4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5 GB/T15830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析 3.6 GB/T 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3.7 DL/T821-200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检验技术规程》 3.8 DL/T439-2006《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 3.9 GB/T5777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 3.10 SY/T4109 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3.11 工业锅炉T型接头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规定 3.1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13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14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4 检测准备 4.1 工艺准备 4.1.1 检测方案 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以及本工艺规程未包括的超声波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超声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超声检测方案由UT-Ⅱ级以上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1.2 检测工艺卡 检测前应编制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由U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4.2 检测作业人员 4.2.1超声检测应由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考核合格,并取得超声检测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的检测人员担任。 4.2.2 Ⅰ级人员应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超声检测操作和记录。Ⅱ级或Ⅲ级人员有权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签发检测报告。 4.2.3 检测人员的视力应符合有关检测标准的要求。

钢板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钢板超声波探伤检验操作规程 JY/JSZX-2010-12 1、范围: 1.1钢板超声波探伤适用于厚度不小于6mm的锅炉、压力容器、造 船等用途钢板的超声波探伤。 2、被检钢板一般要求: 2.1被检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均匀,不应有油污和其它污物。 3、检测标准: 3.1钢板检测标准采用JB/T4730、GB/T2970、A578、EN10160等标 准的最新版本作为检测标准。 4、探伤仪: 4.1应采用A型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4.2所采用的探伤仪性能应符合GB/T8651或10061的规定。 5、对比试块: 5.1采用双晶片直探头检测钢板时,采用阶梯试块。 5.2采用单晶片直探头检测钢板时,采用平底孔试块。 6、探头: 6.1钢板厚度6~13mm时,采用双晶片直探头,探头频率为5MHZ。 6.2钢板厚度13~60mm时,采用双晶片直探头或单晶片直探头,探 头频率为≥2.0MHZ。 6.3钢板厚度>60mm时,采用单晶片直探头,探头频率为≥2.0MHZ。 6.4探头晶片直径20mm~25mm。 7、检测灵敏度: 7.1采用双晶片直探头检测时,将一次底波调至满刻度50﹪,再提高10dB作为检测灵敏度。 7.2采用单晶片直探头检测时,将平底孔第一次反射波高50﹪作为检测灵敏度。 8、耦合剂: 8.1在钢板探伤时采用水作为耦合剂。 9、钢板的检测: 9.1检测前要用试块对仪器的波幅线性进行校验。 9.2把钢板铺放到适合探伤的地方,将钢板表面清扫干净,去除有 碍探伤的氧化皮及污物,并用水做为耦合剂。 9.3对钢板进行超声波检测时,扫描应沿垂直于钢板的压延方向, 间距不大于100mm平行线进行扫查,在钢板周围50mm及坡口预定线两侧各25mm内沿周边进行扫查。 9.4在对钢板进行检测时,应从钢板一角部或边部开始扫查。 9.5缺陷记录: ⑴缺陷第一次反射波高大于或等于满刻度50℅; ⑵底面第一次反射波高未达到满刻度50℅,缺陷第一次反射波高与底面第一次反射波高之比大于或等于50℅;⑶底面第一次反射波高低于满刻度的50℅; 时要对该部位进行测量,如果是面积型缺陷要测出面积,如果是有长度的缺陷则要测出其长度,并在钢板上做出标记。 9.6按标准要求对钢板进行探伤后,要做好探伤记录。 10、检验判定

锻件超声波检验

锻件超声波检验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锻件超声波检验 范围:本条适用于承压设备用碳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的超声检测和质量分级。 本条不适用于奥氏体钢等粗晶材料锻件的超声检测,也不适用于内外半径之比小于80%的环形和筒形锻件的周向横波检测。 探头:双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5MHz;探头晶片面积不小于150mm2;单晶直探头的公称频率应选用2MHz~5MHz,探头晶片一般为φ14mm~25mm。 试块:用标准锻件试块CSⅠ、CSⅡ、CSⅢ。 检验时机:原则上应热处理后,在槽、孔,台阶等加工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状下进行,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R a≤μm。 扫查面:扫查表面应无油垢和污物等附着物。 耦合剂:机油或浆糊。 检验方法:以纵波检验为主。对筒形和环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检验,检查部位和验收标准按产品技术要求而定。 扫查方法:以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进行,尽可能地探测到锻件的全体积,主要探测方向如图所示。 其他形状锻件也可参照执行。

扫查速度:探头移动速度不超过150mm/s。 当锻件探测厚度大于400mm时,应从相对的两端面进行100%的扫查。 检测灵敏度的校验 当被检部位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探头的3 倍近场区长度,且探测面与底面平行时,可采用底波计算法确定检测灵敏度,校正点的位置应在工件上无缺陷的完好区域,且至少选择三点,并取得平均值;对由于几何形状所限,不能获得底波或壁厚小于探头的3 倍近场区时,可直接采用CSⅠ标准试块确定基准灵敏度。 检测灵敏度不得低于最大检测距离处的φ2mm平底孔当量直径。 缺陷当量确定,采用AVG 曲线及计算法确定缺陷当量(工件厚度大于或等于探头的三倍近场区)计算缺陷当量时,当材质衰减系数超过4dB/m时,应予修正。 记录 a.记录当量直径超过φ4mm的单个缺陷的波幅和位置; b.密集性缺陷:记录密集性缺陷中最大当量缺陷的位置和分布; c.饼形锻件应记录大于或等于φ4mm当量直径的缺陷密集区,其它锻件应记录大于或等于φ3mm当量直径的缺陷密集区; d.缺陷密集区面积以50mm×50mm的方法作为最小量度单位,其边界可由半波高度法决定。 等级分类

最新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产品质量证明书 CERTIFICATE OF THE PRODUCT QUALITY 产品编号 Product No.: 设备位号 Item No. : 产品名称 Product Name: 制造日期 年月 Date of Manufacture: 厂名 英文厂名

产品质量证明书目录 Contents 1.产品合格证 Certificate of Compliance 2.产品技术特性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Product 3.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 Material of Main Pressure Parts of the Product 4.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end Test Report for the Welding Test Plate of Product 5.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 Visual and Geometric Dimensions Examination Report of the Pressure Vessel 6.焊缝射线检测报告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7.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Film Interpretation Sheet of Welds 8.焊缝超声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Welds 9.渗透检测报告 Liquid Penetrate Examination Report 10.磁粉检测报告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Report 11.热处理检验报告 Heat Treatment Examination Report 12.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Pressure Test Report 13.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eport for Steel Plate and Forging 钢板、锻件超声波检测报告

锻件超声波探伤

锻件超声波探伤 1.1.1筒形锻件----轴向长度L大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锻件如图1(a)所示.t为公称厚度. 1.1.2 环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尺寸D的轴对称空心件如图1(a)所示.t为公称厚度. 1.1.3 饼形锻件----轴向长度L小于等于其外径D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b)所示.t为公称厚度. 1.1.4 碗形锻件----用作容器封头,中心部份凹进去的轴对称形锻件如图1(c)所示.t为公称厚度. 1.1.5 方形锻件----相交面互相垂直的六面体锻件如图1(d)所示. 三维尺寸a、b、c中最上称厚度. 1.2 底波降低量GB/BF(dB) 无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GB)和有缺陷区的第一次底波高度(BF)之比.由缺陷引起的底面反射的降低量用dB 值表示. 1.3 密集区缺陷 当荧光屏扫描线上相当于50mm的声程范围内同时有5个或者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或者在50mm×50mm 的探测面上发现同一深度范围内有5个或5个以上的缺陷反射信号. 1.4 缺陷当量直径 用AVG方法求出的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平底孔的直径,称为缺陷当量直径,或简称为当量直径. 1.5 AVG曲线 以纵座标轴表示相对的反射回波高度,以横座标轴表示声程,对不同直径且假定与超声波束相垂直的圆平面缺陷所画出的曲线图叫AVG曲线,亦称为DGS曲线. 2探伤人员 锻件探伤应由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锻件探伤经验,并经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者担任. 3探伤器材 3.1 探伤仪 3.1.1 应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其频响范围至少应在1MHz~5Mhz内. 3.1.2 仪器应至少在满刻度的75%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误差在5%以内),垂直线性误差应不大于5%. 3.1.3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程处的探伤灵敏度时,有效灵敏度余量至少为10dB. 3.1.4 衰减器的精度和范围,仪器的水平线性、动态范围等均应队伍ZBY230-8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 3.2 探头 3.2.1 探头的公称频率主要为2.5Mhz,频率误差为±10%. 3.2.2 主要采用晶片尺寸为Φ20mm的硬保护膜直探头. 3.2.3 必要时也可采用2MHzs或25MHz,以及晶片尺寸不大于Φ28mm探头. 3.2.4 探头主声束应无双峰,无偏斜. 3.3 耦合剂 可采用机油、甘油等透声性能好,且不损害工件的液体. 4探伤时机及准备工作 4.1 探伤时机 探伤原则上应安排在最终热处理后,在槽、孔、台级等加工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状下进行.热处理后锻件形状若不适于超声波探伤也可在热处理前进行.但在热处理后,仍应对锻件尽可能完全进行探伤. 4.2 准备工作 4.2.1 探伤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一地5,且表面平整均匀,并与反射面平等,圆柱形锻件其端面应与轴线相垂直,以便于轴向探伤.方形锻件的面应加工平整,相邻的端面应垂直. 4.2.2 探伤表面应无划伤以及油垢和油潜心物等附着物. 4.2.3 锻件的几何形状及表面检查均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4.3 重要区 锻件的重要区应在设计图样中或按JB 755-85《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予以注明. 5探伤方法 锻件一般应进行纵波探伤,对简形锻件还应进行横波探伤,但扫查部位和验收标准应由供需双方商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