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审美文化答案
雨课堂(网络)地学景观——探秘﹒审美﹒文化期末答案

哪座山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
A.雁荡山
B.九寨沟
C.庐山
D.张家界
正确答案:A
查看解析:又如雁荡山,自古以来,人们赞叹雁荡山之美在于瀑,故素有“万条流泉千条瀑”之称。
11.单选题(1分)
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是什么?
A.翡翠
B.和田玉
C.钻石
D.文石
正确答案:A
查看解析: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
正确答案:错误
45.判断题(1分)
地学景观的形成过程严格遵循先内营力设计、后外营力雕琢的顺序。(X)
正确答案:错误
46.判断题(1分)
地震和火山遗址景观一般都加入了较多的人工元素。(✓)
正确答案:正确
47.判断题(1分)
湖泊对不民族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赛里木湖,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
17.单选题(1分)
下列哪个作品标志着泰山作为游览审美历史的时代篇章?
A.李白《泰山吟》
B.杜甫《望岳》
C.谢灵运《泰山吟》
D.唐玄宗《泰山纪铭》
正确答案:C
查看解析:《诗经》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泰山写了专咏泰山自然美的诗歌《泰山吟》,它标志着泰山作为游览审美历史的时代篇章。
A.夷陵之战
B.败走麦城
C.公孙述据蜀称帝
D.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正确答案:B
查看解析:长江三峡留下的军事遗迹文化非常丰富,如公孙述据蜀称帝,在瞿塘峡北侧山头筑白帝城;三国演义三大战役之一,赤壁大战后期,有名的“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其华容道就是一处险要峡谷。刘备入主川蜀壮大后,发动另一场“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亲自率军出巫峡进入吴境,直攻到西陵峡东部的夷陵,后被陆逊火攻而惨败,撤军白帝城,直至托孤而亡。
旅游文化多选题库+参考答案

旅游文化多选题库+参考答案一、多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如何理解这个命题?A、美带有历史性B、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C、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D、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离不开观赏者正确答案:ABCD2、下面有关旅游审美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重视对自然的观察、思考、研究B、中国人在审美心态上,不喜欢表达受自然感动之“心”C、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客体风景的对象描写D、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审美主体抒情的印象表现正确答案:AD3、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包括______。
A、五功B、六大信仰C、业报轮回D、善行正确答案:ACD4、旅游主体具有一般审美主体的规定性,具体包括:_______。
A、旅游审美主体是自由生命活动的主体B、旅游审美主体是精神活动的主体C、旅游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D、旅游审美主体是物质活动的主体正确答案:ABC5、下列属于基督教主要节日的是______。
A、复活节B、古尔邦节C、开斋节D、圣诞节正确答案:AD6、自然景观的观赏之道包括_______。
A、选择出游方式B、选取观赏角度C、把握观赏时机D、发挥审美想象正确答案:BCD7、有关定制旅游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拘泥于标准化产品的你争我夺B、提供特色化的产品C、努力去发现精细化的需求D、成为互联网文化成熟期一个新的爆发点正确答案:BCD8、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的要素有______。
A、保存文物特别丰富B、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C、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D、历史建筑集中成片正确答案:ABCD9、悦志悦神登上了旅游审美的最高层次,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_______。
A、它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审美境界B、它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C、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D、它体现了个人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正确答案:ABCD10、柳宗元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单选15题15分+多选15题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和()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导游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D人与酒店服务人员的关系2、()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A饭店及住宿设施标准B旅行社及旅游组织者标准C目的地国家语言培训标准D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3、我国的本土宗教是( )ABCD教4、旅游企业文化结构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层面是( )A旅游企业物质文化B旅游企业行为文化C旅游企业制度文化D旅游企业精神文化5、旅游休闲文化的类型不包括( )A怀旧型B文化型C生态型D信息型6、以下那项不是中国当代休闲文化的时代特点( )A追求生活科学化B追求知识品位C追求个性鲜明化D 追求健康文明化7、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叙述错误的是()A科教基地模式、B中间模式C生态恢复模式D探险模式8、民俗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变异功能C实用功能B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9、据规划布局形式来划分不包括以下那种()A自然式B混合式C几何式D规整式10、( )是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映。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D物质文化1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有()A游览社管理模式B旅游饭店管理模式C旅游景区管理模式D以上都是12.作为唯一的旅行旅游业世界性认证体系的是()A绿色环球21 B ISO认证体系C四标整合管理体系D生态旅游认证13、黄河中卑鄙及海河流域华夏生态文化区民族分布为( )A以回族为主B以汉族为主C以土家族为主D以白族为主14、“梁柱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原则为( )A以木料为首要构材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采用构架制的结构D木石为主要材料的多层结构15.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 )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C 20世纪80年代末D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三、多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XXX的首要节日包括()A开斋节B圣纪节C忠孝节D巴达节2、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涉及以下哪些基本要素()A.感知B想象C理解D情感3、中国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包括一下那些()A形象美B动态美C声音美D生态美4、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外部特征包括( )A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准绳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D以石料为主要构材5、中国传统修建的文化理念包括( )A尚大观B尚中观C天人合一D和谐6、中国园林的分类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A山居草堂、山庄别业B名胜风景区的公共游豫园林C自然式园林D城市山林7、民俗文化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 )A历史性B地域性C集体性D传承性8.、生产民俗包括( )A种植与养殖民俗B工匠与坊作民俗C民俗D商业民俗9、旅游休闲文化具有以下的一般特点( )A大众性B群众性C周期性D个体性10、旅游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企业文化共有的特性( )A群体性B融合性C稳定性D地域性11、旅游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个性特点:( )A民主性B协同性C导向性D约束性12、生产民俗又称为经济民俗,大体上()形态,即A狩猎民俗B捕捞民俗C畜牧民俗D农耕民俗13、西方休闲文化的特点()A怀旧B主题性C信息化D猎奇14、饭店企业文化网首要包括以下要素:()A组织标识B服饰礼仪C仪式惯例、故事D服务流程、心事契约和组织控制15、一般来讲,美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表现为()基本特征A追新猎奇B考究场面与视觉感受C酷爱自然美D气于重行轻言的表达体式格局2、单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5 CDBAD 6-10 CCACD 11-15 DABCD三、多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D7.ABC8.ABD9.ACD 10.ABC 11.AB12.ABCD 13.BC 14.ABCD15.A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A英国人类学家XXX美国人类学家XXXC法国人类学家XXXXXX2、()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情结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大兴安岭职业学院第一章测试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基本属于现在狭义文化的范畴。
()A:对 B:错答案:对2.西方对文化的概念是从精神生产活动开始的,逐步引向物质生产活动。
()A:对 B:错答案:错3.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这六个要素。
()A:对 B:错答案:对4.旅游主体文化是指旅游者文化,具体是指旅游经营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文化需求等。
()A:对 B:错答案:错5.旅游消费文化是,包括和旅游审美行为文化。
()A:错 B:对答案:对6.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A:精神B:制度C:文化D:物质答案:文化7.从形态结构上说,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组成。
其中,()是文化的核心。
A:精神文化B:价值观念C:物质文化D:无差别答案:价值观念8.旅游文化的()是不同地区旅游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各地文化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A:综合性B:民族性C:地域性D:传承性答案:地域性9.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
A:旅游内容的地域性 B: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C:旅游内容的传承性 D:旅游内容的新颖性答案:旅游内容的丰富性10.旅游文化的()是旅游文化独特性的表现,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之所在,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正说明了旅游文化的民族性地位。
A:民族性B:地域性C:综合性D:传承性答案:民族性第二章测试1.进入母系氏族公社,西安半坡氏族是长江流域的典型。
()A:对 B:错答案:错2.南宋时期宋慈的《千金方》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早300年,对法医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A:错 B:对答案:错3.东晋灭亡后,在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称为南朝。
旅游美学习题及答案

旅游美学试题一、填空1、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份,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
2、风景形象美的特征主要有雄、秀、奇、险、幽、旷几种。
3、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美学的分支学科。
4、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组合要素是山、水、花木、建筑。
5、饮食审美的基本要素有质、香、色、形、味、意。
6、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古城建筑、宫廷建筑、陵园建筑、寺庙建筑、石窟建筑、佛塔建筑、桥梁建筑。
7、我国最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二、选择题(20分)1、以下属于自然美的是(D)A泰山之雄 B 华山之险C峨眉之秀D青城之幽3、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自然风景美的形式(A)A服饰美 B 形象美C形体美D朦胧美4、汉武帝赞美泰山说:“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
”这实际上是赞泰山的(A)A雄B奇C险D秀5、秀美给人的审美享受是(A)A甜美安逸 B 幸福愉快C高大稳健D千钧一发6、黄山“四奇”是指(BC)A土、柏 B 石、松C云、泉D云、雾7、“霜叶红于二月花”所描绘的是风景美的(D)形式。
A动态美 B 朦胧美C形象美D色彩美8、园林的“毛发”是指(C)A假山 B 水C花木D建筑9、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集中表现在(B)A独特的民族结构形式B完整统一、和谐及园林式的组群布局C质美D木结构10、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有(BCD)A景德镇瓷器B风筝C泥塑D剪纸三、判断改错题1、观赏风景的方法包括运动观赏和动态观赏。
(X)2、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美术史画廊。
(V)3、风格美是表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
(X)4、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陵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
(V)5、四大名绣指苏秀、湘秀、江秀、泸秀。
(X)6、清东陵是保留最完整的宫廷建筑。
(V)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城(X)四、名词解释1、静态观赏:指旅游者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缓慢的移动视线,仔细玩味其中奥妙的一种欣赏活动。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文化学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学试题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明清时期2、中国古代旅游文化最为辉煌的时代是【】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C.春秋战国D.明清时期3、中国的近代旅游业开始出现于【】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4、Tourism一词出现在英语中,最早在【】A.19世纪初B.19世纪中C.19世纪末D.20世纪初5、对大众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交通方式是【】A.火车B.汽车C.飞机D.轮船6、旅游主体文化,其核心是【】A.旅游客体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商业旅游文化D.旅游者文化7、旅游作为旅游主体的一种消费行为,主要是【】A.文化性的行为B.经济性的行为C.社会性的行为D.生物性的行为8、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学者是【】A.德国人罗特和英国人泰勒B.美国人克鲁克洪和克鲁伯C.美国人麦金托什和格波特D.英国人伯卡特和梅特里克9、作为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近现代兴起的大规模的【】A.学术会议旅游B.休闲度假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0、旅游的两个基本外在条件是【】A.交通与食宿B.旅行社和旅行地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1、将旅游的概念归为休闲理论的最著名的学者是【】A.英国学者伯卡特B.法国学者梅特森C.日本学者修雷纶D.中国学者杨时进12、旅游活动和旅游过程的主体和中心是【】A.旅行社B.旅游目的地人民C.旅游消费者D.旅游管理者13、旅游业的灵魂是【】A.旅游经济B.旅游文化C.旅游开发D.环境保护1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的一个重要动向是【】A.带薪度假旅游B.学术会议旅游C.外贸旅行D.游学15、个人要实现旅游,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即【】A.旅行社和旅游目的地B.交通与食宿C.旅行资料和旅行用具D.钱和时间16、游学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荷兰17、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应该是【】A.引进外资B.增加世界遗产地C.文化开发D.私家车自驾游18、以下属于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九寨沟B.黄石国家公园C.杭州西湖D.苏州园林19、旅游主体文化是关于【】A.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文化B.旅游经营者的文化C.旅游目的地人民的文化D.旅游策划者的文化20、一般而言,决定人的行为标准的最大因素是【】A.金钱B.文化C.广告D.遗传21、旅游者对一民族地区的习俗礼仪和婚丧嫁娶的审美属于【】A.自然审美B.社会审美C.艺术审美D.A和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组成旅游文化的两大部分是【】A.旅游消费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精神文化D.旅游经营文化E.旅游服务文化2、世界三大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3、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基本要素来界定? 【】A.旅游主体文化B.旅游客体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宗教文化E.旅游介体文化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5、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A.历史古迹B.民族风情C.宗教D.博物馆和名人故居E.人造景观6、旅游动机有【】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政治动机D.身心动机E.经济动机7、旅游审美的类型有【】A.旅游主体审美B.自然审美C.社会审美D.旅游客体审美E.艺术审美8、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9、景观文化的特点是【】A.教育性B.空间性C.时间性D.娱乐性E.民族性10、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哪些结构模式来界定? 【】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11、对中国文化产生最大影响的两个外来宗教是()A.道教B.基督教C.佛教D.伊斯兰教E.犹太教12、文化的结构包含有()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宗教文化D.制度文化E.行为文化13、旅游文化的地理基础是()A.民俗风情B.地理环境C.旅游资源D.地大物博E.生态环境14、近现代欧洲学者根据肤色将人分为()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金黄种人E.红种人15、当今旅游需要主要属于()A.生理需要B.高级需要C.政治需要D.多样性需要E.物质需要16、根据李泽厚的研究,人的美感可分为()A.悦耳悦目B.灵魂洗礼C.悦心悦意D.精神升华E.悦志悦神17、组成景观文化的内容有()A.景观的“形”B.景观的“意”C.景观的“背景文化”D.景观的感官文化E.景观的阅读文化18、旅游资源可分为()A.缩微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人文旅游资源D.都市旅游资源E.乡村旅游资源19、旅游文化还可从以下结构模式来界定()A.旅游经营文化B.旅游物质文化C.旅游制度文化D.旅游精神文化E.旅游企业文化20、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旅游是人们求知的课堂B.旅游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文化活动C.旅游是个体审美和个体人格的一种升华D.旅游是文化交融的一种需要E.旅游者的旅游动机21、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几个方面()A.贵族旅游文化B.探新求异的需要C.谋求知识和发展的需要D.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E.寻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2、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A.旅游文化的地域性B.旅游文化的延续性C.旅游文化的民族性D.旅游文化的实用性E.旅游文化的多样性23、旅游动机有几种类型:()A.社会动机B.文化动机C.身心动机D.经济动机E.效应动机2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几方面()A.自身年龄、性别B.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C.个人心理特征D.观念因素E.社会因素25、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A.价值观B.理想观C.思维方式D.审美心理E.艺术审美2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几个方面()A.吃B.住C.行D.购E.娱27、中国园林的基本特征是:()A.寓情于景B.步移景换C.因地制宜D.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结合E.身份与地位的象征28、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是:()A.外在的线条美B.内在的意境美C.结构的和谐美D.民俗文化E.思维方式29、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历史源远流长B.体系完整科学C.内涵博大精深D.拓展潜力巨大E.传统绚丽多彩30、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是:()A.悠久性B.持续性C.兼容性D.实践性E.永久性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旅游资源2、旅游文化3、艺术审美文化4、家国同构5、宗法制度6、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7、社会审美8、与民偕乐第四大题:简答题1、旅游的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2、我们对旅游文化的哲学基础的讨论应从哪三个方面进行?3、旅游动机满足的需要主要有哪四种?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哪四个方面?5、旅游文化的最为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哪五方面?6、旅游活动除“游”之外,一般还涉及哪五个方面?7、当代旅游者消费行为中的文化走向表现在哪三方面?8、旅游资源包括哪三部分内容?第五大题:论述题1、试论中国旅游文化的封闭性特点。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篇一:旅游文化学概论—闫红霞—习题参考答案】txt>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有谢灵运、徐霞客、玄奘。
3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模式分析法、区域比较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二、简答题1.旅游文化的功能是什么?一般说来,旅游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
旅游文化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事象的记录和储存,是各种旅游文化成果的凝聚和沉淀。
二是教育与启智功能。
旅游文化不仅有积极的教化,而且还具有启智功能,能启发人的思维、启发人的智力,有助于人类的不断创新。
三是愉悦与审美功能。
人类对异国他乡的文化自有一种特别的新奇感,对优秀的文化自有强烈的愉悦感,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四是规范与凝聚功能。
施游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习惯和民间禁忌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五是交流与经济功能。
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可以通过旅游介体(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导游等)实现沟通。
2.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地域性。
不仅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旅游文化特征。
.民族性。
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传统,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还有旅游亚文化。
历史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传承性。
在历史时问序列上代代相传、承续不绝的特征。
当然,旅游文化的传承性包含进化、冲突和整合。
3.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从旅游文学中突出地表现出来,概括起来,就是重游传统,重人传统,政治传统和与民同乐传统。
4西方古代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主要是早期旅游的宗教性。
希腊人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西方原始宗教的主要源头,也构成了西方古代旅游隐含的精神资源。
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一元神取代了多神教的统治,为数不多的外出旅游者又主要是赤足敝衣,一路苦行的朝圣旅游者。
旅游美学 第三章 雕塑审美.答案

玉项饰 良渚文化 周长76厘米 1982年上海青浦福泉 山墓葬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良渚文化的项饰多为单色,这一串则见异色,颜 色虽不丰富,但几颗湖绿色珠间隔配置,显得错落 有致,体现了先民对颜色美的追求
玉镯 良渚文化 直径6.5,孔径5.7,高2.3厘 米 1987年浙江省余杭县瑶山十一号墓出土 浙江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第三章 雕塑审美
第二节 中国雕塑审美
一、先秦雕塑审美(古朴与狞厉)
• (一)原始社会时期
• 陶鸮鼎,仰韶文化,陕西华县,作者以鹰鸮的 躯体作鼎腹,以其双腿与尾巴作陶鼎的三个支 足,器口前端加塑鸮首,尖利的嘴和炯炯双目, 增添了威猛之感。
• 狗形陶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山东宁 阳
• 陶、泥塑人物:一般是头像,将刻画面部表情 作为人物形象表现的重点,可以认为是我国雕塑 艺术重视传神的开端
在中国,对龙的礼拜源远流长,
它是最受尊崇的灵瑞,因而,也 是最常见的艺术题材,这一件是 已知最早的玉龙。
玉龟两种 红山文化 右长 4.8,最宽2.8,最厚0.5,左 长3.9,最宽3.6,最厚0.6 厘米 1973年辽宁省阜新 县胡头沟村墓葬出土 辽 宁省博物馆藏
玉鸮[xiāo]红山文化 长4.2,宽4.6,宽厚
优秀的雕塑作品能陶冶人们的心灵,具有特殊 的社会教育功能。由于其所用材料坚固,大量作 品可以被永久的保留,而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 代的文明象征。随着经济的腾飞,城市建筑规模 的不断改造和扩大,雕塑被纳入艺术美化生活的 设计体系中来,并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城市 建筑的主干道、步行街、公园以及室内外环境的 雕塑等逐渐被老百姓所认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形式美
(1)形态美:
旅游景观构成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形态是自然旅游景观的空间呈现形式的外在表现,主要由景观物体的线条、大小、高低、造型等要素组成。
形态是景观的美学元素,是自然旅游景观形式美的最基本、最单纯、最直接、最外显的审美语言符号。
景观形态美是旅游审美主体第一时间的第一审美知觉。
(2)色彩美:
色彩是旅游景观进入人们审美世界的第一感觉,是获取形式美感不可缺的要素。
色彩美又是人们最易感受而无需其他条件限制的一种美。
比起形态来,色彩的审美意味更浓、更普遍更复杂、更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自然风景中的色彩美主要是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烟岚云霞及阳光等构成,万象纷呈,极其丰富。
五彩缤纷的自然色彩,最易于被人们直观地感受,给旅游者带来欢乐和幸福,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乃至令人振奋和神往。
水体的物理性能无色透明的,由于所含矿物质及水体自身的洁净程度不同,或受阳光、天色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停地色彩。
植物、动物茎、叶、果、花、毛都有不同的色彩,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旅游景观。
“春花秋叶,生机盎然;竹翠松青,柳绿桃红”。
植物色彩的神奇最集中的体现在鲜花上。
气象气候变化产生的景观色彩,主要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景色。
自然景观四季的色彩美归纳为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天象景观充满了色彩美的神奇。
主要有霞光、月色、佛光等。
岩石的地理生成条件不同,也会呈现出黄、褐、红等多种色彩。
如武夷山为典型的红色丹霞地貌。
色彩既是旅游景观的外在表现,又是旅游审美主体重要的审美心理因素,这双重原因决定着色彩在旅游景观构美要素中的重要作用。
(3)声响美:
在众多自然景观中,瀑落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吹松涛,幽林鸟语,夏日蝉鸣,寂夜虫唱等自然音响,在特定的环境中,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音乐般的美感享受。
(4)动态美:
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山为水动,水为山转。
飞瀑、流水、风吹林动、流水飘烟、飞禽走兽等都使自然景观展示出动态美。
(5)生态美:
“生态”原是生物学和环境地理学等学科的专业名词。
自然旅游景观的生态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景观旺盛的生命力和生命过程的崇高性
2)景观与景观之间的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等种种美好境界。
3)景观的原始性、质朴性体现出的纯真美、真善美。
4)人类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美、艺术美、生活美、创造美。
5)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旅游景观之间的相互对应、相互观照、相互协调。
(6)地域美:
特定时空内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然景观。
从世界范围内看,非洲热带环境孕育了热烈奔放的个性和雄浑壮丽的景观;北欧的寒冷环境,培植了冷峻执着的禀性和原驰蜡象的景观;东亚温带环境,滋养了刚柔相济的风韵和壮秀互渗的景观。
就中国境内,中原地区多高山峻岭,粗狂厚实;江南地区偏于潮湿,岩石风化程度较高,山势低矮平缓,草木葱茏,青山绿水。
泰山与峨眉山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美。
泰山雄厚,峨眉秀美。
(7)嗅觉美:
久居城市的人们,一旦深入山林,闻到芳草、花香,吸到新鲜空气,顿觉得肺腑清净,全身透亮,精神振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以生理快感为主要特征的审美享受。
(8)象征美:
中国人喜欢荷花、兰花、竹子和松柏等植物景观,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其外表好看,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即作为人格的象征或精神意志的表现。
形境美
(1)雄壮美
雄壮美是巨大的力的展示,具有动人心魄的气势,能够引发由衷的赞叹和敬仰。
如浩瀚韵海洋、汹涌的江河、“天下之雄”的泰山,都会使人产生仰慕敬畏。
景观形势表现为高大壮阔、结构庞大、线条粗犷、数量众多、体积宏伟。
景观在气势上表现为厚重雄宏,博大威严,磅礴壮观。
东岳泰山以雄浑著称,素有”泰山之雄“的美誉,奉为”五岳之尊“。
(2)奇特美
奇特美既是自然界神工鬼斧创造出来的奇思巧构的体现,又是珍稀景观,特异资源的互相配合构成出人意料之情景。
它能给人一种意外之喜,使人产生异乎寻常的审美感受。
“天下之奇”黄山,奇松千姿百态,怪石妙趣横生,云海变幻无穷,温泉益寿延年,令人心摇神荡。
黄山堪称是我国名山奇特的代表。
“黄山之奇”在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堪称“天下第一奇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惊奇感叹。
(3)险峻美
险峻美是一种立体的张扬扩散的美,是异常咄咄逼人的美,由于客体的险峻危及主体的安全感,所以由险峻激发的美感也就更加淋漓尽致。
“天下之险”华山、黄山“鲤鱼背”、“三根马尾吊半空”的浑源悬空寺等,堪称“险”的代表,正是它们所体现出的险峻美的魅力,吸引众多“知其险却慕名而来”的游客,去充分展示“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生境界。
“华山天险”已久负盛名。
鸟瞰华山,犹如一方天柱拔起于秦岭诸峰之中,四壁陡立,几乎与地面成九十度角。
黄山的天都峰、九华山的天台、峨嵋山的金顶也都富于险峻美。
另外,一些常被称为“一线天”的既窄又深的峡谷,从峡中仰望,二壁撑天,视域狭窄,寒气逼人,加之谷底河水湍急、咆哮,也呈现出一种险峻美。
险峻美具有独特的魅力。
(4)秀丽美
秀丽与雄伟形成鲜明的景观形象对比。
秀丽美是主客体化解冲突、相互抚慰、情景交融的审美过程,人们常会因秀美而释怀,体会甜美温馨的旅行生活。
“天下之秀”的峨眉山、“如情似梦”的桂林山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秀丽妩媚,令人陶醉。
秀丽景观一般气候条件好,植被覆盖地表,溪流潺潺,山水交融。
我国南方山水因雨量充沛,植被葱郁,呈现出一种富有生机的美,大多带有“秀丽”的特色。
如黄山的奇秀,雁荡山的灵秀,庐山的隽秀,武夷山的神秀,峨眉山的雄秀,桂林山水的清秀。
(5)幽深美
幽深美是富于理性力度的宁静,是隐含深刻意味的旷远,是特殊氛围对人们情感世界的征服,自然旅游资源的幽深美有迂回曲折、“移步换景”之妙,而无一览无余之坦。
“天下之幽”青城山、雁荡山筋竹涧、峨眉山黑龙江栈道,就是以幽取胜。
富春江层峦叠嶂,迎山送水,移步换景,如入画中。
长江三峡两岸悬崖绝壁,峡谷曲折幽深,气势磅礴,举世无双,巫山十二峰林立,犹如绵延不断、曲折迂回的画廊。
(6)旷远美
旷远美把美的视线放平放宽,欣赏荡旷高远的山水景观。
旷远美具有雄浑、博大、深沉、单纯而富有变化之势,能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使人心胸开阔,心情豁达。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峰,一览众山小”,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古诗《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所描写的均是旷远美的景色。
(7)朦胧美
自然景观的朦胧美是一种特殊的意境美。
朦胧美滋生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两方面。
烟、雨、云、雾以及晨曦、暮霭都使自然景观呈现出朦胧美。
意象美
(1)意象美
旅游自然景观的自然美、形式美能使旅游审美主体获得意识的自由解放和心灵情感的愉悦。
附丽于自然景观的人文内涵,使旅游审美主体体验或认知蕴含在这些特定景物内的历史厚重、艺术真味、文化感召。
并在审美过程中接受社会—人生体验,进而滋生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自我完善感。
“泰山天下雄”,一方面在于其“盘桓数百里”之大,拔起于华北大平原,凌驾于齐鲁丘陵上的高峻,更在于其人文精神意义上的崇高和至尊。
(2)意境美
1)人文景观烘托得意境美。
自然为主题,配一人文景观,如亭台楼阁等
2)特色点化的理想意境美。
用文字概括,使特色更鲜明。
雄、奇、险、秀
3)诗文描绘的空灵意境美。
古代文人在景点留一些墨香笔迹,让后人咀嚼品味
4)神话渲染的离奇意境美。
利用神话传说来解释和渲染景点的神秘性
5)宗教色彩的神秘意境美。
“天下名山僧占多”,高度概括了中国著名山水与宗教的关系。
深山埋古刹,渲染营造一种神秘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