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肾病

合集下载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危害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危害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危害*导读:什么是造影剂肾病?临床医学上给造影剂肾病的定义是:除外其他原因,血管内注射对比剂三日内出现肾功能损伤。

那么造影剂肾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什么是造影剂肾病?临床医学上给造影剂肾病的定义是:除外其他原因,血管内注射对比剂三日内出现肾功能损伤。

那么造影剂肾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造影剂肾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百分之0.6到6,但在特定人群,比如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等中发病率可高达百分治二十以上,有多个高危因素人群中发病率高达百分治四十到九十。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解析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本身的因素及药物因素。

患者因素包括基础肾功能损伤、糖尿病、高龄、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药物因素包括造影剂的种类和剂量以及合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

其他还有高胆固醇血症、肝硬化、脓毒血症、冠脉搭桥术、冠脉再灌注延长等。

*第一、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造影剂肾病共识工作组认为: Scr 水平女性≥1. 0mg/ dl, 男≥1. 3 mg/ dl 时造影剂肾病危险增加。

CKD3b、4、5 期患者和eGFR45ml/min 的患者进行增强CT 检查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

*第二、糖尿病以往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造影剂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百分之5.7到29.4,可能与其高发病率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病谱广有关。

许多研究证实, 无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 但是糖尿病肾病发生造影剂肾病风险是单纯肾功能不全者的两倍。

比较严重的是糖尿病肾病发生造影剂肾病后出现少尿而需要血液透析的发生率是在造影剂肾病研究中最高的。

*第三、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是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尤其是心功能≥Ⅲ?级或左心室射血分数减少者。

*第四、主动脉球囊反搏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比较复杂,可能的机制包括: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标志,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标志,也是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标志。

造影剂肾病( CI-AKI CIN)---PPT精品课件

造影剂肾病( CI-AKI  CIN)---PPT精品课件
因此CI-AKI共识工作组推荐eGFR<60ml/min/1.73m2的患者应用对比剂时应 当采取措施以降低CI-AKI的发生风险。鉴于最新研究结果,这一阈值可能降 低至45ml/min/1.73m2
[1]Lameire N, Adam A, Becker CR, et al. Baseline renal function screening. Am J Cardiol 2006; 98: 21K–26K.
已知低渗造影剂比高渗造影剂的肾脏毒性小;而等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比低渗造影剂肾 脏毒性小(A级)。
使用造影剂剂量越高(≥95 ml) ,患者发生CIN的几率越高。 Marenzi 等[1]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的造影剂最大用量为:
5ml× 体重( kg) /Scr( mg /dl) ,一般不超过300 ml。
造影剂肾病( CI-AKI / CIN)
定义
2012年KDIGO指南:
排除其他原因后,血管内注射造影剂 24 ~ 48 h 后出现肾功能急剧下 降,血清肌酐值升高 > 25% 或绝对值升高大于 0.5 mg/dl
发病机制
GFR
鲍文芳等,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 17(3)
其他:动脉内给予造影剂,重复使用造影剂也会增加发生CIN 的发生危险。
[1]Marenzi G,Lauri G. J Am Col Cardiol, 2004, 44( 12) : 1780.
危险因素—基础肾功能损害
CI-AKI共识工作组认为[1],当基线Scr浓度在男性≥1.3mg/dl(115μmol/l) 或在女性≥1.0mg/dl(88.4μmol/l)时(相当于eGFR<60ml/min/1.73m2), CI-AKI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重要性。

《造影剂肾病》PPT课件ppt课件

《造影剂肾病》PPT课件ppt课件
CIN在药物性急性肾衰竭中CIN高居第二位。
老年人是发生的高危险人群,是院内急性肾衰竭 的第三大病因。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1、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2、肾小管的毒性损伤 3、肾小管阻塞 4、氧自由基损伤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
造影剂进入肾小血管,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液流动 速度减慢, 引起肾血管收缩导致肾髓质部缺血,导 致GFR的下降。
肾小管的毒性损伤
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造影剂在肾髓质内引 起的高渗状态,导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氧 化应激反应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Company Logo
发病机理
肾小管阻塞
造影剂经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 肾小管内的水 分99%被重吸收, 而造影剂变得特别黏稠, 最后形 成栓子堵住肾小管, 造成肾小管进一步的损伤。
Company Logo
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
造影剂肾病(CIN) 指的是使用造影剂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Scr
升高程度: (44.2μmol/L) >25%
Company Logo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三高一低”:
高发病率、高消费、高死亡率,低认知。
老年造影剂肾病(CIN)
Company LOGO 沈阳军区总院
葛鹏程
1
2 3
概念 发病机理 预防与治疗
4
小结
Company Logo
病例 病例
老年女性,79岁,因急性前壁心梗入院 B超提示左肾萎缩,双肾动脉狭窄 肌酐正常 冠脉造影检查提示三支血管病变
植入2枚支架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

造影剂肾病诊断标准造影剂肾病是指由于使用造影剂后导致的肾脏损伤,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病。

因此,对于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肾脏损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目前,国内外对于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本文将对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

造影剂肾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尿液改变、肾功能下降等。

其中,血肌酐升高是造影剂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通常在使用造影剂后24-72小时内出现。

此外,尿蛋白增加、尿液改变也是造影剂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肾脏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对于判断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CT、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的损伤程度,辅助诊断造影剂肾病。

三、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及时发现肾脏损伤。

此外,肾脏活检也是诊断造影剂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等信息,可以对造影剂肾病进行诊断。

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诊断为造影剂肾病,①使用造影剂后出现急性肾损伤;②血肌酐升高幅度明显;③尿蛋白增加;④影像学检查显示肾脏损伤;⑤肾脏活检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病理改变。

五、治疗和预防。

对于已经诊断为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积极的液体管理、利尿剂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等。

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应该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造影剂检查,减少肾脏损伤的发生。

六、总结。

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是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对于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症状?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症状?

造影剂肾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造影剂肾病症状,尤其是造影剂肾病的早期症状,造影剂肾病有什么表现?得了造影剂肾病会怎样?以及造影剂肾病有哪些并发病症,造影剂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造影剂肾病常见症状:出冷汗、心悸、尿酸结晶、无尿*一、症状1.接受造影剂者血清肌酐通常在24h内升高,96h达峰值,一般7~10天后回复达基础值。

但也有报道,肾功能在.周内呈进行性下降,然后回复达基础值。

60%以上CAN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少尿,对襻利尿剂有抗性,也有非少尿者。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自然恢复,10%者需要透析治疗,不可逆肾功能衰竭者少见,需要长期维持透析。

2.尿液检查可见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及各种碎片,非特异性,与肾功能改变不相关。

尿酸盐结晶常见,偶可见枸橼酸钙结晶,大量蛋白尿不常见。

有急性小管坏死的大多数患者,尿钠排出往往大于40mmol/L,钠排泄分数(FENa)大于1%;但有1/3急性肾衰者尿钠排出低于20mmol/L,少尿者钠排泄分数小于1%。

3.应用造影剂后X线摄片双肾显影持续达24~48h为CAN的特征性表现。

Older在观察中发现,X线摄片敏感性达83%,特异性高达93%,但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因此CAN尚需结合24~48h内血清肌酐测值加以明确。

*二、诊断临床上有应用造影剂史,在24~48h内出现少尿、无尿、皮疹、心悸、出冷汗、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尿检异常,肾功能急骤变化尤其小管功能明显异常者,即可作出本病诊断。

*以上是对于造影剂肾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造影剂肾病并发症,造影剂肾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造影剂肾病常见并发症:肾功能衰竭*一、并发病症出现肾功能衰竭。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造影剂肾病症状,造影剂肾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造影剂肾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造影剂肾病健康教育课件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评估风险
在使用造影剂前,医生应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风 险因素。
使用前可以做肾功能检查。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水合作用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前后充分水合,有助于减 少肾脏负担。
医生会指导患者饮水量。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替代检查
在高风险患者中,考虑使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如MRI。
患者教育与支持
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机制,定期检查患者的肾功能和健康状 况。
确保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后的长期健康监测。
谢谢观看
这些方法可能不需要造影剂。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识别症状
监测尿量变化和其他潜在症状,如乏力和恶 心。
及时报告医生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如何识别和处理造影剂肾病? 检测方法
可通过血液检查和尿液检查评估肾功能。
医生会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后续治疗。
如何识别处理造影剂肾病? 治疗方式
轻度病例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和监测来处理 ,严重病例则可能需要透析。
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患者教育与支持
患者教育与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造影剂肾病的知识,提高其自我管理 能力。
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
患者教育与支持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焦虑和 压力。
可以引入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
这些变化可能引发肾脏功能下降。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种类
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对肾脏的影响不同,碘含 量高的造影剂风险更大。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影剂。
为什么会发生造影剂肾病? 使用情况
造影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也会影响肾脏的损 伤程度。

造影剂肾病CIN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

造影剂肾病CIN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

精选ppt课件
3
1、全球目前每年使用造影剂者6000万例。 2、患者趋于老龄化:合并患病种类更加复杂,更多的
患者伴有慢性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肾功不全、 充血性心衰等; 3、由于造影剂几乎完全通过肾脏排泄,其对肾 功能有很大的影响,伴随碘造影剂使用的明 显增加,所带来的肾功能损害也成为备受关注的 问题。
造 影 剂 肾 病 (CIN)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心脏介入中心
谷新顺
精选ppt课件
1
The First X-Ray With Contrast Medium (Circa 1910)
精选ppt课件
2
New Advance in Cardiology: Cardiac CT Angiography
5
定义及诊断标准
使用造影剂后3d内引起的以血清肌酐上升 超过44mol/L或较基础值上升>25%为特征,并除 外其他肾脏损害因素的急性肾功能损害性疾病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
精选ppt课件
6
临床特点 (1)
CIN所致急性肾衰,80%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部分表现为一过性尿检异常:
轻度蛋白尿、颗粒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 管型等及尿酶升高、尿渗透压下降、尿糖、尿 钠排泄增加等。
化,可降低肾小管损害。
精选ppt课件
17
补液方法: 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 造影前、后各12h,以1.0~1.5ml/(kg·h) 的滴速各维持12h, 保持尿量75~125ml/h。 对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要注意补液量 及尿量,以防加重心衰。
精选ppt课件
18
三、限量--造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但在使用造影剂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发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一种严重的肾脏并发症,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需要透析治疗。

因此,了解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1.肾功能受损:肾功能不全是造影剂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功能不全,因此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应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特别是测定肌酐清除率来判断肾功能状况。

2.高龄:老年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减退、机体代谢减缓等因素,更容易发生造影剂肾病。

因此,对于高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造影剂类型和剂量,以减少肾脏的负担。

3.造影剂种类和用量:造影剂种类和用量也是影响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高渗性、离子型的造影剂更容易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因此可以考虑选择低渗性、非离子型的造影剂来减少肾脏损伤。

此外,合理控制造影剂的用量也是减少肾病发生的关键。

4.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这两种疾病会导致肾功能受损,同时也会影响肾脏对造影剂的代谢和排泄。

因此,在做冠状动脉造影前需要对患者的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减少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致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涉及肾功能、年龄、造影剂种类和用量、慢性疾病、药物因素等多个方面。

为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在进行介入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肾脏损伤。

同时,对于高风险患者,应考虑选择其他诊断方法或减少造影剂的使用,以保护患者的肾脏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剂肾病(CIN)日益受到关注
• CIN已成为PCI术后第三大并发症(前两位分别是支架 再狭窄、支架内血栓)
– CIN的发病率从3%到50%不等
– CIN是PCI患者发生事件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 CIN定义(造影剂肾病中国专家共识):
– 在无其他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在使用造影剂后2-7天,血清肌酐升高超过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

• • • • • •

(4)肾病综合征。 (5)肝硬化伴肾功能损害。 (6)血容量减少或脱水:在脱水状态下,造影剂可引 起肾内血管显著收缩。 (7)多发性骨髓瘤: (8)同时应用其他的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9)短期内接受多种放射性造影剂者。 (10)造影剂的剂量:剂量越大,肾损害增加,目前 认为一次造影剂用量<70ml可有效降低造影剂肾病的 发生风险。但即便用仅20-30ml,仍有发生造影剂肾 病的可能。 (11)高血钙。


•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因一般造影剂均为高 渗性浓度在1400~1800mOsm/L其含碘量高达37%当 高渗性的造影剂到达肾脏后,一方面造影剂可能 引起肾脏内血管舒缩因子的失衡,即引起内皮素 和自由基等血管因子升高,而一氧化氮和前列腺 素等舒张血管因子减少,导致了肾脏血管强烈收 缩、肾血流量减少及肾脏血液灌流减少,导致肾缺 血缺氧;已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时这种缩血管作用 会增强。
造影剂引起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肾单位量减少,易受损伤 相关因素:糖尿病、肾灌注不良、其它 造影剂进入肾脏血管 内皮独立的暂时性血管舒展(分钟)
致密斑分泌腺苷 (小管 - 小球反馈机制)
分泌内皮素
前列腺素失调
肾内血管持续收缩
造影剂在肾脏的停留时间延长 肾小管暴露于对比剂的时间延长 髓质缺氧
造影剂直接导致细胞损伤和死亡 缺血性损伤和死亡 氧化应激、炎症、其他器官损伤过程 急性肾损伤
造 影 剂 肾 病
造影剂肾病三高
高消费 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在上百万接受放射造影操 作的病人中,约有15 万人发生CIN,其中至少1% 的病人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由此直接增加的经济 支出每年约为3200 万美金。另外不需要透析的 CIN 病人,由于延长了住院时间,每年增加医疗费 用约1.48亿美金。 高死亡率 CIN 的病死率高达34%,而年龄匹配、接受造影剂但 未发生CIN的对照组的病死率为7%。 高发病率




• (2)造影剂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损伤: 造影剂 引起氧自由基升高损伤肾小管使肾小管上皮细胞( 尤其是近端小管)钙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钙浓度 增高,细胞的骨架结构破坏导致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坏死直至死亡 • 其机制有:①Ca2+和腺苷部分介导缩血管作用,直 接参与氧自由基产生。②基底膜及系膜细胞损伤, 致多形核白细胞的趋化作用,引起氧自由基产生。 ③肾组织内黄嘌呤氧化活性升高。④碘原子直接作 用。来自 发病机制
• 另一方面可使肾血流中红细胞皱缩变形,血黏度 增高使肾血流减慢淤滞,发生肾缺氧性损伤。由 于肾缺血缺氧肾灌注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发 生少尿。造影剂引起的肾血流影响可能呈双向性 ,注射造影剂后首先出现的是肾血管急性短暂扩 张,随后是较长时间的肾血管收缩,血液出现重 新分布,使流向肾髓质血流量明显减少,肾髓质 的缺氧导致了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或细胞坏死。 。


• 常用的造影剂一般均为高渗性,含碘量高达37%, 由于检查需要,静脉注射的速度必须快,且造影 剂在短期内就需达到较高的浓度,加之剂量大。 在体内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而不被肾小管吸收, 脱水时该药在肾内浓度增高,可致肾损害而发生 急性肾衰。


• 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报道日趋增多, 甚至其发生率超过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 • 1.定义: 使用造影剂后2—3天发生的急性肾功能损害 即为造影剂肾病。应排除其他肾脏损害因素。 2.发病率: 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0%—58%,是急性肾功 能衰竭第三位致病因素。本病死亡率高达35%, 两年生存率为18%。
造 影 剂 肾 病 的 病 理 改 变
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位于肾髓质的髓袢 和集合管病变尤为严重,肾间质弥漫水肿,肾小球病变 不明显

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
• 1.肯定的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造影剂 用量不当,是3个最重的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 有血容量不足,ACEI使用等。 • (1)原有肾功能不全。 • (2)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有糖尿病病史10年 以上,年龄超过50岁,有心血管并发症及肾功能不 全者危险性大。 • (3)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 竭者为明显危险因素。由于造影剂可使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减少,增加了充血性心衰患者发生缺血 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
• 。




• (3)造影剂引起肾小管堵塞:碘造影剂直接损伤 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及造影剂可与 Tamm-Horsfa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胶状沉淀物,从 而引起肾小管堵塞,损伤肾功能。 另外细胞外高渗环境通过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应 激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 (4)免疫机制: CIN的发生也可能与免疫机制有 关,包括造影剂对线粒体的损伤、细胞色素C的释 放以及浆膜的完整性受到损害等。造影剂作为过 敏原当它被注入机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引起 全身性的过敏反应及肾脏的免疫反应





从1978年正式报道了血管造影后的CIN是导致肾 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造影剂 是导致院内肾衰的主要原因。 • 目前认为造影剂引起的肾损伤主要是由于其引起了 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肾血管收缩导致的肾髓质 缺血)及造影剂对肾小管上皮的直接毒性造成。










25%,或绝对升高0.5 mg/dl (44 μmol/L)
造影剂肾病日益常见
因ACS急诊PCI的 患者(N=338),CIN 的发生率高达28%
持续的肾功能损害
Am J Cardiol. 2010;105:624–628


• 随着现代诊治技术的发展,造影技术的应用日益 广泛,尤其是心血管病介入诊治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常需要使用大剂量含碘造影剂。造影剂是导致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常见诱因。 • 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是造影剂使用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CIN 首次报道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CIN已是医源性急 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三位病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