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共20页文档
法律责任.pptx

03 刑事法律责任
犯罪构成要件及分类
刑事法律责任的核心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满足。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的客体和犯罪的客观要件。 1. 犯罪主体 指的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例如, 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缺乏完全的行为能力而不负完全刑事责任。 2. 犯罪主观要件 涉及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而仍然实施该行为 ;过失犯罪则是指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预见或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犯罪构成要件及分类
3. 犯罪的客体
指的是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或 利益。例如,故意杀人罪侵害的是他 人的生命权,盗窃罪侵害的是他人的 财产权。
4. 犯罪的客观要件
涉及犯罪行为的实际发生和危害结果 的出现。这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具有社 会危害性,即其行为对社会造成了实 际的损害或威胁。
刑罚种类与执行程序
深入了解当地法律法规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
跨国企业在进入新市场前,应充分了解当 地的法律法规,包括贸易、税务、劳动、 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规定。
跨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确 保企业在各地的经营活动符合当地法律法 规的要求。
加强内部培训
寻求专业咨询
跨国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 ,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
02 民事法律责任
合同违约责任
在民事法律责任中,合同违约责任是重要的一环。根据《合同法 》的相关规定,当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违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时 ,即构成双方违约。这种情况下,违约双方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 责任。根据《合同法》第107条,任何一方只要违约,都应因自 己违约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些责任可能包括继续履行合同义 务、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模板

(二)法律责任的定义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 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 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在法律责任系统中,由违反义务(法定和约定义务) 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占居主导地位,而不以违法或 违约为前提的其他法律责任则居于从属地位。 (三)法律责任的本质 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法律责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 团运用法律标准对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 其次,法律责任是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所引起 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 最后,法律责任也是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条 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一种负担。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涵义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指对因违法行为、违约 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 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法律 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由国家特设或授权的专门机 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一)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它的基本要求为: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律 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发生后,应当按照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 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的责任。责任 法定原则的基本特点为法定性、合理性和明确性,即 事先用成文的法律形式明确地规定法律责任,而且这 种规定必须合理。 (二)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首先考虑因果关系, 即引起与被引起关系,具体包括:(1)人的行为与损 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2)人的意志、 心理、思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 这种因果联系表现为存在的客观性、因果的顺序性、 作用的单向性、内容的决定性。
法律责任的明确与履行

法律责任的明确与履行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其作用是保护个人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法律责任的明确与履行,是法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法律责任的定义、明确法律责任的方式以及法律责任的履行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法律责任的定义法律责任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当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给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责任的产生旨在强化法律的约束力,维护法律秩序的正常运行。
二、明确法律责任的方式为了使法律责任得以明确,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不同领域内的法律责任,并给予了具体的解释和应对措施。
此外,各级法院的司法解释和裁判文书也是明确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它们通过解释法律、界定责任范围和量刑标准,使法律责任更加明确和准确。
另外,一些特定领域的法律制度也起到了明确法律责任的作用。
例如,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对职工享有的权益和应承担的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的权益和应享有的法律保护;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等。
这些领域特定的法律制度对相关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公民和组织在特定情境下的法律责任能够得到充分确认。
三、法律责任的履行法律责任的履行是指个人或组织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起因违法行为带来的相应责任。
履行法律责任是法治社会的重要要求,也是法律规范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刑法领域,法律责任的履行通常是通过判决、量刑和执行等途径实现的。
被判处刑罚的个人必须依法服刑或采取其他刑罚形式,承担相应责任。
在民事法律责任方面,责任人需要承担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并履行相应的民事赔偿义务。
行政法领域中,责任主体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行政责任,接受行政处罚。
除了以上规定的履行方式外,现代社会还发展出了一些其他形式的法律责任履行方式。
例如,法律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为无法承担法律费用的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履行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pptx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4-17
CATALOGUE
目录
• 法律责任概述 • 民事法律责任 • 刑事法律责任 • 行政法律责任 • 企业经营中涉及的法律责任问题 • 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法律责任挑战
01 法律责任概述
定义与性质
1. 法定性
法律责任是由法律规定 并认可的,具有明确的
法律依据。
寻求合法途径解 决争议
一旦发生劳动用工争议,企 业应寻求合法途径解决,如 与员工协商解决、申请调解 、提起诉讼等,避免采取不 当手段导致法律责任加重。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要求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的要求,确保生产经营活 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推行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
民事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 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这些承担方式的选 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也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等原 则,确保责任承担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及争议解决途径
建立完善的劳动 用工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用工 管理制度,明确用工标准、 招聘流程、薪酬福利等要求 ,确保用工行为合法合规。
加强员工培训和 沟通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 沟通,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 和工作能力,减少因用工问 题引发的争议。
遵循劳动法律法 规
企业应遵循劳动法律法规的 要求,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如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 资、提供劳动保护等。
03 刑事法律责任
犯罪构成要件
1. 犯罪主体 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单位。自然人犯罪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单位犯罪主 体则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组织。 2. 犯罪主观要件 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犯 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 果发生。过失犯罪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
法律责任

三、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 是法治原则在归责原则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 其基本要求:(1)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
规范预先规定。(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 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 约者及相关人的责任。 调“罪行法定主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 文规定不处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
155.因堆放物品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 如果当事人均无过错,应当根据公平原则 酌情处理。
•
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 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 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 活费。
试分析上面案件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王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 电饭煲一台,拿至家中使用时,因 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 伤。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伤害 是由电饭煲造成,与己无关为由不 予赔偿。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含义 • 是指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 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 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 •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由国家特设或授权 的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 人民法院 – 工商机关等行政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为的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 当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3 )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 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 • 其含义包括: • (1)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 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 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 (2)没有法律规定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 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 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 行为或违约行为者仅有血缘等关系而无违法 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 相株连。
法律责任追究.pptx

的犯罪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2
涉及违反行政法规、规章或政府命令的行为,如无证经营、乱
倒垃圾、违法建筑等。
民事违法行为
03
指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如合同违约、侵权行为、不当得
利等。
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适用 于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
如罚款、吊销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适用于 行政违法行为。
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如果认为犯罪嫌 疑人有可能逃跑、毁灭证据或者继续 犯罪,侦查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如拘留、取保候审等。
审查起诉阶段证据要求
证据充分性
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会对侦查机关移送的证据进行审查, 要求证据必须充分、确凿,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
证据合法性
证据必须合法取得,不能存在非法取证的情况,如刑讯逼供、诱供 等。
等。
01
02
民事法律责任
指行为人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恢复 原状、消除影响等。
03
行政法律责任
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律规定而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 赔偿等。
违宪法律责任
指行为人因违反宪法规定而应承担的 法律责任,包括撤销违宪行为、宣布
无效等。
05
04
经济法律责任
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等,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03
责任追究与权利保障的平衡
在追究法律责任的同时,也要保障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要
求法律责任追究过程应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公正、公平和透明。
03
违法行为认定与处罚措施
违法行为类型划分
刑事违法行为
01
包括杀人、抢劫、盗窃、诈骗等严重侵犯他人权益和社会秩序
法理学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PPT课件

民事 责任
三、法律 责任的种类
行政 责任
刑事 责任
违宪 责任
补偿性的 财产责任
行政主体 及工作人员 行政相对人各自
责任
行为人个 人受惩罚 最为严厉
违宪 审查
12
(一)民事责任
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 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 式主要有:
2、要求: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 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 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与种类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相适应。
23
法条例证
《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
二、法律责任 的构成要素
责任主体
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
损害结果
主观过错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
作为 不作为
人身 财产 精神
故意 过失
9
巩固案例
谁该为大马路上“吵出的人命”负责
一个仲夏的夜晚,陈强带着妻子李红骑摩托车回 乡下,其车灯已坏。在他前面骑着摩托车缓行的 是王凯。在一个路口,当陈强正准备从左侧超过 王凯,不料王凯突然左转,陈强马上刹车,但撞 上了王凯的车后轮。三人和两辆车摔倒在地。正 在两人争执时,突然一辆小汽车冲了过来,两人 躲闪及时,但摩托车相撞后摔倒在地的李红却被 轧上,经抢救无效死亡。交警在对发生事故的车 辆检测中发现:该二人的摩托车都没有按期年检, 王凯没有驾驶证,小汽车购买了第三人责任保险, 但没年检,制动系统不符合要求,方向向 10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解释》第11条:雇员在从事雇佣 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 承担赔偿责任。
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本人对此次安
全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过错,亦应承 担部分损失。
谢谢观看
【思考】本案该如何处理?
添加你的小标题 添加你的小标题 经典案例 《民法通则》
第126条:“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 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 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 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 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 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 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 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的故意、 过失,以及平时品行、事后 态度等因素,对法律任的具 体归结有一定影响。国家机 关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认定和 归结法律责任时,都应当坚 持这三个“适应”,全面衡 量,不应偏废。
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或 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情节是 违约行为表明了不同的 指反映主客观方面的各种情状 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 或深度,从而影响违法、违约 决定了法律责任的性质 的社会危害程度的各种事实情 和法律责任的大小,因 况。不同的情节反映了不同的 此就不能用刑事法律责 社会危害性程度,因而在法律 任来追究民事违法行为。 责任的归结方面就应有所不同。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FRESH BLACKBOARD HAND PAINTED TEMPLATE
CONTENTS
目录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概念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法律责任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