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事故概况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

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煤矿顶板事故调查报告近年来,煤矿顶板事故频发,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将对煤矿顶板事故进行调查,并撰写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一、事故背景本次调查的煤矿位于山西省某县,是一座规模较大的煤矿,年产煤量超过百万吨。
事故发生在去年的冬季,当时矿工正在进行井下作业,突然发生了顶板塌方,导致多名矿工被埋压。
二、事故原因分析1. 顶板支护不到位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矿井结构的分析,我们发现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顶板支护。
矿井的顶板是煤矿工作面上方的岩石层,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支护,就会容易发生塌方事故。
2. 顶板质量差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矿井的顶板质量普遍较差。
由于采煤过程中的震动和压力,顶板岩石容易发生开裂和破碎,从而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后,我们对煤矿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矿方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他们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也没有对矿工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
这导致了矿工对煤矿顶板事故的认识不足,从而无法有效地预防和应对。
三、事故后果及对策建议1. 事故后果事故造成了多名矿工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煤矿的生产秩序和形象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事故还给矿工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 对策建议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顶板支护工作。
矿方应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并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支护操作。
(2)提高顶板质量。
矿方应加强煤矿顶板的巡查和维护工作,及时修补和加固存在问题的顶板岩石,减少塌方的风险。
(3)加强安全管理。
矿方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对矿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加强监督和检查。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煤矿的监督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四、结语煤矿顶板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

煤矿顶板事故心得体会范文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井地质条件不稳定或矿柱失稳等原因,导致矿井顶板发生垮落、塌方等严重事故。
这种事故给煤矿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通过对煤矿顶板事故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一、事故回顾1. 事故概况:该事故发生在某煤矿的井下采区,事故发生时正值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的时期。
2. 事故原因: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井地质条件不稳定,加之矿井内部矿柱失稳,导致顶板失稳,最终垮落。
3. 事故过程:事故发生时,矿工正在进行采煤作业,突然听到矿井内传来巨大的声音,随即顶板开始塌方。
由于事发突然,矿工无法及时逃生,导致多人被掩埋。
4. 事故结果: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矿井生产中断,给煤矿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地质条件不稳定:煤矿地质条件是矿井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该煤矿,地质构造活动频繁,矿井地层岩石产生断裂、滑移等情况,导致矿井地质条件不稳定。
2. 矿柱失稳:矿柱是维持顶板稳定的主要支撑。
在该事故中,矿柱失稳导致顶板承载力下降,从而引发了事故。
3. 安全管理不到位:事故还与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该煤矿,安全管理不严格,对地质构造活动的监测和预警不够及时,对矿柱的支护不够稳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心得体会与教训汲取1. 安全第一:煤矿生产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是最重要的。
煤矿企业应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对矿井地质条件的监测和预警,以及对矿柱的支护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2. 加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保障煤矿安全的重要保障。
煤矿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煤矿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引进先进的煤矿采煤设备和矿井监测设备,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沁秀公司岳城煤矿“4-27”顶板伤人事故

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沁秀公司岳城煤矿“4?27”顶板伤人事故1、事故经过2011年4月27日5时30分,岳城煤矿综掘队生产五班和生产六班出勤的32人在本队交接班室参加班前会,会议由当日值班干部、生产副队长郭某主持。
会上郭某安排生产五班在13051巷3号横川进行掘进工作,跟班干部、副队长苏某强调了当班安全注意事项,生产五班班长马某对出勤的12名工人进行了具体的岗位分工。
同时矿安监科召开班前会,安排安检工王某负责该工作面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8时许,生产五班出勤人员相继到达13051巷三号横川工作面,与上一班进行交接班后开始作业。
11时许,割完第二排煤后,班长马某进行了敲帮问顶,其他人员按岗位分工准备支护材料进行临时支护。
12时许,马某、于某站在支架上右帮一侧联接顶部的金属网时,看到李某扛着风钻进到空顶下,班长马某对李某说:没有联好网,顶板没有接顶,不敢进去。
李某将风钻放下后就出来了。
大约2分钟后,工作面迎头顶板突然垮落,马某、于某听到响声后,及时躲避,然后到工作面观察,看到李某头朝外,脚朝里,仰面躺在地上,头部流血,左腿和胸部被掉落的矸块埋压住,叫李某无应答。
见状,马某、于某等人赶紧将压在李某身上的矸块挪开,同时发现原先放在综掘机后的压风管在其身旁,然后当班其他工人用担架将李某抬上井,送往晋煤集团总医院进行抢救。
13时40分,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岳城煤矿综掘队掘进工李某违章进入空顶区域,被顶板冒落的矸石砸伤致死,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①岳城煤矿综掘队现场安全管理有漏洞,对职工的违章行为监督检查不力,致使《13051巷与13052巷横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在现场得不到有效落实,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
煤矿顶板事故及其防治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生产中断
顶板事故可能导致矿井生产中断,影响矿山的整体效益。
修复成本
顶板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修复工作,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直接经济损失
顶板事故可能导致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赔偿、修复成本等。
声誉损失
顶板事故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新型开采技术
研究并推广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 的开采技术,降低开采过程中对 顶板的破坏程度,减少事故的发 生。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会议
定期举办煤矿顶板事故防治领域的国际学术 交流会议,促进各国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合作开展研究项目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煤矿顶板事故防治的研究 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现状
随着科技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煤 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 降低,但仍时有发生,需要加强防治 措施。
02 煤矿顶板
顶板事故可能导致矿工受伤或死亡,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 伤害。
安全意识提高
顶板事故的发生往往与矿工的安全意识淡薄有关,因此可以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03 煤矿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顶板管理制度
明确顶板管理责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强化现场巡查和监控
安排专人对顶板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合理布置工作面,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有序,防止因杂乱无章导致 的安全事故。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公开透明
及时向社会公众通报事故情况和处理结果,接受监督和批评,提高公 众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
新矿集团华丰煤矿“5.4”顶板事故剖析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5.4”顶板事故剖析一、事故基本情况2015年5月4日中班17时55分,2410(3)综采工作面下平巷违反作业规程规定回撤后部U型棚时,出现上部碎矸抽冒,致使1人被埋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2410(3)综采工作面位于五水平前组二采区,4煤层总厚度为4.5-6.5m,倾角33°,事故前工作面已推釆两个循环1.2m。
2410(3)综釆工作面下平巷釆取内错式布置,内错间距2m,以4煤层夹矸作顶板,巷道宽4.0m,高3.5m,采用直墙半圆拱U型钢棚支架铺金属菱形网作永久支护,支护材料为U29型钢,棚距为1m,支架间拉杆使用U型钢两端开缺口卡在支架上,每架间两帮均匀使用两根拉杆。
平巷内铺设转载机和皮带。
超前支护釆用双排DZ28-25/100型单体支柱配HDJB-100型金属铰接顶梁托U钢横梁联合支护,柱距1m,排距1.2m,支柱未穿鞋。
2410(3)综釆工作面底板高于下平巷底板约1.5m,因煤层倾角较大,该面正对着下平巷支架拱部,造成支架拱部的一侧及上帮处于空顶、空帮。
冒落面积大约长3m×宽3m×高4m,冒落破碎的矸石埋压了推到的两架U型钢棚支架和单体支柱,冒顶区域无明显的压力显现。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经过(一)事故发生经过5月4日13时,综釆二部中班为检修班,综釆二部经理助理陈一召开班前会,安排检修釆煤机、整理上平巷的物料并清理巷道杂物等工作。
15时左右,职工到达2410⑶综采工作面上平巷开始工作。
约17时,班长李大生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安排朱宁凯、秦伟两人到2410(3)综釆工作面下平巷从里向外回撤第三架U型钢棚。
二人到达工作地点后,首先回撤了超前支护中的第三、第四架U型钢横梁及其两端的单体支柱,并在第三架U型钢棚头梁中间支设一棵临时单体支柱。
然后回掉两帮棚腿,并把末端带有安全绳的专用卸载把手卡在临时单体支柱安全阀的阀口处,安全绳的另一端距离单体支柱2.5m,具体分工是朱宁凯负责监护,秦伟负责操作。
南阳煤业公司南阳庙煤矿“9.7”顶板事故

南阳煤业公司南阳庙煤矿“9.7”顶板事故2007年9月7日,湖南煤业集团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阳煤业分公司南阳庙煤矿216采区2163一块段工作面煤掘上山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一、事故概况1、企业名称:湖南省煤业集团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阳煤业分公司南阳庙煤矿。
2、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3、事故时间:2007年9月7日3时35分。
4、事故地点:216采区2163一块段工作面煤掘上山。
5、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6、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7、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一)、企业(煤矿)概况南阳煤业分公司南阳庙煤矿位于耒阳市南阳镇境内,距耒阳市区36公里,矿井有自营矿山专用标准铁路经珠玑滩与京广铁路相接,全长21km,有公路经夏塘镇与320省道相接,交通较为方便。
南阳煤业分公司南阳庙煤矿为国有企业,隶属湖南省煤业集团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矿井现有职工456人,原煤生产人员370人,其中井下采掘作业人员197人。
南阳庙矿井于1971年开始建井,1977年正式投产,原设计能力为10万吨/年;1982年经湖南省煤炭工业厅批准为勘探井,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7万吨/年,2006年实际生产原煤6.9万吨,今年至事故发生日止共产原煤4.8万吨。
矿井采用三班制作业,即:早班0-8时,中班8-16时,晚班16-24时。
(二)、矿井基本情况矿井依法取得了“五证一照”且均在有效期内。
南阳庙煤矿设有矿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等矿领导和安监站、调度室等安全管理机构,下设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等队,各队均有专职或兼职技术员,配备了安监员、瓦检员。
南阳庙矿井出露地层由新到老有第四系,以残坡积砂石、粘土为主;下三迭系大冶组,以泥灰岩、石灰岩为主;上二迭系大隆组,以硅质岩、石灰岩为主;龙潭组,以砂岩、泥岩为主。
矿井范围为白沙向斜的东翼部分,总体构造形迹呈北东向展布。
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为单斜构造,在单斜构造的南西中部发育有次一级短轴背向斜,斜向断裂,使构造形态显得较为复杂。
煤矿顶板事故分析及点评

采空区处理不当
采空区未及时处理或处理 不当,导致顶板悬空,失 去支撑。
采掘作业操作不当
采掘作业过程中,如支护 不及时或支护质量不合格, 可能导致顶板事故。
间接原因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 的安全监管和检查机制。
采掘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可能影响 设备的正常运转,进而影响顶板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对煤矿顶板事故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事 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借 鉴和参考。
煤矿顶板事故概述
煤矿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顶板岩层压力 过大或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顶板突然塌落或冒顶的事故 。这类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常常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1
在巷道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未按照规程操作,导致顶板突然
垮塌。
事故原因
02
维修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维修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点评
03
巷道维修作业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发生类似事故。
04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技术措施
1 2 3
顶板稳定性监测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应力监测、声发射等技 术,对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失稳 风险。
针对不同类型顶板事故,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加强现 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发现顶板事 故的发生与采场地质条件、开采技术、 作业规程执行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议和展望
建议煤矿企业加强顶板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机制。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掘进顶板) PPT

• 1、掌握巷道开掘后围岩体的范围及围岩应力分布情况。根据影响巷 道围岩应力的因素:围岩的性质、巷道所处的深度、巷道周围的地质 构造、水文变化、巷道的断面形状尺寸等 ,了解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及 在此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变化和位移后,才能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支 护形式,达到维护巷道的目的。
各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应采取的管理办法
• A类: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区队长及主 管业务科室管理人员现场跟班,当班带班领导到作业地点 巡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责任,及时处理。 • B类:必须制定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跟班班队长 现场跟班,业务主管每天必须有人巡查。 • C类:按正常作业管理程序进行管理。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分类
• A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巷道坡度20°以上、过断层破碎带、 揭煤以及顶部为煤的半煤岩、采用非常规方法施工大断面 硐室、综采扩切眼、煤仓、交叉点、冒顶处理。 • B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巷道坡度10°~20°、煤巷施工断 面不小于13m2、顶底板松软破碎、构造比较复杂以及巷 道拨门、贯通、开钻场、小水仓、过老空老巷等。 • C类顶板安全管理类型:不具备A类、B类作业特征的顶板 安全管理类型。
• 2、锚杆支护巷道顶板事故时有发生 • 2003年以来,集团公司和矿追查的锚杆支护安全事故共 17起,除潘一矿“2009.2.11”锚索戳眼导致死亡事故外, 其它16起都属于顶板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其 中影响比较大的有三起:朱集东矿“2014.1.14”顶板事 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21人被堵;潘二矿2011年 “7· 3”事故,10人被堵;谢桥矿2006年“10· 10”事故, 8人被堵。
– 承载能力大,可多次复用, – 储运方便,安装容易及迅 速等优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拆除前,矿制定了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参与拆除回收 作业人员进行了贯彻,措施中第1条、第6条分别为:“先对 迎头5m范围内的棚子进行加固。每棚打设2根圆木点柱进 行支护,点柱必须打紧打牢,点柱打好后,必须拴齐防倒 链。”“摘除的点柱依次打设在后面的棚梁上,保证端头 加固的范围不小于5m。”两条合起来,总的要求就是,迎 头点柱加固始终不能小于5米,打牢、防倒。
2014年河南煤矿 顶板事故分析
河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2014年河南煤矿顶板事故概况
2014年河南省煤矿共生产原煤13521.31万吨,同比减少 1809.41万吨。共发生伤亡事故20起,死亡47人,重伤1人, 重大事故1起,死亡13人。百万吨死亡率0.348(全国0.255)。 共发生顶板事故14起,死亡29人、重伤1人,分别占全年煤矿 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的70%和61.7%。
➢当班综采二队队长到工作面输送机机头处,看到机头底板 与机巷底板落差达2.3m,为便于机头落底,就安排在1#、 2#、3#液压支架前架设走向木棚(探棚),扩大放炮破底 空间。 13时20分左右队长在输送机机头处指挥陈建广等五 名工人在输送机机头超前(2m×2.4m)上部用风镐、手 镐落煤,施工探棚。 后离开现场。14时05分工人在施工探 棚时支护不及时出现漏顶,导致支护失稳,顶板冒落,发 生事故。
3.27
5.17 5.17 5.25 8.4 8.4 8.15
8.22
8.30 9.15 9.23 10.29 11.9 12.8
6人(冲击地压)
3人 1人 1人 5人 3人 3人
1人重伤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1人
杜绝顶板事故,涉及面广、环节多,还 是要努力使有关环节上的人员明确规范 要求,树立危险意识,严格按规范规定 操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张维宁
煤矿顶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违章指挥问题严重 反映出有少数矿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在明知存在安
全隐患或安全隐患未消除的情况下,未及时停工停 产安排整改消除隐患,仍然违章指挥工人继续作业 。
平煤五矿较大事故是在未制定采面运输机机头落 底措施,安全出口不畅通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 施工工作面下端头探棚发生冒顶。
朝川矿二井较大事故是在悬移液压支架上方空顶、初撑力不 足、未按规定打设戗柱、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规定的情况下 ,违章指挥工人冒险作业,发生支架垮塌。
➢带班领导是采煤副总和调度副主任,采面初采支架进入煤体约1.8 米,切眼实际净高2.6~4.0米,悬移支架安装高度2.2m,用木垛 接顶。由于移架,顶梁后部控顶木垛脱落,前部煤体疏松、离层 ,甚至空顶;支架初撑力作业规程要求20MPa,实际17MPa。 要求每两架支架加打一根戗柱 ,实际数量不够且角度不一致、未 穿鞋。要求采空区悬顶面积超过2×5m2时,必须采取强制放顶措 施,实际上未执行。移托梁时 支架受力平衡被打破。
➢杂工队长李德才承认,5月16日收工时,迎头只有2、3棚 点柱,5月17日6点进入作业地点,发现迎头仅有两棚打了 柱,也就是1.2m,按措施要求,不能小于5m。说明5月 16日已在点柱不足情况下违章作业,没有按要求补足点柱 留下安全隐患。
➢12001外联巷是多年的老巷,经过多年受压,巷道支护本 身存在诸多不安因素。经过15、16两日拆除几棚支架后, 迎头老顶没有随即垮落。到5月17日6点,李德才等6人进 入作业点时,此时正赶上迎头老顶来压,两棚点柱支护强 度严重不足,现场存在重大不安全隐患,处于极度危险之 中,人员不能靠近,必须马上撤离。
21m
190m
风 门
密 闭
➢己16、17-23190机巷净高
3.4m,净宽4.4m,棚距
500mm,掘进断面16.5㎡,净
2920
断面13.5㎡。
R2330
500
2953 22°
80°
➢该巷掘进至76#测点(至切眼 68.7m)时,巷道顶板压力大 且极为破碎,采取安全技术措 施后,逐渐下扎至己16-17煤层 底板,直到与切眼贯通前才重 新进入己16-17煤层,故这段巷 道全部或部分在煤层底板。
己16-17-23190机巷
3.9m
➢《己16-17—23190采面加强机巷顶板管理补充安全技术 措施》要求,下出口超前20m加强支护,在拱型棚下架设 支撑梁,拱型棚之间套木棚,一梁两柱,采面推进过程中U 型棚不替换。采面做机头超前,规格为2m×2.4m,架两 组2.4mπ型梁对棚,在1号液压支架与机巷之间架两组 3.8mπ型梁对棚。措施规定输送机机头底板与机巷底板高 差不超过0.8m。
登封向阳煤业公司较大事故是在端头加固范围不够的情况 下,违章指挥工人作业发生冒顶。
➢队长李德才带领杂工队自5月15日开始,每天安排一个班 组在白班(早6点至14点),回收老巷,首先由12001外 联巷上段开始回收作业。该巷上段为煤巷,长17m,倾角 3-50,U25型钢支护,棚距0.5棚,顶有点烂,需要护顶加固,李德才安排3人在作 业地点打点柱,加固帮、顶,自己和郝松杰到外面运料
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
顶板事故 其它事故
顶板事故 其它事故
2014年河南煤矿顶板事故情况汇总表
义煤公司千秋煤矿
登封市向阳煤业有限公司 龙田煤业有限公司程村煤矿 平煤神马集团十二矿 平煤神马集团五矿 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二矿 平煤神马集团朝川矿二井
郑煤集团宋楼煤业
焦煤公司方庄一矿 平煤神马集团一矿 豫联煤业金星煤矿有限公司 郑煤集团超化煤矿 郑煤集团嵩阳京煤煤业 神火集团郑州神火金源矿业
➢事故直接原因:己16-17-23190综采工作面推进至机巷掘 进期间漏顶区域,顶板破碎;工作面底板与机巷底板高度 差达到2.3m,工作面安全出口形成台阶,破坏了动压区域 支护完整性,造成安全出口不畅通;工人施工探棚时支护 不及时出现漏顶,导致支护失稳,顶板冒落,致使施工人 员被压埋。
·
北
1160m
➢己16、17-23190机巷从切眼向外68.7m范围内,不仅巷 道破底板岩石托煤掘进,机巷底板与采面机头底板形成 0.6-3.8m的高差,而且顶部多次冒顶,顶板破碎,压力大 。
3.8米
1.8米
3.8米 0.6米
1.0米
2.8米
己16-17-23190采面
2.3m 2.3m 2.7m
圆木2.8x0.16m 金属网 圆木2.8x0.1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