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亨利_马蒂斯作品中的主观色彩_冯维玲
23544658_亨利·马蒂斯:那些鲜明大胆的色彩

造型艺术的任务是以最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直接地表达属于感情范围内的东西。
描绘历史事件不是绘画分内之事,绘画是画家体现其内在感觉的工具。
走出卢浮宫的马蒂斯逐渐走出老大师的影子,并摆脱传统造型艺术的条条框框。
当卢浮宫中的油画仍在叙述着宏大历史,印象派艺术家已然置身室外捕捉自然中的光与色,马蒂斯也由此开始尝试写生。
1889年,他与妻子艾米莉来到科西嘉岛度蜜月,其间至少完成了55张作品,直到妻子怀孕才不得不回家。
此后,写生成为马蒂斯重要的创作方式,而旅行也成为其贯彻终生的灵感源泉。
1896—1904年这个阶段,马蒂斯的创新意识达到巅峰。
他开始关注包括印象派、新印象主义等各种风格的艺术,从中汲取营养。
1905年,35岁的马蒂斯参加巴黎秋季沙龙美术作品展。
一位名叫路易·沃塞尔的批评家看到他的作品,目瞪口呆。
因为这场展览有很多年轻人的画作色彩艳丽,与展览中另外一件展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多纳泰罗的写实作品风格迥异。
沃塞尔指着多纳泰罗的雕塑惊呼:“多纳泰罗被野兽包围了!”这一句戏言,使西方美术史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流派——野兽派。
马蒂斯被这些年轻画家们拥为领袖,从此蜚声世界。
纵观他整个职业生涯,他一直在力争创新,而这次展览恰恰是让我们重新阅读马蒂斯作品的最好契机。
创作于1911年的“茄子静物”被认为是马蒂斯“装饰力量的巅峰”。
此外,马蒂斯为旺斯的罗塞尔教堂设计的色彩鲜艳的彩色玻璃窗相关文献也会展出。
1930年,60岁的马蒂斯迎来了塔希提之旅。
这段旅程也激发了他很多剪纸方面的灵感。
他曾说:“这里有太多的东亨利·马蒂斯出生于法国的勒卡多小镇,是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
他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画家之一,是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后又扩大了创作领域,在雕塑、版画、壁画、插图方面的造诣同样展示出过人的才赋。
野兽派鼻祖这位著名的野兽派创始人兼代表人物在21岁前,与普通青年无异,被父亲望子成龙,学习法律,完成学业后回到家乡,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文职,主要负责抄写存档的资料。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马蒂斯(Henri Matisse)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法国画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鲜艳的色彩情绪而闻名于世。
马蒂斯的作品大多以人物、静物和景观为主题,通过他的艺术形式和色彩情绪,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马蒂斯的艺术形式可以被描述为富有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
他不拘泥于现实主义的传统规范和绘画技巧,而是追求自由与表现力。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明快的线条和简化的形状,表现出一种简洁而生动的风格。
他善于捕捉物体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同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力和动感。
不论他的作品是人物肖像、静物或风景,都展现出他独特的视觉构图和表现手法。
他通过对形式的重新塑造和构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现实与抽象的结合,使观者能够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找到共鸣。
马蒂斯的色彩情绪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他热爱鲜艳和丰富多彩的色彩,将其大胆运用在他的画作中。
他的色彩运用是以感知和情感为基础的,他用色彩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他喜欢使用大块的纯净色彩,并运用对比和补色的原理,创造出独特而活力的效果。
他的色彩运用不仅能够传达出作品所描绘的对象的外表,更能够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
他的色彩情绪常常是欢快、充满活力和乐观的,使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马蒂斯的艺术形式和色彩情绪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他作品的鲜明特征。
艺术形式为色彩情绪提供了表达的基础,而色彩情绪则为艺术形式增添了生动和鲜明的特征。
马蒂斯通过对形式和色彩的创新运用,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他的作品在观者眼中栩栩如生。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
观者在欣赏他的作品时,会被这种鲜活的色彩和形式所吸引,同时也会感受到马蒂斯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作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作品在艺术界内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其主要代表作品,如《青年女子的肖像》、《舞蹈》、《红室内》等作品,不仅在艺术形式和色彩方面呈现出极佳的创作天赋,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独特的色彩情绪处理方法。
本文将对亨利·马蒂斯的作品艺术形式和色彩情绪方面进行探讨。
一、马蒂斯的艺术形式亨利·马蒂斯的作品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画面构图马蒂斯的画面构图非常传神,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他的画面构图作品中,色块组合相互独立,又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画家通过对色块和线条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画面充满了丰富的变化和不同层次的意味。
一些经典作品,如《舞蹈》和《红室内》等,更是长期被解读为极具动感和充满激情的作品。
2. 表现手法马蒂斯在作品中的表现手法也颇具独特的特色。
他常常采用图案化的装饰手法,让作品呈现出极具视觉冲击的效果。
同时,他还会在画面中加入一些抽象的元素,让作品拥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梦幻的氛围。
这样的表现手法,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视觉体验。
3. 品质和质感亨利·马蒂斯的作品还在品质和质感方面表现了极高的水准。
他对色彩、质感和结构精细的处理,以及对材料的独特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既充满力量又富有柔软性。
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绘画作品中,还延伸至他的其他艺术创作,例如玻璃窗设计和纺织品设计等领域。
二、马蒂斯的色彩情绪1. 鲜艳的色彩马蒂斯的作品色彩极为丰富、明快、清新。
这种鲜艳的色彩在当时的绘画艺术中位于一个独特的地位,成为了他最为人称道和认可的独特艺术风格之一。
马蒂斯常常在作品中使用纯、鲜、艳的色彩,巧妙地运用不同大小、形状和繁简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展现了他的艺术天赋和独特的视觉感受。
2. 柔和的配色尽管马蒂斯的作品色彩鲜艳、亮丽,但他的配色却是柔和、和谐的。
马蒂斯画中强烈的色彩与主题情感的宁静性对比分析

大舞台101摘要:马蒂斯是二十世纪野兽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一画派一向以大胆的用色和绘画作风的粗犷而闻名于世。
当我们都认为强烈的色彩应该表达一种更为激烈的情感时,马蒂斯却用一幅幅生动的画作推翻了这样一个观点,他的画虽然用色大胆,题材粗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他色彩斑斓的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
就像马蒂斯后来自己评价自己的画那样:“它好像一种抚慰,像一种稳定剂,或者像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可以使人消除的疲劳。
”1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种强烈的对比是怎样形成的呢?马蒂斯又是如何以震撼人心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来达到他慰藉心灵的目的呢?关键词:强烈的设色;宁静;和谐之美;线条一、印象的色彩提到二十世纪的现代艺术流派,我们一定不能不说到野兽派;而提到野兽派,马蒂斯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亨利•马蒂斯是世界公认的野兽主义的杰出代表。
在绘画上,一方面他冲破了学院派的束缚不断地受着各种现代主义绘画的启蒙;另一方面他又善于综合各派画风,他植根于“艺术是一种装饰”的理念,向我们展现了真实的自然与事物的本质。
在马蒂斯那里色彩和线条成为了他倾诉的最好手段,“以我手写我心”是最佳的表达方式。
我们往往会为那些明亮而鲜艳的色彩所吸引;也会在他的画中享受到一种和谐宁静的魅力。
可为什么同样是色彩艳丽的绘画,我们在梵高的《向日葵》中看到的是熊熊燃烧的烈焰;而在马蒂斯的《葵花瓶》中看到的却是静静盛开的美丽?提到马蒂斯的绘画,特别是他的色彩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他与印象派的渊源。
马蒂斯出生的时代正是印象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遍及欧洲甚至影响到了全世界。
马蒂斯在学习绘画的初期特别是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野兽主义风格之前就受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印象主义对于光影得偏爱和纯粹色彩的研究运用,给了马蒂斯很大启发。
在他1897年创作的《餐桌》这幅作品中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出虽然这幅画的确保留了传统的构图和基本的透视法的原则,但是那银盘当中红色的水果的用色却已经明显的开始带有印象主义的味道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马蒂斯 (Henri Matisse , 1869 年 12 月 31 日- 1954 年 11月 3 日,摩羯座 )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擅长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首创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
他与毕加索是20 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
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 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
使用勇敢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
幽默的结构、鲜亮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色。
21 岁时的一场不测,令马蒂斯的绘画热忱一发不行整理,偶然的机会成为他一世的转折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仿佛被呼唤着,此后此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显然。
”正是这句话指引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亮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思的全部,对他平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照,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
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出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
”马蒂斯一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安静、欢乐、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不过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表现自我的装修性简化,用最纯真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修的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觉,最后创建一个和睦、安静和欢乐的世界。
整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系统能够归纳为表现自我的装修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纯真的平面装修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勇敢地运用色彩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类标新立异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到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倡始人。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马蒂斯(Henri Matisse)是20世纪最杰出的法国画家和雕塑家之一,他在艺术界享有盛誉,被誉为现代绘画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色彩情绪而闻名。
本文将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探索他如何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色彩表达情感和意义。
马蒂斯的艺术形式非常独特。
他在绘画方面尤以其独创的风格而闻名,对线条、形状和结构的表现方式极富创新。
他擅长运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线条来构建画面,创造出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作品。
他在《舞蹈》系列作品中,利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创造出了一种舞蹈的美妙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舞蹈的热烈节奏之中。
马蒂斯还擅长运用剪纸艺术和拼贴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
他利用剪纸和拼贴的方式,将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层次和节奏感的作品。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趣味和变化,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马蒂斯的色彩运用也是他作品的一大特点。
他善于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营造出充满活力和情感的画面。
他的色彩运用不拘泥于客观的真实,而是更注重表现内在的情感和意义。
他在《喀秋莎》系列作品中,运用了大胆的色彩组合,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自由的情感,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活力。
马蒂斯还擅长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协调,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色彩情绪。
他利用冷暖对比、明暗对比和色相对比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他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在于那种单纯的表现,更在于那种色彩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意义。
马蒂斯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艺术形式和色彩情绪对当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观察与理解,更展现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绘画风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成为艺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

试论马蒂斯作品的艺术形式与色彩情绪马蒂斯(Henri Matisse)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色彩情绪。
马蒂斯在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界崭露头角,为了摆脱传统的画风和方法,他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并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出多样的情绪和感觉。
马蒂斯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采用了明亮的色彩和快速的笔触来捕捉光线和气氛的变化。
马蒂斯并不满足于仅仅表现外部现实,他渐渐开始探索非现实的形式,例如扭曲的人物形象、奇特的布局和夸张的比例。
他的作品逐渐变得更加抽象,形式上更加自由。
马蒂斯对色彩的运用也是他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
他善于运用鲜艳的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情绪。
他认为色彩是表达内在世界的关键,他说过:“我用颜色而不是线条来表达自己。
”马蒂斯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大胆而鲜艳的色彩,如红色、绿色、橙色和蓝色等,这些色彩充满了活力和活力,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通过色彩的组合和对比来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和动感的视觉效果,使人们被吸引和感动。
马蒂斯的作品还表现出丰富的情绪和情感。
他通过色彩的运用和形式的创造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马蒂斯的作品不仅仅是外界观察到的客观事物的再现,更重要的是他试图通过表现形式和色彩情绪来传达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有时他的作品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情绪,色彩明亮且充满活力;有时他的作品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色彩变得暗淡和忧郁。
通过对色彩和形式的运用,马蒂斯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给人以直观感受和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形式。
马蒂斯的作品展示出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色彩情绪。
他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和形式的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使观者能够在视觉上和情感上得到满足。
马蒂斯的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关于生活、情感和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现代艺术中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西方现代主义流派人物亨利马蒂斯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作品分析野兽派中的兽王:亨利·马蒂斯本文通过对马蒂斯以及其作品的介绍,了解野兽派在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中的地位以及意义,以及了解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流派里面主观思想表现在作品中的魅力。
摘要:野兽派尽管活动的时间不长,几年时间之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但是,在这段时期,他们往往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喷洒在画面上,以粗放的笔法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充分表现出追求自由不被绘画传统束缚的愿望。
关键词:马蒂斯野兽派色彩艺术现代主义一、马蒂斯与野兽派在1905年,法国巴黎秋季沙龙展出的作品当中,出现一些与古典风格不同的作品。
其中《戴帽子的妇人》如平地一声雷般,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轰动,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以独特的姿态站在了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流派中的前头。
就如马蒂斯《戴帽子的妇人》一样,野兽派喜欢大胆运用强烈的色彩表现轮廓,运用粗放的线条表现框架,运用无规则的造型表现动感。
野兽派们的画都显得自由奔放,恣意潇洒为而又不做作。
就在1890年,马蒂斯21岁,他患阑尾炎入院,他妈妈怕他无聊,就买了一盒颜料给他,从这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便疯狂的爱上画画。
他自己说过,在画画当中,他体会到的是“自由、安宁和闲静”。
他的老师莫罗对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他老师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
”于是,马蒂斯根据自己的主观表现需要,自由的运用色彩和对形体加以变形、夸张,大胆打破了原来的绘画传统和常规,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马蒂斯说到:“奴隶式地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
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
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
颜色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像在新印象派那里)。
我没有先入之见地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
”①尽管野兽派活动的时间不长,几年时间之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但是,在这段“野兽”时期,他他们往往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的颜料喷洒在画面上,以粗放的笔法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充分表现出追求自由不被绘画传统束缚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评论大众文艺浅析亨利马蒂斯作品中的主观色彩
冯维玲(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现代艺术的觉醒也是色彩本质的解放,艺术家们产生了由再现客观世界向表现主观世界的转变,色彩所具有的特殊的表现力得到了肯定,马蒂斯是现代主义艺术中最突出的画家之一,其作品中的色彩完全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主观色彩的运用,使马蒂斯的作品萌发着生命的朝气。
关键词:现代艺术;主观世界;马蒂斯;主观色彩
自20世纪开始的现代主义艺术,在内容、形式、观念等领域都发生了明显不同于古典主义绘画的大变革,尤其是在对色彩的运用上,肯定了色彩所具有的特殊的感染力,不再把色彩仅仅看作是素描的补充,因为色彩本身就是一种表达的手段。
野兽主义(Fauvism)或野兽派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
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
但却是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马蒂斯、弗拉芒克、鲁奥、德兰等诸多画家。
野
兽派画家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往往用直接从颜料管
中挤出的颜料,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
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其主观的使用色
彩的方式刺激到了已经习惯了古典主义绘画的人们,被认为是“粗野”的艺术,因而得名。
当时反传统的思想已经成为野兽
派艺术家的一种自觉,运用扭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夸
张的形体与纯粹的色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张力,使艺术家
内心的情绪得以表达与宣泄,强调个人的感性经验对艺术创作
的重要作用,注重色彩的表现力与震撼力、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色彩与情感的关系。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也是野兽派画家中领军式的人物,早期的马蒂斯也尝试过传统画派的诗意画风,90年代末与印象派艺术的接触,使其画风渐渐由灰暗转向明亮,而后受到了后印象派的塞尚和新印象派的西涅克的影响,开始重视色彩分析与营造光影效果,在受到梵高与高更明亮强烈色彩的冲击后,产生了对印象派肤浅描绘物象的反动而致力于形式与色彩的发现,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偏爱用平涂的画法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
同时,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他说:“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
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
”马蒂斯认为自己对色彩的选择不依赖于任何科学的理论,而是建立在观察、建立在感觉、建立在每一种十分自然的主观体验的基础上的,追求一种协调、纯粹而又宁静的艺术。
马蒂斯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剪纸,都具有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的特点,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往往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戴帽的女人》是马蒂斯于1905年所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里的色彩完全是画家主观感受的产物,善于描绘客观事物的画家们是绝对感受不到的。
马蒂斯并置了纯度较高的红、橙、黄、
太阳照常升起。
”
巴赫金指出:“狂欢式——这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的世界感受。
这种世界感受使人接触了对现实世界的恐惧,使人更接近人,也使人更了解人。
”姜文用独特的视角摆脱了那个历史年代固有的宏大的叙述方式,《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
狂野和超越理性的充满狂欢化特征的电影,它的确“使人更接近绿、蓝、紫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近乎平涂的纯色使画面产生了耀眼的闪烁效果,引人注目,豪放恣意涂抹的色彩与画中女人略显沉静的表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张力,令观者感受到画家用纯朴的表达手段所表达出的感情。
《生之喜悦》是马蒂斯1905-1906年间的作品。
画中用流畅的线条来封闭纯色色彩区域及勾勒出十六个裸体男女享乐与世外桃源的画面,展示了一种理想牧歌式的生活。
画家对形象进行了高度简化的处理,将色彩提炼为高纯度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等不同面积的色块,并将平涂的色块进行组合、色彩关系对比,正是色彩具有的秩序感,使画面产生音乐般和谐的韵律感。
画中纯净而明亮的色彩,令人喜悦的清新感,表现出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成熟期的代表作,创作于1908年。
画中有精心布置的桌子、衣着整洁的女佣、鲜艳的桌布和墙纸、两把椅子和一扇窗户;通过窗户,画家还描绘了一片室外的自然景色——绿色的草地、黄色的花朵、几棵树和一所房子。
然而马蒂斯并没有将这些物象画得与它们在自然中实际的模样相符合。
画家以平涂的大红、朱红、橙红色组成了一个强烈的红色色调的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
他把室内的墙面与桌布,全都描绘在同一块红色平面上,将蓝紫色的阿拉伯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使动态的蓝紫色曲线与红色之间构成了动静的对比,加上窗外蓝绿色的风景恰好调和了大面积的红色给人压抑感,使整个画面的色彩达到了平衡,原本热烈的色彩经过调和,给人一种安详,平静的感觉。
马蒂斯利用色彩纯粹的表现力,表现出画家本人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主观色彩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要素以及变化会对同一色彩实
体有不同的感受,它主要受人的生理、心理要素及文化、修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马蒂斯一直以来都是遵从自己内心的需要来使用色彩,他曾说“色彩所固有的特性,不是把世界作为一种物体的现象来表达,而是作为现实中唯一存在着的世界——画家脑海中的世界来表达。
”他认为色彩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最出色的表现
画家心中的感情世界而服务。
马蒂斯的作品中对热烈而单纯的色彩的运用始终让观看者强烈的感受到画家的情感,不管画中的色彩是和谐的或不和谐的,都造成了令人轻松、愉快的效果,这是画家强烈的情感与观众相一致的结果。
著名的色彩学家伊顿认为“如果说主观色调象征着一个人的内在气质,那么它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多半是能够从他的色彩结合推想得出的”。
马蒂
斯的作品所表现的正是这位色彩的抒情者纯朴的精神世界,在他的世界里艺术是天真、纯粹而宁静的,就像一个舒适的安乐椅,对心灵起着一种抚慰的作用,使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
参考文献:
[1]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亨利•马蒂斯.《画家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政广主编.《世界名画家全集:马蒂斯》.河北教育出版社.
[4]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人,也使人更了解人”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诗学与访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陈晓芬.狂欢欲望的景观化表演——浅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J].电影评介.1994-2010.
[3]史亚娟.论系列电影“大话西游”的狂欢化特征[J].电影评介.1994-2010.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