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1有限责任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 编号: 3序号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和设备存在风险和隐患可能造成的事故危险级别控制措施LECD风险等级 1电焊机漏电未接保护零线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定期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 漏电保护器失灵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367126显著定期检查,确保防护装置齐全、有效焊接时产生的熔珠无防护措施溅落到易燃物上发生火灾 3 1 7 21 一般焊接时有防护措施,配备灭火器2 生产车间饲料加工过程 粉尘浓度超标 人员伤害、粉尘爆炸 1 1 100 100 显著定期检查、粉尘浓度检测、及时整改 3 提升机、电葫芦货物坠落坠物伤人、起重伤害 1 6 15 90 显著 严格执行提升机安全操作规程 4 外电防护 小于安全距离未采取措施 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 按方案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 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触电伤人 1 6 7 42 一般按规范制定防护措施并落实5配电箱未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触电伤人367126显著 按要求实行“三级配电、两级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LEC )一览表2开关箱 要求 保护” 漏电保护器失灵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 及时检查更换未接保护零线触电伤人367126显著及时检查,按规范要求接好保护零线电器元件损坏或配备不符合要求 触电伤人 3 6 7 126 显著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电器元件6 生产设备:提升机 刮板机、 粉碎机、制粒机等1.设备、设施缺陷;2.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6.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
机械伤害 3 6 7 126 显著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时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等操作规程7锅炉锅炉自动调节、控制、联锁、保安系统失灵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锅炉压力过高、水位失常,造成炉体结构损坏,受热部件局部鼓包、爆破,严重时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DOC 50页)

1
36
2
√
4.2
处理设备基础时铲凿砼表面飞溅物作害操作人员或他人眼部
√
√
操作规程
眼部伤害
3
6
1
36
2
√
4.3
用滚杠水平运输设备时滚杠压伤手、脚
√
√
操作规程
人、脚伤害
3
6
3
54
2
√
4.4
设备就位吊装方法不当或操作失误使设备掉落
√
√
技术安全措施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3
6
3
54
2
√
号
作业
活动
危险源
状态
时态
现行控
√
√
3.4
电气配管切割、成形、套扣等工序时操作者的伤害
√
√
操作规程
人员伤害
3
6
1
18
1
√
3.5
管内穿线操作对操作者的伤害
√
√
操作规程
人员伤害
3
6
3
7
3
√
3.6
电缆桥架敷设高处作业防护不当引起的人员或物件高处坠落
√
√
安全防护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6
6
7
252
4
√
3.7
在厂区地沟内敷设电缆,因沟内通风不良而窒息中毒
√
√
操作规程
人员触电
3
6
1
18
1
√
5.2
电焊机无防雨棚
√
√
操作规程
电源短路火灾
3
10
1
30
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一览表

5
未按要求做安全检查
管理缺陷
1 2 15 30
6
7
施
工
8
准
9
备
未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施工管理人员无证上岗或过期未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不合格
人员伤害 违章作业 人员伤害 管理缺陷
3 2 7 42 3 3 15 90 3 3 15 90 3 1 15 45
10
施工现场道路不通畅
管理缺陷
3 6 3 54
11
未按照临时用电方案布线,布设备
违章作业
3 2 15 90
12
使用有害建筑材料
损害健康
1 6 7 42
13
临时设施施工防护不到位
人员伤害
3 6 3 54
14
现场围挡材料不坚固、不稳定或没有沿工地四周连续设 置
管理缺陷
3139
15
无门卫和门卫制度
管理缺陷
1177
现有控制措施
健全制度、监督检查 完善措施、方案 履行审批手续 进行安全教育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防护用品配置齐全
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 按要求采购 保持道路通畅 按要求进行布线 按要求采购 按要求进行防护 按要求搭设围墙 建立门卫制度
部 门:
序号
作业活 动
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一览表
填
填表人:
表
日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L E C D
无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管理缺陷
1 2 15 30
2
无安全技术措施施工方案
管理缺陷
3 2 15 90
3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未经审批就采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一览表(技术部)

否 严格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否
严禁无操作证人员进行维修,由专业电工进 行作业。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2
日常办公
使用激光打印机
13
日常办公
电脑维护
溢出碳粉等粉 尘导致人员身 体不适
。
触电、机械伤 害、空中坠物 、打击伤害、
其它伤害。
√
编制工艺未充分考虑过
18
工艺编制
程中的安全性,没有必 工艺缺陷所导 要的安全提示和应遵守 致的各种伤害
的工艺方法。
19
外出活动
到本企业外的陌生环境 机械、电器、
中检查作业
空中坠物等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遵守安全管理要求
1 6 3 18 否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是
严格执行工艺人员管理制度规定,严格执行 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是
严格执行各项工作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作 业指导说明书,。
61 62
3 18 1 12
确保工艺安全,严格编、审、批制度。必要 否 时,要在工艺过程中对安全操作内容进行描
1 6 15 90 否 更换新的电器开关。
日常办公
卫生间地面积水
人员滑倒
6 6 1 36 否 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日常办公
楼梯、过道照明不够亮 人员摔倒
楼梯、过道逃生通道存 放有障碍物
紧急逃生受阻
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范例

电脑、打印机辐射
健康伤害
物理性 现在
日常办公 办公器短路过热
火灾
物理性 现在
空调污染
健康伤害
物理性 现在
拿取烘箱中的样品
烫伤
制样过程
铣缺口设备操作不当或注意力不集中 机械伤害
行为性 行为性
现在 现在
检测设备短路/过热
火灾
物理性 现在
检测设备漏电
触电
物理性 现在
样条飞溅
机械伤害
行为性 现在
检测过程 搬运试件操作不当或注意力不集中 机械伤害
行为性 现在
防护用品使用不当
人员伤害
行为性 现在
电线老化
触电
物理性 现在
压力钢瓶
爆炸、开裂
物理性 现在
低温
冻伤
物理性 现在
环境试验箱 环境箱排气口高温
烫伤
物理性 现在
室内湿度过高
引起人体不适
物理性 现在
样品跌落
砸伤
行为性 现在
机械试验
光电测量 废弃的电子元件
化学污染
物理性 现在
色度长久观看
视力受损
物理性 现在
1、危险分类主要有: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行为性 、心理性、其他
2、时态分为:将来、现在、过去;状态分为:正常、异常、紧急。
正常 正常 异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正常 正常 异常 异常 异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部门/区域:实验室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
序号 部门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件 危险分类 时态 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实验室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一、控制措施: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与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二、判别依据: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3、曾发生事故或伤害;4、直接观察到的风险;5、定量评价(LEC法).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工程名称:西安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序号
作业活动/场所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后果
时态
状态
定性判别(a~i)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h)
风险等级
主要控制措施
备注
L
E
C
D
注1:请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列出单位与职业安全有关的工作内容,逐项填入“作业活动”项内。
注2:判别依据:a—法规和其他要求b—组织的方针、目标;c—事故、事件、不符合和预防措施记录;d—检查/审核结果;e—相关方要求;f—类似事故、事件信息;g—与组织的设施、工艺流程和运行活动有关的信息;h-半定量评价(LEC法,D=LEC)。i-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
危险源调查风险评价表(打分法)
单位/部门: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件/健康损害
涉及相关方
风险评价
风险
级别
管理
现状
L
E
C
D
备注
当风险级别达到1、2级时,填写表2,制定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
填表人:年月日
危险源调查、风险评价及其降低风险控制措施确定表(直接判断法)
部门/单位: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件/健康损害
2.由施工员组织材料员共同将堆方的钢筋对方到安全地带。
……
完成时间和责任人
填表人:填表日期:主管领导(签字):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Ⅲ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Ⅳ直接观察到的风险;
注:制定新的控制措施包括: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措施,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e、个体防护设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33

1
管内施工管外配合人员面部不避让
其他伤害
略
一般
BD
974
2
组装风管法兰孔用手校正
其他伤害
略
一般
BD
975
3
吊装风管无稳定措施
其他伤害
略
一般
BD
976
4
高空安装无脚手架配合
高处坠落
略
一般
BD
977
5
剪板机上刀架放置工具
机具伤害
略
一般
BD
978
6
使用剪切机械手不与刀口保持安全距离
机具伤害
略
一般
BD
979
985
6
管件弯曲施工无固定措施
物体打击
略
一般
BD
986
7
套丝机无专用电箱
触电
略
一般
BD
987
8
套丝机放置不平稳
机具伤害
略
一般
BD
988
9
管件对口时手与管件无安全距离
其他伤害
略
一般
BD
989
10
管件堆放无防滑动和倾倒措施
坍塌
略
一般
BD
990
11
操作手持电动工具无绝缘防护
触电
略
一般
BD
991
12
管件未就位固定就放开索具
起重伤害
略
一般
BD
992
13
化学用品无明显标示
火灾和爆炸
略
一般
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坍塌
1 停用设备未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触电
2 配电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
触电
评价方法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表 3-1-1
风险级别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现有控制措施 BD BCD BD BCD BCD BD BD BCD
(六)临 2、接零接地
时用电
保护
3、接地防雷 4、用电检查 1、一般规定
2、卷扬机
(七) 施工机
械
3、混凝土搅 拌机
4、混凝土泵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分序
危
险
源
可能导致事故
3 高度小于 2.4m 的室内未用安全电压
触电
4 电工作业未穿绝缘鞋,作业工具绝缘破坏
触电
5 停电时未挂警示牌,带电作业无监护人
风险级别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重大 重大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现有控制措施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BCD BDE BDE BCD BD BD BD BD BCD BD BD BD BD BCD
总序号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现有控制措施 BCD DC DC BD BD BDE BCD BD ABCD BCD BCD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高处坠落
5 25 ㎝× 25 ㎝以上洞口不按规定设置栏、盖板、安全网 6 出入口处防护棚搭设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7 上下传递物体抛掷
物体打击
8 立体交叉作业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9 结构层施工作业面(点)防护不完善 10 防护高度低于 1.2m 未上下设置栏杆并没有用密目网遮挡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风险级别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现有控制措施 BD BD BD BD BD DE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BD BCD BD BD BD BD BD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3 未每隔两层并不大于 10 张设平网
可能导致事故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火灾
各类事故 各类事故 高处坠落 其他事故 高处坠落 各类事故 各类事故 各类事故 高处坠落 各类事故
坍塌 物体打击 倒塌/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评价方法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5 使用双向倒顺开关
1 砂浆机无牢固的基础 2 转动轴和传动部件没有防护罩
3 砂子未过筛就使用
4 运转时手或木棍等伸入搅拌机筒内
5 故障时未切断电源倒出砂浆就修理
可能导致事故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坍塌 触电 触电 触电 高温烫伤 机具伤害 触电 机具伤害 触电 触电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其他伤害 机具伤害 触电
总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施工区域 人员/设施/活动
(一) 办公区域
办公区
(二) 生活区
生活区
1、队伍、人 员
(三) 施工全
过程
2、场地和道 路
3、材料堆码 放
(四) 高处作
业
1、三宝四口 及临边防护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施工区域 人员/设施/活动 5、切断机
6、弯曲机
(七) 施工机
械
7、电渣压力 焊
8、木工机械
9、砂浆机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分序
危
险
源
1 切断机开机前未检查刀具状况和紧状况
2 机器未达到正常转速就送料 3 剪切超过铭牌规定直径的料
4 运转中用手清除切刀附近的杂物
1 开机前未检查轴、防护等 2 对超过铭牌规定直径的钢筋加工 3 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固定销的一侧站人
7 操作人员无体检合格证明,有妨害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1 危险部位和区域缺乏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2 施工现场的交通要道未设警告标志 3 场地和道路不良,照明不符合要求
1 建筑材料码放不整、超高
2 楼层物料不按规定堆放
3 存放物料未按规定靠墙码放或堆放 1 安全帽、网带未进行定期检查
2 未按高挂低用要求正确要求正确系好安全带
2 每层出入口处无防护门或防护门不符合标准 3 门连锁装置不起作用
4 电梯在恶劣天气使用
1 上人爬梯无护圈或护圈损坏 2 塔吊起重作业时吊点附近有人员站立和行走 3 在最高锚固点以下标准节垂直度超 2/1000未进行调整仍使用的
4 塔吊各部位的栏杆平台扶梯护圈等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
5 塔吊升降仍进行回转
机具伤害
4 搅拌机运输时未将料斗固定 1 泵送管道和支架之间未用缓冲物
机具伤害 机具伤害
2 作业前未进行耐压实验
机具伤害
3 作业前未对泵的整体做检查
机具伤害
4 泵机运转时铁锹伸入料斗
机具伤害
评价方法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表 3-1-1
表 3-1-1
风险级别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现有控制措施 BD BD ABD BD BCD BD BD
ABCD BD BD BCD BD BCD BD BD BD BD BD BD BCD BD
总序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总序号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施工区域 人员/设施/活动
2、模板工程
(八) 主体工
程
3、混凝土工 程
4、砌筑工程
分序
危
险
源
1 立距不符合要求
2 模板物料集中超载堆放 3 各种模板堆放不整齐过高
4 成品堆放时弯钩向上
1 电渣压力焊一次侧防护未经二级漏电保护
2 电渣压力焊二次侧降压保护接线不对或不起作用 3 电渣压力焊施工人员未穿戴防护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4 电渣压力焊人员面部无防护或太接近焊点
1 机器运转时在防护罩和台面上放物品
2 各种机械接地接零不符合要求 3 戴手套送料接料
4 各种机械未使用专用的开关箱
总序号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施工区域 人员/设施/活动
10、施工升降 机
(七) 施工机
械
11、塔式起重 机
(八) 主体工
程
1、钢筋工程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分序
危
险
源
1 地面吊笼出入口无防护棚
坍塌 高处坠落
触电 物体打击
触电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评价方法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略
风险级别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施工区域 人员/设施/活动
(四) 高处作
业
1、三宝四口 及临边防护
30
31
1、一般规定
32
33 (五)
34
脚手架 2、架子工操
35
作
36
3、悬挑式脚
37
架
38 4、卸料平台
39
40 (六)临
41
时用电 1、用电作业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分序
危
险
源
可能导致事故
4 未设置上杆 1.2m,下杆 0.5-0.6m 的上下两道防护栏杆
4 插入式振动器的软管出现断裂 5 板墙独立梁柱混凝土站在模板或支撑上
1 砍砖时向外打碎砖跳出伤人
2 堆砖高度超过 3 皮侧砖
3 砌筑工具放在临边易坠落的地方 4 收工时未做落手清工作
5 砌块未就位放稳就松开平具
表 3-1-1
可能导致事故 坍塌 坍塌 坍塌
各类事故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11 恶劣天气高空起重吊装作业
步距、 立杆的纵距、 横距、 连墙件的设置部位和间距不符合
1
要求,连墙件未设置在离主节点
30 ㎝内
机械伤害 坍塌
剪刀撑未按规定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设欠缺不连续, 设置角
2
坍塌
度过大,斜杆下端未支撑在垫块或垫板上
3 20m 以上高层脚手架未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坍塌
4 施工层缺 1.2m 防护栏杆或少于三排高于 18 ㎝的挡脚板 1 架子工作业无可靠的立足点,未系好安全带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2 临边处安装人员无防护措施
高处坠落
1 脚手架外侧和底部防护不严
高处坠落
2 外挑杆件与建筑物连接不牢
坍塌
1 卸料平台支撑系统和脚手架相连
坍塌
2 卸料平台搭设使用未按规定验收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