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合集下载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四篇)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四篇)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三国时蜀国,诸葛亮去世后,蜀主刘禅遵诸葛亮遗表任用蒋琬为相主持朝政。

当时,蜀国新丧主帅,外有强敌压境,朝内惶惧不安,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心存大局,“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因而民心迅速安定。

蒋琬为人宽厚,他的属下东曹掾杨戏性格孤傲,讷于言语。

蒋琬与他交谈时,他经常不作回答。

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过分了吧!”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

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

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

”后来有人称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也一直流传下来。

又督农杨敏曾说蒋琬:“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

”说他做事比起前任丞相差之太远。

有人告诉蒋琬,主管官吏要求将其治罪,蒋琬却不追究,说:“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后来这人犯事,别人都以为蒋琬会借机报复,但蒋琬反而大度的为他求情。

别人忍不住为他抱不平,他却心平气和的说:“我本来就不如前任丞相,这是事实呀,谁都知道,有什么怕人说的。

对于他今天犯了事,我只是希望能够秉公对待啊。

”蒋琬为相期间,遵诸葛亮遗风,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顺,不听谗毁,赢得了众人的敬服,史载其“方整有威重,成承诸葛亮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二)郭子仪宽宏大义唐代的郭子仪,戎马一生,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外族入侵中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帅全军,郭子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率军收复了洛阳、长安两京,唐肃宗对他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后来,唐朝将领仆固怀恩反叛朝廷,率领朔方军,并招引回纥、吐蕃等共十万兵马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郭子仪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

宽容的教育故事

宽容的教育故事

宽容的教育故事宽容的教育故事在人类社会中,宽容一直是一种美德和高尚品质。

它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品德提高。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能够展现宽容教育理念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老师给他的学生们发了一个任务——手写一百张纸条,每张上面写上对别人的祝福和支持。

这项任务的目的是鼓励学生间互相交流、沟通并促进他们之间的友谊。

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学生不想参与,甚至自认为被同学排挤了的情况。

老师在开展这个任务时,非常重视这些学生的感受和情绪,并给了他们更多关爱和温暖。

他告诉他们不要担心自己写不出祝福或支持的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和挑战。

他还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并从鼓舞他人中找到温暖和力量。

在老师的耐心和关爱下,这些学生渐渐地开心起来,并愿意去帮助和支持他们的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宽容的重要意义,懂得了一份祝福和理解的贵重。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学生的。

她的名字叫王雅婷,是一个同学们喜爱的女孩。

然而,她有一个非常争议的问题,就是她每天都会带着一只宠物老鼠上学。

这让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和惊讶,有些人甚至对她产生了厌恶和反感。

课堂氛围变得紧张和尴尬。

王雅婷因此感到很难过,她很难理解为什么她的同学那么反感她的宠物老鼠,既然她的老师和父母都对她这么关心爱护。

直到有一天,她的老师在课上告诉了孩子们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喜欢弹琴,但她的同学不喜欢声音太响,就开始对她指指点点并嘲笑她。

但是,在一次大型演出之后,她竟然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表演者之一。

因为她弹出的音乐,让人们感到了心灵之美。

同样的,老师也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和喜好,无论是宠物老鼠还是弹琴,都不应该成为孩子们排斥和歧视的原因。

于是,同学们开始慢慢接受并理解了王雅婷的想法和意愿,也开始树立起自己的宽容和包容心。

总之,宽容是能够促进交流、增进友谊,让人们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体谅的感情。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时刻弘扬宽容的品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互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宽容教育的例子

宽容教育的例子

宽容教育的例子
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以下是一个宽容教育的例子:
一位朋友在14岁时,非常喜欢一本书,但由于没有足够的钱买下,就偷偷把书揣进衣服里。

结果被书店老板发现,拉进了派出所。

朋友的父亲赶到后,恳切地向书店老板和警察解释这是一个误会,并愿意出三倍的钱买下那本书,警察和书店老板同意了。

出了派出所后,父亲没有责骂孩子,而是用平静的语气安慰他,让他忘记错误,好好学习和生活。

父亲的宽容和信任激发了孩子的自律,让他很快从那件事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并时时以那件事为戒。

这个例子中,父亲采取了淡化错误的方法,以宽容的态度接受了孩子既成事实的错误。

这种做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让他树立了正确对待错误和生活的信念,让他能够以感恩的心情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感人的1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宽容的力量

感人的10个经典教育故事之宽容的力量

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宽容的力量第一篇: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宽容的力量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宽容的力量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第二篇: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人格的力量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着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 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第三篇: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正人先正己(模版)感人的 10 个经典教育故事之正人先正己正人先正己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

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

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

关于宽容的教育故事

关于宽容的教育故事

关于宽容的教育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非常宽容善良的老教师,他叫李老师。

每天李老师都会到教室里教书育人,他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品德,尤其是宽容的品质。

有一天,李老师的学生们上课时纷纷在讨论一个事情,他们说村子里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明。

小明是一个很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捉弄同学们,大家都不喜欢他。

听到这个消息,李老师微笑着说:“他是新来的,我们要给他一次机会,欢迎他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就在第二天,小明正式加入了李老师的班级。

他一进教室就开始捉弄同学们,推人、拉人、嘲笑人。

同学们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纷纷向李老师告状。

李老师安慰他们,告诉他们要宽容一些,试着去理解小明。

李老师意识到小明的行为是因为他孤立无援的感觉,所以他没有办法处理和接受新的环境。

于是他决定找机会和小明谈谈。

一天放学后,李老师和小明一起在操场上散步。

李老师先告诉小明,自己知道他孤独的感受,并且理解他一直捉弄别人的原因。

然后,李老师向小明讲述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阿那提的国家,那里的人们都非常宽容。

阿那提国国王有一个小女儿叫玛莉亚,她是全国最美丽善良的公主。

国王的爱人去世后,他决定再娶一个王后,但这个王后却是一个非常心狠手辣的女巫。

她对玛莉亚十分妒忌,并且十分害怕玛莉亚会取代她的地位。

于是,女巫开始对玛莉亚施以各种诅咒和捉弄。

玛莉亚在各种困难和挫折中坚强地成长,并始终保持了宽容和善良的品质。

李老师告诉小明,玛莉亚没有因为女巫的捉弄而变得恶毒和憎恨他人,而是用宽容的心态来回应。

最终,她的善良和宽容感动了女巫,女巫变成了一只小绵羊,而玛莉亚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李老师停下来,望向小明。

小明默默地听着,泪水滑落在他的脸颊上。

他向李老师道歉,他表示他非常后悔对待同学们的行为,并决定从那一刻起改变自己。

从那天开始,小明不再捉弄同学们,反而开始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

他开始主动帮助同学们,帮忙搬运书包、解决问题。

同学们被他的改变所感动,不再敬而远之,而是开始接受他并和他成为好朋友。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

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可以使人们更加和谐、包容和理解。

在学生教育中,宽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宽容的学校,不仅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德,更能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能。

以下是一个关于宽容的学生教育故事:初一时的张丽,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十分瘦小而脆弱的女孩。

她从小就很内向,沉默寡言,不大愿意和别人交往。

由于身体的缺陷,她在学校里也遭受了很多嘲笑和歧视。

她的同学们常常泼她冷水,捉弄她,甚至是欺负她。

虽然她从来不说什么,但是她内心深处却异常的痛苦。

这让她变得更加孤僻,不敢和同学们沟通。

在女子班级里,她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排挤,导致她的成绩一直很差。

她的老师很心疼她,了解她的情况后,尝试引导她和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交流和认识。

她的老师认为,只有通过更多的交流和了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关系,降低同学之间的敌意和针对性,对所有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

在老师的尝试下,班级里的一些同学们开始对张丽更加关注,并主动帮助她。

她的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张丽更多的支持。

在学习方面,他们组织了学习小组,与张丽分享知识,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在生活方面,同学们成立了一个帮助小组,帮张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在慢慢发生变化的班级氛围中,张丽逐渐融入到了班级生活中。

她开始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

她更加放松自己,和同学们交流,更加自然地与班级中的其他同学建立了友谊。

通过班级的宽容和关爱,张丽不再孤单,也开始拥有自己的朋友。

班级的氛围和同学的支持帮助她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并全力投入到学习中。

在顺利毕业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这个故事充满了班级的温暖和宽容,它告诉我们,在学生教育中,宽容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班级和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可以使学生更加平衡地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教师们也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善于运用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通用25篇)

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通用25篇)

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通用2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心中时常会积累了不少感悟和见解,这时,就可以把它们都记录在文章里。

但是,感悟的文章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宽容心态的感悟小故事篇1无量禅师住持的禅院有数百名学僧,平日寺中众僧除了参禅打坐,就是听无量禅师讲经说法,再就是帮助寺里做些杂务,生活规律得近于平淡。

这对于年轻有余而定力不足的学僧来讲,单调得有些坐不住。

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学僧,耐不住寺院中的寂寞,于是晚上他趁大伙都休息之后,拿了一个高脚凳偷偷来到墙根下,踩着凳子翻墙溜到了外头。

这样一来他不仅为寺院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而且在外面还大开了眼界。

长此以往,乐此不疲。

这晚,他夜游归来。

照例奋力一跃,爬上墙头,然后轻松转身,两手攀墙,双脚下垂,小心翼翼地探试着凳子。

他一点一点往下伸脚,“咦!这凳子怎么好像高起来了?踩起来还有些软?”“嗨!别管那么多了,先跳下来再说,再晚就来不及了!”他站稳脚跟纵身跳下,刚直起腰杆,打算蹑手蹑脚回到禅房,哪料眼前的高脚凳却变成了无量禅师。

学僧吓了一跳,惶恐不已。

“夜深了,小心着凉,快进房加件衣裳吧!”禅师温和的叮咛顿时化解了夜游僧的尴尬,他不禁感到双颊滚烫,然后那股热气又悄悄地渗进心里。

原来,无量禅师在夜里巡寺的时候,意外地在墙角边发现了一只高脚凳,他明白寺中有人到外面去了。

于是禅师当下决定亲自等待这个夜出的学僧。

他随手拿开了凳子,自己站到了凳子摆放的位置,静静地等着学僧归来。

看着无量禅师不紧不慢地拂去头上的脚印,学僧不断地搓着双手,嚅嗫着说不出话来。

寺院里没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无量禅师从来就没有提过,只是经过这次事件以后,院里的墙脚下再也没有发现过凳子。

禅师的宽容与慈爱,好似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学僧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这种无声的教诲令学僧有口难言,心服口服。

我们应该从这里得到生活的启示,把宽容的种子默默地植入心中。

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我的生活教育故事青州逄山初中刘顺国【故事背景】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因为课堂上学生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事而发火,进而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

看到这种情形,让我不由地想起初为人师的那段日子。

【我的故事】师范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山村一所中学教书,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初一(6)班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甚至故意与老师做对这种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着,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于是,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

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

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

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我的做法。

一日晚自习后,我班的一名调皮学生没按规定的时间休息,在校园乱跑,恰巧被我撞见了,刚要发火,但一想到天这么冷,算了,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改变了这个调皮学生,同时也改变了我。

【故事感悟】我想,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

他们崇拜你、爱你。

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

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教育才会有理想和信仰;那么学校应该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老师就应该在这样的场所履行这样的职责。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

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选择的职业,所以我要做的就是默默工作。

在20多年的工作中,发生过许多让我记忆犹新的故事,在这里只取其一,借以告诉大家: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有一节自修课,我到班里看看情况,想不到的一幕竟然是:平时安静的教室,那天居然是一片笑声,不是一个两个人的笑声,是一片笑声,肯定有人故意捣乱,才引起大家哄笑。

我加快步伐,不动声色地到了教室门口,果然,在同学的一片笑声中,平时爱出风头的李飞边笑边舞着手,教室里还飞着一只纸飞机,讲台上黑板边地板上还躺着几只纸飞机。

“班主任!”有人看到了我,小声的传递着,教室里迅速安静下来,李飞还在笑还在舞着手,直到傍边的同学用手肘他,才慌慌张张地停下。

肯定是他,刚才肯定是他在捣乱。

我走向讲台,清了清
喉咙,严肃地说:“李飞同学,请你先把飞机捡起来,然后到办公室!”
“老师,飞机不是我撒的!”李飞虽慌张但还不忘了为自己狡辩。

“不是你!老师亲眼见到了,还想抵赖!捡起来!”我加重了语气。

“老师,我是跟着笑了,飞机真的不是我撒的!我不捡!”李飞眼光瞟向窗外,但是昂着头。

“你!你!你!在教室里捣乱,还不承认!还顶撞老师!”我气得结结巴巴。

“老师,真的不是我!不信,你可以问其他同学!”李飞口气也很硬。

“问?要问吗?我亲眼见到的!”我知道捣乱的学生一般赖则赖,还清楚一般学生怕得罪这类同学,很少有人敢说真话,我更加相信自己见到的。

“老师,你看到只是一部分!”李飞还在狡辩。

“你简直不是学生——捣乱课堂,死不认错,还顶撞老师!你给我滚出去!”当时,我肯定气疯了。

但我看到李飞把头转向了我,用一种大义凛然的眼光盯着我。

我强忍着愤怒,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冲动。

僵持了一会,我想:何必呢?我就大度点,弯一下腰,
又有多费劲呢?
虽然我当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哀,心里念叨着教上这样的学生真是倒霉,但我还是轻轻弯下腰------“不!我捡!老师,捣乱的人是我!”这时,李飞旁边的刘浩突然迅速跑过来,抢在我之前捡起了纸飞机,并勇敢地向我认错。

看到这种情景,李飞也走到我身边,向我道歉:
“老师,刚才我也不对!我不该顶撞老师!”我看着他的脸,写满了真诚的歉意。

想不到结果是这样。

回到办公室,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

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

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也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寺院里的长老。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又想到了刚才,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

他们崇拜你、爱你。

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在鼓励学生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

现在,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但真正的教师应该常记: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巴拉贡学校中学部语文组:李彩霞
2011年9月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语文组:李彩霞
2011年9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