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临床论文

合集下载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评价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评价

4 5 O.
实 验 与 检 验 医学 2 0 1 3 年 l O月第 3 l 卷第 5期 E x p e i r m e n t a l a n d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 O c t 』 l 3 , V 9 1 . 3 1 , N oபைடு நூலகம்.
%C O 环境 中) , 经 1 8 2 4 h形 成菌 落后再 行涂 片革
兰 染色,根 据氧 化酶 和触 酶试 验初 筛. 常规上 机 进
行 细 菌鉴 定 及 药 敏试 验 .并 对 二 者 的结 果 进 行 比 较。 2 结果
效且 合 理 的抗 菌 药敏 结果 .我们 从 全 自动 血 培养
5 I O I M. 混匀 于 专用 接 种水 中. 接 种 于专 用 鉴 定板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直接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的评价 ・ 实 验 研 究・
罗永 慧 , 吴 昌志 , 舒 向荣
( 江 西 省 妇 幼 保 健 院, 江西 南 昌 3 3 0 0 0 8 )

摘 要 : 目的 比较 直 接 法 与 常 规 法 对 血 培 养 阳 性 标 本 进 行 细 菌鉴 定及 药敏 试 验 的一 致 性 . 探 讨 直 接 法 菌 种 鉴 定 及 药 敏 试 验 的 可行 性 。方 法 将 血 培 养仪 报 警 的 阳性标 本涂 片革 兰染 色 镜 检 , 依 据 染 色 结 果 选 择 不 同鉴 定 卡 , 直 接 上 机 进行 菌种 鉴
疗 提 供 了重 要依 据
关键词 : 细 菌 学 技术 ; 血培养 ; 直接法 ; 药 物 敏感 试 验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5 , Q 9 3 9 . 9 2 , R 6 3 1  ̄ . 3 , R 5 1 5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1 1 2 9 ( 2 0 1 3 ) 0 5 — 0 4 5 0 — 0 2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
Me t h o d s F e v e r c o mb i n e d s t u d y o f s y s t e mi c i n f e c t i o n i n o u r h o s p i t l a 8 6 p a t i e n t s v a c c i n a t e d i n s p e c i a l w a t e r b l e n d i n g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 Ab s t r a c q Ob j e c t i v e D i r e c l t y o n p o s i i t v e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s p e c i me n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b a c t e r i l a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s u s c e p i t b i l i t y .
【 中图分类号】 R 4 4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6 7 2 - 5 6 5 4 ( 2 0 1 4 ) 0 5 ( c ) 一 0 0 0 1 — 0 2
Di r e c t ba c t e r i a l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p o s i t i v e b l o o d
ma c h i n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e s t i n g , a n d t h e n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I n 8 6 s a mp l e s ,me t h o d f o r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S U S -

两种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比较

两种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比较

两种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比较【关键词】细菌学技术【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concordance rate of traditional method and direct method in bacterial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METHODS: The positive specimens detected by BacT9050 were transferred to the automatic microbiolog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their bacterial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were conducted respectively by traditional method and by direct method. The concordanc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concordance rates of traditional method and direct method in identifying Enterobacteriaceae,Nonfermenters,Vibrionaceae and the Grampositive cocci were 95%, 75%, 67% and 77% respectively.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observed in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 (Z=-1.002, P=0.316). CONCLUSION: Direct method is as accurate as traditional method but is more time efficient in bacterial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Keywords】bacteriological techniques; bacteria/isolation & purification; 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s【摘要】目的:比较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的一致率. 方法:将BacT9050型血培养仪报警的阳性标本,直接上机进行细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同时将阳性标本转种平板分离培养,分纯后的菌落按常规法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直接法与常规法对肠杆菌科的鉴定一致率为95%,对非发酵菌、弧菌科及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一致率分别为75%, 67%, 77%. 两种方法药敏试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Z=-1.002, P=0.316). 结论: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上机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与常规法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而报告时间明显缩短.【关键词】细菌学技术;细菌/分离和提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0引言菌血症和败血症是临床上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病死率可高达29%. 因此,快速准确的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随着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引进,不仅大大提高了血培养阳性率,而且对于阳性标本24 h内可报警提示,比传统手工血培养缩短了24~48 h. 但血培养阳性标本从采集到给临床一份完整的结果报告,仍需要3~4 d[1]. 为进一步缩短检测时间,我们从全自动血培养仪报警的阳性标本中提取菌液,直接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同时与阳性标本转种孵育后再上机检测的常规方法进行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我院200103/200210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发烧并伴全身感染症状者血培养标本358例. BacT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树脂血培养瓶均为美国Bactec Dickinson公司生产;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菌鉴定及药敏综合板(NC21)、G+菌鉴定及药敏综合板(PC11)为美国DadeBerhing公司产品;分离用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购于陕西宝泰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2方法1.2.1阳性标本的处理与直接检测将临床标本的血培养瓶放入BacT9050系统,系统自动孵育和检测. 当系统发生响声报警时,提示有细菌生长的阳性瓶被检出.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阳性瓶中菌液涂片,行革兰染色后镜检,根据镜检结果盲试选择触酶或氧化酶,并将菌液浓度调整至6.9×108 CFU/L. 然后将其接种于相对应的NC21或PC11综合板,上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1.2.2阳性标本的常规检测将阳性标本分别转种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经35℃孵育18~24 h后,挑取生长菌落涂片,行革兰染色镜检. 根据镜检结果选择相应的氧化酶或触酶试验,按Walkaway40系统操作步骤上机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统计学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检验水准α=0.05.2结果2.1直接法与常规法细菌鉴定结果的比较358例血培养标本经血培养仪报警为阳性的135例. 其中经常规法鉴定出G-杆菌101株,G+球菌34株,直接法鉴定出G-杆菌88株,G+球菌26株. 两种。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640例阳性血培养标本,分别给予直接法与常规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比。

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4.5%,亦无明显差异。

结论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其检验结果不仅操作简便、时间短,而且检测结果准确,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临床血液检验。

【关键词】血液检验;细菌鉴定;分析由于现在部分人群滥用抗生素滥用,导致各种细菌耐药性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异,为临床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临床细菌检测上需采用合适的血液细菌鉴定法对患者血液样品进行检测,这样可有效提供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

我院640例患者的阳性血液样品进行鉴定与检测,进而探讨利用直接药敏试验法的临床血液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9月收治640例阳性血培养标本,所有患者均采用uritest-3000型的生化血培养仪,行细菌鉴定时所使用的api鉴定板条。

采用g+和g-的菌鉴定及药敏综合板、药敏纸片以及mh干粉,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分离用血平板,检测所使用的一次性无菌试纸以及10ml无菌针筒。

1.2 血液样品检测方法本文患者的血液样品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进行检测,同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所得出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敏结果的符合率。

1.2.1 直接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首先需将血液样本接种于uritest-3000型生化血培养仪中进行自动的培养和检测。

在培养仪检测出阳性样后,迅速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阳性品(10ml),并将其注入无菌试管中行密度梯度的离心分离细菌,所有阳性样均行1500r/min离心,在5min后将上层清液收集起来,然后再次在3000r/min下离心约15min后清除清液,使用pbs进行洗涤并沉淀两次后进行重悬[1]。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探讨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探讨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11-15T14:59:19.8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2期作者:鄢骑兵[导读] 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

(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400)【摘要】目的: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

方法:将选取的130例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血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进行涂片染色,使用梯度离心法将血培养阳性的标本使用细菌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随后使用传统方法对上述鉴定结果再次进行鉴定。

结果:13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菌引起的52例,革兰阴性菌引起的74例,真菌引起的4例,进行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6.2%,100.0%,50.0%。

进行药敏试验中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符合率大于85%。

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确定菌种后使用梅里埃API鉴定系统和ATB药敏系统进行药敏检测可行度较高,缩短了需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较多的时间。

【关键词】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60-02对血液是否感染最准确的判断是血培养,传统的血液培养方法需要将培养液转移到培养皿后进行长时间的培养后才能进行鉴定药敏,临床需要等2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检测结果。

为探讨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和药敏的可行性,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进行血液检查血培养阳性标本。

1.2 实验方法1.2.1传统法将选取的血液制品标本注入双相血培养皿中进行培养,每天对生长状况进行多次观察,待发现双相血培养皿上有细菌生长后将其取出,在生物安全柜中抽取适量血液进行转种,在恒温的情况下培养细菌。

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

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

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此段时间内2500份血标本进行培养,分析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结果:2500份血标本中阳性结果为325份,阳性率为13%。

共分离出病原菌325株,其中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06株占63.38%,革兰阴性球菌124株占38.15%,真菌22例,占6.76%,结论:本次血培养标本中主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有着很高的耐药性,而在临床上对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结果控制好抗生素的使用率,以预防发生医院感染。

【关键词】病原菌;血培养;阳性标本;药敏性血培养结果对于临床血液感染的病原学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而药物敏感试验可为临床医师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血培养的结果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着指导意义[1]。

此次主要针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药敏性对于医院感染和疾病诊断的价值而展开研究分析,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2500份血标本均由本院疑似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提取。

1.2 检查方法以无菌操作为原则,采集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作为血液标本,血标本培养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以及与其配套的培养瓶;病原菌的分离采用细菌鉴定分析仪以及与之配套的药物鉴定板进行鉴定,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当出现仪器报警时则说明培养结果为阳性,立即转移到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继续种植,将标本放在35℃环境下放置24~48h,如发现有菌群生长则继续进行鉴定和接种[2]。

2 结果2.1 血培养的阳性率2500份血标本中阳性结果为325份,阳性率为13%。

2.2 病原菌的分布状态共分离出病原菌325株,其中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06株占63.38%,革兰阴性球菌124株占38.15%,真菌22例,占6.76%,详情见表1所示。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x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x2检验结果为P<O.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为菌血症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适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的医疗仪器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中,为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本人进行了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臨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高热及全身感染等症状,取每一位患者的血培养液阳性标本,并使用革兰染色剂进行染色。

1.2 方法每一位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依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根据每一个标本的镜检结果对细菌液的浓度进行调整。

阳性标本培养液先均匀的混于专用的接种水中,然后再接种于专用的鉴定板上进行相应的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2]。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结果2.1 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比较结果80例标本中,其中葡萄球菌属18例,准确检查17例,错误检查1例;链球菌属13例,准确检查12例,错误检查1例;肠杆菌属36例,准确检查36例,错误检查O例;非发酵菌属13例,准确检查11例,错误检查2例。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分析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分析

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分析杰文红【摘要】目的探究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发热并全身伴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在对标本进行培养上需要利用专用接种水,同时与患者的血液相溶合,借助鉴定板做好接种工作,在鉴定上借助直接法进行,分离培养阳性标本,借助常规手段对分纯后的菌落进行药敏以及上机实验,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借助直接法以及常规法进行检验时,达到97.14%的细菌鉴定总符合率,达到96.30%的革兰阴性菌符合率,达到97.5%的革兰阳性球菌符合率,对比两种细菌检验结果,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借助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对早期菌血症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价值较高.【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1页(P94)【关键词】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药敏结果;临床分析【作者】杰文红【作者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辽宁沈阳11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5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就是细菌感染,且细菌性感染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1]。

在微生物检验中,细菌鉴定也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血培养的方式能够确诊病原菌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同时能够有效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临床效果较好[2]。

选取院收治的98例发热并全身伴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以详细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直接细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发热并全身伴有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包括51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均介于12~81岁,平均(45.36±12.55)岁。

1.2 方法1.2.1 直接细菌鉴定法分析:借助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检测,当出现阳性报警后,需要取出阳性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 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为菌血症患者进行准确的早期诊断,适于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临床研究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的医疗仪器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各个环节中,为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1]
能化的医疗机器价格均较为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广泛应用。

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目前在基层医院的检测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菌血症及败血症患者及时的获取有效的抗生素的药敏结果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本人进行了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高热及全身感染等症状,取每一位患者的血培养液阳性标本,并使用革兰染色剂进行染色。

1.2 方法每一位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依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根据每一个标本的镜检结果对细菌液的浓度进行调整。

阳性标本培养液先均匀的混于专用的接种水中,然后再接种于专用的鉴定板上进行相应的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2]
1.3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进
行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
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果
2.1 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比较结果 80例标本中,其中葡萄球菌属18例,准确检查17例,错误检查1例;链球菌属13例,准确检查12例,错误检查1例;肠杆菌属36例,准确检查36例,错误检查0例;非发酵菌属13例,准确检查11例,错误检查2例。

详细检测结果,见表1。

2.2 药敏试验符合率结果比较 80例标本中,其中头孢唑啉32例,药敏结果符合32例,不符合0例;头氨曲南17例,药敏结果符合17例,不符合0例;阿莫西林38例,药敏结果符合37例,不符合1例;万古霉素19例,药敏结果符合19例,不符合0例;青霉素23例,药敏结果符合22例,不符合1例;头孢噻肟48例,
药敏结果符合46例,不符合2例;环丙沙星22例,药敏结果符合21例,不符合1例;详细比较结果,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自动化、智能化的医疗仪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菌血症及败血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难题。

但是由于目前自动化的生化仪器多为进口仪器且检测试剂价格较为昂贵,因此还难以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的应用
[3]
症和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操作较为方便、检测成本低、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等优点,因此适用于医疗资源不足的基层医院。

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对于不同种属的细菌及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的检测结果均较为准确。

其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均高于95.45%,χ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方法的可行性
及适用性。

总之,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法对于菌血症和败血症均可以提供有效的早期诊断信息,且方法的准确性高、适用性好,值得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层医院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小华.atb细菌鉴定仪与手工法鉴定结果比较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4):472-473.
[2] 郑燕莉.细菌鉴定仪与手工方法结合鉴定细菌[j].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4):5166.
[3] zhang xz,xuan tz,hu zj.clinical evalution of bac t/alert and the factor for false positive[j].chin j med lab sci,1999,22(5):297-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