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公开课
《方山子传》上课课件

《方山子传》上课课 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方山子传》的作者与背景 • 《方山子传》的内容与主题 • 《方山子传》的艺术特色 • 《方山子传》的影响与评价 • 《方山子传》的课堂互动与讨论
2023
PART 01
《方山子传》的作者与背 景
REPORTING
作者介绍
0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 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政治家。
晚年的方山子重新回到社会,展现出他坚韧不拔、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品质。
2023
PART 03
《方山子传》的艺术特色
REPORTING
叙事手法
01
02
03
倒叙手法
文章开头先交代方山子的 结局,再逆序追述其人其 事,营造出一种悬念,引 人入胜。
细节描写
作者对方山子的生活细节 进行了生动描绘,使人物 形象更加丰满。
层次分明
过渡自然
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各部分内 容安排得当。
作者在段落间巧妙运用过渡句和过渡 段,使文章流畅连贯。
首尾呼应
文章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使整篇文 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023
PART 04
《方山子传》的影响与评 价
REPORTING
后世影响
文学传承
《方山子传》作为宋代散文的代表作 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许多文学家从中汲取灵感, 传承其文学风格和创作手法。
问题导入
总结词
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详细描述
通过提出关于方山子的生平、性格特点、作品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激发动性
《方山子传》优质课课件(附导学案)

人物形象塑造
深入剖析方山子这一人物形象,从他 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探 讨,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
法。
文章结构分析
详细解析《方山子传》的文章结构, 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让学生 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写作技巧探讨
对文章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 如对比、象征等手法,提高学生的写 作能力和鉴赏水平。
观众互动
观众可就表演内容提问或 发表看法,与演员进行互 动交流,提高课堂参与度。
创意写作,以现代视角重构故事
故事重构
学生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方山 子传》,将其改编成一个新的故
事或剧本。
创意写作
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现代文学手 法和技巧进行创意写作,呈现独特 的故事风格。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在课堂上进行 展示和朗读,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点 评和建议。
多媒体辅助
运用PPT等多媒体手 段辅助教学,提供丰 富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资源,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文本内容。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梳理及大意概述
01 文章开篇
简要介绍方山子的背景和身份,为下文做铺垫。
02 主体部分
详细叙述方山子的生平事迹,展现其独特个性和 卓越才华。
03 结尾部分
总结全文,强调方山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表达 对其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苏轼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培养其尊重历史、关注现实、积极向上的思 想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 自读、集体朗读等方 式,帮助学生熟悉文 本,提高其文言文语 感。
翻译法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 逐句翻译,理解文章 大意和人物形象特点。
【语文选修】古代散文诗歌欣赏《方山子传》公开课(37张PPT)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判断句) 欲以此驰骋(于)当世(省略句、状语后置) 宗:尊奉,尊崇,敬重 折节:古义:改变作风。今义:为两个不同的词
方山子传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 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 “三苏”。
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 “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 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 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 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 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 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 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 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 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 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 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 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 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 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 成就。
我降职外调到黄州,路过岐亭镇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 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为什么会在这里呢?”方山 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 头不语,接着仰天大笑,招呼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只看到周 围空荡荡地有四堵墙,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及奴婢都有自得其乐 的神气。
所以:古:……的原因 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妻子:妻子和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堵:墙 今:堵塞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判断句) 何为而在此(宾语前置) (他)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于)其家。
《方山子传》公开课教学课件

C(第三段)耸然 异 念 使酒 十有九 年 从两骑 上 今几日耳 精悍
(第三段)耸然:惊奇的样子 异:以…为异,认为…很奇怪 念:回想 使酒:因酒使性 有:通 “又” 从:使…跟从,率 领 马上:名做状,在马上 今几日耳:至今才过了多少日子 啊 精悍:英气勃勃的神色
D(第四五段) 世有勋阀 使 显闻 与 公侯等 无得而然 岂…哉 异人 阳狂
(1) “传”,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体。 从写作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种:别传、自传和合传 (详见课本点击链接)。 (2)方山子:原名陈慥,字季常,凤翔知府陈希 亮之子,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 时与其相识。本文抓住方山子最突出的特点“异”, 为他写了这篇传记。在文中,作者明确表示对方山 子行事“耸然异之”,并描写了多个生动的细节, 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 “河东狮吼”男 主人公。
导入设计: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1
方山子传
北宋·苏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要的 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的 文言句式。 2、 明确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 生取向,体会作者借传主形象 体现自己情志的笔法。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 然自乐的样子。(注意“堵” “而”和“妻子”的翻译) 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 诉了他。(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 ③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因而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的事,自认为 是一代豪杰。(注意“余”“马上”“谓”的翻译) ④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然而他都抛开不要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怎么是没有 缘故而能如此的呢?(注意“穷”“ 无得”的翻译)
方山子传》公开课教案

方山子传》公开课教案方山子传》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2年10月8日授课班级】XXX高二(1)班授课老师】XXX授课安排】1课时一、学生分析XXX高二年级的文科重点班,该班的语文基础扎实,研究情趣浓厚,喜欢小组合作研究。
这对老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很有帮助。
二、教材分析方山子传》是粤教版语文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里的一篇经典文章,篇幅短小,故事性强,文言知识有针对性,适合作为公开课授课的课文。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掌握文章的文言语法知识,如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难点)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合作探究,分析XXX这一人物形象,并且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重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传主的魅力,研究XXX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设计本节课采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练时间。
学案的设计包括动笔做题和参考资料,后面还安排了“我的收获”和“我的疑问”两个反馈环节,以便进一步促进老师和学生的沟通。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自主研究•基础答案本环节共九道题,每题5分。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5分,每空1分)XXX(1037-1101)字子瞻,号XXX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书画家。
XXX年少得志,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全才”,然而由于性格原因,他一直仕途不顺。
元丰三年(1079年),XXX因作诗讽刺“XXX新法”(也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
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著名词作《·赤壁怀古》。
1101年,病逝于常州。
本文正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
2.字音,请在下列横线上写上加点字的读音。
(5分,每空1分)XXX著帽zhuï谪居zhé岐亭qí奴驰骋XXX著帽谪居岐亭qí奴bì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方山子传公开课课件ppt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2)方山子的“隐”: • 从两个细节来看,他不是真正的隐士。
“俯而不答,仰而笑”;“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这是一位有才之士通 透世事后做出的选择,“达则兼济天 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使失意,也 隐约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一种 “蛰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 你若盛开, • 清风自来。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怀才不 遇。
• b.方山子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品质给 苏轼很大的启发。)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方山子为什么会选择隐居?
• 明确:“然终不遇也”。因为没有好 的机遇,方山子被迫折节、隐居山中。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激情导入
• 人生的选择
• 如果你是故事主人 公,你会不会借助 那些外在的力量?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教学目标
• 1.通过课文分析,品析人物形象;
• 2.通过探究,体会方山子归隐的目的;
• 3.分析并理解作者对方山子生活的态度, 体悟方山子、苏轼直面人生挫折的精神, 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方山子传》课件-公开课

你家有园,雄伟壮丽。你家有田,岁帛千匹。 弃而不取,有点傲气。
方山子呵方山子,世人说你是富家子弟, 用不完的珠玉,不可及的权势。 而你,沉沦于穷乡僻壤,终老于林泉山谷。 我也曾“为报倾城随太守”, 如今却是漂泊无依的游子。 是什么让昔日好友岐亭相遇? 是那抹不掉的家国情怀,放不下的英雄之志。 还有浸透骨子里的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把握形象,探求主旨
——苏轼《方山子传》
知识积累
通假字:往往阳狂垢污//前十有九年 古今异义词:使从事于其间//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词类活用:庵居蔬食//见方山子从两骑//方山子怒马独出//岁得帛 千匹 文言句式:欲以此驰骋当世//鹊起于前//使从事于其间 古代文化常识:朱家、郭解//方山冠 翻译: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今几日耳//此岂无得而然哉?
象把
侠 客
隐 士
握
形
书
异
生
人
找出相关语句 进行简要赏析
捕捉形象
该形象有哪些 特点
选择词语 编写小诗
描述形象
创造形象
探求主旨
思考:苏轼为什么要描摹刻画这样一个形象?
提示: 1.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2.余谪居于黄
方法指津
把握形象,探求主旨
拓展延伸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
田(xiàng,观察田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耳)
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辄深了(liǎo)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异人也。”
——苏轼《游沙湖》
方山子传公开课课件刘章凤

苏东坡让门人弟子做对联, 要求内容和人物命名的东西有 关,于是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对 联。
伏其几而袭其裳,岂为孔子;
学其书而戴其帽,未是苏公。
中国古代帽子文化
• 帽子,除了具有御寒、遮阳等实 用功用外,还兼有装饰和标识作用。 在中国古代,它还用以表示官僚的不 同等级。“乌纱帽”一直成为做官的 同义语而被沿袭下来,就是明证。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 自得:怡然自乐
婢皆有自得之意。
意:流露的神态
第二段
苏东坡与方山子相遇,两人皆矍 然。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苏轼告诉了方山子什 么事?方山子又有怎样的反应?
乌台诗案
宋神宗熙宁年间重用王安石变法。元丰二年, 苏轼调任湖州,作《湖州谢上表》,其中有: “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 能牧养小民。”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暗语讥讽朝 政;监察御史舒亶(dǎn)亦从苏轼的诗集中找 了几首诗,说他“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 骂”,苏轼被捕入狱。
文章主旨: • 表彰陈慥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 • 藉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对老友的知音之情, 寄托自己身世之感。
这是南宋画家马远所画的《西园雅集图》,画中描绘的是苏东坡与弟 弟苏辙、朋友米芾、黄庭坚等16人一起在驸马都尉王诜(shēn)家,西 园聚会时的场景。
苏东坡帽子的趣闻
• 原文:
“子瞻帽”
由于戴帽子比扎头巾方便省事,帽子 的发展比巾快得多。直到今天,虽然巾 在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中仍很流行,但 是老百姓使用最广泛的还是帽子。
帽子在古代绘画中频繁出现,是智 慧与地位的体现。那些高而尖,呈圆椎 形的帽子,这种含义尤为明显。那些巫 师们佩戴的带尖儿的帽子,象征着他们 的超自然神力,而笨蛋高帽和挂着大铃 铛的小丑帽,则是对帽子传统含义的戏 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7
CHENLI
12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情况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自我介绍” 稍壮
晚年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13
晚年释往来然山,中自)在(遁,弃车马,毁冠服,徒步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19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骋当世。然
终不遇,住吃草晚素屋乃食,遁于光隐、居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 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 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2021/3/7
CHENLI
20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情况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简历(爱好、 经历等)
阳狂垢污 (gòu) 傥 (tǎng)
2021/3/7
CHENLI
7
“众人拾材火焰高”
——疑难共析
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
思考第一个问题:
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 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
异(__奇__、__怪__)_
2021/3/7
CHENLI
8
方山子档案
原名
号的来历
家庭 情况
CHENLI
14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情况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解时为慕人朱,家闾、里郭之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侠第义皆三)段宗之(。豪士)
“自我介绍” 稍壮
陈慥
字 季常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自我介绍” 稍壮
晚年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9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 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 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
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
晚年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11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
“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
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
至此者,余告之意故动用。法俯,而不答,仰而
“对……感到奇怪”
笑,呼余宿其家,妻环子堵儿女萧然,而妻子 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齐读此句 为何奇怪?
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 思考第一个问题:
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 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________
2021/3/7
CHENLI
6
字词正音
闾里 (lǘ) 庵 ān 折节 (zhé)
岐亭 (qí)
陈慥 (zào)
矍然 (jué)
耸然 (sǒng)
挟二矢 Xié shǐ 精悍 (hàn) 勋阀(xūn)
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 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遗留下来的样式
2021/3/7
CHENLI
10
方山子档案
原名
号的来历
家庭 情况
陈慥
字 季常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自我介绍” 稍壮
显现
2021/3/7
CHENLI
16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情况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
“自我介绍” 稍壮 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短视频
2021/3/7
CHENLI
1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2021/3/7
CHENLI
苏轼
3
风烛残年的苏轼从被贬之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途中,在 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 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自 题金山画像》诗。后卒于常州。
晚年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15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 土。前十有私九下年里,余在岐嗜下酒,见方山 子从两骑,挟想起二矢,游西山。鹊起于
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 马使独动出用,法一发认得为之。因与余马上论用
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
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 山中之人哉通?“现”,
晚年
小结其“异”
之处
2021/3/7
CHENLI
17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
改变过去的
家、郭志解趣和为行人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
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
机终遇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
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
假使 然方山子世有勋声阀名,远当播得官,使从事于其
间,等同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 与公一侯样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 以富乐。皆弃不这取样,独来穷山中,此岂无 得而然哉?
原来他是个富有的官二代啊!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 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2021/3/7
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2021/3/7
CHENLI
18
方山子档案
原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的来历 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
家庭
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情况
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 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
简历(爱好、 经历等)
少时
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
“自我介绍” 稍壮 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 黄州, 44岁 惠州, 58岁 儋州, 61岁
“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
——带着思考学文章
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何写这个人? 怎么刻画的这个人?
2021/3/7
CHENLI
5
“众人拾材火焰高”
——疑难共析,好文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