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异位妊娠

合集下载

异位妊娠中医名词解释

异位妊娠中医名词解释

异位妊娠中医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异位妊娠不?异位妊娠呀,简单来说,就是宝宝没
在子宫这个本该待的地儿好好待着,跑到其他地方去“安营扎寨”啦!
这就好比本来该在卧室睡觉,结果跑到厨房去睡了,多奇怪呀!
我之前碰到过一个姐妹,她呀,就遇到了这倒霉事儿。

她一开始还
以为只是普通的肚子疼,没当回事儿呢。

后来疼得越来越厉害,才去
医院检查,这一查,才知道是异位妊娠。

你说吓人不吓人!
中医对异位妊娠也有自己的看法呢。

中医觉得呀,这可能是因为气
血不畅、瘀滞之类的原因导致的。

就好像一条路本来应该通畅无阻的,结果有石头啊、杂草啊把路给堵住了,那能不出问题嘛!
咱说回来那个姐妹,医生就跟她说,幸好发现得及时,不然啊,后
果不堪设想。

你想想,宝宝在不该在的地方长,那地方能撑得住吗?
就像你把一个大西瓜硬塞进一个小盒子里,那盒子不得爆开呀!
中医治疗异位妊娠也有一套办法呢,会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让
气血通顺起来。

不过这可不是随便就能用的,得听医生的才行。

异位妊娠可不是小事儿啊,它能带来很多危险呢。

所以呀,女孩子
们要是觉得自己身体有啥不对劲的,一定要赶紧去看医生,别拖着。

这就跟家里着火了,你还不赶紧报警灭火,还在那等着火自己灭呀,
那不是傻嘛!
我的观点就是,大家一定要重视异位妊娠这个问题,别不当回事儿。

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及时就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呀!。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5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56例临床观察
恢复 , 作明显受限。 工
2 疗 效 评 定 结 果 .
牵, 虽有效 , 因长期服用 , 但 副作用大 , 不宜久服。 在临床治疗 中, 我们通 过对 治疗 组 、 照组 的观察 , 然对照 对 虽
治疗组 6 8例 , 愈 3 治 6例 , 显效 2 4例 , 效 6例 , 效 2例 , 有 无 总 组有一定疗效 , 因需 久服 , 但 副作用大 , 病人 不愿接受 。通 过运用
络止痛 ; 乳香 、 没药 、 蚣 、 鳖 、 蜈 土 红花 、 竭舒 经活络 , 瘀止 痛 , 血 祛
葛根 发表解肌 止痛 ; 白芍养 血柔肝 , 药理有抑 制中枢 对照组 内服消炎痛 2 m d 地塞 米松 片 0— 5 i, 服 1 改善微循环 ; 5 gt , i 7 mgt 连 d 具有止 痛效果 ; 黄芪补气 健脾 , 加强 益气 活血 , 消肿功 周, 症状缓解 后停 药。两组 治疗时均静滴 血塞通 注射液 2 ml d 神经兴奋 , 0 、 q 骨肽 注射液 6 l d 甘露醇 20 l m 、 q 5 m +地 塞米松 1m 0 g3—5天脱水 效 ; 仲、 杜 牛膝 、 骨碎 补 、 熟地有 补 肾强腰 、 养血 通 络功效 , 治标 起
治疗 , 组 均 平 卧 硬 板 床 休 息 2周 。 两 不忘本 , 活血止痛 , 本兼顾之效 。 即 标 消 炎 痛 为 非 甾体 抗 炎 解 热 镇 痛 药 , 明 显 的 消 炎 、 热 、 痛 有 解 镇
治疗结果 。1 疗效评定标 准 痊 愈 : . 自觉症状 消失 , 体征 转 为
1 1例, / I 5问 隙突 出 3 A 2例 和 3 0例 , 5 S L / 1间 隙突 出 2 3例 和 1 症和水肿 , 9 导致 神经 内张力增 高 , 出现疼 痛 。故 治疗 中通过腰 椎

中医妇科异位妊娠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妇科异位妊娠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异位妊娠凡是宫腔外的妊娠,称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常在停经6~8周时发生流产或破裂或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后即发病。

根据其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堕胎”、“痛经”、“搬癫”、“经漏”等病症,但由于多突然发病,出现虚脱症状,病势危急,因此又不完全与以上诸病相同。

发病原因,多因冲任不调,气血运行受阻,孕卵附着于宫腔以外部位,以致少腹蓄血,郁滞成瘀,不通则痛。

若一旦脉络破损,血溢于内,气随血脱,可致发生虚脱;如溢血积久不化,则可形成瘀块。

【诊断】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典型病史与妇科检查。

1.一般多在停经6~8周内发病,有早孕反应,以往可有不孕史及慢性盆腔炎病史。

2 .常突感一侧少腹疼痛,可为剧痛。

伴肛门下坠感,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或移动性浊音。

3 .阴道不规则流血而量不多,有时可排出完整的蜕膜组织。

4 .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症状,与阴道失血量不成正比,血红蛋白量呈进行性下降。

5 .妇科检查宫颈举痛、摇摆痛,官体稍大,附件不可对合或有包块,后穹窿饱满、触痛,穿刺见不凝固血液。

6 .小便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

【治疗】本病大多突然发作,病情紧急、严重,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病情危重,必须立即手术治疗,一般者可以采用输血、输液、吸氧等抢救措施,术后给予中药治疗。

本病临床表现可分为3型: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裂后引起急性大量内出血,呈现休克症状者,属中医虚脱证。

可见阴道少量出血,血色暗红,突然一侧下腹部剧痛拒按,面色苍白,脉沉细而弱,甚则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神志昏迷或半昏迷,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舌质淡。

2.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内出血不多,无休克征象者,或抢救休克后血压平稳者,属中医气滞血瘀证。

本型病情较休克型平稳,腹痛稍轻,拒按程度亦减,腹腔内出血可以初步形成血肿包块,移动性浊音渐趋消失,小便妊娠试验阳性或阴性,苔薄腻或黄腻,脉弦。

3.包块型异位妊娠未破或破裂流产后形成血肿包块者,属中医瘢证。

异位妊娠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异位妊娠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8 .%。李雪 梅 等 应 用 中药 消 瘸 功 , 9 . , 62 占 7 % 包块消失时 间 5 9 d 6 -0 ,
9d 杀 胚 汤结 合 辨 证 分 期 治 疗 异 位 妊 平 均 3 。
娠8 O例 。 消瘸 杀胚 汤组 成 : 公英 蒲
李向莲等[ 0 将6 例异位妊娠辨证分 2 ,验 方及 单药治疗 为3 型治疗 。 ①休克型 : 为少腹血瘀 菇2 , 0 天花粉2 , g 0 蜈蚣2 , g 条 穿山 中医认 为冲任不 和 、 气血 失调 、 的实证伴血虚气脱之虚证及寒证 、 甲1 , 仁 1 , 花 1 , 0g 桃 2g 红 0g 三棱 孕卵运行 受阻 ,是异位 妊娠 的主要 腑实证 , 治以补气 固脱 , 祛瘀止痛 , 2 , O 莪术 1 , g 5 川芎 1 , g 2 柴胡 1 , 病机 。 由于本病 具有 明确 的病 机和 g O g
宫产等手 术及性传播疾病 发病率 10 0 %。黄 九 也 将本 病 分 为 3 治 治 愈率 7 . 总有效率 9%。 丽 型 2 %, 5 5 戚 的逐年上升 , 异位妊娠 的发病率也 疗 。 未破型治以活血杀胚 , : 等 r 方药 丹参 4 采用三阶段法治疗2 8 9 例包 块 逐 渐上 升 。 以往异 位妊 娠 以手术 治 1 g桃仁l g赤芍1 g三棱1 g莪 型异位妊娠 , 0, 0, 0, 0, 第一 阶段使用环磷酰 疗为主, 随着高敏度妊娠试验的 但 问世 及 高 分 辨 率 B 检查 的 普 及 , 超 异 位 妊 娠 的 早 期 确 诊 率 亦 逐 年 上 升 , 非手 术 治疗 成 为 可能 。 中医 使 术1 , 0 紫草3 , g 0 穿心莲3 , g 0 当归 胺05m k ・) g . (gd ,共 5d 脉注 射 , 静 1 牛 膝 1 , O 0g 枳壳 1 。 0g 已破 型治 治 疗 第 3 加 中 药 ( 参 , 芍 , 天 丹 赤 桃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1 9 9 9, 3: 1 31  ̄1 3 2.
效, 可用 于 风 寒湿 痹 的治 疗 。现 代 药理 研 究 表 明 , 白芍 总 苷具 有 【 3 ] 王志 坚, 万 军梅 , 陈敏 珠. 白芍 总苷 对正 常人 与类风 湿关 节炎病人 抗炎作用【 、 双 向免 疫 调 节作 用 及护 肝 作 用嘲。起作 用机 制 主 单核细胞 和淋巴细胞功 能的影 响【 J 1 . 中国药理 学 ̄
辨 证 分 期 治疗 异 位妊 娠 8 0 例 。结果 : 痊愈 5 8 例, 有效1 8 例, 无 效4 例, 。治愈 率 7 2 . 5 %, 总有 效率 9 5 %。血 B —H C G 降 至正 常 所需 时 间平 均2 0 d , 宫 旁 包块 消失 时 间平 均 为4 8 d , 。结论 : 中药辨 证 分期 保 守 治疗 异位 妊娠 , 疗效 确切 , 无 毒 副作 用 , 能 有 效地 消 除 包块, 防止 因 输 卵管 炎症 和 粘 连 造成 的 不孕 , 对于符 合 适 应 范 围的 异位 妊娠 患者 , 不 失为 一 良好 的选 择 。 关键词 : 异 位妊 娠 ; 中医辨证 ; 分期 治 疗
2 0 1 3 年第 1 5 期
5 5
和慢作用抗风湿药如柳氮磺吡啶、 甲氨蝶呤等 , 由于这些药物的 用, 尤其适用于风湿病的长期治疗, 对青少年 、 老人及肝肾功能受 副 反应 大 , 影响治疗, 且 患者 依 从性 差 。 近年 来 , 生 物 制剂 广 泛 应 损 的 A S患者 是一 个 较好 的用药 选 择 。
床观察发现, 白芍总苷安全性 高, 联合用药可提 高疗效, 减少副作
中 国药理 学 通报 , 1 9 9 3, 9: 4 4 9 .
中医辨 证 分期 治 疗 异位 妊娠 疗效 分 析

异位妊娠的中医护理优化总结与反思

异位妊娠的中医护理优化总结与反思

异位妊娠的中医护理优化总结与反思以异位妊娠的中医护理优化总结与反思为标题异位妊娠是指胚胎在子宫以外的部位着床的一种妊娠方式,常见的异位妊娠部位包括输卵管、卵巢、腹腔等。

这种妊娠方式对孕妇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中医护理在治疗异位妊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异位妊娠的中医护理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期优化治疗效果。

一、总结1. 中医药调理:中医药在治疗异位妊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调理经络、调节气血平衡等方法,促进孕妇身体的恢复和胚胎的正常发育。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舒缓子宫等方式,促进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3. 中药熏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可以通过蒸气熏蒸,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渗透到孕妇的身体中,起到活血化瘀、调理子宫的作用,有助于治疗异位妊娠。

4.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是中医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热量的渗透,促进子宫的血液循环,调节子宫内环境,有助于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二、反思1. 疗效评估不够全面: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疾病进展情况等因素,对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缺乏科学指导: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应该依据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凭经验主观行事,以提高治疗效果。

3. 个体差异未考虑充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4. 治疗过程缺乏标准化:中医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治疗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5. 治疗效果评估不及时: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总结与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医护理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在未来的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优化中医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更大的改善。

48例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48例中西医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卵 管 的 正 常 组 织 无 破 坏 作 _ 。 病 灶 吸 收 后 可 保 持 输 卵 管 通 辟 j
畅 。笔者 用 5 F 一 U静脉 滴 注 , 胚 确 切 、 杀 可靠 、 副作 用小 . 治疗
本 组 患 者 无 明 显 停 经 史 4例 , 停 经 史 4 有 4例 , 中 . 其 停
养 细 胞 及 胚 胎 生 长 。并 且 在 活 血 化 瘀 的 作 用 下 有 利 包 块 吸 收 , 显 提 高 疗 效 。 本 组 有 效 率 达 8 .3 。 种 药 物 均 不 破 明 33 % 两
①生命体征正常。 ②无明显 的内出血表现。 ③输卵管妊 娠未 发现破 裂 或流 产 。 输 卯 管妊 娠包 块< ⑤ 肝 、 ④ 4c m。 肾功 能正 常 , 周 血 白细胞 > x0 L 血 红蛋 白在 8 以上 。 尿 外 4 lV , 0g ⑥
药 后 症 状 消 失 , 有 患 者 均 未 发 现 口腔 溃 疡 。 药 期 间 , 天 所 用 每 监 测 血 压 、 脉 搏 、 每 6小 时 1次 , ~ 2 3d监 测 血 常 规 及 尿
HC 1 疗 程结 束复 查盆 腔 B超及 血 B HC G, 个 — G。 本组 患者 中 , 4 有 0例 治愈 , 未愈 , 8例 治愈 率 为 8 .3 , 33 %
娠、 阔韧 带 妊 娠 等 , 中以输 卵 管 妊 娠最 常 见 , 占 9 %田 其 约 5 。
异 位 妊 娠 是 妇 产 科 常 见 的 急 腹 症 。 年 来 异 位 妊 娠 发 病 率 有 近
逐 年增 加 的趋势 。本文 对 2 0 0 6年 1月~ 0 0年 1月 , 院收 21 本
[ 关键 词】中西 医 ; 守治疗 ; 位妊 娠 ; 会 保 异 体 【 分类 号】 7 42 中图 R 1 .2 【 献标 识码1C 文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妇产科中医优势病种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1.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异位妊
娠的诊疗中,中医药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温经通络的作用,促进胚胎的着
床和生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药方剂的常用组方有调经化瘀方、化瘀通络方、健脾补气方等。

其中,调经化瘀方可以通过调理气血,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子宫内环境,增
加胚胎的着床率。

化瘀通络方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消除输卵管或卵巢的疏通,增加胚胎着床率。

健脾补气方可以通过补充脾胃的营养,提高身体免
疫力,增加子宫对胚胎的容纳能力。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平衡激素水平,增加受精卵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妊娠率。

2.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促进孕妇身体健康的目的。

对于异位妊娠的诊疗,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输卵管、卵巢等经络,
改善其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平衡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环境,增加胚胎着床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异位妊娠
作者:陈飞双杨华琼何朝庆
受精卵种植发育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地方,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习称宫外孕。

根据受精卵种植部位的不同,异位妊娠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95%~98%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多数发生在输卵管的远端三分之二,最常见的是壶腹部占78%,峡部占12%,伞部占5%,角部或间质部占2%,其余为腹腔、宫颈及卵巢。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挽救生命减少损失有重要意义。

特别在基层医院尤为重要,现将82例异位妊娠的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接诊治疗的82例异位妊娠,不包括来院时完全破裂、休克的患者,年龄21~46岁;未产47例,已产35例;临床表现,停经时间32~51 d,其中23例有早孕反应,45例无明显早孕反应,43例有下腹隐痛,以盆腔炎就诊37例,54例阴道不规则流血,以月经不调就诊29例。

1.2 诊断方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B超及血HCG 检查)82例患者入院初步诊断异位妊娠,行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67例,未抽出不凝血的15例不能确诊,严密观察,监测血HCG值及B超。

1.3 分组与治疗方法所有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7
例为中医治疗组,30例为手术对照组。

治疗组37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4岁,根据患者情况辨证选方。

1.3.1 未破损期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

赤芍、丹参各15g,桃仁9g,三棱、莪术各3~6g,可同时应用天花粉针剂以提高杀胚效果。

1.3.2 已破损期
①休克型治法;回阳救脱,活血化瘀。

方药:参附汤、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

人参50g,附子10g,麦冬20g,五味子20g,赤芍15g,桃仁9g,丹参15g。

②不稳定型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赤芍15g,丹参15g,桃仁9g,党参50g,黄芪100g。

③包块型治法:破瘀消癥。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三棱20g,莪术20g,赤芍15g,桃仁15g,丹参20g。

2 其他疗法
2.1 中药灌肠法紫草30g,蜈蚣2g,淮牛膝10g,丹参15g,赤芍12g,桃仁10g,当归10g,花粉30g,三棱10g,南星30g水煎,浓缩成150 mL,药温宜30~40℃,每次药量100~150 mL,每日灌肠一次。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杀胚,散结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宫外孕。

2.2 敷贴法樟脑6g,血竭9g,松香9g,银朱9g,麝香0.06g。

前四味药共研细木,用时加热成糊状,乘热加麝香贴于腹部癥结处。

具有破瘀消癥之效,适用瘀血内结型宫外孕。

也可用于陈旧性宫外孕。


包块兼炎症感染时禁用此药。

2.3 混合疗法虎杖、熟石膏、冰片,研未做成药饼,外敷患侧下腹部;同时电针足三里、三阴交(双侧),留针20分钟,1 日2次。

配服汤药,休克型与不稳定型服用宫外孕Ⅰ号方;包决型服用宫外孕Ⅱ号方。

对照组30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2.5岁,实施手术治疗。

3 疗效评定与结果
3.1 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主要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无变化。

3.2 结果治疗组37例,痊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30例,手术顺利,术后常规抗炎治疗,住院4~7 d,出院时血HCG值30例<100 mIU/mL,4例<317 mIU/mL,签字出院。

1个月后复查血HCG值正常。

4 讨论
根据中医学八纲辨证理论,异位妊娠属于瘀阻少腹,属不通则痛的实证,故中医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为治则,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与妊娠产物的吸收及输卵管再通。

中医疗法不仅能消除盆腔包块,还能有效防止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的生育机能,是一种经济实惠、易于推广、易为广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良好的研究前景。

但中医治疗体系相对滞后,正确规范的治疗方案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治疗该病
的实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本质,进一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40-349.
[2] 《现代诊断治疗学》翻译组译.现代诊断治疗学[M].广州:科学普及出版社,1977:331.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
[4] 刘付强,胡先平,廖文杰.早期异位妊娠484例的诊治体会[J].海南医学,2004,(10):60.
[5] 林彩霞.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72.
[6] 肖建平,刘云清,张家辉.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