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

合集下载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21 0 0年
第 3期
S IN E&T C N L G F R TON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0外语论坛0
科技信 息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 的优缺点
邓 小 亚
( 武汉 交通 职业学 院 湖北 武汉
4 00) 3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 , 同时也是 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 有时, 言者复杂或模糊的话语会导致听者必须猜测其 意 。 文森 的 话语 分 析 的 理论 给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有 效且 详 细 的 方 法进 行 话 语 分析 。 而 , 一理 论 也 存 在 有 些 不足 之 处 。 章 阐述 了列 文 森 的 列 然 这 文
这 一理 论 . 分析 了其 优缺 点 。 并
【 键词 】 文 森 ; 语 分 析 ; 点 ; 点 关 列 话 优 缺
0 引 言
听 话 人 推 论 : 果 说 话 人 使 用 冗 长 或 有 标 记 的表 达 式 , 的 意 思 如 他 就 与他 本 来 可 以用 无 标 记 的表 达 式 所 表 达 的意 义 不 一 样 , 其 是 说话 尤
话 的 特 定语 境 无 关 . 在脱 离语 境 的情 况 下 依 然存 在 , 然 可 以 推 导 出 依 Q atyadamai fManrritpee e —l s al, n h u ni n xm o n e e e rt no c si l ad te t n r d a c y 来 。特殊 会 话 含 义 的推 导 则 依 赖语 境 。列 文森 辨 证 的 吸取 了格 莱 斯 理 mai so u l y a ec s n H m ’ te r, l k p tc” ( xm f ai , si t aei o sh oy ae e t na t 胡 Q t sh i 论 和霍 恩 理论 的精 华 部 分 , 着 重 点 同 时放 在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和 特 殊 会 将 壮麟 , 0 2 2 2。尽 管列 文森 的 理 论 更 为 精 细 和概 括 , 仍 存 在 着 一 20:71 但 话 含义 的 分 析上 :数 量 原则 和 信 息 原 则 可 以用 于 分 析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 定 的缺 陷 。 方 式原 则 可 以用 于分 析 特 殊会 话 含 义 。 除此 之 外 , 文 森 将 每 一 原 则 列 分 为说 话 人 准则 和听 话 人 推论 .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更 好 的 分 析话 语 的 给 2 列 文 森三 原 则 会 话 分 析始 于 格莱 斯 。 在 《 他 逻辑 和 会 话 》 一书 中首 先 提 出 了会 话 方 式 。可 以说 . 文 森 在 会话 分 析 这 一 领 域 的贡 献 是 无人 能 及 的 。 列 在 美 国 学 者 G og iglyZp 提 出 的 “ 省 力 原 则 ”te ereKnse if 最 f h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现代社会中,传播作为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话语作为传播的基本单位,承载着信息的传递、意义的构建以及社会实践的塑造。

因此,对于传播话语的分析和理论,成为了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探究方向。

,主要关注的是话语在传播过程中的功能和意义,以及话语背后蕴含的权力干系、话语主体和话语对象的互动等方面。

通过对话语的深度分析,可以揭示话语的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播的本质和特点。

话语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话语实践”,它指的是话语在平时生活中的使用和沟通。

话语实践是一个社会行为,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干系,还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的规范、价值观和权力干系。

通过探究话语实践,可以深度了解特定文化和社会群体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在话语分析理论中,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话语权力”。

话语权力指的是话语主体通过使用特定的话语手段和方式,对话语对象产生影响和控制的能力。

话语权力不仅是一种实质性的权力,更是一种象征性的权力,它通过话语的建构和诠释,塑造和影响着社会认知、行为和观念。

探究话语权力可以揭示话语主体之间的角力、话语秩序的建立以及话语受众的反应和解读。

除了话语实践和话语权力,话语分析理论还涉及到话语主体的构建和话语对象的定位。

话语主体指的是在特定社会、文化和语境中,形成和表达话语的个体或群体。

话语主体的构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身份认同、文化背景和社会阅历等。

而话语对象则是话语主体针对特定目标的表达对象,它反映了话语主体的关注点和价值取向。

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使得话语分析理论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社交媒体以其快速、广泛传播特点,使得话语的传播更加便捷和自由。

在社交媒体上的话语,既能够成为话语主体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平台,也能够成为宽广受众获得信息、参与互动的渠道。

因此,探究社交媒体中的话语分析,对于理解当代传播的特点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在话语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_范学刚

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在话语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_范学刚

人文高地Cultural Highlands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在话语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范学刚 东北电力大学摘要:评价理论是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

本文综述了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如对商业包装话语、历史话语和自传话语的分析,并提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即进一步认识态度的人际性、评价手段识别中语境因素的重要性、对评价作为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划分以及评价与语类的关系等。

关键词:评价理论;话语分析;语境;人际意义;语类评价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功能语言学家马丁(J.R.Martin)等学者在韩礼德(M.A.K.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发展起来的。

它关注语篇中各种可以协商的态度。

评价理论作为新词汇——语法框架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评价理论框架内的语篇分析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应用于各种语篇文本,如新闻、广告、书评、小说、演讲、信件等。

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应用评价理论或者其子系统对各种广告进行分析,如:钱宏的《运用评价理论解释“不忠实”的翻译现象——香水广告翻译个案研究》(2007);刘娟的《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旅游广告态度研究》(2009);孙韵雪的《故事型电视公益广告语篇的介入评价分析》(2010);王继美的《基于评价理论的广告语的话语分析》(2011)等。

肯德基一直是中国快餐业领军企业之一,其精美的广告也一直被广大消费者关注着。

由于2012年末肯德基的“速成鸡”、“药鸡门”风波,肯德基的广告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他们广告的主题更多的关注于食品安全问题,并推出了肯德基承诺系列广告来应对“速成鸡”、“药鸡门”风波所引起信任危机。

本文拟以评价理论为切入点对肯德基承诺系列广告的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肯德基如何运用其承诺系列广告来应对“速成鸡”、“药鸡门”风波所造成的信任危机。

1.肯德基承诺系列广告背景自1987年11月12日中国第一家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前门开业至今,肯德基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快餐品牌之一,一直作为中国快餐业领军企业,带领中国快餐业不断发展。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

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话语是一种传播的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iscourse Analysis)是研究话语形式、功能和意义的理论框架。

它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口头语言交流,还可以用于研究书面文本和媒体传播。

的核心是对话语的解读和分析。

它强调话语是语境和社会背景的产物,受到时间、空间、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在传播过程中,话语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工具,更是一种塑造和影响社会现实的力量。

因此,研究话语的意义和效果对于理解传播过程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理论概念:语境、合作性原则、话语规范和权力等。

语境是指话语产生和运用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社会关系等因素。

合作性原则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参与者共同遵循的准则,以确保交流的顺畅进行。

话语规范是人们在交流中遵循的语言和行为准则,它受到社会、文化和个人背景的影响。

权力是话语中的重要要素,它指的是话语的产生和解读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在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批判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批判话语分析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关注权力关系和话语的社会运作方式。

它不仅仅分析话语的意义和功能,还关注话语的社会影响和话语中的权力关系。

在实践中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新闻传播中,可以通过分析新闻报道中的话语规范和权力关系来了解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的塑造和表达方式。

在政治传播中,可以通过研究政治演讲和辩论中的话语运用来揭示政治话语的目的和意义。

在广告传播中,可以通过分析广告中的话语策略和意义来了解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总之,是研究话语形式、功能和意义的重要理论框架。

它关注话语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系,强调话语在塑造和影响社会中的作用。

通过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和效果,揭示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互动综上所述,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关注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运作方式。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话语分析理论是一种研究语言使用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法。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传达意义、构建社会关系以及塑造社会现实。

话语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它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话语分析理论认为,语言使用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

因此,话语分析理论关注的是语言使用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

话语分析理论强调语言的动态性和语境依赖性。

它认为,语言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语境包括说话者、听话者、话题、时间、地点等因素,它们共同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解释。

因此,话语分析理论注重分析具体语境中的语言使用,以及语言使用对社会关系和文化意义的影响。

话语分析理论也关注语言的社会功能。

它认为,语言不仅仅用于传递信息,还具有表达身份、建立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

通过分析语言使用,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建立社会联系以及维护社会秩序。

话语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语言使用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法。

它帮助我们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通过语言来构建社会关系、塑造社会现实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话语分析理论简介(续)在话语分析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话语实践”。

话语实践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使用语言的方式。

它包括说话者如何选择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调,以及听话者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些语言元素。

通过分析话语实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关系和文化价值观。

话语分析理论还关注语言与权力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还是一种权力工具。

在话语中,权力关系通过语言得以体现和维持。

例如,在政治领域,政府官员通过话语来宣传政策、塑造公众形象和维护政治权威。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本文概述《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深入剖析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理论,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福柯作为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其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入手,阐述其理论框架及其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福柯话语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以期对福柯的理论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本文首先将对福柯话语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话语”“知识”“权力”等核心概念。

接着,本文将梳理福柯话语理论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理论框架的构成及其内在逻辑。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福柯话语理论在知识、权力和主体建构方面的主要观点,如话语与知识生产的关系、话语与权力的互动以及话语在主体建构中的作用等。

通过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一方面,福柯的话语理论为我们理解知识、权力和主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社会中话语现象的认识。

另一方面,福柯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过于强调话语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忽视了话语的客观性和确定性等方面。

《福柯话语理论批判》一文旨在通过批判性的解读,全面、客观地评价福柯的话语理论,以期为我们深入理解现代社会中的话语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福柯话语理论概述米歇尔·福柯,作为法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柯的话语理论并不局限于语言学或言语行为的传统理解,而是将话语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权力的表现形式。

在他的理论中,话语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权力关系的载体和产物。

福柯强调话语的建构性和生产性,认为话语不仅仅是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通过一系列规则、惯例和实践活动来塑造现实和社会认同。

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言游戏和话语实践,如叙述、描述、解释和论证等,建构了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读后感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读后感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读后感After reading about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I have come to appreciate the intricat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how it shapes our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social phenomena. Discourse analysis provides a lens through which we can critically examine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within different contexts.阅读了关于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文献之后,我对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对不同社会现象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话语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不同背景下意义构建的透镜。

One thing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emphasis on power dynamics in discourse. The way language is used can reflect and perpetuate existing power structures in society. This made me realize how important it is to critically analyze not only what is being said, but also how it is being said and who has the authority to say it.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话语中权力动态的强调。

语言使用方式可以反映并延续社会中现存的权力结构。

这让我意识到批判性地分析不仅涉及到说些什么,还要考虑怎么说以及谁有权威来说。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积极话语分析--以电影《夺冠》为例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积极话语分析--以电影《夺冠》为例

品位•经典语言丈字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积极话语分析-----以电影《夺冠》为例O杨惠晰(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00)【摘要】积极话语分析是在批评性话语分析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产生的,弥补了批评话语分析只揭露语篇不平等现象的不足,也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本文所选取的语料是电影《夺冠》,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女排奋斗拼搏历史的电影,浓缩了中国女排40年的故事,这是一个典型的积极话语分析语篇。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以电影中的评价话语为研究语料,探讨影片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女排精神”和“中国精神”这一积极含义。

该文验证了积极话语分析在电影语篇中的可操作性,也为观众赏析这部电影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对这部电影的分析,积极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拓展。

【关键词】《夺冠》;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理论;女排精神积极话语分析是就批判话语分析的不足而产生oMartin指出,批评话语分析对社会有负面影响,因为它只满足于揭露和批判。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积极话语分析”(PDA)这个新概念,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

PDA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期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的世界。

此外,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政府工作的目标,PD A可以引导话语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早期对PD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话语、广告话语、政治话语及网络话语等,大多是对有政治敏感问题以及一些有社会冲突问题的语篇进行分析,对电影话语、法律话语等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有限。

因此,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对电影《夺冠》中的人物话语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讨影片如何通过这些文字来传达“女排精神”和“中国精神”这一积极含义。

一、理论基础(一)评价理论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延伸。

受系统功能语言学,特别是人际意义的启发,马丁和他的同事们构建了评价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关注的是对语篇的分析,具有解释性特点。

对于评价理论来说,评价不单单是停留在语言层面意义上,而是透过表层意义看深层的意义取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语言学史课程作业话语分析小组成员:仲秋月(组长) 200921313309中文汪藜 200921303209中文白慧 200921288709中文张志琼 200921312509中文李敏 200921296309中文话语分析【摘要】自zellig harris于1952年在language 杂志上发表题为“ 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至今,在各个语言学家的努力下,话语分析的概念逐渐为人们熟悉,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本文较为详细的整理介绍了话语分析的有关理论,包括定义、主要流派、发展阶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了一些不足,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字】话语分析理论阐释一、话语及话语分析1、话语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的言语活动。

“话语”一词的流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语言学转向”巴赫金( m.m.bakhtin )贡献突出。

在他看来,作为一种言说或表述的话语,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它的范围小到一个符号、一个词或单独一句话,大到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甚至无形的舆论等,其真实含义都只能通过社会交往与对话实践才能获得。

最终奠定流行性“话语”理论基础的是福柯(michel foucault)。

他将“话语”定义为“隶属于同一的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

在福柯看来,每一种“话语”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它具有特定的实践功能,而“话语实践”又通过话语对象、陈述、概念和策略等可供分析的关系网络在动态运行中反映出来。

福柯非常自觉地将他的话语实践即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法与传统的思想史研究加以区别。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新事物的确定;2.关于矛盾的分析;3.关于比较的描述;4.关于转换的测定。

2、话语分析的概念“话语”和“话语分析”是棘手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相互冲突和重叠的定义,它们来自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科的立场。

按照后现代主义的逻辑,由于谁也不宣称对“真理”的占有,故谁也都不能被简单“排除在合理性”之外,这就更增加了今人选择概括的难度。

首先,“话语分析”的主流带有明显的后现代倾向,它把一切思想理论都平等地视为论述或陈述(一套说辞),把一切知识都一律地视为带有特定价值预设即主观性的陈述整体,否认所有被视为真理(或科学)的权威,并致力于淡化人们追求客观、确然真理的兴趣;其次,它往往否认话语对象内涵的实在性或确定性,强调话语本身的所谓不自明性(一个模糊的、漂浮的“能指”)和建构性,重视揭露话语主体的言说或分析策略、政治动机、价值预设及其实践功能,致力于追究话语在社会实践中的权力关系、传播和运作的社会化过程、作用方式和形态等。

与此同时,由于它是一种习惯于质疑一个陈述或说辞背后的思想预设、具有自我反思性和批判精神的研究路径,因而对于已有的各种权威解释和论断,它又通常具有某种解构性。

第三,与上述强调话语内容的模糊性一点相关,它拒绝为其寻找历史上的相关物或相似物,拒绝进行延续性的探索和原有思想史常用的那种影响分析,也反对寻找与分析甚至同一命题下的各种话语之间内涵的同一性及其某些实在根据,表现出一种对断裂和离散的偏执。

二、“话语分析”理论要点一)共识1. 人们在进行面对面的交际或写文章时,往往不是用一个孤立的句子,而是应用大量有组织的句子。

2. 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时,语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 不管是交际中的口语,还是成篇的书面语,小句和小句之间,句子和句子之间,段落和段落之间,都存在结构上的或语义上的联系。

4. 人脑中的语言是以语块(chunk)的形式储存的。

5. 篇章对句式及其变体的选用有制约作用,句中也存在着篇章现象(如有定无定的表达等)。

二)研究对象选题示例: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性分析教师课堂话语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中的互动性分析教师课堂话语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四)话语分析的任务①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②语篇的衔接与连贯;③会话原则;④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⑤话语的语义结构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⑥话语的体裁结构与社会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⑦主题内容及语言的社会属性分析⑧话语活动与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等。

五)、话语分析研究方法1. 定量分析法话语分析者很少说某个句子“能说不能说”,而是观察这个句子“有多少人说”,从而看出人们使用语言时的趋向。

2. 语境替换法同样一句话“我很冷”,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理解。

3. 层次表现法整个篇章,是由一个个小句组成的,在组成篇章的小句之间,既有线性的篇二: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它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将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紧密联系,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与权利,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它打开了语篇分析的新篇章。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权利;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94-02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产生背景话语分析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harris 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文章中。

到了70年代,得益于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人们打破了传统语法的束缚,将视角更多的放在语言与语境,社会实践的关系上。

到了80年代,话语分析领域发展处一条新分支,主要研究话语运用的语境包括其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政治语境,即发展为后来的批评话语分析。

篇三: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是 2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代表人物是 fa i rclough , fo w ler , k ress ,vand ij k , vanleeuven , w odak等。

其代表性的论著如??语言与权利?? ( fai rc l ough1989) , ??语言、权利、意识形态?? (w odak1989)以及??话语中的偏见?? ( vand ij k1984)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

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他们或者以语言分析为主,或者从社会理论出发,对语篇的语言特征并不分析描述, 或者把社会理论与语言特征分析结合起来。

根据他们研究的不同侧重点, 可以把这些学者分为以 fa i rc l ough为代表的兰卡斯特学派( lancaster schoo l )的社会变革论, 以 w odak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 iennaschoo l )的语篇历史法,以 w et h -erell为代表的拉夫堡学派 ( loughboroughschoo l )的话语心理学, 以 k ress 和 v anleeuw en为代表的社会符号学,以 v and ij 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法等等。

其中, fa i r -clough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贡献尤为突出。

?? ?? fai rcolugh提出了独特的话语概念, 即: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实践,它介入到社会中建构和改变社会的现实和政治关系。

fai rc l ough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语篇 ( tex t),口语或书面语; 话语实践 ( d iscoursepractice)和社会实践( soc ialpractice)。

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 ( descri pt i on); 对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之间的关系做出阐释( i nterpreta -t i on) ;对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做出解释( ex -plainat i on)。

fairco l ugh将这种三维话语和话语分析观图示如下:?? ?? 此图为我们提供了将语言描述与社会语境的描述结合起来的方法。

这个分析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兼顾了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并且从权力、意识形态及社会结构的角度解释语言特征。

由于批评话语分析采取的是话语分析的社会取向,在解释话语的社会实践过程中,采用了 halli 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方面的贡献。

从语言的三元纯理论功能,即: 概念 ( i deational)功能、人际( interpersonal )功能和语篇 ( tex tua l )功能入手, 分析话语在社会意义上的建构性,即话语有助于说明、组成并建构社会现实、人际关系及知识和信仰。

详细描述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方法框架探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理论的发展)批评性话语分析( cri 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

hall 等人[ 1]于1980 年出版了??文化、媒体与语言??,该书收集的所有论文都是1972- 1979 年间撰写的, 其中有不少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文章。

fairclough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说, 该书收集的所有论文都是他在1983- 1992年间写的。

[ 2] ( p1)有些学者认为,fai rclough于1989 年出版的专著??语言与权力??才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奠基石, [ 3]这样似乎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诞生时间推迟了许多年,但我们认为70 年代是它的雏形期,而80- 90 年代则是它的成熟期。

(fairclough的理论) fairclough[ 2] [ 10] [ 11]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 ( 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socialpractice) ,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

[ 4] ( p22) ( 2)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

( 3) 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

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 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

[ 2] ( p259)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

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

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fairclough 和wodak 以1985 年12 月17 日bbc 第3台播出的卡尔登对撒切尔夫人的采访为例,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