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短兵与击剑_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_戴小平
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

W e tr e cn s e n f n i g,J p n Ke d ,Ch n s u h h r a o r u h s o t we p n e e t t a aa n o i e e W s u s o twe p n a e s c h r a o v n s wih n —
一
1 击 剑 与 剑 道 项 目特 色 的 比 较
为 了清楚 了解击 剑 与剑道 两个运 动 项 目的不 同特 色 , 者 以表格 的形 式 把 它们 的 内容 一一 列 出进 行 比 笔 较 , 中找 出它 们 的个性 和共性 ( 从 见表 1 。 ) 这里须 说 明的是 项 目的主 体部分 。所 谓项 目的主 体 部 分就是 支撑 起 整个 项 目的 主 要框 架 和 结 构 , 它是 项 目的主要 部分 , 有 这部 分 内容 的不 同才 能 表 现 出 只 其个性 的不 同 , 也才 能 凸显该项 目的特色 。比如 , 击剑 与剑 道相 比较 , 虽然 它们 的对 抗形式 是共 性 的 , 都是 以
第 4 4卷 第 5 期 21 0 0年 5月
武 汉 体 育 学 院 学报
J u n l fW u a n tt t fP y ia d c to o r a o h n I s iu e o h sc lE u a i n
V o144 N O . .5
Ma 1 y 20 0
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研究_什么是中国短兵

《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研究_什么是中国短兵》摘要: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对我国武术短兵运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着重从它们的文化背景、发展衍变、技术特点、竞赛规则以及运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从这个切入点来全面了解和探索我国的短兵运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内在文化多元特点,给开展形势不乐观的短兵运动给予启迪和借鉴, 2.1中国短兵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清王朝崩溃,国内动荡不安,国内大批志士出国留学,3中国短兵、日本剑道的技术特点、规则、礼仪和内涵 3.1中国武术短兵中国武术短兵主要以劈、砍、刺、崩、点、斩等手段进行进攻,动作变化多样,强调技术的综合性,并以灵活多变的格、架、拦截、闪展等手段进行防守,讲究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任何逞勇斗狠的野蛮拼打只能使对手有机可乘,自己反要吃亏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多角度对我国武术短兵运动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存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着重从它们的文化背景、发展衍变、技术特点、竞赛规则以及运行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从这个切入点来全面了解和探索我国的短兵运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内在文化多元特点,给开展形势不乐观的短兵运动给予启迪和借鉴。
由此阐释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在传承、发展和演变规律,以及它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文化系统。
关键词:武术;文化;短兵;剑道中图分类号:G853/8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26-03 短兵是指中华武术中刀、剑、鞭、锏等短兵器的总称。
而短兵运动则是指使用这些兵器的技击方法的活动,是中华武术传统技击项目之一。
是按照一定规则要求手持自制的短兵器进行的对抗格斗项目。
我国的短兵运动起源于古老的击剑,是从我国古代短兵技击演化而来,历经千年形成的一项传统武术竞技运动。
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推广模式的对比研究

1 . 1短 兵 的发 展 与衍 变
在 战争 中也相 形 见绌 。剑 、刀之 术 并 未 因此 失 去 光 辉 反 而 促 进 了 剑 道 的 发 展 。 一 直 以
儒 在历 史 的长河 中 ,中 国短 兵 历 经千 年 沧 来 , 剑 道 的 道 德 理 念 都 以 中 国 礼 教 “ 禅 宗 ” 为基 础 ,脱 胎成 为 日本 武 士 桑 与社 会 同步发 展 。在原 始社 会 ,祖 先 们 为 学 ” 、 “ 了生 存 ,在 与野 兽 的搏 斗 中逐 渐 学会 使 用 石 特有的道德观念。在孔子儒学教育思想的影 质 、木 质 的斧 、棍 、刀等 器 具 。后 来 ,随 着 响下 ,日本社会习武之风盛行 ,出现了部族 冶炼 技 术 的发 展 ,又 相继 出现 青铜和 铁 质 兵 的师传传承 ,产生了职业的剑道师傅和学校
2 年实行 的西式教育 体系 器 。各 种兵 器 的萌 生 、演 变 都与 中华 民族文 式教学 。在明治 1 中 ,剑 道被 正 式 设立 为 日本 中学和 师 范学 校 化 的发 生 、发展 相应 而 生 。
“ 剑 ”文 化是 中华 民族文 明 史 的重要 组 的 正式 课程 。
学术研讨
本 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用 文献 资 料 、对 比分 析 等 方 目” 。
i 8 1
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推广模式的
法,对 中国短兵 与 日本 剑道两种格斗 项 目
新 中国 成立 后 ,北 京体 育 大 学和 武 汉体
的传播 与推广进行对 比与分析。认真研 究 育 学院 作 为工 作 试点 单 位 ,在 南 宁举 办 的全 观摩 流会 上 将 中 国短院 兵作 为 比赛 表 日本 剑道在发展 中所具 有科学性 性 国 武术 ◇ 、现代 天水 师范学 院体 育交 运动与 健康学 毛海 燕
武术短兵与剑道、击剑运动项目竞赛规则的对比研究

武术短兵与剑道、击剑运动项目竞赛规则的对比研究
刘鑫宇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22()12
【摘要】武术短兵、击剑、剑道都是现代使用兵器按照一定比赛规则进行对抗竞赛的器械技击项目。
武术短兵运动是我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剑道源于中国隋唐时期的冷兵器时期的击剑运动,击剑则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就成为奥运会正式运动项目,三者同为冷兵器击技对抗项目。
在近代的传播与发展中,剑道与击剑已经超过武术短兵,二者对于武术短兵的发展及传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61-63)
【作者】刘鑫宇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
【相关文献】
1.短兵竞赛规则对技术影响的探讨r——以2016年举办首届全国武术短兵比赛为主分析
2.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竞赛规则比较研究
3.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竞赛规则比较研究
4.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
5.对武术兵道(短兵)竞赛规则(试行)得分规则的分析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武术短兵的心得

学习武术短兵的心得
学习武术短兵的心得:说到学习武术短兵的体会,前面说到的辛苦二字是少不了的,这可能也是每一位学习武术短兵的人的感受吧!虽然说学习武术很累,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没有后悔。
短兵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可以
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击剑运动。
短兵运动是利用重新研制的能够保护人体安全的运动器材代替
过去的短兵器,而运动员综合利用各种原始短兵器的方法进行格斗较技,达到传承、发展短兵器格斗技术和锻炼身体目的的一种运动项目。
我认为学习武术短兵首先要有兴趣,没兴趣的话,什么都做不好。
其次,要有耐心,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不然,一点点的疼痛就会让你却步不前。
再次,要勤奋。
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前学到的就会全忘了。
最后,要有学习武术的条件。
这里所说的条件主要指身体上的条件,如身体的灵活性、灵敏度等。
当然,天分和悟性也是不可少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都拥有极高的悟性。
古人云:“勤能补拙”。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奋。
只有勤加练习,才能够熟练的运用每一招,从而克敌制胜。
2018年全国武术短兵比赛,列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年度赛事活动计划中。
沧桑巨变90年,中国短兵又看到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短兵

短兵短兵,是中国武术兵刃中以,剑,刀为代表的短兵器的总称。
它是两兵相交,相较,相抗,击刺,相搏的对抗格斗武术形式,而非剑,刀术套路演练和套路竞技的形式。
在中国漫长的武术史,剑刀史上,自近代火药武器的广泛应用以来,热兵器逐渐取代了冷兵器在兵事和武备上的作用,武术以及武术中的各类兵刃,其对抗,格斗,斩击的轿艺作用,在逐渐地衰微和消弱,于是其技法上的演练,有向武艺美化,表演化的形态发展趋势。
短兵是传统武术一个重要的竞技项目,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击剑运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但作为一项正式的武术比赛项目,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第一次“国考”时才出台的,当时的名字就叫“击剑”,为区别于西洋击剑,也称为“中国式击剑”。
后来,因为它具有刀剑同体的特点,技术上与西洋击剑明显不同,人们便改称为“短兵”。
1930年中央国术馆正式颁布了《国术考试规则》,自此以后,“国术考试”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短兵比赛也随之推广开来。
一段时间里,短兵发展得相当快,不但在河北、山东、河南这样的国术大省得到广泛开展,在某些相对边远的省份也开展起来。
到40年代,短兵已是人们熟悉的武术竞技项目了。
短兵是最具人文精神的体育文化遗存之一。
在古代,剑是勇敢、尊严和品节的象征,短兵自然成为一项高尚的运动,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东西方尽然,尽管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因此,东西方都曾致力于将古代短兵演进成为现代体育项目的工作。
西方由佩剑、花剑和重剑三个剑种构成的短兵运动,作为奥运会最早的项目之一,现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拥有大量爱好者。
自1950年以来,短兵运动在我国逐步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我国曾就武术短兵运动进行过试点性开展,后中断了20多年。
2001年武术短兵运动再次提到议事日程,至后在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开展了武术短兵活动。
西安体院率先进行了武术短兵运动的试点,此后北京体院、武汉体院等一些单位也相继开展了活动。
国术短兵心得体会

国术短兵心得体会
短兵是传统武术的一个竞技项目,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击剑,在历史上绵延存在了几千年之久,剑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武术的标志,剑术和击剑则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是具有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竞技活动,短兵是其遗绪,它的文化承载量不言而喻。
短兵最初定名为“击剑”,以表明中国古代剑术悠长深邃的文化渊源。
然而中国武术的短器械以刀剑为两大宗,此外还有鞭、锏等,故短兵的设计和规则的制定都不能不考虑到技术上的兼容性。
也正因为如此,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这项原本被称为“击剑”的运动被人们不约而同的称为“短兵”,一直沿用至今。
短兵是一项具有极高安全性、趣味性、竞技性的现代对抗性竞技运动项目。
它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武术特色,武术刀剑的大部分攻防技术动作都可以通过安全的器材与防护设备得以施展和发挥,因此是检验武术刀剑技术实用性最佳的现代手段之一。
短兵的技术含量高,以古代刀剑格、洗、击、刺为主要的攻防技术,在实战对抗中讲究以智取胜,以巧取胜,任何逞勇斗狠似的野蛮拼打只能使对家有机可乘。
加上特定的器械性能和防护措施,极大的促进了竞技自身的安全性,同时增加了运动的趣味性。
经过半个多世纪来断断续续的运动实
践,短兵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规则,它的稳定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是男女皆宜的对抗性竞技运动项目。
短兵作为中国古代刀剑文化的现代竞技运动化表现,其主旨是在宣扬中国古代武艺文化中“崇德、尚武”的文化内核与价值观的同时,赋予传统身体练习方式以新的生命形式与文化定位。
公安院校开设武术短兵选修课的可行性探析

公安院校开设武术短兵选修课的可行性探析钟成娣【摘要】现代公安院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职业技能的训练更为重视.武术短兵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部分,脱胎于中国古老的击剑运动,包含实用性较强的攻防格斗技术动作,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的功能,能够迎合公安院校学员的运动兴趣和提高其职业技能,通过问卷调查,从学员的认知态度、必要性等方面来探讨公安院校开设武术短兵选修课的可行性,为丰富公安院校格斗课程体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吉林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6)006【总页数】2页(P123-124)【关键词】公安院校;武术短兵;可行性【作者】钟成娣【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52武术短兵是两个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1]。
可以说是集中华武术器械技法之精髓,是继散打、太极推手、中国式摔跤之后,又一具有我国民族体育特色的竞技项目。
而公安院校选修课是指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是对必修课课时不足和课程设置局限的很好补充,可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
目前有些公安院校针对公安民警执法环境和执法伤亡过大的现状,加大了格斗类课程的教学训练课时,虽然也涉及到警棍盾牌等警械训练,但经调查,各公安院校警械中短兵器(警棍)的训练课时非常少,而开设选修课是对提高学生持械对抗能力的一个很好补充。
故本文试就武术短兵进入公安院校选修课的可行性做一初步探索。
1.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华东地区5所公安院校在校学员960名。
1.2 研究方法1.2.1 专家访谈法为确定研究方向及其可行性,咨询多位体育学院武术训练专家和公安院校多名警务实战训练专家,获得了许多宝贵意见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4卷第5期2010年5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 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 hy sical Educatio n V o l .44N o .5M ay 2010收稿日期:2010-02-25;修回日期:2010-04-02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项目(WSH2006/B5)。
作者简介:戴小平(1956-),男,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散打教学与训练。
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戴小平(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 要:特色是项目立足的法宝。
具有民族特点,符合民族文化风格特色,这样的项目才有普及价值。
西方击剑、日本剑道、中国武术短兵作为一种短兵文化群共同组建了国际短兵运动这个大家庭。
在这个大家庭中,各项目展示着本民族精神和本国短兵器技击文化的特色。
武术短兵运动这一发展比较缓慢的项目,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其在国际舞台上与其它项目并驾齐驱,对武术短兵的项目特色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以项目特色问题为个案,通过与击剑和剑道的项目特色作比较分析,找出武术短兵项目特色存在的问题,窥探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短兵运动对策。
关键词:武术短兵;项目特色;击剑;剑道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 (2010)05-0071-04Comparativ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short weapon and“fencing ,Kendo ”DAI Xiao -ping(Wushu Co lleg e ,W uhan Inst .of P .E .,Wuhan430079,China )A bstract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an event are w hat is most impo rtant .Only events w ith nationalcharacteristics ,consistent with the cultural habits of the natio nal people can have universal value .Weste rn fencing ,Japan Kendo ,Chine se Wushu sho rt w eapon are such sho rt w eapon events w ith na -tional spirit .In this pape r ,co unte rm easures fo r the Chinese Wushu sho rt w eapo n w 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keep in pace w ith the other international sho rt w eapon events are proposed through com pariso n of it w ith fencing and kendo .Key words :Wushu sho rt w eapon ;event characteristics ;fencing ;kendo 在国际上,有著名的两大短兵类对抗性项目———击剑、剑道,可谓家喻户晓。
其中击剑运动已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日本剑道也是世界盛行。
与击剑和剑道同类的短兵对抗性项目———中国武术短兵运动,近年来,萌发了生机,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然而,遗憾的是武术短兵运动这一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技击内涵丰富的项目,由于种种因素,曾有过数起数落,直到今天还处在一种初级探索阶段。
其原因有多方面的,项目特色则是困扰武术短兵运动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以项目特色问题为个案,通过与击剑、剑道的比较分析,找出武术短兵项目特色存在的问题,窥探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短兵运动对策。
1 击剑与剑道项目特色的比较为了清楚了解击剑与剑道两个运动项目的不同特色,笔者以表格的形式把它们的内容一一列出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的个性和共性(见表1)。
这里须说明的是项目的主体部分。
所谓项目的主体部分就是支撑起整个项目的主要框架和结构,它是项目的主要部分,只有这部分内容的不同才能表现出其个性的不同,也才能凸显该项目的特色。
比如,击剑与剑道相比较,虽然它们的对抗形式是共性的,都是以站立式对抗为主,可它们在手持兵器方面是各异的,击剑是单手持兵对抗,剑道是双手持兵对抗,这就使得它们在实战对抗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用个性特点“冲淡”了共性的东西。
再加上其它方面,如礼节、护具、竞赛场地、兵器等方面的不同,因此说,击剑与剑道是两个同类的不同项目特色的短兵对抗性运动项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4卷表1 击剑与剑道项目特色的比较细目击剑剑道特色礼节欧洲的骑士举剑式礼点头鞠躬礼个性持兵单手持兵双手持兵个性对抗形式以站立式为主以站立式为主共性技术动作以劈刺为主以劈刺为主共性兵器细钢条状兵器竹制兵器个性护具铁制面罩头盔、带导电的击剑服剑道衣、剑道裙、面罩、头巾、手套等护具个性击打范围攻击范围小攻击范围小共性2 武术短兵运动的项目特色2.1 试点模式不统一,花样各式各样现今开展武术短兵运动的试点单位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有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暨南大学、广东佛山南海体育总会代表队。
他们在武术短兵试点中都有各自的项目特色。
下面简略地介绍各单位试点的项目特色:西安体育学院试点的项目特色,体现在是技法运用上以单手持兵站立势进行实战的对抗活动;规则上体现在:除了护裆外,其它护具都不要;双手持兵只用在防守动作上;规则要求可以“连击”“互中”场上裁判员还不叫停或少叫停;兵器是内制物由富有弹性的PVC管内加一根弹簧钢条外包裹一层海绵缓冲物,外层再套上成形的皮革套,其形状像细长条似剑状;技术动作提倡刺、劈、点、崩、斩、砍、扫、挑等多样性。
暨南大学代表队推出的武术短兵的项目特色,体现在技法运用上也是以单手持兵站立势进行实战的对抗活动;兵器是玻璃钢管被海棉包裹再套上皮革外套成行;护具有头盔、散打护具等;技术动作也提倡刺、劈、点、崩、斩、砍、扫、挑等多样性。
广东佛山南海体育总会代表队推出的武术短兵的项目特色,体现在兵器是充气式的短兵器;护具像古代士兵身穿的头盔、盔甲状;实战中表现的对抗形式主要是单手持兵、站立式;技术动作也提倡刺、劈、点、崩、斩、砍、扫、挑等多样性。
此外,武汉体育学院推出的武术短兵运动又是另一种模式(见表2)。
从以上可以看出,规则不统一,打法不统一,护具不统一,兵器不统一,只有技术动作的内容上几家试点单位是一致的。
模式不统一,怎能协调一致,又何谈向外开展?2.2 与击剑和剑道项目比较看目前国内几家单位试点的项目特色将国内几家主要单位试点的武术短兵与国外击剑和剑道项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内涵、形式的个性和共性,以此发现目前中国武术短兵项目特色存在的问题。
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开展的武术短兵基本上还是沿用以前的老路,表现在运动员手持兵器上还是以单手为主,虽然也允许双手持兵器,但仅限于防守动作;在运用技术动作的方法上,也是以站立式为主。
正因为这种“站立式单手持兵”对抗方式,使得武术短兵运动虽然有刺、劈、点、扫、砍、撩、崩、斩、挑等多种技术动作,却因此受到限制,实际运用上只有劈、刺两种技术动作能够发挥作用(这可以从2004年山东举办的武术短兵比赛上和2009年广东南海举办的武术短兵交流大会上反映出来)。
像这样的对抗活动怎能摆脱击剑运动的影子?正因为项目的内在骨架与击剑有相同的共性,其外部不管如何与击剑项目划清界线,如增加中国礼节、采用中国的擂台形式、使用中国式的短兵器、使用像古代士兵身穿的头盔、盔甲状护具、增加技术的多样性和击打部位的广泛性等等,这些都不能掩饰与击剑项目的雷同。
既然雷同,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特色。
怪不得人们会把目前开展的武术短兵说成是西洋式击剑的翻版。
这也在不知不觉地重走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老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又不能模仿日本剑道。
所以说,项目特色问题是困扰当前武术短兵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项目特色在技法中的体现2.3.1 手持短兵的多样性在手持短兵的方法上,本着武术包容性特色的原则,我们从武术短兵器套路中选择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特色的持兵的方法。
譬如,武术短兵器套路中有单手持兵,也有包括双手剑、苗刀套路的双手持兵,还有剑术套路中的换手持兵等方法运用到武术短兵运动中。
这不仅体现了武术的多样性,也避免了与西洋击剑和日本剑道项目的雷同。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多样性手持短兵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双手持短兵的打法,有人会说,这会引来日本剑道72第5期戴小平:武术短兵与击剑、剑道项目特色之比较研究的挑战,采用这种方法还是要慎重为好!可是,我们在实际当中,发现这种想法太多虑了。
因为,武术短兵运动有利的方面主要在于打击面广,上、中、下三盘,左、右两侧都是攻击的范围,加上技术的多样性,方法的多元化,这给武术短兵的对抗活动施展技、战法增加了空间,正像老前辈马贤达老师所说的那样,“只要我的兵器不与对方的兵器接触,只要我闪转腾挪,左突右变,不让对方抓住我的攻击点,日本剑道就无用武之地”。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有一种忧患意识,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准备。
因为,只要武术短兵项目开展起来了,外国人迟早要来挑战,就像现在散打一样,必然要与世界技击项目见面和较手,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只要我们早有准备,从现在开始研究,一旦有这么一天,我们就有信心迎战。
2.3.2 技术动作的多样性武术短兵运动的技术动作与日本剑道、西洋击剑不同,它不仅有劈、刺两个动作,更还有砍、斩、点、崩、挑、撩、扫等动作。
所以说,技术动作多种性是武术短兵运动项目的一大特色。
2.3.3 技术打法的多样性在动作方法运用上,本着立体型全方位击打的多样性特色的原则,我们选择了有跳起的腾空打法,如跳起躲闪、跳起前点击、跃起劈或刺等动作。
也有立式蹲式的打法、更有地趟式的滚翻卧地打法,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打法符合武术中指上打下、指下打上的战法要求。
更何况地趟打法是中华武术独有的一种打法,它是通过主动倒地来打击对手的一种方法。
有人说,使用地趟打法,如果没有击中对方,很容易被对方反击。
可是地趟打法还有另一面,就是只要用的好是很容易得分的。
但是使用它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动作,既然要采用,就必须成功,没有把握是不可轻易使用的。
2.4 项目特色在规则中的体现2.4.1 “击中即停”制所谓击中即停,就是两人在实战对抗中只要短兵击中(或触及)对方身体,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自觉分开,不能再连续击打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