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_24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
在“人口分布”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和“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以及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状况。
在学生进行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在“城市分布”这部分内容中,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及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2.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能够在新情景中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A.引言:上课、起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与大家共渡40分钟美好时光。
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剧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视剧《闯关东》的精彩片段,请大家欣赏。
(播放视频)奇怪!这么多人争着抢坐轮船,他们要到那里去?去干什么?“关”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过程。
这次移民让东北地区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请大家齐读目标(课件出示目标,教师板书课题)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人口分布有关的内容,如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大洲、地区、国家的人口分布等。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东北地区的人口以及城市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情况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引入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城市?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人口分布由书本P31图6-18,完成下列问题:估算XX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3年的多少倍。
计算XX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读图6-18,说一说,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阅读:闯关东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阅读:旗袍与旗装活动:读图6-6、6-20,完成下列任务。
(1)“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
找出鄂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
(2)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
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
找出赫哲族的分布地区,讨论上述民谣表达的含义。
城市分布、交通运输铁路占主要地位。
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沿线地区。
2、重要工业城市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长春市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3、活动(1)读图6-23,找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长春、吉林、图们、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城市,归纳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①举例说明哈尔滨市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结合有关知识,解释哈尔滨具有这种独特的异国情调的原因。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说课稿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运用“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图和“东 北地区的面积与人 口统计”表,归纳 东北地区人口的分 布特点
运用“东北地 区城市与铁路 分布”图,归 纳东北地区城 市的分布特点 。
掌握本节教材所 渗透的学习区域 地理的一般方法 ,能够在新情境 中迁移运用
通过人口与城市 分布及影响因素 的学习,培养学 生正确的人地观 。
分布特点:中部南部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交通 分布特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交通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读图6-7、6-18,说一说,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 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 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实施二 民族分布探究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 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 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 的主要原因。
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二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探究三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1953年 (万人) 2010年
45.4 1190 3833
18.7 1133 2747
14.7 2039 4375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自主探究,进入新知
实施一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将人口和地形联系 起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影响人口分 布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地图上地理事 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 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 系。
目录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记忆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闯关东来了解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情况。
2、了解长春市、沈阳、哈尔滨等东北的主要中心城市,掌握它们的工业优势,比如长春市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培养学生通过分析人口和城市分布,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的态度。
二、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应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难点: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大东北》音乐,这首歌激昂欢快,催人奋进,从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学生倾听、歌唱《大东北》,并欣赏东北地区哈尔滨、沈阳、长春的图片。
(二)新课讲解1、人口分布阅读“东北三省人口分布”图和“东北三省面积和人口数量”表格,回答:(1)据表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
()(2)据表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学生:(1)3倍多,2倍多,2倍多;(2)84.4、146.9、297.6人/千米²。
阅读“东北三省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中南人口较稠密的原因。
学生:(1)人口分布不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人口分布 读“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回答1~3题:
项目
省份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万人)
1953年 2010年
黑龙江
45.4 1 190 3 833
吉林
18.7 1 133 2 747
辽宁
14.7 2 039 4 375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A )
下列能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是( C ) A.沿河流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铁路分布 D.沿山脉分布
认识区域内地理事物的分布 学习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将地理分布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使用地图是形成空间分布概念的最佳途径。 (2)利用地图掌握分布规律。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是熟悉地理事物或现 象空间位置的重要途径。地图上的“点”,一般指城市、港口、工业中心等,“线” 一般指山脉、河流、交通线等,“面”一般指行政区、地形区等。例如,可以先在 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稠密区和稀疏区,再结合东北地区的地形区、山脉 等,通过线面结合来掌握其人口分布规律;先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再 结合东北地区的铁路线,通过以线串点来掌握其城市分布规律。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2)读“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说出东北地区城市分布与铁路线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
答案:城市集中分布在铁路线沿线地区。 (3)分析人口密集区与城市分布存在何种关系?与铁路线的分布存在什么关系? 答案: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铁路线沿线地区人口往往较为密集。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初中同步学习·地理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 人口的分布特点。(重点) 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重、难点)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第2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主要讲述了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本节内容是对东北地区人文环境的一个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数据,展示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旨在让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特点。
他们对东北地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分析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从而达到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了解其背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人口和城市分布原因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课件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 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工 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
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 北地区的移民过程。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大连
1.目前,东北三省中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 C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不能确定
2.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D )
A.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B.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3.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B )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读图6—20 找出东北地区主要少数
民族,并说出其主要的分 布区域。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主要少数民族 1、主要少数民族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 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赫哲族等。其中满族是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 民族。 2、少数民族的分布
9.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名称:
平原:A ,B ,C 。
铁路线:D ,E ,F 。
城市:M ,N ,O ,P 。
(2)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
在 平原和 平原。
(3)图中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 和交通枢纽是 。
长春
哈尔滨
沈阳
鞍山
大连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城市分布特点 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
新湘教版-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案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特点3、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城市分布的特点;【学习重点】掌握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学习难点】运用地图归纳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和城市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1-32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1、人口分布特点: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
部和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和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平原和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相比之下山区人口偏少,省北部山区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2、影响因素:、和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二】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学法指导:阅读课文P32-35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东北地区分布较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族;蒙古族分布在部;回族主要分布在中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端;鄂伦春族分布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平原。
【自主学习三】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学法指导:阅读课本P28-30面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填空)1、城市分布特点:(1)东北地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连接着全区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2)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城市化水平的区域。
(3)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线、线、线沿线地区。
2、主要城市: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等。
北部中心城市_______工业发达,是重要铁路枢纽;中部中心城市___ 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南部中心城市____ 是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国家历史文化辽东半岛南端的 (港口),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二、合作探究:1、城市离不开交通,仔细观察东北地区铁路线,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2、哈尔滨、长春、沈阳市东北地区的三大城市,探究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江北部的山区人口
相对稀疏
思考:三江平原也是平原地形,为什么人口稀疏呢?
50º
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较为 严寒;主要是湿润地区,沼泽 广布;加上开发时间较短,因 此人烟稀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地形、气候、开发时间长短等。
√
东北满
族、蒙
古族等
信仰的
萨满教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 方”之意,赫哲人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 鸡飞进饭锅里”这句民谣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
《中国的地域差异》
八年级下册
1
人口怎么减少了?
6.2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学 习 目 标
01
运用图表知道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能 从图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地
理计算能力。
0 2 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 了解东北地区民族的分布特点。
0 3 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 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 点及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
1、人口密度如何计算出来的?计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
分别是多少?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面积
2、估算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人口分别约为1953年的多少倍? 3、根据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东北人口密集分布区主要在哪些区域?想一想,影 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地区
人口多,以
在老师的思维导图基础上丰富内容, 绘制更详细的思维导图。
1、图中的高速铁路名称是( A )
A、哈大高铁 B、沈大高铁
C、京哈高铁
D、京沪高铁
2、这条高速铁路从北到南经过三个省 是 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辽宁省 。
3、这条高铁从北到南经过的三个省会城市
是 哈尔滨 、长春省 、 沈阳 。
2、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大连是一个北方城市,为什么“夏无酷 暑,冬无严寒”呢?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有哪些优势条件?
东北地区 的人口与 城市分布
人口分布 城市分布
影响
中部、南部密集 北部及山区地区稀疏
地形、气候、 开发时间长 短等
沿交通干 线分布
人口、工业运 输需求等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地区不但普通铁路网稠密,而且
已经修建了高速铁路,并于2017年7月正式
通车,它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
时间。读图回答:
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难点:影响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因素
回顾旧知
50º
纬度较高,加上有大、小兴安岭,长 白山脉、森林广布,冬季寒冷漫长。
40º
一、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
84.4
297.61
2
146.89
3倍 2.4倍 2.1倍
近几年,东北人口几乎无增长,甚至 是负增长。2017年,东北三省人口 合计减少37.07万人。主要是因为大 量人口从东北前往国内其他省份(① 经济原因:工业发展遇到瓶颈;②气 候原因:冬季寒冷而漫长)。——导 致不少东北人往更温暖的南部沿海地 区迁移。
东北地区是我国 少数民族的主要 分布地区之一。
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
1、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
2、东北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有哪些? 滨州-滨绥线、京哈线、哈大线
3、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沿交通(铁路)干线分布
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 高的区域。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大连位于北纬40°以南,是东北地区纬度最低的城市, 依山傍海,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因此气候特征具有“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在大连举办国际服装节,其优势条件有:地理位置优 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 斯联系密切;海路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完 善;环境优美,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等。
营业里程 设计时速 全线用时
921公里 350km/h 3.5h
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
-40℃左右
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205cm
哈大高铁是中国首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高寒 地区的高速铁路。
哈药集团
“正宗”“哈啤”
冰城哈尔滨
沈阳故宫
小结
东北地区以大型制造业为主, ,
因此东北地区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 输占主要地区,也因此使得东北的城 市主要沿铁路干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