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_24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_24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首先,经过三个学期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读图方法和地理分析能力。

其次,通过中国的地域差异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所以,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已经具备,学习东北地区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拓展、探究。

再者,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知较为感性,教学过程中,多用直观图片进行知识的传递与讲解。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

在“人口分布”这部分内容中,要求学生结合“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和“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来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以及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状况。

在学生进行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在“城市分布”这部分内容中,介绍了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城市的分布特点以及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省会城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2.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教学难点】如何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能够在新情景中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A.引言:上课、起立、大家好!很高兴我们相聚在这里,与大家共渡40分钟美好时光。

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剧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电视剧《闯关东》的精彩片段,请大家欣赏。

(播放视频)奇怪!这么多人争着抢坐轮船,他们要到那里去?去干什么?“关”指的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的农民向东北地区的移民过程。

这次移民让东北地区的人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请大家齐读目标(课件出示目标,教师板书课题)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许多与人口分布有关的内容,如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大洲、地区、国家的人口分布等。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说课稿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说课稿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说教材 教学目标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3
目标 4
运用“东北地区人 口分布”图和“东 北地区的面积与人 口统计”表,归纳 东北地区人口的分 布特点
运用“东北地 区城市与铁路 分布”图,归 纳东北地区城 市的分布特点 。
掌握本节教材所 渗透的学习区域 地理的一般方法 ,能够在新情境 中迁移运用
通过人口与城市 分布及影响因素 的学习,培养学 生正确的人地观 。
分布特点:中部南部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 影响因素:地形、气候、交通 分布特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影响因素:地形、交通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读图6-7、6-18,说一说,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于 100人/千米2的地区主要 分布在哪里?想一想,影 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哪些?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实施二 民族分布探究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 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找出鄂 伦春族的分布地区,解释导致这种分布 的主要原因。
辽宁三省的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二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探究三
面积(万千米2) 人口 1953年 (万人) 2010年
45.4 1190 3833
18.7 1133 2747
14.7 2039 4375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自主探究,进入新知
实施一
人口分布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堂实施 课后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将人口和地形联系 起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影响人口分 布的因素;让学生认识地图上地理事 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 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 系。
目录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

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

闯关东 关: 河北省秦皇岛市的山海关
精选2021版课件
4
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
精选2021版课件
5精选2021版课件6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 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 族、鄂温春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 广, 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满族的旗装 —— 民国的旗袍 鄂伦春含义: 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赫 哲族是中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主的民族。赫哲人 是“住在江边的人”,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 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赫哲人的渔猎生活。
(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
—绥芬河)沿线地区。
精选2021版课件
9
哈尔滨: 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是重要的
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
联系。
长春: 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
汽车制造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
沈阳: 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 些?
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 地区,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 口较为稠密。
地形、气候、交通等
精选2021版课件
3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工业和交通 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 下, 山区人口偏少, 黑龙江省北部山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一下, 属 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精选2021版课件
10
精选2021版课件
11
谢谢观看!
精选2021版课件
12
精选2021版课件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1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1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及其少数民族分布;(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其城市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了解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2)通过读图,了解东北地区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4)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并能结合地图归纳城市分布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基本概况,树立民族平等的意识,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收集哈尔滨的相关图片,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民族风情。

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收集东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分学习小组回顾上册关于中国的民族的相关知识。

四、教法、学法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法、自主学习、学生读图归纳、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发现基本的规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满汉全席”的故事导入:满汉全席是我国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起源于清朝的宫廷,原为康熙66岁大寿的宴席,旨在化解满汉不和,后世沿袭此一传统,加入珍馐,极为奢华。

清代名宴还包括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白宴。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一百零八种,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分三天吃完。

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开始自主学习。

二)学生分学习小组自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完成课本上的活动题,有疑问的地方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内容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

自主学习提纲:1、人口密度=人口/面积,根据公式,计算黑吉辽三省的人口密度。

2、读图,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独立思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3、知识回顾: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区。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六章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易混提示】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主要 生活在三江平原。“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我国 领土最东、最北都在黑龙江省,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省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 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三江平原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 冲积而成,位于我国最东端。
爱,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演变而来的( A )
A.满族
B.藏族
C.朝鲜族
D.壮族
13.一批从俄罗斯进口的木材由满洲里发往大连,最适合的交通
运输方式是( B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4.河北在历史上曾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被称为“燕赵之地”。
其文化博大精深,自古就有“燕赵有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东北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第六章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万永香学校:麻栗坡民族中学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目标]1、运用“东北地区人口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表,归纳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特点。

2、运用“东北地区主要民族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特点。

3、运用“东北地区城市与铁路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

4、掌握本节教材所渗透的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

[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渗透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人口分布”和“城市分布”两部分内容,“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主要针对“运用地图学习”的教学要求进行说明。

要求学生会从地图中获取一个区域的更深入的信息,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如人口分布与城市、地形区分布之间的关系,城市分布与交通线分布之间的关系等。

经过分析加以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播放《家在东北》音乐(可让学生随音乐一起歌唱),这首歌激昂欢快,催人奋进,从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学生倾听、歌唱《家在东北》欣赏东北地区的图片。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在东北”这首歌曲优美、悠扬。

这种导入方式,能催人奋进,学生在激昂欢快的歌声中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活动一人口分布课件出示“东北地区的面积与人口统计”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人口(万人)1953年1190 1133 20392010年3833 2747 4375“人口密度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1)学生完成P31活动题。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知识技能目标:1.学会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城市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2.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布及主要城市的特点。

3.能归纳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迁移运用。

过程与方法:1.借助相关图、表,分析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2.通过阅读、思考、探究、总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树立人、地和谐观,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了解东北地区人口、民族的分布及特色文化,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总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并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目标:1.观看一段视屏:《闯关东》讲述的是华北地区的人们前往谋生,东北地区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引着华北地区的人们?2.揭示学习目标二、自主,合作,探究:互动一:人口分布1.学海导航:回顾世界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的学习,想一想:学习东北地区人口的分布,我们应该解决哪几个知识点?可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明确:学习任务: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分布的因素;方法:图表分析法2.学海遨游:教材P31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数据表格及6一18地图,请同学们利用好这些资料快速自学,争取2-3分钟完成学习小目标。

3交流归纳: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中部南部人口多,北部东部人口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中部南部多平原,工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因此人口稠密;北部东部多山地,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疏。

4.学法归纳:人口分布,先在图中寻找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再结合分布规律,去探讨空间位置与地形、气候、河流等之间的关系,借助线面结合来归纳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空间分布的因素。

互动二:民族分布1.学海导航:我国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哪里?东北地区主要有哪些民族?分别分布在哪?民族风情有何不同?给大家2分钟时间自学,准备抢答和竞赛。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人口分布:
(1)人口数量:东北地区人口数量比建国前大幅增长。

(2)人口分布:不均匀。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北部地区和山区人口少。

(3)民族构成: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分布最广)、蒙古族(分布在东北地区西部)、回族(分布在东北地区中部)、朝鲜族(分布在长白山两侧)、鄂温克族(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北端)、鄂伦春族(分布在东北地区北部山区)、赫哲族(分布在三江平原),其中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2、城市分布:
(1)分布特点: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京哈线)沿线地区。

(2)主要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以及大庆、齐齐哈尔、绥芬河、图们、鞍山、丹东等。

哈尔滨:东北地区北部中心城市-位于松花洒江畔,工业发达,是重要铁路枢纽,通过滨洲—滨绥线与俄罗斯保持广泛联系;
长春:东北地区中部中心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沈阳:东北地区南部中心城市-是该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和有色冶金著称,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其皇宫建筑群仅次于北京故宫。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

该市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大连工业发达,是我国的造船、机车制造、石油化学和服装等工业中心,该城市的国际服装节,更是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旅游盛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 与城市分布
2020/8/14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二节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 城市分布
自主学习
【知识再现】
1.人口密度=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2.我国的人口分布具有“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的特点。 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分布在东 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等。
【误区警示】
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黑土肥 沃,平原广阔,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又有众多的河流,灌溉便利, 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尤其是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区自然条 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北部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人烟稀少。
【归纳总结】 气候对民俗的影响
图6-2-2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人口分布
1. 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__中_部___ 和__南_部__平原地区人 口多,__工_业___ 和_交__通_运__输__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__松_嫩___平原 和__辽__河__平原人口较为稠密。相比之下,__山_区___人口偏少。 2.民族: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 数民族有__满___族、__蒙_古__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 族、赫哲族等。__满___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 最多的少数民族。
人口分布——平原多、山区少,工业和交通 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
主要少数民族——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城市分布
沿交通线,特别是哈大线、滨绥 线沿线地区
主次活动的主题为“赏千亩梨花, 结民族同心”。
你知道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吗?其中人口最多和分 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答案】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 其中人口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知识结构
东北 地区
的人 口与 城市 分布
(2)B__长__春____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 __汽__车__制_造___基地,铁路车辆制造也有较大规模。 (3)C__沈__阳___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工业以机电、重型机械、有色冶金著称。
【牛刀小试】 2018年4月26日,第二届梨花节暨朝鲜族民俗文化节在集安
知识点二 城市分布
1. 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__铁__路____占 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 要城市和工矿中心。主要铁路有__京__哈____线 (北京—哈尔滨)、___哈__大___线(哈尔滨—大连)、 ______线滨洲(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 滨—绥芬河)。
2. 城市分布特点:东北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 区域。城市集中在_交__通_干__线__沿_线__地区,特别是__哈_大___线、滨洲线、 滨绥线沿线地区。 3.主要城市 (1)A__哈__尔__滨__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机械、医药、食品、 石油化学、亚麻纺织、甜菜制糖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哈尔滨通 过滨洲—滨绥线与___俄__罗__斯___保持广泛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