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鲁迅和郭沫若
都是我国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坛闯将,他们的目标、 都是我国新民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坛闯将,他们的目标、 观点、方法等都是一致的, 观点、方法等都是一致的,都是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战斗武 向反动统治者宣战,但是他们的文学风格却大相径庭。 器,向反动统治者宣战,但是他们的文学风格却大相径庭。 鲁迅善于用杂文的形式表现鲜明的风格, 鲁迅善于用杂文的形式表现鲜明的风格,语言表达幽默 绝妙,讽刺辛辣,凝炼含蓄,一针见血,有一种“ 绝妙,讽刺辛辣,凝炼含蓄,一针见血,有一种“剔肌析 骨、置顽敌于死命”的笔锋,加上集他的那种形象化的描 置顽敌于死命”的笔锋, 缜密的逻辑思维、 写、缜密的逻辑思维、广博的历史材料于一体就构成了鲁 迅杂文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 迅杂文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 郭沫若则善于运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他对旧世界的愤懑和 对新生活的追求。 对新生活的追求。他的诗歌着重表现为一种积极浪漫的情 怀和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怀和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他的诗中常常看到一种 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种纵横驰骋、不局格套的形式, 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种纵横驰骋、不局格套的形式,用 他那高昂雄厚的语言,充分表现了挥洒自如的文学风格。 他那高昂雄厚的语言,充分表现了挥洒自如的文学风格。
飘逸雄放 沉郁顿挫
韩(愈)如海,柳(宗元)如泉 如海, 宗元)
李商隐 李贺 清旷放逸
苏 轼
秦 清丽 杜牧 如澜, 明爽晓畅 (阳修)如澜,苏(轼)如潮 观 欧 阳修) 辛弃疾 雄健清壮 杜甫 俊逸 凄艳 绮丽 李白 白居易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简分法:刚柔二分 简分法: 繁分法:《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诗品》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2、繁分法 较繁的分类法始于刘勰,其《文心雕龙 体性》归纳文学的风格有“八体”。 司空图将诗歌风格分为二十四类。
作家思想感情倾向是考察艺术风格的重 要层面。 贯穿于鲁迅小说中的基本主题是“揭出 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激荡在郭沫若诗歌中的情感力量是大胆 的叛逆精神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信念。 冰心对童心、母爱的张扬和对大自然的 赞美。
(二)形式上,作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 语言、结构以及艺术技巧的运用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的风格首先在 语言上(语言修辞分布)表现出来。 老舍的语言简洁、明快、流利、富于幽 默感,带着北京地区鲜明的地方色彩。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一、风格的定义: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 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 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 李白的飘逸豪放 杜甫的沉郁顿挫 鲁迅,而且
是其艺术创作成熟和取得了较高成就的标 志。
作家的风格还表现在结构方式和艺术手 法的运用上。 赵树理的小说讲究故事性。 孙犁的小说注重意境的创造。 曹禺的戏剧注重偶然因素的“巧合”把 尖锐紧张的冲突扭结在一起。
(三)创作方法的运用,会给作家的风 格带来巨大的差异。 文学史上所说的现实主义风格、浪漫主 义风格、唯美主义风格等,就是指作家运 用创作方法的特点。 如李白和杜甫,鲁迅与郭沫若,雨果与 巴尔扎克。
李白杜甫诗歌不同艺术风格,就与他们不同的 性格气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艺术趣味分 不开。 李白狂放不羁,到处漂泊,遍历名山大川,诗 风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一生不得志,饱尝战乱之苦,目睹民众悲 惨生活,感时伤世的精神个性使其诗风雄浑凝重 、沉郁顿挫。
(二)艺术风格的形成还受客观因素的 影响。 时代文化、民族文化、地域色彩、流派 特点等因素都会给艺术风格打上烙印。
文学概论 文学风格PPT课件

段。”
——丹纳
总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行文学风格 论的探讨也正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艺 术鉴赏力,培养纯正的审美趣味。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的标志在 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内在特性。
• 曹丕“文以气为主”。
•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 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 李贽:“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 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 者自然壮烈,沉郁者悲酸,古怪者自然奇 绝。”
• “我就写不出斗争比较强烈的戏, 因为天性不是爱打架的人,又没有参 加革命斗争,所以写起逗笑、凑趣的 东西就比较方便一些。我喜欢笑,写 悲剧就不合适。” ——老舍
• 平明的风格,庄严的风格、精练的风 格、力的风格。
——狄米椎耶斯
• “用语言表达的思想和表达思想的语言,
总是密切相联的”,“我们确实可以完全
正确地说,美妙的措辞就是思想特有的光
辉。”
——朗吉努斯《论崇高》
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 扬雄 “心画心声”“言为心声”。“言,心 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 矣。”
——谢榛:《四溟诗话》
• “风格——这乃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
的一切隔阂的能力,风格的最后胜利乃是确
立精神上的接近。”
——高尔斯
华绥
• “……只要拿一个相当优秀的艺术家的一件
没有签名的作品给内行去看,他差不多一定
能说出作家来;如果他经验相当丰富,感觉
相当灵敏,还能说出作品属于那位作家的哪
一个时期,属于作家的哪一个发展阶
•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 我一个人,而为大家所有,真理占有 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 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概念: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
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
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
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
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ppt课件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扬雄《法言·问神》: “心画心声” 曹丕《典论· 论文》:“文以气为主”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 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风格即人”(法 国 布封)(人:创作个性)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外化、 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格。独特的言 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的载体。
(一)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风格特色也总会通
过语言呈现出来。在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对于表 现作家的风格有着突出的意义,它体现着作家的思 维特点和精神个性,也最直接地作用于读者的阅读 活动。成熟的作家都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所构成的 语言风格,如鲁迅的凝重精深、郭沫若的华丽奔放、 老舍的幽默灵活等。(如王蒙)
——(明)谢榛:《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
一、创作个性是内在根据(P281)
三、言语组织和文体特色是外部特征
(二)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①体裁是风格的基础,不同的体裁要求与之相应的风格。体裁与风格的关 系也十分密切。(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早就有对文体风格的探讨,例如,曹 丕《典论·论文》说:“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 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闲雅,说炜晔而谲诳。”)(如诗歌的抒情风格、小说的叙事风 格。悲剧表现崇高的风格、喜剧表现幽默的风格、正剧表现严肃庄重的风 格等等 )
文学概论课后答案(童庆炳版)十三到十四章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
钱锺书认为,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他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也是指的作家的创作个性。
他们重视生成风格的内在的主观方面的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本质的关键,但是忽视了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
歌德看到了这一点,认为风格必须“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
马克思说得更明白而深刻。
他也引用布封的“风格即是人”的话,但作了辩证的解释。
他说:“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
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他认为写作还必须“用事物本身的语言说话,来表达这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他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去表露自己的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又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的时候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这才是对“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较全面的理解。
2.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首先,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文学风格多种多样,各有各的审美价值,一般不分轩轾。
由于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不同,也有特定的语境或心境,可以对风格美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这是不足为奇的。
但不可以主观随意地褒此而贬彼。
郎加纳斯推崇崇高的风格,狄德罗喜欢简朴的风格,歌德赞赏雄伟的风格,雨果爱好单纯的风格,姚鼐主张“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也有人偏爱朦胧、新奇、怪诞,都是个人性情所致。
其次,风格欣赏中的偏好,归根结底是因为读者与作者通过风格的纽带达到了个性间的吸引,灵魂与灵魂的相通,如不相合,则不可勉强。
文学概论13.4 课件

[1]对文学风格本质的几种不同认识
A文学风格就是文学作品的外在形式特征或 作家高明的创作技巧;西方的认识。
B文学风格就是作者本人的个性,即“风格= 文格=人格”,中国古代的扬雄提出的“言为 心声,书为心画”的观点。
人品与文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人格 与文格的关系,这是个老话题,又是个值 得思考的问题。
在文学创作中,虽然每个作家都有自
己的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自己的
风格,即使某些作品已经有了某些角色,
也还不一定就有就形成了风格,只有在长
期艰巨的艺术实践中,一系列作品达到内
容和形式,主观与客观高度统一并显示出
最优化的稳态效果的作家,才能称为有了
风格。因此,对于作家来说,风格是其创
作成熟并获得较高艺术成就的标志。比如
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所作也”。这在说明李清照的词作高于其夫赵
明诚的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是与众不同,不容相混的。姜夔说得不错:“一家之
语,自有一家之风味。这也清楚地说明了作家各有自
己的独特风格,而风格是模仿不来的。
优秀的作家,即使是写同时代的同样的题材,甚 至是用同样的体裁,由于精神个性、创作个性不同, 作品的风格,也有显著的差异。例如下面两首绝句:
容是否吻合这个方面,因为作品的内容是可
以作伪的,它可以是和作家本人性格人格很
不一样的东西。
钱钟书的“心声心画,本为成事之说,实鲜
先见之明。……”意思是说,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
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生活中既有言行
一致、人如其文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意象”说、“滋味”说、“物感”说、“象外”说、“妙悟”说、“童心”说、“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出入”说。
4.亚里士多德:“净化”说立普斯:“移情”说克罗齐”直觉”说康德:审美态度说弗洛伊德:“无升华意识”说荣格“原型”说5.文学社会学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久远的渊源,中国古代可以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在西方,文学社会学的初坯可以追溯到18世纪意大利学者维柯。
他在其社会学著作《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并以古代希腊社会研究的成果来考察荷马及史诗创作,从而开创了把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
6.法国的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艺术哲学》等著作中提出了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1.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六个基本观念:(1)艺术活动论(2)艺术交往论(3)艺术生产论(4)艺术反映论(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6)人民文学论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1.恩格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与物质经济基础的联系具有间接的性质)2.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3.中国古代的“感物说”,就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但这并不影响很多文论家对世界的强调。
4.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5.《尚书·尧典》:“诗言志”6.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厘头与后现代主义解构大师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解释‚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同时是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 种普遍敏感性和一个历史时期。它远比现代主义更 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 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 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 本尼特、罗伊尔认为:喜剧可以说存在着某种‚唧 唧喳喳‛(cheapness)、无病呻吟的陈腐的开玩笑 的性质。就此看来,喜剧取决于某种惊奇——对妙 语(punchline)的惊奇——和对妙语的某种认识: 你已经知道某个妙语即将来临并且知道它属于哪一 类的妙语,但是你无法确切地说出它到底是什么, 这里面包含了对某些事物既惊奇又熟悉的笑所产生 的充满孩子气的喜悦。
三、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 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 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 身及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 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 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 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 尝之各有甄别,何哉,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 归。‛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 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 为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孟子· 公孙丑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 间。‛ 《诗品》曰:“行神如空,行气如 虹。‛
‚雄浑‛的境界,具有体积空间上‚至大‛ 和时间上‚悠远‛的特征。它们在体积上宏 伟壮丽,粗犷巍峨,给人以拔地通天、雄浑超 迈的感受;空间上广阔浩瀚,给人以苍茫浩渺、 无边无际的体验;时间上久远渺茫,来去匆匆 又周而复始,给人以不见始终、无始无终的心 灵振荡。 ‚雄浑美‛的感情特色往往是:亢奋昂扬,遒 劲慷慨,豪放壮阔,奔放激烈,充满了金戈铁马、 炮击弩发般的气势,犹如滔滔江河,汹涌澎湃,
假如黛玉没有死
设想一幕黛玉和宝玉婚后的场景(缠绵?
吟诗?膝下儿女?吵架?离婚?七年之 痒?)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 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 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续写《小红帽》结局
‚哎,外婆,‛她说,‚你的耳朵怎 么这样大呀?‛ ‚为了更好地听你说话呀,乖乖。‛ ‚可是外婆,你的眼睛怎么这样大 呀?‛小红帽又问。 ‚为了更清楚地看你呀,乖乖。‛ ‚外婆,你的手怎么这样大呀?‛ ‚可以更好地抱着你呀。‛ ‚外婆,你的嘴巴怎么大得很吓人 呀?‛
《开往……的地铁》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 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 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 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 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 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周星驰=喜剧=“无厘头‛=无意义?
周星驰=喜剧=孩子气的‚妙语‛=有意义。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扬雄 ‚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闲居赋》: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
《红楼梦》
二人正说着, 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 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 也 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 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 只是`爱'哥哥 `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 四五'了
经典台词: 1、‚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 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 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 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 ‘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 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 2、你可以说我是跑龙套的,但是你不可以说我是 ‚臭跑龙套‛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张柏芝 主演。 3、周星驰:你来这里干什么?赵薇:我想帮你们比赛。 周星驰:你怎么帮?你快点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 的。《少林足球》 4、周: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什么?赵薇:说什么,讨 厌啦!周:你想吓我是吓不倒的,我什么都怕,就不 怕鬼!--《少林足球》
创作实践 外 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 存在的基本条件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繁分法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 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 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 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 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 达、流动
简分法:刚柔二分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
姚鼐
姚鼐(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 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梦谷, 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 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 柔之发也。
简分法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 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其得于阳与刚之 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 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 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 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 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 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 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 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 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复鲁絜非书》
5、 (文西告诉007,间谍卫星失踪了要他立即行动) 007:我正在谈儿女私情,国家这种小事改天再说啦! 《国产凌凌漆》 6、唐僧:所以说做妖就像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 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妖,是人妖。《大话西游》 7、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没办法不表达我真正的身 份,其实我就是射雕英雄的传人,东方不败的师傅-西方失败!--《神龙教》 8、白晶晶:放过你?你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至 尊宝:正在想……你给我个杀我的理由先!--《大话 西游》 9、扮一个最帅的样子 "不用了,现在已经是了" :那 扮一个最丑的样子 "不行啊,怎么扮也不会丑" :扮 一个最淫贱的样子 "那更不用了,你照照镜子就是了 " <<鹿鼎记>>
10、大哥你别闹了,看看你那么干净,进去化
个装再来吧.你看看我,烂命一条,满手烂疮, 你怎么惨得过我啊? <<唐伯虎点秋香>> 11、青霞:那你会不会晃点你老爸?周说:那 要看有没有好处啊。 青霞说:要是有好处呢? 周说:那就晃点他咯! <<鹿鼎记-神龙教>> 12、爹,我决定去京城考武状元。 吴:好, 儿子,老爹等你这句话等了30年了。 周:你 不要误会,我不是为祖宗而考功名,我是为 了一个女人。 吴:好,为女死,为女亡,为 女去考状元郎,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周:是 怡红院的如霜姑娘。 吴:妓女!好,敢爱别 人之不敢爱,老爹佩服你。 <<武状元-苏乞 儿>>
逸民,名缀下士。背京沂伊,面郊后市。浮 梁黝以迳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 睹人事之终始。张公大谷之梨,溧侯乌椑之 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 植。菜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 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 白薤负霜。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 孰知其他。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 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 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 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 亦拙者之为政也。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宁波工程学院数字大学堂
选课码: JTWK-6251
课程代码:41115280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风格‛一词最初属 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 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 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熙来攘往的地铁口,一个女孩和另外三个男生告别, 他们刚刚举行了毕业典礼,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理 想的工作。女孩是班里的班花,男生都喜欢她,只 是无法说出口,三个男生虽然不是同一宿舍但却有 着两肋插刀的情谊和共同的心思,就是对女孩都曾 在心中异口同声地说过相同的话——我爱你。四个 人关系一直很好,好到大家都叫他们‚四人帮‛, 好的三人中没有一个人感率先捅破这层爱情的薄膜。 如今女孩在另外一个城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三个男孩一个留在了宁波,另外两个分别也与不 同城市的公司签了约。今天是他们各奔前程的日子, 他们说好了先送女孩上车,然后三人去通宵喝酒, 达旦狂欢,并且相约10年后重聚。 当女孩上车后 向他们挥手道别的时候,每个人眼中都有些湿润, 想伸出手遮挽些什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