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松江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15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2.某公司三月份的产值为a万元,比二月份增长了m%,那么二月份的产值(单位:万元)为()A.a(1+m%)B.a(1﹣m%)C.D.3.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m=0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4.某餐饮公司为一所学校提供午餐,有10元、12元、15元三种价格的盒饭供师生选择,每人选一份,该校师生某一天购买的这三种价格盒饭数依次占50%、30%、20%,那么这一天该校师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元、12元B.12元、11元C.11.6元、12元D.11.6元、11元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B.正六边形C.平行四边形D.菱形6.三角形的内心是()A.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计算:=.8.分解因式:x2﹣6xy+9y2=.9.方程=x的根是.10.函数的定义域是.11.某工厂对一个小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在10天中,这个小组出次品的情况如表所示:每天出次品的个数0 2 3 4天数3 2 4 1那么在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数的标准差是.12.从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四个关系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那么选到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13.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AC,点E在中线CD上,BE平分∠ABC,那么∠DEB的度数是.14.如果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1,BC=3,那么四边形AEFD与四边形EBCF的面积比是.15.如图,在▱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OD 的中点,如==,那么=.16.当x=2时,不论k取任何实数,函数y=k(x﹣2)+3的值为3,所以直线y=k(x﹣2)+3一定经过定点(2,3);同样,直线y=k(x﹣3)+x+2一定经过的定点为.17.将矩形ABCD(如图)绕点A旋转后,点D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D′,点C落到C′,如果AB=3,BC=4,那么CC′的长为.18.如图,⊙O1的半径为1,⊙O2的半径为2,O1O2=5,⊙O分别与⊙O1外切、与⊙O2内切,那么⊙O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0分)19.化简:﹣(x2+x),并求当x=﹣30时的值.20.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直线y=x﹣2相交于横坐标为3的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点B在直线y=x﹣2上,点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C∥x轴,BC=4,且BC在点A上方,求点B的坐标.22.甲乙两人各加工30个零件,甲比乙少用1小时完成任务;乙改进操作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结果乙完成30个零件的时间比甲完成24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1小时.问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BC,E是CD的中点,BE交AC于F,过点F作FG∥AB,交AE于点G.(1)求证:AG=BF;(2)当AD2=CA•CF时,求证:AB•AD=AG•AC.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c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B,它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C,且∠OBC=∠OAB,AC=3.(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点D在此抛物线上,DF⊥OA,垂足为F,DF与线段AB相交于点G,且S△ADG:S△AFG=3:2,求点D的坐标.25.在⊙O中,OC⊥弦AB,垂足为C,点D在⊙O上.(1)如图1,已知OA=5,AB=6,如果OD∥AB,CD与半径OB相交于点E,求DE的长;(2)已知OA=5,AB=6(如图2),如果射线OD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且△OCD是等腰三角形,求AF的长;(3)如果OD∥AB,CD⊥OB,垂足为E,求sin∠ODC的值.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再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A、=2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A选项错误;B、=13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B选项错误;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C选项正确;D、=故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的理解,能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2.某公司三月份的产值为a万元,比二月份增长了m%,那么二月份的产值(单位:万元)为()A.a(1+m%)B.a(1﹣m%)C.D.考点:列代数式(分式).分析:由题意可知:三月份的产值是二月份的(1+m%),进而用除法求得单位“1”的量,即二月份的产值.解答:解:二月份的产值为a÷(1+m%)=万元.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列代数式,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m=0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A.m>B.m≥C.m<D.m≤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x2﹣x+m=0有实数根得到△=(﹣1)2﹣4m≥0,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x+m=0有实数根,∴△≥0,∴(﹣1)2﹣4m≥0,∴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4.某餐饮公司为一所学校提供午餐,有10元、12元、15元三种价格的盒饭供师生选择,每人选一份,该校师生某一天购买的这三种价格盒饭数依次占50%、30%、20%,那么这一天该校师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2元、12元B.12元、11元C.11.6元、12元D.11.6元、11元考点: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该校师生某一天购买的这三种价格盒饭数所占的百分比,列式计算即可;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再找出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可.解答:解:这一天该校师生购买盒饭费用的平均数是:10×50%+12×30%+15×20%=11.6(元);中位数是10和12的平均数,则(10+12)÷2=11(元);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和中位数,注意,当所给数据有单位时,所求得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与原数据的单位相同,不要漏单位.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B.正六边形C.平行四边形D.菱形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6.三角形的内心是()A.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分析:根据三角形内心的性质求解.解答:解: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记住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计算:=.考点: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负整数指数幂,熟知非0数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该数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解因式:x2﹣6xy+9y2=(x﹣3y)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可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2﹣6xy+9y2=(x﹣3y)2.故答案为:(x﹣3y)2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9.方程=x的根是1.考点:无理方程.分析:此题需把方程两边平方去根号后求解,然后把求得的值进行检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两边平方得:3﹣2x=x2,整理得:x2+2x﹣3=0,(x+3)(x﹣1)=0,解得:x1=﹣3,x=1,检验:当x=﹣3时,原方程的左边≠右边,当x=1时,原方程的左边=右边,则x=1是原方程的根.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无理方程,在解无理方程时最常用的方法是两边平方法及换元法,本题用了平方法.注意要把求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10.函数的定义域是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且x﹣2≠0,即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1.某工厂对一个小组生产的零件进行调查.在10天中,这个小组出次品的情况如表所示:每天出次品的个数0 2 3 4天数3 2 4 1那么在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数的标准差是.考点:标准差.分析:根据所给出的数据线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最后根据标准差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2+3×4+4×1)÷10=2,这组数据的方差是:[3(0﹣2)2+2(2﹣2)2+4(3﹣2)2+(4﹣2)2]=2,则这10天中这个小组每天所出次品数的标准差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标准差,计算标准差需要先算出方差,计算方差的步骤是:(1)计算数据的平均数;(2)计算偏差,即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3)计算偏差的平方和;(4)偏差的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12.从①AB∥CD,②AD∥BC,③AB=CD,④AD=BC四个关系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那么选到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选到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画树状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选到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①②,①③,②①,②④,③①,③④,④②,④③,∴选到能够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3.如图,在Rt△ABC中,∠ACB=90°,AB=2AC,点E在中线CD上,BE平分∠ABC,那么∠DEB的度数是45°.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先由∠ACB=90°,AB=2AC,根据三角函数求出∠ABC的度数为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D=BD,然后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ABC=∠DCB=30°,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DC=12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E=∠ABC=15°,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EB的度数.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B=2AC,∴sin∠ABC=,∴∠ABC=30°,∵CD是AB边上的中线,∴CD=BD=AD=AB,∴∠ABC=∠DCB=30°,∵∠ABC+∠DCB+∠CDB=180°,∴∠CDB=120°,∵BE平分∠ABC,∴∠DBE=∠ABC=15°,∵∠CDB+∠DBE+∠DEB=180°,∴∠DEB=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出∠ABC的度数为30°.14.如果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1,BC=3,那么四边形AEFD与四边形EBCF的面积比是3:5.考点:梯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直接利用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EF的长度,再利用梯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2,设梯形ABCD的高为2h,可得四边形AEFD与四边形EBCF的面积比==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考查梯形中位线问题,关键是知道梯形中位线平行梯形上下底且等于上下底的和的一半.15.如图,在▱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点E是OD 的中点,如==,那么=﹣.考点:*平面向量.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然后由三角形法则,求得,又由点E是OD的中点,可求得,再由三角形法则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点E是OD的中点,∴==+,∴=﹣=﹣(+)=﹣.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掌握三角形法则的应用.16.当x=2时,不论k取任何实数,函数y=k(x﹣2)+3的值为3,所以直线y=k(x﹣2)+3一定经过定点(2,3);同样,直线y=k(x﹣3)+x+2一定经过的定点为(3,5).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令x﹣3=0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令x﹣3=0,则x=3,∴x+2=5,∴直线y=k(x﹣3)+x+2一定经过的定点为(3,5).故答案为:(3,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将矩形ABCD(如图)绕点A旋转后,点D落在对角线AC上的点D′,点C落到C′,如果AB=3,BC=4,那么CC′的长为.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首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度;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证明AC′=AC=5,求出D′C的长度;运用勾股定理求出CC′的长度,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B=∠D=90°,AD=BC=4;由勾股定理得:AC==5;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得:∠AD′C′=∠D=90°,AC′=AC=5,AD′=AD=4,D′C′=DC=3;∴D′C=5﹣4=1;由勾股定理得:C′C2=C′D′2+D′C2,∴C′C=,故答案为.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准确找出图形中隐含的等量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旋转变换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解答.18.如图,⊙O1的半径为1,⊙O2的半径为2,O1O2=5,⊙O分别与⊙O1外切、与⊙O2内切,那么⊙O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r≥3.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内切圆的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外切圆的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可得OO1,OO2,分类讨论:三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三圆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1:2r=5+2﹣1=6,解得r=3;如图2: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r+1)+(r﹣2)>5,解得r>3,综上所述:r≥3.故答案为:r≥3.点评:本题考查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了相切的关系:内切圆的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差,外切圆的圆心距等于半径之和,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0分)19.化简:﹣(x2+x),并求当x=﹣30时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求出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x(x+1)=•x(x+1)=,当x=﹣30=﹣1时,原式==﹣﹣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最后求出整数解即可.解答:解:∵由①得7x﹣7<4x+3,3x<10,,由②得4x+6≥2x+1,2x≥﹣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它的整数解为﹣2,﹣1,0,1,2,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难度适中.2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直线y=x﹣2相交于横坐标为3的点A.(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点B在直线y=x﹣2上,点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BC∥x轴,BC=4,且BC在点A上方,求点B的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把点A的横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y=x﹣2,可求得点A的纵坐标,把点A的横纵坐标代入y=,即可求得所求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设点C(,m),则点B(m+2,m),根据BC=4列出方程m+2﹣=4,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横坐标为3的点A在直线y=x﹣2上,∴y=3﹣2=1,∴点A的坐标为(3,1),∴1=,∴k=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设点C(,m),则点B(m+2,m),∵BC=4,∴m+2﹣=4,∴m2+2m﹣3=4m,∴m2﹣2m﹣3=0,解得m1=3,m2=﹣1.m1=3,m2=﹣1都是方程的解,但m=﹣1不符合题意,∴点B的坐标为(5,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难度适中.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22.甲乙两人各加工30个零件,甲比乙少用1小时完成任务;乙改进操作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结果乙完成30个零件的时间比甲完成24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1小时.问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设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x个、y个,根据各加工30个零件甲比乙少用1小时完成任务,改进操作方法之后,乙完成30个零件的时间比甲完成24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少1小时,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x个、y个,由题意得,,解得:.经检验它是原方程的组解,且符合题意.答:甲乙两人原来每小时各加工零件分别为6个、5个.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注意检验.2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BC,E是CD的中点,BE交AC于F,过点F作FG∥AB,交AE于点G.(1)求证:AG=BF;(2)当AD2=CA•CF时,求证:AB•AD=AG•A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求得∠ADE=∠BCE,进而证得△ADE≌△BCE,得出AE=BE,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证得结论;(2)先根据已知条件证得△CAB∽△CBF,证得,因为BF=AG,BC=AD,所以,从而证得AB•AD=AG•AC.解答:证明:(1)∵在梯形ABCD中,AB∥CD,AD=BC,∴∠ADE=∠BCE,在△ADE和△BCE中∴△ADE≌△BCE.∴AE=BE,∵FG∥AB,∴,∴AG=BF.(2)∵AD2=CA•CF,∴,∵AD=BC,∴.∵∠BCF=∠ACB,∴△CAB∽△CBF.∴.∵BF=AG,BC=AD,∴.∴AB•AD=AG•A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断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等,熟练掌握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c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B,它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C,且∠OBC=∠OAB,AC=3.(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果点D在此抛物线上,DF⊥OA,垂足为F,DF与线段AB相交于点G,且S△ADG:S△AFG=3:2,求点D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首先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进而求出点A坐标,结合∠OBC=∠OAB,即可求出OB的长度,点B的坐标求出,利用待定系数法列出a和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a和c的值,抛物线的表达式即可求出;(2)由S△ADG:S△AFG=3:2得DG:FG=3:2,DF:FG=5:2,设OF=m,得AF=4﹣m,用m表示出DF的长,由FG∥OB,可用m表示出FG,由比例列出等式,求出m的值,进而求出D点坐标.解答:解:(1)∵抛物线y=ax2﹣2a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OC=1,OA=OC+AC=4,∴点A(4,0),∵∠OBC=∠OAB,∴tan∠OAB=tan∠OBC,∴,∴,∴OB=2,∴点B(0,2),∴∴,∴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由S△ADG:S△AFG=3:2得DG:FG=3:2,DF:FG=5:2,设OF=m,得AF=4﹣m,,由FG∥OB,得,∴,∴,∴m2﹣7m+12=0,∴m1=3,m2=4(不符合题意,舍去),当m=3时,D点横坐标为,∴点D的坐标是(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涉及到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比例的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求出点B的坐标,此题难度不大.25.在⊙O中,OC⊥弦AB,垂足为C,点D在⊙O上.(1)如图1,已知OA=5,AB=6,如果OD∥AB,CD与半径OB相交于点E,求DE的长;(2)已知OA=5,AB=6(如图2),如果射线OD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且△OCD是等腰三角形,求AF的长;(3)如果OD∥AB,CD⊥OB,垂足为E,求sin∠ODC的值.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由在⊙O中,OC⊥弦AB,可求得AC与OC的长,又由OD∥AB,可得OD⊥OC,即可求得CD的长,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答案;(2)由△OCD是等腰三角形,OD>OC,可分别从当DC=OD=5时与当DC=OC=4时,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3)首先设OB=OD=r,BC=x,即可表示出OC,易得∠COB=90°﹣∠DOE=∠ODC,即可得tan∠COB=tan∠ODC,可得,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1)∵在⊙O中,OC⊥AB,∴AC=,OC==4,∵OD∥AB,∴OD⊥OC,△ODE∽△BCE,∴CD=.∵,∴,∴DE=;(2)∵△OCD是等腰三角形,OD>OC,∴如图①,当DC=OD=5时,∠DOC=∠DCO,∵∠DFC+∠DOC=∠DCF+∠DCO=90°,∴∠DFC=∠DCF,∴DF=DC=DO=5,OF=10,∴CF=,;如图②,当DC=OC=4时,作△DOC的高CH,∴,CH=;∴tan∠FOC=,∴.;(3)设OB=OD=r,BC=x,则,∵OD∥AB,OC⊥AB,∴OD⊥OC,又∵CD⊥OB,∴∠COB=90°﹣∠DOE=∠ODC,∴tan∠COB=tan∠ODC,∴,∴,∴xr=r2﹣x2,x2+rx﹣r2﹣0,∵r≠0,,(负值舍去),∴sin∠ODC=sin∠COB=.点评:此题属于圆的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
2015年上海中考各区二模数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BC OC = ∴ OC ,∴ OD
2 2
x r 2 − x2
2
=
r 2 − x2 r
2
,…………………(1 分)
∴ xr = r − x , x + rx − r − 0 , 5 ∵ r ≠ 0 , ( rx ) + rx − 1 ≠ 0 , rx = − 1 ± (负值舍去) ,………………………(1 分) 2 BC x 5 −1 ∴sin∠ODC=sin∠COB = OB .……………(1 分) = = r 2
2 2 2 2
年长宁区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长宁区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2
x
2
2
2
∆ADE
2
∆ADE
1
2
D
E
H
F
C
P
G R
O
A
Q
B
初三数学基础考试卷—3—
2015
年上海各区县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DE=CF. (1 分) (2)据题意,设 DP=t,PA=10-t,AQ=3t,QB=12-3t,BR=1.5t(0 < t < 4). (1 分) ∵矩形 ABCD ∴∠A=∠B=90° 若△PAQ 与△QBR 相似,则有 AP AQ 10 - t 3t 14 ① QB = (2 分) = t= BR 12 - 3t 1.5t 5
25
D P E F C
O R
A
Q
B
第 25 题图
初三数学基础考试卷—2—
2015
年上海各区县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5 18. 1
或 11 . 6 24.(本题满分 12 分) 解:(1) y = x − 2tx + t − 2 = (x - t ) - 2 ∴A(t,-2)(2 分) y ∵点 C 的横坐标为 1,且是线段 AB 的中点 ∴t =2 (1 分) ∴ y = (x - 2 ) - 2 D ∴P(1,-1).(1 分) O (2)据题意,设 C(x,-2)(0< x < t),P(x, ( x − t ) − 2 )E P B C A AC= t-x,PC= ( x − t ) (1 分) 第 24 题图 ∵AC=PC ∴t-x = ( x − t ) ∵x < t ∴ t - x=1 即 x = t - 1 ∴AC=PC=1 (2 分) AC ∵DC//y 轴 ∴ PC ∴EB= t ∴OE=2-t = EB AB 1 1 3 ∴S = 1 (OE + DP) × OD = (3 − t )(t − 1) = − t + 2t − (1< t <2). (2 分) 2 2 2 2 1 1 1 (3) S = 2 DP × AB = 2 ×1× t = 2 t (1 分) 1 3 ∵ S = 2S ∴ 1 t = 2( − t + 2t − ) 2 2 2 3 解得 t = 3 , t = 2 (不合题意)∴ t = .(2 分) 2 2 25.(本题满分 14 分) (1)证:作 OH⊥DC 于点 H,设⊙O 与 BC 边切于点 G,联结 OG. (1 分) ∴∠OHC=90° ∵⊙O 与 BC 边切于点 G ∴OG=6,OG⊥BC ∴∠OGC=90° ∵矩形 ABCD ∴∠C=90° ∴四边形 OGCH 是矩形 ∴CH=OG ∵OG=6 ∴CH=6 (1 分) ∵矩形 ABCD ∴AB=CD 第 25 题图(1) ∵AB=12 ∴CD=12 ∴DH=CD﹣CH=6 ∴DH= CH ∴O 是圆心且 OH⊥DC ∴EH=FH (2 分)
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B.C.D.162.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4.某班一个小组7名同学的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7,29,27,25,27,30,2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7,25 B.25,27 C.27,27 D.27,30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成为菱形,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AC⊥BD B.AB=AC C.∠ABC=90°D.AC=BD6.已知⊙O1的半径r1=6,⊙O2的半径为r2,圆心距O1O2=3,如图⊙O1与⊙O2有交点,那么r2的取值范围是()A.r2≥3 B.r2≤9 C.3<r2<9 D.3≤r2≤9二、填空题7.因式分解:2a2﹣3a=______.8.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9.计算:2(﹣)+3=______.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12.将抛物线y=x2﹣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1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A(x1,y1),B(x2,y2)是图象上另两点,其中x1<x2<0,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4.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______.15.某服装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2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______万件.16.从1到10的十个自然数中,随意取出一个数,该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17.某商品原价289元,经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关于x的方程是______.18.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5,E是AB上一点,将△BCE 沿着直线CE翻折,点B恰好与D点重合,则BE=______.三、解答题19.计算:()﹣2+(π﹣3.14)0+.20.解方程组:.21.已知气温的华氏度数y是摄氏度数x的一次函数,如图所示是一个家用温度表的表盘,其左边为摄氏温度的刻度和度数(单位:℃),右边为华氏温度的刻度和度数(单位:℉),观察发现表示﹣40℃与﹣40℉的刻度线恰好对齐(左一条水平线上),而表示0℃与32℉的刻度线恰好对齐.(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当华氏温度为104℉时,温度表上摄氏温度为多少?22.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BC于D,O为AD上一点,以O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于G,交BC于E、F.且AG=AD.(1)求EF的长;(2)求tan∠BDG的值.23.如图,已知等腰△ABC中,AB=AC,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1)求证:∠CAD=∠ECB;(2)点F是AC的中点,连结DF,求证:BD2=FC?BE.2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1,0),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 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ABC与△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25.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2016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A.B.C.D.16【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无理数,故B正确;C、是有理数,故C错误;D、16是有理数,故D错误;故选:B.2.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A错误;B、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故B错误;C、被开方数含开的尽的因数,故C错误;D、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故D正确;故选:D.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k,b的符号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解答】解:由已知,得:k=1>0,b=﹣1<0,故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C.4.某班一个小组7名同学的体育测试成绩(满分30分)依次为:27,29,27,25,27,30,2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7,25 B.25,27 C.27,27 D.27,30【考点】众数;中位数.【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27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7;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7.故选C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要使它成为菱形,那么需要添加的条件可以是()A.AC⊥BD B.AB=AC C.∠ABC=90°D.AC=BD【考点】菱形的判定.【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有四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④对角线平分对角,作出选择即可.【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C≠BC,∴平行四边形ABCD不是,故本选项错误;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能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错误;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是菱形.故选:A.6.已知⊙O1的半径r1=6,⊙O2的半径为r2,圆心距O1O2=3,如图⊙O1与⊙O2有交点,那么r2的取值范围是()A.r2≥3 B.r2≤9 C.3<r2<9 D.3≤r2≤9【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由⊙O1的半径r1=6,⊙O2的半径为r2,圆心距O1O2=3,根据两圆位置关系与圆心距d,两圆半径R,r的数量关系,可求得内切时,r2的值,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O1的半径r1=6,⊙O2的半径为r2,圆心距O1O2=3,∴若⊙O1与⊙O2内切,则r2=3或r2=9,∵⊙O1与⊙O2有交点,∴r2的取值范围是:3≤r2≤9.故选D.二、填空题7.因式分解:2a2﹣3a= a(2a﹣3).【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找出公因式a,提取公因式得出答案.【解答】解:2a2﹣3a=a(2a﹣3).故答案为:a(2a﹣3).8.函数的定义域是x≠1 .【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1≠0,解可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有x﹣1≠0,解可得x≠1.故答案为x≠1.9.计算:2(﹣)+3= .【考点】*平面向量.【分析】先去括号,然后进行向量的加减即可.【解答】解:2(﹣)+3=2﹣2+3=2+.故答案为:2+.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m≤1 .【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得出△≥0,建立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4﹣4m≥0,∴m≤1,故答案为:m≤1.11.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不等式﹣x≤0,得:x≥0,解不等式2x﹣4>0,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故答案为:x>2.12.将抛物线y=x2﹣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先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抛物线y=x2﹣2的顶点坐标为(0,﹣2),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2)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3,0),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解答】解:抛物线y=x2﹣2的顶点坐标为(0,﹣2),点(0,﹣2)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3,0),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故答案为y=(x+3)2.1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A(x1,y1),B(x2,y2)是图象上另两点,其中x1<x2<0,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y1<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代入点(﹣1,2)求得k的值,根据k的值判断此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x1<x2<0判断出A(x1,y1)、B(x2,y2)所在的象限,根据此函数的增减性即可解答.【解答】解:∵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k=﹣2,∴此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2<0,∴A(x1,y1)、B(x2,y2)两点均位于第二象限,∴y1<y2.故答案为:y1<y2.14.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y2+y﹣3=0 .【考点】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分析】根据题意,设=y,则=,代入分式方程,整理可得整式方程.【解答】解:由题意,设=y,则=,∴原方程化为:y﹣+1=0,∴整理得:y2+y﹣3=0.故答案为y2+y﹣3=0.15.某服装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2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19.6 万件.【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分析】抽取的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2件不合格,那么合格的有98件,由此即可求出这类产品的合格率是98%,然后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知道合格率是98%,即可求出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的件数.【解答】解:∵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2件不合格,∴合格的有98件,∴合格率为98÷100=98%,∴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20×98%=19.6万件.故答案为:19.6.16.从1到10的十个自然数中,随意取出一个数,该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分析】由从1到10的十个自然数中,是3的倍数的有3,6,9,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从1到10的十个自然数中,是3的倍数的有3,6,9,∴随意取出一个数,该数为3的倍数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7.某商品原价289元,经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56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关于x的方程是289(1﹣x)2=256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本题可参照增长率问题进行计算,如果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可以用x表示两次降价后的售价,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89(1﹣x)2,即方程为289(1﹣x)2=256.故答案为:289(1﹣x)2=256.18.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5,E是AB上一点,将△BCE 沿着直线CE翻折,点B恰好与D点重合,则BE=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梯形.【分析】如图作DM⊥BC于M,先证明四边形ABMD是矩形,在RT△DMC中求出DM,再在△AED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作DM⊥BC于M.∵∠A=∠B=∠DMB=90°,∴四边形ABMD是矩形,∴AD=BM=2,AB=DM,∵BC=CD=5,在RT△DMC中,∵CM=BC﹣BM=3,CD=5,∴DM=AB===4,设BE=DE=x,在RT△AED中,∵AE2+AD2=ED2,∴(4﹣x)2+22=x2,∴x=,∴BE=,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9.计算:()﹣2+(π﹣3.14)0+.【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实数的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方、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2+(π﹣3.14)0+=9﹣(﹣1)+1+×2=9+1+1+=11.20.解方程组:.【考点】高次方程.【分析】首先把第二个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即可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分别与第一个方程,即可组成方程组,即可求解.【解答】解:由(2)得(x﹣y)(x﹣2y)=0.∴x﹣y=0或x﹣2y=0.原方程组可化为解这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为另解:由(1)得x=12﹣2y.(3)把(3)代入(2),得(12﹣2y)2﹣3(12﹣2y)y+2y2=0.整理,得y2﹣7y+12=0.解得y1=4,y2=3.分别代入(3),得x1=4,x2=6.∴原方程组的解为21.已知气温的华氏度数y是摄氏度数x的一次函数,如图所示是一个家用温度表的表盘,其左边为摄氏温度的刻度和度数(单位:℃),右边为华氏温度的刻度和度数(单位:℉),观察发现表示﹣40℃与﹣40℉的刻度线恰好对齐(左一条水平线上),而表示0℃与32℉的刻度线恰好对齐.(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当华氏温度为104℉时,温度表上摄氏温度为多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设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给定两组数据得出关于k和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2)将y=104带入(1)得出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由已知得:,解得:.故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32.(2)令y=104,则有x+32=104,解得:x=40.故当华氏温度为104℉时,温度表上摄氏温度为40℃.22.如图,在△ABC中,AB=AC=10,BC=12,AD⊥BC于D,O为AD上一点,以O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于G,交BC于E、F.且AG=AD.(1)求EF的长;(2)求tan∠BDG的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连接AF,G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D=BC=6,由勾股定理得到AG=AD==8,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作GH⊥BC于H,推出AD∥GH,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三角形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连接AF,GE,∵AD⊥BC,AB=AC,圆心在AD上,∴BD=CD=BC=6,ED=FD,∴BE=CF,∴AG=AD==8,BG=AB﹣AD=2,设BE=CF=x,则BF=BC﹣BE=12﹣x,∵四边形AGEF内接于⊙O,∴∠BEG=∠BAF,∠BGE=∠BFA,∴△BEG∽△BAF,∴,∴x(12﹣x)=20,∴x=2,x=10(不合题意舍去),∴EF=BC﹣2x=8;(2)作GH⊥BC于H,∵D⊥BC,GH⊥BC,∴AD∥GH,∴△BGH∽△BAD,∴,∴tan∠BDG═.23.如图,已知等腰△ABC中,AB=AC,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1)求证:∠CAD=∠ECB;(2)点F是AC的中点,连结DF,求证:BD2=FC?BE.【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由三线合一定理可证得∠BAD=∠CAD,由CE⊥AB,得到∠ECB=∠BAD,由等量代换可得结论;(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D,∠B=∠ACD,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定理证得FD=FC,BD=ED,于是有∠B=∠BED=∠ACD=∠CDF,从而证得△BDE∽△CF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1)∵AB=AC,AD⊥BC,∴∠BAD=∠CAD,∵CE⊥AB,∴∠ECB=∠BAD=90°﹣∠B,∴∠CAD=∠ECB;(2)∵AB=AC,AD⊥BC,∴BD=CD,∠B=∠ACD,∵CE⊥AB,∴BD=FD,∵F是AC的中点,∴FD=FC,∴∠B=∠BED,∴∠B=∠BED=∠ACD=∠CDF,∴△BDE∽△CFD,∴,∴BD?CD=BE?FC,∴BD2=FC?BE.2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1,0),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 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ABC与△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C两点坐标,再根据A、B两点坐标求出b、c即可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P点坐标,然后计算三角形APC的面积;(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BC∽△AOQ,②△ABC∽△AQO.【解答】解:(1)∵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A(5,0),C(0,5),∵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b=4,c=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5.(2)∵y=﹣x2+4x+5=﹣(x﹣2)2+9,∴P(2,9),过点P作PD∥y轴交AC于点D,如图,则D(2,3),∴=15;(3)①若△ABC∽△AOQ,如图,此时,OQ∥BC,由B、C两点坐标可求得BC的解析式为:y=5x+5,∴OQ的解析式为:y=5x,由解得:,∴Q(,);②若△ABC∽△AQO,如图,此时,,∵AB=6,AO=5,AC=,∴AQ=3,∴Q(2,3).综上所述,满足要求的Q点坐标为:Q(,)或Q(2,3).25.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过A作AH⊥BC,于是得到AH=CD=6,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2)过M作MP⊥CD于P,MK⊥BC于K,反向延长KM交AD于Q,则KQ⊥AD,解直角三角形求得MK=2x=PC,NP=y﹣2x,MP=CK=5﹣x=QD,于是得到AQ=8﹣(5﹣x)=3+x,QM=6﹣2x,推出△AMQ∽△PMN,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①当M在线段EF上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得到QM=MP,列方程得到6﹣2x=5﹣x,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②当M在FE的延长线上时,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QM≌△MNH,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Q=MH,由(2)知FK=x,CK=5﹣x=MH,MK=2x=CH,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过A作AH⊥BC,∴AH=CD=6,∵tan∠ABC=2,∴,∴BH=3,∴CH=AD=8,∴AE=,∴CF=5;(2)过M作MK⊥BC于K,反向延长KM交AD于Q,则KQ⊥AD,在Rt△FMK中,FM?cos∠EFC=FK=x,∵∠EFC=∠B,∴tan∠EFC=2,∴MK=2x=PC,NP=y﹣2x,MP=CK=5﹣x=QD,∴AQ=8﹣(5﹣x)=3+x,QM=6﹣2x,∵∠AMN=90°,∵∠AMQ=∠PMN,∠AQM=∠MPN=90°,∴△AMQ∽△PMN,∴,解得:y=(0≤x≤1);(3)①当M在线段EF上时,∵AM=MN,△AMQ≌△NMP,∴△AMQ≌△NMP,∴QM=MP,∴6﹣2x=5﹣x,∴x=1,∴FM=,②当M在FE的延长线上时,∵∠AMN=90°,∴∠AMQ+∠NMH=∠NMH+∠MNH=90°,∴∠AMQ=∠MNH,在△AMQ与△NMH中,,∴△AQM≌△MNH,∴AQ=MH,由(2)知FK=x,CK=5﹣x=MH,MK=2x,=CH,∴AQ=DH=2x﹣6,∴2x﹣6=5﹣x,∴,∴FM==,。
中考数学 二模 25题

1.(2017年嘉定宝山)已知:8=AB ,⊙O 经过点A 、B .以AB 为一边画平行四边形ABCD ,另一边CD 经过点O (如图8).以点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C 于点E (点E 不与点O 、点C 重合).(1)求证:OE OD =;(2)如果⊙O 的半径长为5(如图9),设x OD =,y BC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O 的半径长为5,联结AC ,当AC BE ⊥时,求OD 的长.2.(2017年普陀)如图10,半圆O 的直径AB =10,有一条定长为6的动弦CD 在弧AB 上滑动(点C 、点D 分别不与点A 、点B 重合),点E 、F 在AB 上,EC ⊥CD ,FD ⊥CD . (1)求证:EO OF =;(2)联结OC ,如果△ECO 中有一个内角等于45 ,求线段EF 的长; (3)当动弦CD 在弧AB 上滑动时,设变量CE x =,四边形CDFE 面积为S ,周长为l ,问:S 与l 是否分别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试用所学的函数知识直接写出它们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定义域,以说明你的结论.图9 B O A 备用图 B OA 图8 E CB A O D 图103.(2017年崇明)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90ABC ∠=︒,6AB =,8BC =,tan 2D =,点E 是射线CD 上一动点(不与点C 重合),将BCE ∆沿着BE 进行翻折,点C 的对应点记为点F . (1)如图1,当点F 落在梯形ABCD 的中位线MN 上时,求CE 的长;(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CD 上时,设CE x =,BFC EFCS y S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如图3,联结AC ,线段BF 与射线CA 交于点G ,当CBG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CE 的长.ABCDEFM NEDCFABEDC FAB GD CAB(第25题图1)(第25题图2)(第25题图3)(第25题备用图)4.(2017年杨浦)已知:以O 为圆心的扇形AOB 中,∠AOB =90°,点C 为»AB 上一动点,射线AC 交射线OB 于点D ,过点D 作OD 的垂线交射线OC 于点E ,联结AE . (1) 如图1,当四边形AODE 为矩形时,求∠ADO 的度数; (2) 当扇形的半径长为5,且AC =6时,求线段DE 的长;(3) 联结BC ,试问:在点C 运动的过程中,∠BCD 的大小是否确定?若是,请求出它 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2017年奉贤)已知:如图9,线段AB =4,以AB 为直径作半圆O ,点C 为弧AB 的中点,点P 为直径AB 上一点,联结PC ,过点C 作CD //AB ,且CD =PC ,过点D 作DE//PC ,交射线PB 于点E ,PD 与CE 相交于点Q . (1)若点P 与点A 重合,求BE 的长; (2)设PC = x ,y CEPD,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3)当点Q 在半圆O 上时,求PC 的长.图9ACPOBD E Q备用图AO BCA OBCD E(备用图) A O B CD E (图1)6.(2017年闵行)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 BC ,∠B = 90°,AB = 4,BC = 9,AD = 6.点E 、F 分别在边AD 、BC 上,且BF = 2DE ,联结FE .FE 的延长线与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设DE = x ,PEy EF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当以ED 为半径的⊙E 与以FB 为半径的⊙F 外切时,求x 的值;(3)当△AEF ∽△PED 时,求x 的值.7.(2017年长宁金山)如图,△ABC 的边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已知AC =6 cm ,BC =8 cm ,点P 、Q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点P 不与点A 、B 重合,BQ =k ·AP (k >0),连接PC 、PQ . (1)求⊙O 的半径长; (2)当k =2时,设AP =x ,△CPQ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CPQ ∽△ABC ,且∠ACB =∠CPQ ,求k 的值.第25题图A B CDE F P (第25题图)A B C D (备用图)EP 第25题图 C AB D8.(2017年虹口)如图,在△ABC 中,AB=AC =5,cos B =45,点P 为边B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射线PE 交射线BA 于点D ,∠BPD=∠BAC .以点P 为圆心,PC 长为半径作⊙P 交射线PD 于点E ,联结CE ,设BD=x ,CE=y . (1)当⊙P 与AB 相切时,求⊙P 的半径;(2)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O 与⊙P 相交于点C 、E ,且⊙O 经过点B ,当OP=54时,求AD 的长.9.(2017年浦东新区)如图所示,︒=∠45MON ,点P 是MON ∠内一点,过点P 作OM PA ⊥于点A 、ON PB ⊥于点B ,且22=PB .取OP 的中点C ,联结AC 并延长,交OB 于点D .(1)求证:OPB ADB ∠=∠;(2)设x PA =,y OD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3)分别联结AB 、BC ,当ABD △与CPB △相似时,求PA 的长.(第25题图)(备用图)10.(2016年崇明)如图,已知BC 是半圆O 的直径,8BC =,过线段BO 上一动点D ,作AD BC ⊥交半圆O 于点A ,联结AO ,过点B 作BH AO ⊥,垂足为点H ,BH 的延长线交半圆O 于点F . (1)求证:AH BD =;(2)设BD x =,BE B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 并延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当FAE ∆与FBG ∆相似时,求BD 的长度.11.(2016年宝山嘉定)如图8,⊙O 与过点O 的⊙P 相交于AB ,D 是⊙P 的劣弧OB 上一点,射线OD 交⊙O 于点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C .如果AB =24,32tan =∠AOP . (1) 求⊙P 的半径长;(2) 当△AOC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OD 的长; (3) 设线段OD 的长度为x ,线段CE 的长度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其定义域.(第25题图1)ABDOE HFC(第25题图2) CO D B G A F H E 图8_C _ E _B _O_P_A_ D12.(2016年长宁金山)如图, 已知在Rt △ABC 中, ∠ACB =90°, AB =5, 4sin 5A, P 是边BC 上的一点, PE ⊥AB , 垂足为E , 以点P 为圆心, PC 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 相交于点Q , 线段CQ 与边AB 交于点D . (1)求AD 的长;(2)设CP =x , △PCQ 的面积为y ,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 作CF ⊥AB , 垂足为F , 联结PF 、QF , 如果△PQF 是以PF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求CP 的长.13.(2016年闸北)如图,在△ABC 中,AB=AC=6,BC=4,⊙B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BC 相交于点E ,设⊙B 的半径为x . (1)当⊙B 与直线AC 相切时,求x 的值;(2)设DC 的长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若以AC 为直径的⊙P 经过点E ,求⊙P 与⊙B 公共弦的长.BCAP EQDBCACB ADE (第25题图)14.(2016年闵行)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 AC = 6,AH ⊥BC ,垂足为点H .点D 在边AB 上,且AD = 2,联结CD 交AH 于点E .(1)如图1,如果AE = AD ,求AH 的长;(2)如图2,⊙A 是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交线段AH 于点F .设点P 为边BC 上一点,如果以点P 为圆心,BP 为半径的圆与⊙A 外切,以点P 为圆心,CP 为半径的圆与⊙A 内切,求边BC 的长;(3)如图3,联结DF .设DF = x ,△ABC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5.(2016年松江)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D =90º, BC=11,CD=6,tan ∠ABC =2,点E 在AD 边上,且AE=3ED ,EF //AB 交BC 于点F ,点M 、N 分别在射线FE 和线段CD 上.(1)求线段CF 的长; (2)如图2,当点M 在线段FE 上,且AM ⊥MN ,设FM ·cos ∠EFC =x ,C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 的长.AB C H D (第25题图1) E AB C H D E(第25题图3) F P AB C H D E(第25题图2) F (第25题图1)AC B DE F(第25题图2)AC B DE FNM (备用图)A CBDE F16.(2016年黄埔)如图7,在Rt △ABC 中,90ACB ∠=︒,1AC =,BC =7,点D 是边CA 延长线上的一点,AE ⊥BD ,垂足为点E ,AE 的延长线交CA 的平行线BF 于点F ,联结CE 交AB 于点G .(1)当点E 是BD 的中点时,求tan AFB ∠的值;(2)CE AF 的值是否随线段AD 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 AF 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 ∆与BAF ∆相似时,求线段AF 的长.19.(2016年杨浦)已知:半圆O 的直径AB =6,点C 在半圆O 上,且tan 22ABC ∠=,点D 为AC 上一点,联结DC (如图).(1)求BC 的长;(2)若射线DC 交射线AB 于点M ,且△MBC 与△MOC 相似,求CD 的长; (3)联结OD ,当OD//BC 时,作∠DOB 的平分线交线段DC 于点N ,求ON 的长.图7AB C DEF G (第25题备用图) A B O C A B O C D(第25题图)20.(2016年奉贤) 已知:如图,在边长为5的菱形ABCD 中,cos A =35,点P 为边AB 上一点,以A 为圆心、AP 为半径的⊙A 与边AD 交于点E ,射线CE 与⊙A 另一个交点为点F . (1)当点E 与点D 重合时,求EF 的长;(2)设AP =x ,C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3)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 2EF PE =⋅,若存在,求A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2016年普陀)如图9,在Rt △ABC 中,90C ∠= ,14AC =,3tan 4A =,点D 是边AC 上的一点,8AD =.点E 是边AB 上一点,以点E 为圆心,EA 为半径作圆,经过点D .点F 是边AC 上一动点(点F 不与A 、C 重合),作FG EF ⊥,交射线BC 于点G . (1)用直尺圆规作出圆心E ,并求圆E 的半径长(保留作图痕迹);(2)当点G 在边BC 上时,设AF x =,CG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联结EG ,当△EFG 与△FCG 相似时,推理判断以点G 为圆心、CG 为半径的圆G 与圆E 可能产生的各种位置关系.DCBA E F第25题图P DCBA备用图DCBA图9DCBA图9备用图22.(2016年浦东)如图,Rt △ABC 中,90ACB ∠= ,6BC =,点D 为斜边AB 的中点,点E 为边AC 上的一个动点.联结DE ,过点E 作DE 的垂线与边BC 交于点F ,以,DE EF 为邻边作矩形DEFG .(1)如图1,当8AC =,点G 在边AB 上时,求DE 和EF 的长; (2)如图2,若12DE EF =,设AC x =,矩形DEFG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3)若23DE EF =,且点G 恰好落在Rt △ABC 的边上,求AC 的长.23.(2015年黄埔)如图8,Rt △ABC 中,90C ︒∠=,30A ︒∠=,BC =2,CD 是斜边AB 上的高,点E 为边AC 上一点(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联结DE ,作CF ⊥DE ,CF 与边AB 、线段DE 分别交于点F 、G .(1)求线段CD 、AD 的长;(2)设CE x =,D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联结EF ,当△EFG 与△CDG 相似时,求线段CE 的长.GFED C BA 第25题 图2A BC D EFG 第25题 图1 ABCD备用图DCBA(备用图)图8GFDCB A E23.(2015年奉贤)已知:如图,线段AB =8,以A 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A ,点C 在⊙A 上,过点C 作CD //AB 交⊙A 于点D (点D 在C 右侧),联结BC 、AD . (1)若CD=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设CD =x ,BC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设BC 的中点为M ,AD 的中点为N ,线段MN 交⊙A 于点E ,联结CE ,当CD 取何值时,CE //AD .23.(2015年松江区)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º,AB =4,AD=3,552sin =∠BCD ,点P 是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H ⊥CD ,垂足为H . (1)求证:∠BCD =∠BDC ;(2)如图1,若以P 为圆心、PB 为半径的圆和以H 为圆心、HD 为半径的圆外切时,求DP 的长;(3)如图2,点E 在BC 延长线上,且满足DP =CE ,PE 交DC 于点F ,若△ADH 和△ECF 相似,求DP 的长.DCB (第25题图)AB(备用图)AABCHPD (第25题图1)ABCHPD EF(第25题图2)23.(2015年闵行区)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 BC ,AB = DC = 5,AD = 4.M 、N 分别是边AD 、BC 上的任意一点,联结AN 、DN .点E 、F 分别在线段AN 、DN 上,且ME // DN ,MF // AN ,联结EF .(1)如图1,如果EF // BC ,求EF 的长;(2)如果四边形MENF 的面积是△ADN 的面积的38,求AM 的长;(3)如果BC = 10,试探索△ABN 、△AND 、△DNC 能否两两相似?如果能,求AN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3.(2015年嘉定)在Rt △ABC 中,︒=∠90C ,2=BC ,Rt △ABC 绕着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D ,设点A 旋转后与点E 重合,联结AE ,过点E 作直线EM 与射线CB 垂直,交点为M .(1)若点M 与点B 重合如图10,求BAE ∠cot 的值;(2)若点M 在边BC 上如图11,设边长x AC =,y BM =,点M 与点B 不重合,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若EBM BAE ∠=∠,求斜边AB 的长.A B C D M N E F(图1)A B C D M NE F (第25题图)A CB (M )ED 图10ACBMED图11。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是()A.B.C.x+2D.2.(4分)当a>0时,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a0=0B.a﹣2=﹣a2C.(﹣a)3=﹣a3D.3.(4分)如果a>b,c为任意实数,那么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ac>bc B.ac<bc C.c﹣a>c﹣b D.c﹣a<c﹣b 4.(4分)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小明对7位评委老师打出的分数进行了分析,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次进行分析,那么这两组数据的下列统计量一定相等的是()A.中位数B.众数C.平均数D.方差5.(4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6.(4分)已知矩形ABCD中,AB=12,AD=5,分别以A,C为圆心的两圆外切,且点D 在⊙A内,点B在⊙C内,那么⊙C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A.5<r<6B.5<r<6.5C.5<r<8D.5<r<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7.(4分)计算:﹣=.8.(4分)因式分解:a2﹣a=.9.(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0.(4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11.(4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那么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12.(4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某品牌电动车第一季度销量达10万辆,预计第二季度的销量比第一季度增长10%,第三季度的销量比第二季度增长20%,那么预计第三季度的销量为万辆.13.(4分)一个公园有东、南、西三个入口,小明和小红分别随机从一个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那么他们从同一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的概率是.14.(4分)平移抛物线y=x2+2x+1,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且顶点在第四象限,那么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可以是.(只需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表达式)15.(4分)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B∥CD,AB=2CD,AC、BD交于点O.设=,=,那么向量可用表示为.16.(4分)某学习小组就本校学生的上学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和图2所示.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该校步行上学的学生约为人.17.(4分)一种弹簧秤称重不超过8千克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y(厘米)与所挂重物质量x(千克)是一次函数关系.又已知挂2千克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1厘米,挂4千克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2厘米,那么挂5千克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厘米.18.(4分)如图,已知△ABC中,∠C=90°,BC=6,AC=8.D是边BC的中点,E是边AC上一点,将△CDE沿着DE翻折,点C落在点F处,如果DF与△ABC的一边平行,那么AE=.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10分)计算:.20.(10分)解方程组:.21.(10分)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4,BC=8.点O在边BC上,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弧经过点A.(1)求⊙O的半径长;(2)P是上一点,PO⊥BC,交AB于点D,联结AP.求∠PAB的正切值.22.(10分)一个凸四边形的四条边及两条对角线共6条线段中,如果只有两种大小不同的长度,那么称这个四边形为“精致四边形”.如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且边长与对角线长度不等,所以正方形是一个“精致四边形”.(1)如图所示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精致四边形”,其中AB=AC=BC=AD,BD=CD.试写出该“精致四边形”的两条性质(AB=AC=BC=AD,BD=CD除外);(2)如果一个菱形(除正方形外)是“精致四边形”,试画出它的大致图形,并求出该“精致四边形”的6条线段中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比值;(3)如果一个梯形是“精致四边形”,试画出它的大致图形,指出两种长度的线段各是哪几条,并求出它的各内角度数.23.(12分)如图,已知AB是⊙O1与⊙O2的公共弦,O1O2与AB交于点C,O1O2的延长线与⊙O2交于点P,联结PA并延长,交⊙O1于点D.(1)联结O1A、O2A,如果AB=AD=AP.求证:O1A⊥O2A;(2)如果PO1=3PO2,求证:PA=AD.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0)、点B(0,2),抛物线y =﹣x2+bx+c经过点A,且顶点C在线段AB上(与点A、B不重合).(1)求b、c的值;(2)将抛物线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顶点落在点P处,新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联结PD,交x轴于点E.①如果m=2,求△ODP的面积;②如果EC=EP,求m的值.25.(14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1,BC=2,点P是边AD上一动点,过点P 作PE⊥AC,垂足为点E,联结BE,过点E作EF⊥BE,交边AD于点F(点F与点A 不重合).(1)当F是AP的中点时,求证:BA=BE;(2)当AP的长度取不同值时,在△PEF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延长PE交边BC于点G,联结FG,△EFG与△AEF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此时AP的长;若不能相似,请说明理由.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分析】根据单项式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答】解:A、是单项式,故A符合题意;B、是分式,故B不符合题意;C、x+2是多项式,故C不符合题意;D、2不是单项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熟练掌握单项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a0=1(a≠0),∴选项A不符合题意;∵a﹣2=,∴选项B不符合题意;∵(﹣a)3=﹣a3,∴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①a0=1(a≠0);②00≠1.(2)a﹣p=(a≠0,p为正整数).3.【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b,∴当c<0时,ac<bc,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当c>0时,ac>bc,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a>b,c是任意实数,∴﹣a<﹣b,∴c﹣a<c﹣b,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等式的性质.4.【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位于中间位置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可以得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不影响中位数.【解答】解:根据题意,从7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得到5个有效评分,5个有效评分与7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是中位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都会受极端值的影响,而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5.【分析】由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才是菱形,得D是假命题,而A,B,C是真命题,故选:D.【解答】解:由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才是菱形,得D是假命题,而A,B,C是真命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真命题,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命题的真假.6.【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根据以A,C为圆心的两圆外切得出⊙A的半径,最后根据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出r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连接AC,∵四边形ABCD为矩形,∴AC==13,∵以A,C为圆心的两圆外切,∴⊙A的半径为AC﹣r=13﹣r,∵点D在⊙A内,∴AD<13﹣r,∴r<8,∵B在⊙C内,∴BC<r,∴r>5,∴5<r<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切两圆的性质以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求出⊙A的半径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7.【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此为基础且重要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8.【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a,进而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a2﹣a=a(a﹣1).故答案为:a(a﹣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9.【分析】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根据判断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故答案为: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10.【分析】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k≠0且Δ=b2﹣4ac=0,建立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k≠0且Δ=(﹣1)2﹣4×k×(﹣1)=1+4k=0,解得: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切记不要忽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一隐含条件.11.【分析】根据题意,先确定k<0,再依据反比例函数性质解答本题即可.【解答】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k<0,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增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把第一季度电动车的销量看成单位“1”,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0×(1+10%)×(1+20%)=10×1.1×1.2=13.2(万辆),∴预计第三季度的销量为13.2万辆.故答案为:13.2.【点评】本题考查百分数的应用,关键是把第一季度电动车的销量看成单位“1”.13.【分析】画树状图,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的结果有3种,再由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把公园的东、南、西三个入口分别记为A、B、C,画树状图如下: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的结果有3种,∴他们从同一入口进入该公园游玩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树状图法求概率,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分析】由平移抛物线y=x2+2x+1,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且顶点在第四象限,设平移后抛物线为y=(x﹣1)2+k,由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得0=(0﹣1)2+k,即k=﹣1,符合顶点在第四象限,故所求为y=(x﹣1)2﹣1(答案不唯一).【解答】解:由平移抛物线y=x2+2x+1,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且顶点在第四象限,设平移后抛物线为y=(x﹣1)2+k,由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得0=(0﹣1)2+k,即k=﹣1,符合顶点在第四象限,故所求为y=(x﹣1)2﹣1(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y=(x﹣1)2﹣1(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解题关键是待定系数法的应用.15.【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AO和AC的关系,过C作AD平行线,构造平行四边形,根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从而可以求得.【解答】解:∵CD∥AB,∴AO:OC=AB:DC=2,∴AO=AC,过C作CE∥AD交AB于E,如图:∴四边形ADCE为平行四边形,∴AE=CD=A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来求解是本题解题的关键.16.【分析】根据全校的总人数×步行的百分比得出结果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样本容量为:25÷50%=50,故该校步行上学的学生约为:1200×=240(人),故答案为:2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数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17.【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标明x的取值范围,将x=5代入求出对应y的值即可.【解答】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b为常数,且k≠0).将x=2,y=11和x=4,y=12代入y=kx+b,得,解得,∴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10(0≤x≤8).当x=5时,y=×5+10=12.5,∴挂5千克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12.5厘米.故答案为:12.5.【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本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DF与△ABC三边分类讨论,由翻折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从而求得AE的长即可.【解答】解:①当DF∥BC时,DF与BC重合,∴C,D,E不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②当DF∥AC,如图:∴DF⊥BC,∴∠CDF=90°,由翻折的性质可知,CD=DF,CE=CF,∴四边形CDFE为正方形,∴CE=CD=3,∴AE=AC﹣CE=5;③当DF∥AB,延长DF交AC于G,如图:∴CG=AC=4,DG==5,∴FG=DG﹣DF=DG﹣CD=2,设CE=EF=x,则EG=4﹣x,在Rt△EFG中,(4﹣x)2=x2+4,解得:x=,∴AE=AC﹣CE=6.5,综上所述,AE=5或6.5.故答案为:5或6.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合理运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中位线定理和勾股定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19.【分析】根据分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及分母有理化、去绝对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2(+1)﹣=.【点评】本题考查分母有理化、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分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及分母有理化、去绝对值的方法是本题的关键.20.【分析】将x2﹣3xy+2y2=0分解因式求出x2﹣3xy+2y2=(x﹣y)(x﹣2y),进而重新组合方程组求出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y=0,x﹣2y=0.原方程组化为,,分别解这两个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根据已知分解因式x2﹣3xy+2y2=(x ﹣y)(x﹣2y)是解题关键.21.【分析】(1)根据圆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垂直的定义以及圆周角定理求出∠PAB=45°,再根据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解:如图,连接OA,则OA=OB=r,OC=8﹣r,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OC2=OA2,即42+(8﹣r)2=r2,解得r=5,即⊙O的半径长为5;(2)解:∵PO⊥BC,∴∠BOP=90°,∴∠PAB=∠PAB=45°,∴∠PAB的正切值为tan45°=1.【点评】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圆周角定理以及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2.【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由菱形的性质得到AB=AD,AC⊥BD,AC=2AO,BD=2OD,判定△ABD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DO=60°,因此AO=OD,即可求出=,得到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比值是;(3)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D=∠ADB,由平行线的性质推出∠CBD=∠ADB,得到∠ABD=∠CBD=∠ABC,同理:∠BCA=∠DCA=∠BCD,由等腰梯形的性质推出∠ABC=∠BCD,得到∠ACB=∠CBD,由AC=BC,得到∠CAB=∠CBA=2∠CB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2∠CBD+2∠CBD+∠CBD=180°,求出∠CBD=36°,得到∠ABC=2∠CBD=7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D+∠ABC=180°,求出∠BAD=108°,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到∠ADC=∠BAD=108°,∠BCD=∠ABC=72°.【解答】解:(1)∠ABC=∠ACB,∠DBC=∠DCB(答案不唯一),理由如下:∵AB=AC,∴∠ABC=∠ACB,∵DB=DC,∴∠DBC=∠DCB;(2)如图,菱形ABCD中,BD=A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AC⊥BD,AC=2AO,BD=2OD,∵BD=AD,∴△ABD是等边三角形,∴∠ADO=60°,∴AO=OD,∴AC=BD,∴=,∴较长线段与较短线段长度的比值;(3)如图,梯形ABCD中,AD∥BC,AD=CD=AB,AC=BD=BC,∵AB=AD,∴∠ABD=∠ADB,∵AD∥BC,∴∠CBD=∠ADB,∴∠ABD=∠CBD=∠ABC,同理:∠BCA=∠DCA=∠BCD,∵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BCD,∴∠ACB=∠CBD,∵AC=BC,∴∠CAB=∠CBA=2∠CBD,∠ABC+∠CAB+∠BCA=180°,∴2∠CBD+2∠CBD+∠CBD=180°,∴∠CBD=36°,∴∠ABC=2∠CBD=72°,∵AD∥BC,∴∠BAD+∠ABC=180°,∴∠BAD=108°,∵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DC=∠BAD=108°,∠BCD=∠ABC=72°,∴两种长度的线段是AD=CD=AB,AC=BD=BC,梯形的各内角度数分别是72°、72°,108°、108°.【点评】本题考查梯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由“精致四边形”的定义画出符合要求的菱形和梯形.23.【分析】(1)连接O1B,O2B,BD,BP,由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知△DPB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1O2+∠AO2O1的度数即可证明;(2)过O1作O1E⊥DP于E,过O2作O2F⊥DP于F,根据垂径定理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证明即可.【解答】证明:(1)连接O1B,O2B,BD,BP,如图:∵AD=AB=AP,∴△DBP为直角三角形,∠D+∠APB=9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AO1B=2∠D,∠AO2B=2∠APB,∵AB是⊙O1与⊙O2的公共弦,∴O1O2垂直平分AB,∴∠AO1C=∠AO1B,∠AO2C=∠AO2B,∴∠AO1C+∠AO2C=∠D+∠APB=90°,∴AO1⊥AO2;(2)过O1作O1E⊥DP于E,过O2作O2F⊥DP于F,如图:∴O1E∥O2F,∴==,∴PE=3PF,由垂径定理可知,AE=DE,PF=AF,∴AE=PE﹣PA=3PF﹣2PF=PF,∴AD=2AE=2PF=A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交圆的性质,综合运用垂径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是本题解题的关键.24.【分析】(1)先求出AB所在直线的表达式,然后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根据A 和C都在线段AB上,求解即可;(2)①根据抛物线平移的性质求出P点坐标以及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然后求出D 点坐标,进而求出PD的直线表达式,最后求出E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②根据EC=EP,可知E在CP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求出E点坐标,进而求出PD所在直线表达式,从而求得D点坐标,最后根据D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1)设AB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kx+m,将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表达式可得:,解得:k=﹣1,m=2,∴AB的表达式为:y=﹣x+2,将点A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0=﹣4+2b+c,∴c=4﹣2b,将抛物线解析式改写成顶点式:y=﹣x2+bx+4﹣2b=﹣(x﹣)2+4﹣2b+,∴点C(,4﹣2b+)在直线AB上,∴4﹣2b+=﹣+2,解得:b=2或4,当b=4时,顶点C和A重合,不符合题意;∴b=2,c=0;(2)①由(1)知,C(1,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P(3,1),对称轴直线为:x=1,∴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2(x﹣2)=﹣x2+6x﹣8,当x=1时,y=﹣1+6﹣8=﹣3,∴D(1,﹣3),设P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tx+s,将点P和点D的坐标代入表达式得:解得:t=2,s=﹣5,∴PD的表达式为:y=2x﹣5,∴E(,0),=××1+××3=5;∴S△ODP②由平移的性质可知,P(m+2,1),∵EC=EP,∴E在CP的垂直平分线上,∴E(+2,0),设PD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tx+s,代入P,E的坐标得:,解得:t=,s=﹣1﹣,∴PD的表达式为:y=x﹣1﹣,∴D(1,﹣1﹣),由顶点坐标可得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m﹣2)2+1,将D点代入平移后的抛物线得:﹣1﹣=﹣(m+1)2+1,解得:m=1或﹣1或﹣2,∵m>0,∴m=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掌握平移变换后点以及抛物线变化的规律是本题解题的关键.25.【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知AF=FE,再根据角之间的互余关系得到∠BAE=∠BEA,从而证明AB=BE;(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互余关系证明△EPF和△EAB相似,从而可以证明PF是个定值;(3)因为∠AFE和∠FEG为钝角,所以当△EFG与△AEF相似时,这两个角相等,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PE的值,从而求得AP的值.【解答】(1)证明:∵PE⊥AC,F是AP中点,∴AF=EF,∴∠FAE=∠FEA,∵AD∥BC,∴∠ACB=∠DAE=∠AEF,又∵∠AEF+∠AEB=90°,∠BAC+∠ACB=90°,∴∠BAC=∠AEB,∴BA=BE;(2)解:存在PF长度不变.∵AD⊥CD,PE⊥AE,∴tan∠CAD===,∵∠AEP=∠FEB=90°,∴∠AEB=∠PEF,又∵∠BAE+∠CAD=90°,∠CAD+∠APE=90°,∴∠BAE=∠APE,∴△ABE∽△PFE,∴==,∴PF=;(3)解:能相似.连接FG,过P作PH⊥BC于H,如图:∴PH=AB=1,∵PG⊥AC,∴∠GPH=∠ACB,∴GH=PH•tan∠ACB=,由(2)知,PF=,∴GH=PF,又∵PF∥GH,∴四边形GHPF为矩形,∴∠PAE=∠PGF,∴当∠AFE=∠FEG时,△AEF∽△GFE,∴∠PFE=∠PEF,∴PE=PF=,∴AE=2PE=2,∴AP=.【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特殊几何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2015年上海松江区初三数学二模试卷及答案word

2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7 题,满分 78 分)
19.(本题满分 10 分) 计算:(1
1 ) x2 x 2
x3
x3
x 3y 8 20.(本题满分 10 分) 解方程组: x2 4xy 5 y 2 0
21. (本题满分 10 分) 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一月份销售该品牌电动车
100 辆,二月份的销售量比一月份增加
1分
∴△EFC ∽△AGB ……………………………………………………………………………… ∴∠EFC =∠AGB=90° …………………………………………………………………………
1分 1分
∴BG⊥AF ………………………………………………………………………………………
1分
24. 解:( 1)∵抛物线 y x2 bx 经过点 A( 4, 0)
是(
)
(A) k 4;
( B) k 4 ;
(C) k 0;
( D) k 0 .
3.已知一次函数 y=kx﹣ 1,若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像经过(
)
( A )第一、二、三象限;
( B )第一、三、四象限;
( C)第一、二、四象限;
( D )第二、三、四象限.
4.一组数据: -1, 1, 3, 4, a,若它们的平均数为 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GD =∠GDF +∠ DFG =90°+∠ DFG
∴ ∠AGD =∠CFD ………………………………………………………………………………
1分
∴ △ADG ≌△CDF ………………………………………………………………………………
1分
( 2)∵∠ ADE =∠ EFC ,∠ DEA =∠ FEC,∴△ ADE ∽△ CFE ,∴ DE AD
松江区2015学年度初三第二学期数学月考试卷(含答案)

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初三数学(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16.5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试卷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A .18;B .19;C .112;D .115.2.如果a >b ,0c ≠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 -c >b -c ;B .c -a >c -b ;C .ac >bc ;D .a bc c> . 3.数据-2,-2,2,2 的中位数及方差分别是………………………………………( ).A .-2,-2B .2,2C .0,4D .-2,2 .4.下列函数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是………………………………………( ).A .x y 1-=; B .x y 1=; C .xy 1-= )0(>x ;D .xy 1= )0(<x .5.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已知△AOD 和△AOB 的面积分别为2和4,则△ACD 的面积为………………………………………… ( ). A .3; B .4; C .5; D .6. 6.如图,等边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则圆心O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O ′ 和O ⊙的位置关系是………………………………………………………………………… ( ). A .在O ⊙内; B .在O ⊙上;C .在O ⊙外;D .不能确定CBAO(第6题图)(第5题图)CBAD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7.计算:105⋅= .8.分解因式:224y x -= . 9.已知函数6)(-=x x f ,那么=)10(f .10.函数2-=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11.方程31=-x 的根是 . 12.不等式:3222xx -<-的解集是 . 13.在不透明的布袋中有红球4个,白球5个,黄球3个,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完全相同,如果从布袋里随机的摸取一个球,摸到的是黄球的概率是 .14.已知一次函数b kx y +=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经过点(1,4),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15.如图,点G 是△ABC 的重心,DE 过点G 且平行于BC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设AB a =,AC b =,那么DE = .(用、ab 表示) 16.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小明就本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他通过采集数据后,绘制一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已知骑车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得该班步行上学的有 人.17.当相交的两个圆,其中任意一个圆的圆心都在另一圆的外部时,我们称此两圆的位置关系为“外相交”.如果⊙1O 、⊙2O 半径分别为3和4,且两圆“外相交”,那么两圆的圆心距d 的取值范围是 .18.如图,Rt △ABC 中,若∠ACB =90°,AC =4,BC =3,将△ABC 绕着C 点旋转,使得B 点落在AB 上B ′处,A 点落在A ′处,则A A ′ = .(第15题图)(第16题图)乘车步行 骑车 上学方式 CA A ′B ′ (第18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本题满分10分)计算:()()022331212++⎪⎭⎫⎝⎛--+-π20.(本题满分10分) 解方程:22161242x x x x +-=--+21.(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现要建造一段铁路,其路基的横断面ABCD 是等腰梯形,上底CD =8米,高DH 为2.5米,坡度2.1:1=i .(1)求路基底AB 的长;(2)一段铁路长为2000米,工程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合作完成,原计划需要55天,但在开工时,甲工程队改进了设备,工作效率提高了25%,结果工程提前了5天完成,问这两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各完成多少土方?(路基的土方=路基的横断面的面积×路的长度)CBAD(第21题图)H22.(本题满分10分,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4分)如图,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0(≠m xm的图像相交于C 、D 两点,和x 轴交于A 点,y 轴交于B 点.已知点C 的坐标为( 3,6),CD =2BC . (1)求点D 的坐标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COD 的面积.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如图,已知△ABC 中, AB =AC ,将△ABC 沿着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C 上,记为点D ,且DF =DC .(1)求证:四边形EBFD 是菱形; (2)求证:AB ADBC DC=EFCBAD(第23题图)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4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图象顶点为C,与直线m=图象交于A、B两点,其xy+中A点的坐标为(3,4),B点在轴y上.(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联结AC,求∠BAC的正切值;(3)点P为直线AB上一点,若△ACP为直角三角形,求点(第24题图)25.(本题满分14分,其中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如图,□ABCD 中,AB =8,AD =10,sin A =54.E 、F 分别是边AB 、BC 上动点(点E 不与A 、B 重合),且∠EDF =∠DAB ,DF 延长线交射线AB 于G . (1)若DE ⊥ AB 时,求DE 的长度;(2)设AE =x ,BG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BGF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AE 的长度.松江区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初三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A 2.A 3.C 4.D 5. D 6.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25; 8.)2)(2(y x y x -+;9.2; 10.2≥x ; 11.10=x ;12.x <2; 13.41; 14.3+=x y ;15.a b3232-; 16.8;17.74<<d ;18.52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解:原式=19432+-+…………………………………………8分(每个2分)CB ADCBADF ECBA DG(第25题图)(备用图1)(备用图2)=432-…………………………………………………………………2分20.解:去分母,得2(2)162x x +-=-.…………………………………2分 整理,得23100x x +-=.……………………………………………3分 解得12x =,25x =-.……………………2分经检验,25x =-为原方程的根,12x =是增根.…………………2分∴原方程的根是5x =-.……………………………………………1分21.解:(1)由题意,得AHDHA =tan =1:1.2; ………………………1分 ∵DH =2.5;∴AH =3………………………………………………………1分∵等腰梯形ABCD ∴AB=8+3+3=14 ……………………………2分(2) 路基的土方=5500020005.2)148(21=⨯⨯+…………………1分 设甲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x 土方,乙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完成y 土方,则⎩⎨⎧=+=+55000)25.1(5055000)(55y x y x …………………………………………………………2分 整理,得⎩⎨⎧=+=+110025.11000y x y x ∴⎩⎨⎧==600400y x ………………………………………2分答:甲乙工程队原计划每天分别完成400m 3土方和600 m 3土方. ……………1分 22.解:(1)分别过点C 作CE ⊥OB 于点E ,作DF ⊥OB 于点F ,则CE ∥DF∵CD =2BC ∴31==DF CE BD BC ∵CE =3,∴DF =9 ………………………2分 ∵y =)0(≠m x m 经过C 、D 两点,C 的坐标为( 3,6)∴y =x18………………1分把9=x 代入,得2y =∴ D 坐标为( 9,2) …………………………………1分 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C ( 3,6),D ( 9,2),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0(≠+=k b kx y⎩⎨⎧=+=+2963b k b k 解得⎪⎩⎪⎨⎧=-=832b k , 一次函数解析式832+-=x y ………2分(2)方法1:∵O (0,0),)8,0(B )6,3(C ∴123821=⨯⨯=∆OBC S ,………………………………………………………2分 ∵CD =2BC ∴242==∆∆OBC OCD S S ………………………………………2分 方法2:∵)0,12(A )8,0(B )6,3(C )2,9(D2412124821221832181221=--=⨯⨯-⨯⨯-⨯⨯=--=∆∆∆∆AOD OBC AOB COD S S S S(每个三角形面积1分,答案1分)23. (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如图,已知△ABC 中, AB =AC ,将△ABC 沿着EF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C 上,记为点D ,且DF =DC . (1)求证:四边形EBFD 是菱形;(2)求证:AB ADBC DC=证明:(1)设BD 、EF 交于O 点, ∵B 、D 是翻折的对应点∴BE =DE ,BF =DF ,BD ⊥EF ……………………1分 ∴∠BOE =∠BO F=90°,∠FDB =∠FBD ………………1分 ∵DF =DC ,AB =AC ∴∠DFC =∠C =∠ABC∴AB ∥DF …………………………………………………1分 ∴∠FDB =∠EBD∴∠EBD =∠FBD ,又BO =BO∴△BOE ≌△BOF ……………………………………………………1分 ∴BE =BF∴BE=BF =DE =DF ……………………………………………………1分 ∴四边形EBFD 是菱形。
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语文、英语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4分)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 .2.(4分)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A .k <4B .k >4C .k <0D .k >03.(4分)已知一次函数y=kx ﹣1,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经过()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4.(4分)一组数据:﹣1,1,3,4,a ,若它们的平均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 .1B .2C .3D .45.(4分)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D=BCB .AC=BDC .∠A=∠CD .∠A=∠B6.(4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垂足为D ,AB=c ,∠a=α,则CD 长为()A .c •sin 2αB .c •cos 2αC .c •sin α•tan αD .c •sin α•cos 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计算:2﹣1=.8.(4分)分解因式:a 2﹣4b 2=.9.(4分)如果f (x )=,那么f (3)=.10.(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11.(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2.(4分)用换元法解方程时,可设,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为.13.(4分)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朝上的面的数字大于2的概率是.14.(4分)将抛物线y=2x2﹣1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15.(4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如果,,那么=(用,表示).16.(4分)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为直角,若AB=8,BC=10,则EF的长为.17.(4分)如图,当小明沿坡度i=1:3的坡面由A到B行走了100米,那么小明行走的水平距离AC=米.(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18.(4分)如图,△ABC中,AB=AC=5cm,BC=6cm,BD平分∠ABC,BD交AC于点D,如果将△ABD沿BD翻折,点A落在点A′处,那么△DA′C的面积为cm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1+)÷.20.(10分)解方程组:.21.(10分)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一月份销售该品牌电动车100辆,二月份的销售量比一月份增加10%,二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比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低80元,二月份的销售总额比一月份销售总额多12200元,问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多少?22.(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CD=24,点M在⊙O上,MD经过圆心O,联结MB.(1)若BE=8,求⊙O的半径;(2)若∠DMB=∠D,求线段OE的长.23.(12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CD边长,过C点作AE的垂线交于点F,联结DF,过点D作DF的垂线交A于点G,联结BG.(1)求证:△ADG≌△CDF;(2)如果E为CD的中点,求证:BG⊥AF.24.(12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4,0),过A点的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C,过点C作CH⊥x轴,垂足H,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D,其对称轴与直线AB及x轴分别交于点E和点F.(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CE=3BC,求点B的坐标;(3)如果△DHE是以DH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25.(14分)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4,AD=3,sin∠BCD=,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H⊥CD,重足为H.(1)求证:∠BCD=∠BDC;(2)如图1,若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和以H为圆心、HD为半径的圆外切时,DP 的长;(3)如图2,点E在BC延长线上,且满足DP=CE,PE交DC于点F,若△ADH和△ECF相似,求DP的长.201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4分)下列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分析】先将各选项化简,再找到被开方数为6的选项即可.【解答】解:因为=2;A、与2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B、与2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C、与2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D、与2被开方数相同,故是同类二次根式;故选D.【点评】要判断几个根式是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须先化简根号里面的数,把非最简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判断.2.(4分)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A.k<4B.k>4C.k<0D.k>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两个实数根,△>0,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16﹣4k>0,解得:k<4.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正确记忆△与方程根的关系是解题关键.3.(4分)已知一次函数y=kx﹣1,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1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得到k>0,再由k的符号确定该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解答】解:∵一次函数y=kx﹣1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该直线与y轴交于y轴负半轴,∴该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一次函数y=kx+b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b>0,一次函数y=kx+b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b<0,一次函数y=kx+b图象过原点⇔b=0.4.(4分)一组数据:﹣1,1,3,4,a,若它们的平均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A.1B.2C.3D.4【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列方程求得a的值,然后根据众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1+3+4+a)=2,解得:a=3.则组数据的众数是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以及平均数,正确依据平均数定义求得a的值是关键.5.(4分)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CD,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D=BC B.AC=BD C.∠A=∠C D.∠A=∠B【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AB∥CD,∴∠B+∠C=180°,当∠A=∠C时,则∠A+∠B=180°,故AD∥B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AD∥BC是解题关键.6.(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B=c,∠a=α,则CD长为()A.c•sin2αB.c•cos2αC.c•sinα•tanαD.c•sinα•cosα【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在Rt△ABC中,用AB和α表示BC,在Rt△DCB中,根据余弦求出CD的长,得到答案.【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B=c,∠A=α,siα=,BC=c•sinα,∠A+∠B=90°,∠DCB+∠B=90°,∴∠DCB=∠A=α,在Rt△DCB中,∠CDB=90°,cos∠DCB=,CD=BC•cosα=c•sinα•cos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把三角函数的概念看作是公式,在相应的直角三角形中,直接运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7.(4分)计算:2﹣1=.【考点】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2﹣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幂的负整数指数运算,先把底数化成其倒数,然后将负整数指数幂当成正的进行计算.8.(4分)分解因式:a2﹣4b2=(a+2b)(a﹣2b).【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直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平方差公式:a2﹣b2=(a+b)(a﹣b).【解答】解:a2﹣4b2=(a+2b)(a﹣2b).【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熟记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9.(4分)如果f(x)=,那么f(3)=.【考点】函数值.【分析】把x=3代入函数关系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x=3时,f(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值求解,是基础题,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0.(4分)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3x.【考点】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答】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图象经过点(﹣1,3),得3=﹣k,解得k=﹣3.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3x,故答案为:y=﹣3x.【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八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出k 值是解题关键.11.(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4.【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解每个不等式,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答】解:,解①得:x<4,解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4.故答案是:3<x<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还可以观察不等式的解,若x>较小的数、<较大的数,那么解集为x介于两数之间.12.(4分)用换元法解方程时,可设,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为y2+2y+1=0.【考点】换元法解分式方程.【分析】换元法即是整体思想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找到这个整体,此题的整体是,设,换元后整理即可求得.【解答】解:∵,∴y++2=0,整理得:y2+2y+1=0.故答案为:y2+2y+1=0.【点评】考查了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用换元法解一些复杂的分式方程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根据方程特点设出相应未知数,解方程能够使问题简单化.13.(4分)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朝上的面的数字大于2的概率是.【考点】概率公式.【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解答】解:∵投掷一次会出现1,2,3,4,5,6共六种情况,并且出现每种可能都是等可能的,∴朝上的面的数字大于2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比较简单.14.(4分)将抛物线y=2x2﹣1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2x2+3.【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得出即可.【解答】解:∵将抛物线y=2x2﹣1向上平移4个单位,∴平移后解析式为:y=2x2+3.故答案为:y=2x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正确记忆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15.(4分)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如果,,那么=(用,表示).【考点】*平面向量.【分析】先求出,然后根据AD是BC边上的中线,可得出,继而可得出.【解答】解:∵=,=,∴=﹣=﹣,则=﹣=﹣,∵AD是BC边上的中线,∴=2=2(﹣),则=+=+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向量的知识,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向量.16.(4分)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为直角,若AB=8,BC=10,则EF的长为1.【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得DE的长,然后根据FD是直角△ABF斜边上的中线,求得FD的长,则EF即可求得.【解答】解:∵DE为△ABC的中位线,∴DE=BC=×10=5,∵∠AFB为直角,D是AB的中点,即FD是直角△ABF的中线,∴FD=AB=×8=4.∴EF=DE﹣FD=5﹣4=1.故答案是:1.【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7.(4分)如图,当小明沿坡度i=1:3的坡面由A到B行走了100米,那么小明行走的水平距离AC=30米.(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直接利用坡度的定义得出设BC=x,则AC=3x,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即可.【解答】解:∵小明沿坡度i=1:3的坡面由A到B行走了100米,∴设BC=x,则AC=3x,故x2+(3x)2=1002,解得:x=10,那么小明行走的水平距离AC=30(m).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坡度和坡角问题以及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是解题关键.18.(4分)如图,△ABC中,AB=AC=5cm,BC=6cm,BD平分∠ABC,BD交AC于点D,如果将△ABD沿BD翻折,点A落在点A′处,那么△DA′C的面积为cm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如图,作辅助线;首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度,进而求出△ABC的面积;求出△DBA′、△CDA′的面积之比;证明△ABD、△A′BD的面积相等,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E⊥BC于点E;∵AB=AC,∴BE=CE=3;由勾股定理得:AB2=AE2+BE2,而AB=5,∴AE=4,;由题意得:,A′B=AB=5,∴CA′=6﹣5=1,∴,∴若设=5λ,故λ+5λ+5λ=12,∴λ=(cm2),故答案为.【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来分析、判断、解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分析】首先将括号里面通分,进而将能分解因式进行分解因式,进而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正确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20.(10分)解方程组:.【考点】高次方程.【分析】先将方程组②变形为(x﹣5y)(x+y)=0,再重新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答】解:原方程变形为:,解得:.【点评】本题考查了消元、降次的方法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运用,因式分解的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将原方程转化为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关键.21.(10分)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一月份销售该品牌电动车100辆,二月份的销售量比一月份增加10%,二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比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低80元,二月份的销售总额比一月份销售总额多12200元,问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多少?【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x元,利用二月份的销售总额比一月份销售总额多12200元,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设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100x+12200=(x﹣80)×100×(1+10%)解得:x=2100,答: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210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结合两个月的销售金额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22.(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且CD=24,点M在⊙O上,MD经过圆心O,联结MB.(1)若BE=8,求⊙O的半径;(2)若∠DMB=∠D,求线段OE的长.【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求出DE的长,设出半径,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半径;(2)根据OM=OB,证出∠M=∠B,根据∠M=∠D,求出∠D的度数,根据锐角三角函数求出OE的长.【解答】解:(1)设⊙O的半径为x,则OE=x﹣8,∵CD=24,由垂径定理得,DE=12,在Rt△ODE中,OD2=DE2+OE2,x2=(x﹣8)2+122,解得:x=13.(2)∵OM=OB,∴∠M=∠B,∴∠DOE=2∠M,又∠M=∠D,∴∠D=30°,在Rt△OED中,∵DE=12,∠D=30°,∴OE=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和圆周角定理的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定理求出线段的长度、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较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3.(12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CD边长,过C点作AE的垂线交于点F,联结DF,过点D作DF的垂线交A于点G,联结BG.(1)求证:△ADG≌△CDF;(2)如果E为CD的中点,求证:BG⊥AF.【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和垂直求出AD=CD,∠ADE=∠GDF=90°,求出∠ADG=∠CDF,∠DAG=∠DCF,根据ASA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求出DE=EC=a,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E=a,证△ADE∽△CFE,求出CF=2EF,由勾股定理求出EF=a,CF=a,求出AG=CF=a,=,证△ABG∽△EAD,推出∠BGA=∠ADE即可.【解答】证明:(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G⊥DF,∴AD=CD,∠ADE=∠GDF=90°,∴∠ADG=∠CDF=90°﹣∠GDE,∵AF⊥CF,∴∠EFC=∠ADE=90°,∵∠AED=∠CEF,∴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AG=∠DCF,在△ADG和△CDF中∴△ADG≌△CDF;(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E为CD的中点,∴DE=EC=a,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E==a,∵∠ADE=∠CFE,∠AED=∠FEC,∴△ADE∽△CFE,∴===2,∴CF=2EF,∵CE=a,∠EFC=90°,∴由勾股定理得:EF=a,CF=a,∵△ADG≌△CDF,∴AG=CF=a,即=,∵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BAG=∠AED,∴△ABG∽△EAD,∴∠BGA=∠ADE,∵∠ADE=90°,∴∠BGA=90°,∴BG⊥AF.【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此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偏大.24.(12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4,0),过A点的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C,过点C作CH⊥x轴,垂足H,设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D,其对称轴与直线AB及x轴分别交于点E和点F.(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CE=3BC,求点B的坐标;(3)如果△DHE是以DH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求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HO=,CH=,进而得出BO的长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将A(4,0),代入y=﹣x2+bx得:0=﹣16+4b,解得:b=4,故y=﹣x2+4x;(2)∵y=﹣x2+4x=﹣(x﹣2)2+4,∴D(2,4),则FO=2,∵BO∥HC∥EF,∴==3,∴HO=,CH=,由=得,BO=2,则B(0,2);(3)连接EH,DH,当△DHE是等腰三角形,DH为底,则HE=DE,设OH=a,CH=﹣a2+4a由=,即=,得:EF=2a,故DE=HE=4﹣2a,由EH2=EF2+FH2得,(4﹣2a)2=(2a)2+(2﹣a)2,解得:a=4﹣6(负数舍去),故E(2,8﹣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以及数形结合求出是解题关键.25.(14分)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4,AD=3,sin∠BCD=,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过点P作PH⊥CD,重足为H.(1)求证:∠BCD=∠BDC;(2)如图1,若以P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和以H为圆心、HD为半径的圆外切时,DP 的长;(3)如图2,点E在BC延长线上,且满足DP=CE,PE交DC于点F,若△ADH和△ECF相似,求DP的长.【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作DQ⊥BC,在直角△CDQ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2)设DP=x,当⊙P与⊙H外切时,PH=DH+BP,据此即可列方程求得;(3)作PM∥BE,分△ADH∽△FCE和△ADH∽△ECF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依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求解.【解答】解:(1)作DQ⊥BC,∵BQ=AD=3,DQ=AB=4,∴CD==2,CQ=2,∴BC=5=BD,∴∠BCD=∠BDC;(2)设DP=x,则DH=x,PH=x,BP=5﹣x.当⊙P与⊙H外切时,PH=DH+BP,即x=x+5﹣x,解得:x=;(3)作PM∥BE.则PM=DP=x,DH=HM=x,由==1,CF=FM=﹣x,当△ADH∽△FCE时,,即=,解得:x=﹣10(舍去).当△ADH∽△ECF时,=,即=,解得:x=.∴DP的长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圆外切的性质,正确分成△ADH∽△FCE和△ADH∽△ECF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得x的值是关键.2015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4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4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3.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下列根式中,与24是同类根式的是( ) (A )2;(B )3;(C )5; (D )6.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k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4<k ; (B )4>k ;(C )0<k ;(D )0>k .3.已知一次函数y =kx ﹣1,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它的图像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三、四象限; (C )第一、二、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4.一组数据:-1,1,3,4,a ,若它们的平均数为2,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 )1;(B )2;(C )3;(D )4.5.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一定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D =BC ; (B )AC =BD ; (C )∠A =∠C ; (D )∠A =∠B . 6.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AB =c ,∠A =α,则CD 长为( ) (A )α2sin ⋅c ;(B )α2cos ⋅c ;ACBD2(C )ααtan sin ⋅⋅c ; (D )ααcos sin ⋅⋅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7.计算:1-2=________.8.分解因式:224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1)(-=x xx f ,那么)3(f =___________. 10.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3),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 11.不等式组⎩⎨⎧><+6251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12.用换元法解方程221201x x x x -++=-时,可设21x y x-=,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 的整式方程为 .13.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朝上的面的数字大于2的概率是_______.14.将抛物线221y x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 15.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如果a AB =,b AD =,那么=AC .(用a 、b 表示)16.如图,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 为直角,若AB =8,BC =10,则EF 的长为 .17.如图,当小明沿坡度3:1=i 的坡面由A 到B 行走了100米,那么小明行走的水平距离=AC 米.(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18.如图,在△ABC 中,AB =AC =5cm ,BC =6cm ,BD 平分∠ABC ,BD 交AC 于点D .如果将BA EFCD (第16题图)ABD(第18题图)ABC (第17题图)3△ABD 沿BD 翻折,点A 落在点A ′处,那么△D A ′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cm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本题满分10分) 计算:323112---÷-+x x x x )(20.(本题满分10分) 解方程组:⎩⎨⎧=--=+0548322y xy x y x21.(本题满分10分)某品牌电动车经销商一月份销售该品牌电动车100辆,二月份的销售量比一月份增加10%,二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比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低80元,二月份的销售总额比一月份销售总额多12200元,问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多少?422.(本题满分10分,每小题各5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且CD =24,点M 在⊙O 上,MD 经过圆心O ,联结MB .(1)若BE =8,求⊙O 的半径; (2)若∠DMB=∠D ,求线段OE 的长.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各6分)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CD 边上,过C 点作AE 的垂线交于点F ,联结DF ,过点D 作DF 的垂线交AF 于点G ,联结BG . (1)求证:△ADG ≌△CDF ;(2)如果E 为CD 的中点,求证:BG ⊥AF .A(第23题图)EGDFB(第22题图)524.(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各4分)如图,二次函数bx x y +-=2的图像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4,0),过A 点的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与二次函数的图像交于另一点C ,过点C 作CH ⊥x 轴,垂足为H .设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为D ,其对称轴与直线AB 及x 轴分别交于点E 和点F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CE =3BC ,求点B 的坐标;(3)如果△DHE 是以DH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求点E 的坐标.(第24题图)x6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º,AB =4,AD=3,552sin =∠BCD ,点P 是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H ⊥CD ,垂足为H . (1)求证:∠BCD =∠BDC ;(2)如图1,若以P 为圆心、PB 为半径的圆和以H 为圆心、HD 为半径的圆外切时,求DP 的长;(3)如图2,点E 在BC 延长线上,且满足DP =CE ,PE 交DC 于点F ,若△ADH 和△ECF 相似,求DP 的长.ABCHPD (第25题图1)ABCHPD EF(第25题图2)72015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4一、选择题1、D ;2、A ;3、B ;4、C ;5、C ;6、D . 二、填空题7、21; 8、()()b a b a 22-+; 9、23; 10、x y 3-=; 11、43<<x ;12、0122=++y y ; 13、32; 14、322+=x y ; 15、a b -2; 16、1; 17、1030; 18、1112. 三、解答题19.解: 原式=()()31232-+-÷--x x x x x ………………………………………………………6分 =()()12332+--⨯--x x x x x …………………………………………………………2分 =11+x ……………………………………………………………………………2分 20.解:由②得0,05=+=-y x y x …………………………………………………………4分原方程组化为⎩⎨⎧=-=+0583y x y x ,⎩⎨⎧=+=+083y x y x …………………………………………2分解得⎩⎨⎧=-=⎩⎨⎧==44152211y x y x …………………………………………………………4分 21.解:(1)设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x 元.…………………………………………1分 根据题意得:()()12200100-80%101100=-+x x …………………………………………5分 解得2100=x …………………………………………………………………………………2分 答:一月份每辆电动车的售价是2100元.……………………………………………………2分22.解:(1)设⊙O 的半径为r ,则OD =OB =r8∵BE =8,∴OE =r -8………………………………………………………………………………1分 ∵OB ⊥CD ,OB 是半径,∴ED =CD 21…………………………………………………………1分 ∵CD =24,∴ED =12 ……………………………………………………………………………1分 在Rt △OED 中,222OD ED OE =+∴222128r r =+-)( …………………………………………………………………………1分解得13=r ………………………………………………………………………………………1分 ∴⊙O 的半径为13.(2)∵OM =OB ,∴∠OMB =∠B ……………………………………………………………1分 ∵∠DOE =∠OMB +∠B ,∴∠DOE =2∠OMB ………………………………………………1分 ∵∠DMB=∠D ,∴∠DOE =2∠D ,∵∠DOE +∠D =90°,∴∠D =30°………………………1分 在Rt △OED 中,EDOED =∠tan ………………………………………………………………1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ED =12,∠D =30°∴OE =34………………………………………………………………………………………1分 23.证明:(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DC ,∠ADC =90°…………………………………………………………………………2分∵GD ⊥DF ,∴∠GDF =90°∴∠ADG =∠CDF ………………………………………………………………………………1分∵CF ⊥AF ,∴∠AFC =90°,∴∠CFD =90°+∠DFG …………………………………………1分 ∵∠AGD =∠GDF +∠DFG =90°+∠DFG ∴∠AGD =∠CFD ………………………………………………………………………………1分 ∴△ADG ≌△CDF ………………………………………………………………………………1分 (2)∵∠ADE =∠EFC ,∠DEA =∠FEC ,∴△ADE ∽△CFE ,∴FCEFAD DE =……………1分 ∵E 为CD 的中点,∴21=DC DE ,∴21=AD DE ,∴21=FC EF ∵△ADG ≌△CDF ,∴FC =AG ,∴21=AG EF ,∵21=AB EC ,∴ABECAG EF =……………1分 ∵AB ∥EC ,∴∠FEC=∠GAB …………………………………………………………………1分∴△EFC ∽△AGB ………………………………………………………………………………1分∴∠EFC =∠AGB =90° …………………………………………………………………………1分 ∴BG ⊥AF ………………………………………………………………………………………1分24.解:(1)∵抛物线bx x y +-=2经过点A (4,0)9∴b 416-0+=…………………………………………………………………………………1分 ∴4=b …………………………………………………………………………………………1分 ∴ 4x 2+-=x y ………………………………………………………………………………1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x x y 42+-=……………………………………………………………1分(2)∵422+--=)(x y ,顶点D 的坐标是(2,4)……………………………………1分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OF =AF =2∵BO ∥CH ∥EF ,∴OF OHBE BC =∵CE =3BC ,∴41=BE BC ,∴OH =21…………………………………………………………1分∴CH =y =47∵AO AH OB CH =,∴421447-=OB ………………………………………………………………1分 ∴OB =2,∴B (0,2) …………………………………………………………………………1分 (3)设点C 的坐标为(x ,-x 2+4x ),∵AH AF CH EF =,∴xx x EF -=+424-2 ∴EF =2x …………………………………………………………………………………………1分∵EH =DE ,∴x x x 242222-=+-)()(…………………………………………………1分∴3461+-=x ,3462--=x (舍)…………………………………………………1分∴38122+-==x EF ,∴),(38122+-E …………………………………………1分25.解:(1)过点D 作DG ⊥BC ,垂足为G∵在Rt △ABD 中,∠ABC =90º,AB =4,AD=3,∴BD=5……………………………………1分 在Rt △DCG 中,∠DGC =90º,552sin =∠BCD =DC DG…………………………………1分 ∵AD ∥BC ,∴AB =DG =4,AD =BG =3,∴DC=52,∴CG=2∴BC=3+2=5……………………………………………………………………………………1分 ∴BD=BC ,∴∠BCD =∠BDC …………………………………………………………………1分 (2)设DP=x ,则R P =PB=5-x ………………………………………………………………1分10∵∠BCD =∠BDC ,∴552sin sin =∠=∠BDC BCD ……………………………………1分 在Rt △PDH 中,∠PHD =90º,552sin =∠BDC =x PHPD PH = ∴PH =x 552,∴DH =x 55,∴R H =HD=x 55……………………………………………1分 ∵⊙P 与⊙H 外切,∴PH R R H P =+ ………………………………………………………1分 ∴x x x 552555=+-,∴45525-=x …………………………………………………1分 即45525-=DP (3)过点P 作PM ∥BC 交DC 于点M ,∴∠DMP =∠DCB∵∠BDC =∠DCB ,∴∠DMP =∠BDC ,∴PD =PM ,∵PH ⊥CD ,∴DH =HM ……………1分 ∵PM ∥BC ,∴CEPMFC MF =,∵DP =CE ,∴PM =CE ,∴MF =CF ∴521==DC HF ,∴x HF DH CD CF 555-=--=…………………………1分 ∵AD ∥CE ,∴∠ADH=∠FCE …………………………………………………………………1分 (ⅰ)若CFDHCE AD =,则△ADH ∽△ECF ∴xxx 555553-=,解得2693+-=x (负值已舍)……………………………………1分(ⅱ)若CEDHCF AD =,则△ADH ∽△FCE ∴xxx 555553=-,解得10-=x (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