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doc

初中化学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

一、多项选择(共2题)

1.某CaCl2样品中,可能含有KNO3、CuCl2、MgCl2、NaCl 和Na2CO3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

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MgCl2,没有NaCl B .肯定没有CuCl2和Na2CO3

C .肯定有MgCl2和KNO3

D .样品可能由CaCl2、NaCl 、MgCl2组成 【答案】【答案】BD

【解析】 取该样品11.1克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含蓝色的氯化铜和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故选项B 正确;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28.7克白色沉淀,假设11.1g 为纯净的氯化钙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

X;

都没有,含有不反应的硝酸钾;故答案选择BD 难度:偏难 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

2.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可能含有铜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评卷人

得分

【答案】【答案】AC

【解析】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混合物中的硝酸银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所以D错误,所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溶液,所以C正确,故选AC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二、选择题(共15题)

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气体(HCl)

NaOH溶液

洗气

B

FeSO4溶液(CuSO4)

Al粉

加过量Al粉、过滤

C

KNO3固体(KOH)

H2O、CuSO4溶液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NaCl固体(MgCl2)

H2O、NaOH溶液、盐酸

溶解、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和二氧化碳都能发生反应,错误;B、铝粉和硫酸铜和硫酸亚铁都能发生置换反应,错误;C、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引来新的杂质,错误;D、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正确。故选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C.向稀硫酸中加入Ba(OH)2溶液D.在恒温的条件下,适量蒸发饱和NaCl溶液的水分

【答案】【答案】C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3.某白色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无色溶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可溶性钡盐溶液。为探究白色固体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对于固体甲的分析错误的是()

A.一定有硫酸钠B.一定有氢氧化钠C.若乙溶液为硝酸钡溶液,一定有氯化钠D.至少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答案】【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4.为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选用的操作

A

CO2

H2O蒸气

固体NaOH

通过盛NaOH的U型管

B

CuSO4粉末

Fe粉

加水,搅拌、过滤、蒸发

C

O2

H2O蒸气

足量浓硫酸

洗气

D

NaHCO3粉末

Na2CO3粉末

适量稀盐酸

滴加后蒸发

【答案】【答案】C

【解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氢氧化钠固体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汽可用浓硫酸,错误;B中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错误;C中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汽,蒸汽;D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C。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 是()

A.水B.澄清石灰水C.纯碱溶液D.稀盐酸

【答案】【答案】C

【解析】加入水后溶液的酸性减弱,但不能达到7,所以A错误。加热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溶液的PH会升高,当反应完后继续加时,溶液的PH还是继续升高,不会出不变的情况,所以B错误,D加热稀盐酸后溶液仍显酸性,不会升高到7,所以D错误。故选C.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6.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得出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C B.生成H2的质量C﹥B﹥A

C.相对原子质量C﹥B﹥A D.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答案】【答案】C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7.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化学实验设计中,____________。

(3)实验3中, NaHCO3与 C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 + CaCl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O

【反思与评价】

(1)实验 2 中,加热 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能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

(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 CaCl2 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 2 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 2CO3和NaHCO3 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 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 ↑;(2) Ca(OH)2溶液;(3)2NaHCO3 + CaCl2= CaCO3↓+2NaCl + CO2 ↑+ H2O;【反思与评价】(1) Na2CO3 ; Na2CO3 、 NaHCO3;(2)CaCl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CO2 量较少,CO2 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3)①各取少量 0.1% 的 NaHCO3和Na2CO3加入等质量的5%的C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 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 Na2CO3;②各取少量Na2 CO3 和 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 NaHCO3 ,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 Na2CO3。

②各取少量Na2CO3和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N 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Na2CO3。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4.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30g 10%的Na2CO3溶液.

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__________________、转移.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mL (从10、50、100中选取)的量筒.最后将碳酸钠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备用,在标签上可以不必注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30g B.10%C.Na2CO3溶液

(2)测定未知浓度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取50g Ba(OH)2溶液,逐滴滴加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中,测得产生沉淀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②请通过计算确定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答案】(1)溶解50A(2)①21.2②溶质质量分数6.84%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四、综合题(共4题)

1.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成分有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

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H2SO4

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丁: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交流讨论】同学们l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答案】【答案】(1)2NaOH+CuSO4═Cu(OH)2↓+Na2SO4.(2)NaOH、Na2SO4.乙;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硫酸,则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设计实验】(1)甲.(2) 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丙.

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2.氯化钾固体样品中混有少量碳酸钾和硫酸钾两种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钾,将样品溶解,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已知试剂1为氯化钡溶液,B、C为固体难溶物,每步骤加稍过量的试剂.

(1)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步骤①已除去杂质的方法(操作、现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Ⅱ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试剂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硫酸钡;(2)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K2CO3;盐酸;(4)蒸发结晶

【解析】(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用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钾和碳酸钾,所以固体难溶物B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可取少量A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钾和碳酸钾已经除去;(3)氯化钡溶液过量,所以A中含有氯化钾和氯化钡,碳酸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所以试剂Ⅱ为碳酸钾;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试剂Ⅲ的名称是盐酸;(4)氯化钾溶于水,所以由E获得氯化钾晶体的分离操作名称是蒸发结晶.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答案】【答案】(1)NaCl+AgNO3=AgCl↓+NaNO3 或BaCl2+2AgNO3=2AgCl↓+Ba(NO3)2

(2)将步骤③中“稀H2SO4”改成“稀HCl(或稀HNO3)”;

如果产生气体,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或Na2CO3和NaCl);如果产生气体,沉淀不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Na2CO3、Na2SO4(或Na2CO3、Na2SO4和NaCl)。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4.某同学家的下水管道堵塞了,于是他买了一瓶“管道疏通剂”(部分说明如图).疏通剂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以加快氢氧化钠与毛发等淤积物的作用,反应的原理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管道疏通剂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使用说明,该同学对“疏通剂”作了进一步研究.先向烧杯中加入206g水,再加入本品200g,当铝粉全部反应后,求:(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①生成氢气的体积.(ρ氢气=0.09g/L)

②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答案】(1)能和水反应.(2)66.7L;16.5%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五、填空题(共3题)

1.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进行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将A、B两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溶液无色.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所得混合物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四种情况,请补充完整(酚酞省略不写):①NaCl;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若该混合物中溶液无色,选用一种试剂即可确定溶质成分是哪种情况,写出所加试剂,预期现象和结论.【答案】【答案】(1)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2)②NaCl、CaCl2;③NaCl、Na2CO3④NaCl、HCl;可选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测试,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碳酸钠溶液,无任何现象时,溶液中仅含有氯化钠;若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若有气泡产生,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

氯化氢;

钠和氯化钙;若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盐酸有剩余,所加碳酸钠也与盐酸反应,且反应完毕后盐酸继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2.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进行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 是__________________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NaCl;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他通过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若pH__________________>7,则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氢氧化钠;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鉴别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AC.(填字母)

A.锌B.硝酸钠C.石蕊试液.

【答案】【答案】(1)NaOH ;3NaOH+FeCl3=Fe(OH)3↓+3NaCl;(2)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3)>;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稀盐酸氢氧化钠;(4)AC

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3.一次实验课上,细心的小红,小敏同学同时发现盛有NaOH溶液的试剂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②白色粉末是Na2CO3固体

③白色粉末是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红小敏取白色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水配制成溶液.

(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__________不成立.(2)能否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另外两个猜想哪个成立,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表明猜想③成立.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该事实说明NaOH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

【答案】【答案】(1)①;(2)不能;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Na2CO3+CaCl2 ═CaCO3↓+2NaCl;(4)2NaOH+CO2 =Na2CO3+H2O.

【解析】(1)小红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有Na2CO3固体;该实验说明猜想①不成立;(2)由于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不能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来证明上述猜想;答案应填:不能;NaOH的水溶液和Na2CO3的水溶液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3)小敏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含有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 ═CaCO3↓+2NaCl;(4)NaOH 遇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 =Na2CO3+H2O。

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六、计算题(共2题)

1.铜镁合金常用作飞机天线等导电材料。欲测定合金的组成(其他元素忽略不计),进行如下实验:取铜镁合金10g放入烧杯,将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8.5

7

6.6

6.6

(1)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

(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答案】(1)6.6g;(2) 12.25%

答:(1)铜镁合金中铜的质量6.6g;(2)求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25%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碳酸钠样品(只含有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该混合物样品与适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实验数据见附表.

附表:实验数据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的质量/g

稀盐酸的质量/g

混合物样品的质量/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g

40.6

123.4

12

171.6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g;

(2)样品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最后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答案】(1)4.4g;(2)88.3%;(3)10%

【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0.6g+123.4g+12g﹣171.6g=4.4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