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发展经济数据:15 - 5 各州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8年)
云南省发展现状

云南省发展现状一.经济方面:云南省是一个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的省份,东以贵州、广西为邻,西同缅甸接壤,南与老挝、越南毗邻。
自古以来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之称。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使得云南省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能源,通讯,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011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8750,95亿元,增长13,7%,财政总收入2258,2亿元,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6元,增长13,7%,向小康社会逐步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致使云南经济发展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的开发较晚,发展较缓慢。
企业大多是从事初级产品和资源的开发,且多为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
并且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现象。
加之云南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落后,科技发展缓慢,高级科技人员缺乏的的省份,从而给云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阻力。
另一方面,云南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特点。
导致以传统产业为经济主导力量的发展,至今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云南地处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与东盟国家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相邻。
是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路上交通。
因此,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云南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云南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招商引资,建立一个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
二.社会方面:云南是一个古老传统的地区,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典型的高原季风气候。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序言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从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细致分析,剖析了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趋势变化。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趋势。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第一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概况 (1)第二节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3)一、云南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二、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三、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 (3)四、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4)五、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4)六、全国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分析 (5)七、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分析 (5)八、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云南省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7)一、云南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7)二、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7)三、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7)四、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8)五、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分析 (8)六、全国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分析 (9)七、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分析 (9)八、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分析 (11)一、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 (11)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 (11)三、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城镇人口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11)四、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分析 (12)五、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 (12)六、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分析 (13)七、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 (13)八、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云南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表2:云南省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表 (3)表4: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表 (3)表5: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表 (4)表6:云南省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人口出生率(2015-2017)统计表 (5)表8: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云南省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云南省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表 (7)表12: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表 (7)表13: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表 (8)表14:云南省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人口死亡率(2015-2017)统计表 (9)表16: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云南省人口死亡率同全国人口死亡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占全国城镇人口同类比重统计表 (11)表21: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表 (12)表22: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2017)统计表 (13)表24: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017)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
2023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鳍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9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1.2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0.82亿元,增长3.1%o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6.2:50.O o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716元,比上年增长4.7%o民营经济增加值15011.30亿元,增长4.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8%,与上年持平。
图12018-202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456.74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下降0・9队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8.6%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9.32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0%,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4.4%o其中税收收入1197.19亿元,同口径增长3.8%,自然口径下降20.9%;增值税322.82亿元,同口径增长22.5%,自然口径下降42.7%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9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18.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19机图22018-2023年云南地方一般公共情算收入及0. 增长速度.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9%o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3%o率均值为5.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20万人,全年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o图32018-2023年云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年全省农民工总量[4]IO1O.6万人。
其中,本地农民工386.4万人,比上年增加25.1万人,增长7.0%外出农民工624.2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增长3.5%。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9.9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5.0%o图42018-2023年云南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o其中,农业产值3629.90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492.20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2192.30亿元,增长5.%;渔业产值119.90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1.50亿元,增长7.1%。
大理州大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理州大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理市统计局二〇一二年五月八日2011年,市委、市政府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教兴市、创新活市、和谐稳市”的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加快以“两保护、两开发”为核心的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全年生产总值(GDP)完成2163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4%(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9330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5131万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08758万元,增长12.7%。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51:42;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1130936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3%;人均生产总值35540元,比上年增长14.55%。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70789万元,比上年增长21.8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0967万元,比上年增长20.27%;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37842万元,增长26.76%,其中:增值税完成56672万元,增长16.6%;营业税54938万元,增长43.41%;企业所得税38150元,增长39.39%。
财政总支出完成281547万元,比上年增长33.86%,其中: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6.44%、34.93%。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1%;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3.4%;服务项目价格比上年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3。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3%;其中,种植业产值114758万元,增长15.14%,林业产值2790万元,增长15.58%,畜牧业产值153111万元,增长14.13%,渔业产值9973万元,增长13.83%。
云南省人口发展态势研究

社会治理与服务
云南省人口发展态势研究
匡焕修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云南总人口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同时,云南未来人口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巨大挑战。利用“六 普”和2015年云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云南人口发展特征,进而总结出云南人口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 思路和解决措施.以更好的促进云南人口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人口发展结构态势 2.1性别结构趋于正常值。年龄结构 中低龄人口减少,老龄化进程加快 国际人口协会界定,以人口性别比 在103—107之间为正常值。“二普”时, 云南性别比极低,仅为99.85%,“三 普”时虽然有所增加,为102.78%。但 仍低于正常值,2000年云南人口性别比 达到历次人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最高值,
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压力依然较大。 人口规模在2000年至20lO年的十
年间共增加了380.08万人,平均每年增 加38 01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88%,人 口增长幅度显然低于“五普”前十年增长 率15.97%和年均增长1 44%。2015年 云南总人口为4736.80万人,五年间共 增加了150.5万人,年均增长率下降到 O.66%【1】。由此可见。云南人口总量继续 保持低速增长的趋势.逐步进入人口发展 的良性循环。
一、云南人口发展态势 1人口过程态势 据历次云南省人口普查和最近一次人 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省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呈不断下降的趋 势。20lO年,云南人口出生率为13 1‰, 人口死亡率为6 56%。,自然增长率为 6 54%。。到2015年云南省1%人口抽样 调查时,人口出生率为12.88%。,人口死 亡率为6 48%。,自然增长率为6.40%。,与 20lo年相比,云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分别下降了0 22。0.08和o 14 个千分点。云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下 降到6,4‰,但人口增长幅度仍远远高于
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0年

2000年各地区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总人口(年末)(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743 14.03 6.45 7.58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4年4月201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攻坚克难,协调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呈现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达117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95.3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7.8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97.7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0:42.9:41.1调整为16.2:42.0:41.8。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5083元(折合4050美元),比上年增长11.4%。
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397.4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08-201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公共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29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增值税完成147.68亿元,下降0.2%;营业税完成418.58亿元,增长22.9%;企业所得税完成146.33亿元,增长7.7%。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9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7%、15.1%、12.5%、3.9%和76.9%。
图2.2008-2013年云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年稳定物价成效明显。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1,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
2015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65.8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4万人,常住人口为218.2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2.1%,城镇人口88.76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40.7%。
全年出生人口4.46万人,出生率为14.44‰;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为5.91‰;自然增长率为8.53‰。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60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18.05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3.05亿元,增长6.7%。
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5%、39.1%和36.4%,第一、三产业分别同比提高0.3、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8.4%,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
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0%、30.0%和58.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7元。
图1“十二五”(2011-2015年)来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17189人,比上年减少1329人,下降8.7%。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比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人数46294人,下降12.5%。
我市私营企业10662户,从业人员12.71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9%、20.0%,其中,市直3968户,从业人员5.74万人;个体工商户58483户,从业人员11.43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