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同步练习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同步练习题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一分钱硬币的厚度是1()

4.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2()

5.一棵大树的高度是3()

二、填空。

5分米=()厘米 4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 7厘米=()毫米 30毫米=()厘米8分米=()厘米 100毫米=()厘米 40毫米=()厘米 60毫米=()厘米 80厘米=()分米 80分米=()米

3厘米5毫米=()毫米 5米6分米=()分米85厘米=()分米()厘米 72分米=()米()分米

三、计算。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

37厘米—17厘米=()分米

45毫米+55毫米=()厘米

四、在○里填上“〈”“〉”“=”。

2分米○300厘米50毫米○20厘米10分米○1米

70厘米○70毫米8分米○70厘米 100厘米○1米

五、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据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画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贺卡,用尺量一量。(长20厘米,宽10厘米) 讲解: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0~10厘米之间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还能找出1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只要是10厘米长就是1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1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1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从0画到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的右端,比画一下,看1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3)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吗?(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几分米吗?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分米。 (4)量一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 10毫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定向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自主体验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苏教版数学二下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优秀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 每人一条1分米长的纸条,1分硬币,磁卡,1厘米、1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叠、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身高图。 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量身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32厘米 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长度单位)分别是什么?(板书:米厘米) 2、复习米和厘米。 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贴出1米纸条。问:你感觉1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贴出1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1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导入。 我们感觉1米和1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分米。 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举例说明。(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毫米、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单 位进率。 2.能够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3.能选用适当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4.能估测出具体实物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知,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2.利用表格式的题目渗透统计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调动感官参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品质,在合作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 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热爱求知,增强对数 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三、教学难点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1分硬币、电话卡、学生尺及文具。 五、教学过程 1、认识毫米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师: 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 (1米=100厘米)

师: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你知道你学习的最亲密伙伴是谁吗?(书、文具盒、削笔刀、橡皮、铅笔等)你知道他们身高是多少吗?他们有多厚吗?现在请你为他们建立一个小档案。用直尺测量它们并且将记录写在本上。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采用小组(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知道1毫米和1分米的实际长度。 2.知道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会进行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化聚。 教具学具投影仪,投影片,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是长度单位,并且知道用直尺可以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里有一条线段,我用直尺量它的长度,谁知道这条线段的长是多少?(投影片) (1) (4厘米) (2)我们再看这一条线段长度有多少?(在投影片上用直尺度量) 师:有的说这条线段大约长4厘米,有的说大约长5厘米,这就是说用厘米不能精确地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我们怎么办呢? 二、新授 师: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演示投影片:一个学生在制作飞机模型的情境图。问学生做飞机模型要看图纸吗?制作时对尺寸的要求高不高?它需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一)毫米的认识。 1.请学生观察直尺,找一找1厘米的刻度,1厘米有多长呢? 2.教师在投影仪上映出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数一数直尺上把1厘米又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段?

师:我们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10个小段,每一小段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1毫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mm)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刚才我们量的这条线段长多少呢?(4厘米5毫米) 3.让学生举例说明1毫米有多长。 4.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和五分硬币的厚度各有多少毫米。 师:刚才那条线段长4厘米5毫米,也就是几毫米呢? (因为1厘米=1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5毫米=45毫米。) (二)分米的认识。 1.出示一根米尺后提问:这根米尺长多少?把1米平均分成100小段,每小段长多少?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小段,每小段长多少? 师:(出示学具长1分米的小棒)我们把这条长10厘米的线段叫做1分米,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板书:分米dm,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举例说明1分米有多长,并用米尺画1分米的线段,再说说自己的一拃约长多少厘米。 师:1根学具小棒长1分米,把10根这样的小棒连起来,接成的一长条长度是多少呢? 1米等于多少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让学生用1分米的小棒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宽各约有多少分米? 3.练习,课本第6页第1题。 填哪个长度单位最合适? (1)铅笔的长约是17( )。(2)墨水瓶的高约为60( )。(3)文具盒的长约是23( )。(4)大头针的长约是( )。(5)教室的高约是( )。 4.练习,课本第3页第2题。 在正确的答案上打“√”。并请说一说为什么? (1)铅笔刀的长度约是:①80分米②80厘米③80米④80毫米。 (2)芳芳身高是:①135毫米②135厘米③135分米④135米。

(完整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

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第1课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 【学习方法】:活动体验法:通过调查和讨论交流等方法,进行体验性学习。 【教具准备】:学生尺、明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大家还记得上学期咱们学过的量长度的单位吗?你能用手指和胳膊比量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我们在什么时候用到米?什么时候用到厘米?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探究 1、认识分米

量一量:请你用自己的学生尺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0厘米,10厘米) 看看自己周围还有什么是10厘米或20厘米的? 教师:(出示10厘米长的长方形的边)像这样长的一段线段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单位来代替“1分米”,你知道分米和厘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吗?1分米相当于多少厘米?(汇报结果:1分米=10厘米) 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就是多少分米? 说说今天咱们认识的新朋友叫什么?(分米) 1分米是10厘米,你能在自己的学生尺上看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比量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你的学生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自己的尺子画一条1分米的线段吗?你想怎样画?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再动手试一试。 在米尺上数数,1米有多少分米?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结果怎样? 1米=10分米 说说在我们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学生小组进行操作,汇报自己量的情况。 学生小组中自己进行一下测量,说说自己测量的什么大约是10厘米,什么大约是20厘米?汇报测量结果。 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用等式的形式进行表示出来。学生汇报自己画的方法和步骤。 请一名同学用米尺量一量课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再说说接近几分米 2、认识毫米 今天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大家帮忙。你能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吗?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精编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利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一厘米,也可以伸长到一米,乃至几百米、几公里,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问:在适才他们的发言里,你能找出一些咱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毫米,会用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单位量 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德育渗透点:启迪学生主人共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度;

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来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明,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俩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笔记短的

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可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探究新知 认识毫米: (1)(电脑显示米尺放大图)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拿出1分硬币,吧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题,以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测量、观察、估计、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分米、毫米作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联系对长度单位的已有认识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和思考,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大约1分米或1毫米厚的物品若干件;学生按小组且准备米尺,各人准备一把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尺,导入新课 出示直尺,提问:谁能说一说直尺上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1厘米?从哪个刻度到哪个刻度是2厘米、5厘米、10厘米?多少厘米是1米? 指出: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认识 1

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第一道例题 1、出示一个文具盒的直观图,图上标出长“20厘米”、宽“10厘米”。 提问: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文具 盒的长是2分米,宽1分米。(板书:分米) 2、提出要求: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0,想一想,从刻度0到刻度10一共有多少厘米? 追问: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启发:直尺上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分米?你是怎样想的? 揭示并板书:1分米=10厘米。 3、提问:你能用直尺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先想一想,再画一画。 学生操作后讨论:你是从刻度几画到刻度几我?还有不同画法吗? 提出要求:同桌同学交换量一量所画的线段,发现错误告诉你的伙伴。 4、出示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讲清该物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大约长1分米。 提问:你也能从身边找出一些大约1分米长的物体吗? 5、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 1分米=1厘米。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1米等于多少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案例

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 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探究 ――《毫米、分米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小学郭海平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本节 课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直尺体验毫米、分米的实际长度并知道相关长度之间的进率。传统的教法通过直观教具使学生获得具体表象,从而形成知识及体验,但这种知识经验的获得仅仅停留在学生思维的表层,学生却没有得到创新思准的发展,没有经历经过探索获取新知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感悟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促使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学生从深层理解毫米与分米的知识。 片断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公共汽车情景画面及售票员的话:身高1米30厘米及以上儿童购全票,1米10厘米一一1米30厘米儿童购半价儿童票。师(指一名学生站立在台前):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位同学乘车时应购什么样的票?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气氛十分热烈,教师适时让 该名学生说说自己的身高及该购买哪种车票]。 师:在这里用到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米作 单位?什么情况下使用厘米作为单位?谁能用手势表示1米和1 厘米大约有多长? 【说明:这一环节从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对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进行回顾,使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培养学生运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估测的意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片断二:感悟分米教师要求学生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一估吸管大约有多长,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交流后教师指名再用尺测一测吸管的准确长度并回顾测量方法。

师:你能再估一估课桌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积极进行活动后汇报]师:刚才同学们都估计了课桌的长度,到底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准确结果呢?让我们一起用尺来量一量![教师演示用学生尺一段一段地进行测量]师:刚才老师这样测量了几次?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老师,我觉得这样测量太麻烦了!要是能有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测量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师:真是一个好主意!告诉大家:还真的有这么一个单位呢!知道是什么单位吗? 生:我知道!这个单位是分米!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和剪刀,从吸管的一端开始剪下10 厘米的一段。 [学生纷纷展开活动,先用尺测量出10 厘米,并剪下]师:这一段的长度是10 厘米,还可以用 1 分米来表示(板书: 1 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1分米=10厘米10厘米=1分米师:你们能对照这根 1 分米的吸管用手势来进行表示吗?[学生比照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对准吸管的两端,用手势表示出 1 分米。]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大约为 1 分米。 【说明:传统教学中,通常让学生通过尺上的10 厘米来获得 1 分米的表象,但对于 1 分米的具体长度学生仍局限于学生尺,学生的认识仍有些模糊,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剪下10 厘米长的吸管,使学生有了明确的体验,并感悟到 1 分米的实际长度,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对 1 分米的体验。】 课件播放情境短片:小聪聪想画出 1 分米长的线段,可是他只有一根折断了的没有起始点的尺。 师:这把尺没有0 刻度,该怎样画出 1 分米的线段呢? 生1:我觉得可以从刻度 1 画到刻度10 。 生 2 :他说得不对,从刻度 1 到刻度10 只有9 厘米,应该从刻度 1 画到刻度11 。

毫米、分米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5—36页的两个红点,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适当的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估测。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作业纸 学生准备:直尺、卷尺、购物卡、1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猜一下老师的身高有多高?(1米72厘米)你能用手式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伸开双臂两手间距离) 你还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 你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1米=100厘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习。看动画片《西游记》片头视频。 师:大家猜猜谁来了?(孙悟空)孙悟空有一件神奇的兵器是?(金箍棒) 师:它神奇在哪儿?(变长变短) 2、研究问题 师:“变,变”,你知道金箍棒有多长吗?(8厘米) 师:“变,变”,你发现了什么?(金箍棒变短了)。 师:金箍棒来到了屏幕上,猜一猜它有多长呢?(不到1厘米、比1厘米短) 师:这根金箍棒的长不能用厘米量出来,那么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比厘

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用字母mm表示。) 三、探究新知 (一)毫米 1、认识毫米 师:那么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1毫米就藏在我们的直尺上,让我们拿出直尺,找一找1毫米在哪呢? 让一学生在实物展台上用铅笔尖指一指1毫米。 课件出示直尺,说一说1毫米有多长。 师生共同总结出:尺子上每1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感受1毫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看一下我们桌子上的卡片,猜一猜它有多厚呢? 预设学生回答:1毫米。 让学生动手测量一下。 师:1毫米究竟多大呢?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教师示范:伸出右手,将卡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手指保持不动,慢慢抽走卡片,这两个指肚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动手操作一下)。让学生说一说1毫米的感受。(太小了,两个手指都快挨在一起了)3、生活中的1毫米 师问: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物品,有哪些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卡片的厚度、尺子的厚、1角钱的硬币) 4、探究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10毫米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5、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孙悟空的金箍棒到底是多长,孙悟空把它变到了我们的作业纸上了。 先猜一猜有多长?再量一量?填写下面的表格。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范本三篇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 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5.1.1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_6

5.1.1《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 能力训练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注意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动手、迁移、推理创造等能力。 德育渗透点:启迪学生主人公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初步渗透由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概念,理解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准确测量。 教具、学具准备:1分硬币、米尺、纸条(待量)、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我们学过的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同 桌互相用手比比看。

2、提问: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3、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 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4、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 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认识毫米。 探究新知 认识毫米: (1)(电脑出示米尺放大图)提问:你能找到1毫米吗?请认识的几名同学上台给大家指指看。引导学生说出厘米中间的每1小格就是1毫米。 (2)初步感知:这幅图上的每1毫米都是放大的,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看一看。同桌互相看看。 (3)用1分硬币帮助建立毫米概念: 拿出1分硬币,把1分硬币的厚度对准尺子上的1小格,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 说出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四人小组讨论:怎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完整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 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淮安市涟水县红窑实验学校小学部罗青龙 223442 【课题】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二年级数学 【教材简解】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课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组织学习活动,通过设计丰富的感性体验活动,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再通过看直尺首次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并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针对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掌握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目标预设】 1、使学生通过用直尺测量实物的长度,认识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体会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4、培养观察、分析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文具盒、直尺、纸片等 教师:教学课件、米尺、硬币等。 【设计理念】 本课由神话人物孙悟空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探索新知的动力,从而进入主动学习的状况,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交流等新课标教学理念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育,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主动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孩子熟识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引出旧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的经验,激活学生的知识贮备,从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到进行现实丈量,学生均以主动探讨、合作交换、脱手操作来完成。教学分米的了解通过量一量、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数一数等几个步骤,老师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学毫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高兴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甩手让学生用眼察看、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索,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最喜欢动画片里的哪个人物 生:孙悟空、福娃、多来A梦…… 老师最喜欢的是他(演示课件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动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经典备课教案三篇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经典备课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经典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二)能力点 1.能正确运用毫米、分米表示xx。 2.能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 (三)德育点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尺、分xx、xx。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4.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xx观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毫米、分米的认识 朝阳第二小学徐玲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9页,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重练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之情,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长度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他是谁?(出示孙悟空图片) 生:孙悟空 师:他手里拿的是— 生:金箍棒 师:我们都知道,金箍棒可神奇了,能变大、变小。你们喜欢他吗?(喜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

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的有趣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达到课始趣生之效。) 师:看,孙悟空对金箍棒吹了一口气:变、变成1米。(出示动画)好了,现在谁能起来比划一下一米的长度。(生比划)看,孙悟空对金箍棒又吹了一口气:变、变成1厘米。现在请同学们集体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生比划)说的真不错,电脑小博士要考一考大家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0厘米。 师:看,金箍棒又变化了。现在老师把金箍棒拿出来,放在了刻度尺上,你能告诉我这根金箍棒有多长吗? 生:10厘米 师:那么这根金箍棒有多长?仔细观察。同学们,是5厘米吗?显然不是,比5厘米要长。那么是6厘米吗?显然也不是,它比6厘米要短。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不能解决之一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认识毫米)毫米还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板书mm) (设计意图:学生思想上的矛盾冲突,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推动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头脑风暴”通过观察变化的金箍棒,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激发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教 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甜甜的梦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学具准备: 学生:直尺一把(带刻度的,并且刻度要清晰) 硬币一枚(一分的) 四、教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 (2)验证 师: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 (3)交流 师: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 师: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硬币,身份证,公交卡,十张纸)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 (5)练习 60毫米=()厘米120毫米=()厘米8厘米=()毫米 教材自主练习第二题 (6)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有什么关系。 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