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模式的利弊分析

合集下载

微信优缺点分析

微信优缺点分析

微信优缺点分析优点:1、信息发布便捷。

2、病毒式传播,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

3、互动性强,即时沟通。

4、成本极其低廉。

5、能使企业形象拟人化。

缺点:1、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效果。

2、信息海量,容易被淹没。

3、传播力有限。

一条微博文字有限,其信息仅限于在信息所在的平台进行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1. 用户管理分析查看任意时间段内用户数的增长、取消关注和用户属性等统计。

2. 群发图文消息分析查看任意时间段内图文消息群发效果的统计,包括送达人数,阅读人数和转发人数等分析。

3. 用户消息分析查看针对用户发送的消息的统计,包括消息发送人数,次数等分析。

技术支持和项目顾问请联系:三九二六一四五九八4. 接口调用分析成为开发者的公众号,可以查看接口调用的相关统计。

技术支持和项目顾问请联系:三九二六一四五九八1.微信营销的优势微信营销方兴未艾,商家与企业纷纷抢滩登陆,一时间,微信营销成了微博营销外的另一大互联网营销热点,而随着精准营销概念的导入,在移动网络背景下,微信的点对点精准营销优势相比微博更加明显。

通过“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挖掘潜在客户群营销人员可以点击“查看附近的人”后,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查找到周围的微信用户。

在这些附近的微信用户中,除了显示基本信息外,还会显示用户签名档的内容。

营销人员可以大致了解该用户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活动,利用这个免费的广告位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

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新功能,打造全新的社交关系网,开创企业口碑宣传的新方式。

“朋友圈”新功能的加入,让微信的个性社交能力被激活,为共享式的口碑营销提供了最好的渠道,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上线,使这种营销渠道更加精准和细化。

微信公众平台的最大特点在手机订阅账号,所有信息可直接到达用户的手机桌面,实现企业对用户的点对点精准营销。

利用“二维码扫描”功能,进行品牌病毒式的传播,打通企业。

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和缺陷

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和缺陷

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和缺陷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之一,已经成为了各种场景下营销推广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国际大品牌还是小型独立店铺,都开始利用微信平台来实现他们的营销目标。

本文将就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

一、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优势1. 低成本高效率: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来说,微信推广相较于传统的广告宣传手段,具有低廉的成本,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量潜在客户。

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群聊等功能,商家可以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传播,提高推广效果。

2. 精准定位受众:微信运用了强大的用户管理系统,通过用户的个人信息,可以进行精确的人群定位。

商家可以依据用户的性别、年龄、地理位置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向特定用户群体推送广告和信息,提高精准度,节约推广成本。

3. 朋友圈传播:微信朋友圈是用户分享生活点滴的空间,用户朋友圈话题热门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商家可以通过提供有趣或有价值的内容,引导用户进行转发,从而将信息快速传播给更多潜在客户。

4. 人性化互动:微信提供了多种互动方式,如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让用户与商家能够更加方便和自由地进行沟通。

通过直接与用户交流,商家能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增加用户满意度,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销售额。

二、微信运用在营销推广中的缺陷1. 信息过载: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用户每天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和广告推送。

这使得商家的推广信息容易被用户忽略或误判为垃圾信息,减低了推广效果。

商家需要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法和有趣的内容,脱颖而出,吸引用户的注意。

2. 广告可信度:在微信平台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广告。

这些不良广告会降低用户对微信广告的信任度,使得商家在进行真实有效推广时面临信任难题。

商家需要通过担保、优惠券等方式,提高用户对广告的可信度。

3. 隐私问题:微信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正常使用,这使得用户对隐私的担忧增加。

《2024年微信传播模式探析》范文

《2024年微信传播模式探析》范文

《微信传播模式探析》篇一一、引言微信作为当前社交媒体的主流应用之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即时通讯工具的起点出发,微信如今已拓展了多种功能,如社交、信息分享、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等,呈现出多元而强大的传播能力。

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和传播功能使微信成为了企业和个人推广宣传的重要平台。

因此,本文将就微信的传播模式进行深入探析,分析其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微信传播模式的概述微信传播模式主要是以微信为媒介,通过多种功能进行信息传播的模式。

这种传播模式主要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内容,具有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特点。

微信的传播模式既有传统的社交媒体传播模式的特点,又有其独特之处。

三、微信传播模式的特点1. 用户基础庞大: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使得其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巨大。

2. 多元化传播内容:微信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 互动性强:微信的社交属性使得其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随时进行评论、点赞、转发等操作。

4. 精准推送:微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将信息推送给最可能感兴趣的用户。

四、影响微信传播模式的因素1. 内容质量:优质的内容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关注和分享,从而提高传播效果。

2. 传播渠道:除了微信自身的社交功能外,公众号、小程序等外部渠道也能促进信息的传播。

3. 用户关系:良好的用户关系可以增加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4. 社交属性:微信的社交属性如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能增强信息的传播效果。

五、微信传播模式的应用及案例分析1. 企业宣传: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宣传、活动推广等,通过精准推送和互动性强的特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例如,某知名品牌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新品推广,通过精美的图文和视频内容,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分享。

2. 新闻传播: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新闻信息,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和广泛的用户基础,实现快速传播。

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

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

R eporters记盲ssjs i,NOTES2019I111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文/张辉摘要: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有利有弊,其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弊病。

本文就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优势及劣势做出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工作;优劣一、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优势所在(-)为新闻信息的收集与推送创造了釧牛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简化新闻收集以及推送传播的咤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主动推送各桶闻内容,并且其时效性极高,广受当前媒体青睐。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体可以直接让用户浏览相应的新闻内容,用户只需要拥有手机即可。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新闻传播工作不仅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新闻推送的空间、时间限制,而且其效率也大幅增强。

比如,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回复某一固定字眼,公众平台通过检索数据来对其提供的关键词进行有效搜索,信息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同时还减少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

就釆集角度来看,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基数非常大并且几乎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这为信息收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捷性。

用户不仅仅能够阅览新闻,甚至可以成为新闻的编写者,这为媒体带来了诸多便捷性帮助。

(二)为新闻传播辭了互动性以及趣味性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通常只能单向传递,即用户阅览新闻内容,但是却不能在新闻信息之上进行近一步操作,其互动性明显不高。

但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导之下,用户可以直接与新闻信息进行互动,新闻信息的具体表现也存在于多方面,力口之在言语方面的规范性不高,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新闻信息内容通常话语幽默,其趣味性明显强于传统新闻传播平台。

例如,在最近几年的两会期间,我国央视微信新闻公众平台曾就两会热点内容进行过分析,在平台中,公众可以对两会的具体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私下互动,在引导之下,央视能够迅速根据受众意愿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报道。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利弊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利弊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利弊社交媒体的兴起与普及使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实时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交流互动,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也带来了一系列利弊,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利处1. 实时性和迅速性:社交媒体平台可以快速传递信息,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

用户可以即时获取新闻动态、社会事件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2. 互动性和参与性:社交媒体允许用户进行互动和参与,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增强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3. 多元化的内容形式:社交媒体不仅仅提供文字信息,还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增强了信息的表达能力和吸引力。

二、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弊端1. 虚假信息的传播: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这些信息往往被迅速传播,给用户带来误导和不良影响。

虚假信息的传播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 隐私泄露和个人安全问题:社交媒体平台往往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但这些信息可能被滥用和泄露,给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安全带来威胁。

3. 上瘾和时间浪费:社交媒体的使用很容易让人上瘾,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浏览社交媒体内容,导致时间的浪费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4. 信息过载和真实性问题:社交媒体上信息的数量庞大,用户很难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信息过载也容易导致用户无法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如何合理利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1. 增强信息辨别能力:用户应该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可以通过查证来源、横向对比和权威评估等方式,提高判断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2. 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用户应该合理安排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沉迷和时间浪费。

3. 关注多样化的内容:用户应该关注多样化的内容,积极获取专业性、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

4. 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设置隐私权限,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和泄露。

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

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

论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作者:张辉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3期摘要: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有利有弊,其在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弊病。

本文就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优势及劣势做出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工作;优劣(一)为新闻信息的收集与推送创造了条件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能够简化新闻收集以及推送传播的路径。

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主动推送各个新闻内容,并且其时效性极高,广受当前媒体青睐。

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媒体可以直接让用户浏览相应的新闻内容,用户只需要拥有手机即可。

微信公众平台下的新闻传播工作不仅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新闻推送的空间、时间限制,而且其效率也大幅增强。

比如,用户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回复某一固定字眼,公众平台通过检索数据来对其提供的关键词进行有效搜索,信息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同时还减少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

就采集角度来看,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基数非常大并且几乎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这为信息收集工作带来了诸多便捷性。

用户不仅仅能够阅览新闻,甚至可以成为新闻的编写者,这为媒体带来了诸多便捷性帮助。

(二)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互动性以及趣味性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通常只能单向传递,即用户阅览新闻内容,但是却不能在新闻信息之上进行近一步操作,其互动性明显不高。

但是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导之下,用户可以直接与新闻信息进行互动,新闻信息的具体表现也存在于多方面,加之在言语方面的規范性不高,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新闻信息内容通常话语幽默,其趣味性明显强于传统新闻传播平台。

例如,在最近几年的两会期间,我国央视微信新闻公众平台曾就两会热点内容进行过分析,在平台中,公众可以对两会的具体内容进行评论或者私下互动,在引导之下,央视能够迅速根据受众意愿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报道。

而且,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新闻传播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话语或者文字,可以在其中附加动画、音频、视频等具象化内容,甚至可以安排相应的投票内容,极大程度上加大了新闻传播的趣味性。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闻的利弊探析

以 及 新 闻 媒 体 欢 迎 的 功 能 新 闻 媒 体 利 用 微 信 公 众 平 台 建 ,
立 一 个 公 众 号 借 助 定 一 的 宣 传 手 段 使 人 们 关 注 这 个 公 众 , 号 然 后 新 闻 媒 体 中 的 公 众 号 管 理 人 员 不 断 的 向 公 众 号 中 ,
这 种 要 求 , 不 断 追 求 更 高 速度 的 新 闻 传 播 媒 介 , 而 微 信 公 众
号 做 到 了 这 一 点 利 用 互 联 网 技 术 新 闻 信 息 发 布 者 发 布 了


相 关 的 新 闻 信 息 关 注 公 众号 的 人 能 实 时 接 收 到 满 足 了 新 , , 闻 传 播 在 时 效 性 上 的 要 求 。
传 播 活 动 。 但 是 微 信 公 众 平 台 在 有 其 便 捷 性 的 同 时 , 也 会 对
新 闻 的 传 播 造 成 一 些 负 面 影 响 。
一 利 用 微信 公 众 平 台 进 行 新 闻 传 播 的 方 式 、
首先群发
推送是微信公众平台
中最
受组织
个人

企 业
达 到 扩 大 新 闻 传 播 效 果 的 目 的 纷 纷 以 视 频 、 图 片 动 、 图 以 ,
及 趣 味 性 表 情 包 的 方 式 进 行 新 闻 的 传 播 活 动 这 种 多 元 化 ,
的 传 播 特 点 不 仅 在 微信 公 众 平 台 中 体 现 在 其 它 信 息 传 递 ,
软 件 ( 比 如 微 博 ) 中 也 有 体 现 。
新 闻 的 特 点 之 一 是 “ 新 ” 也 就 是 新 闻 的 时 效 性 与 传 统

微信营销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效应分析

微信营销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效应分析

微信营销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效应分析随着互联网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之一,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营销的首选渠道。

本文将分析微信营销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社会化媒体传播对企业的影响,以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参考。

一、微信营销的优势微信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之一,用户数量超过10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将目光投向这个庞大的年轻人市场,实现精准营销。

此外,微信还具有以下优势。

1.低成本微信作为一种免费的社交媒体,企业在使用时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财力。

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投入即可。

相比于传统广告渠道,微信营销的成本要低得多。

2.人性化微信营销还具有强大的个性化特征。

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种文章和消息,将与用户建立长期的互动关系。

并且,微信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实现精准推送。

这种方法可以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加强品牌的宣传效果。

3.实时性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企业发布一条消息时,粉丝们可以立即收到这条消息,并通过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条消息。

在紧急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快速发布信息,创造传播热点。

二、微信营销的劣势微信营销具有以下的劣势。

1. 限制传播微信公众号在推广时,会遇到一些限制因素。

如微信公众号的推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多数推广方式是通过传播口碑。

同时,微信还有更多的规定限制公众号的传播,比如不能包含太多的广告、不能引导用户在分享时添加好友等。

2. 难以量化补偿由于微信营销是随意推广资讯的一些机制和方法,企业对微信营销所获得的投入回报无从量化,这意味着微信营销会需要一点投资前期,但后期收获并不确定。

3. 粉丝收集度和管理的问题微信营销还需要避免粉丝的流失,这是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通过将客户信息导入微信,企业可以对这些客户进行记录,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持这些客户的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传播模式的利与弊【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在即时通讯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虽然微博、QQ出现较早,但随着微信的兴起以及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微信平台作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从微信的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号和公众账号平台等方面都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同时微信营销也越来越成为企业、个人关注的新型营销方式,可以说微信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媒介的高度,带领大众进入了全新高效的信息传播新时代。

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信信息传播模式的利与弊,给正在使用微信传播的个人及企业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传播学;微信;传播模式;利弊微信,微信是介于QQ和微博之间的一种社交软件,是隶属于QQ平台的应用软件,具有文字信息传播、视频、图片、短信朗读、即时通话等功能。

与其他软件相比,微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接受和传播与QQ软件相关的各类信息,无需再登陆其他客户端;微信软件还可以支持支付、群聊、语音、二维码识别等功能;与此同时,微信还可以运用个人账户、公众平台等功能共享媒体信息并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

微信平台将大众传媒传播与人际交流传播融为一体,开创了全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模式。

1.微信平台信息传播效果分析分析微信平台的传播效果需要从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户传播和公众平台等四个方面出发。

1.1微信传播特征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主体明确化、传送关系亲密化、传播平台集中化等特征。

传播主体明确化主要是这微信是依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社交软件,其传播的主体主要是对手机等移动平台运用较多的人群;传送关系亲密化主要指微信好友以熟人为主逐渐向陌生人过渡,这样的方式有利于熟人之间关系更加亲密,陌生人也更加容易相处;传播平台集中化是指微信对手机功能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并且在传播的同时拓宽了传播渠道。

诸如开设公众平台、二维码扫描系统、定位系统等等,另外,微信也有插件功能,将人们生活中的众多通讯工具都包含在内。

1.2微信传播模式微信平台的传播模式主要包括自媒体传播模式、群体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这种分类主要依据微信平台的传播渠道来划分的。

第一,自媒体传播模式的针对对象以个人为单位,实行点对点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

如今网络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开放,只要拥有信息和内容,且信息和内容符合制度规定,均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开设属于自己的媒体平台,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这种传播模式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有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

第二,群体传播模式指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名单添加微信好友,借用语音聊天室和群聊功能在小团体中交流信息,同时,团体中的成员地位相对平等、传播的信息也具有相关性。

第三,大众传播模式。

大众传播模式主要指借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的模式。

这种传播模式主要针对以单位为主体的信息传播。

通过公众平台提高企业、政府和媒体等机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形象,具有营销型特征。

1.3个人账户传播个人微信账号主要是借助微信平台达到和好友交流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借用个人账号传播和分享信息,起到传递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和好友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在微信平台进行有效传播的同时,还要注意信息的分工筛选,确保微信个人账号的信息有效传播。

微信平台还拥有诸如漂流瓶、查找附近好友等多种功能,同样具有很强的传播效能。

1.4公共平台传播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与个人账号信息传播不同,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主要强调所传信息的价值性,通过发布信息传播达到有效互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2.微信信息平台传播的优势微信作为新兴的媒体平台,其近乎免费的使用成本,便捷的通讯方式都使得其快速发展。

除了费用低廉、通讯快捷外,微信平台信息传播还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2.1地理定位服务,便于好友互动微信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介平台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其拥有地理定位服务。

地理定位服务包含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微信软件中的“查找附近的人”、“漂流瓶”等特色功能的开发使用。

另一方面是指利用手机GPS定位功能,查找好友位置,便于同好友互动。

2.2移动网络支持,分享内容多样化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手机终端等移动设备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传播信息。

以手机为载体的微信平台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信息对讲传播、语音传播、视频传播和图片传播等,多样化传播方式便于用户关注和分享。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促进其分享内容也不再仅限于文字的分享,图片、视频等模式已和文字并列成为微信平台信息传播的主流模式。

这成为微信平台打破传统媒介平台信息传播单一化的又一优势。

2.3无时不刻的在线优势。

据统计,人们平均每天的 PC 端在线时长仅为 3 小时,而移动手机端的在线时长长达 16 小时。

这就说明微信拥有人们最长的在线时长,这为它的信息传达即时性作出了保障。

2.4传播路径“噪音”少,信息的到达率高。

这主要体现在公众账号的消息推送功能上,这相比其他的信息发布渠道中,发布者并不知道他发布的信息到达率是怎样的,但是微信公号推送的消息到达率是 100%,通过后台阅读率和分享率都可以看得到。

2.5传播效率高。

微信是 O2O 的企业服务与营销平台,可以拉近商家与客户的距离,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线上的流量导入线下店铺中来,这相对以往大海捞针式的传播方式效率大大提升。

2.6微信传播的方式快捷简便。

微信的传播渠道是以移动客户端为主的,多数是安卓和苹果系统。

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通过微信进行信息的推送不仅仅是一种通信的途径,而且还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活方式。

同电视和电台等媒体等宣传方法相比,微信传播减少了一定的宣传成本,而且还节省了准备时间。

大众账号在利用公众平台的基础上能够发布文字和图片,甚至是语音,这样就能推广和营销产品。

对于传播的主体而言,微信传播的推动方式是最为快速和简便的,这也是其最大的优势。

2.7受众目标精度高。

微信采用点对点的营销方式,其优势是明显的。

微信公众平台的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在手机上订阅账号,企业或者是个人发出的信息能够直接打到用户的手机桌面上。

此外,微信还能够实现手机通讯录同步的功能,向受众目标推动新产品的信息以及各种优惠活动等等。

此外,二维码的出现使得微信能更好地宣传,无论用户是在线还是线下都可以看到宣传信息中的二维码,扫扫就能够关注该账号,而不用进行搜索。

此外,微信还可以通过地域控制和用户分组推动消息,借助朋友圈定位,以病毒式的传播影响受众。

3.微信信息平台传播的弊端相较于成熟的传统传播模式,微信平台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弊端。

3.1微信的传播内容具有“不可控性”。

第一,同样都是用户生产内容的微博在辟谣上可以很轻松,但是微信则不然。

第二,就是微信逐步开放第三方平台接口,用户隐私存在着极大地威胁。

第三,传播制度的不合理。

这主要体现在公号频发推送内容,朋友圈营销泛滥。

淘宝、代购信息陈杂,而用户不主动上传内容,这对微信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微信运营者也意识到这一点,比如现在公号不能私自给 24 小时内没有互动过得用户擅自推送消息,严禁朋友圈的恶意营销等等的措施。

3.2微信传播伦理约束力量不够。

随着微信的发展给广大的用户提供了极大的通讯、消遣娱乐的便利,但是由于缺乏监管、用户使用微信心态等媒介素养缺乏培养的问题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例如:近几年的利用微信的犯罪的案件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犯罪主体是年轻人,他们利用微信的匿名性来从事犯罪行为。

3.3微信传播受众覆盖问题。

当前,微信营销客户端主要是针对行货手机,对于山寨机是不支持的。

而我国的山寨机的使用率相对较高。

而且,微信对于互联网以外的 PC 机也不支持。

微信营销传播受众的覆盖率问题主要是目前微信营销客户端不支持我国覆盖范围较大的山寨机,也忽略了移动互联网之外还有大量 PC 机的存在,因此相比与电脑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兼容的 APP(如微博,人人网等)来说传播覆盖率还不够广泛,“粉丝”也就是传播的受众较微博来说也更难获取,同微博这类传播方式相比,微信传播的覆盖率是较低的,而且在获取受众上也难于微博,因为微信属于一对一互动,从传播学角度看,一对一的传播是对等的互动关系,是私密的去中心化的。

既然是去中心化的,在微信上找不到入口。

3.4信息传播质量和接受受限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以快捷性见长。

信息通过朋友圈的转发,得到快速分享和传播,而这一过程造成了传播信息质量的不受控制。

传统传播媒介中,信息经过筛选得以传播,而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因着朋友圈中个人认知水平的差异,传播的信息质量也良莠不齐。

海量的信息通过微信平台传播,使得信息很容易被淹没,无法达到顺利传播的目的。

3.5信息传播受到好友人数的限制微信平台信息的传播受到好友人数的限制。

微信信息想要快速传播需要借助好友分享和传递。

传统媒体因为其开创时间长,媒介宣传平台广,其粉丝人数可达到千万人,但是微信朋友圈中很少能达到这种量级,而好友数量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与此同时,微信平台因其好友人数限制也无法像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一样,可以产生能够引起重大反响的热点事件。

3.6信息传播内容受限中国传媒受到国情的限制,在新闻信息传播内容方面受到严格的规定。

而网络媒体平台要比传统媒体拥有更为严格的审查限制。

其中,微信平台自身的审查尺度更为严格,主要原因在于微信平台属于新兴的以朋友圈交流为主的媒体平台,只有严格要求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同时,微信平台上已经删除的信息内容不会直接提示,而需要点击进入方能知晓,这也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播。

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俨然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新方式。

在现今社会,一方面,人们可以用微信交流情感,用微信支付水、电、气、电话费,用微信购物、订餐、医院看病挂号等;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宣传其产品、品牌、文化、为用户提供服务等,帮助用户了解企业,接受企业。

利用好微信这个新型社交软件,可以给个人带来生活上的方便,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于以即时性通讯工具为载体的微信营销模式来说,信息的传播往往是自发性和扩张性的,取代了以往的“一对多”的辐射状态,而成了没有中心扩散点的“多对多”的网络状态,属于爆发式的传播模式。

因此,微信营销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上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劣势也逐渐凸显。

本文从试着从传播学的是视角看一个不一样的微信,如今微信已经被公认是移动端的超级入口,拥有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知道它的不足所在。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微信这艘“超级航母”会越行越远。

【参考文献】[1] 姜新,宋子鹏.微信营销的价值及其运用策略管理[J].管理观察,2015,(3):171-172.[2]孙玉凤. 微信朋友圈广告互动传播的优劣势探析[J]. 东南传播,2015(3).[3]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技导刊》,2012(2)[4]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21-23[5]张尔煦,《微信推广的病毒性营销分析》[J].《新闻传播》,2012(6):208-209[6]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07):71-72.[7]唐妍洁.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J].新闻世界,2014(02):112-113.[8]张艳.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J].中国出版,2013(16):18-20.[9]白丽敬.从传播学视角解读微信的发展[J].新闻世界,2013(08):142-143.[10]魏超,张骁. 微信的功能和属性分析[J]. 出版广角,2014(6).[11] 冯忠远.企业微信营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3):141-142.[12] 朱妍.企业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4,(3):48,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