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妇产科应用(全文)

品管圈妇产科应用

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5d~15d的患者496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岁。其中产妇196例,子宫肌瘤74例,妇科炎症52例,异位妊娠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8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248例,纳入标准:意识清楚,能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自愿参与者。

2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比组采纳常规治理方法;观察组采纳QCC治理方法,通过圈员间的互相协作,按照PDC循环([Pln(计划):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目标、对策拟定,Do(执行):对策实施与检讨,Check(检查):效果确认,ction(处理):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程序实施,预防和干预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降低高危患者跌倒率,具体措施如下:

2.1组织培训

20XX年1月,护理部选派人员外出参加QCC的相关知识培训后回院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本科室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对QCC知识进行了相应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考试,对圈长、护士长和骨干护士实施应用能力考核以评价培训效果。

2.2组圈

根据自发自愿,将护理人员分成观察组与对比组各6人。观察组6人组成一个圈按照品管圈模式对观察组的病员进行跌倒预防干预治理,选举该组的责任组长为圈长,组织QCC小组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分析调查结果;圈员5人,负责为圈活动建言献策,按照操作流程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推选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品管圈活动,并评价活动效果。

2.3拟定计划

2.3.1确定主题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需要改善的问题,并按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分别依照5分、3分、1分进行评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改善的主题。选出了本次活动主题是“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实施日期为20XX年1月6月。

2.3.2现状分析

圈员们对我科20XX年20XX年住院患者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常见因素有7个,其中护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不全面、健康教育不落实、预防措施不得当为要因。

2.3.3拟定对策

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针对妇产科常见疾病情况及疾病性质讨论制定了相关制度及预案流程。分别是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预防跌倒的治理制度,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措施、患者跌倒应急处理程序、患者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住院患者跌倒预案流程等。

2.4对策实施

2.4.1及时准确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或转入24h内即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对≥65岁、视力障碍、体弱、服用冷静药等患者按照自制的《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表》马上给予跌倒危险评估,评分≥4分者评估为跌倒高危患者,给予持续评估;首次评估4分者,暂不做持续评估,若发生病情变化(特别是产后、麻醉术后)、增加特别治疗及使用特别药物后出现了危险因素,及时再次评估;辅导员及圈长对评估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评分≥4分的高风险病例进行重点预防,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4.2注重效果的健康教育

①患者入院时,向患者和陪护做好入院宣教,介绍室内相关物品使用注意事项,使其熟悉病区环境。②病室内张贴形象生动的“防跌倒十知道”宣传画,并将“十知道”的具体内容对患者和陪护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③反复强化防跌倒重点环节。如:起床“3个30秒”再行走;在活动中若有眼发黑、头发晕、行走不稳等情况时应马上蹲(坐)下,呼叫他人帮忙;若床挡已拉起,患者下床时应先将床挡放下,切勿翻越。④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克服不愿麻烦别人或不服老的心理,有困难及时求助。⑤定期评估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对掌握程度较差者进行反复宣教,直至完全熟练掌握。

2.4.3切实落实干预措施

一般措施:①环境干预。提供充足而适宜的灯光;清除过道障碍物、保持地面清洁干净;走廊和卫生间安有扶手等。②患者常用物品安全易用。呼叫器就近摆放,患者“呼叫器”响时,尽快做出回应;坐椅、床边护栏、轮椅定期检查。高危患者预防措施:①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评估单上签字。②建立跌倒/坠床高危患者登记本,并列入交接班重点。③患者的床头挂“防跌倒”的警示标识。④患者活动时有陪护在场搀扶,产后及术后第1次下床时有护士在旁搀扶。⑤患者服用易引起头昏/低血压等药物时,做好解释和观察。⑥对极度躁动的患者如子痫患者恰当使用约束带等安全工具。⑦安排高危患者邻近护士站,各班次护士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需要。跌倒患者的处理措施:发生跌倒事件后,马上启动病员跌倒应急预案,及时上报。

2.5检查相关制度、措施、流程执行情况

辅导员及圈长定期检查评价圈员们对住院病员跌倒评估、预防措施、流程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6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促进标准化的建立

本次活动将住院病员跌倒评估、防跌倒流程、跌倒预案等纳入妇产科住院患者护理常规,予以标准化;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循环,持续改进质量。

2.7评价方法

自制预防患者跌倒相关知识问卷,对2组护理人员进行住院

患者跌倒相关知识的考试测评(100分为满分);统计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

2.8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纳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纳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有形成果

观察组护士对防跌到的认知测评分与对比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组高危患者跌率为38.46%。观察组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为5.8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无形成果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进。

4讨论

4.1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

比较2组护理人员对预防跌到的认知测评分和高危跌倒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们采纳头脑风暴法认真讨论,共同查找患者跌倒的要因、预防跌倒的措施等,促使护理人员对跌倒的高危因素、预防跌倒的措施、流程等的认知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护理人员亲自参与制定跌倒危险因素评分标准、制度、流程、预案等,一改以往

由主管负责人解决的治理方式,不但能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改善对策也较易被员工所接受,从而使执行过程更为顺利,圈员在落实住院患者跌倒的评估、预防、干预治理中执行力增强。一是对跌倒危险因素评估更为全面,准确性提高,降低了跌倒高危患者漏报率;二是对高危跌倒患者主动及时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和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保证了各项跌倒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有效低降低了住院高危患者的跌倒发生率。

4.2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治理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护理人员通过参加品管圈治理知识培训,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治理的意识和落实护理治理制度执行力,成为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圈员都学会了使用品管圈工具来独立发现、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由此,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得到了较大提升,在预防住院患者的跌倒治理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绵阳市第三RM医院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深静脉血栓预防 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措 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QCC管理工具对妇科深静脉 血栓病人预防措施落实过程中以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QCC活动开展后妇 科术后病人预防措施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QCC活动可以 使妇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有效提高。 [关键词] 妇科手术;品管圈;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异常 凝集。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管理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20年08月01--08月24日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09月15--10月25日收治的妇科术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 患者年龄40~59(47.4±3.3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1~59(46.5±3.29)岁。两组 患者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组圈科室护士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选出圈长1名,护士长担任辅导员,8名护理人员为圈员,确定圈名圈徽。 1.2.2 主题选定圈员发挥头脑风暴提出5个主题,采用品管圈活动主题矩 阵表,从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利用5分、3分、1分评分法[1]。

1.2.3 活动计划拟定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表,并制定甘特图,时间为2020年7月--2020年11月。 1.2.4现状把握使用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得分情况,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中、高、极高风险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饮食指导、戒烟戒酒、预防静脉血栓等。 1.2.5 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1-现况值)× 圈能力×改善重点〕=65%+〔(1-65%)×0.6×0.79〕=81.6% 。 1.2.6 原因分析 (1)原因解析: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从人、环、法、料4个方面对妇科患者手术后调查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进行原因解析。 (2)要因选定:根据提出的每项要因进行打分,运用1,3,5打分法,10名组员全部参与评分,根据8/2原则,选定前总分48分以上的为最高要因,共4项。 (3)要因验证:回顾现状调查阶段,最终确认:①科室缺乏相关的流程、制度、模板、评价标准;②图文资料欠缺,宣教设施不完善,形式单一;③宣教指导不到位;④科室缺乏日常监督为4大要因。 1.2.7对策拟定及实施针对查找出来的要因,逐一分析,依据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为评价指标,运用1,3,5打分法,最终确定4个要因对策。 对策一:(1)规范DVT风险评估标准、时机:科室再次解读培训风险评估表,统一认识,明确评估的标准;(2)制定标准化沟通模板:术后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3)物理预防:①穿弹力袜的最佳时间是在早上起床时,每天夜间休息时脱下,注意下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趾端甲床颜色等情况[2];②踝泵运动:每次练习5分钟,每天5—8次,并逐渐增加训练频次,循序渐进。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肿胀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1.50%和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和20.50%(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5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预防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满意度。 标签:品管圈活动;妇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满意度 在妇科手术后的各类并发症中,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手术患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献[1]报道发生率约为7%~45%,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但若诊疗不及时,轻者导致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因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干预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工作的重点,杨玉真等[2]对793例妇科手术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等综合干预,没有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品管圈是指相似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通体合作、集思广益,依据一定程序解决管理、文化、工作现场等方面的课题或问题,起初应用于日本企业管理中,近年来被引入护理工作,且取得显著效果[3,4]。笔者在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患者术后下肢肾静脉栓塞方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4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3月~2013年3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月~2014年4月200例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年龄32~75岁,平均(57.63±17.28)岁;体质量45~75kg,平均(6 2.58±1 3.64)kg;疾病种类:子宫肌瘤47例,卵巢良性肿瘤39例,宫颈癌42例,子宫内膜癌21例,卵巢癌31例,其他肿瘤20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142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58例。研究组年龄30~77岁,平均(58.43±19.17)岁;体质量44~73kg,平均(61.82±11.76)kg;疾病种类:子宫肌瘤53例,卵巢良性肿瘤40例,宫颈癌38例,子宫内膜癌22例,卵巢癌29例,其他肿瘤18例;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137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6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疾病种类和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妇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即术前全面评估、围术期健康宣教、术后病情护理、饮食指导、早期康复锻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案和措施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以护士长为圈长的品管圈活动小组,组员包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 背景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最常见的妇科手术,它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减少创伤、 缩短术后恢复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该手术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如何降低腹腔镜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成为了一个问题。 品管圈的概述 品管圈(Quality Circle)是一种以团队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方法,它是由一组志 愿者组成的小组,在组内进行改进活动,以提高组织质量、成本效益、工作环境等。品管圈通过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心,建立了团队合作的文化,实现了组织的质量管理目标。 品管圈在降低尿潴留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中具有重要作用。品管圈要求组 内成员共同研究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下是品管圈在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方面的应用: 1. 发现问题 品管圈小组通过收集手术室、恢复室、病房等环节的数据,发现妇科腹腔镜术 后尿潴留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2. 分析问题 小组分析了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尿潴留的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麻醉方法等。在分析过程中,小组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关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3. 制定改进方案 小组提出了以下改进方案: •建立手术前的评估机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和筛查,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关监测,包括尿流量、尿道压力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尿潴留; •改进护理方案,包括提供情绪支持、加强尿管护理等,及时解除尿潴留。

4. 实施改进方案 小组将改进方案付诸实施,建立了评估机制,改进了手术和护理方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考核。同时,小组在组内开展了教育交流活动,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5.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品管圈小组对改进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所下降,术后恢复时间也显著缩短。 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评估和改进手术和护理方案,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潴留,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因此,品管圈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對品管圈(QCC)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妇产科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生活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妇产科;优质护理 QCC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工作性质接近或者相关的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小组,并以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参与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发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施质量改进、降低消耗和提高素质等措施来提高工作质量[1]。现对于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采用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8±3.6)岁,产次1~4次;观察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2±3.4)岁,产次1~3次。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以及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一些列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的优质护理,先成立一个品管圈小组,医院妇产科应该先成立QCC小组,每个小组包括6位成员,其中有1位圈长,1位副圈长。然后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然后共同完成发现问题、选定题目、追查原因、分析资料、提出办法、选择对策、草拟行动、成果比较、标准化等9大步骤,并遵循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循环法进行改善活动[2]。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 2. 1 P-计划首先应该建立包含病房管理、护理模式、护患关系、人力资源及配置、患者满意度、护患关系以及护理绩效在内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评价标准。 1. 2. 2 D-实施在圈长的带领下寻找存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每个病房患者都进行探访,然后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进行了解并评价,主要了解的内容有护理人员常规护理、饮食和生活护理以及专业护理等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患者经优质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有无健康

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中 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产科患者88例,将选取的患者分 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乙组患者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 观察不同管理方式在该类患者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显示,乙组患者对 护理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及无形成果高于乙组患者,护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甲 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基 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于该科室患者整体护理效果的提 升和改善均有积极临床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引言: 产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同时它也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部门,所以它对 护士的工作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它的工作品质的优劣会对病人和妇幼的安全产生 非常大的影响。品管圈(QCC)是一种能够自主形成的以科室为单位的“小圈子”,集中智慧,协同合作,形成工作流程,解决工作和管理上的难题,从而达 到促进护士工作进步,减少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提高护士工作品质的目的[1]。本文着重于对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QCC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产科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 组的方式将选取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乙两组患者人数均为44例,患者男女 比例均为1:1,甲组患者年龄在22-46(33.54±10.56)岁,住院时间为4-13

(6.89±2.05)天;乙组患者年龄为23-48(38.94±10.52)岁,住院时间为3- 15(7.56±2.56)岁。所选患者基本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甲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对病房、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并按照医生的要求 进行护理工作。 乙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 (1)建立品管圈小组:选择科室内10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一名为组长,对 品管圈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进行负责。采用头脑风暴法,对科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剖析和讨论,确定主体及可行性。 (2)调查分析:在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对导致分 娩时发生的原因,分娩时的镇痛方式,产妇对其不满意的原因等进行研究,并对 与此有关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讨论。 (3)对策实施:①强化健康教育。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的认识和怀孕期间的健 康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所以要制订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用个性 化的讲解与分发的宣传材料,来给病人们介绍一些关于妊娠保健和阴道分娩的相 关知识,并对这些错误的认识进行矫正。对病人进行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 活习惯,改正其不良习惯。②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护士要以病人为本,关注病人 的需求,积极主动的护理工作,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要 多跟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指导病人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同时还要积极地利用鼓励、安慰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对病人进行有效地 疏导,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也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病人感到身心放松,舒服,促进睡眠。③强化对患者引导分娩的护理。做 好对分娩止痛的评价工作,在病人提出请求后,由产科医师、助产士、麻醉师对 病人进行止痛评价,对符合条件者制定止痛方法,并向病人说明有关的事项和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在产妇临产前做好相应的准备,由接生员开启静脉通道进 行止痛,在生产完成24小时后拔管终止止痛。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病人的症状 和体征的改变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对子宫的扩张状况进行监控,在第二产程中,

妇科品管圈主题大全

妇科品管圈主题大全 (最新版) 目录 1.妇科品管圈的概念与意义 2.妇科品管圈的主题分类 3.妇科品管圈的具体主题及解释 4.妇科品管圈的实际应用案例 5.妇科品管圈的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 一、妇科品管圈的概念与意义 妇科品管圈是一种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妇科患者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合作,持续改进和提高妇科护理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妇科品管圈的主题涵盖了妇科护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通过妇科品管圈的活动,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 二、妇科品管圈的主题分类 妇科品管圈的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疾病管理: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手术护理:如剖宫产、无痛人流、妇科肿瘤手术等。 3.护理技术:如产科监护、新生儿护理、母婴护理等。 4.患者教育:如母乳喂养、产后康复、新生儿喂养等。 5.感染控制:如手术室感染控制、隔离技术、消毒灭菌等。 三、妇科品管圈的具体主题及解释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妇科品管圈主题及其解释: 1.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通过提供专业的母乳喂养指导和教育,帮助产妇掌握正确的喂养技巧,提高母乳喂养率。 2.降低剖宫产率:通过开展产前教育、提供分娩镇痛服务等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3.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病房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4.降低手术感染率:通过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等措施,降低手术感染率。 四、妇科品管圈的实际应用案例 某妇科医院实施妇科品管圈后,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满意度、手术感染率、母乳喂养率等主题展开活动。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例如,针对母乳喂养率低的问题,医院增加了母乳喂养指导师的数量,提供 24 小时咨询服务,提高产妇的喂养技巧,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五、妇科品管圈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妇科品管圈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人性化和智能化。未来妇科品管圈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护理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

品管圈活动(QCC)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品管圈活动(QCC)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 用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2例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对26例实施常规护理途径(对照组)与26例实施品管圈模式护理(观察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产后1 天内失血量、有效止血时间以及生命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效果比较明显,能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来说有利,要重视。 【关键词】产后出血;品管圈活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nursing.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trial were 52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20.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2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ontrol group) and 2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he nursing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loss, effective hemostasis time, recovery time of vital signs, hospital stay and satisfa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obvious. It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horten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37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 方法。方法:由科室6名成员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 疼痛发生率这一主题,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各项活动。结果:实施品管圈活 动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从68.8%降至31.25%。结论:通过开展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 品管圈(QCC)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由工作场所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 员自发组织的小团队,按照特定的科学程序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方面所存 在的问题,并进行全面持续的质量管理改进[1]。腹腔镜手术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 进行检查治疗的内镜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损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 等优点在妇科疾病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也称腹腔镜术 后疼痛综合症,是指患者腹腔镜术后出现的肩部酸痛、肋间刺痛、上腹部胀痛等 切口之外的疼痛[2]。其发生率高达70-80%[3],尤其是出现肩背酸痛和膈下胀痛 约35-60%[4]。术后疼痛是机体由疾病和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性生理反应,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术后舒适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疼痛未得到 及时、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17年8月成了品管圈,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 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品管圈活动方法 1.1成立品管圈 我科于2017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共6名组员,圈长1人,圈员5人。 平均年龄28.8岁,学历均为本科。全体圈员经过头脑风暴,投票决定“呵护圈”为 圈名,并设计了圈徽。希望通过“呵护圈”成员的共同努力,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带给患者摆脱病魔的勇气! 1.2制定活动计划 本期活动时间计划为2017年8月-2018年2月,历时6个月。活动期间按品 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开展进行。利用甘特图制定活动计划表,预估所需时间并确定 各步骤的负责人。 1.3现状把握 制作查检表收集2017年8月14日-2017年9月17日期间腹腔镜手术患者 44名,发生非切口疼痛患者人数30人,发生率为68.18%。通过绘制柏拉图,根 据80/20原则,其中肩背酸痛、上腹部胀痛、肋间疼痛所占累计百分比高达 76.66%,故将此三个部位的非切口疼痛例为本期活动改善重点。 1.4 目标设定 根据品管圈方法的公式设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x改善重点X 圈能力)=68.18%-(68.18%X76.66%X66.67%)=33.34%;改善幅度=(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X100%=(68.18%-33.34%)/68.18%X100%=51.10%。 1.5解析 目前,非切口疼痛的机理尚不清楚,一些研究显示与以下因素有关:随腹腔 压力增加,膈肌上抬刺激膈神经;术后腹腔残留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剖宫产患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的应用效果。方 法科室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建立“幸孕圈”,选定“提高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为主题, 进行现况调查,对活动前影响剖宫产患者的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的原因进行统计、原因 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剖宫产患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由活动 前的41%提高到8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剖宫产患者母婴皮肤接触及早 吸吮率,而且提高了护士运用多种质量管理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团队的凝 聚力,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关键词】品管圈;剖宫产患者;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应用 品管圈(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是指为解决同一问题,由同一工作单位、部门或工作 性质相关人员,自发地组织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团队进行品质管理活动,团员间分工合作,自我启发与相互启发相结合,科学的运用品管圈理论中的各种工具和手法,对工作场所中的 质量管理项目进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改善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了 提高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我科响应护理部的倡导,将QCC引入科室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是一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妇产科,开放床位42张,现有护理人员11名,全部为女性。学历:本科5名,大专6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9名,护士1名。 1.2方法 1.2.1 品管圈介绍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 学的运用各种工具,持续性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业务活动。 1.2.2组圈、选主题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圈组织成员7名,选出1名组织协调能力强、工 作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为圈长,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另设秘书1名。通过发挥头脑风暴法[1],征集设定圈名为幸孕圈,设定圈徽。将“提高剖宫产术后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设为 本次活动的主题。 1.2.3通过以上的准备,我们拟定了活动的计划表。 1.2.4现场把握由QCC小组成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吮的时间、未吸吮的原因。QCC小组成员随机调查2014年6~9月50例剖宫产患者,针对剖宫产的产妇做出的调查、 统计,结果显示:护士宣教不到位、患者未掌握、家属不配合以上三个问题共占了75.7%, 根椐二八定律以上三个问题就列为本期活动改善的重点。 1.2.5设定目标经过以上的分析,制定出改进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手法及具体的实施计划,设定目标值。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圈能力 为72%。 改善幅度=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41%×75.7%×72%≈22.3%,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幅度=41%+22.3%=63.3% 1.2.6解析、要因选定针对问题圈员们开始集思广益,运用鱼骨图,从人、物、法等各方面,就重要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寻找导致母婴皮肤接触及早吸吮率低的原因。

品管圈降低妇科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妇科研究论文-医学论文

品管圈降低妇科患者术前准备缺陷率-妇科研究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的重要阶段,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由于术前准备参与人员较多,手术条件欠缺,术前准备不完善的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发生意外和纠纷[1].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术前准备缺陷率为792%~486%,平均为2826%[1G3].我院妇科在阴道术及坐浴等方面的术前准备仍存在较高的缺陷率,术前准备缺陷会增加手术危险,影响手术质量,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心理及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精进及癌前筛查的广泛应用,我院对术前准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完善术前准备管理流程、规范医护人员操作,配备、完善新设备,降低妇科患者术前准备缺陷极其迫切.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妇科患者术前准备缺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16日至2018年2月5日进行手术的93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前),选择2018年5月29日至6月18日进行手术的95例患者为品管圈组(实施后),均为女性.实施前患者平均年龄(4413±767)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中专或高中23例,大专32例,本科及以上18例;病种:子宫肌瘤48例,子宫腺疾病17例,卵巢肿瘤11例,子宫内膜癌14例,异位妊娠3例;职业:农民24例,工人14例,干部16例,退休18例,其他21例.实施后患者平均年龄(4509±732)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中专或高中34例,大专38例,本科及以上12例;病种:子宫肌瘤58例,子宫腺疾病10例,卵巢肿瘤17例,子宫内膜癌8例,异位妊娠2例;职业:农民28例,工人11例,干部16例,退休14例,其他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Ⅲ度裂伤发生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Ⅲ度裂伤发生中的应用 王娜;卢俊红;张红茹;于秋芸 【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 QCC)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third-degree perineal tear during vaginal birth.Method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third-degree perineal tear during vaginal birth 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in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Ten staff in the department volunteered to set up QCC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tatus, analyze causes, set up aims, execute strategies, check effect and consolidat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related quality.Results Before conducting QCC the rate of third-degree perineal tear during vaginal birth because of unskilled delivery technique and too strong labor force was 83.33%.After performing QCC, it decreased from 2.88 % to 1.22% during July to December 2014,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χ2 =1.931,P=0.04).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QCC can reduce the rate of third-degree perineal tear during vaginal birth and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he midwives.%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降低会阴Ⅲ度裂伤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北京天坛医院产科经阴道分娩发生会阴Ⅲ度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科10名医护人员自愿成立品管圈,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相关质量改进。结果品管圈实施前,助产技术不熟练、产力过强导致的会阴Ⅲ度裂伤占83.33%;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在2014年7至12月产房的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由品管圈实施前的2.88%降至1.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1,P=0.04)。结论

妇科护理品管圈主题

妇科护理品管圈主题 1. 引言 妇科护理品管圈是一个专注于妇科护理品质管理的圈子。妇科护理是指为女性提供的各种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包括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妇科手术、孕产妇护理和妇科健康教育等。品质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本文将对妇科护理品管圈的主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2. 妇科护理品管圈的意义和目标 妇科护理品管圈的成立旨在提高妇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其主要目标包括: •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妇科护理服务;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质量的可控和可持续改进;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整体工作质量; •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提供全面的妇科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素养。 3. 妇科护理品管圈的组成和职责 妇科护理品管圈由一支专业的团队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技师、行政人员等。每个成员在妇科护理品管圈中都有着重要的职责和角色。 •医生:担任妇科护理品管圈的领导者,负责制定和实施妇科护理品管圈的各项策略和措施。医生还负责对妇科护理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护士:作为妇科护理的主要执行者,护士在妇科护理品管圈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病情评估、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护士还负责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反馈和调整护理计划。 •技师:技师负责执行医生和护士安排的各项检查和治疗任务,包括妇科手术的准备和辅助操作等。技师在妇科护理品管圈中的职责是确保检查和治疗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行政人员:行政人员负责妇科护理品管圈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调度、资源分配、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等。行政人员还负责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妇科护理品管圈的正常运转。

品管圈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效果。方法对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月~4月患者80例进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行调查,之后运用品管圈对5月~8月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管理,干预后再次调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干预后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明显早于干预前的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使用品管圈护理工作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品管圈;腹腔镜手术;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品管圈(QCC)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现场与工作性质中由基层工作人员建立小集圈,从而自发性的实施管理[1],医院在进行细节管理的过程中,QCC在不断的完善提升,在护理、药学等方面实施QCC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2]。早期下床活动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已被高度关注,术后长期卧床不利于肠道蠕动,可增加肺部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往往因伤口疼痛、管道束缚等原因而影响早期下床活动。针对此现象,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病区通过QCC活动进行了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管理,缩短了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效果较为理想,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8年1月~8月住院腹腔镜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对策实施前和实施后检查各8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情况,准确记录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 1.2 管理方法 1.2.1 建立QCC且确定活动主题,由8人组成QCC,将其命名为“粉绿圈”,其中一人为圈长,另外成员为组员。利用脑力激荡法确定8个活动主题,在评分时按照其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实施。确定粉绿圈活动主题为“缩短患者腹腔镜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 1.2.2 妇科腹腔镜术后早期下床的现状把握和目标设定 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显示:病区腹腔镜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超过24 h的发生率为91.3%,主要存在问题为护士缺乏有效沟通能力、护士理论知识不扎实、护士缺乏责任心、护士培训不够、护士思想观念不重视、术后未给予病人止痛措施,患者家属知识缺乏、未及

品管圈活动中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中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产科自 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产科具有病情复杂、进展快,急诊、夜诊多等特征,稍有差池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引发医疗纠纷,故为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加强产科高效护理则尤为重要。品管圈活动指采用全员参与方式,将相近、相同或互补工作场所成员组成小范围团体,管理改善工作场所,实现现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本研究选取我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XX年2月-20XX年2月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XX年1月-20XX年1月在我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中护理人员:年龄21~53(30.4±2.8)岁;工作年限:<5年6名,5~10年7名,11~20年8名,>20年3名;职称:护士8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2名;文化程度:本科13名,大专11名。孕产妇:年龄20~39(29.1±1.9)岁;孕次1~3次,平均(1.8±0.2)次。 1.2方法 1.2.1管理因素分析:结合此次妇产科品管圈具体操作规范,组织科室护士学习基础品管圈活动方法及活动原则,结合20XX年1月-20XX年1月产科护理资料分析产科护理缺陷、护理质量及潜在护理风险,确定品管圈小组,制定品管计划。 1.2.2小组划分:结合品管圈操作具体特征及医院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划分新生儿、孕产妇、护理病历书写及健康教育品管小组。小组圈长由各小组内指定,负责并管理品管问题,确立品管内容,检查培训情况。 1.2.3品管内容:(1)新生儿护理:经结合产科护理资料研究可知,新生儿护理常见问题主要包含新生儿手圈、胸牌脱落问题,造成此问题常发生的原因多在于手圈、胸牌质量差,手圈较松,重视度不足等。针对此类问题,品管圈小组成员经分析及探讨后,确定护理改进措施。如:重新定制质量良好的手圈及胸牌;加强助产士培训,规定系一手圈及一足圈“双圈”;加强家属新生儿手圈、胸牌重要性,避免随意摘除。(2)孕产妇护理:护理问题为产程估计不足,缩宫素滴注巡视缺乏;待产、生产会阴清洁、身体过分暴露问题。原因:护士护理技能及责任心缺乏;制度实施性较弱;缺乏孕产妇隐私保护权利的尊重。改进措施:孕产妇待产过程中,

品管圈妇产科应用全文

品管圈妇产科应用 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5d~15d的患者496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岁。其中产妇196例,子宫肌瘤74例,妇科炎症52例,异位妊娠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8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248例,纳入标准:意 识清楚,能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自愿参与者。 2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比组采纳常规治理方法;观察组采纳QCC治理方法,通 过圈员间的互相协作,按照PDC循环([Pln(计划):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目标、对策拟定,Do(执行):对策实施与检讨,Check(检查):效果确认,ction(处 理):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程序实施,预防和干预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降低高危患者跌倒率,具体措施如下: 1.1组织培训 20XX年1月,护理部选派人员外由参加QCC的相关知识 培训后回院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本科室组织科内护 理人员对QCC知识进行了相应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考试,对圈长、护士长和骨干护士实施应用能力考核以评价培训效果。 1.2组圈 根据自发自愿,将护理人员分成观察组与对比组各6人。观察组6人组

成一个圈按照品管圈模式对观察组的病员进行跌倒 预防干预治理,选举该组的责任组长为圈长,组织QCC小组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分析调查结果;圈员5人,负责为圈活动建言献策,按照操作流程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推选护士长为辅导员,负责指导监督品管圈活动,并评价活动效果。 1.3拟定计划 1.3.1确定主题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由了需要改善的问题,并按上级 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分别依照5分、3分、1分进行 评分,总分最高者为本次活动改善的主题。选由了本次活动主题是“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实施日期为20XX年1月6月。 1.3.2现状分析 圈员们对我科20XX年20XX年住院患者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找生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常见因素有7个,其中护 士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不全面、健康教育不落实、预防措施不得当为要因。 1.3.3拟定对策 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针对妇产科常见疾病情况及疾病性质讨论制定了相关制度及预案流程。分别是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预防跌倒的治理制度,住院患者跌倒预防措施、患者跌倒应急处理程序、患者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和程序、 住院患者跌倒预案流程等。 1.4对策实施

品管圈在护理管理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在护理治理的应用 品管圈是针对护理工作岗位上的问题,圈员自发成组参与活动,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治理权,继而提高护理质量及中意度[1]。近年来,品管圈活动作为改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治理中。本研究中,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期间,我院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期间,我院12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比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品管圈护理),每组各60例。60例对比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17.3~82.4岁,平均(49±7)岁,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37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3例;60例观察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7.5~82.3岁,平均(50±7)岁;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36例、高中及以上学历24例。 2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比组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护理服务,紧密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2]:①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护理主题:品管圈小组包括圈长、辅导员、圈员,分别由科室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科室护师组成,通过圈员讨论,投票确定主题为提高

患者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对治疗依从性、对护理服务中意度。②现况值调查:圈长每日负责收集数据,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设计检查表,通过座谈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方式,根据检查表收集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等方面数据,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③品管圈实施: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购置沟通技巧书籍,高年资护士示范,提高全科室护士的沟通水平;每周进行护士业务知识的考核,做好相关记录结果,并与绩效挂钩;组织健康教育查房,示范规范性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针对患者各个阶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1.3观察指标:比较2组护理后护理质量,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对治疗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中意度。从专业护理水平、护患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病情动态掌握、护理中意度等方面,综合性评估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3];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行为表现、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将疾病认知度分为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掌握度=掌握+部分掌握[3];根据患者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将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依从度=依从+部分依从[4];根据护理质量调查表,对病区环境、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技能、护理舒适度、自我护理技巧掌握等方面,进行护理中意度评估,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中意(总分>85分)、中意(60~85分)、不中意(总分<60分),中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