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第6课《藤野先生》 同步巩固练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字版,含答案) PPT版

第6课《藤野先生》 同步巩固练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字版,含答案) PPT版
D.芦荟(lú) 落第(dì) 绯红(fēi) 杳无消息(yáo)
1.C (A.“诘”应读“jié”;B.“畸”应读“jī”;D.“杳”应读 “yǎ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致敬医护、尊医重卫,不仅在非常时期蔚然成风,平常岁月 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风尚。
8.“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有因果关系吗 ?作者为何在文中将两句话用因果关系来表达?
8.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并非鲁迅的本意,鲁迅 特意用“所以”,来突出他内心的愤慨与无奈。
9.说说下面句子中为何特别强调了“还有一个我”。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 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 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我的第二位老师是著名词作家阎肃。他80岁生日时对 我说,丫头,我告诉你,成功有“四分”:第一,天分。你一定 得是干这件事的料,才有可能成功。铁杵才能磨成针,木棍再 磨也是根牙签。第二,勤奋。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付出 120%的努力。第三,缘分。你得跟这个舞台有缘,要把握好 机会。有了前三“分”,你可以成为大腕,但只有加上最后一条 ,你才可以成为大家,那就是本分。这“四分”就是我们内心最 强大的可以依靠的力量。每当我站到舞台上,都会想起阎肃老 师的话,他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敬重的老师。
⑤我进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年基本没有工作,“海归”变“海待” 。那时,我主要做幕后工作,比如为主持人准备服装,给各工 种送盒饭。但送的时候不能白送,你得“偷”点儿东西,偷什么 ?偷艺。比如,给剪辑老师送盒饭就在那儿蹭一会儿,看机器 怎么操作,片子里哪些东西被他拿掉不用。没有人会真正教你 ,你得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把想要的东西拿过来。首先要学会偷 艺,然后慢慢树立自己的风格。把想要的东西拿过来。首先要 学会偷艺,然后慢慢树立自己的风格。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022-2023学年度初中语文人教版(山西专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提升训练第二单元6 藤野先生读·书1.(2022独家原创)下面的书法作品是鲁迅先生一部散文集的书名,请用楷书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托辞.(cí)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 发髻.(jì) 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C.绯.红(fēi) 解剖.(pāo) 芦荟.(huì) 杳.无消息(yǎo)D.订.正(dìng) 匿.名(nì) 瞥.见(piě) 油光可鉴.(jiàn)3.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深恶.痛疾(厌恶) 不逊.(谦虚)B.杳.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 匿.名(隐藏)C.油光可鉴.(照) 好意难却.(推辞)D.抑扬顿挫..(停顿转折) 瞥.见(斜着眼看)4.请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 )(2)(藤野先生)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3)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读·思5.(2020湖南长沙中考改编,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回想往事,感慨万千。

三年前我来学校时心无半点①,担心遇到严厉苛责的老师,担心处理不好同学关系。

后来的生活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们三年②的青春生活,都有老师的精心呵护。

毕业来临之际,班主任鼓励我们:“③,最后一段路,咱们鼓足劲头往前冲!”师恩如海,浩瀚无边,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将永远铭刻我们心中。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含解析)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凄然(qī)匿名(nì)诘责(jié)解剖(pāo)B. 绯红(fēi)和蔼(ǎi)发髻(jì)斥责(chì)C. 系住(jì)宛如(wǎn)不逊(xùn)扒手(bā)D. 驿站(yì)订正(dìng)畸形(qí)瞥见(piē)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寓居庐荟邮差良心发现B. 疲倦祥细漏泄难以下咽C. 耸起改悔监狱毫不介意D. 落弟适值偷懒解散辫子3.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B. 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C. 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D. 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安徽庐江发现的西汉古墓中的千年古棺由金丝楠木制成,油漆鲜艳无比,油光可鉴。

B. 老鼠和麻雀经常到庄稼地或粮仓粮库等地方偷吃粮食,这一点在当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令人深恶痛疾。

C. 我知道他疏懒,本不以杳无消息为奇,但有时也颇怨他不给一点消息。

D. 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确立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十四五"经济绿色转型的新动力。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全社会正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风气。

C. 全国要实现群体免疫,新冠疫苗接种率最起码要达到70%以上。

D. 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加快递员的派件效率。

6.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同步练习:6 藤野先生(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2023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同步练习:6 藤野先生(含答案)【可编辑可打印】

藤野先生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yáng dùn cuò()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2)文段中画线的“良心”指什么?(3)文段中画线的“正人君子”一词该如何理解?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2)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B.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藤野先生》属于小说,所以文中的“我”指的不是鲁迅先生。

()(2)作者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时,抓住人物的特点,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普通平易、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 (3)《藤野先生》的主题:表现作者献身祖国、献身人民,不畏艰苦、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革命精神。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  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0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第06课藤野先生(课下注释小练)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匿名诘责深恶痛绝xùn piēyǎo不___见无消息(答案自查)【答案】nì;jié;wù;逊;瞥;杳【解析】【分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

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比如“逊"是半包围结构,“瞥”是上下结构。

“恶"是多音字,在“深恶痛绝”中读wù。

【分析】先用普通话读准拼音,然后根据语境写词语,注意理解词义,不要写错字。

(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藤野先生》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 ,暗线是___ 。

本文按顺序组织材料。

【答案】“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我”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先后【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藤野先生》明暗两条线索及写作顺序的把握。

文章以“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我”的思想感情变化为暗线,既怀念了藤野先生,也抒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

本文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分析】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连珠缀玉般地组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记叙的线索大致有:1.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空间为线索;4.以事件为线索;5.以物品为线索;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另外,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即明线和暗线。

2.写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②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③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6课《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6课《藤野先生》 同步练习

2.6 藤野先生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托辞(cí)教诲(huì)不逊(xùn)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发髻(jì)陌生(muò)抑扬顿挫(cuò)C.绯红(fēi)解剖(pāo)芦荟(huì)杳无消息(yǎo)D.订正(dìng)匿名(nì)瞥见(piě)油光可鉴(ji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标致樱花烂熳成群结队油光可签B.优待烟尘斗乱精通时事美其名曰C.和蔼几次三翻好意难却抑扬顿挫D.疑惑沓无消息正人君子大而言之3.下列选项中对“深恶痛疾”的“疾”解释正确的一项()A.疾病B.痛恨C.疾驰4.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月明风清....的夜晚,静悄悄的,一只小船从芦苇丛中撑出来,在湖里,像一片苇叶,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B.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C.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D.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二.填空题(共3小题)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绯.红不逊.诘.责发髻.扒.手订.正畸.形瞥.见解剖.深恶.痛疾杳.无消息。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藤野先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诘责(jié)解剖(pōu)芦荟(huì)深恶痛疾( è )B.畸形(jī)匿名(nì)叮嘱(zhǔ)杳无消息(yǎo)C.绯红(fēi)发髻(jì)挟带(jiā)抑扬顿挫(cuò)D.不逊(xùn)瞥见(piě)扒手(pá)诲人不倦(h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声调愤然霉菌几次三翻B.照像芋梗威慑油光可鉴C.亵渎枪毙和蔼好意难却D.绎站寓居脱漏毫不介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假冒伪劣口罩屡禁不止,致使老百姓对只追求利益的商家深恶痛疾。

B.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我们不能不以为意,应做到出门戴口罩、见面免握手、回家勤洗手。

C.电视剧《新世界》以金海、铁林、徐天三兄弟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北平解放的前22天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惊险的故事,故事情节抑扬顿挫,扣人心弦。

D.小丹的哥哥去北京工作已经整整三年了,至今仍杳无消息,全家人都非常想念他,迫切想得知他的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修辞的一项是()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C.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将近20 000多所。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藤野先生》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30分)(一)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10分)绯红..()深恶.痛疾()..()匿名..()不逊.()诘责宛.如()驿站..()油光可鉴.()..()解剖..()畸形(二)解释下列词语(10分)1. 标致:2. 落第:3. 匿名:4. 诘责:5. 油光可鉴:(三)文学常识填空(10分)《藤野先生》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原名______,字______,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______》《______》等,散文集《______》,散文诗集《______》,杂文集《坟》《热风》等。

本文是一篇______(体裁),文中回忆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______之情。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20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3.文中“标致”一词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4. 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20分)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激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B.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C.创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全心投入,矫揉造作,必然会有优秀作品诞生。

D.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亲密。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娉婷秘决荡然无存形消骨立B.冠冕制裁断章取意强聒不舍C.灰烬汲取丰功伟绩大发雷庭D.遵循鲜妍附庸风雅金戈铁马3 . 下列语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B.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C.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D.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二、字词书写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天的一个黄昏,我下楼散步,不自觉又走到了那块石头附近,只听到草丛里一阵窸窸窣窣,它从里边钻了出来。

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因为没准备,我两手空空,竟然对它生出了kuì意。

对于一只讨吃的流浪猫,除了吃,我还能为它提供些什么?它似乎认出了我,不,它一定认出了我。

因为它一边叫着,一边将我朝凉亭方向引去,走几步就回头看我是否在跟着它,直到我们在凉亭的椅子上坐下来,它才停止叫唤,不断地用脑袋蹭我的胳膊,我的手指刚一抬起来,它的鼻子就凑了上来,将那歪斜的脸夹从我指尖划过去,并且很快发出了愉悦的咕噜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窸窸窣窣(____)kuì意(____)蹭(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不自觉”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久别重逢”中的“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三、现代文阅读金色的飘落毛时安①初冬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了整整一夜。

早上,起风了。

我和妻子一起推着童车,带着快满周岁的外孙去街上散步。

②没想到,一夜的冬雨,竟像最伟大的艺术家,以大地为画板创作了一幅夺人心魄的作品。

铺天盖地金黄的落叶,在晨曦湿漉漉的微光中,层层叠叠,一直扑到了长街的尽头,铺到了很远很远的高楼和大地交界的地方。

这是银杏树的落叶,它不像白杨梧桐香樟的落叶,踩上去没有落叶枯萎沙沙的碎裂声。

它很厚实,还带着刚离开树干母体的生命汁液。

童车推过去,就像踱步在一片委婉抒情的黄地毯上。

落叶的黄同样的耀眼夺目,感人肺腑,但它的金黄,不是梵高笔下向日葵燃烧得令你疯狂的金黄,而是一种比白重一些的淡金、淡黄。

有种若有似无,丝丝缕缕,沁入你心灵,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的情调。

宝宝睁大了新生儿才有的雪山海子般清澈明亮的眸子,眸子里也倒映着诗一般的金黄。

③宝宝来到这世界不久。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天光下有这么多树叶在眼前这么灵动而壮观地飞扬过舞蹈过。

他没法理解落叶的意义,但出于本能,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能听懂自然、生命和季节的语言。

两只鼓鼓囊囊的小手像枝桠伸向蓝天,不断地比划着挥舞着。

小嘴不停地“吼吼”地叫着,……这是大自然慷慨馈赠给新生儿的无言的童话。

④还依稀记得,初春我们搬来不久,嫩嫩的新绿在和煦的春风和清脆的鸟鸣声中,与晨雾一起欢欣地爬上枝头的动人情景。

一片片染着新生嫩绿的银杏叶儿,沿着细细的枝条争先恐后地向天空涌去,把青春的梦想涂满湛蓝湛蓝的天空。

还清晰记得,盛夏银杏叶儿浓得化也化不开的深绿,沉甸甸地压满整条大街。

每到入夜时分,它们伴着温馨的街灯和漂浮着咖啡茶香的气息,彼此依偎,彼此摩挲。

在月色星光下,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倾诉着夏日浪漫的情怀。

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地就让它们走完了一次生命的轮回。

更让我惊愕的是,这生命的凋零竟会充满着如此恢宏壮观的诗意。

⑤风,时大时小。

就在金黄落叶纷飞的瞬间,我闻到了不远处传来的熟悉的黄浦江的气息,听到了它粗狂而亲切的涛声。

在这冬日生命凋零的博大中,杜工部苍凉浑茫的吟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穿越时空向我涌来。

想到不久一场冬天的白雪将会彻底埋葬这一声声金色的叹息,一次次金色的飞舞和凋零,一阵忧伤袭上心来。

⑥不懂事的宝宝似乎并不认同我对生命的忧伤。

他蹙着小鼻子,一只眼眯缝着,一只眼圆瞪着,作着让你忍不住要笑出来的鬼脸。

两只小手各握着一片妻子递给他的银杏落叶。

落叶就像两把精致的泥金折扇,熠熠闪亮。

他不停地扇着晃着。

一路上,就像两只快乐金蝴蝶在飞翔。

似乎在和空中飘洒的落叶比试着什么。

小苹果般红扑扑的脸蛋上,写满了兴奋。

⑦这时,不知谁家窗口飘来婉转的程韵: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新。

①挨过了眼前的残冬,再过二三个月,满眼的新绿重新会像放学的孩子涌出校门那样,争先恐后跃上蓝天。

到那时,我们的宝宝也两岁多了,会满街蹒跚地走路了。

⑧我和妻子推着宝宝,相视一笑,一路穿过随风飘下的落叶,还有孩子手中两只快乐的金蝴蝶……(选自2011年3月7日《新民晚报》,有删改)注释:①程砚秋的代表作《春闺梦》里的一句唱词。

5 . 结合第②段内容,说说银杏树的落叶有什么特点?6 . 本文用不少笔墨写外孙“宝宝”,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7 . 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8 . 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棉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孔乙己》)9 .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10 . 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是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1 . 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表现了孔乙己________的生活状况。

12 . 选段中写了三次笑声,表现了掌柜和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 将“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中的“走”改为“爬”可不可以?为什么?14 . 孔乙己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四、名著阅读15 . 阅读名著《呼兰河传》回答下面问题。

(1)有二伯性情古怪,请列举至少两件事。

(2)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

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上面描写的这个人是谁,读完整篇小说,她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五、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下面是电视剧《三国演义》某一回目的插曲民得平安天下安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百姓何故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材料二)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 ,偶语②者弃巿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④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⑤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 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

②偶语:相对私语。

③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④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⑤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回答问题:16 . 你觉得下面哪幅图片中的人物,更接近(材料一)中的主角形象?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理由。

17 . 在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这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沛公的言行是如何体现这句话的?18 . 请从下列四则《论语》语录中,任选一则,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某一人物,谈谈你对这则语录的理解。

德不孤,必有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选择的人物为______(人名),选择的语录为_______填序号),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一班班委会为了激励同学们勤奋学习,学会做人,特召开了一次“我们该如何成长”的主题班会。

现在也请你来参加。

19 . 请写出你的座右铭。

20 . 打开你心灵的那扇窗,诉说你曾经的“挫折”。

(不超过60字)21 . 你将把哪位名人作为你学习的榜样,为什么?22 . 综合性学习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来吧,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