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标准
矿山机械标准

矿山机械标准G4652《GB/T 4652-2003 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试验方法》12.00G6826《GB/T 6826-2005 洗选设备系列型谱》12.00G7679.1《GB/T 7679.1-2005 矿山机械术语第1部分:采掘设备》42.00G7679.2《GB/T 7679.2-2005 矿山机械术语第2部分:装载设备》23.00G7679.3《GB/T 7679.3-2005 矿山机械术语第3部分:提升设备》27.60G7679.4《GB/T 7679.4-2005 矿山机械术语第4部分:矿用运输设备》23.00 G7679.5《GB/T 7679.5-2003 矿山机械术语第5部分:破碎粉磨设备》28.80 G7679.6《GB/T 7679.6-2003 矿山机械术语第6部分:矿用筛分设备》19.20 G7679.7《GB/T 7679.7-2003 矿山机械术语第7部分:洗选设备》72.00G10598.1《GB/T 10598.1-2005 露天矿用牙轮钻机和旋转钻机》12.00G10598.2《GB/T 10598.2-2005 露天矿用牙轮钻机和旋转钻机工业试验方法》14.40G10604《GB/T 10604-2003 矿用机械正铲式挖掘机》12.00G10605《GB/T 10605-2003 中心传动式浓缩机》12.00G10762《GB/T 10762-2005 工矿电机车质量测定方法》9.60G12718《GB/T12718-2001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15.60G15112《GB/T 15112-2007 凿井绞车》16.80G15113《GB/T 15113-2005 调度绞车》9.60G15715《GB/T15715-2005 煤用重选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15.60G15716《GB/T15716-2005 煤用筛分设备工艺性能评定方法》16.80G16414《GB/T16414-1996 煤矿科技术语岩石力学》12.00G16951《GB/T16951-1997 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钻具设备》18.00G17744《GB/T17744-1999 钻井设备规范》30.00G18452《GB18452-2001 破碎设备安全要求》9.60G19093《GB/T 19093-2003煤粉筛分试验方法》9.60G19094《GB/T 19094-2003选煤厂流程图原则和规定》12.00G19952《GB/T 19952-2005 煤炭在线分析仪测量性能评价方法》28.80G20180《GB 20180-2006 矿用辅助绞车安全要求》12.00G20181《GB 20181-2006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14.40G20704《GB/T 20704-2006 岩石钻孔干式钻杆和钻_义连接尺寸》12.00G20961《GB/T 20961-2007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16.80G21008《GB 21008-2007 地下矿用架空索道安全要求》16.80G21009《GB 21009-2007 矿用炮孔钻机安全要求》19.20G21011《GB 21011-2007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16.80G50399《GB 50399-2006 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26.40G50414《GB 50414-2007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6.40G50415《GB 50415-2007 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9.60G50416《GB 50416-2007 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12.00G50417《GB 50417-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12.00G50421《GB 50421-2007 有色金属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16.80AQ1029《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15.60 AQ1043《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12.00AQ6207《AQ 6207-2007 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12.00 AQ6208《AQ 6208-2007 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12.00AQ6209《AQ 6209-2007 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12.00J938《JB/T938-1999 煤用单轴振动筛》12.00J941《JB/T941-2000 斜轮重介质选煤机》12.00J942《JB/T942-2000 煤用跳汰机》12.00J1109《JB/T1109-1999 管材矫正机型式与基本参数》6.00J1386《JB/T1386-1999 钢球磨煤机》12.00J1388《JB/T1388-2002 复摆颚式破碎机》14.40J1406《JB/T1406-2002 球磨机和棒磨机》14.40J1465.1《JB/T1465.1-1999 辊式板材矫正机基本参数》6.00J1604《JB/T1604-1998 矿山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30.00J1659《JB/T1659-2007 周边充气胶轮传动式浓缩机》12.00J1664《JB/T1664-1999 永磁脱水机》6.00J1806《JB/T1806-1999 矿用单轴振动筛》6.00J1992《JB/T1992-1993 周边胶轮传动式浓缩机》6.00J1993《JB/T1993-1999 永磁磁力滚筒》6.00J2161《JB/T2161-2007 筒型外滤式真空过滤机》12.00J2259《JB/T 2259-2005 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12.00J2302《JB/T2302-1999 双筒网式过滤器型式,参数与尺寸》12.00 J2306《JB/T2306-1999 单线干油泵及装置型式,参数与尺寸》12.00 J2378《JB/T2378-2004 行星传动耙斗装岩机》12.00J2397《JB/T2397-1999 带式烧结机》12.00J2443《JB/T2443-1999 筒型外滤式真空永磁过滤机》1 2.00J2444《JB/T2444-1999 煤用座式双轴振动筛》12.00J2445《JB/T2445-1999 煤用弧形筛》6.00J2478《JB/T2478-1999 装药器》6.00J2500《JB/T2500-1997 气动绞车》6.00J2501《JB/T2501-2000 单缸液压圆锥破碎机》14.40J2938《JB/T2938-1999 干式永磁筒式磁选机》12.00J3263《JB/T3263-2000 卧式振动离心机》12.00J3264《JB/T3264-2002 简摆颚式破碎机》14.40J3275《JB/T3275-2001 园盘真空过滤机用塑料扇形滤板》12.00J3276《JB/T3276-1999 折带过滤机》6.00J3277《JB/T3277-2004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液压站》12.00 J3279《JB/T 3279-2005 复摆细碎颚式破碎机》12.00J3651《JB/T3651-1999 离心选矿机》6.00J3666《JB/T3666-1996 吊式圆盘给料机》12.00J3667《JB/T3667-1997 座式圆盘给料机》12.00J3673《JB/T3673-1999 捻股、成绳用周转工字轮型式与尺寸》6.00 J3685《JB/T3685-1999 回柱绞车》6.00J3686.1《JB/T3686.1-1999 煤用浮选机》6.00J3686.2《JB/T3686.2-1999 煤用浮选机试验方法》18.00J3687.1《JB/T3687.1-1999 矿用座式振动筛系列型谱》6.00J3687.2《JB/T3687.2-1999 矿用座式振动筛技术条件》6.00J3721《JB/T3721-1999 矿井提升盘形制动器闸瓦》6.00J3735《JB/T3735-1999 铸钢混流式转轮》12.00J3765《JB/T3765-2000 煤用锤式破碎机》12.00J3766《JB/T3766-2000 石灰石用锤式破碎机》14.40J3767《JB/T 3767-2006 调车绞车》12.00J3776《JB/T3776-1997 伞形钻架》6.00J3812《JB/T3812-1999 矿井提升机和矿用绞车盘型制动器用碟形弹簧》12.00 J3874《JB/T3874-2001 旋回破碎机》14.40J3903《JB/T3903-1999 TQ-16X16天井爬罐》6.00J3966《JB/T3966-2001 煤用室式压滤机》12.00J3968《JB/T3968-1999 矿用耙斗》6.00J4042《JB/T4042-1999 振动筛试验方法》6.00J4084《JB/T4084-2007 R型摆式磨粉机》12.00J4244《JB/T4244-1999 悬挂式摇床》6.00J4245《JB/T4245-1999 矿浆准备器》6.00J4246《JB/T4246-1999 旋转概率筛》〖〗6.00J4263《JB/T4263-2000 交流传动矿井提升机电控设备技术条件》31.20J4265《JB/T4265-1999 弧形筛》12.00J4266《JB/T4266-1999 弧形筛网》6.00J4287《JB/T4287-1999 带式制动矿用提升绞车》6.00J5496《JB/T5496-2004 振动筛制造通用技术条件》12.00J5497《JB/T 5497-2005 窄轨矿车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18.00J5500《JB/T5500-2004 地下铲运机》12.00J5501《JB/T5501-2004 地下铲运机试验方法》25.20J5503《JB/T5503-2004 立爪挖掘装载机》14.40J5506《JB/T5506-2007 盘式强磁选机》12.00J5507《JB/T5507-2007 永磁双辊强磁选机》12.00J5508《JB/T5508-2004 冷矿振动筛》12.00J5865《JB5865-1991 窄轨工矿电机车轮对系列》6 .00J6115《JB/T6115-2004 侧鼓式跳汰机》12.00J6117《JB/T6117-2002 MLS粉磨系统原料易磨性试验方法》14.40J6122《JB/T6122-2004 破岩滚刀》12.00J6123《JB/T 6123-2006 转盘式竖井钻机》14.40J6124《JB/T6124-2004 立式磨煤机ZSJ型减速器》14.40J6388《JB/T6388-2004 YKR型圆振动筛》12.00J6389《JB/T6389-2007 ZKR型直线振动筛》14.40J6770《JB/T6770-1993 电传动矿用自卸车产品型号及零部件编号规则》6 .00 J6988《JB/T6988-2002 煤用圆锥破碎机》14.40J6989《JB/T6989-2002 旋盘圆锥破碎机》14.40J6990《JB/T6990-2002 MP型辊盘式磨煤机》14.40J6991《JB/T6991-1993 周边传动式浓缩机》6.00J6993《JB/T 6993-2005 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12.00J7351《JB/T7351-2004 中磁场永磁滚筒》12.00J7353《JB/T7353-2004 立式冲击破碎机》12.00J7354《JB/T 7354-2005 PCD型锤式破碎机》12.00J7357《JB/T7357-2004 耙矿绞车》12.00J7641《JB/T7641.1~2-1994 电传动矿用自卸车》30.00J7680《JB/T7680-2007 HP型碗式磨煤机》14.40J7689《JB/T7689-2004 悬挂式电磁除铁器》12.00J7845《JB/T7845-1995 陆地钻机用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18.00 J7887《JB/T7887-1996 KY系列牙轮钻机》6.00J7888.1J7888.2《JB/T7888.2-1999 JTK型矿用提升绞车》6.00J7890《JB/T7890-1999 风扇磨煤机》12.00J7891.1《JB/T7891.1-1999 YA型圆振动筛滑》12.00J7891.2《JB/T7891.2-1999 ZKX型直线振动筛滑》12.00J7895《JB/T7895-1999 永磁筒式磁选机》12.00J8114.1《JB/T8114.1-1999 电磁振动给料机型式和基本参数》12.00 J8296.1《JB/T8296.1-1999 矿山窄轨车辆开式轮对》6.00J8296.2《JB/T8296.2-1999 矿山窄轨车辆开式轮对车轮》6.00J8296.3《JB/T8296.3-1999 矿山窄轨车辆开式轮对车轴》6.00J8296.4《JB/T8296.4-1999 矿山窄轨车辆开式轮对槽型螺母》6.00 J8296.5《JB/T8296.5-1999 矿山窄轨车辆开式轮对外盖》6.00J8436《JB/T8436-1996 地下运矿车》6.00J8515《JB8515-1997 矿用绞车安全要求》6.00J8516《JB8516-1997 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6.00J8517《JB8517-1997 窄轨运输车辆安全要求》6.00J8518《JB8518-1997 地下铲运机安全要求》6.00J8519《JB8519-1997 矿用提升绞车盘形制动器》6.00J8550《JB/T8550-1997 履带式露天钻车》6.00J8710《JB/T8710-1998 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提升绞车》6 .00J8711《JB/T 8711-2006 悬挂式永磁除铁器》12.00J8850《JB/T8850-2001 振动磨》14.40J8851《JB/T8851-2001 圆盘真空过滤机》14.40J8852.1《JB/T8852.1-2004 转筒干燥机托轮装置》12.00J8852.2《JB/T8852.2-2000 转筒干燥机》19.20J8911《JB/T8911-1999 环锤式破碎机》12.00J8912《JB8912-1999 矿用炮孔钻机安全要求》12.00J8913《JB8913-1999 矿用人车安全要求》6.00J8914《JB/T8914-1999 管磨机》12.00J8915《JB/T8915-1999 单筒冷却机》12.00J8916《JB/T8916-1999 回转窑》12.00J8917《JB/T8917-1999 辊压机》6.00J8918《JB/T8918-1999 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提升绞车安全要求》6.00 J9022《JB/T9022-1999 振动筛设计规范》30.00J9023.1《JB/T9023.1-1999 KQ露天潜孔钻机》6. 00J9023.2《JB/T9023.2-1999 KQJ潜孔钻机》6.00J9024《JB/T9024-1999 铲斗装岩机》6.00J9025《JB/T9025-1999 单侧曲轨侧卸式矿车》6.00J9026《JB/T9026-1999 翻斗式矿车》12.00J9027《JB/T9027-2004 固定车箱式窄轨矿车技术条件》12.00J9030《JB/T 9030-2006 直线等厚筛》14.40J9031《JB/T9031-1999 矿用冲孔筛板》12.00J9032《JB/T9032-1999 矿用金属编织筛网》12.00J9033《JB/T9033-1999 SZR型热矿振动筛》6.00J9034《JB/T9034-1999 搅拌槽》6.00J9035《JB/T9035-1999 水力旋流器》6.00J9036《JB/T9036-1999 矿石洗选机》6.00J9037《JB/T9037-1999 矿用隔膜式跳汰机》6.00J9038《JB/T9038-1999 充气拌式浮选机》6.00J9039《JB/T9039-1999 电磁双辊强磁选机》6.00J9040《JB/T9040-1999 带式压滤机》12.00J9041《JB/T9041-1999 吸附槽》6.00J9042《JB/T9042-1999 选矿设备用永磁磁块》12.00J9044《JB/T9044-1999 高梯度磁过滤器》12.00J9045《JB/T9045-1999 刷筛》6.00J9046《JB/T9046-1999 格栅除污机》6.00J10171《JB/T10171-2000 弛张筛》14.40J10172《JB/T10172-2000 水泥磨用D型减速器》14.40J10173《JB/T10173-2000 现场混装炸药车移动式地面辅助设施》12.00 J10245《JB/T10245-2001 双辊破碎机》14.40J10246《JB/T10246-2001 硬岩反击式破碎机》14.40J10247《JB/T10247-2001 履带式露天潜孔钻车》14.40J10343《JB/T10343-2002 立式复合破碎机》14.40J10344《JB/T10344-2002 动力头式钻机》14.40J10345《JB/T10345-2002 块偏心式自同步水平筛》19.20J10346《JB/T10346-2002 块偏心式倾斜筛》19.20J10347《JB/T10347-2002 磨擦式提升机磨擦衬垫》14.40J10412《JB/T10412-2004 XN(W)型高压水射流钢管清洗机》12.00J10460《JB/T10460-2004 香蕉形直线振动筛》12.00J10461《JB/T10461-2004 螺旋洗砂机》12.00J10518《JB/T 10518-2005 破碎筛分联合设备》14.40J10519《JB/T 10519-2005 MGS双进双出磨煤机》12.00J10520《JB/T 10520-2005 立轴锤式破碎机》12.00J10543《JB/T 10543-2006 钢轨固定装置》18.00J10653《JB/T 10653-2006 高频直线振动筛》12.00J10654《JB/T 10654-2006 脱磁器》12.00J10655《JB/T 10655-2006 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12.00J10656《JB/T 10656-2006 棒条振动给料筛》14.40J10657《JB/T 10657-2006 宽筛面强迫同步直线振动筛》12.00J10727《JB/T10727-2007 振幅递减椭圆振动筛》12.00J10728《JB/T10728-2007 大型自同步箱式振动器直线振动筛》12.00J10729《JB/T10729-2007 大型强迫同步圆振动筛》12.00J10730《JB/T10730-2007 直流起重电磁铁》14.40J10731《JB/T10731-2007 脱硫用湿式石灰石球磨机》14.40J50031《JB/T50031-1999 矿用隔爆电动岩石钻产品质量分等》18.00J50098《JB/T50098-1997 HP碗式磨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1168《JB/T51168-1999 向上式凿岩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0《JB/T53510-1999 叶片式气动马达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2《JB/T53512-1997 地下铲运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3《JB/T53513-1999 ZQ-26型装岩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4《JB/T53514-1999 电动装岩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7《JB/T53517-1999 TQ-16X16天井爬罐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18《JB/T53518-1999 BQF-100装药器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0《JB/T53520-1999 JTP型矿用提升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1《JB/T53521-1999 JTK型矿用提升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2《JB/T53522-1999 耙矿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3《JB/T53523-2000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4《JB/T53524-2000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5《JB/T53525-1997气动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 8.00J53526《JB/T53526-1999 调度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27《JB/T53527-2000 JT和2JT矿用提升绞车产品质量分等》24.00J53528《JB/T53528-1999 JZA-5/1000安全梯凿井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 J53529《JB/T53529-1999 JZ型凿井绞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30《JB/T53530-1999 ST/SD系列梭式矿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32《JB/T53532-2000 转筒干燥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35《JB/T53535-1999 复摆颚式破碎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37《JB/T53537-1999 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38《JB/T53538-1999 双转子反击式破碎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1《JB/T53541-1999 R型摆式磨粉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2《JB/T53542-1999 球磨机和棒磨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3《JB/T53543-1999 风扇磨球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4《JB/T53544-1999 ZKX型直线振动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5《JB/T53545-1999 YA型圆振动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6《JB/T53546-1999 悬挂式摇床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7《JB/T53547-1999 煤用座式双轴振动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8《JB/T53548-1999 煤用单轴振动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49《JB/T53549-1999 旋转概率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0《JB/T53550-1999 矿浆准备器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1《JB/T53551-1999 煤用浮选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2《JB/T53552-1999 立式振动离心筛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3《JB/T53553-2000 筛下空气室跳汰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5《JB/T53555-2000 TCL沉降过滤离心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59《JB/T53559-2000 TCL卧式振动离心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60《JB/T53560-2000 LTGV侧鼓式跳汰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66《JB/T53566-1999 单侧曲轨侧卸式矿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68《JB/T53568-1999 固定车箱式窄轨矿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69《JB/T53569-2000 弹簧圆锥破碎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2《JB/T53572-1999 简摆颚式破碎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3《JB/T53573-2000 钢球磨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4《JB/T53574-1999 KQ系列潜孔钻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5《JB/T53575-1999 KY系列牙轮钻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8《JB/T53578-1999 KQJ潜孔钻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79《JB/T53579-1999 翻斗式矿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81《JB/T53581-1999 KQG潜孔钻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82《JB/T53582-1999 MPW型碗式磨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88《JB/T53588-1999 WK-4挖掘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89《JB/T53589-1999 底卸式矿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0《JB/T53590-1999 平巷人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1《JB/T53591-1999 斜井人车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3《JB/T53593-1999 永磁筒式磁选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4《JB/T53594-1999 筒型外滤式真空永磁过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6《JB/T53596-1999 中心传动式浓缩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7《JB/T53597-1999 筒型内滤式真空过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598《JB/T53598-1999 筒型外滤式真空过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600《JB/T53600-1999 水力旋流器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601《JB/T53601-1999 螺旋分级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602《JB/T53602-1999 折带过滤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603《JB/T53603-1999 搅拌槽产品质量分等》18.00J53606《JB/T53606-1999 砂石洗选机产品质量分等》18.00MT2《MT/T 2-1995 窄轨铁路道岔》21.60MT2《MT/T 2-2005 选煤厂破碎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12.00MT15《MT/T15-2002 矿用刮板输送机型式与参数》12.00MT26《MT 26-2004 KS型矿灯》19.20MT28《MT 28-2005 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19.20MT30《MT30-2000 金属顶粱》30.00MT61《MT61-1997 煤矿许用炸药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7.20 MT62《MT62-1997 煤矿许用电雷管井下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7.20 MT67《MT 67-2006 一氧化碳检测管》12.00MT83《MT/T 83-2006 滚筒采煤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2.00MT101《MT/T101-2000 刮板输送机用减速器检验规范》21.60MT112.1《MT 112.1-2006 矿用单体液压支柱第1部分通用要求》21.60MT114《MT/T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12.00MT117《MT/T 117-2005 采煤机用电缆夹型式和基本尺寸》12.00MT136《MT136-2004 隔爆型手持式煤电钻》16.80MT140《MT/T 140-2004 采煤机滚筒连接方式及其参数》12.00MT141《MT 141-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网假顶带》21.60MT154.3《MT/T 154.3-2005 刨煤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12.00MT154.6《MT/T 154.6-2006 矿灯型号编制方法》12.00MT154.7《MT/T154.7-1997 煤用分选设备型号编制方法》7.20MT159《MT 159-2005 矿用除尘器通用技术条件》21.60MT188.1《MT/T 188.1-2006 煤矿用乳化液泵站第1部分:泵站》16.80MT218《MT218-2002 水泥锚杆杆体》19.20MT221《MT 221-2005 煤矿用防爆灯具》19.20MT238.3《MT/T 238.3-2006 悬臂式掘进机第3部分:通用技术条件》26.40 MT242《MT242-2004 KJ型矿灯》16.80MT246《MT/T 246-2006 采掘机械用截齿》24.00MT247《MT/T 247-2006 采掘机械用齿座》16.80MT321《MT/T321-2004 采煤机螺旋滚筒》21.60MT323《MT/T323-2005 中双链刮板输送机用刮板》18.00MT351.1《MT/T 351.1-2005 矿用橡套软电缆聚氨酯冷补胶技术条件》16.80MT351.2《MT/T 351.2-2005 矿用橡套软电缆聚氨酯冷补胶浇注式样制备方法》12.00MT351.3《MT/T 351.3-2005 矿用橡套软电缆聚氨酯冷补胶甲组分试验方法》12.00MT351.4《MT/T 351.4-2005 矿用橡套软电缆聚氨酯冷补胶浇注料试验方法》12.00MT455《MT/T 455-2006 矿灯充电架型号编制方法》12.00MT522《MT/T522-2004 矿用高强度圆环链检验规范》16.80MT539《MT/T 539-2006 煤矿用电动锚杆钻机》16.80MT558.1《MT 558.1-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1部分:聚乙烯管材》21.60 MT558.2《MT 558.2-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2部分:聚氯乙烯管材》21.60 MT558.3《MT 558.3-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3部分:玻璃钢管材》21.60 MT644《MT644-1997 气垛支架》9.60MT646《MT646-1997 摩擦式金属支柱》9.60MT647《MT647-1997 煤矿用设备开停传感器》12.00MT648《MT648-1997 煤矿用胶带跑偏传感器》9.60MT649《MT649-1997 煤用喷射式浮选机技术条件》7.20MT650《MT650-1997 煤用斜叶轮浮选机技术条件》7.20MT654《MT654-1997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7.20MT655《MT655-1997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技术条件》9.60MT657《MT657-1997 TLL型立式刮刀卸料离心机》9.60MT658《MT658-1997 煤矿用特殊型铅酸蓄电池》9.60MT659《MT/T659-1997 GXS细粒分级筛》9.60MT671《MT/T671-2005 煤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33.60MT716《MT 716-2005 煤矿重要用途钢丝绳验收技术条件》26.40MT817《MT/T817-1999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电控装置》26.40MT825《MT/T 825-1999 矿用水位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21.60MT826《MT/T 826-1999 煤矿用单级耐腐耐磨离心泵技术条件》14.40MT827《MT/T827-2005 煤矿机械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2.00MT828《MT 828-1999 煤矿用隔爆型快速断电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19.20MT829《MT 829-1999 矿用低压交流真空断路器》33.60MT830《MT 830-1999 煤矿用织物叠层阻燃输送带》24.00MT831《MT/T 831-1999 EPS1/8型破碎缩分联合制样机技术条件》12.00MT832《MT/T 832-1999 密封气流内循环破碎机技术条件》12.00MT833《MT/T 833-1999 悬臂式掘进机履带行走机构通用技术条件》12.00MT834《MT/T 834-1999 煤矿用提升信号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6.40MT835《MT/T 835-1999 乳化液液压绞车》12.00MT836《MT/T 836-1999 甲烷煤尘混合物爆炸下限浓度测定方法》12.00MT837《MT/T 837-1999 煤尘爆炸极限氧含量测定方法》12.00MT838《MT/T 838-1999 摩擦式样自动喷雾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18.00MT840《MT/T 840-1999 抽放瓦斯管道流量测定方法-均速管流量传感器测定方法》12.00MT841《MT/T 841-1999 钢质菁壳反向风门技术条件》12.00MT842《MT/T 842-1999 煤矿用配气装置(分压法)技术条件》12.00MT844《MT/T 844-1999 矿用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19.20MT845《MT/T 845-1999 煤矿巷道用SF6示踪气体检测漏风技术规范》12.00 MT847《MT847-2000 煤矿用镉爆型转换开关》19.20MT848.1《MT848.1-2000 煤矿用橡套电缆硫化热补带:橡皮绝缘硫化热补带》14.40MT848.2《MT848.2-2000 煤矿用橡套电缆硫化热补带:橡皮护套硫化热补带》14.40MT851《MT/T851-2000 选煤厂浓缩设备工艺效果评选方法》12.00MT854《MT/T854-2000 电子等容式瓦斯解吸仪技术条件》12.00MT855《MT/T855-2000 煤矿均压防灭火调压气室通用技术条件》12.00MT856《MT/T856-2000 充气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测定装置技术条件》12.00 MT857《MT/T857-2000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组与相邻零、部件的相关尺寸》26.40MT858《MT/T858-2000 煤的截割阻抗测试方法》30.00MT859《MT/T859-2000 液压手动楔式闸阀技术条件》12.00MT860《MT/T860-2000 煤矿防爆蓄电池胶套轮电机车》24.00MT861《MT/T861-2000 矿用W型钢带》12.00MT862《MT/T862-2000 刨煤机用刨刀和刨刀座》36.00MT863《MT/T863-2000 煤矿用直流电源变换器》24.00MT864《MT/T864-2000 刮板输送机铸造槽帮形式、尺寸》12.00MT865《MT/T865-2000 导水裂缝带高度的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方法》14.40 MT866《MT/T866-2000 岩石冲击倾向性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12.00MT867《MT867-2000 隔离式正压氧气呼吸器》30.00MT868《MT868-2000 过滤式自救器用干燥剂》14.40MT869《MT869-2000 过滤式自救器用一氧化碳催化剂》12.00MT870《MT870-2000 煤矿用防爆激光指向仪》12.00MT871《MT871-2000 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真空馈开关》30.00MT873《MT/T873-2000 煤矿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装置技术条件》12.00MT874《MT/T874-2000 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抗压人特性测定方法》30.00 MT875《MT/T875-2000 煤矿电机车电源装置用隔爆型插销连接器》14.40MT876《MT/T876-2000 煤用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14.40MT877《MT/T877-2000 DZS型电磁振动高频筛》12.00MT878《MT/T878-2000 煤矿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观测方法》30.00MT879《MT/T879-2000 煤矿预应力锚固施工技术规范》14.40MT880《MT/T880-2000 煤矿用侧卸装岩机试验方法》38.40MT881《MT/T881-2000 露天矿用自卸汽车适应性试验方法》30.00MT882《MT/T882-2000 U型钢拱型可缩性支架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21.60MT883《MT/T883-2000 柴油机单轨吊车》26.40MT884《MT/T884-2000 煤矿用液压葫芦》18.00MT885《MT/T885-2000 矿用无极绳调速机械绞车》21.60MT886《MT/T886-2000 煤矿井下钢丝绳牵引单轨吊》24.00MT887《MT/T887-2000 DX25J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单轨吊车》24.00MT888《MT/T888-2000 单轨吊车起吊粱》19.20MT899《MT/T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36.00MT900《MT/T900-2000 采掘机械用液压缸技术条件》26.40MT901《MT/T901-2000 煤矿井下用伸缩带式输送机》24.00MT902《MT902-2002 煤矿用电动锚杆钻机电动机》18.00MT903《MT/T903-2002 煤矿用气动凿岩机通用技术条件》14.40MT904《MT/T904-2002 焊接结构软岩钻杆与钻头》14.40MT905《MT/T905-2002 煤矿锚杆钻机用回转钻杆》12.00MT906《MT/T906-2002 煤矿用隔爆型多功能灯铃信号装置技术条件》21.60 MT907《MT/T907-2002 矿用防爆电动激振器》26.40MT908《MT/T908-2002 X型筛下空气室跳汰机》14.40MT909《MT/T909-2002 无链牵引链轨第2部分:无链牵引轨座型式和尺寸》12.00 MT910《MT/T910-2002 悬臂式掘进机覆带行走机构设计导则》18.00MT911《MT911-2002 矿灯灯炮》18.00MT912《MT912-2002 煤矿用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技术条件》12.00MT913《MT/T913-2002 矿用液压螺母及其高强度紧固尺寸系列和技术条件》21.60MT914《MT914-2002 煤矿用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36.00MT918《MT/T918-2002 工业型煤视相对密度及孔隙率测定方法》18.00MT919《MT/T 919-2002 电子数显式收敛计》19.20MT920《MT/T 920-2002 煤矿防爆特殊型蓄电池式胶套轮电机车型式与参数》12.00MT921《MT/T 921-2002 煤矿柴油机粘着与齿轨驱动卡轨车型式与参数》12.00 MT922《MT/T 922-2002 悬臂式掘进机装载机构通用技术条》18.00MT926《MT/T 926-2004 0.5T、1T矿车立井单绳罐笼》43.20MT927《MT927-2004 KL型矿灯》19.20MT928《MT/T928-2004 悬臂式掘进机圆环刮板链及驱动链的系列与参数》12.00MT929《MT/T929-2004 矿用高强度紧凑链》19.20MT930《MT/T 930-2005 煤矿用阻燃爆破母线技术条件》14.40MT931《MT/T 931-2005 小直径药卷炸药技术条件》12.00MT932《MT/T 932-2005 工业炸药密度、水分、殉爆距离的测定》16.80MT934《MT/T 934-2005 煤矿许用炸药煤尘-可燃气安全度试验方法及判定》12.00 MT942《MT/T 942-2005 矿用锚索》19.20MT943《MT/T 943-2005 矿用低压交流软起动器》27.60MT944《MT/T 944-2005 矿用关节轴承》19.20MT945《MT/T 945-2005 煤矿用增安型低压电缆接线盒》12.00MT946《MT/T 946-2005 煤矿用增安型高压电缆接线盒》12.00MT947《MT/T 947-2005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14.40MT950《MT 950-2005 煤矿井下空气压缩机安全技术检验规范》12.00MT951《MT/T 951-2005 煤用分级破碎机》12.00MT952《MT/T 952-2005 双速多用绞车》19.20MT953《MT/T 953-2005 慢速绞车》16.80MT954《MT/T 954-2005 煤泥滤饼碎干机》12.00MT955《MT/T 955-2005 石门揭穿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程序技术条件》12.00MT956《MT 956-2005 煤矿用隔爆水袋涂覆布》21.60MT957《MT/T 957-2005 煤巷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防突措施技术条件》12.00 MT958《MT/T 958-2005 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震动爆破技术条件》12.00MT959《MT 959-2005 远距离爆破技术条件》12.00MT960《MT 960-2005 煤矿井下假顶用塑料编织布》14.40MT961《MT 961-2005 煤矿井下用玻璃钢电缆桥架》14.40MT962《MT 962-2005 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用橡胶包覆层技术条件》12.00MT963《MT/T 963-2005 煤中汞含量分级》12.00MT964《MT/T 964-2005 煤中铅含量分级》12.00MT965《MT/T 965-2005 煤中铬含量分级》12.00MT966《MT/T 966-2005 煤中氟含量分级》12.00MT967《MT/T 967-2005 煤中锗含量分级》12.00MT968《MT/T968-2005 煤裂隙描述方法》14.40MT969《MT/T969-2005 煤用有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14.40MT970《MT/T970-2005 钢丝绳(缆)在线无损定量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12.00 MT971《MT/T971-2005 悬臂式掘进机电气控制设备》26.40MT972《MT/T 972-2006 矿用锚索张拉机具》16.80MT973《MT/T 973-2006 钢绞线液压剪》12.00MT974《MT/T 974-2006 煤矿用单体液压锚杆钻机》16.80MT975《MT/T 975-2006 矿用超低频电场透视仪技术条件》16.80MT976《MT/T 976-2006 矿用防爆明渠流量仪技术条件》16.80MT977《MT/T 977-2006 矿用套筒致裂岩体原位应力测试仪技术条件》21.60 MT978《MT/T 978-2006 矿用隔爆型硫化机》16.80MT979《MT/T 979-2006 煤矿用锚杆拉力计》12.00MT984《MT/T 984-2006 煤矿用金刚石复合片锚杆钻头》16.80MT985《MT/T 985-2006 煤矿用立柱千斤顶聚氨酯密封圈技术条件》24.00MT986《MT/T 986-2006 矿用U形销式快速接头及附件》36.00MT988《MT/T 988-2006 无极绳连续牵引车》19.20MT989《MT/T 989-2006 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通用技术条件》19.20MT990《MT 990-2006 矿用防爆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18.00MT991《MT/T 991-2006 矿用可视化钻孔检测仪》21.60MT994《MT/T 994-2006 矿用手持式气动钻机》16.80MT995《MT/T 995-2006 选煤厂—脱水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12.00MT1002《MT/T 1002-2006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节能监测方法和判定规则》16.80 MT1003.1《MT/T 1003.1-2006 滚筒采煤机大修规范第1 部总则和整机部分》12.00MT1003.2《MT/T 1003.2-2006 滚筒采煤机大修规范第2部机械部分》12.00 MT1003.3《MT/T 1003.3-2006 滚筒采煤机大修规范第3部电气部分》19.20 MT1005《MT/T 1005-2006 矿用分站》33.60MT1006《MT/T 1006-2006 矿用信号转换器》24.00MT1007《MT/T 1007-2006 矿用信息传输接口》26.40HJ294《HJ/T 294-2006 清洁生产标准铁矿采选业》14.40YS460《YS/T 460-2003 高气压环形潜孔钻机》12.00HG22814《HG/T22814-1999 化工矿井巷工程设计规范》72.00DL643《DL/T643-1997 PDC型盘式电磁除铁器》9.60DL644《DL/T644-1997 IPQ移动式耙斗清污机》9.60DL648《DL/T648-1998 叶轮给粉机》9.60DL649《DL/T649-1998 叶轮给煤机》9.60DL707《DL/T707-1999 HS系列环锤式碎煤机》9.60DL708《DL/T708-1999 MG型埋刮板给煤机》9.60DL903《DL/T 903-2004 磨煤机耐磨件堆焊技术导则》9.60JJG678《JJG/T678-2007 催化燃烧式甲完测定器》21.60JJG1006《JJG1006-2005 煤中全硫测定仪》19.20。
自卸车检验规范

、范围(一)合用于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和车辆交付的控制。
(二)作为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中零部件加工、车箱片架制作、车箱组装、液压装配、表面涂装等工序的检验控制。
二、引用文件(一) 《民用改装车质量保证大纲》(二)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三)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三、说明(一)本手册是为了适应自卸车产品实现过程中现场生产和检验需求而编制,力求简明和能快速识读,在编制时除遵守相关引用文件的规定外,纳入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格式和排版上不受相关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的约束,所以,本手册只能内部使用,不能作为质量保证文件提供他方查阅。
(二) 在使用本手册进行自卸车产品实现检验时,应关注生产产品是否有附加的特殊要求,对产品可能的特殊要求或者本文未列出的要求,按设计输出的要求进行控制。
四、自卸车产品实现流程设计输出→原材料采购(含金属、化工材料、外购件、底盘) →零部件下料→零部件加工→车箱片架制作→车箱组装→总装→调试→喷涂→交付五、在使用本手册进行自卸车产品质量控制时,如与公司的管理规定和技术要求发生冲突,按公司规定执行。
一、自卸车底盘入厂验收及流转要求(一)底盘入厂验收1、按《自卸车底盘入厂复验细则》的规定执行,各职能部门按公司相关规定各负其责。
2 、底盘入厂验收时,验收部门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反馈市场部。
3 、底盘入厂的验收和交接,应保存相应的记录。
(二)底盘流转1 、改装车创造部需使用底盘进行上装时,应从物流部领出,办理出库手续。
2、底盘进入上装生产后,由改装创造部负责管理和防护,过程中发生损坏时,由改装创造部负责调查处理。
3 、上装生产完成,且经质量部办理转工手续后,进行车辆涂装。
4、车辆涂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质量部开具合格证,由改装车创造部负责办理车辆入库。
5、车辆入库后,由物流部负责管理和防护,存库期间发生损坏时,由财务部负责调查处理。
6、底盘领取、底盘随车文件和工具领取、车辆转工交接、过程检验、出入库等应保存相应的记录。
《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

附件1《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前言GB/T 16178-1996《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是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及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性规范,是车辆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性能检验等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技术依据。
该标准在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保障安全作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厂内机动车辆数量迅猛增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作业区域已不局限在工厂内部;特别是2004年第412号国务院令规定保留“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继续实施行政许可”。
因此,在原《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16178-1996)标准基础上,修订为《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修订标准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一批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我局负责组织《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标准的起草,并委托浙江省温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承担具体起草工作。
新起草的标准,根据场(厂)内机动车辆(以下简称场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基本原则、具体要求和特殊要求,提出了场车的分类、车辆的基本检验、车辆各部分检验、蓄电池车的检验技术要求,及各类专用机械工作装置系统、液压系统、履带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
新起草的标准,将涉及生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各类专用机械作为重点,阐述了对专用机械特殊检验部分的技术要求;对加强场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减少场车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三、标准的引用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的条文。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9656-2003 汽车安全玻璃GB 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352.2-2001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T 3098.1-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2-2000 紧固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 2 —纹GB 3847-1999 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T 17910-1999 工业车辆叉车货叉在使用中的检查和修复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数量、位置和光色GB 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和测定GB 4387-1994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14761.6-1993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GB 3846-1993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测量滤纸烟度法四、新修订标准的内容及有关技术关键本标准与GB/T16178-1996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对场车定义和范围作出了更加明确的阐述,确定了场车的最低行驶速度界限,明确了场车所具有的特殊功能。
机动翻斗车安全驾驶规范文

机动翻斗车安全驾驶规范文一、引言机动翻斗车是一种重型运输车辆,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矿山等领域。
为了确保机动翻斗车的安全行驶,保护驾驶员和周围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了以下安全驾驶规范。
二、驾驶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车辆:在启动机动翻斗车之前,驾驶员应仔细检查车辆的各项部件,确保其正常运转。
特别要检查制动系统、轮胎、灯光、转向机构等是否正常。
2. 确保负载稳固:在装载物料之前,必须确保负载平稳、稳固。
驾驶员应仔细检查货物是否牢固绑扎,严禁超载、不稳物品的运输。
3. 安全带使用:驾驶员应当正确佩戴并系好安全带。
乘坐车辆的车厢内的工作人员也应正确佩戴安全带。
4. 环境检查:在启动机动翻斗车之前,应当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
确保车辆行驶的道路畅通、无障碍物。
三、行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合理驾驶速度:机动翻斗车的行驶速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得超速。
在狭窄道路、拥堵路段和人员密集区域要减速慢行。
2. 正确使用信号灯:驾驶员应当在转弯、变道、停车等各种情况下,正确使用信号灯。
提前示意其他车辆和行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 约束意识:驾驶员应当与车辆的载货或乘员进行约束。
确保行驶过程中车内人员的安全。
4. 不使用手机:在驾驶机动翻斗车时,司机不能使用手机,以免分心导致安全事故。
5. 不驾驶疲劳:驾驶员应当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疲劳驾驶。
如有疲劳感,应立即停车休息。
6. 不酒后驾驶:驾驶员严禁酒后驾驶机动翻斗车。
酒后驾驶不仅违法,而且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7. 注重观察:驾驶员应当时刻保持警惕,观察道路状况、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等,及时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四、应急情况下的处理1. 突发故障:在驾驶过程中,如果机动翻斗车出现故障,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避免对其他车辆和行人造成伤害。
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遇到交通事故:如果不幸遇到交通事故,驾驶员应保持冷静,立即报警,并按照交通事故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标准[详]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bf48da0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49.png)
后翻⾃卸车设计规范标准[详]后翻⾃卸车设计规1.围本标准规定了后翻⾃卸车的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卸车箱体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于公司部后翻⾃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的设计制造过程。
2.规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成为本规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规,但是,⿎励根据本规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规。
GB7258-2004 机动车运⾏安全技术条件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轴荷及质量限值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QC/T 222 ⾃卸汽车通⽤技术条件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及后下部防护要求GB/T 3766 液压系统通⽤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 T 59005 ⾃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QC/T 319-1999 ⾃卸汽车取⼒器技术条件QC/T 460-1999 ⾃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QC/T 223-1997 ⾃卸车性能试验⽅法QC/T 75 矿⽤⾃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T 5943 ⼯程机械焊接通⽤技术条件/T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GB 985 ⽓焊、⼿⼯电弧焊及⽓体保护焊焊缝坡⼝的基本形式及与尺⼨GA406 车⾝反光标识HG2-590 各⾊醇酸磁漆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QC/T518 汽车⽤螺纹紧固件扭矩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膜胶QC/T 29104 专⽤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QC/T 460-1999 ⾃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3. 后倾⾃卸汽车的分类按举升⽅式:腹置举升⾃卸车、前置举升⾃卸车4.⾃卸车技术要求4.1整车要求4.1.1⾃卸汽车整车必须符合本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件制造。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GB2578 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2目次前言III引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整车85 发动机156 转向系157 制动系168 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239 行驶系2710 传动系2811 车身2912 安全防护装置3213 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和警车的附加要求 3714 残疾人专用汽车的附加要求3715 标准实施的过渡期要求37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驾驶人耳旁噪声检验方法40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典型车型车身反光标识粘贴示例及要求40参考文献4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与GB 7258—200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第1章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修改了第3章的机动车、汽车、乘用车、客车、公共汽车(城市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专项作业车、两用燃料汽车、双燃料汽车、挂车、牵引杆挂车、中置轴挂车、半挂车、汽车列车、铰接列车、摩托车、轻便摩托车、轮式专用机械车的定义,增加了载客汽车、公路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校车、幼儿校车、小学生校车、中小学生校车、专用校车、低速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教练车、残疾人专用汽车、普通摩托车、两轮普通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两轮轻便摩托车、正三轮轻便摩托车、特型机动车的定义,删除了卧铺客车(2004年版的3.2.2.1)、电动汽车(2004年版的3.2.9)的定义;将汽车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和专项作业车三大类,将2004年版中的摩托车(2004年版的3.5)及轻便摩托车(2004年版的3.6)合称为摩托车(见3.5),将2004年版中的摩托车(2004年版的3.5)改称为普通摩托车(见3.5.1);——修改了第4章的部分机动车产品标牌需标识的内容(见4.1.2)和车辆识别代号的打刻要求(见4.1.3),增加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摩托车应打刻电动机型号、编号的要求及标识的视认性和永久保持性的要求(见4.1.4);——增加了乘用车和总质量小于等于3500kg的货车(低速汽车除外)应在靠近风窗立柱的位置设置能永久保持的车辆识别代号标识的要求,以及乘用车应具有能读取车辆识别代号的电子数据接口、在后备箱(或行李区)的合适位置标示车辆识别代号,且应在至少5个主要部件上标示车辆识别代号或零部件编号的要求(见4.1.5和4.1.6),修改了危险货物运输车的标志要求(见4.1.7),增加了对机动车进行改装或修理时不得对车辆识别代号等整车标志进行遮盖(遮挡)、打磨、挖补、垫片等处理及凿孔、钻孔等破坏性操作的要求(见4.1.8);——修改了车长小于16m的发动机后置的铰接客车的后悬要求(见4.3),增加了铰接列车的半挂车的总质量不得大于半挂牵引车的最大允许牵引质量的要求(见4.5.1.5),修改了载客汽车乘员数的核定要求(见4.5.2.和4.5.3),增加了乘员数核定的特殊规定(见4.5.6);——修改了客车、罐式汽车和罐式挂车的侧倾稳定角要求(见4.7.1),增加了旅居车和旅居挂车旅居室内的专用装备设施应明示安全使用规定(见4.8.4)、所有货车和专项作业车应喷涂总质量、栏板货车和自卸车应喷涂栏板高度、罐式车辆应喷涂灌体容积及允许装运货物的种类、部分货车及所有挂车应标识放大号、部分客车应喷涂座位数、专用校车车身外观标识和校车标牌(见4.8.6~4.8.9)及教练车应喷涂“教练车”字样和机动车外部喷涂标志图案和安装灯具的原则规定(见4.8.11、4.8.12),删除了专门用于运输易燃和易爆物品的危险货物运输车应在车身两侧喷涂“禁止烟火”的要求(2004年版的4.8.5);——增加了机动车环保要求的原则规定(见4.15)和机动车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见4.16);——增加了轮式专用机械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参数、转向系、制动系、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等要求按土方机械相关强制性标准实施的规定(见4.17.2);——增加了有驾驶室的正三轮摩托车使用方向盘转向时的相关规定(见6.1),修改了机动车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要求(见6.4)和转向力测试的要求(见6.8),增加了专用校车应采用转向助力装置(见6.9)及前轴采用双转向轴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不作要求的规定(见6.11);——修改了三轴及三轴以上汽车的制动完全释放时间要求(见7.1.6)和应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的机动车类型(见7.2.11),增加了部分汽车的前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见7.2.6)、教练车(三轮汽车除外)应装备有副制动踏板(见7.2.12)、部分汽车应装备辅助制动装置(见7.5)及气压制动系应安装保持压缩空气干燥、油水分离的装置的要求(见7.7.4);——修改了路试检验时的列车的行车制动距离要求(见7.10.2.1)和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要求(见7.10.2.2)、驻车制动性能检验要求(见7.10.4)及台试检验时的制动力要求和制动力平衡要求(见7.11.1.1和7.11.1.2),增加了台试检验汽车、汽车列车行车制动性能的合格判定要求(见7.11.1.5),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复核要求(见7.11.3);——增加了机动车不得安装遮挡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透光面的装置、用户不得对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进行改装或加装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要求(见8.1.2和8.1.3),修改了外部灯具闪烁的相关规定(见8.1.2),增加了部分货车、专项作业车和挂车后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透光面面积要求(见8.2.1)、校车应配备统一的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的要求(见8.2.7)、某一转向灯发生故障(短路除外)时的要求(见8.3.8)和部分货车和挂车、低速车辆应设置车辆尾部标志板的要求(见8.4.1),修改了车身反光标识设置及车身反光标识材料的相关规定(见8.4.1~8.4.5),增加了柔性车身反光标识的相关规定(见8.4.6),删除了附加的灯具、反射器或附属装置不允许影响本标准规定安装的灯具和信号装置的性能且不应对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造成不利影响的要求(2004年版的8.2.10);——增加了打开所有前照灯(远光)时总的远光发光强度要求及两灯制轻便摩托车的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见8.5.2),修改了前照灯远光照射位置的检验要求(见8.5.3.3),删除了前照灯远、近光布置的要求(2004年版的8.4.3);——增加了教练车(三轮汽车除外)应设置辅助喇叭开关的要求(见8.6.1)、客车电器导线的阻燃要求和乘员舱外部接插件的防水要求(见8.6.2),修改了机动车应装备仪表或显示信息的相关规定(见8.6.3),增加了专用校车应设置电源总开关和车长大于等于6m的客车应设置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相关规定(见8.6.4),修改了应安装行驶记录仪的汽车车型要求,增加了显示、数据接口布置的规定、行驶记录功能符合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视同行驶记录仪的规定及专用校车和卧铺客车还应安装车内外录像监控系统的规定(见8.6.5)及汽车装备、加装电气设备的原则性要求(见8.6.6),修改了无轨电车的特殊要求(见8.6.7);——修改了不得装用翻新的轮胎的车轮范围(见9.1.2),增加了机动车使用的翻新胎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见9.1.2)、专用校车和卧铺客车应装用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危险货物运输车和车长大于9m的其他客车应装用子午线轮胎(见9.1.5)、空气弹簧应无裂损、变形及漏气、控制系统应齐全有效(见9.3.3)和三轴公路客车的随动轴应具有随动转向或主动转向功能的要求(见9.4.4);——增加了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规定(见10.2.1)及部分车型应具有超速报警和限速功能(或装备限速装置)的要求(见10.5);——增加了车身外部不应产生明显的镜面反光(见11.1.1)、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要求的相关规定、专用校车车身结构的特殊要求及车长大于11m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和所有卧铺客车应采用全承载整体式框架结构车身的要求(见11.2.1)、幼儿专用校车乘客区应采用平地板结构的要求(见11.2.3)、专用校车的踏步高要求(见11.2.4)和行李架(舱)设置要求(见11.2.5)、专用校车前部应设置碰撞安全结构的要求(见11.2.6)及校车侧窗下边缘的高度要求(见11.2.7);——增加了集装箱运输车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构造应保证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始终安全、稳妥地固定在车辆上的要求(见11.3.2)、货车和挂车的载货部分不得设置乘客座椅且不得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见11.3.3、11.3.4)及货车驾驶区座椅布置的相关规定(见11.3.5),增加了摩托车外部凸出物和扶手的相关规定(见11.4.2、11.4.3);——增加了乘用车车门的相关规定(见11.5.2),修改了客车乘客门的相关规定(见11.5.3~11.5.5),增加了击碎玻璃式应急窗的安全玻璃类型和厚度要求(见11.5.6),公路客车、旅游客车、校车所有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均应大于等于50%的要求(见11.5.7)及厢式货车和封闭式货车的货箱部位不得设置车窗的要求(见11.5.8);——修改了载客汽车座椅布置的规定(见11.6.2~11.6.6)和卧铺布置的规定(见11.6.7),增加了校车照管人员座位的设置及专用校车座椅及其固定件的强度要求(见11.6.8)、专用校车靠近通道的学生座椅的扶手要求(见11.6.9)及正三轮摩托车乘客座椅的布置要求(见11.6.10);——修改了客车内饰材料的阻燃要求,增加了发动机舱隔热防火的相关规定(见11.7.1、11.7.2),增加了号牌板(架)应有号牌安装孔的要求(见11.8.2)、乘用车(三厢车除外)行李区的纵向长度要求(见11.9.2)及自卸车液压举升装置的相关规定(见11.9.6);——修改了应装备汽车安全带的座椅范围(见12 .1.1),增加了安全带的型式要求(见12.1.2和12.1.3)、乘用车驾驶人座位应装备汽车安全带佩戴提示装置(见12 .1.5)及乘用车儿童座椅固定的要求(见12.1.6);——增加了总质量大于7500kg的货车和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应在右侧设置广角后视镜和补盲后视镜的要求(见12.2.1),修改了外后视镜的视野要求(见12.2.2),增加了专用校车驾驶人视野、汽车列车必要时应加装后视镜加长架(见12.2.2)及教练车应加装辅助后视镜的要求(见12.2.7);——增加了应设置应急门的情形(见12.4.1.2),修改了应急门的尺寸和开启要求、应急门引道要求(见12.4.2.1、12.4.2.3、12.4.2.5)及应急锤的相关规定(见12.4.3.2),增加了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的应急窗均应为推拉式应急窗或外推式应急窗的要求(见12.4.3.2);——增加了不准许用户改动燃料管路(见12.5.1)、发动机后置的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燃料箱的前端面应位于前轴之后(见12.5.5)、每一个钢瓶阀出口端都应安装高压过流保护装置(见12.6.1)、不准许用户改动或加装钢瓶(见12.6.3)、钢瓶安装在车上后钢瓶编号应易见(见12.6.4)及气体燃料车辆应安装泄露报警装置的要求(见12.6.15),修改了气体燃料专用装置通气接口的相关规定(见12.6.9);——修改了客车灭火器布置的相关规定(见12.9.2),增加了所有专用校车和发动机后置的其他客车应装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见12.9.3)和危险货物运输车的特殊安全防护要求(见12.11),删除了专门用于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危险货物运输车应在驾驶室上方安装红色标志灯的要求(2004年版的12.10);——修改了应装备三角警告牌、保险杠和前风窗玻璃除雾除霜装置的汽车范围(见12.13.2、12.13.3、12.13.4)和机动车发动机的排气管口布置要求(见12.13.7),增加了校车应配备急救箱的要求及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原则性规定(见12.13.5和12.13.6);——增加了残疾人专用汽车的附加要求(见第14章);——删除了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方法、转向轮横向侧滑量检验方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检验方法、气密性检验方法(2004年版的附录A~附录E)及四种类型机动车技术条件要求对应一览表(2004年版的附录G),增加了典型车型车身反光标识粘贴示例及要求的相关说明(见附录B)。
中国专用车国家标准

16
汽车产品《公告》 汽车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性要求
1.15 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必须在符合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标 准规定的专用试验场地内进行。目前符合规定的有海南试验场、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东风襄樊汽 车试验场、一汽农安试验场、定远试验场以及重庆客车中心试验噪声路。车外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检验 报告应有必要的降噪措施照片。合理的降噪措施应为正常工艺生产的、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使用的、 能够保证生产一致性的措施。 1.16 ABS试验必须在符合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及GB/T13594-2003 《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专用试验场地内进行。目前符合规定的有海南 汽车试验场、东风襄樊汽车试验场和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其他试验场的ABS路面待国家行业主管 部门认可后方可承担。对于装用了B类防抱系统的挂车,其ABS试验可以不在试验场完成,但路面的选 择应符合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的要求。
8
专用汽车标准近期动态
本标准采用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危险货物运输汽车特定结构的统一规定和型式认证规定》 (R105)中有关技术要求方面的条款(不包括认证程序方面的内容),部分条款还参考了《危险物品 道路国际运输欧洲协定》(ADR)的有关内容。
标准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运输危险货物的N类和O类车辆及由N类车辆和一辆O类车辆组成的列车 2、术语和定义 危险货物:按GB6944分类,并在GB12268中列名的危险货物 3、要求 电气装置 防火 限速器 挂车的连接
5
CONTENTS
专用汽车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 专用汽车标准体系的构成 专用汽车标准近期动态 专用汽车标准发展的重点领域 汽车产品《公告》技术审查规范性要求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专用作业车底盘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后翻自卸车的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自卸车箱体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后翻自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的设计制造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 T 59005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QC/T 75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JB/T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与尺寸GA406 车身反光标识HG2-590 各色醇酸磁漆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QC/T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3. 后倾自卸汽车的分类按举升方式:腹置举升自卸车、前置举升自卸车4.自卸车技术要求4.1整车要求4.1.1自卸汽车整车必须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1.2自卸汽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规定,货箱内部尺寸等必须符合产品公告和图纸要求。
4.1.3自卸汽车上装按质心,轴荷设计要求计算,严格按图纸及公告尺寸施工。
4.1.4 传动轴符合QC/T29082《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及QC/T523《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的要求。
传动轴的布置角度不大于6°,且输入和输出法兰端面法向平行。
4.1.5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要求。
a.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后示廓灯,安装在后立柱上部;(后倾自卸车例外)b.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前示廓灯,安装在前立柱上部;(后倾自卸车例外)4.1.6根据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8.2 要求:车长大于等6m的机动车应安装侧反射器和侧标志灯,其数量、位置、光色、最小几何可见度参照GB 4785执行;在车箱设置车身反光标识,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A 406 的规定。
制动性能和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7258。
自卸车应安装侧标志灯和侧回复反射器,琥珀色,安装位置高度距地面不得小于900,不得大于1500,最好是车架边纵梁处,整车纵向位置是距前部小于3000,距后部小于900,两灯中间位置相距小于3000,最大不能超过3500;a.后转向灯、后位灯离地高度不得小于900,大于1200,后位灯距外廓侧面不得小于400;b.车辆后部必须安装一只红色后雾灯,不能与后位灯干涉,二者相距至少200;c.车辆后部必须安装后回复反射器,三角形红色2只,安装在保险杠上或后尾板上,距车辆左右侧不得小于400,并且对称安装。
4.1.7 焊接件应按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施焊。
焊缝均匀、光滑,焊接要牢固、可靠,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穿、漏焊现象。
5.5 加速行驶时车外允许最大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
5.11 所有零部件、总成件、外协件、外购件应符合有关标准,应有产品合格证。
5.12 自卸汽车的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应能满足原底盘要求。
4.1.8自卸车外观质量。
a.油漆涂层应符合QC/T484汽车油漆涂层的规定,油膜应能自然干燥。
b.自卸车外观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和其它损伤。
各栏板,车架,侧防护栏、后防护杠应平整、匀称,无翘曲变形。
c.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均匀,不应有明显的错位,其错位量不得超过规定值。
d.自卸车各连接部分的零件不应有损坏,永久变形等现象,各部连接销轴要可靠且转动自如,所有螺栓联结都要采用防松措施,被紧固件为薄板件时还要加平垫圈。
e.所有外露黑色金属表面均应作防锈处理。
外表面装饰漆应美观大方,色泽鲜明,分界整齐,无漏喷、流挂、起皱、起泡、针孔、脱漆、发花、反粘、颗粒、夹杂、倒光等缺陷,漆膜附着牢固,坚硬,光滑平整、厚薄均匀,干净无尘。
f.漆膜下不允许出现红丝和透过漆膜的锈斑。
相互接触的非配合装配面在装饰前要喷防锈漆,由于加工或焊接损坏的底漆要重新涂装。
4.1.9自卸车应设置侧防护装置,侧防护装置的尺寸,强度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11567.1-2001《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的要求。
a.自卸车左右侧必须安装横杆结构的侧面防护装置;b.侧面防护装置不应增加车辆的总宽,外表面的主要部分位于车辆最外侧以内不大于120mm的位置,装置后端有300mm位于后轮胎最外侧以内不大于30mm的位置。
c.侧面防护装置外表面应光滑且连续,尽量采用横杆结构,横杆间距不大于300mm,横杆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
d.后缘与最靠近它的轮胎外圆距离小于300mm。
e.侧面防护装置的下缘最大离地高度为500mm -550mm,全长方向上不得有凸出超过5mm的物体。
f.上缘距车辆上部构件的距离,即距车架边纵梁的距离不得大于350mm,且离地高不得小于950mm。
g.侧面防护装置前缘要光滑倒圆,圆角半径大于5mm。
4.1.10自卸车应设置后防护装置,后防护装置的尺寸,强度及安装位置应符合GB11567.2-2001《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的要求。
a.后防装置下边缘的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mm;b.后防装置的宽度不得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的距离,且任一端最外边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水平横向距离不大于100mm,后防装置宽度一般应为2320mm;c.后防装置截面一般应为断面(140-160)×6折弯件,但也可为与折弯件等断面的槽钢。
4.1.11电气路部分要求符合QC/T 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a.在驾驶室安装气控操纵装置,气控阀气管须经驾驶室地板的气管孔处穿出,且布置合理美观,废气应排出在驾驶室外。
b.4.1.12 液压倾卸系统符合GB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液压举升机构能随意举升—中停—下降和慢降,举升、下降应平稳,不得有窜动、冲撞和卡滞现象。
c.液压系统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为:-30℃~+46℃。
d.自卸车液压油管的额定压力不小于20MPa,液压管路和电器管路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美观,应该用管卡固定牢靠。
e.液压油选用应符合的粘度系数范围(46~75)mm2/s,参见液压油推荐表1、表2。
g.液压倾卸系统各相关部件,旋转摩擦处均设有润滑点,以便于添加润滑脂及液压油;h.液压倾卸系统不得与车箱底板和副车架干涉;i.换向阀应符合ZB T 59005 规定。
j.4.1.13 液压油箱在50kPa 气压下经1min密封性能试验,不得有渗漏现象。
液压油箱须安装油滤和空气滤,过滤指标分别为25μm和10μm。
且油箱上应带呼吸阀。
4.1.14 液压缸必须安装于副车架中间,液压缸中心线与副车架中心对称面重合,其公4.1.15 前举升缸油缸与上、下支座处间隙不得大于2mm,且不允许加调整垫。
4.1.16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不小于19 MPa。
排量要求如下:─箱长小于5m时,泵排量不小于60ml/rpm;─箱长为5~6m(包括5m)时,泵排量不小于80 ml/rpm;─箱长大于6m(包括6m)时,泵排量不小于100 ml/rpm;4.1.17 箱长大于等于7.2m时,油缸支架要求采用双层钢板(δ10+δ10)焊接成型的下支座(见图1)。
为避免油缸支架与底盘离合器工作缸动态干涉,油缸支架与副车架贴合处应增加20-25mm加高垫板。
4.1.18 紧固件拧紧力矩应按照QC/T518《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执行。
对于安装4.2 上装的副车架部分4.2.1 副车架的强度:副车架要求采用下列结构形式,见图2:a.副车架后端应带有抗扭X 型加强梁,且纵向长度不得小于底盘车架宽度的1.5 倍。
b.副车架后翻转轴采用整体贯通轴或整体套管半轴结构。
c.翻转轴直径不小于80mm,材料为圆钢40Cr-GB/T3077-1993,调质处理HB254~302(d10=3.8~3.5)接合表面高频淬火。
d.中举自卸车和箱长大于等于5.8米前举自卸车,副车架前端必须安装平衡翼梁,具体结构见附图20。
e.副车架纵梁采用8mm 16Mn 、16MnL或B510L钢板压制成型,形状与主车架相同,截面尺寸为200×70(八字梁)、200×95(等直梁)mm,如图3 示。
当结构为中举(T式)和侧卸时,200mm≤H(截面高度)≤230 mm,翼面宽度为80mm(中举)。
副车架必须增加衬梁,衬梁材料与副车架纵梁材料相同,材料厚度不小于6mm。
f.副车架前端底部切割长度为50mm的斜口,向上倾斜10~30°,形状如图4所示。
g.副车架材料不允许选用槽钢或工字型钢等型材!不允许在底盘车架与副车架之间加装任何弹性介质!4.2.2 副车架的连接要求a.副车架安装后,底盘车架与副车架的间隙不得大于2mm,该间隙长度不得大于500mm。
b.副车架的连接原则应遵循:前举车型前端第一个连接点距油缸中心线不大于400mm,中举车型前端第一个连接点距副车架前端面不大于550mm,相邻连接点间距为800-1000mm(如因安装底盘附件而导致无安装空间等特殊情况允许小于1500mm),且牢固可靠,不得有窜动或偏移。
普通车型的连接从前到后为U型螺栓(左右各1 个)和止推连接板组合连接。
特殊要求时(如长轴距并严重超载的车型),副车架的联接可全部采用止推连接板。
副车架和底盘承力钢板的连接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原则上应将所有孔位都固定,特殊情况下允许留有空余空位,但必须是在中间处。
c.副车架翻转轴中心与箱体底板纵向对称面的垂直度公差为5mm。
d.副车架每侧的连接板与底盘车架表面应贴合紧密、牢固。
e.副车架与底盘的连接部件在车辆重载后不得与底盘相关部件发生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