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公关介绍

合集下载

奥美公关策划活动方案模板

奥美公关策划活动方案模板

奥美公关策划活动方案模板【摘要】:本文旨在为奥美公司提出一份公关策划活动方案,以帮助公司提升品牌曝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增加品牌认知度和客户忠诚度。

本方案主要包括市场调研、目标群体分析、活动策划、媒体推广、社交媒体营销等多个环节。

一、市场调研奥美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广告公司,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为后续的活动策划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1.1 目标消费者调研通过在线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消费习惯以及对品牌的印象等信息。

1.2 竞争对手调研对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营销策略、媒体曝光度、社交媒体活跃度等进行详细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二、目标群体分析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确定奥美公司的目标消费者群体,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2.1 目标群体细分将目标消费者群体细分为各个细分市场(例如:小型企业、创业者、大型企业等),并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公关策略。

2.2 目标群体画像制作目标群体画像,完整描述目标消费者的特点、需求和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

三、活动策划基于市场调研和目标群体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关的公关活动策略。

3.1 主题活动策划根据奥美公司的定位和目标群体的需求,确定一个有吸引力、符合公司形象的主题,并设计相关活动内容。

3.2 活动周期规划确定活动的时间节点和活动周期,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活动过程、后期总结等。

3.3 活动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合适的活动合作伙伴,如媒体、明星代言人、赞助商等,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曝光度。

四、媒体推广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4.1 媒体资源筛选根据奥美公司的定位和目标群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媒体资源,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媒体等。

4.2 媒体活动组织与各类媒体进行合作,组织相关的新闻发布会、专访等活动,增加奥美公司在媒体上的曝光度。

奥美公司英文简介

奥美公司英文简介

History[edit]Ogilvy & Mather was founded in 1948 by David Ogilvy. After a short and successful career in sales Ogilvy had been employed in London in 1935 by his brother Francis Ogilvy at the British ad shop Mather & Crowther which had been founded by Edmund Mather in 1850.[1] Mather & Crowther sent David Ogilvy to the US in 1938. Following a ten year gap during which time he worked in research, for British Intelligence during WWII and a sabbatical period, Ogilvy in 1948 started a US agency with the backing of Mather & Crowther, who by then had merged with the Benson agency group in the UK. Ogilvy opened his US shop as "Hewitt, Ogilvy, Benson, & Mather" in Manhattan with a staff of two and no clients.[2] The company became a leading worldwide agency by the 1960s.[citation needed] Central to its growth was its strategy of building brands such as American Express, BP, Ford, Barbie, Maxwell House, IBM, Kodak, Nestlé, Cadbury and Unilever brands Pond's and Dove.[3]Ogilvy & Mather was built on Ogilvy's principles, in particular, that the function of advertising is to sell and that successful advertising for any product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about its consumer.His entry into the company of giants started with several iconic campaigns: "The man in the Hathaway shirt"with his aristocratic eye patch; "The man from Schweppes is here" introduced Commander Whitehead, the elegant, bearded Brit,bringing Schweppes (and "Schweppervese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his new 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 and "Pablo Casals is coming home – to Puerto Rico", a campaign that Ogilvy said helped change the image of a country and was his proudest achievement. "Only Dove is one-quarter moisturizing cream". This campaign helped Dove become the top selling soap in the U.S.In 1989, The Ogilvy Group was purchased by WPP Group.Clients[edit]Ogilvy & Mather board has produced work for a wide range of leading brands, including:American Express (since 1962)[5]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since 1981)[5]Amway (since 2009)[6]Coca-Cola Company (since 2001)[7]Louis Vuitton (since 2006)Controversies[edit]Ogilvy caused some controversy in 2004 when a reportedly discarded video advertisement for the Ford SportKa hatchback began spreading virally via email. The 40-second video, which shows a lifelike computer-generated cat being decapitated by the car's sunroof was apparently rejected by Ford, but still made its way onto the internet, sparking outrage among bloggers and animal rights groups.[22][23]Ogilvy also has been involved with the notorious Asia Pulp & Paper, a large logging company that has been convicted of illegal logging in three countries, and recently has built roads illegally into the last remaining habitats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Sumatran Tiger, but spent large sums on global advertising campaigns claiming 'sustainability beyond compliance'.[24]In 2005, Shona Seifert and Thomas Early, two former directors of Ogilvy & Mather, were convicted of one count of conspiring to defraud the government and nine counts of filing false claims for Ogilvy over-billing advertising work done for the U.S.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account. In an e-mail, Seifert stated "I'll wring the money out of [the ONDCP], I promise". Seifert and Early were sentenced to 18 and 14 months in prison, respectively. Seifert also was ordered to pay a $125,000 fine, in addition to writing a "code of ethics" for the ad industry as part of 400 hours of community service. Ogilvy & Mather repaid $1.8 million to the government to settle a civil suit based on the same billing issues and continues to produceanti-drug spots for the government.[25][26][27][28]Ogilvy Government Relation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Ogilvy Public Relations, is credited with playing an instrumental role in killing the controversial 2005 bid by Chinese oil company CNOOC to buy Unocal Corporation, which would then go on to merge with Chevron Corporation, an OGR client.[21]The company was involved with a controversy in May 2009 when a Clio Award was given to a campaign for the A & E History Channel. One of the associated images compared the American deaths at Pearl Harbor with the Japanese deaths after the bombing of Hiroshima.[29]In September 2010, An Ogilvy & Mather produced radio ad for ARCO a U.S. based oil and gasoline company caused a controversy when the advertisement which used a sped up version of the Emergency Alert System header tones caused EAS decoders at radio stations across the country to unmute and activate causing a false emergency message to be sent out to monitoring television and radio stations as well as local cable systems which had their programming locked out and replaced with the primary EAS station's emergency message which in this case ended up being the ARCO ad. The situation came to a head when one radio station reported that it's EAS decode activated at least 5 times during the week because of the ARCO ad. The Society of Broadcast Engineers issued an alert bulletin to all broadcasters warning them about the ad.[30]Initially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had issued Notice of Apparent Liability to several radio stations until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ads were the culprit and the header tones were most like downloaded by producers from the Internet. Ogilvy and Mather and ARCO pulled the ad and apologized. The FCC is investigating whether or not Ogilvy and Mather violated FCC Regulation CFR 47 11.45 which states "No person may transmit or cause to transmit the EAS codes or Attention Signal, or a recording or simulation thereof, in any circumstance other than in an actual National, State or Local Area emergency or authorized test of the EAS".In 1972 Ogilvy & Mather, Sydney first developed the line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as a means of educating Australians how to use the country's first credit card. Created by Ian Latham and David Prentice.[citation needed] Three years later in 1975, the line was adapted by Ogilvy & Mather New York to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Them' ad campaign for American Express Traveler's Cheques, featuring Oscar Award-winning actor Karl Malden. The "Don't Leave Home Without It" slogan was revived in 2005 for the prepaid American Express Travelers Cheque Card. After Malden's departure, American Express continued to feature celebrities, including Jerry Seinfeld, Martin Scorsese, Robert De Niro, Wes Anderson, Ken Watanabe, Ellen DeGeneres and Conan O'Brien.In 2003, Ogilvy and Mather released the infamous Miller Lite Catfight campaign. The ad, which featured two very beautiful women (Tanya Ballinger and Kitana Baker) first fighting in a fountain and later in a mud pit, was well received by males and made the girls instant celebrities, but generated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over its depiction of women. Further controversy was generated over an uncensoredversion of the ad, which ended in the two muddy girls falling in love and kissing.In 2007, Ogilvy Stockholm developed the "Animals in the Womb" campaign for Ford Flexifuel, which was nominated for the Cannes Lion Award and for the Guldägget Award in 2008.[citation needed]历史[编辑]由大卫·奥格威,奥美成立于1948年。

奥美公关调研报告

奥美公关调研报告

奥美公关调研报告奥美公关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奥美公关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奥美公关的市场现状、竞争对手、发展战略和核心能力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奥美公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实力,但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挑战。

因此,奥美公关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核心能力,注重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市场现状奥美公关是全球领先的公关公司之一,总部设在纽约,业务遍及全球各个大陆。

奥美公关在公关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团队,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杰出项目,赢得了很多客户的青睐。

奥美公关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对手相比较大,但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继续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竞争对手奥美公关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赛欧国际公关公司、希望公共关系公司等。

这些公司在公关领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他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服务质量。

奥美公关需要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寻找自身的独特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

三、发展战略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奥美公关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以保持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首先,奥美公关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奥美公关需要注重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和目标。

再次,奥美公关需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以降低对某个行业或市场的依赖性。

四、核心能力奥美公关的核心能力包括专业的公关团队、丰富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奥美公关的专业团队精通公关行业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同时,奥美公关还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公关方式和方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这些核心能力将是奥美公关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依托。

五、建议和展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奥美公关应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奥美简介及案例

奥美简介及案例

6
奥美服务过的客户
1
7
奥美在中国
• • • • • • • • • • • 1981 1985 1986 1988 1992 1993 1994 1995 1998 1999 2001 在上海文汇报上刊登“雷达表”广告 在香港成立“奥美中国” 在北京成立代表处 在上海成立代表处 不上海广告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奥美广告” 建立北京奥美 建立广州奥美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成立奥美公兲公司 成立“群策”(促销公司) 建立奥美互劢(网络营销) 成立奥美规视管理顾问公司 / 奥美直效行销公司
传立媒体
– – – – – – – –
媒体策略发展 媒体价格谈判 媒体购买不执行 媒体市场调研 网络媒体计划不购买 节目觃划不随片推广 媒体节目赞劣不活劢安排 户外媒体计划不购买
31
内部培训
奥美人 每年,奥美招收的应届毕业生比业内仸何一家公司都 要多。奥美在对人才的培讪和培养上也仍丌吝啬。你 丌难发现,很多业内的领导人物——除了奥美,还有 很多业内其他公司的——在刚毕业的时候都是在奥美 起步的。正是为此,Campaign杂志还给了我们一个 "奥美大学"的称号。
• 2.丰富的行业经验
– 在客户花费大量传播费用之前,制定策略整合斱案,最大化 发挥传播综合效力,避免无谓宣传费用的浪费
16
奥美服务5个特点
• 3.全球资源共享
– 共享国际与业知识,保证宣传的国际范围应用和及时采用应 时的斱法 – 奥美全球行业与家可组成在线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
17
奥美服务5个特点
32
九阴真经
广告创作的思考模式工具九阴真经 迚行广告创作时的九个要素: l、行销目的(MarketingAim); 2、广告扮演的觇色(RoleofAdvertising); 3、品牉定义(BrandDefinition); 4、竞争范畴(Competition); 5、目标消费群(TargetMarket) 6.我们现在何处?(Wherearewenow?); 7、我们将往何处?(Wherearewegoing?);8 、按钮(Button); 9、支持点(Support)

奥美公关策划执行专员

奥美公关策划执行专员

奥美公关策划执行专员:从步骤思考开始的成功之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公关策划执行专员成为了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们承担着制定和执行公关策略的重要责任,帮助公司建立品牌形象、增加知名度、改善公众形象,并与媒体和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奥美公关策划执行专员角色的工作职责,并提供一系列步骤来解决公关策划过程中的挑战。

第一步:了解客户需求作为一名奥美公关策划执行专员,你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目标受众、竞争对手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

通过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沟通和调研,你可以获得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理解,并确保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与客户的期望相一致。

第二步:制定公关策略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你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公关策略。

这包括确定目标受众、制定关键信息传达的方式以及选择合适的媒体渠道。

你需要清楚地了解客户的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可行的公关策略。

同时,你需要考虑策略的可行性、效果和预算,并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策略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

第三步:制定计划和时间表一旦确定了公关策略,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这包括确定关键活动、发布新闻稿、组织活动、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等。

制定计划和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

你还需要考虑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便在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所准备。

第四步:执行和监控执行是公关策划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执行过程中,你需要与媒体、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合作伙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并确保所有活动按计划进行。

你需要监控媒体报道、社交媒体反馈以及其他反馈渠道,及时调整策略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此外,你还需要与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并及时向他们汇报工作进展。

第五步:评估和总结完成公关活动后,你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

你可以从客户、媒体和利益相关者那里收集反馈,并根据反馈结果评估活动的效果。

你还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教训,并为将来的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奥美公关简介(PPT 29张)

奥美公关简介(PPT 29张)

第四阶段:M-ZONE人写真
进一步扩大“动感地带”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 提升“动感地带”的品牌忠诚度。
-“没错!我就是M-ZONE人”; -周杰伦成为普通的M-ZONE人,更加关注年轻 人的生活状态。
第五阶段:M-ZONE蔓延
进一步扩大“动感地带”的影响力。 -“我的地盘,无限扩张”; -“每三秒钟就增加一个M-ZONE人”
M-ZONE用户数
用户数稳定增长
4000 3500
3000
3150 2693 2749
3315 3376
3513 3556
2500
2463 2250 1858 1932 1889 1984
2551
2000
1500
1480
1576
1711
1771
1000
500
0
04 年 10 月
04 年 11 月
04 年 12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实都是祝愿。

2015年世界十大公关公司

2015年世界十大公关公司

2015年世界十大公关公司第1 名爱德曼公关(Edelman)爱德曼国际公关(Edelman Public Relations Worldwide)由Daniel J.Edelman于1952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是世界上最大提供公关咨询服务的独立公关公司,现在世界各地有67家办事处超过4,800名雇员,在30个城市有合作伙伴。

2013年,爱德曼国际公关公司被《霍尔姆斯报告》评为年度全球最佳机构。

爱德曼公司于1990年进入中国,是最早落户中国且发展最迅猛的国际公关公司之一。

爱德曼最著名的公关案例是,在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内帮助纽约人寿提升了在中国的知名度,获得了中国政府发放的非常有限的经营许可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 2 名万博宣伟(Weber Shandwick)万博宣伟(Weber Shandwick)是世界上最大、网络最发达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在全球81个国家设有126间办公室,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为企业跨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伟达公关公司曾与国际奥委会有过6年的合作,1997年,伟达公司协助雅典成功申办2004年奥运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传播顾问,后协助伦敦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

2003年11月,伟达国际上海分公司,因为成功协助上海市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获得了《PR Week Award》公共事务类优秀奖。

第 3 名福莱国际传播咨询(Fleishman hillard)福莱国际传播咨询总部位于美国的圣路易斯,有超过55年的历史,隶属于全球最大的传播服务集团奥姆尼康集团(Omnicom)。

在北美、欧洲、亚太、中东、南非和拉丁美洲设有80个独资办事处。

福莱国际在全球范围内在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以及政府关系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能力。

在亚太,福莱在北京、广州、香港、吉隆坡、马尼拉、墨尔本、首尔、上海、新加坡、悉尼和东京经营着11家已臻成熟的办事机构。

第4 名凯旋公关(Ketchum)美国凯旋公关公司由George Ketchum创立于1923年,是传播领域的创新者,通过遍布在北美、欧洲、亚太区和拉丁美洲等全球各地的21个办事处和33个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无缝服务。

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

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

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的简介奥美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营销传播服务公司,成立于1949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该公司业务涵盖广告、公关、数字媒体、创意、媒介购买、数据分析、品牌策略等领域,是业内领先的综合性广告公司之一。

然而,奥美公司在近年来也经常被曝出公共关系危机案例,例如早在2011年,因为奥美公司为佛罗伦萨市长的卫生月活动制作了一张描绘市长抱着卫生巾的广告而引发了广泛争议。

此外,奥美公司还因为一些敏感性事件的涉及而遭受严重的舆论打压和品牌危机。

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分析:奥美公司在2017年被曝出在新罕布什尔州一起枪击案中出现了漏洞,并且被指控对枪击案中的一名幸存者进行侮辱和欺骗。

奥美公司被指责把选手的“演说稿”修改成了对大规模的枪击事件不负有任何责任的言论,并通过这种方式试图为美国国内存在的枪支暴力问题进行辩护,从而引发了公众的愤怒。

奥美公司在这起事件中犯了多个错误。

首先,该公司未能充分了解事件的背景和情况,并没有与其客户进行更详细和深入的沟通,从而导致事件处理不当。

其次,奥美公司在其社交媒体和其他相关的宣传渠道中公布了不恰当的信息和言论,进一步加剧了公众对该公司的不满。

最后,奥美公司在这次危机事件中采用的应对措施也不完善。

该公司对公众发布的声明缺乏考虑,使其无法获得公众的认可。

同时,奥美公司并未选择对事件切实负责,而是仅仅采取了将责任转嫁给客户的方式,使得其行为显得不负责任,也没有有效地解决问题。

奥美公司公关危机案例的启示:奥美公司的公关危机案例向我们传递了不少启示。

首先,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和背景,以便更好地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咨询。

同时,在危机应对方面,公司需要采取更为谨慎和周密的策略,比如及时公开信息、透明化处理、积极沟通和反馈等,以求充分借助公共关系的力量,维护品牌形象和信誉。

总之,奥美公司的危机事件对于整个公共关系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公司充分认识到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0 营销传播解决方案
2015-4-29
动感地带(M-ZONE)项目介绍
背 景
15-25岁的年轻人已成为中 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一个迅速膨 胀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有属于 自己的沟通方式、族群语言和通 信消费习惯。 在M-ZONE出现之前,还没有 哪一家通信供应商按年龄细分 通信市场,更不用说针对15-25 岁人群的"只属于年轻人"的通 信品牌了。
“除非广告源自一个大创意,否则它将如同夜晚航行的船只无人知晓。”
“Unless your advertising contains a big idea, it will pass like a ship in the night.”
奥美中国分支
北京奥美
上 海 奥 美
广 州 奥 美
Part3:核心业务
(1)科技领域
(2)医药保健行销
(3)企业财经
(4)公共事务
(5)体育营销和消费者营销(核心服务类别)
奥美客户墙
Part 4:案例再现
360品牌管家
品牌管理:将VI规划、广告、公共关系、媒介、顾客关系、互动
等等手段加以整合,运用专业方法打造及呵护品牌,并在品牌与
消费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 基本精神:我们深信,品牌只有在下列状况下,才会欣欣向荣: 当有人对品牌付出爱心、情感、关怀时; 当有人真正了解并重视目标对象的生活时;
奥美重点
我们的客户,在奥美公关;我们的成功,用客户 的成功和满意度来衡量
发 展 历 程
·1991年,奥美公关进入中国大陆
·2002年,奥美公关收购北京西岸公司 正式成立奥美北京西岸公关公司 ·2002年后,奥美公关公司分别在上海、 北京设立分公司
·2011年,奥美进入中国已经20年了
China and Ogilvy
Ogilvy Public Relations
Contents:
X=基本简介
Y=在中国rt 1 基本简介
进入 中国
1991年
简称
奥美公关
地位
世界十大专业公关公司
奥 美
名称
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
总部 美国纽约 地点
创立 时间 1980年
s
创始人:大卫·奥格威 奥美公关公司遍布美洲、欧洲 和亚洲,在全世界拥有46个市场 和56间办事处
当有人与使用者或潜在对象保持亲密且定期的对话时。
每一次与消费者的接触,都是在建立品牌。
管家目标
(1)每一个与消费者的接触点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每一个接触点都能准确地传达信息;
(3)经验更加容易获取、信息更加丰富。
管家流程
品牌管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信息收集2、 2、品牌检验 3、品牌探测 4、品牌写真 5、如何利用品牌写真 6、品牌检核
奥美公关是全球跨国公关公司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一家公司
目前奥美公关公司已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国际公 关企业
Part 2 她在中国
奥美中国领导团队
庄淑芬 奥美公关首席执行长
宋秩铭 大中华区董事长
柯颖德 奥美公关北亚区总裁
奥美愿景
被重视传播之道者所重视,成为客户的关键 合作伙伴之一
奥美使命
成为珍惜品牌的人最重视的代理商
目标市场
15-25岁的年轻 人他们崇拜新科技, 追求时尚,对新鲜事 物感兴趣.凡事重感 觉,崇尚个性,思维 活跃;喜欢娱乐休闲 社交,移动性高;有 强烈的品牌意识;容 易互相影响的消费群 体。
动感地带的推广的几个阶段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03 2004 2005
上 市
扩 张 我 的 地 盘 特 权 升 级
动感地带三月全面上市
玩转年青人通讯自治区
1
上市
2
推出形象代言人
3 5
M-ZONE特权
M-ZONE特权
4
M-ZONE人写真
M-ZONE蔓延
我的地盘,无限扩张
没错!我就是M-ZONE人
6
M-ZONE特权升级
我的特权升级,我就是M-ZONE人!
2015-4-29
活动结果与评估
随着品牌的成功推出,M-ZONE用户已经从2月份的两百 万增长到了6月份的五百万,并且还在继续快速增加。M-ZONE 的ARPU比中国移动在广告推广之前增长了20%。 媒体称M-ZONE是一场“新文化运动”、“M-ZONE的诞生 意味着一种新的通信文化的出现,M-ZONE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服 务或者运用,它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个品牌代表着 "时尚、好玩、新奇和探索",它改变了 我们对通信的看法。
这家公司从不曾刻板而无趣。这是我们珍贵的 资产,也是每天兢兢业业的原动力。
---我们是奥美
2015-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