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讲义(十三、十四)

昆虫学讲义(十三、十四)
昆虫学讲义(十三、十四)

第十三章昆虫的消化系统

第一节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消化道是一条不对称的管状构造器官,前端以口与口前腔相通,后端以肛门终止于体躯的末节。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的不同,可将昆虫的消化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部分。

一、前肠(fore—gut)

前肠是从口到中肠的一条管状通道,在大部分昆虫中,有明显的分段现象,通常由咽、食道、嗉囊和前胃4部分组成。在前肠与中肠之间,以伸入中肠前端的贲门瓣分界。

(一)咽喉(pharynx)是前肠最前端部分,位于额神经节后方,背面常附有起源于额区的咽喉背扩肌。在咀嚼式口器昆虫中,咽喉仅是吞食食物的通道,但在刺吸式口器昆虫中,咽部常附有强大扩肌而特化成咽喉卿筒,吸食时与食窦卿筒交替伸缩,将寄主体内汁液抽吸入食道。

(二)食道(oesophagus)是咽喉后方较狭长的管道,或终止于前胃,或直接延伸入中肠,一般没有特殊分化的现象,仅是食物的通道。有些昆虫在食道后方还常常膨大形成嗉囊。(三)嗉囊(crop)是食道后方膨大的部分,为食物暂时贮存的场所。嚎囊的内膜一般比较薄,常向内褶成许多纵褶和横皱,使囊腔有很大的伸缩性,以备充满食物时可以伸展和扩大。在某些昆虫中,嗉囊还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如直翅目昆虫和步甲等取食时,唾液与食物一同吞入嗉囊,部分中肠消化液也可倒流入嗉囊,因此嗉囊就成了初步消化食物的场所。蜜蜂吸食的花蜜与唾液中的酶混合,在嗉囊中转化为蜂蜜,因此嗉囊有“蜜胃”之称。此外,很多昆虫在脱皮或羽化过程中,嗉囊可以大量吸入空气使虫体膨胀,以帮助脱皮。

(四)前胃(proventriclilus)是前肠最后端区域,也是消化道最特化的部位。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前胃常很发达,有的外包以强大的肌肉层,内壁形成若干条深的突入肠腔的纵褶,内膜特化成齿或刺。如蝗科的前胃就有6条纵褶,横切面为6个大形齿状突。前胃具有磨碎食物和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功能,并兼有过滤食物的作用。

(五)贲门瓣(cardiac valve)位于前胃的后端,是由前肠突入中肠前端形成的一圈环状内褶。其形状多呈筒状或漏斗状,主要功能是引导前肠中的食物进入中肠,同时阻止中肠中的食物倒流入前肠。

前肠是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内陷形成的,因此它与体壁是同源的,其组织结构与体壁相同,只是层次相反。从横切面中可以看出,前肠由内向外区分为6个层次,即内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内膜相当于体壁的表皮层,比较厚,因而一般对消化产物

及消化酶等均表现为不透性;肠壁细胞相当于体壁的皮细胞,但细 涞慕缦蕹2幻飨裕 嗖痪叻置诤臀 兆饔茫蛔菁『突芳≡诔Ρ谏系呐帕薪险 耄 诩∠宋 徒岬拮橹 纬傻奈 手校 植加猩窬 宋 捌 埽 缘鹘诳刂萍∪獾氖账酰 俳 赖娜涠 ?

蝗虫的消化道

蝗虫的前肠

蝗虫的中肠

蝗虫的后肠

前肠的咽喉

前肠的食道

前肠的嗉囊

蝗虫的胃盲囊

二、中肠(mid—gut)

中肠是一条前后粗细相当的管道,前端与前胃或食道相接,后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后肠分界。中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因而又称之为“胃”。许多昆虫中肠的肠壁向外突出成囊状或管状的构造,称为胃盲囊(gastric caeca)。胃盲囊的形状、数目及所在部位因昆虫种类而不同,通常为2—6个,位于中肠的最前端。胃盲囊的主要功能是增加中肠的表面积,以利于中肠消化液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有的还具有扩大容积和滞存共生物的作用。

中肠是由胚胎时期的内胚层形成的,其组织结构也分为6层,即由内向外依次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层、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中肠的组织学与前肠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肠壁细胞层比较厚,因经常处在分泌和吸收状态,细胞体积大而呈海绵状;没有表皮质的永久和完整性的内膜,而代之以包被食物的围食膜;肠壁肌肉的排列与前肠相反,即环肌在内,纵肌在外,肌肉层较薄,可使营养物质、水分和无机盐等渗入血淋巴。围食膜一般仅存在于取食固体食物的昆虫中,而取食液体食物的昆虫多无围食膜,它是由中肠细胞分泌形成的。其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全部中肠细胞分泌形成的多层重叠的管状膜,多见于鳞翅目幼虫和某些直翅目昆虫等;另一种是由中肠前端的一群特殊细胞分泌的粘液,通过贲门瓣的伸缩活动将其挤压成单层均匀的管状薄膜,并不断推向肠腔后方形成的,如双翅目、革翅目和等翅目昆虫等。围食膜的主要功能是包围食物,保护中肠细胞免受食物中的固体颗粒擦伤,其作用与哺乳动物的胃(及肠)粘膜相类似;同时具有显著的选择通透性,即允许消化酶和已消化的食物成分透过,而不允许食物中未消化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透过。

中肠细胞的形状变异很大,常见的有消化细胞,杯状细胞和再生细胞,有时还有内分泌细胞)等。消化细胞:又称柱状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和吸收消化产物,是肠壁细胞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类细胞。其顶端原生质膜形成微绒毛(或称条纹边),以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提高对消化产物的吸收能力;基膜形成许多纵深的内褶,内含线粒体。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能合成消化酶。可通过3种方式将消化酶分泌进入肠腔,一种是顶端分泌,即将酶原粒或液泡从顶端微绒毛间直接排入肠腔;另一种是局部分泌,即酶原粒集聚在细胞顶部或侧面,由细胞膜包围成囊泡,以胞吐的方式排入肠腔;第三种是全浆分泌,即含酶原的细胞脱离肠壁进入肠腔,以细胞崩解的方式释出消化酶。杯状细胞:主要存在于鳞翅目幼虫中,在肠壁中多与消化细胞相间排列,其功能可能与调节血淋巴中钾离子的含量有关。细胞顶部内陷成杯腔和杯颈,细胞质少,核位于杯腔下方。杯腔基部的微绒毛较长,绒毛内有线粒体;中部微绒毛较短,无线粒体;顶端的微绒毛最短,而且多呈分叉状。再生细胞:又称原始细胞,是一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小型细胞,多位于肠壁细胞的基部,主要功能是补充因分泌活动而消耗的细胞,或在脱皮和化蛹过程中更新旧的肠壁细胞。内分泌细胞:是能够分泌某些内激素的一类细胞,其形态和染色特性都与神经分泌细胞相似,细胞内含有分泌颗粒,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三、后肠(hind—gut)

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前端以马氏管着生处与中肠分界,后端终止于肛门。后肠的主要功能是排除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同时从食物和排泄物中吸收水分及无机盐类。后肠一般分化为回肠(ileum)、结肠(colon)和直肠(rictum)3部分。回肠前端着生有排泄器官马氏管,有的在回肠与中肠之间特化为幽门区域,并生有突入肠腔内的幽门瓣。幽门瓣多位于幽门区域内马氏管开口的前方,所以当幽门瓣闭合时,仅能使马氏管中的排泄物进入后肠,当幽门瓣开启时,方容中肠内的食物残渣进入后肠。结肠通常是狭窄的管道,在多数昆虫中,结肠与回肠无明显的分化,二者合称为前后肠或小肠。直肠较短,但在许多昆虫中常常是比较特

化的部分,前部常膨大成囊状,后部呈直管状,通连肛门。多数昆虫直肠内常有大型柱状肠壁细胞组成的垫状、环状或锥状物,通常为6个,均匀地突入直肠前半部肠腔内,称为直肠垫(retalpads)。在直肠垫中,细胞分化成一层、二层或更多层次,突入肠腔内形成乳突。直肠垫的主要功能是扩大后肠自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中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表面积,有些昆虫还具有粉碎围食膜和塑造粒状粪便的作用。

后肠也是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所以其组织结构与前肠基本相似,但肌肉的排列常较前肠紊乱,且常与中肠表面的肌肉排列相类似,即环肌在内,纵肌在外。此外,其表皮质的内膜比前肠为薄,因而可使水分和无机离子透过。

第二节消化道的变异

昆虫的消化道常因种类不同,而在构造上发生很大的变异,这种变异常与食性的分化相适应的。一般来说,取食固体食物的咀嚼式口器昆虫,其消化道比较粗短;前肠多分化出嗉囊和前胃的构造,前胃外包有发达的肌肉层,内具齿状或板状的表皮质突,有磨碎食物及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作用;中肠多具有胃盲囊的构造,以扩大中肠分泌和吸收的面积;后肠中多具直肠垫,以增加自食物残渣和排泄物中回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机能。取食液体食物的昆虫,其消化道主要是中肠部分,多比较细长;前肠般无分化现象,常无前胃,多数也无嗉囊,但在咽部常形成具吸泵作用的食窦卿筒和咽喉卿筒;中肠多无胃盲囊的构造,但常区分成3—4个分段,有的甚至形成特殊的构造,如某些半翅目昆虫的“贮菌器”和同翅月昆虫的“滤室”等;后肠一般也无分化,多无直肠垫。

昆虫中肠的分化主要发生在半翅目、同翅目及鞘翅目的某些种类中。半翅目蝽类昆虫的中肠分为4段,依次分别称为第1、2、3、4胃。第1胃膨大成囊状,用以贮存食物。第2胃细管状,可起活瓣的作用,以调节液体食物进入第3胃的流量。第3胃略膨大,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第4胃上生有胃盲囊,有的胃盲囊为指状,末端游离于血腔中,如长缩;有的外观为4条扁平细胞带,紧贴于肠壁。该类昆虫的胃盲囊中含有与养分吸收有关的共生菌,因而又称为贮菌器。同翅目蝉、叶蝉、蚜虫和蚧类等的中肠分为3段,第3胃与后肠的前段弯向前方,与第l胃紧紧靠贴并束缚在一起,外包一层结缔组织的围鞘,形成滤室构造。滤室是大量取食液体食物昆虫的一种适应性构造,它可使摄入前中肠内的过多水分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直接从消化道的前端进入中肠后端或排入后肠,以减轻消化道的压力,从而使所需要的蛋白质等主要营养物质得到浓缩,经过中肠充分消化和吸收。因此,具有滤室构造的昆虫的液体粪便,是含有大量未经中肠消化的各种糖类和氨基酸与其它代谢排泄物的混合物,俗称为“蜜露”。

第十四章昆虫的排泄系统

昆虫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的主要功能是移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血液一定的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保证各内脏器官和组织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从广义上讲,昆虫的排泄物可以包括C02、水、氮素以及无机盐类的结晶体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氮代谢废物。昆虫的排泄器官和组织包括体壁、气管系统、消化道、马氏管、脂肪体及围心细胞等,但其中最主要的是马氏管。

第一节马氏管的构造和类型

马氏管(Malpighian tubes)是由意大利解剖学家Malpighi于1669年首先在家蚕体内发现的,故以其名字命名。除弹尾目和蚜虫等少数种类无马氏管,双尾目、原尾目和捻翅目昆虫的马氏管为原始状态的乳状突起外,绝大多数昆虫都具有马氏管。马氏管是由外胚层内陷的后肠进一步内陷形成的,其作用相当于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有爪纲的肾管。

一、马氏管的构造

马氏管一般着生并开口于中、后肠交界处,顶端盲状,游离并浸浴在血淋巴中,基端则与肠腔相通。有些种类其顶端埋于直肠组织中,以加强对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回收作用。马氏管的组织结构包括一层管壁细胞,管壁外包有一层坚韧而富弹性的基膜,基膜上分布有很多微气管和螺旋状横纹肌纤维,从而使马氏管可以在血淋巴中伸缩扭动,以保证最大限度地使周围的血淋巴得以流动和更新,便于更广泛地吸收排泄物质。在鳞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中,肌肉分布于马氏管基部;蜻蜓目和膜翅目昆虫中,有几条纵肌分布于整个马氏管;脉翅目和鞘翅目昆虫以及直翅目的蝼蛄等,肌纤维呈网状分布于马氏管壁内;革翅目、缨翅目和某些缨尾目昆虫,在马氏管外无肌肉分布,因而不能蠕动。

马氏管的管壁细胞结构基本相同,但在有基段和端段分化的马氏管中,二者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有所差异。马氏管的端段内缘生有紧密排列的微绒毛伸向管腔,称为“蜂窝边”,靠血腔一侧的细胞基部质膜形成内褶,伸入细胞体l/3左右。微绒毛腔内有时出现小液滴,有时出现液泡,这表明端段具有分泌功能。马氏管的基段内缘也生有微绒毛,但一般较粗短而稀疏,长度和排列也不整齐,称为“刷状边”,在血胺一侧管壁细胞质膜一般不形成内褶。如吸血蝽马氏管的基段约占管长的1/3,端段约占管长的2/3。

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的马氏管顶端紧贴于直肠,形成“隐肾”构造。马氏管端段以盘旋形、辐射状排列,围绕于直肠表面,在马氏管与直肠间形成一个空间,即直肠外腔。在直肠腔、直肠外腔和马氏管腔之间,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使“隐肾”成为充分回收水分的特效系统。在近血淋巴一侧的“隐肾”中马氏管外壁有很多分散的泡形突起,壁薄,称薄膈,能将血淋巴中的钾离子移入管腔。血淋巴中的水受围肾膜和薄膈的阻挡不能进入马氏管,管液渗透压初显高于血淋巴和直肠外腔液。直肠外的水从前端的低渗透压处流向后端的高渗透压处时,能不断渗入马氏管腔。直肠外腔的渗透压高于直肠腔,直肠内的水能进入直肠外腔中,即水流方向总是从直肠腔进入直肠外腔和马氏管腔,最后从“隐肾”部分的马氏管流入游离于血腔中的马氏管部分,大部分水随马氏管多余的钾离子回收到血淋巴中。

二、马氏管的类型

根据解剖学研究,可将昆虫的马氏管分为4种基本类型。

(一)直翅目型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在形态、组织与机能上没有产生分化,末端封闭,游离子血淋巴中,整个管内的排泄物全系自血淋巴进入的水溶性代谢物。直翅目、革翅目、脉翅目及某些鞘翅目昆虫属此种类型。

(二)鞘翅目型马氏管的构造与直翅目型相似,但其盲端附着于直肠表面,外包以围膜形成“隐肾”构造,“隐肾”中的马氏管,能协助直肠对水分和无机盐等进行再吸收。此种类型多见于鞘翅目和某些鳞翅目昆虫。

(三)半翅目型马氏管在构造和机能上分化为基段和端段两部分,端段管壁细胞形成蜂窝边伸向管腔,能从血淋巴中吸收水溶性代谢物,在二氧化碳作用下成为尿酸沉淀进入基段,水分由基段管壁吸回血淋巴,尿酸排入后肠中。见于半翅目昆虫。

(四)鳞翅目型马氏管的构造与半翅目型基本相似,即也分化为基段和端段两部分,但端段与直肠结合形成“隐肾”构造。多数鳞翅目昆虫属于此种类型。

第二节昆虫的其它排泄器官

一、体壁

昆虫体壁的主要排泄作用,是将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经由体壁和气门排除体外。此外,体壁的表皮层中含有大量的几丁质、蛋白质、脂类和色素等,在昆虫脱皮之前,大部分蛋白质可被皮细胞吸收利用,而几丁质、蜡质和一部分氮素化合物等则随蜕脱去,所以昆虫周期性的脱皮,具有定期排泄的意义。某些昆虫的皮细胞,还可向体外分泌各种化学组分的胶质、丝质、蜡质和毒液等,也都具有广义的排泄意义。

二、消化道

消化道虽不属排泄器官,但在某些昆虫中表现有特殊功能,具有排泄作用。如膜翅目昆虫在变态期,在中肠细胞内常积聚有晶体钙盐及尿酸颗粒,说明中肠在排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弹尾目昆虫的中肠肠壁细胞中,含有尿酸及碳酸盐和磷酸盐等矿物质,这些细胞可周期性脱落,并随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许多吸血昆虫可通过中肠排除食物中的血红蛋白,并能排除注射进虫体内的酸性染料。蚜虫类因无马氏管,即以消化道作为主要排泄器官。

三、下唇肾

弹尾目和部分双尾目、缨尾目昆虫都无马氏管,但在头部内有数对腺体,其中的一对管状腺,具有一根公共导管开口于下唇基部,类似其它节肢动物的肾管,称为“下唇肾”。这一管状腺体的囊状部分,具有扁平的皮细胞层,导管部分具有与马氏管类似的细胞;实验证明这一结构具有吸收和排泄机能,是该类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

四、贮存排泄器官

昆虫血液中的一部分代谢产物,可以被某些器官和组织吸收并贮存起来,而并不马上排出体外,这一现象称为贮存排泄。昆虫体内的贮存排泄器官,主要有围心细胞和脂肪体等。

(一)围心细胞(pericardial cells) 来源于中胚层,大多数分布在心脏附近的背隔和翼肌上,不随血液流行。围心细胞能自血腔中选择性吸收马氏管不能排除的大分子物质,特别是各种胶体粒子等,所以又称为“积贮肾”。

(二)脂肪体(fat body) 在昆虫(特别是幼虫)体内通常是一类特别显著的组织,有时可占据血腔的大部分。在脂肪体内,经常贮存有尿酸的钾盐或钠盐结晶,形成特殊的尿盐细胞。尿盐细胞中的代谢废物是自血淋巴中吸收并逐渐沉积的,常常永久性贮存在其中,并不排出体外。有些昆虫的尿盐细胞,还可从血淋巴中吸取蛋白质或氨基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形成临时贮存排泄机制。在没有马氏管的昆虫中,脂肪体的贮存排泄常常是尿酸排泄的重要途径,而在其它昆虫中,这种贮存排泄方式可与马氏管排泄同时并存。

普通昆虫学试题

普通昆虫学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昆虫中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 A、蚜虫 B、叶蝉 C、瓢虫 D、蝗虫 2. 蓟马的口器属于( )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就是( )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 )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完全变态的昆虫不要经历以下哪几个时期( ) A.卵 B.蛹 C.拟蛹期 D.成虫 E.幼虫 7.家蝇的蛹为( )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昆虫胚胎发育过程0中从幼期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 ) A、孵化 B、脱皮 C、羽化 D、变态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就是( )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就是卵或就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 ) 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就是( )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二.填空题(15分) 1、蜜蜂口器类型属于( )。 2、引起昆虫滞育与重要生态因素有( ),( ),( );起滞育的内在因素就就是( )。 3、雄性龙虱的前足就是( )。 4.蝶类的变态类型就是( )。 5、按照胚体分节与附肢发生的顺序,将昆虫胚胎的外形发育分3个连续的阶段,即( ),( ),( )。 6.变态的类型( ) ,( ) ,( ) ,( ) ,( )。 7、触角由3节组成,分别就是:( ),( ),( )。 8、昆虫的个体发育包括( ) ,( ) ,( )3个阶段。 9、昆虫的腹部就是( )与( )的中心。 10、昆虫翅胸背板三条次生沟就是( )( )与( )。 11、昆虫生殖系统包括( ) 与( )两部分。 12、许多昆虫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的现象称为( )。 13、不全变态与全变态的不同就是全变态的有( )阶段。

普通昆虫学复习资料

1.下列昆虫属于全变态的种类有。 A.蝗虫B.二化螟C.盲蝽D.叶蝉2.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中后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半翅目昆虫的刺吸式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6.蝗虫的后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交配器中的抱握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7B.8C.9D.10 8.家蚕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9.芫菁的变态属于。 A.复变态B.不全变态C.渐变态D.半变态10.十七年蝉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2.蝶类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着生在昆虫的前、中肠交界处。 A.马氏管B.脂肪体C.围心细胞D.胃盲囊4.蝽类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5.昆虫的胸部一般由节组成。 A.2B.3C.4D.5 6.蝗虫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产卵器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4-5B.6-7C.8-9D.10-11 8.瓢虫一般通过繁殖后代。 A.卵胎生B.两性生殖C.幼体生殖D.孤雌生殖2.蝗虫的触角属于。 A.丝状B.棒状C.鳃叶状D.羽毛状3.位于昆虫的背血窦。 A.马氏管B.脂肪体C.背血管D.腹神经索4.蚊子的口器一般具有对口针。 A.1B.2C.3D.4 5.昆虫的腹部一般由节组成。 A.5-6B.7-8C.9-11D.12-13 6.螳螂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的尾须大多是第腹节的附肢衍化而成。 A.8 B.9C.10D.11 4.双极神经原是指具有个神经纤维分枝的神经原。 A.1B.2C.3D.4 5.昆虫足的基本构造一般是由节组成。 A.3B.4C.5D.6 6.蝼蛄的前足为。 A.步行足B.捕捉足C.开掘足D.跳跃足7.昆虫头部的第对附肢衍化成下颚。 A.1 B.2C.3D.4 8.昆虫血液在背血管里的流动方向一般是流动。 A.从前向后B.从后向前C.从两端向中间D.从中向两端9.螟虫的变态属于。 A.全变态B.不全变态C.过渐变态D.半变态10.一年发生两代的昆虫属于昆虫。 A.一化性B.二化性C.多化性D.部化性 双选 11.迁飞性昆虫在迁出地卵巢发育特点是 A.1级B.3级C.发育整齐D.发育不整齐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 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 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5.下列昆虫具有性二型现象的有 A.蓑蛾B.凤蝶C.天牛D.介壳虫12.在昆虫纲最近的分类系统中将下面哪两个目归入到一个目中 A.双翅目B.同翅目C.直翅目D.半翅目13.直翅目昆虫的听器一般位于 A.头部B.胸部C.腹部第一节D.前足胫节14.昆虫复眼的主要功能是分辩 A.形像B.光线强弱C.光线方向D.颜色13.有翅亚纲昆虫中翅的类型有 A.无翅B.1对翅C.2对翅D.3对翅14.昆虫中肠的主要功能是 A.贮存食物B.消化食物C.磨碎食物D.吸收养分15.蚜虫可通过哪两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A.两性生殖B.多胚生殖C.幼体生殖D.卵胎生13.国际上昆虫命名的方法主要有 A.单名法B.双名法C.三名法D.俗名法14.昆虫前肠的主要功能是 A.贮存食物B.部分消化食物C.吸收水分D.吸收养分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1 1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一、导读概要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介绍】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2 2 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 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作品简评】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昆虫学 考试复习资料

1.昆虫纲与近缘的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有何区别? 原尾纲:无触角 缺单眼复眼 无翅 足五节 无尾须 弹尾纲:上下颚内藏 无颚须唇须尾须 缺单眼复眼 无翅 双尾纲:尾须细长多节 缺单眼 复眼 无翅 2.绘蝗虫头部正面观的线条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3.列表比较咀嚼式,嚼吸式,舔舐式,虹吸式,捕吸式 , 锉吸式与刺吸式口器间的异同. 咀嚼式:发达坚硬上颚 嚼吸式:下颚下唇特化为喙 舐吸式:下唇特化为喙 刮吸式:十分退化 1对口构 虹吸式:上颚退化 下颚微喙 捕吸式:上颚为镰刀壮 挫吸式:上下颚不对称 切吸式:上唇长 上颚刀片状 刺吸式:有口针和喙 4.绘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柄节 梗节 辨节 6.列表比较蝉,荔蝽和雌性蚊子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二 1.绘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 2.绘昆虫翅的通用假想脉序图,注明各翅的名称(中文和英文) ,并与石蛾和蝙蝠蛾的前翅的脉序比较 . 3.何谓附肢?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附肢? 头部 触角 上颚 下颚 下唇 胸部:前中后足 腹部:外生殖器 尾须 5.如何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峰的幼虫? 磷翅目 3,6,10 节上的腹足有趾 末端有趾沟 实验三 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异同。 咀嚼式:固体食物 较粗短 前胃发达 包有强壮肌肉 里面 有胃齿 刺吸式:液体食物 消化道细长 常无前胃 常有支嗦嚷 和滤室 咽 特化为咽唧筒 3.绘蝗虫消化道构造图,并比较昆虫前肠,中肠和后肠组 织来源,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咽 嗦嚷 喂盲嚷 马氏管 直肠 5昆虫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个? 基段:紧靠底膜的细胞质膜内褶较浅 向着官腔侧的细胞质膜形成的微绒毛较疏且长短不一 从官腔内排泄物中再吸收水分 无机盐 端段:靠底膜侧的细胞膜高度内褶 向着管腔侧的微绒毛细长紧密 排列整齐 吸收代谢物并分泌入官腔 8.绘蝗虫雌、雄内生殖器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9.昆虫内分泌器官有哪些?各分泌什么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什么? 心侧体:激脂激素 调节脂肪转运和利用 咽侧体:保幼激素 控制生长 保持幼期状态 前胸腺:蜕皮激素 促进退皮 实验四 1.在昆虫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别发育为哪些组织和器官? 外胚层:体壁 神经系统 气管系统前肠后肠 唾腺 丝腺 心侧体 咽侧体 马氏管 生殖器 中胚层 肌肉 脂肪体 循环系统 卵巢 睾丸 输卵管 输精管 内胚层 中肠 2.昆虫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包括哪些昆虫类群? 表变态 初孵即为成虫形态 原变态 幼虫到成虫经历亚成虫 不全变态 卵 幼体 成虫 半变态 幼体水生 渐变态 相似 过渐变态 末龄幼体不活动 全变态 卵幼体 蛹 成虫 3.如何区分稚虫、幼虫和若虫? 4.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5.如何区别离蛹、被蛹与围蛹? 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两性个体间除生殖器不同外 大小 形态 体色也不相同的现象 多型现象 一种昆虫的同一形态的个体大小 体型 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实验五 1.比较连续式,双项式和包孕式3种常用检索表的优缺点。 3.列表比较蜉蝣目、蜻蜓目稚虫与樍翅目稚虫在形态与习性方面的异同。 4.列表比较鳞翅目幼虫与毛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叶蜂总科幼虫的异同。 半变态:蜻蜓目 褶翅目 渐变态:蜚蠊目 螳螂目 等翅目 直翅目 修目 革翅目 纺足目 虱目 半翅目 过渐变态:缨翅目 全变态:广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苌翅目 毛翅目 磷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 6.列表比较半翅目,蚤目以及虱目和双翅目中的刺吸式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六 1.列表比较木白蚁科、鼻白蚁科与白蚁科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异同。 木白蚁 无囱 前胸背板扁平 宽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至少三条深色翅脉 前翅鳞片长于前 胸背板 鼻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扁平 窄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 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马鞍形 窄于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 2.列表比较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蝗科、蚱科与蚤蝼科的形态区别。 3.列表比较管薊马科、纹薊马科与薊马科的形态区别。 触角 感器 腹末 产卵器

昆虫学第六、七、八章

第二篇:昆虫生物学 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从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各时期的生命特征。同时还要讨论昆虫在一年中的发生过程,即它们的年生活史和发生世代等。第六章昆虫的生殖方式 第一节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 一、两性生殖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和卵生,即须经过雌雄两性交配,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受精之后,方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两性生殖与其它各种生殖方式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卵通常必须接受了精子以后,卵核才能进行成熟分裂;而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是进行过减数分裂的单倍体生殖细胞:这种生殖方式在昆虫纲中极为常见,为绝大多数昆虫所具有。 栗大蚜交配 蜻蜓交配 寄蝇交配 二、孤雌生殖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一般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 孤雌生殖(视频) (一)偶发性孤雌生殖(sporadic parthenogenesis):偶发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雌成虫偶而产出的末受精卵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常见的如家蚕、一些毒蛾和枯叶蛾等。 家蚕 偶发性孤雌生殖(视频) 大球蚧 白粉虱 (二)经常性孤雌生殖(constant parthenogenesis):经常性孤雌生殖也称永久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虫中经常出现,而被视为正常的生殖现象。可分为两种情况: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总科的-些种类中,雌成虫产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两种,前者发育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 经常性孤雌生殖(视频) 蚂蚁 蜜蜂 小蜂 2、有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甚至尚未发现雄虫,几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一些竹节虫、粉虱、蚧、蓟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cyclical 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这种以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农业昆虫学重点总结 植保31201班 1、农业昆虫学:研究农田生态系中有害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种群数量变动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又研究寄主受害后反应,包括经济损失、补偿能力和抗生机制,以及提出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配套措施,以期达到控害、高产、优质和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目的的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科学) 2、昆虫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 ●农业防治:是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达到压低或消灭害虫(病害、杂草)的目的。 ●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和机械设备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光学、电学、声学、力学、放射物理、航空、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等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辅助剂和增效剂,激素。 3、农业防治的优缺点 ①优点 ●主动措施,将害虫消灭在农田以外或为害之前; ●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增加防治害虫的劳动力和成本; ●利用越冬期、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和改造生态环境,对害虫彻底控制,其他方法无法达到; ●有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的环境。 ②缺点 ●某种措施对一些害虫有效,另一些害虫数量可能导致上升; ●措施有明显的地域性; ●不能作为应急措施,在害虫爆发时显得无能为力 4、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①有效控制害虫;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业收入 缺点:①控制不迅速,药效慢,难于对付爆发性害虫; ②制剂、天敌不易成批生产(相对化学农药),季节性强; ③使用方法不简便和效果不稳定。 5、化学防治的优缺点 ●优点:杀虫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不受季节性和地区的限制,适于搭面积机械化防治; ●缺点:保管不慎,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造成公害以及 3R 问题;即残留Residue、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森林昆虫学复习提纲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昆虫;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具翅胸节;世代;年生活史;滞育;休眠;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性二型;性多型;趋性;拟态;性信息素;积温法则;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营林措施防治;害虫综合治理(IPM);次期性害虫;R对策生物;K对策生物;物种;双名法;森林健康。 二、思考题: 1.成虫体躯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 2.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有几类,基本结构与功能。 3.触角的基本结构、类型和代表性昆虫种类。 4.单眼和复眼的结构、功能特点、代表性昆虫。 5.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口器的结构、食物类型和代表性昆虫。 6.成虫胸部由几部分组成,各自的名称与着生器官。 7.足的基本结构、类型与代表性种类。 8.昆虫翅的来源、基本构造(三缘、三角、四区)。 9.翅脉的来源、种类、翅室、翅连锁器类型及代表性昆虫。 10. 昆虫的分类地位和阶元、昆虫纲分为几个亚纲、多少个目?与林业关系密切的昆虫目的名称。 11.昆虫外生殖器构造,腹部非生殖性附肢种类及其昆虫类群。 12.全变态昆虫幼虫有几种类型,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的类型和名称。

13.蛹的类型及其与变态类型的关系,每种类型的代表性昆虫类群。 14.昆虫个体发育分几个阶段,影响昆虫生长发育主要因子有哪些? 15. 苗圃地下害虫常见种类、习性和防治方法。 16. 枝梢害虫常见种类、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17. 重要的天敌昆虫种类及其主要防治害虫特点 18.袋蛾的常见种类、习性、防治方法。 19.美国白蛾分类地位、危害特点与防治方法。 20.天牛的主要种类、习性与防治方法。 21.白蚁的常见种类、习性与防治方法。 22. 重要的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与控制 23.种实害虫常见种类、习性和防治方法。

昆虫记学习知识重点梳理

《昆虫记》知识点梳理 一、填空题 1.《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2.《昆虫记》是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等美誉。是一部世界昆虫史诗。 3.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法布尔;这本书是《昆虫记》,这本书又译为《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本书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作《绿色蝈蝈》。 4.《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这部书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大孔雀蝶“有着非凡的天赋。它可以长途跋涉、穿越黑暗、排除万难,去发现自己的心上人”;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很乐意接受食物,如果喂得迟了,它还会吵着要”。 5.蜜蜂、猫和红蚂蚁都具备同一种本领,那就是辨认方向。 6.蜘蛛知道蜘蛛网上有猎物是通过猎物在网上的震动感觉到的。 7.“用钳子一样的上颚搬出大块的土块石头……用带有两排锯齿的有力后退踩实泥土……”这是法布尔描写蟋蟀建造巢穴时的情景。 8.朗格多克蝎子是优秀的爬墙高手,为防止它们逃跑,法布尔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华丽的玻璃宫殿——蝎子的卢浮宫。 9.《昆虫记》从片段来说就是一部传记,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抒情诗。《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10.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螳螂的爱情》这一章中刻画得更是细致入微。 11.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主要记述了螳螂、蟋蟀、大孔雀蝶、黑腹狼蛛和蝎子的爱情。 12.多产的螳螂自己也制造了有机物,这有机物将被蚂蚁吸收,再将被蚁?吸收,最后可能成了人的美餐。 13.在田间草丛中安家的蟋蟀几乎同蝉一样出名。 14.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住所,还有它出色的歌唱才华。 15.蝉从来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生活,相反,倒是蚂蚁有时会饿得饥肠辘辘,去向歌手哀求。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插进桶孔,就可以了。 16.事实和寓言是虚构的角色恰恰相反。在抢夺时肆无忌惮、毫无退缩的求食者是蚂蚁;甘愿与受难者分享泉水的能工巧匠则是蝉。可以这样说: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奋的生产者是蝉。 17.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在某些方面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但名声却不大,因为它从不发出一点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 蝗虫的后足是:A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游泳足 D.步行足 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D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C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4.蝗虫的前翅是( D ) A.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5. 蝉的口器是( B )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6. 螳螂的前足是:C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蜜蜂的前足是( D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8.蝼蛄的前足是( A )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10. 蝶和蛾的口器是( B )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1.甲虫的前翅为( C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蝽象的前翅是:B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3.蜂的前后翅是( A )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4.蝇的后翅是( D ) A.膜翅 B.半鞘翅 C.覆翅 D.平衡棒 15.属于排泄器官的是( B ) A.消化道 B.马氏管 C.背血管 D.腹神经索 16.蝗虫的变态属于( B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7. 蝶和蛾属于( D )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8. 螨是属于哪个纲( B ) A.昆虫纲 B蛛形纲 C.有爪纲 D.唇足纲 19. 家蝇的幼虫属于( D ) A.原足型 B.寡足型 C.多足型 D.无足型 20. 下列哪些虫的口器着生位置是属于后口式( C ) A. 蝗虫 B.小地老虎 C. 蚜虫 D.虎甲 21.步甲的口器着生位置式属于哪种类型 ( B )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2.下列那些不是触角的组成部分( D )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基节 23. 蜂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 24. 蝉的连锁器属于哪种类型( A ) A. 翅褶型 B.翅钩型 C. 翅轭型 D. 翅僵型 25. 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26.蚜虫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孤雌生殖: ( ) A.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B.经常性的孤雌生殖 C.周期性的孤雌生殖 D.永久性的孤雌生殖 27.中肠来源于哪个胚层?( C )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

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体节:昆虫的体躯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称为体节。 体段: 初生分节:一般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 次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成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头式:昆虫口器的形状及其在头部着生的位置。 脉序: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纵脉、是从翅基部发出伸到翅边缘的脉,起始于足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是翅脉的主体。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起加固翅面的作用。 翅室:翅脉把翅面划分成的小区叫翅室。 开室:有一边没有翅脉而达翅缘的翅室叫开室。 闭室:当一翅室的各边均杯翅脉包围或仅基方于翅基本相通时,这样的翅室称闭室。 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了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雌雄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指一些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是指1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胎生:一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出幼虫或若虫来。这种生殖方法叫胎生。 幼体生殖:有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就进行生殖,称为幼体生殖。 胚后发育 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要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昆虫的这种由幼虫期状态转变为成虫期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增节变态:是昆虫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其主要变态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除身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异外,腹部的节数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原尾目 表变态:也属于原始变态类型。其变态特点是幼体与成虫之间除身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附肢节数等有所变化。成虫期仍能继续脱皮。弹尾目、双尾目和缨尾目

昆虫学讲义(三)

第三章昆虫的口器 口器(mouthparts)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也称取食器(feeding apparatus)。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组成。上唇和舌属于头壳的构造,上颚、下颚和下唇是头部的3对附肢。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口器类型。取食固体食物的为咀嚼式口器,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口器。由于液体食物的来源不同,吸收式口器又分为: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的液体物质的虹吸式口器和舐吸式口器,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或吸食动物体液和血液的刺吸式口器和锉吸式口器等。此外,还有兼食固体和液体(maxillae)两种食物的嚼吸式口器。 从比较形态学研究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它类型都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的。它们的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外形有很大变化,但都可以从其基本构造的演变过程找到它们之间的同源关系。 一、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ns) 咀嚼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硬而发达的上颚,用以咬碎食物,并把它们吞咽下去。直翅目昆虫的口器最为典型。口器的上唇、上颚、下颚与下唇围成的空隙称为口前腔(Preoral cavity)。舌在口前腔的中央,将口前腔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称为食窦(cibarium),前肠开口于此处,食物在此经咀嚼后送入前肠;后面部分称为唾窦(salivarium),唾腺在此开口,唾液流出后,在口前腔与食物相混合。 咀嚼式口器(视频) 螳螂的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的组成蝗虫的咀嚼式口器 ( 一)上唇(1abrum):是悬于唇基前缘的一双层薄片,由唇基上唇沟与唇基分界,作为口器的上盖,可以防止食物外落。上唇的前缘中央凹入,外壁骨化;内壁膜质柔软,上有密毛和感觉器,称为内唇(epipharnx)。上唇内部有肌肉,可使上唇作前后运动。 上唇 上颚 (二)上颚(mandible):位于上唇的后方,是由头部附肢演化而来的1对坚硬的锥状构造。上颚的前后有两个关节,连接在头壳侧面颊下区的下方。上颚端部具齿的部分称为切齿叶(incisor lobe),用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基部与磨盘齿槽相似的粗糙部分称为臼齿叶(moIar lobe),用以磨碎食物。 上颚基部具有起源于头颅内的两束肌肉,即强大的收肌和较小的展肌,这两束肌肉分别着生在上颚的两个肌键(收肌键和展肌键)上,两束肌肉的收缩使上鄂沿两个关节的连线为轴左右活动。 (三)下颚(maxillae):位于上颚的后方和下唇的前方,也是由头部的1对附肢演变而来,左右成对,可辅助取食。下颚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 1.轴节(cardo) 是基部的三角形骨片,基部有一个突起与头壳的侧下缘相连。

昆虫学知识点总结

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及其繁盛原因 1.体躯分为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 2.头部常有一对触角和三对口器,附肢上颚和下颚外露,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是感觉,联络和取食中心. 3.腹部有三对足 4.腹部含有大部分的内脏和生殖系统,生殖孔位于第8到9腹节,是代谢和生殖中心.二.繁盛原因:有翅能飞翔繁殖力强和生殖方式多样体躯小且有外骨骼 口器的分化和食物多元化具有变态和发育阶段性适应能力强 口器常见六种类型: 1、咀嚼式口器:蚜虫、蝽、虱、蚤、蚊 2、刺吸式口器:蝇类成虫特有 2、舐吸式口器:高等膜翅类所特有 3、嚼吸式口器:蜜蜂类 3、刺舐式口器:牛虻 4、虹吸式口器:蝶、蛾 触角型: 刚毛状:蝉、蜻蜓丝状:蟋蟀、蝗虫、天牛念珠状:白蚁、甲虫 锯齿状:芫菁、叩头甲雄虫栉齿状:♂绿豆象羽状:家蚕膝状:胡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毛状:蚊棒状:蝶类锤状:郭公虫鳃片状:金龟子A步行足 B.跳跃足,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C.捕捉足,如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的足 D.开掘足,如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E.游泳足,水生昆虫的足 F.抱握足,如龙虱雄虫的前足 G.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 H.攀握足,如虱类的足 翅;膜翅:蜂类毛翅:石蛾鳞翅:蛾、、蝶类缨翅:蓟马半鞘翅:甲虫棒翅:介壳翅【雄】 昆虫体壁来源于外胚层,由内向外分为底膜、皮细胞层和表皮层三部分; 底膜又叫基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血细胞分泌形成; 皮细胞层亦称真皮层,是位于底膜外侧的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层; 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位于体壁最外面的几层性质不相同的非细胞性组织体壁的功能---------一、保护作用1、防止水分蒸发2、防止有害物质侵入3、防止机械损伤 二、骨骼的作用1 保持体形和支持作用 2 附着肌肉 三、贮藏营养; 四、感觉作用;有各种感觉器官,感觉细胞和感受器; 五、呼吸作用; 参与呼吸器官的形成或直接进行气体交换 六、参与消化道,外生殖器的形成 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 单系群Mono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所有后裔;并系群Paraphyletic group:包含同一祖先的部分后裔; 多系群Polyphyletic group:包含多个祖先的多个后裔; 昆虫的循环系统属开放式,它的体腔就是血腔,兼有血液和淋巴液的特点,称血淋巴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运输养料、激素和代谢废物;维持正常生理所需的血压、渗透压和离子平衡;参与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普通昆虫学》试题库 每套试题由5种题型组成,共100分。各部分的题量与得分分配如下: 一、名词解释85:选10个名词,共30分,每小题3分 二、单选题35: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三、多选题40:选10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四、是非判断33:选6个小题,共6分,每小题1分 五、问答题33:选3个小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世代 2.年生 活史 3.两性 生殖 4.孤雌 生殖 5.变态 6.不全 变态 7.休眠8.滞育9.羽化10.正模 11.趋光性12.完全 变态 13.幼体 生殖 14.孵化 15.虫龄 16.龄期17.生长 脱皮 18.离蛹 19.渐变 态 20.半变 态 21.多足22.鳃叶23.具芒24.丝状25.脉序

型幼虫状触角状触角触角 26.肘状触角27.羽毛 状触角 28. 寡 足型幼 虫 29.鳞翅 30.半鞘 翅 31.膜翅32.鞘翅33.覆翅34.无足 型幼虫 35.性二 型 36.捕捉足37.跳跃 足 38.步行 足 39.携粉 足 40.围蛹 41.复变态42.多食 性 43.多型 现象 44.寡食 性 45.趋化 性 46.色素色47.物理 色 48.肠外 消化 49.翅脉 50.被蛹 51.副模52.侧背 叶学说 53.群集 54.蜕裂 线 55.迁飞 56.信息激素57.平衡 棒 58.翅脉59.血窦 60.结合 色 61.孤雌生殖62.胎生 63.胚后 发育 64.蜕皮 65.原始 假想脉序 66.突触67.滤室68.趋光 性 69.趋光 性 70.趋化 性 71.棒翅72.肠内 消化 73.种群 74.双翅 化 75.激素 76.世代交替77.代生 活史 78.寿命 79.多胚 生殖 80.单胚 生殖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 昆虫学(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 1、体腔:昆虫的体壁包被着整个体躯,形成一个相通的腔,称体腔 2、外骨胳: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调节体温、表现物理性色彩以及阻止水分无机离子、 病原菌、杀虫剂等外物侵入,其内陷形成的内骨,用以附着体壁肌的肌纤维,组成 昆虫的运动机构 3、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存在某些化合物而产生,这些物质吸收某种光波反 射其它光而形成各种颜色。这些物质同多半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嘌呤色 素等 4、结构色:光学色,发生于表皮。由于昆虫表皮结构性质不同,发生光的干涉、衍射 而产生各种颜色。用沸水和漂白粉不能使其退色和消失 5、背血管:位于背中线体壁下方,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 和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心脏两侧着生有成对的翼肌 6、大动脉:背血管前段,一条简单的直管,粗细一致,没有翼肌和膈膜相 连,没有心门 7、心脏(heart):背血管后段呈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大部分为一个心室 8、辅搏动器: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功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 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 9、血液(血淋巴):体腔内循环流动的淋巴样液体,浸浴着所有的内脏器官和组织 10、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舒张,血液由心门进入心脏,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向前方,经 由主动脉由头部前端流出,在头的内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血液向后流动,由于 背膈和腹膈的作用,血液由前向后流回心脏 11、昆虫的呼吸系统:担负自外界吸收氧并释放出虫体内二氧化碳的器官系统 12、气管系统: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 13、气门: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 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 14、气管: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

普通昆虫学复习题

《普通昆虫学》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2. 简述节肢动物门的特征。了解主要纲的主要特征。 3、我国在昆虫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 二、问答题 1. 昆虫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的外部形态 一、名词解释 初生分节、后生分节、蜕裂线、口器、悬骨、内生翅类、外生翅类、翅瓣、翅痣、翅脉、脉序、闰脉、纵脉、横脉 二、简答题 1. 简述昆虫体躯的构造特点。 2. 简述昆虫的头式类型及特点并举例。 3. 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有哪些,其各自功能如何? 4. 昆虫的触角有哪些类型,各类型举出1-2 种代表性昆虫。 5. 学习触角的类型有什么意义? 6. 昆虫的口器有哪些类型,简述各类口器的结构特点? 7. 举例说明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对昆虫生存的意义。 8. 具翅胸节背腹板上沟和背片分别是什么? 10. 成虫胸足分为哪几节? 11. 常见的成虫胸足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12. 昆虫的足类型反映哪些生物学习性。 13. 昆虫的翅是由哪部分发展来的? 14. 一般将翅分为哪些缘、角和区? 15. 根据翅的质地和被物的不同,可将翅分为不同类型,常见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6. 昆虫翅的连锁类型,并举例。

17. 说明昆虫产卵器、交配器的构造。 18. 弹尾目的腹部的三对附肢分别是什么?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类幼虫 三、问答题 1. 结合实际,试述学习口器类型的意义。 2. 研究昆虫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有何意义? 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 一、名词解释 皮层溶离、鞣化作用、肠外消化、排泄循环、外闭式气门、内闭式气门、神经元、神经节、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突触传导、反射弧、昆虫激素、信息素、受精、授精 二、简述题 ?简述昆虫体壁的构造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简述昆虫的脱皮过程及其脱皮的激素调控 ?简述昆虫体壁色彩的形成原因 ?简述昆虫中肠围食膜的来源和机能 ?简述昆虫循环系统的特点 ?简述昆虫马氏管的构造和机能 ?简述昆虫的气门及其开闭机制 ?简述昆虫的呼吸方式 ?简述神经元的基本构造、类型和功能 ?简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昆虫感觉器官的构造、种类和功能 ?简述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 ?简述昆虫信息素的种类 ?简述昆虫雌、雄生殖器官的基本结构 三、问答题 ?昆虫体壁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何作用? ?昆虫表皮的通透性与杀虫剂穿透的关系如何? ?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机能 ?昆虫的血液有何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