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

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指南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疾病,容易被家长们忽视。

本篇文章旨在为家长们提供关于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过敏性紫癜的定义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内脏出现点状出血性紫癜,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儿童是易患过敏性紫癜的人群之一,多数在感染后发病。

二、过敏性紫癜的病因1. 免疫性因素: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有时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异常,导致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引发过敏性紫癜。

2. 感染:细菌、病毒感染往往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3. 药物过敏: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会引起机体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紫癜的发生。

三、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1. 皮肤瘀点:过敏性紫癜患儿皮肤或黏膜出现不规则瘀点、瘀斑,一般排列成片,不易消退。

2. 发热或全身不适:部分患儿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3. 出血倾向:严重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等出血倾向。

四、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与治疗1. 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

3. 发病后的处理:发病后要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凉。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家长们对儿童常见过敏性紫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感谢阅读!。

过敏性紫癜的诊治

过敏性紫癜的诊治

临床表现
• • • • • 皮肤型(紫癜型) 关节型(Henoch型) 腹型(Schonlein型) 肾型 混合型
实验室检查
•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半数以上阳性。毛 细血管镜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 及渗出性反应。 • 尿常规 肾型或混合型可有血尿、蛋白尿 及管型尿。 • 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 均正常, BT可能延长。
维生素C的作用
• 对胶原蛋白、细胞间粘合质、神经介质(如去甲肾上腺 素等)的合成及类固醇的羟化、氨基酸代谢、抗体及红 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等均有重要作用。是形成胶原的 关键物质。 • 参与和调节氧化还原过程和羟化作用 • 改善肝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 大剂量应用可提高体液免疫,促进抗体形成,加强白细 胞的吞噬作用。结合细菌内毒素。 • 通过白血球细胞维生素C阻止了组胺的分泌,增进了组 胺的分解。 • 促进来自于食物的铁的吸收 • 抗肿瘤
小 结
1、血管免疫性疾病 2、临床有5种亚型:皮肤、关节、肾、腹、 混合型 3、以抗过敏治疗为主 4、难治性病例可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 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乏力或上呼 吸道感染史; • 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 痛和(或)血尿; • 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 • 可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管炎和紫癜。
鉴别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风湿性关节炎 •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科急腹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病因治疗 • 一般治疗:抗组胺药;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 维生素C、路丁等)。 • 糖皮质激素 • 对症治疗 • 其他 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近期内反复发作 着可酌情使用。如免疫抑制剂、抗凝治疗、 中医中药等。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

过敏性紫癜诊疗规范

过敏性紫瘢诊疗规范1808年Wi1.1.an描述一例严重紫瘢患者,伴皮肤多形红斑,腹痛,黑便和肢端水肿。

1837年SChonlein报道本病伴有关节症状。

1847年HenOCh又加入了腹部绞痛。

此后,许多学者将上述两种症状联系起来,称为Henoch-Schonlein紫瘢(HenoCh-SChonIeinpurpura)01852年JohSon发现本病有肾炎表现。

1895年OSIer将本病病因归于对外界抗原的过敏反应,得到公认,并命名为过敏性紫瘢(allergicpupura)。

它是非典型过敏性血管炎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瘢,关节、胃肠道及肾脏病变。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诊断】(一)临床表现1.学龄期儿童多见,起病可急可缓,多数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春秋季节较多见。

2.皮肤症状:皮肤紫瘢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常作为首发症状。

典型皮疹初起为淡红色斑丘疹,继而颜色变深呈鲜红、紫褐色可融合成片中心可有点状出血,即呈紫瘢。

紫瘢略高出皮面,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多见于四肢伸侧关节周围、下肢和臀部,双侧对称性分布,常伴血管神经性水肿。

3.关节症状:多数患儿有多发性、游走性关节炎或关节痛,下肢关节多见,数日可自行缓解,不留关节畸形。

关节症状可与皮疹同时出现或在皮疹之后发生。

4.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痛,可阵发性加重、呕吐,大便潜血阳性,严重者出现便血、肠套叠、肠穿孔、肠坏死等。

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在病程的早期。

5.肾脏症状:如以肾活检出现病理变化为准,肾受累发生率很高,如以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为准,约1/3患儿有肾受累。

多数表现为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约10%较为严重,留有长期蛋白尿或血尿,甚至发展成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

6.其他系统损伤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占1%〜8%,表现为头痛、颅神经麻痹、精神症状、癫痫样发作、脑电图异常等。

呼吸道症状有哮喘、咯血等。

严重病例可有心肌炎。

7.临床分型(1)单纯皮肤型:只累及皮肤,最常见。

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

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1周岁以内婴儿少见。

一、临床表现多数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有资料显示,过敏性紫癜大多数情况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也可早期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及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表现。

(一)皮肤症状: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

主要分布在负重部位,多见于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

其次见于臀部。

其他部位如上肢、面部也可出现,躯干部罕见。

特征性皮疹为高出皮肤,初为小型荨麻疹或粉红色斑丘疹,压之不退色,即为紫癜。

皮损部位还可形成出血性水疱,甚至坏死,出现溃疡。

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变为棕色。

一般1-2周内消退,不留痕迹;也可迁延数周或数月。

有时发病早期可出现手臂、足背、眼周、前额、头皮及会阴部血管神经性水肿,肿胀处可有压痛。

(二)消化系统症状:较为常见,约2/3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

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

最常见症状为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也可波及腹部任何部位。

可有压痛,但很少有反跳痛。

同时伴有呕吐。

约半数患儿大便潜血阳性,部分患儿出现血便,甚至呕血。

如果腹痛在皮肤症状之前出现,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甚至误行手术治疗。

少数患儿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需外科手术治疗。

(三)泌尿系统症状:可为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

上述症状可发生于过敏性紫癜病程的任何时期,但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也可出现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静止期。

病情轻重不等,重症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

虽然半数以上患儿的肾脏损害可以临床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的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可持续很久。

(四)关节症状:大多数患儿仅有少数关节疼痛或关节炎。

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为最常受累部位。

诊治过敏性紫癜绝招

诊治过敏性紫癜绝招

诊治过敏性紫癜绝招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本病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如细菌、食物、药物等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伴有渗出性出血和水肿。

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同时也可伴随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等器官症状。

本病一般以小儿和青少年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

有哪些症状?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

首症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在紫癜前先有关节痛、腹痛、腰痛或血尿、黑便等。

通常根据病变累及部位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类型。

1.紫癜型:最常见,以真皮层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无菌性炎症为特征,血管壁可有灶性坏死及血小板血栓形成。

大多以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为主要表现,最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可融合成片或略高出皮肤表现,呈出血性丘疹或小型荨麻疹,可伴轻微痒感。

严重者可融合成大血泡,中心呈出血性坏死。

瘀点、瘀斑可在数日内逐渐消退,也可反复出现,少数病例可伴眼睑、口唇、手、足等局限性血管性水肿。

2.腹型:主要表现为腹痛,位于脐周围或下腹部,常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由于浆液血性分泌物渗入肠壁,致粘膜下水肿、出血,引起肠不规则蠕动可致肠套叠。

本型症状若发生在皮肤紫癜之前易误诊为急腹症。

3.关节型:以关节肿胀、疼痛为主,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

疼痛反复发作,呈游走性,可伴红、肿及活动障碍,一般在数月内消退,积液吸收后不留畸形。

若发生在紫癜之前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4.肾型:称为紫癜性肾炎,多见于少年,常在紫癜出现后1周发生,偶有延至7~8周者。

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有时伴有浮肿,一般在数周内恢复,也有反复发作,迁延数月者。

少数甚至病变累及整个肾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个别发生尿毒症。

5.混合型和少见类型:以上各型临床表现中如有2种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混合型。

其他如病变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出现相应症状,少数可有视神经萎缩,虹膜炎或结膜、视网膜出血。

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可伴关节炎,腹痛,便血,肾小球肾炎等,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多见。

【诊断要点】(一)诱发病史1.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以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见)。

2.药物史如氯霉素,链霉素,海群生,安乃近,乙酰水杨酸,异烟肼等。

3.食物史如虾、蟹、蛋、鱼等,重复进食引起重复发病者可肯定因果关系。

(二)临床表现1.皮疹紫癜多见于下肢及臀部,以近关节伸面为多,通常两侧对称。

为高出皮面的鲜红到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一般不痒,数日后变为紫色、棕色而消退。

有时伴有手、足及头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

少数有皮肤坏死,称为“暴发型过敏性紫癜”。

有时皮疹可出现于其他症状之后,易被误诊,应注意观察皮疹的出现。

2.腹痛因肠粘膜水肿或出血致肠蠕动紊乱引起腹痛,可为钝痛、隐痛或阵发性绞痛,常无定位。

痛在右下腹伴有压痛时易被误诊为阑尾炎,但无肌紧张。

疼痛严重伴有呕吐,消化道出血者应考虑并发肠套叠的可能。

3.关节痛部分病人关节有轻微疼痛,也可有明显红、肿、痛者,多累及膝、踝关节,或肘、腕、指趾关节,表现为单发或多发。

游走痛时能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4.血尿可在起病时有,也可在病程后期或恢复后发生紫癜性肾炎。

5.全身症状可有低热,乏力等。

(三)实验室检查1.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均正常。

2.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到中度增高,嗜酸粒细胞也可增高。

3.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蛋白质、管型等。

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阳性。

【处理要点】以一般治疗为主,注意并发肠套叠、肠出血、肾炎。

(一)病因治疗1.有感染前驱史者,选用抗生素。

2.停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或食物。

3.发病期间给以清淡少渣的饮食,症状控制后逐渐增加饮食,观察食物性过敏原。

4.尿常规检查要长期、定期随访,防止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二)药物治疗1.大剂量VitC、安络血等可帮助改善血管脆性。

【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过敏性紫癜诊疗常规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

除典型的皮肤紫癜外,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部分有肾脏表现。

【诊断标准】
1、症状:皮肤症状以反复出现紫癜为特征,部分病例以腹痛、关节肿痛和肾脏受累症状首先出现。

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体征:皮肤紫癜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颜色由淡红→鲜红→紫褐色→褪色可触合成片,皮疹分布处常伴皮肤胀痛。

高出皮面,可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荨麻疹。

3、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稍高,分类以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血小板计数正常,部分患者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出凝血时间正常,尿常规可有红细胞及蛋白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血沉轻度增快。

【纳入标准】
过敏性紫癜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治疗中出现并发者
【治疗常规】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
2、控制感染
3、基本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
4、中医中药治疗
【出院标准】
皮疹消退,腹痛及关节肿痛消失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2周
2、疗效标准:治愈率≥90,病死率1%。

过敏性紫癜临床路径编码:D69.004 疾病名称:过敏性紫癜
适用对象:过敏性紫癜拟行:内科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15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预期术前住院天数:天/实际术前住院天数:天。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疗方案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疗方案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诊疗方案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

皮肤、肾活检标本可发现有IgA 沉积。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常伴关节炎、腹痛、便血和肾小球肾炎。

【诊断要点】(1)皮肤紫癜:病程中反复出现皮肤紫癜。

多见于下肢、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严重者延及上肢和躯干。

紫癜大小不等,紫红色,高出皮肤,少数重症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形成出血性坏死。

(2)消化道症状:半数以上患儿伴腹痛、恶心、呕吐或便血,多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内,亦可见于紫癜出现之前。

(3)关节痛:约1/3患儿出现关节肿痛,累及大关节,数日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4)肾症状:见于30%~60%的患儿,表现为无症状的血尿和蛋白尿,亦可为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表现,甚至可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可出现于紫癜之前或其他症状消失之后。

(5)其他:偶可发生颅内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咳血等。

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史,个别患儿与药物及食物过敏有关。

(6)血液学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血沉可增快。

血清补体正常。

IgA 可升高。

(7)尿常规:可有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

(8)粪便隐血试验:可为阳性。

(9)必要时检查:抗心磷脂抗体、腹部超声或腹部CT、13C 呼吸试验、肺炎支原体抗体等检查。

【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尽可能寻找并避免过敏原,积极治疗感染,发热、关节痛可用解热镇痛药。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腹痛和关节痛,对皮肤损害无效。

肾损害严重者可使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

对症治疗包括使用止血药,以及使用抗组胺药及钙剂等脱敏药。

【处方】1.西医处方处方1:一般过敏性紫癜。

泼尼松1~2mg/(kg·d),分次口服。

卡巴克洛(安络血)2.5~10mg,口服或肌内注射,每日3次。

维生素C0.1~0.2g,每日3次。

或0.5~1.0g,静脉滴注,必要时每日2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一般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临床表现】
发病前1~2周有全身不适、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出现典型表现。

依症状体征不同,可分为以下
1.单纯型为最常见类型。

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

紫癜融合形成淤斑,主要局限于四肢,对称,成批反复发作,可同时伴有皮肤水肿、荨麻疹,严重者可融合成大血泡,中心呈出血性坏死。

2.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可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和体征,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
前。

3.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及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及功能障碍。

病变多发生于膝、踝、肘及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可愈,不留畸形。

4.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12~40%。

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

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后1周左右,多在3~4周内恢复,少数可进展为慢性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

5.混合型皮肤紫癜合并其他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半数以上阳性。

镜检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扭曲及渗出性炎性反应。

2.尿常规检查肾型或者混合型可有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

3.血象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BT 可延长。

【诊断要点】
1.诊断标准
(1)四肢和臀部皮肤(以小腿伸侧面多见)分批对称出现紫癜,常高出皮面,伴痒,根据类型不同,可有腹部、关节或肾脏症状。

(2)束臂试验可阳性,而血小板计数和其他出凝血检查均正常。

(3)排除其他原因的紫癜。

2.分型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五型:
①单纯型:仅表现为皮肤紫癜,紫癜的特点是对称地分批出现于四肢,可高出皮面,伴痒。

以下各型可在皮肤紫癜发生前或后出现:
②腹型:有腹痛、腹泻和便血。

③关节型:关节肿胀疼痛,多见于膝、踝、腕、肘关节。

④肾型: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尿蛋白阳性。

⑤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两型或以上合并存在。

【鉴别诊断】
1.腹型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本病腹型腹痛虽甚
剧烈,但体征不显著,疼痛部位和压痛点常不固定,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增高,与急性阑尾炎不同。

2.关节型应与风湿性关节炎鉴别本病发热不如风湿性关节炎显著,抗链球菌溶血素“0”及白细胞计数多无增高,关节痛为非游走性,水杨酸疗效不显著。

3.肾型应与急性肾炎鉴别有时鉴别比较困难,但本病肾型以血尿为主,而水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表现不明显,当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后更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1.去除发病因素。

2.抗组胺类药物,可任选下列一种:
息斯敏10mg口服,每日1次。

扑尔敏4mg口服,每日3次。

3.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常选用如下几种:
(1)安络血5~10mg口服,每日3次。

(2)路丁20mg口服,每日3次。

(3)维生素C0.1g口服,每日3次。

4.强的松每日口服20~30mg,短期应用,对关节型和腹型较好。

肾型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者可用免疫抑制剂。

5.中药。

凉血解毒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