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化学案课件
城市化课件

城市化课件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
设计教案需要注重创新和变革。
您在寻找好文章吗一定要看看“城市化课件”,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与您的朋友们分享它!城市化课件篇1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的第三节。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本节课就是在认识了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辩证的认识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能够正确分析归纳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探究我国城市发展的正确道路。
2、学情分析通过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城市的结构和城市化进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会比较主动。
但部分学生由于生长在农村,对城市环境缺少全面认识,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和精心的教学设计。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北京城市化问题图片导入,结合自身经历探究城市化问题,评判我国城市发展。
(3)德育目标提高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4.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治理措施。
(2)教学难点联系案例,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二、说教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三、说学法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让学生学会观察,使生活体验与地理原理相结合。
3.分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北京近期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导入,认识城市化的两面性。
(二)新课讲授1、展示本节学习目标。
2、阅读教材,合作探究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3、请学生阅读“扩容与提质并重”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 PPT课件 45(14份) 人教课标版

•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拉力:吸引人群来到
城市的因素
(2)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
的因素 4、城市化的意义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开始时间:工业革命以后
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S”形曲线
(1)初期阶段 (2)加速阶段 (3)后期阶段
特点、问题、 新趋势、分布 国家
中美城市化对比
美国:总人口2.5亿,城市人口 2亿,城市化水平80%
•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平整土地 兴修水利 绿化环境
环境良性 发展
城市化过快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 影响的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 一方面:
另一方面:
★看下图,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
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C )
城 市 人 口 占 总 人 口 的 比 重
城市化学案课件

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破坏了生物原有栖息环 境。部分生物因生存环境改变而灭绝或减少
二六、、合城理市化的对城地市理化环境可的以影改响善城市环境
五、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二战后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世界城市人口变化
时间
城市人 口比重
1800年 2.5%
1900年 13.3%
1950年 28%
1990年 41%
2000年 50%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 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五、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世界特大城市(100万以上)的变化
年份
特大城市数量 (个)
人口(万) 1230 870 670
4 .巴黎(法国)
550
5 .上海(中国)
530
6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500
7 .芝加哥(美国)
490
8 .莫斯科(前苏联)
480
9 .加尔各答(印度)
440
10.洛杉矶(美国)
400
2000年世发界展人中口国家最少多数的大城十市个迅城速市膨胀,中小
城城市市发展缓慢,人聚集人于口少(数万大)城市。
目前英、美国、巴西处于 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 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活动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
(3)近20年来,各 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 有何差异?
近20年来,英国、美国、 印度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 慢,巴西城市化的发展速 度较快。
世界4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
年份
1960 1980 2000
活动 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
(1)城市化的开始 时间有什么不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时间 早,如英国于1800年、美 国于1825年前后开始城市 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 间晚,如巴西于1940年、 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 市化。
高中地理城市化 ppt课件

郊区城市化的现象:
郊区城市化:
是现代的一种普遍
现象,即城市附近的郊 区开始变成城市。
伴随着城市中上阶层人 口移居市郊,城市中心 城区以外的郊区乡村区 域的城市化过程。
再郊城区城市市化化与:再城市化 是城市化发展进
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国家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起步 速度 水平
现状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逆城市 化
发展中国 家
晚
快
低
城市化发 展不平衡
逆城市化:
• 逆城市化: 即市区内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
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 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 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
读图: 城乡人口迁移驱动力图
2、城市化的动力: 推力和拉力
推力
拉力
1、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2、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3、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1、就业机会多; 2、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3、文化设施齐全; 4、交通便利。
小结:
概念:
城
市
标志:
化
驱动力:
谢谢!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 如图):
程的一个阶段,使城 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 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 度城市化的过程。
三、城市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观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 ③、空气污染。 ④、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⑤、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 序混乱。
城市化》课件(人教版必修

目录
•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 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 城市化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01
城市化的定义与特征
城市化的定义
01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 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城市 人口和地域的增加,以及城市文 化和经济发展的提升。
人口流动增加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改变 了人口分布格局。
社会分化
城市化加剧了社会经济不平等,导致贫富差 距扩大。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发展 ,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
文化交融与冲突
城市化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汇聚, 文化交融与冲突并存。
04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05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环境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严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 和噪音污染等。
交通拥堵
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交通需求激增, 交通拥堵成为普遍现象,影响人们的 出行效率和居住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不合理
部分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性和科学性, 导致城市发展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等 问题。
住房紧张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入城市,住 房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 价高涨等问题。
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加强环境保护
优化城市交通
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加大环 境治理力度,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
加强住房保障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注重长远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完整版)城市化课件PPT

城市化 现象
郊区 城市化
逆 城市化
发生现象(结果)
发生原因
人口、产业 主要迁移方
向
城区 的人 口数
量
城市用 地规模
中心区人__口__激 部分市__区__人
增、地__价__上 涨交、通____
口、产业和大 量农_村___人口迁
拥环挤境、____质 到城市郊区
增 多
扩大
量下降等
势
常 见 的 问 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70%
25%-30%
中期加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1. 城市化起步 2. 城市化水平 3. 城市化速度
发 达 国 家 : 起步早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
1. 城市化起步
你以为这是香港吗 这是中国的重庆
你以为这是东京吗
这是中国的青岛
你以为这是伦敦吗 这是中国的上海
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上海
城市风光——上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江三角洲地 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其过程为城市化
1911年用地 上海城1市94用9年地用的地变化 1990年用
地
54万
538万
1324万
1911年 上海人1口94的9增年加
1990年
上述图中有哪些变化?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一、城市化
1. 概念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
城市化精品课件

第二节城市化教学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水平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原因•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图示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节城市化第一课时一、城市化的含义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背景资料——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千米,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截至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千米(包括宝城、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千米),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工业化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建成区的扩展速度很快,到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为140.59平方千米,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1999年建成区面积也达到262.16平方千米。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557万人。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1982)流光溢彩的深圳(2000年)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耕地面积变化非农业用地(城乡居住、工矿用地、交通用地)1973年 1.15%30.37% 1983年 4.92%27.55% 1995年34.54%<2%思考: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什么变化?深圳市几十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农业人口转化为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活动。
归纳总结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非农业非农业一、什么是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高中地理《城市化(12)》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环节五 升华城市 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考如何规避城市问题,建设美好城市生活 。
1、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开发新区 , 建立卫星城
3、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4、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提升自身素 质
1、增强意识,爱护环境 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3、加强培训,适应更高理高要求 4、自主创业,勤劳致富
①市从 1990 年到 2000 年城市的发展变化特征是:
①
;②
;
③
;④
;
( 3 )从上述三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
参考答案:
• 1.D2.C • 3 ( 1 )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工业区由
少到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 ( 2 )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
;郊区新建绿化带;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 路 • ( 3 )城市郊区化。
资料 4
交流展 示
城市化进 程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新趋 势
大城市化趋势明 显
依据表中数据思考: 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中国家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在城市 数量和人口发展差异?
出现巨大的城市 带
思考: ( 1 )说世界灯光图和世界城市带分布图的关系。 ( 2 )说明世界城市带形成过程?形成过程中最关键 的原因是什么?
环节一 导入城市 化
2001 年
2018 年
比较:用地类型转化、人口转化、生产活动转化
2001 年
2018 年
环节二 感知城市化(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的内 涵
环节三 再识城市化(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环节四 深化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三节城市化
第 1 课时城市化及其进程
编写人朱晓利审稿人黄显金
方向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路线图
【自主学习】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①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②、乡村变为③的过程。
2.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
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④”形曲线。
3.世界城市化进程阶段
(1)初期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⑤、发展较⑥。
(2)中期加速阶段:⑦和⑧向城市集中,城市化速度⑨,后出现⑩现象。
(3)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却,出现现象。
4.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水平,速度,进入后期成熟阶段。
(2)发展中国家:起步、水平、速度,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我的疑惑(请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1.
2.
【合作探究】
探究一.城市化的标志
资料1:深圳市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至1980 年8 月正式设立经济特区前,深圳在长达570 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发展到3.8 平方千米,成立五层楼房为最高建筑,人口仅1 万人,农村人口为30 万人。
资料 2:结合课本P31 图2.16 的相关内容归纳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数量、等级及人口有何变化?
材料3: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依据全国2749 个村庄调查提供的资料,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公共文化薄弱,文化设施普遍较差,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农村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保障堪忧,医疗资源严重缺乏,教学质量问题严重。
显然,中国目前的城乡差距除了就业机会、收入差距外,还有居住和生活条件的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1)根据材料1、2 概括出城市化的内涵及标志。
(2)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城市化的动力(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探究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读教材图2.18、图2.19、图2.23 和“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回答下列问题。
(1)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水平高低1950 年前后城
市化发展速度
的差异
目前速度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3)二战前后,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展示点拨】
学生展示:
归纳总结:
【应用拓展】
1.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 至t4 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镇的变化特征是:
①;
②;
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为。
2.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现象,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过程。
世界城市化进程一般分为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任选两个国家,说出其所处城市化的不同阶段。
(2)比较非洲五国城市化特点的异同。
检测站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2 题。
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级阶段
B.加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2.
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3.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2030 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 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 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 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 年相等
(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 年约为50% B.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 年超过80% D.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
(3)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动力,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住房条件好B.城市环境质量好
C.城市就业机会多D.乡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学后反思:
参考答案:知识体系梳理
①城镇②扩大③城镇④S ⑤低⑥慢⑦人口⑧产业⑨加快⑩郊区城市化趋缓甚至停滞逆城市化早高趋缓甚至停滞晚低
快
基础学习交流
1.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
[互动探究] (1)①人口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聚。
②地域城市化: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2)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3)农村的推力:农村就业面窄,收入低;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短缺,社会保障程度低;交通条件差;农村环境质量差;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城市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
(4)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城市的发展。
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三个主要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城市化的动力
探究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互动探究] (1)见[归纳总结]1。
(2)见[归纳总结]1。
(3)逆城市化。
这是由于大城市中心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而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不一定。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算发达,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即“虚假城市化”,如巴西、墨西哥等。
另外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即“滞后城市化”,如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等。
[归纳总结] 1.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 形曲线。
如下图及表格所示。
国所快目发城城市
家类处
阶
速
发
前
速
展
水
市
人
化
与经
原因
型段展度平口济
基础智能检测
1.B
2.C
全新视角拓展
3.(1)乌干达(或埃塞俄比亚)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尼日利亚(或肯尼亚、加纳)处于城市
化中期加速阶段,美国(或澳大利亚)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2)共同点: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非洲五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较低,但城市化速度较快。
不同点:非洲五国相比,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速度较快。
思维导图构建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②晚
应用拓展: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