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模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弯曲模设计

弯曲模设计

弯曲模设计一.凸模圆角半径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 / t 较小时,取凸模圆角半径等于或略小于工件内侧的圆角半径r ,但不能小于材料所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 min 。

若弯曲件的r / t 小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则应取凸模圆角半径r t > r min ,然后增加一道整形工序,使整形模的凸模圆角半径r t = r 。

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 / t 较大(r / t > 10 ),精度要求较高时,必须考虑回弹的影响,根据回弹值的大小对凸模圆角半径进行修正。

二.凹模圆角半径凹模入口处圆角半径r a 的大小对弯曲力以及弯曲件的质量均有影响,过小的凹模圆角半径会使弯矩的弯曲力臂减小,毛坯沿凹模圆角滑入时的阻力增大,弯曲力增加,并易使工件表面擦伤甚至出现压痕。

在生产中,通常根据材料的厚度选取凹模圆角半径:当t ≤ 2 mm ,r a = (3 ~ 6) tt =2 ~ 4 mm ,r a = (2 ~ 3) tt >4 mm ,r a = 2 t对于V 形弯曲件凹模,其底部圆角半径可依据弯曲变形区坯料变薄的特点取r ' a = (0.6 ~ 0.8)( r t + t) 或者开退刀槽。

三. 弯曲凹模深度凹模深度要适当,若过小则弯曲件两端自由部分太长,工件回弹大,不平直;若深度过大则凹模增高,多耗模具材料并需要较大的压力机工作行程。

图20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对于V 形弯曲件,凹模深度及底部最小厚度如图20a 所示,数值查表2 。

表2 弯曲V 形件的凹模深度及底部最小厚度值(mm)对于 U 形弯曲件,若直边高度不大或要求两边平直,则凹模深度应大于工件的深度,如图 20b 所示,图中 h 0 查表 3 。

如果弯曲件直边较长,而且对平直度要求不高,凹模深度可以小于工件的高度,见图 20c ,凹模深度 l 0 值查表 4。

表 3 弯曲 U 形件凹模 的 h 0 值 (mm) 板料厚度 t≤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10 h 03456810 15 20 25表 4 弯曲 U 形件的 凹模深度 l 0 (mm)四. 弯曲 凸 、凹模的间隙V 形件弯曲 时, 凸 、凹模的间隙是*调整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来控制的。

Z形件弯曲模具设计

Z形件弯曲模具设计

Z形件弯曲模具设计This design project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a bending die for a Z-shaped component。

The process of cold stamping die design was XXX the article。

The main process involved analyzing the n process of the product and XXX。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if it met the XXX。

and the bending die was designed。

nally。

the article focused on the design and n of the convex and concave molds。

as well as the XXX force and the center of the mold were also addressed。

Finally。

XXX through the use of AutoCAD.Keywords: XXX stamping。

Z-shaped component。

XXX.I。

nII。

Product process analysisXXXIV。

Analysis and design of punch。

die and punch die structureV。

n。

n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ning componentXXX diagram。

parts diagram and related parts of the composite moldXXX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Z blanking design for a compound die。

模具设计基础-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基础-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4)弯曲件的孔边距 当弯曲带孔的工件时,如孔位于弯曲变形区附近,则弯 曲后孔的形状会发生改变。为了避免这种缺陷的出现,必须 使孔处于弯曲变形区之外。
当t 2mm ,S t 当t 2mm ,S 2t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5.止裂孔、止裂槽 如图 3.12 所示, 当局部弯曲某一段边缘时, 为了防止 尖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可增添工艺孔、 工艺槽或 将弯曲线移动一定距离, 以避开尺寸突变处, 并满足b≥t, h=t+r+b/2的条件。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对弯曲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弯曲件良 好的工艺性,不仅能简化弯曲工序和弯曲模的设计,而且还能 提高弯曲件的精度、节约材料、提高生产率。 (1)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的形状一般应对称,弯曲半径应左右一致,如图 所示。图(b)所示形状左右不对称,弯曲时由于工件受力不平 衡将会产生滑动现象,影响工件精度。
3.7补偿法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2) 校正法 校正弯曲时,在模具结构上采取措施,让校正压力集 中施加在弯曲变形区,使其塑性变形成分增加,弹性变形 成分减小,从而使回弹量减小,如图 3.8 所示。
3.8 校正法示意
模具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四、弯曲件的工艺性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3.回弹 由于影响回弹的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往往又互相影 响,因此很难实现对回弹量的精确计算和分析。在模具设 计时,对回弹量的确定大多按经验确定(也可查有关冲压资 料进行估算),最后通过试模来修正。 在模具设计时,要尽可能消除或减小回弹的影响响(指 消除回弹对弯曲件的影响,但并不能消除弯曲件的回弹现 象)。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

V形弯曲件模具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图为图1所示V形件,材料为Q235,料厚1.5mm。

大批量生产其工艺分析如下:图1弯曲工件图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钢,属于软钢,具有良好的弯曲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弯曲成90度,对弯曲成形较为有利,可查得此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min =0.5t=0.75mm,而零件弯曲半径r=1mm>0.75mm,故不会弯裂。

另外零件上的孔位于弯曲变形之外,所以弯曲时孔不会变形,可以先冲孔后弯曲。

计算零件相对弯曲半径r/t=0.67<5,卸载后弯曲件圆角半径的变化可以不予考虑,而弯曲中心角发生了变化,采用校正弯曲来控制角度回弹。

3.精度分析零件上尺寸无公差要求,从公差表选取IT14,可满足普通弯曲和冲裁。

4.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冲压工艺良好,可以冲裁和弯曲。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V形弯曲件,该零件的生产包括落料、冲孔和弯曲。

三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四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再弯曲。

采用三套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再弯曲。

采用复合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再弯曲。

采用连续模和单工序弯曲模生产。

方案四:冲孔落料弯曲,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三道工序三副模具,生产效率较低。

方案二需两副模具,且用复合模生产的冲压件行位精度和尺寸精度保证,生产效率较高。

方案三也需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稍差。

方案四需一副模具,可以冲裁和弯曲,同时采用了自动送料、自动检测、自动出件等自动化装置,操作安全,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综合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四为佳。

图2坯料展开图1.弯曲工艺计算(1)毛坯尺寸计算,对于r>0.5t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由于变薄不严重,按中性层展开的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可查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所以坯料展开长度为Lz=48×2+270π(1+0.28)÷180=102.288≈102mm 由于零件宽度尺寸为40mm,故毛坯尺寸应为102mm×40mm。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的优化设计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的优化设计

2018年 第8期冷加工1.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零件为U 形弯曲成型件,结构简单,左右呈对称状态,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材质为Q235-A ,板材厚度t =4m m ,图中两处公差要求,采用模具成型形件弯曲成型模具加装导向定位装置与自动送料机构,优化了模具结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安全生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为类似产品的弯曲成型优化工艺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思路。

扫码了解更多制造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根据零件弯曲成型的工艺性要求,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r min =0.5t =2mm ,而零件实际的弯曲半径为5mm ,大于2mm ,所以弯曲时根部圆角处不会拉裂,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弯曲成型性能,图1 U 形件结构析可知,轮毂加工过程中动平衡位置固定,动平衡量可以通过校正的方式降低,根据校正量的不同,影响的动平衡量也不同,可以根据轮毂实际动平衡量选择合适的校正量。

校正后轮毂动平衡量可显著降低。

采用此工艺流程也可将动平衡量过大的轮毂预先挑出,直接报废处理,从而减少成本的浪费。

这些经验可以在轮毂加工行业推广。

参考文献:[1] 尹成湖,周湛学.机械加工工艺简明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赵午云,郭维强.动平衡测试技术方法浅析[J].机械工程师,2004(4):15-17.(收稿日期:20180516冷加工图2 U 形件三维结构效果图图3 U 形件展开结构图4 U 形件弯曲成型模具结构六角螺母 2.M16六角螺母 3.螺杆 4.退料橡胶垫 5.垫圈 6.8××80内六角头螺栓 8.下模座 9.凹模 10.M8×70内六角头螺栓 11.冲头 13.上模座 14.M10×35内六角头螺栓 15.8×50圆柱销 16.图5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优化设计方案图1.导柱2.推杆3.导套4.冲头5.冲头固定板6.模柄7.上模板8.料斗9.料片 10.自动送料机构 11.凹模 12.下模板 13.顶料装置图6 U形件弯曲成型模具自动送料机构1.料斗2.推料板3.横臂4.销轴5.凹模6.导向套7.拉力弹簧8.滑动杆 9.滚动轴承自动送料机构的设置,在不依托其他外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模具结构的优化设计,就轻松实现了自动送料的繁锁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升了模具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为类似产品的弯曲成型优化工艺设计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思路。

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的弯曲模结构设计

提高工件表面质量的弯曲模结构设计

维普资讯
1 0
2 R0. - 1
湖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06年
弹性卸料板应 有足 够 的运动行 程 H 以使 翻板进入 凹模洞 口 ,
4 5
2 现有弯曲模存在的问题
图1 所示为 u形弯 曲模 的常用形 式 。该模 具采用 校正弯 曲方 式 , 带有滚珠 的导柱 3 导套 4 模具进 行导 向, 和 对 弹性卸

料板 9 兼起压料和顶料作用, 弹性顶料销 1 可在弯曲后将工 2 件推出凸模, 凹模圆角半径 、 凹模深度以及凸、 凹模间隙大小合 适。但是。 由于工件是以滑动摩擦方式进入凹模, 摩擦力较大,
和折弯直边高度等 因素 。当工件料 厚较 大或折 弯直边 较高 时
滚轴结构只对图1 所示弯曲模的凹模进行适当改进。如 图2 所示, 在凹模上开设滚轴槽 。 内装滚轴 , 滚轴可在滚轴槽中
[ 收稿 日 ] 2 6 0 — O 期 0 —9 3 0 [ 作者简 介] 阳勇 (90 。男,湖南慈利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 , 17 一) 研究方向:现代模具设计技术。
po lm eded sg t d cd i e i rb so t i e i i i r u e d t l e f h n sno n a.
[ e od] s  ̄e nh U—ed g bni e K yw rs ta i ; b i ; dg i l cf s r i n n e n d
teb n n at rp ss8mec n t cin o eU —b ndn i o mp oigtes raef iho eb n igp r I hsp p rtei o mt h e digp r,p o oe o o s u t ft r o h e igdefri rvn u c n s t e dn at nti a e h mp m h f i f h .

模具设计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课件

模具设计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课件
b/t>3宽板弯曲,横断面几乎 不变
b/t<3窄板弯曲,断面产生了 畸变 ,外窄内宽
3.1.4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弯曲零件的形状、 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 曲加工的工艺要求。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 能简化弯曲的工艺过程及模具结构,提高工件 的质量。
1. 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形状对称,对应r 相等
播放动画
1-顶杆 2-定位钉 3-模柄 4-凸模 5-凹模 6-下模座
3. L形件弯曲 适用于两直边长度相差较大的单角弯曲件
a)竖边无校正
b)竖边可校正
L形件弯曲
4.复杂零件 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举例
3.2.2 U形件弯曲模
1.U形件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U 形 件 弯 曲 模
1.凸模 2.凹模 3.弹簧 4.凸模活动镶块 5.凹模活动镶块 6.定位销 7.转轴 8.顶板 9.凹模活动镶块
弯曲半径r>0.5t: 按中性层不变原理,坯料总长度应等于弯曲 件直线部分和圆弧段长度之和,即:
提问:下面的弯曲件展开长度如何计算?
L
l1
l2
l3
π α1 180
(r1
xt
)
π α2 180
S / E 越大,回弹越大。
E1>E2
1 2
.
1 2
图a)
E3=E4
3 4
3 4
图b)
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回弹值的影响 1、3-退火软钢 2-软锰黄铜 4-经冷变形硬化的软钢
应尽量选择屈服极限小、n值小的材料以获得 形状规则、尺寸精确的弯曲件。
(2)相对弯曲半径r/t r/t越小,变形程度越大,回弹量减小。
例:1mm厚铝板、65Mn板,弯曲时易裂,退火后 再弯,则弯曲正常。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2.弯曲力的计算
(1)自由弯曲力对于V形件,有
F自
0.6kbt 2 b
rt
对于U形件,有
F自
0.7kbt 2 b
rt
(2)校正弯曲力如果弯曲件在冲压行程结束时受到模具的校正
(见图3-27)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3)顶件力或压料力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一、弯曲件的工艺性
(6)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 如图3-22所示。 (7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对弯曲件的工艺性有很大的影响。 如图3-23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 算
二、弯曲件的工艺计算
1.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确定
第三章 弯曲与弯曲模具设计
第一节 弯曲技术概述 第二节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第三节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 第四节 弯曲件的工艺特性及工艺计算 第五节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六节 弯曲模典型结构及结构设计
第一节 弯曲技术概述
弯曲是利用压力使金属板料、管料、棒料或型材在模具中弯 成一定曲率、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变形工序。弯曲工艺在冲压 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纵梁、电器 仪表壳体、支架、铰链等,都是用弯曲方法成型的。
所示为V形件弯曲的变形过程。 2.弯曲变形特点 为了分析板料弯曲变形的规律,将试验用的长方形板料的 侧面画成正方形网格,如图3-4(a)所示,然后弯曲,观察其
变形特点,弯曲后情况如图3-4(b)所示。
下一页

第二节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一、弯曲的变形特点
(1)变形区主要在弯曲件的圆角部分,圆角区内的正方形网 格变成厂扇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凸模 2-压板 3-芯棒 4-坯料 5-凹模 6-滑块 7-楔模 8-活动凹模
• •弯曲模设计
• 小圆一次压弯
• •弯曲模设计
•三道工序弯曲大圆
• •弯曲模设计
•两道工序弯曲大圆
• •弯曲模设计
•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 •1-支撑 2-凸模 3-摆动凹模 4-顶板 •5-上模座 6-芯棒 7-反侧压块 8-下模 座
6-支承板 7-顶杆
• •弯曲模设计
•凸 模•凹 模 •弹 簧 •凸模活动镶块
•凹模活动镶块
•定位 销•转
轴•顶 板
•U形件弯曲模
•凹模活动镶块
• •弯曲模设计
•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1-凸模 2-转动凹模 3-弹簧
•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形件一次成形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第一道工 序 •第二道工序
•预弯模+立式卷圆模 •铰链件弯曲模
•卧式卷圆模
• •弯曲模设计
•预弯模 •立式卷圆模
• •弯曲模设计
•卧式卷圆模
• •弯曲模设计
• 自动推件 •圆形件一次压弯
•另一个视角
• •弯曲模设计
•自动推件 •圆形件一次压弯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通用V形弯曲 模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 连续模设计实例:
• 裤钩组件连续模
• •弯曲模设计
•形件两次成形弯曲模 •a)首次弯曲 b)二次弯曲 •1-凸模 2-定位板 3-凹模 4-顶板 5-下模形
• •弯曲模设计
•形件复合弯曲 模 •1-凸凹模 2-凹模 3-活动凸模 杆
4-顶
• •弯曲模设计
•带摆块的 形件弯曲 模
• •弯曲模设计
•1-凹模 2-活动凸模 3-摆块 4-垫板 5-推板
•1-凸模 2-定位板 3-凹模 4-滚轴 5-挡板
•滚轴式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摆动凸模 •压料装置 •凹模
•带摆动凸模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举 例ຫໍສະໝຸດ •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折弯机用弯曲模的端面形状 •a)通用凹模 b)直臂式凸模 c)曲臂式凸模
弯曲模结构设计
• •弯曲模设计
•一、单工序弯曲模
•1.V形件弯曲模
•V形弯曲模的一般结构形式 •1-凸模2-定位板3-凹模4-定位尖5-顶杆 •6-V形顶板7-顶板8-定料销9-反侧压块
• •弯曲模设计
•一、单工序弯曲模(续)
•V形精弯模
•1-凸模
2-支架
3-定位板(或定位销)
4-活动凹模 5-转轴
• •弯曲模设计
• •弯曲模设计
•凸模 •定位板 •摆动凹模
•带摆动凹模的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Z形件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1-顶板 2-定位销 3-反侧压块 4-凸模 5-凹模 6-上模座 7-压块 8-橡皮 9-凸模托板 10-活动凸模 11-下模座
• •弯曲模设计
•小圆弯曲模
• •弯曲模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