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写生方法步骤
油画最详细人像写生步骤

油画最详细人像写生步骤一幅人物头像写生画,其绘画步骤有如下:1、定点构图:首先用点定出大的构图,在定构图时要注意到大的高宽比例,要注意对象头颈、肩三个大的形体和运动关系;用较概括的弧线、长直线轻轻地着笔,切出大的轮廓拟定图象的位置;2、用长直线、弧线打大轮廓,确定最大的比例、动势;确定画面比例,必须先找大的关系开始,然后再逐步从中找出较小的部分;如画人物头像时,用很轻的线将头顶最高点、以及下巴底的一点标示;以这个高度去画出头部的大致宽度,同时要不断与颈部和肩部比较;要注意头部通过鼻梁的中心线、眼鼻、口三条平行线的关系。
头部的中心线也是头部的动势线,与眼、鼻、口三条平行线的关系是不变;对于脸部以及五官的位置,可参照“三庭五眼”标准法则;3、画出各部分的具体形体,做好体面分析、大色调及冷暖关系的准备工作。
4 、确定大色调与黑、白、灰关系的特点,全面铺开。
先用松节油将颜料稀释,迅速铺出大的色彩关系,使画面尽快变成色彩关系组成的空间,以便进一步刻画。
这一步要从最明确、最重点的地方着手,比如眉毛、眼睛;接着明暗交界线,要画出冷暖两大面;背光的部位可先连成一片来画,受光、背光交接的地方稍深一点,使画面中的形象,进一步呈现出立体感。
根据对象的体积结构全面铺开,进一步画上主要的部位。
于此同时要掌握结构要点。
画冷暖大关系时,既要明确地区分受光、背光两大面,也要防止在背光部一开始就画得太深或简单平涂一片,因为暗部也有反光、冷暖。
不要把画笔停留在某个局部,而要凭着新鲜的视觉感受,较快地画出色彩的冷暖大关系,不要盯住一点不放,落笔要大胆松动,切记不要画死。
5 、重点深入细部表现:深入刻画,可先从五官和明暗交界处画起。
可突出重点,同时根据形体结构的转折,有顺序地向亮部、暗部过渡。
五官的深入刻画,要根据形体结构及具体对象来分析、观察、表现;头发和衣服,要根据不同的发型和衣服,采用不同的方法。
总之,要在细部用色造形,既要注意色又不能忽略形。
第三章 写意人物画文档

第三章写意人物画写意人物画是相对工笔人物画而言的,工笔与写意的区分主要是在材料的使用及技法的表现方面。
由于写意人物画多以生宣纸及水墨为主要材料,用墨性、墨趣来表现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写意人物画又称水墨人物画。
写意人物画经过历史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一套造型与形式、用笔与用墨以及用水的技法规律和特点。
第一节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和形式特点一、写意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写意人物画的造型是以意象造型为特征,是画家与表现对象的主体与客体交融的合一,用写意的手段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既不追逐客观对象的真实,也不对客观对象作过分夸张或者主观臆造。
正如石鲁所说的“偏于主观者以形象为符号,偏于客观者以形象为拜偶,皆不足取也,余谓当取于客观,形成于主观,归复于客观,故造型之过程乃为客观--主观--客观之式也。
”意象造型即以客观对象为依据,凭感情去感受感觉,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这种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交融所产生出来的形象,一定与客观对象有一定的距离,既熟悉,又陌生,处在一种似与不似的状态之中。
画家正是凭借这个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突破客观真实性的约束,自由能动地去选择和利用造型的多种因素。
可以舍去光影,减弱体积与空间的作用把体面关系转化为线面关系,把立体的三度空间转化为平面的二度空间,可以打破焦点透视和表面现象的局限,去强调形象的内在的肌理,本质的结构,根据艺术形式美感的需要经过适度的提炼,适当的夸张、变形,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
二、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点传统中国绘画在造型手段上,舍弃明暗光影,减弱空间体积的作用,追求线面造形为主要形式特征,因此,以线造型就成为平面造型的主要手段,写意人物画造型也不例外。
事实上,客观物象中无法找到真正的线的存在,自然中的物象线的形式都具有体积。
但是,由于中国画特殊的观察认识方法和表现形式,构成了意象造型的特点,线条又恰恰是中国画落实意象造型的最佳手段,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表现性,是客观与主观的最佳媒介。
国画写意人物,三步搞定,看了你也成画家。

国画写意人物,三步搞定,看了你也成画家。
国画写意人物画的绘制过程一般要经过木
炭条起稿,墨稿造型,色彩渲染这三个步骤即
可完成。
当然在具体绘制过程中,这三个步骤的界限并不是太分明的。
如木炭起稿完成后在墨稿造型阶段往往要在边勾线边渲染的状态下进行。
因为墨和色的渲染是相互融合,而不是等到墨色干透后再去着色。
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绘制写意人物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
事项:
第一、人物的五官和四肢
人物的五官,四肢,手中的器物等结构明确的部位一定要控制好墨色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准确性。
第二、画面动态线的把握
人物的主要动态线,即线条在整个画面中的节奏感需要凭借当时的感受而进行即兴发挥,而不开被起稿时的木炭条基本形态所限制住手脚。
第三、木炭草稿的清除
当基本墨稿完成后,在画稿完全干透后,用轻柔的毛巾将木炭稿痕迹拍干净,尤其是面部等需要着色的部位,不然着色后这些木炭粉末会与颜色一同粘到宣纸上。
第四、墨色深浅的控制
无论在百色宣纸还是色宣纸上,写意人物画的用墨和用色都要考虑到墨色的干湿变化,一般要尽可能画的深一些,因为墨色在完全干透后会出现饱和度不够的情况,这时再去补色或者补墨都会对作品的生动产生较大影响。
下面这幅作品记录了写意人物画的大致绘
制过程。
与大家分享。
图文/巩庆喜
国画写意人物画步骤:木炭条起稿
国画写意人物画步骤:墨稿造型
国画写意人物画步骤:着色渲染
国画写意人物画步骤:作品完成。
写意人物画的画法

写意人物画的画法写意人物画大致可分为写意线描、写意着色、大写意三类。
一、写意线描线描,是写生常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这是一种单以粗细不同,刚柔相间、曲直有别、疏密相对、虚实相衬的线条来刻划形象的技法,也是国画技法中最古的一种。
从西安半坡彩陶上就可以看到多变的线描鱼纹了。
拿这些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原始的鱼类化石来对照,可以说明这些鱼纹是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伟大创造。
半坡人创造了线描,我们也要不断地创造新技法。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由他们自己已选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在那些已直接存在着的,既有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
'为了创造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国画,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已有的创造成果。
继不继承,确实有文野、粗细、快慢、高低之分。
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讲,线是面的边界,独立的线是不存在的,即使细如蛛丝的线、在显微镜下也是圆柱体。
由于物各有体,有体就有面,有面就有线的感觉存在。
先民们就是从这个视觉实践中发现了线、创造了线描技法。
我们运用这种技法写生时,也要根据这个理论,从物体结构上找到线。
这个线则是艺术的线,可粗可细,可宽可窄,既有造型的功能,也有抒情的功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奠定了国画技术的基础。
初学线描以折枝的大花头入手为好,用铅笔写生便于修改,再用墨线重勾定稿为好。
用毛笔墨线重勾时,要注意用笔的变化,随花叶边缘的起伏而起伏,随其翻转而转折,随其结构安排笔的起讫,随其动势注意行笔的疾徐,随其不同质感注意用笔的轻重、顿挫。
一般说,粗线宜于表现肥厚的东西,细线则有挺秀,质薄的感觉,直线坚,圆线柔,干笔枯,湿笔润,线的疏密也能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色彩感。
一幅线描画稿,可以用匀称统一的线条,也可以用多种变化的线条构成。
用墨方面也是一样,一幅白描画可用一致的墨色完成,也可浓浅兼施,求得多样统一。
所有这些变化都由作者尊重感受自由调遣。
熟练以后,顶好用墨笔直接写生,对象的形神、动势、质感等等,常常会启发我们运用笔墨的变化,创出新的技法,塑造出更生动的形象,这对写意画创作特别重要。
写意人物怎么画(写意人物画法步骤详解)

写意⼈物怎么画(写意⼈物画法步骤详解)⼀、写意⼈物画的墨法解析1、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段。
墨⽆笔不⽴,笔⽆墨则死,笔主⽓,墨显韵。
2、好的⽤墨要做到“丰、厚、清、活”3、童中焘先⽣把墨在画⾯上所产⽣的痕迹分成清、润、沉、和、洁五法清者,⽤笔⽤墨,笔路清澈,层层相积,⽆浑浊相;润者,滋润,虽渴亦润;沉者,⾻⽓沉厚,沉则厚,不浮涨;和者,不寡,墨⾊有变化,相济相成,浑然和洽;活者;⾃然⼀⽓。
和与活,相近⼜有区别,活更具有⽣命⽓息的意韵。
1、浓墨法⿊⾊较重的墨浓墨法要笔笔清晰可辨,浓⽽不浊。
不能漆⿊⼀块,成为死墨。
⼜浑然⼀体2、淡墨法墨⾊中偏灰⾊调的⼀类淡墨要见笔,⽅能薄中见厚层次,表现⾐饰的质感两种不同⾊度、不同⽔量的墨在未⼲时复加的⽅法先以枯笔皴擦,⼲后再⽤淡墨饱笔浸之,中有笔痕⽽外有墨晕5、焦墨法墨不加⽔便是焦墨,多⽤枯笔,焦墨⾏笔不能⽆笔痕,要笔法清淅,笔要留得住,不能浮滑。
否则墨韵枯槁,⽣趣全⽆,乃为死墨。
以⼲笔焦墨破之,墨彩相互交融,浑然⼀体。
指以⼤笔阔迹画于绢素上,往往整纸墨⾊晕化开来,看似婆墨,实为⽤笔画成。
7、宿墨法是隔夜的⼲墨加⽔形成墨⽔相离,含有渣滓的墨。
画中⼈物及背景皆以宿墨画成,笔迹清晰,反复勾染,⽔⽓淋漓,画⾯空灵⽽不失厚重,苍茫中透着透润之⽓。
是不勾线,直接画较⼤⾯积的⿊块,兼以皴擦,直接表现形体的⽅法。
以⼤笔侧卧出之,笔尖蘸浓墨,笔根变淡,笔迹有⾃然的浓淡变化。
9、冲⽔法是墨线勾好后,将⼲未⼲是以清⽔或淡墨⽔⼤⾯积冲染,使未⼲之墨化开⽽已⼲的墨保留住原来笔形的⼀种⽅法。
10、积墨法是⽤同⼀种墨⾊或不同墨⾊层层重叠积加之法。
⽤积墨法时,笔法要松灵,要能见笔痕,笔与笔之间要留有空隙,不然⽤感到'腻’有⿊⽓。
⼆、写意⼈物画的笔法解析写意⼈物画⽤笔内容包括起笔、收笔、运锋、转折、提按等⽅⾯,其中体现在写意⼈物画的整体视觉效果有笔⽓、笔⼒、笔速、和笔势。
1.笔⽓笔⽓是⾏笔时表现出来的精神⽓质.⼈与⼈之间的精神⽓质不同,展现出来的笔⽓也有所不同王⼦武⾏笔沉着稳健,每⼀笔都凝神⽓静,且枯笔较多,笔⽓冷峻,画⾯⽓氛肃然任伯年⾏笔如风驰电掣,⽓息贯通,使画⾯产⽣灵动之感齐⽩⽯⽤笔⽓格⾼远饱满,沉稳厚重,画⾯天趣⾃然2.笔⼒笔⼒就是⽤笔的⼒量感.有⼒量感的线条坚硬⽽有韧性,有形式美感。
中国写意人物画头像写生

中国写意人物画头像写生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李勇辉起稿首先要考虑画幅的布局,主要看平面构成的形式感觉是否稳定好看。
比如人物太居中,虽然稳定,但又不好看;人物太偏——或偏上、偏下、偏左右,可能好看,但又不稳定,这种视觉上的形式美感,要靠很多对比因素去完成。
所以起稿布局一定要从形式感觉出发来确定认为的空间位置。
其次是通过观察得来的直觉感受来确定表现方法。
所谓直觉感受,即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比如同样的画老人,一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和一位饱经风霜的山区老农,无论在气质、负色、形象都迥然不同。
前者你可能在细润中去寻求表现手法,后者你可能会在苍劲中去寻求笔墨情趣。
这种直觉感受有对象的精神、形体、气质等方面的客观感受,也有画者主观方面的认识,体验和艺术追求。
为什么很多人画同一个对象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呢?这就是主观因素的作用。
其三,是根据自己确定的表现手法来勾稿子。
一般用木炭条或淡墨线勾稿,画写意人物的勾稿,那就不像画工笔画那么的细微具体,但是大的关系要准确肯定,精神气质和外形特征在勾稿子这一步基本定下来。
比如脸形、眼与嘴的细微表情变化,身体动势的主要关节部位等,一定要画准确肯定。
起稿实际上是对形象的初步认识过程。
这一步宁可多花点时间,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起稿着一步不要马虎从事,不要怕别人说你笨。
尤其初学者更要认真对待,画人物不同于画山石,形象的准确性很重要。
很多人不愿意画人物,或者不敢画人物,恐怕造型的难度大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落墨落墨是最关键的一步,写意人物画的成败主要是看笔墨处理的好坏。
写生练习一般从头像、半身到全身、二人以上组合的顺序进行。
下面我们以头像写生为例来谈笔墨的处理。
起稿完成之后,落墨可从头部主要结构线画起,以勾外轮廓为主。
保持大框架的笔调基本一致。
在作画过程中,始终保持整体观察,全局处理,不要长时间死抠某一部分。
画头发时我们可以根据对象的发式来决定,下面我们来看头发的具体画法。
(图片)画头发通常使用两种方法:一是先用焦墨画结构,以见其“笔骨”。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水墨人体写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以简洁的笔触和墨色表现人体的形态、姿态和神情。
这种绘画方式注重捕捉瞬间的气息和动态,通过精神的把握和笔墨的运用,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生命力。
下面将介绍水墨人体写生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准备一支纯毛的毛笔,以及一些不同粗细的宣纸。
其次,需要一些水墨颜料和水盘。
此外,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绘画场所和模特。
第二步: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时,首先要观察和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
可以从远处观察人体的轮廓和姿态,注意人体的比例和平衡。
通过用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人体的轮廓,使其呈现出流动的感觉。
第三步: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在继续写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
可以用粗笔勾勒出人体的主要骨骼,如脊柱、肩膀和髋部等。
通过准确的构图和线条,使人体的形态更加立体和有力量感。
第四步:表现人体的肌肉和曲线人体的肌肉和曲线是水墨人体写生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用墨色勾勒出人体的肌肉线条和曲线,表达出肌肉的丰满和柔软感。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避免过度描绘肌肉细节,保持笔触的简洁和流畅。
第五步: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水墨人体写生不仅要表现人体的形态和姿态,还要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
可以通过细致的线条和墨色,表达出人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观察和感受模特的表情变化,用笔墨捕捉其中的细微之处。
第六步:运用水墨的特点水墨人体写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水墨的特点。
可以利用水墨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在绘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效果。
可以运用水墨的深浅和浓淡,来表现人体的光影和质感。
同时,要注意控制水墨的用量和墨色的变化,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第七步:勤于实践和观察水墨人体写生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观察的艺术。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水墨人体写生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同时,要勤于观察生活中的人体,注意捕捉人体的各种动态和变化。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观察,可以提高水墨人体写生的水平和创作能力。
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策略阐释

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策略阐释写生是绘画的一种学习方法,指以生活实景为对象,现场绘制或摹写,以便深入了解所观察物体形态、轮廓、色彩、姿态、气息等方面,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
而写意人物画写生则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以下将结合个人经验,阐释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策略。
一、前期准备在开始写意人物画写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
例如,要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如铅笔、钢笔、水笔等;要寻找适合绘画的场景或人物,如公园、街头、戏曲演出等;要熟悉绘画基础理论和技法,如线条、构图、比例、色彩等。
二、现场观察在确定写生场景和人物后,要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时,要仔细观察人物的比例、形态、姿态、动态等方面特征,同时还要观察周围环境的色彩、光影、质地等要素。
观察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重点把握人物的面部特征、衣着特点和动态表现。
三、快速构图在进行写生时,一定要快速构图。
首先要确定绘画的尺寸,然后迅速地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勾画出来。
构图要遵循“大格局、小调整”的原则,先构建大框架,然后进行小调整和润色。
四、把握形体结构写生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把握形体结构。
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结构,如身材、身体比例、身体透视等方面。
在绘制时,要先确定主要的线条和形态,然后再逐步细化细节,不断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五、注重色彩写生中,色彩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
要注意捕捉现场的色彩特点,如光影变化、色块分界、明暗关系等,通过细腻的色调把握人物的肤色、衣物颜色和周围环境的色彩变化,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六、做好学习笔记在进行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时,要做好学习笔记。
例如,记录绘画技法、颜色运用方法、构图思路等方面,可以让学习者在反思和复盘时更加清晰明了,提升学习效率。
七、多次实践在进行写生学习时,多次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素养,加深对写生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快速构图、准确把握形体结构、注重色彩、多次实践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意人物画写生方法步骤
写生是写意人物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研究中国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角度讲,写意人物画写生过程可分为如下步骤:
一、观察
观察是写生的开始,是动笔前的准备。
观察一般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
所谓动,即主动与模特交流使其进入自然状态,以便准确地把握人物神情,其次可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以便选择最佳的写生角度与位置所谓静,即是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研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体貌特征,以便准确的描绘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观察的同时,也是打腹稿的过程,是将客观的人物经过一番艺术处理,便其变成一种心象,一种艺术元素和一种艺术语言的过程,这便是观察的目的,同时也是观察的任务。
二、起稿
起稿是观察的深入,是心象转化为绘画的初级图像,在写生的初级阶段,起稿是必需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其目的是深化观察,研究造型,为落墨做好充分的准备,起稿的任务:第一是经营位置(构图)合理,艺术地将人物安排在画面之上;第二是以形写神(造型),准确生动地将人物描绘在画面上。
起稿的方法:写意人物画一般采用易于修改的工具(木炭条)起稿,其用笔用线尽可能接近毛笔。
这样为落墨用笔提供了方便。
三、勾勒
勾勒是写生落墨的开始,是以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对写生对象的艺术表达。
它们成败关乎全局,其重要性则不言自明。
因此,在落墨前要求学习对其作品的完整效果有所设计,选择适当的笔墨程序,以便决定勾勒时选择最佳的用线效果。
在勾勒的过程中,笔墨的运用都围绕人物的形神展开,线的精细、浓淡、方圆、干湿、快慢的选择以最能表达人物精神风貌,个性特点为原则。
四、皴、擦
皴擦是勾勒的延伸,是以另一种用笔方式(侧笔)对前一种用笔方式(中锋)的补充。
其作用在于丰富画面,表达质感,强化节奏、协调统一。
其方法是:一般采用枯笔侧锋,长短相兼的用笔方式。
五、泼墨
泼墨是写意人物画中常常使用的方法。
其作用是协调关系,增加厚度,拈实为虚,调整节奏。
其特点是:笔酣墨畅,大笔概括,随形写意,墨韵传其方法可分为两类:一为表现体积关系,其接近于西洋画之明暗表现方法,二为表现结构关系,注重传统写意对总体关系的表达。
其用墨可分为两类:一
为泼淡墨保留勾勒之效果,二为泼浓墨,重构画面之笔墨关系。
六、着色
中国画着色的基本原则是“随类赋彩”(谢赫“方法论”: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转移摸写)
写意画也不例外,写意人物画之着色,一般重点放在面部与手部以及个别的衣着色彩的处理上。
七、整理
写生进入尾声,在画面上进行的协调工作称之为整理,整理的任务有三:第一、完成面部的刻画和手部的描绘;第二、丰富衣着与身体的用笔用墨;第三、协调头与手,头与身体的主次关系。
整理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强调和削弱;强调主要部位,如面部,手部和画面主要的结构部位。
削弱次要部位,如衣服的次要衣纹和一些不表达结构的部位。
整理的目的,在于调整整个画面的主次关系,笔墨关系,虚实关系等。
使每一种关系进入协调、有序、互为依存的艺术状态。
八、题款盖印
题款盖印是中国画之传统,同时也是一幅中国国作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题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长款”,内容丰富、字数众多;一
类为“穷款”内容单一,只提姓名。
提款之长短和位置,一般根据作品需要而定,特别是位置它与画面的构图紧密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