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课程考核说明与综合练习
少年儿童文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

少年儿童文学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11.少年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及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花的梦》、《森林手记》、《快乐王子》三部作品谈谈你的认识。
(50分)要求: 可以全面、综合阐述, 亦可就少年儿童文学某几方面的功能与美学特征进行阐述, 发表个人观点。
不少于800字。
1)三个美学特征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梦幻色彩、忧郁情调、幽默意味三个方面。
(2)具体阐述梦幻色彩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少年文学的梦幻色彩表现两种情况: 一是豪壮奔放的梦幻美。
少年在生理上已接近成人, 充满青春活力, 有太多精力需要发泄, 对未来充满幻想, 所以其梦想带有豪壮奔放的色彩。
二是温婉柔情的梦幻色彩, 这是因为外部世界的诗意与少年心中的梦想合拍共振。
(3)具体阐述忧郁情调的内涵和产生的生理心理因素。
这种忧郁情调又可为平和冲淡的忧郁美和深沉浓郁的悲剧美。
少年阶段的生命特征基本上是成长, 而成长是一个夹杂着喜悦和痛苦的蜕变过程。
因此, 少年文学往往要描写少年经过种种磨难达到再生。
这就使少年文学具有了一种多愁善感的忧郁情调。
(4)具体阐述产生幽默情调的生理心理因素。
青春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生命力, 让少年的生命在整体上洋溢着一层欢快愉悦的幽默意味。
少年文学的幽默感主要依赖于少年矛盾性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2.少年儿童文学的母题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试以马克·吐温、林格伦、曹文轩的作品为例加以论述。
(50分)要求: 在感悟相关作品、深入理解少年儿童文学母题和艺术表现理论知识的前提下, 阐述你的看法, 发表个人观点。
不少于800字。
一、儿童文学的母题是“顽童型”。
“顽童型”母题有以下特性: 幻想性、冒险性、新奇感。
比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和哈克贝利, 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中的皮皮, 都是儿童阶段的孩子, 都是一些精力过剩、淘气贪玩、异想天开甚至是离经叛道的“顽童”, 他们久久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成为儿童文学的“大腕明星”。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儿童文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9年8月课程考试儿童文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26eef89eb172ded63b774.png)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考核试题(总分 100分)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散文幼儿散文是内容、文字符合儿童阅读、理解的散文。
主要帮助幼儿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使他们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颠倒歌在我国俗文学园地有一种别有意趣的颠倒歌,它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打油诗体,其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
这种歌因为其幽默谐噱的民间趣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意味深长的颠倒歌又叫反常诗,又叫撒谎歌,是我国诗歌园地里有一种颇为有趣的反义诗,这类诗多为民谣打油诗,虽名不见经传,却广为流传。
3、图画书图画书是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它不同于我们平时所称的“图画读物”“图画故事”“连环画”“小人书”,同一般带插图的书也不相同。
4、幼儿戏剧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戏剧。
以幼儿为对象,以人物对话为主,辅以动作、表情等手段进行无他表演,供幼儿观看或直接参与表演。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幼儿文学常见的三大主题。
答:幼儿文学的三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优良品质方面的主题。
2、简述儿童读物与儿童文学的异同。
儿童读物是人类社会专门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适合于他们阅读,接受的出版物。
儿童读物的范围要大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儿童读物的一种。
儿童读物也常常采用一些形象化的文学手法,但它与儿童文学仍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作品中的一种有机构成,而不只是知识内容的形象性手段,相反,儿童读物可以是非文学性,也可以吸收、采用一些文学手法,但这引起文学手法运用只起辅助的作用。
并不具备独立,完整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因此,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的概念。
3、简述幼儿生活故事的内涵及特点。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目录《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一、课程说明 (1)(一)课程定位与作用 (1)(二)课程目标 (1)(三)教学大纲 (2)二、大纲说明 (2)第一单元初识儿童文学 (2)第二单元儿歌 (2)第三单元儿童诗 (3)第四单元童话 (3)第五单元寓言 (3)第六单元儿童故事 (4)第七单元儿童散文 (4)第八单元儿童科学文艺 (4)第九单元儿童图画书 (5)第十单元儿童卡通读物 (5)第十一单元儿童戏剧文学 (5)第十二单元儿童影视动画 (6)三、课程考核 (6)四、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6)(一)教材 (6)(二)参考书 (6)《儿童文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定位与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多年来,在广泛进行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本课程教师深入幼儿园听课、指导实习和课题研究,了解一线教学对学生儿童文学素质的要求,把课程性质定位为:《儿童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旨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鉴赏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儿童文学创编、讲演的能力,使学生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水平。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定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儿童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改编、创作的能力,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知识•能力•应用”三维一体。
1、知识目标: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通过《儿童文学》这门专业课,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温暖的情怀和健康的人格,陶冶其情操,使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有厚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的儿童文学视野、有较强阅读指导能力和文学活动组织能力,成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水平采用“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编—展示交流—表演讲授”五段式学习实践模式,使学生形成儿童文学鉴赏的能力,具有儿童文学创编、讲演的能力,具有组织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助力。
福师15年8月课程考试《儿童文学》作业考核题目答案

XXX15年8月课程考试《儿童文学》作业考核题目答案XXX15年8月课程考试《儿童文学》作业考核题目答案XXX儿童文学》(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以—6周岁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而创作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主要特征是:(1)明确的教育目的。
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与学前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的。
(2)内容上的知识性。
幼儿文学是以形象化的艺术手法,介绍幼儿所不知道的大千世界。
(3)艺术的趣味性和吸引性。
主要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儿童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达到吸引儿童在游戏性的教育中增长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幼儿文学的主要接受方式是听觉和视觉,而不是阅读。
2、儿歌儿歌(nurseryrhyme),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
3、幼儿生活故事幼儿生活故事是幼儿故事体裁的一个大类,它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4、幼儿散文幼儿散文是为幼儿创作,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寓言有哪些特点?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配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植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
4.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2、幼儿戏剧有哪些特点?1、戏剧活动能够直接给幼儿以娱乐和美的享受,厚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2、剧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蕴含的思想,能够引导幼儿分辨长短,耳濡目染地培养起高尚的风致与情操;3、多姿多彩的戏剧情境也使幼儿获得一些自然和社会的初浅常识;4、简洁明快的戏剧台词可以有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考核说明.

学前儿童文学课程考核说明2009-5-20一、考核对象学前儿童文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全国凡参加该专业学习并选修该课程的学员,均要参加本课程的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作业等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分30%,(四次作业占20%,自主学习表现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总分的70%。
平时形成性考核依据形成性考核册的布置和要求完成,考核成绩也以百分计,占总成绩的30%。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及实际运用的能力。
各试点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期末终结性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成绩乘以70%后,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是课程学习成果的总检验,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要求在90分钟时限内完成。
三、考核依据制定本考核说明的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文字教材《学前儿童文学》(李莹、肖育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二版)。
本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命题的依据。
四、命题原则1.考试命题遵循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掌握在文字教材内容范围内。
2.考试内容应覆盖教材各章,同时注意突出重点。
3.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卷要能考察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各层次试题所占分数比重大体是:识记占20%,理解占40%,分析综合占40%。
4.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三级,即较易、一般、较难,所占分数比重大体是:较易占30%,一般占50%,较难占20%。
五、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为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写作五类,其所占分数比重大体为:填空10%、名词解释20%、简答20%、分析论述30%、写作20%。
六、试题规范解答举例(一)填空题1. 婴幼儿文学与其他种类文学最显著的区别就是语言。
文学:儿童文学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

文学:儿童文学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1、单选正常的言语速度为每分钟多少个音节()。
A.100~200个B.200~300个C.150~250个D.300~400个正确答案:B2、单选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江南博哥))的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
A.0~3B.3~6C.0~6D.0~18正确答案:B3、单选童话采用的拟人艺术手法渊源于()。
A.古典艺术的“意境”审美传统B.原始人类的“泛灵思想”C.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D.现代艺术的“荒诞”观念正确答案:B4、问答题讲述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正确答案:(1)感知和理解讲述对象(2)运用已有经验自由讲述(3)引进并学习新的讲述经验5、单选通过谈话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几种倾听技能,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意识倾听能力B.辨析倾听能力C.理解性倾听能力D.表述倾听能力正确答案:D6、单选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故事是().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B.狐狸列那的故事C.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D.皮诺乔的故事正确答案:C7、单选著名幼儿诗《欢迎小雨点》的作者是()。
A.圣野B.郑春华C.叶圣陶D.柯岩正确答案:A8、填空题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正确答案:科学实验法;自然观察法;调查法9、单选1923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的作者是()。
A.叶圣陶B.张天翼C.陈伯吹D.郑振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10、问答题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正确答案:1.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2.要注意儿童说话、朗读以及唱歌时声带的保护。
11、单选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听、说、读、写4个方面B.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C.倾听和发音两个发面D.模仿、强化、训练3个发面正确答案:D12、问答题简述图画故事书的文字要求。
儿童文学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2.严格的严肃的健康的明朗的3.叙事性4.认知作用5.故事情节典型人物的塑造6.伊索寓言说服往往比压服更有效7.艺术思维8.评价与衡量儿童文学作品二、选择题1.B2.B3.A4.B5.A6.C7.A8.C9.C 10.C三、问答题1.简述儿童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就是:(1)韵文性,作品充满诗意,节奏感强。
韵文体作品、散文体作品中的诗的特色。
(2)直观性,即形象性,具体可感性。
(3)幻想性,幻想就是儿童文学创作思维的基本形式,构建情节的主要方式,形成童趣的重要途径。
(4)叙事性,就是儿童文学艺术样式的总体特征,叙事更有利于突出形象、出故事。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2-6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19-21页。
)2. 童年期儿童文学常见的样式就是什么?它们为何受到欢迎?答题要点: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样式十分广泛,常见的主要有:儿童诗、英雄故事、小说、科幻作品、童话、寓言与散文等。
它们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儿童诗就是幼儿文学中儿歌的自然延伸;英雄故事就是这一时期儿童的英雄崇拜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儿童小说就是婴幼儿期生活故事的发展;科幻作品以其幻想性、探索性、知识性等特点,为儿童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幻想世界;童话也以幻想为特征,篇幅较长、结构较复杂的艺术童话更受欢迎;寓言可以既听故事又长智慧,受到青睐;散文则适应着儿童抒情言志求知的需要,短小的抒情散文、知识性散文更受欢迎。
(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61-63页,《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49页。
)3. 儿童文学批评的作用有哪些?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就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其意义(作用)在于:(1)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2)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具有指导意义;(3)对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建设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文学》期末复习指导与练习

国家开放大学《儿童文学》期末复习指导与练习第一部分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儿童文学》教材是《儿童文学教程》(王泉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内容为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儿童文学的人文价值与美学责任、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与两大门类、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儿童文学的教学应用等)和儿童文学的文学体裁(包括文体体裁的界定、六大儿童文学体裁的分类及其分析与作品鉴赏等)。
考试内容基本不超出该教材范围。
二、组卷原则试卷组合主要依照“难易适中”的原则进行。
考核要求一般分为三个个层次:了解、掌握、重点掌握。
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大纲规定的)有初步的认识;掌握是要求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具体问题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能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外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述;能够对教材内或难度一般的课外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评述;能够结合理论分析儿童文学作品,阐释儿童文学现象,评议儿童文学思潮,开展儿童文学创编。
原则上一套试题有一定难度的部分(了解部分)占试卷总分值约40%,体现一定离散效果的较难部分(掌握与重点掌握部分)占试卷总分值约60%。
三、试题类型考试题型分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满分100分;填空题(每空1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0%,判断题(每小题2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20%,简答题(每小题10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0%,论述题(每小题30分)占试卷分值比例为30%。
四、考核形式本课程的考核形式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部分考核的内容和要求上编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关键问题1.考核目的了解儿童文学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层次划分、儿童文学的主要特征等内容,等等。
为儿童文学的学习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课程考核说明与综合练习第一部分考核说明一、课程考核相关说明(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考核要求儿童文学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学员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提高儿童文学修养;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寓言、儿童散文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初步学会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和童话等。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要求,本课程考核将着重于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运用知识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以及编创能力。
(二)课程考核的对象和方式本课程考核的对象是幼儿师范专业的学生。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
其中,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占总分的20%,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80%。
本课程平时作业是课程考核的组成部分(形成性考核),分为记分作业和不记分作业两部分。
形成性考核合格(即完成省校统一布置的4次记分作业,且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期末考试。
记分作业由各教学点面授教师认真批改、撰写评语、客观评分,并在期末考试前1个月做好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上交教务处。
学生的每次作业及评定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均要存档,妥善保管,以备抽查。
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笔试;卷面成绩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课程考核的依据1.《儿童文学引论》(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科方向),王晓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2.《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科方向),王晓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3.《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文科方向),韩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供参考)(四)试题类型与答题要求、举例1.试题类型本课程考核的试题类型主要有:填空题(25%)、选择或判断题(10%)、简答题(15%)、阅读分析题(25%)、创编题(25%)。
2.答题要求(1)填空题:准确无误,没有错字。
(2)选择或判断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3)简答题:要点全面,语言简洁,要求举例的必须要有实例。
(4)阅读分析题:根据题目要求,较为详细地展开论述。
要注意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紧密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分析鉴赏。
理论部分要点要答全面,同时必须结合所给作品作较为详细的分析。
(5)创编题:编创作品要根据儿童文学及其特定体裁的特点、要求进行创作。
3.答题举例(1)填空题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2)选择题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B.象征拟人幽默C.夸张反复写实D.夸张写实幽默答:D(3)判断题儿童文学是给儿童看的文学,所以,一些从成人的立场出发描写儿童生活并抒发感受的作品不能算是儿童文学作品。
()答:×(4)简答题怎样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答: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运用自己的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传达给儿童。
②愉悦性情。
儿童文学尊重和顺应儿童的兴趣爱好、情感、天性,为他们的心灵营造了一个逍遥的乐园。
③开启智力。
儿童文学中有不少体裁以启智为特征。
④健全人格。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是指向儿童的情感,让他们在美的情感愉悦中,明辨是非,学会做人。
(5)阅读分析题阅读寓言《北风和太阳》,回答下列问题:①以《北风和太阳》为例,说说寓言常见的两个组成部分。
②分析这则寓言的主旨。
③以《北风和太阳》为例,说明寓言和童话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提示:①寓言常见的两个组成部分是“身体”和“灵魂”(参见《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第96-98页)。
需结合寓言做具体分析。
②结合作品自己总结分析。
③寓言和童话的主要区别有五个方面:a.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则没有太多的要求,点到即可。
b.在运用拟人、夸张手法的时候,童话要求“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的表达,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c.结构方式不同。
寓言由“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组成;童话则基本上通过形象、情节来表情达意。
d.读者对象不同。
童话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而寓言的创作主要并非为孩子。
e.篇幅长短不同。
寓言篇幅短小,童话则要长得多(参见《儿童文学引论》第134页)。
以上五点还必须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6)创编题(略)(五)学习与复习建议1.针对小学教师的特点和要求,学习重点应放在基础理论知识和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有关知识上,作品的阅读分析也应以童年期的作品为重点。
同时,要适当向非重点内容延伸,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各阶段儿童文学特点的理解。
2.根据本“考核说明”所列的要求,分层次(掌握、理解、了解)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着重培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3.作品选读以童年期儿童文学作品为主,以本“考核说明”所列篇目为重点,达到本课程教学大纲及本“考核说明”所述之要求。
同时,也要阅读一些其他年龄段的优秀作品,注意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以增强分析比较能力。
4.了解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创作的特点以及作品简析的写作要求,平时要进行创编、写作练习。
二、考核主要内容与考核要求(一)《儿童文学引论》部分了解儿童文学所具有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文学的要求,重点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认知儿童文学的常见文体样式,重点掌握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童话和寓言;了解儿童文学鉴赏的特点,掌握儿童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
各章具体要求分述如下:绪论【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特点。
3.了解儿童文学创作上的特点。
【主要内容】1.儿童文学内容的构成。
2.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4.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与处理题材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把握儿童文学的意义。
5.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四多四少”。
6.儿童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第一编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第一章概述【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了解决定儿童年龄特征的三个基本因素和儿童时期年龄阶段的划分。
2.理解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密切关系。
3.了解儿童接受文学的特点。
【主要内容】1.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年龄段的划分。
2.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3.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接受。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婴幼儿文学的基本特点。
【主要内容】1.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了解童年期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特点。
2.掌握童年期文学的范畴,童年期儿童对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要求。
3.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
4.理解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主要内容】1.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化程度。
2.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4.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要求和常见样式。
【主要内容】1.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少年后期文学的范畴、要求和常见样式。
【主要内容】1.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二编儿童文学的文体第一章儿歌【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1.了解儿歌的种类和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作品。
2.初步掌握儿歌创作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1.儿歌的特征。
2.儿歌的类型。
3.儿歌的创作。
第二章儿童诗【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掌握儿童诗的种类和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作品。
2.掌握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3.初步掌握儿童诗创作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1.儿童诗的特征、分类。
2.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3.儿童诗的创作。
第三章儿童故事【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掌握儿童故事的种类和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作品。
2.掌握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童话的区别。
3.掌握儿童故事创作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1.儿童故事的特征、分类。
2.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童话的区别。
3.儿童故事的创作。
第四章童话【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掌握童话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能对童话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
2.掌握童话与儿童故事、寓言、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
3.掌握童话创作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1.童话的特征、分类。
2.童话与儿童故事、寓言、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
3.童话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要求。
第五章寓言【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掌握寓言的特征和常用表现手法,能对儿童寓言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
2.掌握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3.了解寓言创作的一般要求。
【主要内容】1.寓言的特征。
2.寓言的表现手法。
3.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第六章儿童小说【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
1.掌握儿童小说的特征和种类,重点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2.掌握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主要区别。
3.了解儿童小说创作的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1.儿童小说的特征、分类。
2.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区别。
3.儿童小说的创作。
第七章儿童散文【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儿童散文的特征、范畴及分类。
【主要内容】1.了解儿童散文的范畴及分类。
2.了解儿童散文的特征及创作。
第八章儿童报告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和作用。
【主要内容】1.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与形式要求。
2.儿童报告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九章儿童戏剧文学【考核要求】本章作一般了解。
了解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和种类。
【主要内容】1.儿童戏剧文学的性质和分类。
2.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
第三编儿童文学的鉴赏与批评第一章儿童文学的鉴赏【考核要求】本章为考核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