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2 Unit 1教案

Module 2 Unit 1教案
Module 2 Unit 1教案

Module 2 My family

Teaching plans for each period分课时教案

Unit 1 Is this your mum?

Teaching goals 教学目标

1. Language focus语言目标

a. Words and phrases 生词和短语

aunt brother cousin daughter family fa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rent parent mother sister son uncle photo these they mum left dad right who woman next husband front those

1.a photo of

2. on the left

3.on the right

4. next to

5. in front of

b. Key sentences重点句子

1. Is this your family? Yes, it is.

2. This is a photo of Tony's family.

3. What a big family!

4. My mum's parents are on the left.

5. Those are Paul's son and daughter.

2. Ability goals 能力目标

Enable Ss to know family members.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学能目标

Help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about their family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教学重难点

The use of "this, that, these, those"

Teaching aids 教具准备

multi-media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 教学过程

Step I:Lead in

T: Hello, every one. Let’s enjoy the video.

Play the song of "I love my family" on the screen. Let the students watch them. After enjoying the video, ask them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T: What is the song about?

S1: About family.

T: What can you remember about the song?

S2: mother, father, brother...

T: Do you enjoy it?

Ss: Yes, I do.

T: Do you love your family? Yes or No?

Ss: Yes.

Then let the Ss look at some pictures about families.

T: Do you have a happy family? Please show us your photo of your family?

Step II :Look and say

T: Now look at the photo of Tony's family. Let's know his family members, OK?

Lead the students to say the members of family like this:

Then let the students remember the words, and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tep III : Listen and answer

Listen the text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1.Play the tape and have them read and follow

2.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individually. Then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3.Check the answers

1.Linda is Tony’s sister.

2.Liz is Tony’s aunt.

3.Paul is Tony’s uncle.

4.Mike is Tony’s brother.

Step IV : Free talk

Ask and answer about activity 3

T: Is this your mother?

S: Yes, it is.

T: Are these your parents?

S: No, they aren't.

T: Who are the girl and the boy?

S: They are my cousins.

Then show a picture on the screen.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 like these:

A: Is this your sister?

B: Yes, it is.

A: Are these your grandparents?

B: Yes, they are.

A: Is this her husband?

B: No, that's her…

Step V: Language points

指示代词的用法:

This,these,that,those 成为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标示人或事物,其中,this 和that为单数,these和those 为复数。另外,this和these用来指离自己较近的人或物,that和those 用来指离自己较远的人或物。例如:

This is my bike, and that is her bike.

These are my books, and those are his books.

当指示代词所指的事物已确定时,后面的指示代词指人时用he , she ,they来代替,指物时用it和they 来代替,如:

Is this your book? Yes, it is.

Are these your uncles? No, they aren’t

on the left 在左边,on the right 在右边,是表示方位的介词短语,不仅可以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还可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如:My bed is on the right ,and his is on the left.

“in front of”, 在……(范围之外的)前面,“in the front of”在……(范围之内的)前面,例如:

My teacher is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说明老师在教室的外面)

My teacher i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说明老师在教室的里面)

Step VI : Practice

1. Look at the photo of Tony’s family,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_______ is a photo of Tony’s family. His mother’s parents are on the _____, and his father’s parents are on the ______.The woman _____ _____ his mum is Liz. The boy and girl ___ ____ ____ Paul are Mike and Helen.

Check the answers:

(this, left , right , next to, in front of)

2. "Look! Do you know _____ man under the tree?" "Sorry, it’s too far to see___ clearly.

A. this, him

B. that, him

C. this, her

---Look! What's ____ in the sky?

--- It looks like a kite.

A. this

B. that

C. those

Step VII : Sum-up

1. New words: family, father, mother, daughter,

son, left , right, woman …

2.Is this your…? Yes, …

3. 指示代词的用法

Step VIII:Homework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your family.

Is this your …? No, it isn’t.

Are these your …? Yes, they are.

小学英语外研版五年级下册《Module2Unit1》教案

五年级下册Module 2教案 单元重点: 1、学习并会使用重点动词learnt,taught,wrote,studied;学习词汇language,dancer,foreign; 2、学习用过去时描述事件,学习过去时与现在时的对比; 3、学习Did...?开头的问句肯定及否定的完整回答。 Module 2 Unit 1 She learnt English. Review: Let’s review the text of Module 1 together.An old lady talked about her life many years ago. -Many years ago 1) She lived in a small house. She cooked on a fire. She worked in the fields. 2) She didn’t have enough food. She didn’t have a television, a radio or a telephone. -Now She has enough food. She has a big house. She has a TV.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with her grandchildren. Lead-in: Life is different in China now. Yesterday she watched TV with her grandchildren. What about you?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Yesterday I....” . Then T: Yesterday I phoned my friends Ms Wang and Mr Chen. Activity 1: 1. Let’s see what my friends did yesterday. Yesterday she went to work. She taught Chinese. She wrote a book. Show the new words: teach-taught, write-wrote.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数学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补集“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知识点】 1. 并集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Union ) 记作:A ∪B 读作:“A 并B ” 即: A ∪B={x|x ∈A ,或x ∈B} 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说明:连续的(用不等式表示的)实数集合可以用数轴上的一段封闭曲线来表示。 问题:在上图中我们除了研究集合A 与B 的并集外,它们的公共部分(即问号部分)还应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称其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 2. 交集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intersection )。 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 A ∩B={x|∈A ,且x ∈B} 交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拓展:求下列各图中集合A 与B 的并集与交集 A B A(B) A B B A A ∪B B A ?

说明: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 3. 补集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通常记作U 。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 ),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记作:C U A 即:C U A={x|x ∈U 且x ∈A}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A U C U A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4.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 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A ∩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 ∪B ,B ?A ∪B ,A ∪A=A ,A ∪?=A,A ∪B=B ∪A ( C U A )∪A=U ,(C U A )∩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x ∈(A ∩B ),则x ∈A 且x ∈B 若x ∈(A ∪B ),则x ∈A ,或x ∈B ¤例题精讲: 【例1】设集合,{|15},{|39},,()U U R A x x B x x A B A B ==-≤≤=<< 求e. 解: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 、B ,如右图所示: {|35}A B x x =<≤ , (){|1,9U C A B x x x =<-≥ 或, 【例2】设{|||6}A x Z x =∈≤,{}{}1,2,3,3,4,5,6B C ==,求: (1)()A B C ; (2)()A A B C e. 解:{}6,5,4,3,2,1,0,1,2,3,4,5,6A =------ . (1)又{}3B C = ,∴()A B C = {}3; (2)又{}1,2,3,4,5,6B C = , A B B A -1 3 5 9 x

土地资源学 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要素、类型特征、时空变异规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整治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的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了解我国及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分析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室内试验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包括认读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评价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遥感图片相关系列图件;土地自然条件与利用现状调查;模拟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训练。 野外综合练习 要求:掌握学时:8学时 认识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掌握土壤要素观察和样品采集方法。引导学生实地感知土地资源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基本技能及学习兴趣。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及分工 该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是其他专业课如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土地资源遥感、不动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开发等课程的前导课。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地貌学、土壤学等基础知识。 五、教学方式 录像讲授、章节自学、实验模拟、野外实习(录像演示)相结合。 六、成绩评定办法 章节自测、实验或实习报告、在线综合练习(或测试)考试加权评定。 七、教材及教参,期刊名称 教材: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推荐使用教参: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 1.《中国土地科学》 2.《资源科学》 3. 《自然资源学报》 4. 《 Land Use Policy》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故事新编教案

习作: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多看书多思考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龟兔赛跑》这一故事的大概内容:从前,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互相争辩谁跑得快。于是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一决高下。兔子带头冲出,它奔跑了一会儿,就已遥遥领先。心想,早着呢,还可以在树下歇一会儿,放松一下,然后再跑。兔子就在树下坐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而笨手慢脚的乌龟则一路不停地爬呀爬,不一会儿到了终点,成为货真价实的冠军。等兔子一觉醒来,才发觉它输了。 2.如果让重新编一个故事,你会怎么编呢?(板书:故事新编) 二、指导选材,体验难忘。 1.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板书:设想故事结局) 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 乌龟和兔子都赢了。 乌龟和兔子都没赢。 兔子赢了。 乌龟又赢了。 分4组,设计4个故事:由学生分组完成,教师引导。 例文引路: ①龟兔共赢。 兔子和乌龟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决定再来一场比赛!它们一起出发,但是这次却是兔子扛着乌龟,直奔到河边。在那里,乌龟下来,背着兔子过了河。 到了河对岸,兔子再次扛着乌龟,两人一起到达终点。 ②龟兔都没赢。 乌龟和兔子是两个竞争激烈的对手,两个人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一开始兔子跑得飞快,但是它昏头转向,跑反了方向。乌龟呢,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里了。 ③兔子跑赢了: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 兔子非常不服气,它要求乌龟再进行第三场比赛,而乌龟也同意了。这一次,兔子全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的。 知识点二、物体和质点 1.实际物体: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运动过程中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________。 2.质点 (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有________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质量”,但是质点没有大小、体积、形状,它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区别。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3)可将物体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 知识点三、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用来作______________就叫做参考系。 2.选取原则:(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3.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对于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3)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 (4)在同一个问题当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时,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5)无论物体原来运动情况如何,一旦把它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知识点四、坐标系 1.建立坐标系的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__及位置的________。 2.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1)建立何种坐标系要针对物体是在________、平面内,还是空间中运动而定。 (2)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原点、________及单位长度,标明坐标单位。 题型一、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视为质点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Module2 Unit1教案

Unit 1 I can play the piano Teaching aims: 1. To understand conversations. 2. To get to know some verbs and phrases. 3. To grasp the using about “can’. Main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key vocabulary—play, tennis, piano, ride, club, term, board, well, all, worry, teach, then Important points: The key structures—I think she’d like to do sth. Don’t worry about… Teaching aids: tape recorder, video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Say: Would you like to join some clubs. Can you dance? Get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in pairs. Ask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Share the answers. Step 2. Match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book. Let them read through the phrases. Make sure that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1.1 集合 1 2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3 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4 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5 课型:新授课 6 课时:1课时 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8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9 于”关系; 10 (2)牢记常用的数集及其专用的记号。 11 (3)理解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2 (4)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13 法)描述不同的问题。 14 2.过程与方法 15 (1)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16 程,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 17 (2)学生自己归纳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18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9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20 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21 教学过程: 22 一、引入课题 23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24 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25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26 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27 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28 阅读课本P 2-P 3 内容 29 二、新课教学 30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31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32 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33 总体。 34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35 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36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37

《土地利用与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简介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也是土壤学、资源环境管理等专业的重要骨干课 程。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土地利用以及土地规划发展历史、现状、研究实践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讲授土地规划的基础理论;从土地规划思想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土地规划的哲学观以及自然-空间—人类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思想。分别选取代表性规划内容,介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规划模式、规划内容和编制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配合课程讲授,安排了 大量的实验、实习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讲授部分

(二)实验、实习部分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该实践,学生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区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样本;总结、描述其用地特征,并拍照。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到符合下列要求的土地利用类型,描述其特征,拍摄照片,并填写下表。至少要完成8种类型。 本地典型土地利用系统描述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系统。 内容:通过直接观察,找出当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资本情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劳动情况;总结、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找出本地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根据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描述其特征,分析其构成要素。 本省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目的:在学习相关内容后,通过本次实践,使同学们能更好地关注土地利用的现实状况。实践原理。目前,各省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公布实施。通过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可以了解本省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分析结果,并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分析训练。 内容:找到本省的土地利用规划;阅读本省土地利用规划报告,找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与土地利用需求的情况;根据教学内容,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的方法;根据给定材料,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预测与土地利用需求预测;填写相关表格,完成相关报告。

四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unit1it'scheap教案2外研版

Module 2 Unit 1 It's cheap 教案 1新设计 授课内容:《英语》(新标准)(小学一起)四年级下册M1U1 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材依据: 《新标准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1 Unit 1。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够听说的单词和短语:cheap, expensive, send, email, cost 能够听说认读的单词和短语: email 能够听说读写的单词和短cheap, expensive, send, email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学生能运用已学的语言说明物品的特征和价格。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描述物品的形容词,对于相应的句势也有所掌握,本课要从表面的描述上升到理智的选择,学生会开始用英文来思考 .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本单元重点学习的是用形容词来形容物品。主要句型是:This …is…. 以及It’s…. 让学生学会用形容词描述事物。 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准确地用形容词来形容物品。 5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 Greetings: Hello, boys and girls. 2. Sing a song. 3. Free talk: The teacher shows a pencil, and asks the children to describe it. 在学生对形容词有了直观的感知和回顾之后引领学生复习颜色,对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T: Is it black? (Point to the pencil) Ss: No, it isn’t. T: Is it yellow? (复习Is it…?句型,为新授做好准备) 3. Listen and Point. T: Point to something green.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及相互关系。 3.熟记有关数集的专用符号。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含义 教学难点:集合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 (I)提出问题 问题1:班级有20名男生,16名女生,问班级一共多少人? 问题2:某次运动会上,班级有20人参加田赛,16人参加径赛,问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 讨论问题:按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问题2已无法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这是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用集合的语言加以描述(板书标题)。 复习问题 x-< 问题3: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数集,点集)(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73的解的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II)讲授新课 1.集合含义 通过以上实例,指出: (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说明:在初中几何中,点,线,面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同样集合也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可描述,不可定义。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问题4: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2.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由以上四个问题可知,集合元素具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a 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a 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成立。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 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若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则称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若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则称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A={2,4,8,16},则4∈A ,8∈A ,32?A.(请学生填充)。 (2) 互异性:即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说明: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对象.因此,以后提到集合中的两个元素时,一定是指两个不同的元素. 如:方程(x-2)(x-1)2 =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 1,1,-2 } (3)无序性: 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 3.常见数集的专用符号 (III )课堂练习 (IV )课时小结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确定性可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用于判定集合的关系。

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硕士自命题考试说明

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硕士自命题考试说明 001作物科学学院 《作物生理学》考察考生对作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生理过程,特别是在逆境条件下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生理机制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运用学习的知识分析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生理现象的能力。 《遗传学》考查考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对遗传学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遗传学历史和发展现状的了解。内容涵盖孟德尔遗传、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群体遗传以及新发展的基因组学等。 《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植物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和气象学基础三部分。 《农学概论》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学与作物生产、作物的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品种改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种植制度、现代农业等。 002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的水分代谢,矿物质营养的基本原理,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生殖与逆境生理;核酸、蛋白质、酶及维生素等生命基本物质的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氧化,糖、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代谢。 《植物保护概论》考试内容范围说明:农业有害生物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原理与方法。 《植物保护学》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农业综合知识一(植物保护)》考试内容范围说明: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遗传学基础知识。

003园艺学院 学术型: 《园艺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生长发育生理、环境生理及其生长发育的调节与控制。 《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基本设备、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植物组织培养在园艺植物(果树或蔬菜或花卉或茶树等)上的应用。 专硕: 《园艺植物生物学》: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园艺植物的繁殖,园地选择与建园。 《农业知识综合一(园艺)》: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物防治、园产品安全生产等)。 004林学院 《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森林能量环境,森林物质环境,森林环境中的干扰因素,森林种群的结构与动态,森林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关系,森林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群落演替,森林生态系统,森林地理分布,森林与全球气候变化。 《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导论,森林及其分布,主要森林树种概述,森林的功能,林木良种生产与壮苗培育,森林培育基础及育林技术体系,森林健康,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景观形成因素,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景观生态流与景观功能,景观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数量化方法。 《数理统计》:概率论、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备注:复试时考《数理统计》考生需带计算器)。 005生命科学学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优质教案

习作:故事新编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新编”习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幻想,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 2.能运用在童话阅读中学到的方法,新编故事,进一步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发挥学生想象力,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教学策略 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及“读、想、议、写”几大环节的训练,在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渗透童话写作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习作初稿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大胆创编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 2.抓住主要角色的动作、语言等,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 (1)师引导: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讲?(师指名讲故事)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乌鸦喝水》的故事,大家想听吗?(音频播放《新乌鸦喝水》) (3)生听完故事后思考:这个新编故事新增了一个角色,他是谁?这个新编的故事有意思吗?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 (4)生交流后师小结:新编故事主要讲述了乌鸦在井边用丢石子的老办法喝不到水,一位农民帮助它喝到了水。故事告诉我们“情况变了,不能拿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的道理。语言生动形象,思维独特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2.导入课题。 (1)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改编,关键是要改得合情合理,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就来选择一个童话故事,进行重新编写。(课件出示习作主题“故事新编”)(2)明确童话的特点。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和读过的故事,想一想童话故事的特点。 (3)生交流。(相机出示:1.拟人化;2.蕴含一定的道理;3.想象丰富;4.故事情节完整) (4)师小结:新编故事,除了要把握好童话的特点外,更要体会一个“新”字。 【设计意图】听故事,讲故事,是学生喜爱的环节。这节课一开始学生便兴趣盎然地听故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由此带领他们不知不觉走进本次习作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板块二明确要求,确定写法 1.回顾《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 (1)师:同学们一定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下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视频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 (2)师引导生讨论:新编这个故事时,从哪些方面考虑,才能更突出故事的“新意”? (3)生自由交流后师小结:可以从改变故事的主人公,畅想故事的情节,改变故事的中心等方面入手来突出故事的“新意”。 2.设想新编故事的结局。 (1)师引导:如果让你来新编《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会从谁的角度去编呢? (2)生自由交流。(师提示:站在谁的角度,谁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从赞扬它的角度出发) (3)师引导:明确了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再来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先在小组内讨论。 (4)生小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5)设想“龟兔赛跑”可能出现的多种结局。(出示不同的结局) 3.想象新编故事的情节。 (1)师引导:假如我们选择了“乌龟又赢了”这个结局,你认为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兔子在赛跑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乌龟又是运用什么方法赢得了比赛呢? (2)生大胆想象,自由交流。

三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2 Unit 1(1)教案 外研版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MODULE 2 Zoo Unit 1 They're monkeys 教材分析 作为第一课时,本节新授课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动物的Dialogue,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抓住时机,把本课时变成新授,听力及拓展学习相结合的学习过程。本课时基本不存在比较难的新句型,主要设计到了描述动物的句型:What’s this? It’s … /What are they? They’re …句型,学会日常用语交际,重点要操练其用法。 Unit1通过学生们在动物园的游览呈现了询问动物,说明动物,介绍动物特点的语言结构。教师应在课上充分利用配套的教辅材料,让学生看、听、说,并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对话进行表演,本节课需要进一步强化复数的概念, (学生在上册How many 一课中已经学习了复数的表示方法),这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的使用空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Unit 2中学生会学习更多描述动物外形特点的形容词,并学习一首有趣的歌曲,教师应多让学生描述较为熟悉的小动物。本单元中还出现了二十六个字母中的前三个字母Aa, Bb, Cc,要求学生能、听、说、读、写这三个字母,并分清大小写字母,初步了解这三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常见发音,学会运用字母顺序做事情。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本节课的课文内容。 (2)进一步巩固What’s this? It’s…/What are they? They’re …句型。 2.语言技能目标 (1)能用所学的知识描述不同动物名称及其特征。 (2)能够模仿录音,跟读课文中有关描述动物的句子,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朗读和背诵课文。3.学习策略目标及学习任务 通过玩游戏、猜动物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What’s this? It’s a tiger. It’s big. What are they? They’re monkeys. They are small. 4.运用任务:询问动物;说明是什么动物;介绍动物的特点。 5.情感态度目标:热爱大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动物朋友 6.文化意识:了解英美国家小朋友饲养宠物,关爱动物的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1. 在情景中运用big, small, fat. 2. 课文对话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全套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 70页)——————————————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土地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08075101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学时数:16 学分数:1 执笔者: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8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入学的专业导论课,为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课程以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方法。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产生浓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土地和土地科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简介、土地科学简介、土地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地科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了解土地的概念,土地的属性,掌握土地的科学的学科体系以及与土地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2.土地资源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资源学简介、土地资源的研究简史及发展前景、我国土地资源介绍。 掌握土地资源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3.土地经济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掌握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地租与地价理论;了解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规模经济原理。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4.土地利用规划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理;了解土地利用规划总述及土地利用专项和详细规划。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5.土地法学与土地行政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法的渊源及其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掌握土地法学理论与体系、土地行政的概念与职能;了解土地行政组织与土地行政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6.地籍学(2学时) 主要内容:地籍制度、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不动产登记。 掌握土地调查与土地分等定级;了解地籍制度;理解不动产登记。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7.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学时) 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理解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掌握可持续发展理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8.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土地信息系统(2学时) 主要内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了解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土地信息系统构建。 (教学方式:讲授2学时) 附:学时安排表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一课堂讲授为主,应根据学生平时听课的情况以及作业情况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与习题课,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课后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内容。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以土地资源的学科为基础,由于学时比较少,授课时应精讲,重点讲土地资源管理的主干学科。通过有限的学时,使学生尽快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讨论

Module2unit1教案《1》

MODULE 2 TEACHING PLAN Content:Module 2 Experiences 一、题材内容 本模块以经历为话题,语法重点是现在完成时句子的用法, 并能谈论自己和他人的过去经历。该话题为学生所熟知,非常有利于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操练,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结构的同时,既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又能熟练介绍自己或他人过去的生活。本模块的learning to learn栏目介绍了迪斯尼乐园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应用寻找细节的阅读技巧,能将单词与释义相匹配。教学中教师应随时随地以课本为出发点,灵活利用各种素材组织教学过程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 2)语言技能:

3)学习策略 4)文化意识: 5)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描述过去生活,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克服困难,在新环境中进一步树立准确的语言学习观。 6)任务:能够运用动词现在完成时表述自己或他人过去的经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掌握描述过去经历的基本词汇,读懂含有现在完成时的句子,掌握动词现在完成时的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和否定回答形式和用法。 难点: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和用法。 教学方法 基于课程改革的理念及“第二语言习得论”,培养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主体精神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和素质,运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围绕核心任务,设定小任务,开展和谐愉悦的课堂活动,强调兴趣第一的原则,初步设计“P—T—P”自主学习立体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二、教材处理

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年级数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 面,很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 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 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准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实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相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 人们能意识到这 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叫集合(set),也简 称集。 3.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 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 个体(对象),所以,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 记作aA(或a A) 5.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 故事新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习作故事新编》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多看书多思考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续编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乐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发掘创新思维。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你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一起来讲一讲,说说结局怎样?(引起学生兴趣) 2.引出习作内容。(如果让你重新编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会怎么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习作内容)故事新编 二、审题。 1、什么是故事新编? 所谓“故事新编”,即在作文中,根据成语故事、民间故事或名人名作中的人物,重新演绎故事,使其成为一种崭新的故事的写法。“故事新编”贵在于“新”。它既不是对原著故事的简单概括,也不是为原著写续篇,而是在原来的主题、人物、情节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思想内容。 2. 新编这个故事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才更能突出故事的“新意”? 可以从改变故事的主人公,畅想故事的情节,改变故事的中心等方面入手来突出故事的“新意”。(板书:主题新环境新人物新情节新) 三、展示想象。改换情节 1.出示新编故事内容:《龟兔赛跑》 提示学生先设想一下故事的结局,指出采用的是结局倒推法。 1>乌龟和兔子都赢了 2>乌龟和兔子都没能赢

3>兔子赢了 4>乌龟又赢了 2.师给出结局,让学生分组讨论:假如乌龟赢了,原因可能有哪些?(兔子跑错方向了、乌龟使用了宝葫芦……) 3.师指导总结: 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乌龟赢得比赛的原因:1、兔子的原因,2、乌龟的原因 兔子:路遇不测急中出错遇到诱惑 讨论:除了课本中提到的,还可能有哪些原因使兔子失败了呢? 讨论:除了课本中提到的,还可能有哪些原因使兔子失败了呢? 兔子追蝴蝶、避雨、替爷爷摘白菜(联想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 总结:在使兔子失败的原因中,除了因为兔子自身的缺点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兔子助人为乐,使自己在比赛中失败。 乌龟:赛程变化借助工具 4.讨论:乌龟又有哪些原因使自己再一次赢了比赛呢? 5.在《龟兔赛跑》的故事新编中,我们采用的结局倒推法,针对不同的故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续编法,人物改编法,故事扩编法等。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打开思路(荡秋千、插上翅膀……) 6.确立故事结局后,怎样写内容呢? 在把握故事结局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细致地描写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将人物的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可利用周边环境衬托人物的状态,使描写生动、形象、具体。 7.新编故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1>新编故事,必须要读懂原故事,不能违背原故事的特点。 2>新编故事,必须要充分的想象。但想象要大胆、新奇,合理。 8.小组活动:对《龟兔赛跑》进行故事新编 1.选择一个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提醒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总结:写好主要内容,就要充分抓住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细致地描述(细节描写),或利用周边环境衬托人物心理,才能使文章具体生动。 四、范文引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