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合集下载

眼底血管造影教学

眼底血管造影教学

眼底血管造影教学眼底血管造影【教学要求】1.掌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根本原理、常见的正常与异常荧光征象;2.熟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应用;3.了解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的根本原理和临床运用。

【内容】概述一、眼底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从肘静脉注入,利用眼底照相机和特定的滤光片,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过程的一种检查方法。

二、分类:分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fluorecence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两种。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荧光素钠为造影剂,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情况,凡使眼底组织的内外屏障功功能受损的眼病均为FFA的适应证。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以吲哚青绿为造影剂,反映脉络膜血管的情况,有助于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渗漏等情况。

使用红外线作为激发光,可穿透视网膜色素上皮、较厚的出血和渗出物,清晰地显示脉络膜的血液循环状况,对于发现脉络膜或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有其独特之处。

临床主要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脉络膜肿瘤、多种脉络膜炎等病变的检查与诊断。

1 目前临床运用较广的是FF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眼科检查技术,被称为20世纪眼科界对于视网膜循环形态研究的两大突破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该项技术日趋完善。

FFA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可以动态地观察眼底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第一节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根本原理和方法一、根本原理用荧光素钠为造影剂;在蓝色光波的激发;荧光素发出黄绿色荧光;提高视网膜血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得以了解情况视网膜血管的细微结构和微循环的变化、以及视网膜血管的病理生理改变。

〔一〕荧光素的根本性质1.荧光素在吸收一定波长的激发光〔490nm蓝色〕后,那么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520nm的绿色〕——选择滤光片的依据。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知识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相关知识
(10-15”)
③ 视网膜动静脉期:动脉充盈之后和微静脉充盈之前
为毛细血管期,或称动静脉期(15-30”)
④ 视网膜静脉期:从静脉任何一支血管出现层流至
静脉荧光消失(30-60”)
⑤ 晚期:注射5’后,主干血管内荧光明显减弱或消失,
视盘边缘残留荧光,背景荧光中,可见视网膜脉络 膜血管荧光虚空影
静 脉 期
1 1. 网膜静脉层流
3
1
2. 脉络膜完全充盈
2
2 3. 视盘缘巩膜染色 4. 排空的脉络膜血管
4
视网膜循环分期-Hayreh分5期
① 视网膜动脉前期:(9-10”) ② 视网膜动脉期:动脉开始充盈到静脉充盈之前
(10-15”)
③ 视网膜动静脉期:动脉充盈之后和微静脉充盈之前
为毛细血管期,或称动静脉期(15-30”)
③ 视网膜动静脉期:动脉充盈之后和微静脉充
盈之前为毛细血管期,或称动静脉期(1530”)
④ 视网膜静脉期:从静脉任何一支血管出现层
流至静脉荧光消失(30-60”)
⑤ 晚期:注射5’后,主干血管内荧光明显减弱
或消失,视盘边缘残留荧光,背景荧光中, 可见视网膜脉络膜血管荧光虚空影
动 脉 期
2
1. 睫状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循环分期-Hayreh分5期
① 视网膜动脉前期:(9-10”) ② 视网膜动脉期:动脉开始充盈到静脉充盈之前
(10-15”)
③ 视网膜动静脉期:动脉充盈之后和微静脉充盈之前
为毛细血管期,或称动静脉期(15-30”)
④ 视网膜静脉期:从静脉任何一支血管出现层流至
静脉荧光消失(30-60”)
⑤ 晚期:注射5’后,主干血管内荧光明显减弱或消失,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课件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课件
影响因素:如受检者年龄、血管粗细, 心脏及血流速度;所用荧光素浓度,注 射技术及造影技术的熟练程度等均有关。
13
肘前静脉→右心→左心 →主动脉→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眼动脉→视 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 短动脉/。。。
八、荧光血管造影正常过程
✓ 视网膜动脉前期或脉络膜循环期 ✓ 视网膜动脉期 ✓ 视网膜动静脉期 ✓ 视网膜静脉期 ✓ 晚期或后期
15
1.脉络膜期(动脉前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尚未 充盈前的阶段;
✓ 地图样斑块; ✓ 视乳头也出现朦胧荧
光。 ✓ 睫状视网膜动脉存在,
此时会显影。 ✓ 比CRVO提前0.5-1秒 ✓ 3-5秒,>5秒异常
16
睫状视网膜动脉/视乳头朦胧荧光影
视网膜循环分期
动脉期
动静脉期
视网膜动脉完全循环时间1-2秒,>2秒
4
四、 禁忌症
收缩压>180mmHg 舒张压>110mmHg 空腹血糖>10mmol/L 心肝肾功能不全 有哮喘病史 有严重的过敏史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严禁散瞳者 空腹
5
五、药物体内过程
✓ 分布
60%—80%的荧光素钠在血液中与血 浆蛋白(白蛋白)结合,不能发出荧光; 20%游离在血中,可被蓝光激发出荧光。
静脉期
后期
视网膜动脉充盈-静脉完全充盈 8-12秒,>15秒
19
黄斑拱环/黄斑无血管区(FAZ)
常见异常荧光及其临床应用.21Fra bibliotek底组织的屏障功能
1.视网膜内屏障
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紧密→蛋白质、荧光素不能 通过血管壁
2.视网膜外屏障
色素上皮紧密连接复合体→阻止脉络膜荧光素 向视网膜内渗流

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可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外伤、肿瘤、血管样条纹症等多种疾病,且多位于黄斑区,甚至在中心凹下,严重影响视力,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且易复发,因此探索CNV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手段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而制作出适宜的CNV动物模型是CNV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的主要途径,本研究拟寻找客观可靠的方法对激光诱导的兔眼CNV是否形成进行鉴定。

1材料和方法1.1动物:色素兔16只〔32只眼〕,体重2.0〜2.5kg,雌雄不限,由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前双眼前后段检查均正常。

每只兔随机取一侧眼为实验眼,另侧眼为对照眼。

1.2试剂:20%荧光素钠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股份产品〕。

仪器:氫激光机〔德国Zeiss公司产品〕;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摄像机〔日本Canon公司产品〕;第三代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3德国Zeiss公司产品〕。

1.3激光造模色素兔经耳缘静脉注射2%戊巴比妥钠30mg-kg-l 麻醉,双眼滴用复方托毗卡胺滴眼液2-3次,充分散瞳后拍摄实验前眼底彩照,经激光间接检眼镜〔LIO〕用氫激光〔波长为514nm〕在兔视盘下视网膜区域内光凝20个点,激光功率为0.8W,光斑直径为200口m和曝光时间100ms,每两个激光点之间距离约为1〜1.5个光斑直径。

1.4检查方法1.4.1 OCT光凝后兔子分笼喂养,于光凝后1、2、3、4周分别从中随机取4只兔麻醉后散瞳,实验眼行视网膜光凝区水平和垂直线扫6条,扫描线长5.0mm,对照眼相应视网膜区比照检查。

1.4.2眼底彩照、FFA眼底照相后兔耳缘静脉内注射10%荧光素钠〔0.1ml-kg-l〕行FFA 检查。

1.4.3光镜兔检查完后,耳缘静脉内注入过量麻醉药致死,立即摘取眼球,去除眼前节及玻璃体,将后极部眼球壁光凝区剪成5mmx5mm大小,经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后连续切片〔4|jm厚〕,HE 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

实验动物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实验动物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背景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循环分期
动脉前期:视网膜动脉出现荧光前。睫状后短动脉早0.5~1.5秒 动脉期:从动脉开始充盈到静脉开始充盈之前。1~2秒 静脉期:静脉开始充盈到全部充盈或开始衰减。 再循环期:首次视网膜循环后的再次循环。 后期:视网膜荧光完全消退,约在注射造影剂10~15分钟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脉络膜血管
手持式眼底照相加+60D前置镜
新西兰兔眼底图谱
手持式眼底照相
动物眼底结构-狗
颞下支动静脉
Beagle犬眼底图谱
上支静脉 上支动脉
黄绿色透明毯层
鼻下支动脉 鼻下支静脉脉
深色素层
动物眼底结构-鼠
鼠:视盘位于视网膜中央,色淡红,无明显黄斑结构,视网膜 血管为全血管型,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相间排列。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三、眼底荧光造影所见的正常荧光形态
视网膜分层
• 内界膜
ILM
• 神经纤维层
NFL
• 神经节细胞层 GCL
• 内丛状层
IPL
• 内颗粒层
INL
• 外丛状层
OPL
• 外颗粒层
ONL
• 外界膜
OLM
• 感光细胞层
IS/OS
• 色素上皮层
RPE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组织的屏障功能
血-视网膜屏障: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壁内周细胞组成屏障,其他血管 没有此屏蔽功能。 脉络膜—视网膜屏障:RPE间闭锁小带
巩膜荧光
荧光染料经静脉注射后2分钟到几小时,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荧光素,使周围组织着 色,同时使巩膜着色,从视盘近视弧中见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风险及防范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风险及防范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风险及防范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是将造影剂从肘静脉快速注入,利用具有有特定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注的过程。

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是常用、基本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1]。

能协助诊断眼底疾病。

眼底荧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检查,我们要认识该检查的风险和护理对策,协助医生把检查顺利完成,进而提高诊断水平及护理质量。

我科由专门的护士对病人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全程护理。

我们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把检查风险降到最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9月-2011年9月,眼科门诊完成FFA386例,758只眼;其男性265例、女性121例;其中黄斑病变12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126例、视网中央膜静脉组塞64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疾病31例,其他43例。

1.2可能发生的风险(1)病人有基础疾病,因对造影检查很紧张,对长时注视前方不能承受,出现血压升高,造成检查中断。

(2)造影剂过敏, 轻者头晕、呕吐,重者甚至过敏性休克。

(3)检查体位不当,造成眼底拍摄图像模糊,不清晰。

(4) 因注射不当或胳膊移动,针尖穿破血管,造成造影剂渗漏。

(5)暗室中连续拍摄的闪光感,使病人出现暂时的视物模糊和眩晕感。

(6)仪器原因造成检查中断或解释不到位可引起病人不满或投诉。

(7)散瞳不充分,周边眼底暴露范围不好,影响诊断。

1.3 结果 386例FFA检查病人诊断正确率98.7%;无一例因配合不好,造成拍片不清晰;无一例穿刺失败;无一例因其他疾病的发作造成检查中断;无一例因解释沟通不好,发生投诉或不满意。

2 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2.1防范不宜造影的因素(1)询问有无禁忌症,如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闭角性青光眼等。

(2)检查前常规测血压、脉搏。

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

(3)了解是否作过可能损伤角膜上皮的检查,如前房角镜、三棱镜、A超等。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ppt课件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ppt课件
4 YOUR LOGO
荧光素的性质(二)
• 在静脉注射后,经肝脏代谢以及由肾脏分 泌,可将皮肤和粘膜染成黄色,同时尿液 变黄,24-36小时后才能消退
• 吸收光在蓝光范围 (490nm) • 发射光在黄光范围 (530nm)
5 YOUR LOGO
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的存在是 FFA应用的理论基础
荧光素钠的使用
• 静脉注射:10-20mg/kg,成人一般用20%的荧光素 钠3-5ml,快速静脉注射
• 口 服 : 用 于 儿 童 及 不 能 静 脉 注 射 的 成 人 , 2530mg/kg,配成2%的水溶液口服,约5分钟后在眼底 出现荧光。
12 YOUR LOGO
• 荧光素钠
静脉注射
13 YOUR LOGO
15 YOUR L 角度大,拍摄范围大,眼底像放大倍数小;角度
小,视野小,眼底像放大倍数大 • 应按顺序拍摄,尽量包括全部眼底。先后极部,
再周边部,每一照片有一定的重叠,有利于后期 的眼底拼图
16 YOUR LOGO
患者进行眼底照相的常用模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1 YOUR LOGO
荧光血管造影简史
• 1882 – Ehrlich 将荧光素引入眼科学研究领域 • 1910年,Burke采用口服荧光素钠,首次见到视
网膜与脉络膜荧光 • 1930年,Kikai于动物静脉注射荧光素,采用特
殊滤光片观察到眼底血管荧光 • 1954年,Maumenee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同时观
• 出血区遮蔽荧光
36 YOUR LOGO
早期及晚期渗漏(CNV)
• 早期花边样高荧光 (classic)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杨丽芬;沈丽华;董丽萍【摘要】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简称FFA)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的静脉内,经血循环到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的波长光(蓝光)激发下而产生黄绿色荧光,用快速摄像机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

用于观察视网膜循环的动态变化及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在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过程中,部分患者过敏试验阴性仍出现不良过敏反应,现将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410例患者行FFA检查,造影剂试验阴性,其中26例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06(005)006【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副作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术/护理【作者】杨丽芬;沈丽华;董丽萍【作者单位】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玉溪;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玉溪;653100,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玉溪【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简称FFA)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的静脉内,经血循环到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的波长光(蓝光)激发下而产生黄绿色荧光,用快速摄像机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1]。

用于观察视网膜循环的动态变化及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在静脉注射荧光素钠的过程中,部分患者过敏试验阴性仍出现不良过敏反应,现将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410例患者行FFA检查,造影剂试验阴性,其中26例出现不良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10例中,男性216例,女性194例,年龄8~79岁,检查前常规做荧光素钠过敏试验均为阴性,26例出现不良反应。

1.2 药物资料国产,商品名为荧光素钠注射液,剂型,每支3ml含0.6g。

1.3 过敏试验方法取20%荧光素钠0.1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缓慢注入静脉,观察10~15min,无任何不适为试验阴性,后将余下的20%荧光素钠注射液2.9ml原液于5s内快速推入静脉,再注入生理盐水3~5ml,保留固定针头,待检查结束后患者无不适反应再撤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持式眼底照相机
Joinn Laboratories
动物眼底结构-猴

视网膜颞上静脉
视网膜颞上动脉
视网膜鼻上动脉 视网膜鼻上静脉
视盘
视网膜鼻下动脉
黄斑反光晕轮
黄斑中心凹
视网膜颞下动脉 视网膜颞下静脉
食蟹猴眼底图谱
手持式眼底照相
Joinn Laboratories
动物眼底结构-猴

Joinn Laboratories

谢谢!
正常眼底图 A:神经纤维反光 B:豹纹状眼底 C:豹纹状眼底
A

C
B
数据来源: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
Joinn Laboratories
动物眼底结构-兔
兔:视盘位于上方,主要动静脉从视盘中央进入眼内分为内侧支和 鼻侧支,动脉位于表层,静脉位于深层,动静脉平行或彼此交叉。
Joinn Laboratories

实验动物眼底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科基础知识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 眼科实验室
Joinn Laboratories
可获取眼底彩照及FFA的仪器
台式裂隙灯+前置镜 台式眼底照相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一、原理: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in angiography, FFA)最基本 的原理是利用能发荧光的物质,用特定波长的光线激发,产生可以观 察到得图像,激发停止,荧光就消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m-retina circulation time,A-RCT)
荧光素: 肘中静脉→右心→肺循环→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眼底 A-RCT大体在10~15s
影响A-RCT的各种因素
• 注射部位、速度、注射处的血管粗细、血液粘度与速度、心脏的排血功能,血管 管径和阻力,燃料浓度与剂量。 • 甲亢和贫血可使染料加速到眼底而红细胞增多症和心排量减低等反之。 • 颈动脉狭窄等

其他疾病(脉络膜破裂、血管样条纹、光凝斑、视网膜色素变性、急性后极部多灶性 鳞状色素上皮病变、匍行性脉络膜病变、外伤性血管性视网膜病变)
Joinn Laboratories
A 食蟹猴正常FFA眼底图
B

手持式眼底照相机
C台式眼底照相机来自豹纹状眼底(手持式眼底照相机)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色素
出血 荧光遮蔽 渗出 水肿 其他
弱荧光 视网膜血管 充 盈缺 损
(延迟、阻塞)
脉络膜血管
Joinn Laboratories
五、FFA适应症:


视网膜血管疾病(视网膜动、静脉阻塞;高网、糖网;COATS’病、EALES’病;视网膜毛 细血管瘤;视网膜动脉瘤;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
组织着染
异常血管 假性荧光
视网膜下:玻璃膜疣、瘢痕、 巩膜、筛板
自发荧光:脂褐素、玻璃疣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渗漏是造成强荧光的一个常见原因。 透视荧光也是造成强荧光的一个原因。若色素上皮的色素脱失,脉络膜的荧光在脱失处透出。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眼底组织的屏障功能
血-视网膜屏障: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壁内周细胞组成屏障,其他血管 没有此屏蔽功能。 脉络膜—视网膜屏障:RPE间闭锁小带
闭锁小带
色素上皮细胞
玻璃膜
脉络膜毛细 血管
Joinn Laboratories
透视荧光特点:早期可见;形态无变化;随脉络膜荧光消失而消失。
染料积存也称池样充盈,指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荧光素经渗漏点聚 集在一定空间内,不在早期出现,边界清楚,逐渐增强。 组织着染也称组织染色,是指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荧光素经血管壁
血管壁着染
弥散于周围组织,缺乏一定的空间形状。
染料积存
神经上皮层
染料积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关于荧光素钠 1.荧光素钠药理
荧光素钠(sodium fluorescein):分子量为376.27,pH=8时荧光最强。
激发光波长在紫蓝色波段(465—490nm),激发发出的荧光波长在黄绿色波段(500—530nm)
分布:60%--80%的荧光素钠在血液中与白蛋白结合不能发出荧光,大约20%游离在血液中可被蓝光 激发出荧光。静脉注射后1min,荧光素钠即散布全身组织。 排泄:24h内经肝、肾排出。注射后2—4h皮肤显黄色,2天内尿液呈黄色。多饮水可加速荧光素钠排 出。
Joinn Laboratories
A

眼底异常图片
A:视网膜色素紊乱、色素上皮萎缩紊乱
B:视网膜色素紊乱
C:黄斑中心凹颞侧见2个黄白色病灶,未见明显出血。
B
C
数据来源: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
Joinn Laboratories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三、眼底荧光造影所见的正常荧光形态 视网膜分层
• • • • • • • • • • 内界膜 ILM 神经纤维层 NFL 神经节细胞层 GCL 内丛状层 IPL 内颗粒层 INL 外丛状层 OPL 外颗粒层 ONL 外界膜 OLM 感光细胞层 IS/OS 色素上皮层 RPE
背景荧光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循环分期
动脉前期:视网膜动脉出现荧光前。睫状后短动脉早0.5~1.5秒
动脉期:从动脉开始充盈到静脉开始充盈之前。1~2秒
静脉期:静脉开始充盈到全部充盈或开始衰减。 再循环期:首次视网膜循环后的再次循环。 后期:视网膜荧光完全消退,约在注射造影剂10~15分钟后

视盘 视网膜动脉 视网膜静脉
手持式眼底照相加+60D前置镜
脉络膜血管
新西兰兔眼底图谱
手持式眼底照相
Joinn Laboratories
动物眼底结构-狗

上支静脉 上支动脉 黄绿色透明毯层 颞下支动静脉 鼻下支动脉 鼻下支静脉脉 深色素层
残余荧光:荧光素可以弥散至巩膜组织,造影晚期视网膜和脉络膜荧光消退,
仍可看到视盘缘和颞侧弧形斑等处的荧光,称为残余荧光。
视网膜循环时间(retinal circulation time,RCT) 指从视网膜中央动脉开始出现荧光到视网膜中央静脉任何一支开始出现荧光 的时间。 2~4秒,视网膜不同区域,RCT不同;黄斑区最快
Beagle犬眼底图谱
Joinn Laboratories
动物眼底结构-鼠
鼠:视盘位于视网膜中央,色淡红,无明显黄斑结构,视网膜 血管为全血管型,中央动脉与中央静脉相间排列。

视网膜静脉 视盘 视网膜动脉 视盘 视网膜静脉 视网膜动脉 脉络膜血管
BN大鼠眼底图谱
SD大鼠眼底图谱

黄斑部疾病(中浆病、中渗病;玻璃疣、AMD、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黄斑缺损、 黄斑前膜;Stargardt病、眼底黄色斑点症;病理性近视;先天性视乳头小凹;视锥细胞 营养不良;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视神经乳头疾病(视盘玻璃膜疣;视盘炎;视盘血管炎;视乳头水肿;前部缺血性视 神经病变)

眼底肿瘤(脉络膜痣、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转移癌、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骨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色素上皮错构瘤)
荧光染料经静脉注射后2分钟到几小时,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荧光素,使周围组织着 色,同时使巩膜着色,从视盘近视弧中见
Joinn Laboratories
四、眼底的异常荧光形态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玻璃膜疣 透见荧光 窗样缺损 色素上皮萎缩 视网膜内:囊样水肿 染料积存 视网膜下:视网膜脱离、色素 上皮脱离 血管渗漏 强荧光 视网膜内:非囊样水肿、血管 周着染
Joinn Laboratories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毛细血管 染料通过动脉后开始充盈,此时眼底的背景荧光逐渐增亮。 黄斑部的毛细血管最清晰,黄斑区中央为暗区。
Joinn Laboratories
Joinn Laboratories

黄斑中心凹可见约0.5PD高荧光, 晚期渗漏。
颞侧大面积透见高荧光
Joinn Laboratories
新西兰兔FFA眼底图

新西兰兔正常FFA眼底图
Joinn Laboratories
RCS大鼠FFA眼底图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睫状视网膜动脉
与脉络膜血管同时充盈,比视网膜中央动脉早1~2秒
Joinn Laboratories
视盘荧光
1、深层朦胧荧光 2、浅层葡萄串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3、视乳头表层辐射状毛细血管
4、晚期视盘晕轮
巩膜荧光
静 脉 层 流
染料排空
静脉:周边充盈→全部充盈→周边排空→全部排空 动脉:中央充盈→全部充盈→中央排空→全部排空 染料可以再循环2-3次。五六分钟后荧光素均匀分布于周身所有血液 内,此时就见不到再循环了。
Joinn Laboratories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背景荧光与残余荧光 背景荧光:在动脉前期脉络膜毛细血管很快充盈并融合形成的弥漫性荧光, 是透过RPE层透见的脉络膜荧光。
FFA采用的荧光染料是荧光素钠,造影时将其快速注入静脉内, 用 蓝色光照射,使眼底血管内的荧光素钠被激发出荧光,用高速照相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