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 《开国大典》公开课精彩课堂实录课文开国大典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精彩

课堂实录课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精彩片段师: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记者,一听就十分专业。毛主席宣告的场面非常有意义,所以一定要拍下来。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记录当时情景的油画和毛主席宣告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课件播放油画图片、音频文件)师:请同学们再来把毛主席的话读一遍。

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会场上还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内容呀。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奋勇前进的身影。你看到了吗?生:自由说。

师:正是因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这庄严的宣告。

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听着这样庄严的宣告,人民群众的反应会是怎样呢?(板书:群众)生:(齐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发现这里出现了两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它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对。你说得很好。反复强调是一种表达方法。诗歌中经常用到,它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你能读一读吗?师:是啊!这反复强调正是突出了这宣告的庄严,这声音的雄伟。

(板书:庄严雄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除了这句话的重复,你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一齐”出现了两次。我体会到人们很激动。

生:我发现了有两个“使”。“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群众们欢呼雀跃,我能感受到他们当时非常激动……(板书:激动)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知道“三十万”这个数字的概念吗?你能想象一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三十万人聚到一起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人都汇集到天安门广场,他们在一起欢呼。这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师:在这欢呼的人群中有------- 生:有工人;有农民;有…… 师: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

来到了这里。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看到——生:希望看到毛主席。

生:希望看到新中国的成立。

师:是呀,此时此刻看着新中国的成立,听着毛主席的宣告,他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兴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压迫。同学们在电视上可能看到过老百姓受战乱、受灾荒、忍饥挨饿的场面,谁来说说?(生自由说)师:曾经的生活让他们历尽重重苦难。唯一能够点燃生活希望的是祈盼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今天,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着共产党,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你是什么心情?(板书:自豪)你能读读这段话吗?师:听着你的朗读,我真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全中国的时候,人民群众又是什么反应呢?生:高兴地留下了眼泪,奔走相告,…… 师:场内三十万人在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呼,场外全中国的人都在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跃。带着这份激动与自豪,我们再一次重温这场面。

生:(配乐读)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

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1949年10月1日这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枪林弹雨的日子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结束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结束了。人们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在场内三十万人眼里,全国亿万人的心中,仿佛都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你能描绘一下吗?生:自由说。

师:是呀,“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就代表着从此以后人民当家做主了,人民过上幸福的好生活了。难怪人们会如此激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生:(齐读)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同学们,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句子含义,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体会人物情感。刚才我们透过这段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看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文中还有好多令人欣喜,鼓舞人心的画面。想一想,哪一幅画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师:请你自由地读读这句话。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生:我感受到群众对国旗的尊重。

师:是哪些词让你有这么深的感受?生:两个“一齐”、“脱帽肃立”还有“瞻仰”这个词。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师:同学们,如果给你一部照相机,还有哪个画面是你最想拍下来的呢?生:我想拍: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因为这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热爱。

师:我们从这个正面描写能直接感受到毛泽东主席深受人民爱戴。你读一读这一部分好吗?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这是从侧面——群众的反应来烘托人民对领袖的热爱。所以写人物的时候,可以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来写。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

(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画面)这就是天安门升旗的情景。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同学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

生:(写话)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感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同学们,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教案/热点专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开国大典》一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 《开国大典》公开课精彩课堂实录课文开国大典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精彩 课堂实录课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精彩片段师: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记者,一听就十分专业。毛主席宣告的场面非常有意义,所以一定要拍下来。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记录当时情景的油画和毛主席宣告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吧!(课件播放油画图片、音频文件)师:请同学们再来把毛主席的话读一遍。 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会场上还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内容呀。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奋勇前进的身影。你看到了吗?生:自由说。 师:正是因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这庄严的宣告。 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师:听着这样庄严的宣告,人民群众的反应会是怎样呢?(板书:群众)生:(齐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谈谈你的体会。 生:我发现这里出现了两次“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它起到强调的作用。 师:对。你说得很好。反复强调是一种表达方法。诗歌中经常用到,它起到增强语气的作用。你能读一读吗?师:是啊!这反复强调正是突出了这宣告的庄严,这声音的雄伟。 (板书:庄严雄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除了这句话的重复,你还有别的发现吗?生:我发现“一齐”出现了两次。我体会到人们很激动。 生:我发现了有两个“使”。“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群众们欢呼雀跃,我能感受到他们当时非常激动……(板书:激动)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知道“三十万”这个数字的概念吗?你能想象一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三十万人聚到一起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人都汇集到天安门广场,他们在一起欢呼。这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吧!师:在这欢呼的人群中有------- 生:有工人;有农民;有…… 师: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引导学生“想象场景”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场面的基础上。) 师: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生自读自悟,同桌或小组交流。) 师: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典礼开始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时,全中国人民欢呼的场面。我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是万分激动、无比高兴的,他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压迫、剥削了,他们当家做主了。 师:是啊!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真正当家做主人,叫人怎能不激动万分呢?所以,(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大家细细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体会体会句子的意思,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哪些地方,在你面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读、体会、想象。) 师:谁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他人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这声音传到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着锣打着鼓,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欢庆人民当家做主人。 生:这声音传到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们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教案+课堂实录

7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会写“政、委、盏”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盏、栏杆、、汇集、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发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抓住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抓住群众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典礼) 3.读课题:是呀,这是为了庆祝一个新的国家诞生而举行的庆典,多么盛大而又隆重呀!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课题的解析、朗读,让学生从整体 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灯盏、石栏、汇集、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发射(重点指导生字“政、盏、帜、制”为翘舌音;前鼻音“盏、栏、坦”,后鼻音“政、隆”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民族的词语:灯盏、旗帜、制服,注意读准“盏、帜、制”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都(dōu dū)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今天首都北京天安门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是国庆节。 ②读一读:北京是中国的首都(dū),也是一座文化城市,每年来这里旅游的人都(dōu)很多。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典礼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排山倒海隆重举行的仪式。 瞻仰指事物在一定阶段内发展的顶点。 高潮怀着敬意看。 诞生形容物体缓慢上升。 徐徐上升出生。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2) (3)(4)(5) (7)(8) (17-29) (9-12)

7《开国大典》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7 开国大典 板块一探究课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名师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开国大典》。(板书课题)谁能为我们解读一下课题? 生:“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你对课题的把握真到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让我们齐读课题。(生读:开国大典)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读课文) 2.检查交流自读成果 政 府 宾 栏 汇 爆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射 师:注意 “政、帜、制、射”是翘舌音,其中,“政”还是后鼻音。“宾”是前鼻音,“栏”和“隆”的声母是边音l 。请大家和我一起读读这几个字。(生跟读),通过对背景的简述、对课文题目的解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为文本的学习奠定基础。 我会读 政府 外宾 八盏 石栏 汇集 爆发 宣布 旗帜 制服 坦克 距离 发射 隆隆声 阅兵式 我会认 擎qínɡ着 电钮niǔ 瞻zhān 仰 聂niè 荣臻zhēn 师:注意“擎”是后鼻音,“瞻”是翘舌音,“聂”的声母是鼻音n ,“臻”是翘舌音。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生读) 师:“率”是一个多音字,只有在表示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时读l ǜ,其他情况都读shu ài 。我们可以放在句子中来认识:他做事的效率(l ǜ)极高,而且从不草率(shu ài )行事。 3.指导书写 师:这一课的生字中有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分别是“爆、隆”。“爆”的右下方不是“水”,“隆”不要漏写“生”上的短横。(播放书写视频) 4.梳理脉络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用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优质教案

7 开国大典(教案) 教学目标 1. 会写“政、府”等14 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 个词语。 2. 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教学重点) 3.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严的气氛,体会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激发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政、府”等14 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 个词语。 2. 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3.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大典热烈、庄严的气氛和人们激动的心情。 教学过程 Ⅰ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与革命战争有关,我们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都是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刻!请大家观看电影《开国大典》片段。 2.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说说“典”和“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典”是典礼,“大典”即隆重的典礼)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播放视频的方法导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理解、思考,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查字典,理解题目,让学生了解了开国大典的隆重,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Ⅱ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好词好句并积累。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小组内朗读,纠正字音。 (4)分别指生读生字和词语,纠正读音,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课堂上对关键字词的强调也很重要。此环节的设计,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测,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Ⅲ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 师: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举国欢庆,所以参与大典的人员特别多,场面宏大,那么如何把这种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把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 2.师: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过程。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大典进行的顺序写的) (2)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给每个场面拟一个小标题,完成思维导图。(提示:关注自然段的中心句) 思维导图: 3. 小组合作。 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 4. 汇报交流。 师:请按照你填写的思维导图简要说明开国大典的过程。 (1)小组内练习,教师适时点拨。(2)点名汇报。 预设:课文按照开国大典的时间顺序,分别记述了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等重要的场面。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时,按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十分重要,借助小标题梳理课文描写的场面,有助于学生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Ⅳ关键词批注,感受热烈氛围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设计重在通过自读自悟,勾画批注,合作学习,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民群众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同时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句子,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的精妙;通过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的学习活动,训练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 2.制作课件:《开国大典》视频片段、图片。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入情境,兴趣阅读 1.教师板书:1949年10月1日北京开国大典 2.请同学们用以上内容说一句话,并在“开国大典”前加上一个词语。

3.学生畅谈课前搜集的资料。 4.教师补充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中国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5.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 (1)出示文中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政府外宾擎着诞生电钮瞻仰聂荣臻 学生朗读词语,在学生读得不准确的时候出现加点字的读音。注意“擎”应读qínɡ,不要读成jínɡ;“政”是翘舌音,读zhènɡ;“钮”和“聂”的声母都是n;“宾”应读bīn,不要读成bīnɡ。 (2)强调会写字字音、字形等。 注意加点字读音:爆发坦克距离 比一比:爆——暴距——拒帜——制 书写:“隆”右半部中间的短横不要丢。 “射”左边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第【1】篇〗 7.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 (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字词,会写“爆”“隆”“距”等字,会写“旗帜”“爆发”等词语。 2.在阅读中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场位置与布置等情况。 3.通过整理时间轴,理清文章顺序;提取关键语句,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场面。 4.了解概述方法,学习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整理时间轴,理清文章顺序;提取关键语句,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场面。 教学难点:了解概述方法,学习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学习字词 (一)关注易读错音。读词语,强调“旗帜”“语调”“坦克”中“帜”“调”“坦”的读音。 (二)关注笔画笔顺。强调“爆”“隆”的写法,“距”字的笔顺。(三)自我检测,正确、规范书写字词。 【设计意图】关注字词读音,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二、读懂课文题目 (一)结合文意理解课题。 (二)结合背景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关注课题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三、理清文章结构课文围绕“开国大典”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第1~3自然段介绍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场位置与布置。 第4~15自然段介绍了大典前后的具体过程。 【设计意图】初步理清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填写开国大典总体情况表。 1.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提取文中相关信息。 3.填写开国大典总体情况表。 4.欣赏学生绘制的天安门广场示意图。 (二)整理时间轴,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描写的主要场面。 1.阅读课文第4~15自然段。 2.圈画出表示时间或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 3.把圈画的词语整理到时间轴上。 4.提取关键语句,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场面。 (三)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1.阅读概述。 2.交流概述方法。 3.尝试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设计意图】运用多种策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字词。 2.用你喜欢的方法概述开国大典的过程。 3.选做:朗读课文,用你最擅长的方法梳理文章结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结合关键语句作批注,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庄严、热烈的气氛,体会群众激动、自豪的情感。 2.学习“阅兵式”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在阅读中结合关键语句作批注,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庄严、热烈的气氛,体会群众激动、自豪的情感。 2.学习“阅兵式”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体会表达效果。教学难点:在阅读中结合关键语句作批注,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庄严、热烈的气氛,体会群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开国大典】 一,读题入文,析题,初知文意。 1、读题,知古晓今 师:【板书课题】请大家读读课题,说说你对文题中“典”字的理解。 生:“典”就是典礼。 师:是的,“典”指的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典礼。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自有人类文明史开始就有了关于祭祀的记载。古时帝王最重要的是就是进行各种的祭祀大典,祭天,祭地,祭祖,祭鬼神,祭风雨雷电……祭典就是中华千年文明的突出体现。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典礼呢?读读题目,读读文章,请准确地介绍。 生1:【读题目】是开国大典,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大典。 师:读读课文,谁能说准确些。 生2:我读了第一段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知道这指的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大典。 2、浏览,理清文脉 师:古人的大典要按时,按序举行,各个项目都要按部就班,不得有丝毫马虎。开国大典,更是庄严隆重。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并做好标注。将文中表示大典进行时间和大典进行过程中的各个项目分别做上记号。 生:(浏览标注后汇报)写到时间的地方有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傍晚,晚上九点半。 师:很不错,把这些时间排列一下,你会发现许多关于大典的“时间密码”。 生1:我发现大典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点半才结束。 生2:我发现作者写大典是按照时间进行的顺序。 生3:我发想这些词语基本上都在段落的开头部分。 师:这些发现非常重要,这是此文的写作顺序,也叫文章的脉络、条理。【板书:按照时间顺序写】学习一篇文章,特别是篇幅很长的文章,理清脉络显得尤为重要。恭喜大家完成重要的学习步骤。再请大家关注一些段落的开头部分,有些词组看似没有明确点明时间,但是和这时间的脉络息息相关,你发现了么? 生:有“接着”,“阅兵式完毕”,“升旗的时候”这些词语。它们也表示时间。 师:非常好,作者分别用了明显的,直接描写时间的词语和这样隐藏的,提示性描写时间延续的词语,它们都逃不过你们的眼睛,这足以说明你们是善于发现,会读书的孩子。看看全文,在典礼举行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都进行了哪些程序呢? 生:(学生接力补充)乐队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响礼炮,宣读公告,阅兵,放礼花。 师:文章处处都井然有序,大到全篇,小到每一个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一段,作者写得极为有序,大家感受这次序之美吧。【幻灯出示】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生:自由读文章段落。 师:再读文章,出席典礼的有谁呢?有多少人呢? 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 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 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 04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会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 爆:右下部是“”,不要写成“水”。 隆:右部不要漏写中间一短横。 (2)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3)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4)理解疑难字词。(学生互助解词) (5)开火车轮读生词。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过渡: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场面大,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将盛大的典礼写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重点】 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厘清课文脉络。

3.明确“举行典礼”部分是如何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二)揭示课题《开国大典》,板书课题:开国大典,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初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学习字词 汇集预定爆发就位宣告雄伟肃静旗帜语调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距离高潮次序擎着瞻仰电钮排山倒海 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字音,了解排山倒海的意思是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例如:

“宣”和“坦”最后一笔的横都要写得长一点儿,托住上面的部分,使整个字平稳匀称。 重点指导“爆”字的书写:书写时注意右下的部件不是“水”。 三、再读课文,厘清结构 教师提出问题: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隆重典礼。 教师提出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开国大典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预设:第1—3自然段写了开国大典的总体情况,4—15自然段写了开国大典的具体过程。 教师板书:总体情况具体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厘清文章脉络,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四、聚焦开国大典的总体情况 (一)教师提出自主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你了解了开国大典的哪些总体情况。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3自然段,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 设计及教学实录 文本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XXX的领袖风采。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展开叙述,突出了场面描写。文章先写开国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交代了举行大典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人数;然后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赶赴广场的场面;接着作者按XXX宣布“XXX在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升起、宣读公告的顺序介绍了大典的过程;再接着作者写了阅兵式的盛况;最后简介群众游行的盛况和大典结束后的情况。全文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另外,教学时要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去感受开国大典庄严、隆重和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群众激动、兴奋的心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重点理解“汇集、鼓舞、肃静、排山倒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建国大典的盛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XXX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研究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XXX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场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开国大典》精品教案

7 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学前准备 学生预习“——”。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教师备课“”。 1.会写“政、府、宾”等14个生字,理解“协商、汇集、预定、排山倒海” 等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的过程,初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望着鲜艳的国旗冉冉升起时,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爱国情怀。那么,你们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学生自由回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观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吧! 2.播放开国大典的历史录像。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提示: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典礼。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交流并自学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 政府外宾八盏石栏汇集爆发宣布 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隆隆声射入(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开国大典、迎风招展、肃立、排山倒海”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准备讨论。 (1)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示学生在有关描写大典进行时间的语句上标注记号。 预设:学生浏览、标注后汇报: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两个半钟头,傍晚,晚上九点半。从这些有关时间的语句中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段意。(课件出示) 3.初识“开国大典”。 (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出示填空题,学生自主学习。 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1949年10月1日 举行开国大典的地点:首都北京 开国大典的参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还有外宾。 (2)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画出天安门广场上布置的示意图。 预设: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布置,方位描写非常清楚,学生可抓住“丁字形”“北面”“再北面”“中央”“向南”“左右”等表示方位的词来简单地画一画,大致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场景“升国旗”的举行地点。 (3)学生交流学习第1—3自然段的感受。 生:从这三个自然段中可见参加开国大典的人数多、会场布置隆重,也可见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理解开国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重点段落内容,找出关键的句子,感受大典前、大典时、阅兵仪式、群众游行的盛大场面 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 从关键的句子中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融入写作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PPT2)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盛大场面,并且学习它的记叙方法。《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今天,我们结合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句子,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几个盛大的场面以及它的记叙方法。 二、新课学习 (一)场面一:大典前 理解重点句子(结合PPT3) 1.(1)“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

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引导体会人员广泛) (2)“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8面红旗迎风招展”、广场的布置等。(引导体会布置精细,隆重) (3)“四面八方”、“人的海洋”“海上的波浪”(引导体会人多,场面热烈) 2.再一次感受大典前隆重、热烈的场面。 (二)场面二:大典中(结合PPT4) 理解重点句子: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宣布成立)(2)“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升旗鸣炮)(3)“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宣读公告) 2.引导感受典礼开始时的庄严、隆重、30万同胞的激动心情。(三)场面三:大典中——阅兵盛况(结合PPT5) 理解重点句子: 1.(1)“开头、接着、接着、接着、接着”、“相等的距离、相等的速度”及“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引导体会整齐划一、军纪严明) (2)引导从队形队列,士兵的精神面貌,表现及群众们的兴奋激动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优秀3篇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优秀3篇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字,认识六个生字:皖、歼、郝、钮、堡、钧; 2、写摘录笔记,积累好词:豫皖苏平原围歼战郝副营长 电钮地堡千钧一发憧憬璀璨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和线索,知道倒叙、首尾呼应写法,学习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师:同学们,灯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们平常都在哪里见过它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灯光》。(齐读课题。) 3、释题质疑:当你读着课题,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师小结:是啊,每当晚霞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夜幕就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读书;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 4、那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过渡:学贵有疑。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可是要想解决同学们的这些疑问,就要好好地读课文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词语:豫皖苏平原围歼战郝副营长 电钮地堡千钧一发憧憬璀璨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的事,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介绍倒叙) 师: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中间写的都是往事。先说现在再回到过去,这样的叙述顺序就叫倒叙。这样写,文章条理清晰,还能吸引读者去阅读过去的事。 2、同学们,请你们读读课文开头两段和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在这两部分都写了什么?(灯光) 3、首尾都写灯光,这样的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 4、课文除了首尾写“灯光”外,还有哪些句子也与“灯光”有关? 这些句子中写到了什么光? 过渡: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说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颗珍珠,那么串联这些珍珠的线索是什么呢?(灯光) 师总结:这条线索就是灯光,课文围绕着灯光写了“广场上的灯光——火柴微弱的光——给孩子照明的电灯——燃烧书本的光——广场上的灯光”。这电灯、这火柴光、燃烧书本的光,组成了一组激动人心的悲壮而光辉的意象,照耀着故事中的。人物,也照耀着每一个读者的心,使全文始终像诗一样熠熠生辉。

张滔元《开国大典》实录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张滔元 师:课前我们前聊一会儿天吧。同学们来过这个大剧院吗? 生:来过 师:说话就得像他一样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师:全国有五家大剧院,为什么以田汉命名,你知道吗? 生:田汉是我国国歌的词作者。国歌的歌名叫义勇军进行典 师:想不想听一听这国歌。 生:想出示媒体,师示意全体学生起立。 师:从这振奋人心的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从歌声感受到壮观正如歌曲中所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终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这就是—— 生:开国大典 师:自己读一读课题,再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联系课文的语句说说课题的意思。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的读书习惯真好。谁知道了题目的意思? 生:课题的意思是建立新国家的隆重的典礼。 师:你明白了典的意思是典礼。 师:谁再把时间地点带进来说一说。 生:1949年十月一日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师:把巨大换成另外一个词。 生:隆重。 师:还可以换一个。 生:盛大。 师:谁加上地点来说。 1 949年十月一日,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巨大的开国典礼。 师:盛大的典礼。这么盛大的典礼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默读,边读边思考,注意描写大典进行顺序的词句。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读着读着,你发现没有,作者写了哪几句?好些同学都想说。 生:我找到第一句:早上六点钟、中央政府宣布会议开始、阅兵式开始、群众游行现在开始…… 师:他说的包含了很多,谁能概括地说。 生:宣读开始生:典礼开始生:升旗仪式生:游行(学生边说教师表板出相关词卡) 生:阅兵仪式 师:还有呢,谁补充。 生:奏国歌,升国旗 师:还有呢? 师:还有补充吗? 生:毛主席与大家见面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八自然段是? 生:鸣放礼炮 第九自然段呢? 生:毛主席宣读公告 师:谁能把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按先后排出来?请学生上台来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8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盛况,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段,感受会场上喜庆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根据课题提出疑问。 二、自学 要求: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背诵第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3、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4、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