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色词的翻译——颜色词与语境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语用意义,但是它们的使用方式和表达含义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颜色词常常用于形容情感和心理状态,例如:
- Blue(蓝色):表示沮丧、忧郁或悲伤的情绪,例如:feeling blue (感到沮丧)。
- Red(红色):表示愤怒、热情或激动的情绪,例如:seeing red (勃然大怒)。
- Green(绿色):表示嫉妒、羡慕或不成熟的情绪,例如:green with envy(嫉妒得发绿)。
- Yellow(黄色):表示胆怯、懦弱或胆小的情绪,例如:yellow-bellied(胆小的)。
而在汉语中,颜色词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事物的特征和属性,例如:
- 红色:表示喜庆、热烈或热情,例如:红色的旗帜(symbol of celebration)。
- 黄色:表示温暖、明亮或轻松,例如:黄色的阳光(warm and bright sunlight)。
- 蓝色:表示清新、冷静或深邃,例如:蓝色的天空(fresh and calm sky)。
- 绿色:表示生机、健康或环保,例如:绿色的植物(healthy and eco-friendly plants)。
除此之外,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表示纯洁和清新,而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则常常被视为丧葬和哀悼的象征。
总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们的语用意义和表达方式也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这些差异,以避免产生误解和文化冲突。
浅谈颜色词在英语中的翻译

浅谈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中文摘要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
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表达词语有很多,然而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有相同,也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主要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我们要尽量避免直接根据字面意思去翻译,而要从与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去理解更深一层的含义。
我们要善于比较英汉常用的颜色词的词义与其内涵,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少犯错误,尽可能地减少误译。
本文旨在对英汉常用颜色词的意义进行比较,进一步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而在进行颜色词的翻译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以达到交际目的。
关键词:英语;汉语;颜色词;翻译;文化因素AbstractIn the human language, the unique charm which the color words expressions and displays, makes the one hold in high esteem. Th e same color has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ontexts, which is decided by the cultural elemen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into English or English into Chinese, we should take the context into consideration rather than translate it literally so that we could make less mistakes. We should compare the word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make every effort to avoid the mistake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reduce mistranslating. The paper tries to compare so me color words in their usage,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le translating color words, we must consider the cultural element so that we could achieve the goal of communication.Key words: English;Chinese;color terms;translation;culture factor引言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
浅谈中西颜色词汇翻译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 , 指社会的意识形 是这样的不检 点。” 红色在西方也有褒义, r d lt e a- 如 e — e tr d y喜庆 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制度和 组织机构 , 文化是 一种历史现 象, 每 的日子 ”这源于在 西方, 日在 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 , 节 而其他的
一
、
颜 色词 与文化
盟塑煎 。再看以下几个句子:
e-add n h c f () t i f W S c u h 1A h e a a g t r d h n e i t e a t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文化制约着颜色词 的意义演变,颜色词 的文化意义又折射 出
了丰富的文化 内涵。大干世界 的颜色形形色色 , 多种 多样 , 但最终 s e ln oa .一个窃贼在偷窃一名女士时被当场抓获。 ta i ga w m n 它们归属于几大最基本的颜色体系。由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 历史 () o s i t a l m e y r t y 1 m f c r d 2 Y u a d h t a v r p e t . s y a e e ?
人 文 与科 学
浅谈 中西颜色词汇翻译 及对英语教学 的启示
5 10 4 04 桂 林 空 军 学 院 广 西 桂 林 徐 丽 丽
。 摘 要 : 文首 先 以英 汉 两种 语 言 中基 本 的 几 种 颜 色词 为 例 , 本 具 兵 ” 红 色 还 有 正 直 的 象 征 意 义 , 比 如 在 传 统 京 剧 里 关羽 的脸 谱 从而 体现 出他 忠义 的品格 。然而 , 红色在西方文化 中是 体 阐述 了其 在 中西 方 不 同 的 文 化 内涵 , 以具 体 的 句子 为 例 , 译 是红色的 , 并 翻 颜 色词 在 句子 中的 含 义 。 其 次 介 绍 了颜 色 词 的 翻 译 策 略 , 最后 从 中 “ ”“ ” 火 、血 的联 想 , 象 征 着 残 暴 、 它 流血 、 力 革 命 、 险 、 暴 危 淫秽 等 贬 得 出启示并给 出几条英语教 学的建议。 义 的 含 义 。 如 r d r v n e血 腥 复 仇 , r d r v l to 赤 色 革 e e e g e eo u in 命 ,e lr r d a e r空 袭 报 警 , e lg危 险 信 号 旗 , a rd l g t rd fa e ih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 交流 与交换的活动,是用 另一种 语 d s r c i t it红灯区 。汉语 中的“ 白刀子进 去 , 红刀子出来”“ 、杀红 了 言成功地传递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的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 眼 ” 等也与暴力和 血腥有关 。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中国古典名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摘要:一、引言二、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1.红色2.黄色3.蓝色4.绿色三、英汉颜色词翻译的挑战与策略1.直译与意译的权衡2.文化内涵的传达3.语境的影响四、结论正文:【引言】颜色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颜色词的翻译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进行探讨,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红色】在汉语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热情等,如“红红火火”、“开门红”等。
而在英语中,红色往往与危险、激进、爱情等含义相关,如“red alert”(红色警报)、“red-hot”(炽热的)等。
【黄色】汉语中的黄色代表高贵、尊荣,如“皇家黄”、“黄袍加身”,而英语中的黄色则常与卑劣、色情等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如“yellow journalism”(黄色新闻)、“yellow light”(黄灯)。
【蓝色】在汉语中,蓝色象征着宁静、深沉、忧郁,如“蓝色的回忆”、“蓝天白云”。
而在英语中,蓝色通常与信任、冷静、理智相联系,如“true blue”(忠诚的)、“blue-eyed”(蓝眼睛的)。
【绿色】汉语中的绿色代表生机、希望、清新,如“绿意盎然”、“绿树成荫”。
英语中的绿色则常与环保、安全、和平等概念相关,如“green movement”(绿色运动)、“green light”(绿灯)。
【英汉颜色词翻译的挑战与策略】【直译与意译的权衡】在翻译颜色词时,翻译工作者需要在直译与意译之间找到平衡。
如在翻译“绿树成荫”时,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其翻译成“trees providing shade”,以传达绿色所代表的清新、生机之意。
【文化内涵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者需要尽量传达颜色词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如在翻译“红红火火”时,可以将其翻译成“flaming red”,以表达热情、兴旺的意味。
试论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

试论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颜色词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用于描述物体的色彩,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情感意义。
中西方因为不同的历史、宗教、社会背景等原因,对于颜色的理解和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意思的误解和文化碰撞。
在翻译中西颜色词时,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和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常用于婚庆、节日等喜庆场合;而在西方,红色则被用于表示危险、警告或爱的热情。
黑色在中国乃至东方文化中通常象征着不祥或丧失,而在西方,黑色被赋予了一种高雅、庄重的意象。
白色在中国通常与纯洁、清新、宁静等含义联系在一起,而在西方某些文化中,白色有时也象征着婚礼和喜庆。
在翻译中西颜色词时,需要根据不同文化的背景和语境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直译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即对照原文的颜色词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在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意象相似的词汇,比如“红色”、“蓝色”等,可以直接进行翻译。
对等意象翻译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即根据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相对应进行翻译。
“黑色”在中文中通常被理解为不祥的颜色,而在西方文化中,黑色被赋予了高贵、庄重的形象,因此可以将其译为“black”,“红色”可译为“red”等。
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文化背景翻译。
有时候一个词在某个文化中可能有多重意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纯洁、善良,而在某些西方文化中可能与婚礼相关联,为了表达准确,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选择“white”或者其他词汇。
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达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译者应该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语感,才能做到准确传达颜色词的意思,并避免文化碰撞和误解。
这也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保持文字的准确性,还要在保持意义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文化特点,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和魅力。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颜色思维”,颜色词语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尽管中英文颜色词拥有相似的外观,但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符号意义。
本文以“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为标题,分析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翻译时应注意的内容。
首先,英文和汉语的颜色词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英语中的“红色”更多地指血色,以及勇敢、愤怒、有激情的含义;而汉语中的“红色”则与吉祥、喜庆等话题有关,多用于婚礼、春节等场合。
此外,英文中的“紫色”指的是蓝色和红色的混合色,多表达神圣、尊贵的感觉,而汉语中的“紫色”则和凶险、不安等有关联。
“黄色”的情况也类似,英文中“黄色”指的是淡黄色,表达积极的、明朗的气氛,而汉语中的“黄色”多指黄色本身,有时也和太阳、智慧等有关联。
由此可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颜色词在表达内涵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次,在将英汉颜色词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应特别注意文化内涵的差异,以便反映出中西方颜色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例如,英文中的“She is wearing a red dress”可以翻译为“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裙子”,但在中文翻译中,这句话应考虑到文化内涵的不同,因为穿红色表示的是喜庆、和气,恐怕不能直接用“红色”来表示,应该用“喜庆的红色”、“红色的喜庆”等来替代。
同样,汉文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也用“green(绿色)”来代表“希望”的意义,因此,不能直接用汉语的“绿色”来翻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英汉颜色词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也是归因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反映英汉颜色文化的差异,以便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不同,可以在日常翻译实践中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应注意反映英汉颜色文化的差异,以便增加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颜色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语义和语用意义。
以下是英语和汉语中一些常见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1. Red (红色)- In English, re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trong emotions such as love, anger, or passion. It can also symbolize danger or warning.-在汉语中,红色通常与吉祥、喜庆和幸福相关联。
它也可以象征着热情和活力。
2. Blue (蓝色)- In English, blue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calmness, tranquility, and sadness. It can also symbolize trust and reliability.-在汉语中,蓝色通常与冷静、清凉和悲伤相关联。
它也可以象征着信任和可靠性。
3. Yellow (黄色)- In English, yellow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rightness, happiness, and energy. It can also symbolize caution or warning.-在汉语中,黄色通常与明亮、快乐和活力相关联。
它也可以象征着警示或提醒。
4. Green (绿色)- In English, green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nature, growth, and freshness. It can also symbolize envy or jealousy.-在汉语中,绿色通常与自然、成长和新鲜相关联。
它也可以象征着嫉妒或羡慕。
5. Black (黑色)- In English, black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darkness, sadness, formality, and elegance. It can also symbolize mystery or power.-在汉语中,黑色通常与黑暗、悲伤、庄重和优雅相关联。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引言颜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感知,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用于描述颜色的词语,每个词语都承载着独特的语义。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进行分析,探讨其语义特征与文化含义。
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在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色彩、亮度和饱和度。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如红色、蓝色、黄色等;亮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如浅色、深色;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纯度,如鲜艳、暗淡。
这些基本特征构成了现代汉语中颜色词语义的核心。
颜色词语义的文化含义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不仅仅是描述色彩的基本特征,还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含义。
一些颜色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如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祥瑞,黑色象征着悲痛和死亡。
这些文化含义与中国传统思想、宗教信仰和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因此,在使用颜色词时,需要考虑其文化含义,以避免造成误解或冒犯。
颜色词语义的差异与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现代汉语中的颜色词语义也发生了一定的差异与变化。
一些新词汇的出现,如粉色、绿茶色等,丰富了颜色词语义的表达;而一些传统的颜色词,如青色,虽然保留了基本特征,但语义上逐渐发生了变化。
除此之外,颜色词的语义还可能因地域、民族和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颜色词语义在语境中的应用是丰富和多样的。
例如,红色可以表示激情和爱情,在描述红色鲜花时带有浪漫的意味;黑色可以表示神秘和恐惧,在描述黑夜时带有诡异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广告宣传和视觉设计等方面,颜色词语义的灵活运用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视觉冲击力。
结论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汉语语言文化,揭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颜色词语义也在不断变化与丰富。
在使用颜色词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文化含义与语境,并在文化差异和个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解读和运用。
参考文献:1.李华. (2009). 现代汉语颜色词语义分析[D]. 南京大学.2.王明. (2015). 中国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J]. 江苏社会科学, (5), 44-45.3.陈晓明. (2012). 中国汉字颜色词语的文化差异研究[J]. 外语研究与教学, (S1), 61-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颜色词的翻译——颜色词与语境
论文导读:英汉两种语言都分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两个民族在各自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形成了极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颜色词。
古今中外,不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这其中都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颜色词,因为颜色词可以表现或衬托语境,能达到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在平日教学中,学生遇到颜色词时也会因为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表达习惯而无法准确的进行翻译,因此,要想尽可能准确的翻译颜色词,必须结合语境和各自的文化习惯。
关键词:颜色词,翻译,语境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渗透于语言的各个要素之中,尤其是词汇这一基本要素。
英汉两种语言都分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两个民族在各自漫长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形成了极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颜色词。
颜色词作为词汇的一个类别,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颜色词不仅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口语习语中,在文学作品中也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是中英两个民族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在两国的文学作品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古今中外,不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这其中都免不了会出现一些颜色词,因为颜色词可以表现或衬托语境,能达到不一般的表达效果。
在平日教学中,学生遇到颜色词时也会因为不了解英语的文化表达习惯而无法准确的进行翻译,因此,要想尽可能准确的翻译颜色词,必须结合语境和各自的文化习惯。
在汉语中,有的颜色词的词义涵盖面很宽,英译时一定得根据上下文准确的判断词义后再进行翻译。
例如,在汉语中,颜色词“碧”可表示绿色、蓝色和白色等多种意思。
“碧空”是指“蓝色的天空”,因此应译为the blue sky;“碧玉”是“绿色的玉”,可译为the green jade;“碧云”指的是“白色的云”,译为thewhite cloud。
汉语中的另一个颜色词“青”,也有很多种意思。
作为蓝色这种意思时,有“青天”“青空”等,都表示“蓝色的天空”,因此可译为the blue sky;“青”还有绿色的意思,如“青菜”表示的是“绿色的菜”,译为the green vegetables,“青椒”可译为thegreen pepper,“青山绿水”则应该译为the green hills and waters;“青”在古代还有“黑”的意思,“青丝”指的是“黑头发”,可译为the black hair,“青布”是“黑色的布”,可译为the black cloth。
此外,“青”在形容人的脸色时,还常常表示灰白的意思。
例如“他气的脸发青”应译为His face turned pale from anger。
而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问题和犯错误的地方,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也要培养学生汉语的文学素养,以便准确的了解汉语语言文化,进行翻译。
在汉译英时,我们往往会碰到一种汉语颜色对应很多的英语颜色词的情况,这就需要译者要熟悉了解这些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和不同用法,这样才能在翻译时有一个恰当、正确的选择。
例如汉语中表示人的肤色用“黑”或“白”,而在译成英语时则不能用black或white,而是用blond(blonde)或dark 。
在英语中,blond(blonde)和fair通常是用来表示金黄色或浅色头发、白皮肤的人,dark用来表示棕色的皮肤。
但如
果是晒黑的,就不能用dark了,而要用tan。
比如“她晒的很黑”就要译成“Shegot a good tan”,而不是“She got a good dark”。
当white在英语中用来修饰脸色时,通常是苍白(pale)的意思,而不上皮肤白皙,而汉语中表示不健康的脸色或情绪激动受到刺激时的脸色时,除了用“苍白”“煞白” 等一些和“白”有关的颜色词外,还通常用“黄”“蜡黄”等等一些和“黄”有关的词语,这也是汉英两种语言表示脸色不一样的地方之一。
英语中偶尔使用sallow(淡黄色),yellow(黄色)来形容这种不健康的脸色。
例如鲁迅《奔月》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觉得她脸上仿佛比往常黄瘦些。
这句话在译成英语时被译成Her face struck him as paler and thinnerthan before。
这里,汉语的“黄”就翻译成pale了。
再比如“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这句话也翻译为Her face turned ashy pale like a corpse…,同样是这个道理。
修饰不健康脸色的颜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不相同,同样,修饰健康的脸色所用的颜色词也是不一样的。
汉语中表示健康、红润的脸色通常会用和“红”有关的颜色词,如“红扑扑”“红通通”等等。
而英语中修饰健康脸色的词与red没有什么关系,却与性别有关系。
英语中通常用ruddy这个词来修饰男性,如ruddy checks(红润的脸颊),而修饰女人和小孩通常rosy。
此外,汉语中说“红色的的嘴唇”,英语中也习惯用coral lips来表达。
汉语中说“白头发”,英语中说grey hair或grey-haired。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例如:红糖——brown sugar(raw sugar),黄油——butter,红茶——black tea,红木——black wood,黄酒——yellow ricewine,红酒—— port wine(red wine),红宝石——ruby,
红绿灯——traffic lights,红鲤鱼——paradise fish of China,绿宝石——emerald,蓝宝石——sapphire,白熊——polarbear,白菜—— Chinese cabbage,白蚁——termite,等等。
从上面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英两个民族在观察事物、给事物命名或描写事物时,着眼点是不同的。
有的重颜色特征,重颜色的联想意义,有的则不然;或者着眼点相同,但所得颜色印象却并不相同,因此表达同一事物时用了完全不同的颜色词。
这些都是和该民族的文化个性、语言形成的历史习惯是分不开的。
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颜色词的文化因素和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结合语境,正确、准确的翻译。
下面引用一些在文学作品中颜色词的运用和翻译的例子,并简要说明一下具体的运用。
1.他穿着一身浅灰色底子淡蓝色条纹的西装,打着一条玫瑰红的领带。
He was dressed in a suit of a pale-grey material withpale-blue stripes and arose-red tie.
原文中的“浅灰色”“ 淡蓝色”“ 玫瑰红”都是英语中常用的颜色词,因此直译就非常合适了。
2.服装再不是灰色的,一律是草绿色的,和春天田野的色彩一样,娇嫩美观。
The uniforms were no longer of grey cloth, but weregrass green through-out, as delicately and attractively colored as the fieldsin the spring.
原文中的“草绿色”是为了表达颜色的鲜艳、明亮,又和春天相呼应,因此可直接翻译为grass green。
3.封面和封底是重磅的米色道林纸,边上打上两个眼。
The covers were of heavy weight, buff-coloredcalendared paper with two holes punched in the edges.
原文中的“米色”在英语中不常用。
对于英国人来说,描写淡黄色他们更习惯用buff的颜色,因此,译者将汉语的“米色”换成英语buff,就更符合他们的语言习惯,有利于英国人体会这种颜色。
4.他激动的脸通红,冲进办公室。
Flushed with excitement, he hurried into the office.
在例4中,可以看出原文的颜色词都和脸的“红”有关,但在译文中用的词却不一样。
前文我们曾经提到过,表示面色的红词,rosy多用于女人或小孩,ruddy则用于男人。
那么,其它修饰脸部表情的颜色词在英语中是不是也有区别呢?答案很明显,的确存在着区别。
像to blush, to redden,以及to color up之类都表示因羞愧、狼狈或窘迫而脸红,而to flush则表示因兴奋、喜悦、刺激而脸红。
可见表示颜色的不同词语或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不同的含义时,译成英语时要加以区别,正确翻译。
中英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不仅数量繁多,而且相当多的颜色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下,一个颜色词往往能兼指一种以上的颜色概念,这就给翻译增加了一定难度。
如果翻译不妥当,不仅原文的神韵会有所减损,甚至可能连意思都表达错误。
那么就要求我
们要遵循翻译理论的标准,在翻译这些颜色词的时候要弄清上下文意义,结合语境、各民族文化表达习惯来选择尽量贴切的词语来翻译。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颜色在译文中得到生动准确的表达。
参考书目:
1.《新实用汉译英教程》陈宏薇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2.《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刘宓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3.《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4.《英语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主办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