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第6节的内容。它既是第5节《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第八章最后一节,在全章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抛物线与二次函数y=ax2+bx+c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八章前5节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教学,学生对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在已掌握了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

能力层面:学生已能独立探索得出结论。

情感层面:学生对应用已学的方法而能独立探索出新曲线的几何性质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内容主要讲抛物线的四个几何性质、抛物线的画图、例1、例2、及其它例题;第二课时主要内容焦半径公式、通径、例3。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掌握抛物线的图像及几何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能力。

数学思想: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问题解决:能初步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作出抛物线的图像;

难点是抛物线各个几何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法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按照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一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

2、强化“抛物线的基本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突出图像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是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手段。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由图像可以很形象的加强概念。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关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题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中,都介绍了与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本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观念。

五、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后编排的,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一个生活实例后,请同学们回忆有关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的概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像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时会遇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到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

3、在相互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引入,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与老师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的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全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工程中的循序渐进。在概念、特征、公式、拓展应用的过程中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说教学过程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渐发现和认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用电脑展示实例,即“夜光杯”模型。由“数学模型”到“数字问题”解决问题1:如果测得酒杯口宽4cm,杯深8cm,试求抛物线方程,问题2:研究酒杯轴截面所在

曲线的几何性质。

学生活动:①回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②写出“夜光杯”模型的抛物线方程。

③分析“夜光杯”模型轴截面所在曲线的几何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中的“夜光杯”模型引发学生探究问题本质的热情,同时巩固抛物线方程的知识并提出本节课的标题,起着承上启下的自然过渡。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①给出两个简单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并要求学生作出他们的图像;

②在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曲线的图像;

③板书一个抛物线曲线的图像;

④要求学生类比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方面研

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学生活动:①作出椭圆、双曲线的曲线图像;

②交流、讨论;

③归纳出研究抛物线几何性质涉及的方面;

④总结出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椭圆、双曲线的图像对于深刻理解以前的知识和学习抛物线的图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

系的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达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通过类比椭

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培养学生具备“运动变化”和“动中求静”的辩证法和思维

观念。

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

教师活动:①板书例1;

②板书例2第一问;

学生活动:①学习解题的思路及规范步骤。

②自主解答例2第二问。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授,规范的板书养成学生的良好的解题习惯,起到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例2第二问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归纳小结,深化目标

教师活动:①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完成对比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的归纳;

②布置课后及拓展作业。

学生活动:完成对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课内小结,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深化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师生间的合作探究,不管是老师还是课件,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都在同步配合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引导学生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知识进行梳理,深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并通过作业实现目标的巩固。

5、板书设计

依次列出四个:依次列出四个: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教案】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1-1: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教A版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是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学习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抛物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其产生过程;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焦点弦长公式。 能力目标:学会用类比思想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类比、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勇气,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知识上来讲,要掌握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初步运用及焦点弦长公式;从学生的体验来说,需要关注学生在探究抛物线性质的过程中思维层次的展现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本节课采用五环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分析,培养学生

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并采用小组积分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学法:(1)类比学习:通过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类比学习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归纳得出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回顾上节课所学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学生填表并完成自我检测) 定义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 准线 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复习直观形象,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自我检测:1.抛物线24y x =的准线方程是_____ 2.抛物线 212y x =上与焦点距离等于 9的点的横坐标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题目的练习,加深对抛物线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理解。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能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利用工具作出抛物线的图形. ●教学重点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 几何性质的应用 ●教学方法 学导式 ●教具准备 三角板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简要回顾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要求学生回答) 师:这一节,我们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0(22 p px y = ①来研究它的几何性质 Ⅱ.讲授新课 1. 范围 当x 的值增大时,y 也增大,这说明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但应让学生注意与双曲线一支 的区别,无渐近线). 2.对称性 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 我们把抛物线的对称轴叫抛物线的轴. 3.顶点 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抛物线的顶点.即坐标原点. 4.离心率 抛物线上的点M 与焦点的距离和它到准线的距离的比,叫抛物线的离心率,用e 表示.由抛物线定义可知,e =1. 说明:对于其余三种形式的抛物线方程,要求自己得出它们的几何性质,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抛物线四种标准方程. 师:下面,大家通过问题来进一步熟悉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原点,并且经过点M (2,-22),求它的标准方程,并用描点法画出图形. 师:由已知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时,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抛物线标准方程的类型,再求出方程中的参数P . 解:因为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原点,并且经过点M (2,-22),所以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0(22 p px y =

因为点M 在抛物线上,所以22)22(2?=-p ,即2=p 因此所求方程是.42x y = 下面列表、描点、作图: 说明: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可以简化作图步骤; ②抛物线没有渐近线; ③抛物线的标准方程)0(22 p px y =中p 2的几何意义:抛物线的通 径,即连结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 轴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线段.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并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Ⅲ.课堂练习 课本P 122练习1,2.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并在具体应用时注意区分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 ●课后作业 习题8.6 1,2,5.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最新抛物线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谢阳,今天我说课题目是《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中第6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段的教学,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已有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已熟悉和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能力层面: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圆锥曲线方程 情感层面: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有动手操作,归纳猜想,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而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究、发现、归纳数学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1课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1.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2.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曲线间互逆推导的逻辑关系及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抛物线的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研究它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四项几何性质。 情感态度: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通过对抛物线对称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难点是抛物线的各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有指导的发现法及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有指导的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探究、总结、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高。 2.学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和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类比——探索——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信心。

高中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及教材分析 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课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一. 教学理念 “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因此,教师的责任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环境,让学生通过这个环境的相互作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构建自己的理解,获得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素质,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平时教学,注意这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 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对于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强调几何模型与数学问题的转换。例1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作图感知p 的大小对抛物线开口的影响,引出通径的定义。例2的设计旨在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数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即作抛物线的草图。 本节是第一课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可与椭圆、双曲线的性质对比进行,着重指出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ⅱ 抛物线的通径及画法。 (2) 能力目标:. ⅰ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掌握抛物线的画法。 (3) 情感目标: ⅰ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 ) 0(22>=p px y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教案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4.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高二(1)班星期四第七节(11月15日) 郭 味纯 【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的简单的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应用 【难点】抛物线性质的应用. 【程序】(附课件) 一. 问题情境: ▲1.复习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推 导过程 二. 引入新知 探索新知 ▲2. 问题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y 2 = -8x ,请画出它的大致图象。 问题2: 从画抛物线图象,感觉到应关注 抛物线哪些重要的几何性质? Key : 范围、对称性、.顶点和开口方向 ▲3. 对于抛物线)0(22>=p px y

1、范围: , (即图象在y 轴的右侧) 2、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抛物线的轴);没有对称中心 (因此,抛物线又叫做无心圆锥曲线。而椭圆和双曲线又叫做有心圆锥曲线.) 3.顶点和开口方向: 定义: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抛物线只有一个顶点 ▲4. 填 空练习 ▲5. 通径 问题1: 请同学们通过看课本P46中间那一段后,回答什么叫做抛物线的通径? 0≥x R y ∈

问题2: 方程中p 的变化对抛物线有什么影响? 三、例题与训练 ▲6. 例 1 求顶点在原点,焦点为(5,0)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0y x =- 变式:求顶点在原点, 焦点为 (0,6)F -的抛物线的方程.. Key :224x y =- ▲7..练习 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1)准线方程是32=y . Key : 283 x y =- (2)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5. Key : 221010y x x y =±=±或 练习2.求以直线0632=+-y x 与坐标轴的交 点为焦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四.数学应用 ▲8. 例 2. 汽车前灯的反光曲面与轴截 面的交线为抛物线,灯口直径为197mm ,反光曲面的顶点到灯口的距离是69mm ,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当灯泡安装在抛物线的焦点处时,经反光曲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光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关于《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说课稿 陇西一中崔永新 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数学组教师崔永新,我说课的题目是《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分析;程序分析;评价分析。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八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以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涉及到数形结合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高考重点考察内容,并为双曲线,抛物线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由标准方程分析出椭圆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椭圆离心率几何意义的导入和理解。我侧重谈一下对重难点的处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①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②重难点之处进行反复分析③及时巩固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了解椭圆标准方程中a,b,c的几何意义,明确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画出椭圆的图形,会利用椭圆的几何性质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从离心率大小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体现数形结合,体会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以,我在选择教法之前先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从情感、能力、认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在情感上,已接触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对椭圆并不陌生;在能力上,会求简单的椭圆方程;在认知上,了解椭圆的定义及图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研究式探索,反馈式评价。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准备分四个环节来进行这节课:创设情景、自主探究、知识运用、小结作业。 自主探究 1 范围观察椭圆图形,从图上能看出椭圆的范围吗?要求学生自己从图形中观察出椭圆的图形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之内,并能写出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椭圆范围的理解。 2.对称性:根据图形对称满足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判断椭圆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 1.已知抛物线x2=2py(p>0)的准线经过点(-1,-1),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1,0) B.(0,-1) C.(1,0) D.(0,1) 2.已知点P(6,y)在抛物线y2=2px(p>0)上,若点P到抛物线焦点F的距离等于8,则焦点F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 A.2 B.1 C.4 D.8 3.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与圆(x-3)2+y2=16相切,则p的值为() B.1 C.2 D.4 A.1 2 4.已知点A是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O为坐标原点,当 |AF|=4时,∠OFA=120°,则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A.x=-1 B.y=-1 C.x=-2 D.y=-2 5.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点P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M为其准线上的动点,当 △FPM为等边三角形时,其面积为() A.2√3 B.4 C.6 D.4√3 6.一条光线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射出,经抛物线上一点B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点A(5,4),若|AB|+|FB|=6,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题组二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7.已知直线l:y=x-1与抛物线C:y2=4x相交于A、B两点,则|AB|为() A.5 B.6 C.7 D.8 8.已知直线y=kx-k及抛物线y2=2px(p>0),则() A.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 B.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公共点 C.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或两个公共点 D.直线与抛物线可能没有公共点 9.过点(0,1)且与抛物线y2=4x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有() A.1条 B.2条 C.3条 D.0条 10.(2020山东菏泽高二上期末)已知斜率为k的直线l与抛物线C:y2=4x交于A、B 两点,线段AB的中点为M(2,1),则直线l的方程为() A.2x-y-3=0 B.2x-y-5=0 C.x-2y=0 D.x-y-1=0 11.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l:y=x-2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 (1)求弦AB的长; (2)求△FAB的面积.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练习题

课时作业(十三) [学业水平层次] 一、选择题 1.已知点P (6,y )在抛物线y 2=2px (p >0)上,若点P 到抛物线焦点F 的距离等于8,则焦点F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等于( ) A .2 B .1 C .4 D .8 【解析】 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为x =-p 2,因为P (6,y ) 为抛物线上的点,所以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所 以6+p 2=8,所以p =4,即焦点F 到抛物线的距离等于4,故选C. 【答案】 C 2.(2014·成都高二检测)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点P 为抛物线上的动点,点M 为其准线上的动点,当△FPM 为等边三角形时,其面积为( ) A .2 3 B .4 C .6 D .43 【解析】 据题意知,△FPM 为等边三角形,|PF |=|PM |=|FM |, ∴PM ⊥抛物线的准线.设P ? ?? ??m 24,m ,则M (-1,m ),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m 24,又由F (1,0),|PM |=|FM |,得1+m 24=1+12+m 2,得m =2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其面积为43,故选D. 【答案】 D 3.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若线段AB 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

线方程为( ) A .x =1 B .x =-1 C .x =2 D .x =-2 【解析】 设A (x 1,y 1),B (x 2,y 2),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y 21=2px 1, ①y 22=2px 2, ② ①-②得, (y 1+y 2)(y 1-y 2)=2p (x 1-x 2). 又∵y 1+y 2=4,∴y 1-y 2x 1-x 2=2p 4=p 2 =k =1,∴p =2. ∴所求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1. 【答案】 B 4.(2014·课标Ⅱ)设F 为抛物线C :y 2=3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则|AB |=( ) B .6 C .12 D .73 【解析】 焦点F 的坐标为? ?? ??34,0,直线AB 的斜率为33,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y =33? ?? ??x -34, 即y =33x -34,代入y 2=3x , 得13x 2-72x +316=0,

高中数学_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3.2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思考: 如何根据标准方程确定焦点位置以及开口方向? 答:一次定焦点,正负定方向。 图 形 标准 方程 ) 0(22>=p px y )0(2-2>=p px y )0(22>=p py x ) 0(22>-=p py x 焦点 坐标 )(0,2 p F )(0,2-p F ),(20p F ),(2 -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个,一起对答案即可。 温故而知新。这些都是本节课需要用到的相关概念,复习一遍便于后面解决问题。 二、课内探究 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椭圆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根据其标准方程研究了它们的几何性质,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研究过椭圆和双曲线哪些性质? 学生答:椭圆: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 双曲线:范围、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提出问题:通过对椭圆和双曲线几何性质的学习,应用类比的方 法,请学生讨论一下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 1、范围 2、对称性。 3、顶点坐标 4、离心率 总结: 开口向右的抛物线四条几何性质。 学生回 答,并强调这几类方法 教师提示,先研究两个性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结论。 另外两个性质 为引出抛物线几何性质做准备。 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便于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性质。

二、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了抛物线22(0)y px p =>的几何性质,对于另外三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它们的几何性质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应用类比的方法看看这三种标准形式的抛物线有哪些性质. 思考:类比22(0)y px p =>几何性质,把下列表格填完整. 思考:抛物线的性质有哪些特点? 1、标准方程的抛物线是否位于整个坐标平面内,是否有渐近线? 2、抛物线有几条对称轴,有无对称中心? 3、抛物线有几个顶点、几个焦点、几条准线? 4、抛物线的离心率是否确定? 标准 方程 2 2(0) y px p => 2 2(0)y px p =-> 2 2(0)x py p => 2 2(0)x py p =-> 图形 焦点 坐标 )(0,2p F )(0,2- p F ),(20p F ),(2-0p F 准线 方程 2 p x -= 2 p x = 2 p y -= 2 p y = 范围 }0|{≥x x }0|{≤x x }0|{≥y y }0|{≤y y 对称轴 x 轴 y 轴 顶点 坐标 (0,0) 离心率 1=e 教师先 给出定 义,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通过类比, 填写表格。 学生思考并回答,进一步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掌握 培养学 生类比的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此问题为了与椭圆和双曲线的性质区分开,便于记忆。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师用

第5节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撰写: 审核: 三点剖析: 一、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要求: 1.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 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3. 进一步理解抛物线的方程、几何性质及图形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难点: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三、本节知识理解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y 2=2px (p >0),则 (1).范围:则抛物线上的点(x ,y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x ≥0.,在轴右侧抛物线向右上方和右下方无限延伸。 (2).对称性:这个抛物线关于轴对称,抛物线的对称轴叫做抛物线的轴.抛物线和它的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3).顶点:抛物线和它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这个抛物线的顶点是坐标原点。 (4).离心率;抛物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和它的准线的距离的比叫做抛物线的离心率,其值为1. (5).在抛物线y 2 =2px (p >0)中,通过焦点而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分别为),2 ( ),,2 ( p p p p -,连结这 两点的线段叫做抛物线的通径,它的长为2p . (6).平行于抛物线轴的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 但它不 是双曲线的切线. 2.抛物线和椭圆、双曲线的比较 (1).抛物线的性质和椭圆、双曲线比较起来,差别较大.它的离心率等于1;它只有一个焦点、一个顶点、一条对称轴、一条准线;它无中心,也没有渐近线. (2).椭圆、双曲线都有中心,它们均可称为有心圆锥曲线.抛物线没有中心,称为无心圆锥曲线. 精题精讲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求它的标准方程. 【解】∵抛物线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M (3,-23), ∴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x 2 =-2py (p >0). 又∵点M 在抛物线上,∴(3)2=-2p (-23), 即p = 4 3. 因此所求方程是x 2 =- 4 3y . 【点评】本题关键是能够依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首先确定出抛物线方程的形式,然后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标准方程. 【例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 9 8 2 2 y x - =1,求以双曲线的右顶点 为焦点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解】∵双曲线 9 8 2 2 y x - =1的右顶点坐标是(22,0). ∴ 222 =p ,且抛物线的焦点在x 轴的正半轴上. ∴所求抛物线的方程和准线方程分别为y 2 =82x ,x =-22.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双曲线的基本知识. 【例3】A 为抛物线y 2=- 2 7x 上一点,F 为焦点,|AF |=14 8 7, 求过点F 且与OA 垂直的直线l 的方程. 【解】设A (x 1,y 1), ∵2p = 2 7,∴F 的坐标是(- 8 7,0). ∵|FA |=14 8 7,∴ 8 714 2 1=-x p , ∴x 1=-14,代入抛物线方程y 2=- 2 7x ,得y 1=±7. ∴A 点的坐标是(-14,7)或(-14,-7). ∵2 1- =OA k 或2 1= OA k 且OA ⊥l ∵k l =2或k l =-2. ∵l 过焦点F (- 8 7,0). ∴l 的方程是y =2(x + 8 7)或y =-2(x + 8 7), 即8x -4y +7=0或8x +4y +7=0. 【点评】有关抛物线上的点与其焦点的距离问题,抛物线的定义一般是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例4】抛物线y 2=12x 中,一条焦点弦的长为16,求此焦点弦所在直线的倾斜角. 【解】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3,0), 设焦点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y =k (x -3). 由方程组???-==), 3(122 x k y x y 得y 2- k 12y -36=0. ∴直 线 被 抛 物 线 截 得 的 弦 长 为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学习教案稿.doc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 A 版数学第二册·上第八章第 6 节《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尝 试这种理念 .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 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该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内容。本课时 的主要内容是: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学习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 ■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抛物线方程与抛物线曲线间互逆推导的逻辑关系及利 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抛物线的方程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理性思维的能力。 ■ 通过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及运用数形 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与形的辩证统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抛物线对称美的感受,激发 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3教学重难点 得出抛物线几何性质的思维过程,掌握运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法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和发展不平衡,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趋势。学生已熟悉和 掌握抛物线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有亲历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兴趣,有动手操作,归纳猜想,逻辑推理 的能力,有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而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与同学探究、发 现、归纳数学知识。 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有指导的发现法及练习法等教 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境;在抛物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 体演示,有指导的发现问题,然后进行讨论、探究、总结、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提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的说课稿范文 抛物线方程是指抛物线的轨迹方程,是一种用方程来表示抛物线的方法。下面是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播放视频00:00—06:10) 在第一阶段,我与学生共同探究了本节课第一部分的内容——抛物线的定义。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选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以及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引入新课,通过让学生感受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索抛物线定义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通过几何画板来展现抛物线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动态的展示中,通过观察,发现和认识抛物线。这样做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感受抛物线,抓住轨迹问题的本质——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这样就能非常容易的探索出抛物线的定义。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从看到画的一个过程。 在给出定义之后,我引导学生进入了第二阶段——深入探索,完善体系。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06:00—17:3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这节课的又一重点内容,而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的设计是第一步,回顾求曲线的一般步骤。由于“曲线与方程”“方程与曲线”的这种关系贯穿解析几何的始终,学生对它的体会,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回顾知识,加深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解析法的理解。

第二步,推导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展示等手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严谨细致的分析,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教学。 第三步,利用表格由学生总结出其他几种形式的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及相应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这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学习中,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想到研的一个过程。 第三和第四阶段分别是指导应用,鼓励创新以及小结概括,深化认识。请大家继续观看。 (播放视频17:32—结束) 在这两个阶段中,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特点后,给出例题和当堂检测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达到了堂堂清的目的。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深化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在这两个阶段中,体现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逐步展开,学生通过看(观察体验)——画(实验尝试)——想(独立思考)——研(合作交流)——用(巩固提高)的学习过程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手段,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各位老师好,我就《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通过类比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物线的弦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弦长,特别是过焦点的弦长利用定义转化。 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小组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对比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特点,从而找到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将抽象概念生动、直观地用课件展示,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以下两个概念)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F→焦点,直线L→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抛物线几何性质教案

抛物线几何性质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案及教材分析 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课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一. 教学理念 “数学教师不能充当数学知识的施舍者,没有人能教会学生,数学素质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己获得的。”因此,教师的责任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数学活动”环境,让学生通过这个环境的相互作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构建自己的理解,获得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素质,培养自己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回归生活),通过平时教学,注意这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 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对于抛物线几何性质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应强调几何模型与数学问题的转换。例1的设计,在于让学生通过作图感知p 的大小对抛物线开口的影响,引出通径的定义。例2的设计旨在利用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数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即作抛物线的草图。 本节是第一课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可与椭圆、双曲线的性质对比进行,着重指出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ⅱ 抛物线的通径及画法。 (2) 能力目标:. ⅰ 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ⅱ 掌握抛物线的画法。 (3) 情感目标: ⅰ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 ⅱ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 0(22>=p px y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第 二 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第 2.4.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4课时) 主备教师 陈本川 一、内容及其解析 学的内容是抛物线的一些基本性质,其核心内容是抛物线的离心率及准线,理解它关键是先让学生认识抛物线的图形,从中概括出抛物线的性质。 学生已经学过抛物线线概念和标准形式,本节课的内容抛物线的基本性质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椭圆、双曲线等圆锥曲线有密切的联系,并有参照对比的作用。是抛物线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是抛物线的性质及范围,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从图形的直观得到抛物线性质的准确刻画。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定位 (1)了解抛物线的基本性质及基本线段的概念。 (2)能够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进行简单的运算。 2、目标解析 (1)是指:抛物线的基本线段范围及概念,对称性,离心率,准线表示。 (2)是指:能够根据抛物线中准线与焦点之间的关系能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抛物线性质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抛物线的一些基本概念会与其它圆锥曲线的概念产生混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各种曲线的概念把握不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类比着其它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学习,其中关键是借助图形直观类比。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双曲线的性质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抛物线性质从直观到具体的把握。 五、教学设计过程 问题一:抛物线性质有哪些?观察抛物线的标准方程)0(22>=p px y 的形状, 设计意图:推导、识记抛物线的性质,并能够熟练的应用 问题1你能从图中看出它的范围吗? 问题2它具有怎样的对称性?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教学设计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姓名:郑景育 学科:高中数学 单位:定边县安边中学 时间: 2017 年5 月

高中数学选修1-1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定边县安边中学郑景育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料, 也需要扩大视野,提高认识层次,因此,本节课比较适合在网络教室上课。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视频、音频、图片与网站链接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形象、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几何性质; (2)能根据抛物线的方程对抛物线几何性质进行讨论,过程和方法: (1)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并会在实际问题中简单运用; (2)训练自己用坐标法解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学习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并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了解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教学重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其运用【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运用 【教学方法】:充份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博客等解决重难点问题 二、教学媒体设计思路 利用网络资源和局域网的条件,创设网络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来丰富教育教学活动。 (1)利用网络直接搜索有关知识点,让学生直接了解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兴趣。 (2)设计网络课堂网页,利用网站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完成有关教学活动。 (3)利用教学主机、多媒体课件与以上教学内容协调进行。 (4)利用”评价”区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三、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计学习目标,百度搜索相关知识,人机交流。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2)掌握抛物线几何性质等有关知识; (3)了解抛物线的光学性质,体会抛物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4)学会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方法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习课本和搜索活动, 体现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了解新观点、新认识,开阔学生视野,也是学生体验上网学习的乐趣。 (二)设计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I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2.4.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 (2)

§2.4.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1) 学习目标 1.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根据几何性质确定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6870,文P 60~ P 61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 准线方程为x=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复习2:双曲线22 1169 x y -=有哪些几何性质?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1: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抛物线又会有怎样的几何性质? 新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 程 焦点 (0,)2p - 准线 2p y =- 顶点 (0,0)(0,0) 对称轴 x 轴 离心率 试试:画出抛物线28y x =的图形, 顶点坐标( )、焦点坐标( )、 准线方程 、对称轴 、 离心率 .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抛物线关于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并且经过点(2,M -,求它的标准方程. 变式:顶点在坐标原点,对称轴是坐标轴,并且经过点(2,M -的抛物线有几条?求出它们的标准方程. 小结:一般,过一点的抛物线会有两条,根据其开口方向,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2斜率为1的直线l 经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 变式:过点(2,0)M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交抛物线24y x =于A ,B 两点,求AB .

小结:求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可用弦长公式,也可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解. ※动手试试 练1.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⑴顶点在原点,关于x轴对称,并且经过点 (5 M,4) -; ⑵顶点在原点,焦点是(0,5) F; ⑶焦点是(0,8) F-,准线是8 y=. 三、总结提升 ※学习小结 1.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求过一点的抛物线方程; 3.求抛物线的弦长. ※知识拓展 抛物线的通径: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对称轴垂直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所得的弦叫抛物线的通径. 其长为2p.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 1.下列抛物线中,开口最大的是(). A.21 2 y x =B.2y x =

抛物线几何性质说课稿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各位老师好,我就《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进行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讨论研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方法,通过类比学生不难掌握抛物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等性质。学习本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定点、离心率;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根据给出条件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会求抛 物线的弦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及方程的思想;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 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初步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条件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弦长,特别是过焦点的弦长利用定义转化。 教学难点:抛物线几何性质的灵活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四、教法分析 在教学中,采用引导式、小组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对比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特点,从而找到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将抽象概念生动、直观地用课件展示,从视觉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知识回顾(让学生回顾以下两个概念) 1)抛物线的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点F→焦点,直线L→准线。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参赛教案)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参赛教案)

2.4.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一、本节课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系统地按照抛物线方程来研究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拓展和总结,可使学生对圆锥曲线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的良好机会。 2、学生情况分析 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的掌握了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以及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本节课,学生有能力通过类比椭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结合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去探索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能够运用抛物线的方程探索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2、过程和方法: 注重对研究方法的思想渗透,掌握研究曲线性质的一般方法;培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几何性质的探索活动,亲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体会新知识探索过程中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索和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难点: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在各种条件下的灵活运用。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综合运用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将问题抛给学生,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参与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学法: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类比——探索——应用——思考——再探索”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与双曲线,根据他们的标准方程,得到了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本节课,我们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来探索它的几何性质。 师生活动 【教师】开门见山点明本节要学内容。 【学生】思考前面如何由椭圆双曲线得到它们的相应的几何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前面所学的椭圆和双曲线,来得到抛物线的性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 复习回顾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师生活动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引导学生回顾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学生】复习巩固抛物线的定义的标准方程,一名学生回答定义和标准方程。 设计意图:为后期的探索奠定基础,使学生坚定用方程探索性质的信念。 *新课讲授 类比椭圆和双曲线,以22(0)px p =>y 为例探索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它的主要性质如下: (1)范围:0,x y R ≥∈ (2)对称性:关于x 轴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