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生物化学实验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的实验。

其中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样品;试剂,酚酞、硫酸、氢氧化钠、蛋白质定性试剂、酶定性试剂等;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取少量蛋白质样品,加入蛋白质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2. 核酸的定性实验,取少量核酸样品,加入核酸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3. 酶的定性实验,取少量酶样品,加入酶定性试剂,观察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

4. 碳水化合物的定性实验,取少量碳水化合物样品,加入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5. 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利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意义,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竞赛

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竞赛

生命科学学院关于举办首届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通知一、竞赛目的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综合实验设计能力,提高生化实验操作技能,营造浓厚学术创新氛围,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选拔优秀项目和选手参加山东省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二、竞赛组委会组长:王宝山、魏成武成员:戴美学、杨桂文、谭效忠、苗明升、张鸿雁、杜希华、王珂、原永洁三、参赛对象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本科生,不限年级和专业。

参赛队伍2-3人为一队,每队一名指导教师。

每个参赛队限提交一份实验设计书,每个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数一般不超过6项。

四、参赛作品内容及要求(一)作品内容1、物质提取类如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从果蔬中提取类胡萝卜素;从芦荟中提取碳水化合物;从鸡蛋清中提取某蛋白;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等。

2、物质检验类如检验市面上某几种品牌牛奶是否掺假;检验市面上某几种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检验某品牌的食用植物油是否含胆固醇等。

3、物质含量测定类如洗衣粉磷含量的分析;测定某品牌奶粉的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比较几种饲料中某物质的含量等。

4、探索物质在某一方面的应用类如探索蛋白酶对草菇保鲜的影响机理;探索木瓜蛋白酶在食物色氨酸测定上的应用等。

5、比较不同品牌物质的营养价值如对不同品牌螺旋藻片营养成分测定和营养价值的评价测定;对不同品牌饲料中营养价值比较等。

6、其他参赛者感兴趣的方面(二)作品要求1、作品要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创造性,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以创新及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为佳,同时在实验室内的可操作性强。

2、每组参赛队严格按照实验设计书设计格式要求撰写实验设计书,并提交至大赛邮箱,一经提交不得修改,违者则取消决赛资格。

3、参赛作品原则上不能与山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前四届作品相同(前几届作品请参考大赛相关网站:http://202.194.131.160/G2S/ 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282),亦不可抄袭外省比赛作品,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

2023年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1;sc-2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

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

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

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

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仪器准备:①烧杯的清洗、干燥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

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黄有顺 黄凯莹
资环、兽医 茶叶中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测定
生命、艺术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的测定
园艺
牛奶中糖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生命
茶多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设计书
佛科院 农学
黑胡椒中提取胡椒碱 从天然化合物中提取果胶
资环
甲醛法测定铵盐的含氮量
兽医
食物防腐剂的测定
生命、经管 华农酸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测定
杨 静 黎瑞蔚 陈基宁 卓 胜 温然然 范丽琨 李秋艺 谢德强 张伟民 黄 霖 陈江平 李建武 刘月银 江静文 黄洁敏 刘剑威 廖金满 冯建峰 沈国聪 洪晓明 陈小纯
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红色素的 TLC 分析
杨彬
张翠凤
淡水鱼类神经系统胆碱酯酶的提取和对其在 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初探
周志诚 张知奋 黄淑君
三等奖:
生命
用陈皮制作保鲜剂及其效果测定
邓锦波 林亦乐 彭宝富
生命
几种鲜奶中抗生素残留检验(TTC 法)
夏 莹 陈晓鹭 葛兆光
华工
新型快速准确测定酱油中防腐剂方法研究
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 获奖名单
一等奖:
生命
制备蝇蛹壳聚糖工艺改良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梁剑云 金昂丹 郭诗静
农学、生命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法检测小鼠的健康状况
徐建峰 蔡丽仪 何典路
中大
红火蚁毒素杀菌作用机理的生化检测
林 圣 谢吉佶 李梦真
二等奖:
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 华工 中大 华师 农学 资环
从废次烟草中提取茄尼醇
优秀实验设计奖:
中大
红火蚁毒素杀菌作用机理的佶 李梦真 陈浩琦 陈柏刚 林先丰
优秀实验操作奖:
生命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对不同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探索了不同蛋白质的特性和潜在应用。

以下是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了多种技术和试剂来分析蛋白质样本。

首先,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将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分离。

接着,我们使用染色剂对蛋白质进行染色,并通过分析染色带的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评估蛋白质的相对含量。

最后,我们利用质谱技术,鉴定和分析蛋白质的序列和结构。

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蛋白质组成分析在SDS-PAGE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每个样本中的多个蛋白质带。

根据迁移距离和颜色密度,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与已知标准品进行比对,我们鉴定了几种主要蛋白质。

进一步的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

2.2 蛋白质功能分析针对不同样本中的蛋白质,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功能检测,评估了它们可能的功能和应用。

例如,在样本A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氧化性质的蛋白质,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在样本B中,我们发现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对抗多种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蛋白质提供了潜在的方向。

2.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和文献研究,我们尝试探究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对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结构,我们发现不同结构和序列的蛋白质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例如,在一些样本中,我们发现含有特定结构域的蛋白质对特定生物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改造蛋白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3. 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分析了不同样本中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我们发现不同样本中存在多种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和功能。

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蛋白质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然而,本次实验还存在一些限制,如样本数量不足和分析深度有限等。

生物化学实践报告(2篇)

生物化学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理解,掌握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并学会使用相应的实验技术和仪器。

二、实验原理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其提取和鉴定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通过蛋白质的盐析、电泳等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提取和鉴定。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其提取和鉴定对于研究生物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酚-氯仿法提取DNA,通过比色法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测定是研究酶的重要方法。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促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动物组织、化学试剂、缓冲液、电泳凝胶等。

2. 仪器:高速离心机、电泳仪、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蛋白质提取液。

(3)将蛋白质提取液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将蛋白质溶液进行SDS-PAGE电泳,观察蛋白质条带。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1)取一定量新鲜动物组织,加入适量缓冲液,研磨。

(2)将研磨液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混匀,静置。

(3)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静置。

(4)取沉淀,用少量双蒸水洗涤,干燥,溶解于适量双蒸水中。

(5)用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

3. 酶的活性测定(1)配制底物溶液。

(2)将底物溶液加入酶溶液,记录反应速率。

(3)根据反应速率计算酶的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通过SDS-PAGE电泳,成功分离出多条蛋白质条带,表明实验中成功提取了蛋白质。

2.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通过比色法测定,成功提取出DNA,浓度为0.5μg/μL。

生化实验报告格式范文(3篇)

生化实验报告格式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在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包括反应机理、反应条件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样品:待测物质- 试剂:各种试剂名称及浓度- 试剂配制方法:详细说明各试剂的配制过程2. 实验仪器- 仪器名称: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仪器型号- 仪器功能:简要介绍仪器功能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样品处理:说明样品处理方法,如提取、纯化等。

- 试剂准备:按照试剂配制方法配制各种试剂。

2. 实验操作- 步骤一: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包括试剂加入顺序、反应条件、观察现象等。

- 步骤二:按照步骤一的方法进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如计算、绘图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列出实验数据,如反应速率、浓度等。

- 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2.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 讨论实验误差的来源。

六、实验讨论1. 实验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反应机理。

2. 实验误差- 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提出改进措施。

3. 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结论,说明实验结果的意义。

七、实验报告1. 报告格式- 标题:实验报告标题- 作者: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实验日期2. 报告内容- 按照实验报告格式,将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内容依次列出。

八、附录1. 试剂配制方法- 详细列出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

2. 实验数据- 列出实验数据,如反应速率、浓度等。

3.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文献。

九、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 实验数据应真实、准确,不得篡改。

3. 实验报告应规范、完整,字迹清晰。

十、实验总结1.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第五届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报告

第五届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报告

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报告制备蝇蛹壳聚糖工艺改良及其理化性质研究Improved Technology of Extract Chitosan from the Pupa and Study the Physical Chemistry Character制备蝇蛹壳聚糖工艺改良及其理化性质研究郭诗静,金昂丹,梁剑云华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注:按姓名字母排序,不分先后)摘要:利用蝇蛹作为实验原料,通过改良后的酸法脱灰分,碱法脱蛋白质和脂肪制成甲壳素后,通过热浓碱法脱乙酰基处理提取壳聚糖。

改良的工艺缩短了加工的时间,但是也保证了质量。

提取过程中分别使用室温、加热、超声波三种不同的方法脱蛋白,脱色方法也一改以往用有机溶剂的方法,改用双氧水;干燥恒重法测定其水分,旋转黏度计测定其黏度,通过对成品进行这些理化性质的检测。

实验得沸水的处理效果最好,超声细胞粉碎机对提取有一定点作用,双氧水的脱色效果不错,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蝇蛹 甲壳素 壳聚糖 水分 黏度 脱乙酰度目录1 前言 (04)1.1 甲壳素与壳聚糖及其研究状况 (04)1.2 家蝇与提取工艺 (05)1.3 超声波 (05)2 可行性分析 (06)3 实验目的 (06)4 实验原理 (06)5 实验设备 (07)5.1 仪器 (07)5.2 玻璃器具 (07)6 实验材料及试剂 (07)6.1 原材料 (07)6.2 试剂 (08)6.3 试剂的配制 (08)6.4 材料的处理 (08)7 本实验的制作流程 (11)8 制作工艺比较 (15)9 各种理化性质方法比较 (15)9.1 用干燥恒重法测定其水分 (15)9.2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其黏度 (16)9.3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游离氨基和脱乙酰度 (17)10 结论 (18)11 注意事项 (18)12 优点 (18)参考文献 (19)英文摘要 (20)附录 (21)感想 (22)1前言1.1 甲壳素(chitin)与壳聚糖(chitosan) 及其研究状况壳聚糖(chitosan)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甲壳素(chitin)的形式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届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实验报告制备蝇蛹壳聚糖工艺改良及其理化性质研究Improved Technology of Extract Chitosan from the Pupa and Study the Physical Chemistry Character制备蝇蛹壳聚糖工艺改良及其理化性质研究郭诗静,金昂丹,梁剑云华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注:按姓名字母排序,不分先后)摘要:利用蝇蛹作为实验原料,通过改良后的酸法脱灰分,碱法脱蛋白质和脂肪制成甲壳素后,通过热浓碱法脱乙酰基处理提取壳聚糖。

改良的工艺缩短了加工的时间,但是也保证了质量。

提取过程中分别使用室温、加热、超声波三种不同的方法脱蛋白,脱色方法也一改以往用有机溶剂的方法,改用双氧水;干燥恒重法测定其水分,旋转黏度计测定其黏度,通过对成品进行这些理化性质的检测。

实验得沸水的处理效果最好,超声细胞粉碎机对提取有一定点作用,双氧水的脱色效果不错,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蝇蛹 甲壳素 壳聚糖 水分 黏度 脱乙酰度目录1 前言 (04)1.1 甲壳素与壳聚糖及其研究状况 (04)1.2 家蝇与提取工艺 (05)1.3 超声波 (05)2 可行性分析 (06)3 实验目的 (06)4 实验原理 (06)5 实验设备 (07)5.1 仪器 (07)5.2 玻璃器具 (07)6 实验材料及试剂 (07)6.1 原材料 (07)6.2 试剂 (08)6.3 试剂的配制 (08)6.4 材料的处理 (08)7 本实验的制作流程 (11)8 制作工艺比较 (15)9 各种理化性质方法比较 (15)9.1 用干燥恒重法测定其水分 (15)9.2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其黏度 (16)9.3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游离氨基和脱乙酰度 (17)10 结论 (18)11 注意事项 (18)12 优点 (18)参考文献 (19)英文摘要 (20)附录 (21)感想 (22)1前言1.1 甲壳素(chitin)与壳聚糖(chitosan) 及其研究状况壳聚糖(chitosan)在自然界中通常以甲壳素(chitin)的形式存在。

甲壳素又名几丁质,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碳水化合物中的多糖。

几丁质脱去分子中55%以上的乙酰基就转变成壳聚糖,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蟹壳、虾壳和节肢动物。

壳聚糖又名甲壳胺、脱乙酰甲壳素,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2-脱氧-β-D-葡萄糖。

壳聚糖是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固体,略有珍珠光泽,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等溶液,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相结合而使自身带正电荷。

但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溶液,也不溶于硫酸和磷酸。

在稀酸中,壳聚糖的主链也会缓慢水解,溶液的黏度逐渐降低[6]。

甲壳素(chitin)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唯一一种带阳离子,能生物降解高分子的材料,广泛存在于昆虫和甲壳类动物的硬壳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

也由于它可以与人体中的有害物质相结合,并能排出人体体外,使人体经常处于一种健康的生理状态,因而被誉为“人类第六生命元素”[1]。

但甲壳素溶解性能很差,直接使用的范围比较窄,而其脱乙酰产物—壳聚糖(chitosan)则广为应用,其主要质量指标是黏度及胺基含量。

壳聚糖经水解可生成壳低聚糖,壳低聚糖具有较高溶解度,所以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分子量低于一万的壳低聚糖更展现出其独特的优良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可在人体肠道内活化增殖双歧杆菌,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脾脏抗体生长,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吸附胆固醇,在微环境中具有较强抑菌抗菌作用和显著保湿吸湿能力等;较高聚合度壳低聚糖具有阻碍病原菌生长繁殖功能,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活化植物细胞,从而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等[2]。

同时,已经有不少的实例:纯度很高的甲壳素可制成手术缝合线,经酶解后可被人体吸收,可生产手术隔离膜;可用来制造人造皮肤,作为创伤的覆盖材料,由壳聚糖制成的隐性眼镜不但柔软,坚韧,而且吸水性好[1]。

壳聚糖在环保、医药、食品,农业,日化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应用前景,所以壳聚糖的产业化方向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1963年,Budall根据X-衍射光谱得到的结果,提出了甲壳素存在三种晶型后,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逐渐增多,20世纪50年代后已有专著出版。

自1977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首次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以来,国际社会已先后召开过9 届国际甲壳素和壳聚糖学术会议,出版了数本关于甲壳素和壳聚糖的专著。

一些发达国家争相投入大量资金对甲壳素和壳聚糖进行深入研究开发。

日本政府拨出60亿日元启动经费,委托全国13 所大学对甲壳素和壳聚糖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且在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早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对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

1958年,国内首先将乙酰化甲壳素应用于印染工业。

谢雅明和严峻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发表有关甲壳素化学的相关文章以来,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目前世界甲壳素年产量仅为5000-10000吨,国际市场上每吨销售价约1700万美元[10],我国随着生产的发展,从事制取甲壳质生产既可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又是企业和养殖专业户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1.2 家蝇与提取工艺苍蝇,是人们惯用的称呼,为科研而饲养的苍蝇只是蝇家族的一种,学名为“家蝇”。

苍蝇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苍蝇在长期恶劣环境的生态压力下,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如溶菌酶、抗菌肤、凝集素、甲壳质等产生了特有的抗逆能力。

饲养的时候经过严格的无菌控制,与日常见到的家蝇不同的是它不带有任何的病菌,被称为“工程蝇”或“资源蝇”。

而蝇蛹是苍蝇的幼虫羽化后的外壳,从蝇蛹可提取人类所需要的抗菌肽、甲壳素、壳聚糖等有用物质。

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 10 亿吨之多,所以甲壳素是一种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般工艺在以往壳聚糖制备工艺研究中,大多数以虾、蟹为原料,同时已经出现以微生物发酵提取[4]和以蝇蛹为原料提取。

以虾、蟹壳原料的供应受到地域和季节的影响,而且虾、蟹壳含钙量高,给提取造成困难。

而以蝇蛹为原料制备壳聚糖甚少。

虾壳中含量为20%~25%,蟹壳中含量为 15%~18%[4],甲壳素的提取量为4%,壳聚糖的提取量为3%[10],生产原料呈现相对不足和价格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从虾、蟹壳提取的甲壳素容易遭受海水污染以及甲壳素、壳聚糖容易吸附重金属,因此很难生产出高纯度的产品[3]。

另一方面,以微生物发酵生产壳聚糖,从经济角度讲,培养菌丝体要求高、控制严格,造成提取的壳聚糖成本过高。

抗生素厂、柠檬酸厂发酵后的废菌丝体(国内仅废弃青霉菌丝体每年就多达几十万吨)含水量高达85%,在高温条件下发酵产生难闻的气味,长期贮存菌体自溶产生大量污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4]。

但是如果选择家蝇进行科学的研究,有其主要的优点:家蝇的繁殖系数高,一对家蝇能产卵1000个左右,4个月可生产2660亿,原料取之不尽,生活周期一般是7天左右就变成蛆,而且家蝇无休眠现象,可在室内大批量饲养,养殖成本低,蝇蛹(蛆)碳酸含量低,色素少,所以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来源容易,容易保存,价格稳定,杂质少,纯度高,提取过程中对水、酸、碱消耗少;重金属含量低;提取得甲壳素的分子量较虾、蟹的分子量小,溶解性提高,应用范围相应扩大。

在加工工艺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在不断的改良,而且处理用过的废碱液可以重新利用,已有实验证明其效果同样的显著,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5]。

1.3 超声波超声波是物质介质中的一种机械波。

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一般包括空化效应和热效应。

声化学反应主要源于声空化——液体中空腔的形成、振荡、生长、收缩至崩溃,及其引发的物理、化学变化。

液体声空化的过程是集中声场能量并迅速释放的过程。

空化泡崩溃时极短时间在空化泡周围的极小空间内产生高温高压,并伴有强烈的冲击波和高速射流,这为一般条件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非常特殊的物理环境,从而促使化学反应的进行[13]。

超声波的应用日渐广泛[14],对于实现工业化,如果能充分发挥其用处,将会有这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超声波不会破坏分子的内部结构使化学键断裂,但是可以增加分子的振动速率或者改变分子的构型,使其在反应的时候出现更为适合反应进行的构象,推理是有助于反应的进行的,有探索价值。

本实验以蝇蛹为原料,采用稍加改进的酸、碱等提取工艺同时也采用超声处理的条件提取维持天然特征的的壳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从而讨论工艺的好与坏。

2可行性分析壳聚糖和甲壳素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壳聚糖生产工艺的实用性;原料来源容易解决而且比较低廉,有专门饲养的公司并已经联系好;加工工艺简单,试剂只需要碱和酸,仪器设备实验室已经齐备,玻璃器皿也为实验室常用器皿;使用过的废酸废碱可以循环利用,若不再使用,则进行中和反应便可以避免环境污染的问题;改良过的工艺,理论上具备速度和质量两方面的优点,(实际上也还没有找到资料有人尝试过),所以这次的实操是比较有意义的;本次实验还准备尝试用超声的方法处理材料,如果有效果,理论上可以及降低加工的时间,所以具有一定创新性;经过原材料的预处理,当天比赛操作的时间完全充足;操作安全,不会造成危险。

3 实验目的通过蝇蛹提取出甲壳素,再经脱乙酰反应将甲壳素转化为壳聚糖,最后对壳聚糖灰分、水分、脱乙酰度以及黏度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蝇蛹含有甲壳素和壳聚糖,且含量及质量都较为理想,改进了加工工艺为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基础4.实验原理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通过β-D-(1-4)糖苷连接的2一乙酸胺基一2一脱氧-D-吡喃葡糖链节的线型聚合物,其结构如下:甲壳素有α,β,γ三种晶型,其中α-甲壳素存在最丰富,也最稳定。

由于大分子之间极强的氢键作用,导致其一般不溶于水,但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而应用有限,通常称其为几丁质。

要获取甲壳素可以通过酸碱处理,脱去材料中的钙盐(俗称“灰分”)和蛋白质(和脂类)即可制得甲壳素。

壳聚糖又称脱乙酞甲壳素,一种阳离子型直链氨基多糖,学名聚(1—4)一2氨基脱氧一B—D一葡萄糖,结构式如下: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是壳聚糖分子中脱除乙酰基的糖残基数占壳聚糖分子中总的糖残基数的百分数,也就是壳聚糖分子链上自由氨基的含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从蝇蛹甲壳素提取的壳聚糖灰分和水分比从虾蟹提取的要低,从而更有利于保存,而且纯度增高。

壳聚糖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乙酸、乳酸、苯甲酸、甲酸等酸溶液中,所以能用乙酸将其溶解。

测定的方法很多,如酸碱滴定法、苦味酸法、胶体滴定法、银量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本实验采用最简单的酸碱滴定法,该法不需特殊的仪器,且重复性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