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航材送修服务规范研究
民用飞机维修实施程序DMRL的建立与维护研究

民用飞机维修实施程序DMRL的建立与维护研究摘要:针对基于S1000D规范下维修实施程序DMRL的制定和维护管理,梳理了维修实施程序编制流程,基于维修手册维修实施程序的内容分类,总结了两种制定维修实施程序DMRL的方法,并从实践角度对维修实施程序DMRL的制定及维护提出了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民用飞机,维修实施程序,DMRL0引言维修手册是民用飞机持续适航文件是最重要的手册之一,用于指导维修人员开展飞机的维修工作,以确保飞机的持续适航和人员安全。
维修手册包含系统描述部分(SDS)和维修实施程序部分(MPP),且这两部分单独成册。
SDS包含航线维修中飞机系统和设备的功能、组成、相关注意事项等,让维修人员简单地了解系统原理,部件的位置和维修注意事项等知识。
MPP包含对飞机所有系统或设备进行航线保养、功能试验和修理或者更换所需要的信息,用于指导维修人员进行部件拆装、系统测试等工作,是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的依据。
目前民用飞机维修手册编制采用的标准逐渐的由ATA2200转向S1000D,本文主要研究基于S1000D规范下MPP顶层规划中数据模块需求清单(DMRL)的建立与维护问题。
1基于S1000D规范的MPP编制流程较之于传统ATA2200规范下纸质手册的编写流程,基于S1000D规范的MPP编制流程见图1,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顶层规划。
该阶段主要是制定MPP编制方案、计划,并制定DMRL。
MPP编制方案用于定义MPP主要内容,明确公司、部门及供应商职责,规定编制、验证、分发及修订各阶段的业务流程,结合项目计划制定MPP编制工作计划。
根据项目特点制订SNS,根据S1000D规范选取IC码,创建DMRL,并在全寿命周期内对DMRL进行持续更新维护;b)编制。
该阶段主要是开展数据模块的编制。
首先根据程序类数据模块的Schema编制程序类数据模块规范、模板,确定技术插图规范。
为将S1000D信息重用理念充分发挥,在该阶段应创建相应的公共信息库(CIR),如断路器、区域、口盖、耗材、工具、警告注意、适用性等,方便数据模块编写时的调用。
航材送修管理程序

1概述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描述了由飞机上拆下的不可用的周转件或按相关规定需进行升级改装的器材送往合格的修理厂家,以使其恢复至可用状态或改装升级至最新状态的要求和程序。
1.2本程序涉及的送修对象为飞机装机器材、仓库中的器材。
1.3适用于航空器材部、生产计划部、航线维修部、基地维修部、工程部、发动机管理中心、质量部、福州分公司机务部及公司其他分支机构。
1.4程序属性■ CCAR121 □ CCAR145 □ CCAR145定检/部件2依据文件2.1AC-121-66《维修计划和控制》。
2.2AC-121-58R1《合格的航材》。
2.3《维修工程管理手册》“航材管理”。
2.4《维修工程管理手册》“部件送修”。
3术语和定义3.1周转件:指按照生产厂家的部件维修手册,以符合适航要求的手段,可重复修理使其恢复至可用状态的飞机零部件。
3.2故障件:指从飞机上拆下的被认为带有故障的飞机零部件。
3.3大宗航材:指发动机、APU、起落架、反推等总维修费用大于100万人民币以上或新件价格5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航材。
3.4送修:指把周转件送往经具有局方维修许可并经厦航批准的修理厂家进行修理至可用。
4要求4.1所需的人员岗位4.1.1飞机维修工程部分管航材(副)总经理。
4.1.2航空器材部主管、送修索赔处经理、索赔室主任、送修索赔员。
4.1.3工程工程师、动力工程师。
4.1.4附件监控工程师。
4.1.5授权航材检验员、质保工程师。
4.1.6维修人员。
4.1.7计划财务部管理人员、航材核算员。
4.2职责4.2.1航空器材部:负责航材的送修,库存备件送修,改装的执行要求、修理进度跟踪监控、运输报关、收料入库、发票审核、付款申请和厂家合同执行的评估。
4.2.2航线维修部和基地维修部:负责提供从飞机上拆下的不可用件状况信息,清楚地描述拆换原因以及必要的修理建议。
4.2.3工程部、发动机管理中心:负责大件航材的工作范围制定,附件AD/CAD/SB改装要求制定,负责修理费用高的附件修理以及厂家SB执行审核。
【民航】发动机、APU送修及验收控制管理程序

收控制程序版本:03-001. 目的1.1主题内容为进一步规范公务机发动机、APU的送修及入库检验工作,细化验收流程,对发动机、APU从订购、送修、验收到领出使用实行全过程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技术公司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
1.3 程序属性□CCAR145 ■CCAR91 ■CCAR1352. 引用文件和术语2.1 引用文件2.1.1 CCAR-145《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2.1.2 公务机管理手册2.1.3 AC-121-58《合格的航材》2.1.4 AP-21-10《批准放行证书/适航批准标签的使用程序》2.1.5 AP-21-06《民用航空器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合格审定》2.1.6 AC-21-04《供应商的监督》2.2 术语1)航材验收:根据合同规定的技术规范(条件)和适航部门有关规定对订购、租赁(包括借用)、修理、自制、自修到货及退料的航材进行符合性检验工作,即对所有进入库房的航材进行检验、挂签、记录,以保证入库的所有航材都是可用件。
3. 要求3.1 所需的人员岗位1)生产保障人员2)维修管理人员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1收控制程序版本:03-003)维修人员4)质量管理人员5)工程技术人员3.2 需要的资料、工具和航材。
无特殊要求3.3 职责3.3.1公务机维修工程部质量管理人员1)负责部件送修质量调查。
2)对有特殊送修要求的部件提出维修要求。
3)负责航材的入库适航检验。
4)识别并标识厂商给定的属地航材货架寿命时限。
5)负责航材入库的数据准确性复核。
6)负责航材适航凭证的存档管理和受理提档查询工作。
7)负责发放和控制航材检验印章。
8)参与重要部件项目的索赔送修评估。
3.3.2 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工程技术人员1)负责汇总、提供各种计划性和非计划性维修任务项目的航材需求。
2)负责飞机部件构型监控和有效性维护。
3)对涉及飞机部件构型的EO(AD/SB/SL),制定随故、在翼或离位实施计划并监控完成情况,确认并关闭EO项目。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民机复合材料的适航鉴定
管清宇
【期刊名称】《纤维复合材料》
【年(卷),期】2018(036)003
【摘要】本文首先对民用飞机适航规章CCAR-25第25.603条款进行深入解读,分析了国外复合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的实践经验.然后介绍了民机复合材料的鉴定方法,包括试验项目的确定、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材料变更及补充鉴定.最后展望了国产民机复合材料的鉴定策略.
【总页数】6页(P77-81,76)
【作者】管清宇
【作者单位】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20121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210016【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民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维修与验证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J], 杨文锋;张吉武;唐庆如
2.民机复合材料应用及维修的适航验证与审定研究进展 [J], 杨文锋;颜影;唐庆如;李梦;秦文峰;谢宗蕻
3.民机复合材料结构适航审定现状 [J], 邹田春;冯振宇;陈兆晨;杨倩
4.民机适航软件工具鉴定考虑 [J], 倪红英;崔明明
5.复合材料在民机应用中有关适航问题的探讨 [J], 李宏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用飞机维修工程分析方法研究

民用飞机维修工程分析方法研究夏哲;罗辉【摘要】维修工程分析是S3000L中与维修相关的所有分析活动的集合,其分析结果是飞机编写技术手册、研制工具设备、制定航材计划、确定培训需求等一系列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国民机制造商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维修工程分析体系.本文通过介绍维修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民机研制经验给出了维修工程分析各个分析活动的可行、有效的分析流程,为国内开展民机维修工程分析工作提供了参考.%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 consists of all the maintenance related processes in S3000L that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and resources for developing relevant aircraft service products, including technical manuals, special tools and equipment, spare schedules, training requirements, etc. Chinese commercial aircraft manufacturers are still working on building a systemic and efficient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 mechanism. In this text,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civil aircraf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the author offered available and effective processes of each analysis activity in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 The research could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national manufacturers to developing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other related service tasks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年(卷),期】2015(012)021【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维修工程分析;S300OL;综合后勤保障;民机【作者】夏哲;罗辉【作者单位】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上海200241;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S3000L《后勤保障分析国际程序规范》是由欧洲宇航与防务工业协会制定的后勤保障分析规范[1],它规定了后勤保障分析(LSA, Logistic Support Analysis)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包、业务数据元素和数据模型及信息交换等内容,明确了与其它S 系列规范的接口关系[2]。
浅述航空器材运输保障在航空维修中的重要性

浅述航空器材运输保障在航空维修中的重要性发表时间:2020-12-08T10:39:13.1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杨文军[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国内民用航空维修保障过程中航空器材的运输保障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民航维修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621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市场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就目前国内民用航空维修保障过程中航空器材的运输保障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民航维修企业的高效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用航空;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成本;发展一.航空器运输维修保障中航空器材的重要性航空公司的飞机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维修手册进行故障维修和定检维修,以保证飞机安全、正常飞行。
航空器材供应保障就是在飞机维修过程中,要及时的提供满足飞机适航维修所需的各种型号的零备件,确保维修生产正常运行,航空器材供应保障是维修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国内航空公司运营的飞机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采购的,每架飞机约由四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而且不同型号飞机的零附件也各不相同。
为了保证航班正常运营,需要储备大量的零附件用于飞机日常维修和周转使用,这就导致库存航空器材品种、数量多,占用维修流动资金大。
做好航空器材保障管理是维修企业控制成本核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点工作。
航空器材保障由航材计划采购、送修、索赔、附件控制、海关申报、入库验收、质量检验、包装、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构成。
在这些航空器材保障环节中,航空器材的运输工作贯穿整个生产支援保障过程。
航空器材运输保障的准确、及时、到位,对航班正常率和飞机利用率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AOG情况下,合理高效的航空器材运输保障,是实施快速维修飞机故障和恢复航班运力的关键性因素。
二.目前航空器材保障概况和运输保障模式据民航局计划发展司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9年底国内民航飞机总数为3818架。
航空维修行业分析(10-1-21)

我国民用航空维修业行业研究第一章民用航空维修的概念和特点一、民用航空维修(MRO)的定义和分类民用航空维修(MRO)即飞机维修与翻修(Maintenance, Repair and Overhaul),中国民航总局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民用航空的维修单位合格审定规定》CCAR-145R3部第3条将民用航空维修解释为:对民用航空器或者民用航空部件所进行的任何检测、修理、排故、定期检修、翻修和改装工作。
民航维修部门是民航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单位,负责保持飞机处于适航和可用状态并保证航空器能够安全运行。
根据C CA R-145R3部18条民用航空维修按维修工作分为如下类别:检测(Check)、修理一(Repair)、改装(Modification)、翻修(O verhaul) 、航线维修(LineM aintenance)、定期维修(HeavyMaintenance)。
检侧: 指不分解航空器部件,根据适航性资料,通过离位的实验或功能测试来确定航空器部件的可用性。
修理: 根据适航性资料,通过各种手段使偏离可用状态的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恢复到可用状态。
翻修: 根据适航性资料,通过对航空器或航空器部件进行分解、清洗、检查、必要的修理或者换件、重新组装和测试来恢复航空器或者航空器部件的使用寿命或者适航性状态。
改装: 根据民航总局批准或认可的适航性资料进行的一般性改装、结构修改、达到FAA等飞行标准的改装等。
航线维修(维护):指按照航空营运人提供的工作单对航空器进行的例行检查和按照相应飞机、发动机维护手册等在航线进行的故障和缺陷处理,包括换件和按照航空营运人机型最低设备清单、外形缺损清单保留故障和缺陷。
航线维修分为:航行前维护:每天执行飞行任务前的维护工作;过站(短停)维护:每次执行完一个飞行任务后,并准备再次投入下一个飞行任务前,在机场短暂停留期间进行的维护工作;过站维护主要是检查飞机外观和飞机的技术状态,调节有关参数,排除故障,添加各类工作介质(如润滑油、轮胎充气等),在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适当保留无法排除并对安全不够成影响的故障,确保飞机执行下一个飞行任务。
飞机维修中的航材管理与维修计划

飞机维修中的航材管理与维修计划航空运输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技术密集的行业,飞机的安全运营是维持航空公司声誉和客户信任的关键因素。
在实现飞机长时间的安全飞行中,航材管理和维修计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飞机维修中的航材管理原则以及制定维修计划的方法。
一、航材管理原则航材管理是指对飞机所需的各种航空器材、零部件和工具等进行统一的计划、采购、运输、贮存和保管。
以下是飞机维修中的航材管理原则。
1. 精确需求预测:根据飞机的当前状态和维护计划,准确预测所需航材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历史记录和维修经验,以确保航材的供应和使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严格质量控制:航空器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和维护成本。
在航材供应和保养中,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航材符合航空规范和标准。
只有通过认证的供应商才能提供合格的航材。
3. 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航材的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管理。
建立与可靠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及时供应和稳定的航材来源。
同时,实施合理的库存管理措施,以减少库存积压和库存过期带来的浪费。
4. 航材追踪与记录:为确保航材的溯源和使用情况的透明,必须建立完善的航材追踪和记录机制。
通过标识、追踪和记录每一件航材的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供应商、维修记录等,以便后期查验和跟踪,保证航材使用合规和飞机维修的安全性。
二、维修计划的制定方法维修计划的制定是飞机维修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航材更换和工时安排等方面。
以下是制定维修计划的一般方法。
1. 维修需求评估:根据飞机的运营时间和使用环境,对需要维修的航材进行评估和排查。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测试,确定哪些航材需要更换或维修,并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2. 优先级与时效性:根据航空公司的运营计划和飞机的重要程度,确定维修工作的优先级和时效性。
紧急情况下,需要立即修理以确保飞机安全。
同时,也要考虑维修的效益和成本。
3. 预防性维修:维护航材的预防性维修可帮助避免紧急情况和减少停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航材送修服务规范研究
一、引言
民用飞机航材送修是保障民航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航材的准确、及时、高效的维修和送修工作对于飞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航材送修工作的规范与准确性,提高维修质量并降低成本,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规范是必要的。
二、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航材送修必须确保安全无忧,杜绝任何可能导致飞机事故的隐患。
2. 保质保量:航材送修必须确保修复质量和航材数量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差错。
3. 高效服务:航材送修必须确保按时完成维修任务,减少停机时间。
三、目标与任务
1. 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航材送修服务规范,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
2. 任务:
(1) 制定航材送修的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时间节点、审核程序和报告要求等。
(2) 制定航材送修的质量标准:明确维修要求、验收标准和质量控制指标等。
(3) 确立航材送修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材料控制和人员培训等制度。
(4) 设立航材送修的监督机制: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和评估体系,确保规范执行。
四、工作流程
1. 航材送修申请:操作人员根据飞机维修计划和实际情况提出航材送修申请,并填
写详细的申请单,包括航材名称、规格、数量、维修要求等。
2. 审核批准:航材送修申请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包括航材管理部门、维修部门
和财务部门等。
审核内容包括航材需求与实际情况的匹配、维修费用核算和预算等。
3. 航材送修派单:审核通过后,航材送修部门将派发送修任务单给指定的维修单位,并告知维修单位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和工具等。
4. 维修过程:维修单位按照航材送修任务单的要求进行维修工作,并填写相应的记
录表和维修报告。
5. 维修验收:航材送修部门负责对维修完成的航材进行验收,包括比对维修报告与
实际情况,检查维修质量和数量等。
6. 维修入库:经验收合格的航材将会被重新标注并入库,以备下次使用。
7. 数据分析:航材送修部门需统计分析航材送修和维修质量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质量标准
1. 维修标准:航材送修必须按照飞机制造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维修,以确保维
修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
2. 查询标准:航材送修必须能够提供维修材料的查询证明,包括维修档案、维修报告、维修记录等。
4. 跟踪标准:航材送修部门必须对维修完成的航材进行跟踪,确保维修后的航材运
行正常,并及时进行维修质量评估。
六、管理制度
1. 档案管理:建立航材送修档案,包括航材送修申请、维修报告、维修记录、验收
记录等,以备后续查询和审查。
2. 材料控制:航材送修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材料控制制度,确保送修的航材和相关
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人员培训:航材送修部门负责对送修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航材送修的基本要求、
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等。
4. 员工绩效评估:制定相应的员工绩效评估机制,根据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对送修
人员进行评估和奖惩。
七、监督机制
2. 技术评估:航材送修部门将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对维修单位进行定期的技术评估,以确保维修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3. 绩效评估:航材送修部门将定期对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评估,对优秀的维修单位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维修单位进行整改和处罚。
八、结论
建立一套完善的航材送修服务规范对于保障飞机安全运行、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航材送修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保质保量、高效服务的原则,建立科学、规范和高效的工作流程,确保航材送修的规范与准确性。
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推动航材送修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民航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