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免疫荧光试剂盒共29页文档
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盒(磁条码免疫荧光法)产品技术要求丽珠0

2性能指标
2.1外观
试剂盒各组份应齐全、完整,标签清晰,易识别;液体无渗漏。
2.2准确度
对准确度参考品进行检测,双链DNA(dsDNA)IgG抗体的相对偏差应在±20%范围内。
2.3最低检测限
对检测限参考品进行检测,dsDNA IgG抗体的检测限应不高于10 IU/mL;其它定性指标对应的各指标的L1应为阳性、L2应为阳性或阴性、L3应为阴性。
2.4线性
dsDNA IgG抗体在10~600 IU/m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r)r2应不小于0.950。
2.5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对10份阴性参考品进行检测,对应指标的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应为100%。
2.6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对12份阳性参考品进行检测,对应指标的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应为100%。
2.7重复性
对重复性参考品检测10次,同一指标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8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试剂盒检测同一份重复性参考品,批间差应不大于20%。
2.9dsDNA校准品均匀性
2.9.1瓶内均匀性
校准品的瓶内均匀性(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9.2瓶间均匀性
校准品的瓶间均匀性(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1。
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抗小鼠FITC

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抗小鼠FITC说明书修订日期说明书修订日期::2015.07.13Cat Number :KGIF023Store at -20 for 12 months ℃或 2-8 for 6 months ℃,避光 For Research Use Only (科研专用)一、试剂盒说明凯基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Immunol Fluorescence Staining Kit)系列适用于细胞或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
在有适当的一抗检测特定的目标蛋白时,就可以使用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检测到红色、绿色或蓝色等荧光。
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抗小鼠FITC ,含FITC 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H+L)抗体,可用于检测小鼠来源的相应一抗,观察到的颜色为非常鲜艳的绿色。
FITC (Ex/Em :492nm/520nm )是一种常用的绿色荧光探针。
本试剂盒提供了含有荧光标记抗体稳定剂的免疫荧光染色二抗稀释液,可以确保荧光标记抗体稀释后在4℃可以保存长达6个月,并且在6个月内至少可以重复使用10次。
本试剂盒含有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可以使荧光更加持久。
本试剂盒对于六孔板内的细胞样品或常规切片,至少可以检测300个样品。
二、试剂盒组份组份 规格 储存条件 抗小鼠FITC 30µL -20℃,避光免疫荧光染色二抗稀释液 50mL 4℃ 抗荧光淬灭封片液15mL4℃,避光注意事项 1. 在使用抗荧光淬灭封片液的情况下可以减缓淬灭,但仍宜尽量避光,特别是需要尽量缩短在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时间。
2.荧光物质均易发生淬灭,染色后宜尽快进行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
如果不能及时观察可以4℃避光保存,但存放时间通常不宜超过一周,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导致观察效果越来越差。
免疫荧光染色效果的好坏和一抗的关系非常密切。
建议选购有较多文献报道的并注明可以用于免疫荧光染色的一抗用于本实验。
3. 如果观察时发现荧光过弱,可以适当提高一抗的浓度;如果荧光还是比较弱,可以适当提高荧光标记抗体的浓度。
多色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使用说明

多色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使用说明多色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使用说明酪酰胺信号放大(TSA,Tyramide signal amplification)技术是一类利用辣根过氧化酶(HRP)对靶蛋白进行标记的酶学检测方法,类似常规免疫组化的DAB显色方法,TSA技术同样采纳HRP标记的二抗,同样有对应的“显色”步骤(HRP催化加入反应体系的酪胺荧光素底物,产生活化荧光底物,活化底物可与抗原上的酪氨酸等残基共价结合,使样品上稳定的共价结合酪胺荧光素。
之后用热修复法洗去非共价结合的一抗-二抗-HRP复合物,重复下一种一抗-hrp二抗来其次轮孵育,换另一种酪胺荧光素底物,如此往复就可实现多重标记。
TSA具体原理是利用酪胺Tyramide的过氧化物酶反应(酪胺盐在HRP催化H202下形成共价键结合位点),产生大量的酶促产物,该产物能与四周的蛋白残基(包括色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结合,这样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就有大量的荧光素沉积,结果使其检测信号得到10-100倍增加。
简洁来说,用这种方法做多重免疫荧光是利用二抗上带有的HRP(而不是直接偶联荧光素),来催化后续添加入体系的非活性荧光素。
荧光素在HRP和过氧化氢的作用下被活化,跟接近蛋白的酪氨酸残基共价偶联,使得蛋白样品与荧光素稳定结合。
然后微波或煮沸或者水浴等热修复处理,前一轮非共价结合的抗体被洗掉,共价结合的荧光素稳定共价结合在样本切片蛋白上。
再换个一抗来其次轮孵育,周而复始。
等到全部抗体孵育结束,荧光素都结合好后,最终去检测结果。
由于每次体系中都只有单一抗体孵育,因此无需担忧抗体交叉反应,以及一抗二抗种属匹配问题,大大削减了试验设计时不同种属抗体选择匹配的限制。
也就是说,假如用TSA技术,同一张片子上全部的靶标都可以选用特异性高的兔单克隆抗体。
搭配同一支抗兔的HRP二抗就可以进行试验,而且信号放大的倍数大大增加。
茹创生物开发的试剂盒详细酪胺荧光染料为以下其中一种或者多种:TYR-480,TYR-520,TYR-570,TYR-620,TYR-690,TYR-780。
免疫荧光试剂盒临床应用PPT课件

妊娠期
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
甲硝唑250mg,口服,3次/d,共7d
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
哺乳期
选择局部用药,尽量避免全身用药
奈瑟氏淋球菌
1.临床意义
造成淋病的病原微生物,引发以泌尿生殖道化脓性炎症为
主要临床症状的性传播疾病 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 构成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 妊娠期感染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宫内感染易致自然流产、 早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可致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治疗若 不及时彻底,新生儿有致盲的危险 淋病孕妇产后易发生散播性淋病
背景复杂易漏检需要实验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寻找足够数量的线索细胞不具备特异性阴道加德纳菌免疫荧光法94539751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可直接检测出主要致病菌标本需要量少特异性强结果判断直观灵敏度高等优点直接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意义清晰2019121616阴道加德纳菌阳性图片2019121617治疗方案非孕期推荐方案甲硝唑500mg口服2次d共7d075甲硝唑膏5g阴道上药2次d共5d2克林霉素膏5g阴道上药1次晚共7d替代方案克林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克林霉素栓300g阴道上药1次晚共3d2019121618妊娠期氯洁霉素300mg口服2次d共7d哺乳期选择局部用药尽量避免全身用药2019121619奈瑟氏淋球菌造成淋病的病原微生物引发以泌尿生殖道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构成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妊娠期感染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宫内感染易致自然流产早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可致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治疗若不及时彻底新生儿有致盲的危险淋病孕妇产后易发生散播性淋病1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方法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共收治了100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对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采集,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和阴道加德纳菌进行检测。
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根据Amsel金标准分: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非细菌性阴道病组38例。
此外,选取30例健康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组。
结果细菌性阴道病组62例患者使用细菌性阴道病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细菌分离培养、直接涂片染色四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方法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具有试验敏感、快速的优点。
Abstract:Obj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vagina Gardner bacteria for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etiology diagnosis value.Methods Our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treated 10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clinic patients,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group 62 cases,38 cases of group.selecting 3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group,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 diagnosis method is suitable screening,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sensitive,quick test.Key words:Vaginal Gardner bacteria;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y;Bacteria cultivation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必需充分重视,探讨科学的诊断方法。
临床新项目推荐书(加德纳菌生殖)

临床新项目推荐书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加德纳菌临床用途:用于不孕不育领域的加德纳菌病原检测项目简介加德纳菌(GV)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和尿道炎等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亦与不孕不育高度相关。
不孕和不良怀孕史患者中约15%-20%左右可检出加德纳菌,不孕配偶间互感率高达90%。
加德纳菌已被证实产生唾液酸酶和脯氨酸酶,这些酶能有效分解保护性黏液层的组成部分并且破坏宫颈黏液和其他宿主防御机制并导致相关微生物菌群侵犯上生殖道,引起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反复感染而引起组织损伤,结果形成输卵管阻塞而导致不孕。
加德纳菌也是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感染的病原菌,是导致少、弱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德纳菌感染可累及男性生殖道的不同部位。
如睾丸、附睾及其他附属性腺,因而精子在其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受到加德纳菌感染的影响而导致精子质量变差,而精子质量(精子密度、活动率、活动力)差则是导致男性不育或低育的直接原因之一。
已开展单位上海瑞金医院生殖中心、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中心、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遗传医学科、等临床数据❑加德纳菌感染可引起生精细胞大量凋亡、脱落,支持细胞形态改变(刘春萌et al.,2008)。
❑在生育能力低下的696例患者精液样本中发现加德纳菌是分离最多的一种细菌。
与对照比较发现,在加德纳菌感染的样本中精子数量、活动率和形态等情况较为恶化(Francesco et al., 2011)。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对1095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同时进行加德纳菌(GV)检测项目,发现在男性不育患者的生殖道内,GV的感染率达33.4%。
而197例接受治疗的GV阳性不育患者中,经加德纳菌针对性治疗后,少精子症、精子活动率低下、精子活动力低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7%、97%,同时发现,治疗后197例患者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级精子所占比例及a、b级精子之和所占比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
免疫荧光技术操作步骤

免疫荧光技术操作步骤一. 直接免疫荧光法测抗原基本原理将荧光素标记在相应的抗体上,直接与相应抗原反应。
其优点是方法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相对使用标记抗体用量偏大。
试剂与仪器磷酸盐缓冲盐水(PBS):0.01mol/L,pH7.4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以0.01mol/L,pH7.4 的PBS 进行稀释缓冲甘油:分析纯无荧光的甘油9 份+ pH9.2 0.2M 碳酸盐缓冲液1 份配制搪瓷桶三只(内有0.01mol/L,pH7.4 的PBS 1500ml)有盖搪瓷盒一只(内铺一层浸湿的纱布垫)荧光显微镜玻片架滤纸37℃温箱等。
实验步骤1. 滴加0.01mol/L,pH7.4 的PBS于待检标本片上,10min后弃去,使标本保持一定湿度。
2. 滴加适当稀释的荧光标记的抗体溶液,使其完全覆盖标本,置于有盖搪瓷盒内,保温一30min定时间(参考:30min)。
3. 取出玻片,置玻片架上,先用0.01mol/L,pH7.4 的PBS 冲洗后,再按顺序过0.01mol/L,pH7.4 的PBS 三缸浸泡,每缸3-5 min,不时振荡。
4. 取出玻片,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但不使标本干燥,加一滴缓冲甘油,以盖玻片覆盖。
5. 立即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观察标本的特异性荧光强度,一般可用“+”表示:(-)无荧光;(±)极弱的可疑荧光;(+)荧光较弱,但清楚可见;(++)荧光明亮;(+++ --++++)荧光闪亮。
待检标本特异性荧光染色强度达“++”以上,而各种对照显示为(±)或(-),即可判定为阳性。
注意事项1. 对荧光标记的抗体的稀释,要保证抗体的蛋白有一定的浓度,一般稀释在1:20-100 之间,要自行摸索最佳梯度,建立最好的稀释比例,抗体浓度过低,会导致产生的荧光过弱,影响结果的观察。
2. 染色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标本及抗原而变化,染色时间可以从10 min 到数小时,一般30 min 已足够。
免疫荧光法用于生殖道感染检测的应用申请(妇、产科)

免疫荧光法用于生殖道感染检测的应用申请尊敬的院领导:为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和创造更为客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我科室申请开展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免疫荧光法检测项目,具体包括沙眼衣原体、阴道加德纳菌、奈瑟氏淋球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II型共6种病原体的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单项检测的收费价格为元/例,预计每月的样本量约在例左右。
另附详细的申请报告。
一、在妇、产科开展免疫荧光技术的背景生殖道感染(RTI)是由于受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性传播疾病(STD)等。
有资料显示,生殖道感染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3.3-5.9,所以说生殖道感染对广大育龄妇女的危害远大于男性,该系列疾病严重威胁到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目前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的生殖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
曾有机构对在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进行调查,18岁-45岁的育龄妇女中STDs的患病率高达34.85%,对于育龄妇女而言,生殖感染的危害不仅限于妇女本身,同时也会对下一代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不孕不育、早产、死胎、畸形和出生缺陷的发生,因此生殖道感染还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大问题。
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阴道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等。
由于引起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所致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因此临床诊断上需要能够在妇科门诊和产科产前检查中做到对上述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控制性传播疾病流行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DFA )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学检验技术,其原理为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素直接标记在抗体上,与样本中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特异性荧光成像,该方法结合了免疫学和形态学的双重优点,适用于病原体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