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

植物组培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1. 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植物细胞具有再生能力,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这种再生能力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和遗传改良。
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作用通过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添加,可以调控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和分化,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
3.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1. 植物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无性繁殖,包括离体茎段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等方法。
2. 植物遗传改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遗传改良,包括突变选育、重组DNA技术等方法。
3. 植物真种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真种繁殖,包括种子培养、乳母细胞培养等方法。
4. 植物无菌播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菌播种,可以提高播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5. 植物快速繁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繁殖效率。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技术1. 植物组织的获取植物组织培养的第一步是获得植物组织,可以通过切取植物茎、叶、根等组织,或者通过离体芽、离体胚等方式获得植物组织。
2. 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的配制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培养基的成分。
3. 植物组织的培养条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的培养条件,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不同植物对培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
4. 植物组织的再生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组织可以实现再生,包括愈伤组织的形成、植物器官的再生等过程,需要注意再生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和植物器官的发育。
5. 植物组织的分化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组织的分化,包括根、茎、叶等植物器官的分化,可以根据需要调控植物组织的分化方向。
植物组织培养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总结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方法,可以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实现植物的繁殖、育苗、育种等目的。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培养基、激素、外植体的选择等手段,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获取植物的种子、幼苗或新品种。
本文旨在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基:培养基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基础。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B5培养基等。
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添加剂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生长因子。
2.外植体选择:外植体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所依赖的基础材料。
常见的外植体包括植物的茎、叶片、花序等。
选择外植体时,应考虑其代表性、易于获取和处理等因素。
3.激素调控: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脱落酸等。
通过调节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例如,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而脱落酸则可以促进植物的侧芽分化。
操作步骤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如下:1.外表消毒:将外植体表面的细菌和真菌消毒,以避免其对培养过程的影响。
通常使用过氧化氢或酒精进行外表消毒。
2.分离和培养:将外植体分离为适当的大小,并将其培养于含有适量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中。
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和添加物。
3.培养条件控制:对培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条件进行控制。
不同植物的培养条件可能有所差异,因此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4.感染监测和病菌防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感染的监测和病菌的防治。
对于受感染的外植体,应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病害的传播。
5.生长监测和移栽:对培养的外植体进行生长监测,观察其生长状态和发育情况。
在适当时机,可以进行移栽,将培养的外植体转移到更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中。
注意事项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操作的无菌性: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无菌操作的过程,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使用消毒的培养器具和培养基,避免杂菌的污染。
高中生物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中学生物选修一植物组织培育学问点总结生物是高考考试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尤其是植物组织培育这个学问点,是高考考试中必考学问点。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物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学生物选修一学问点课题一菊花的组织培育植物组织培育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育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态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接着进行培育,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植物细胞工程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实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植物组织培育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细胞分化是一种长久性的变更,它有什么生理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特地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影响植物组织培育的条件材料:不同的植物组织,培育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植物材料的选择干脆关系到试验的成败。
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菊花组织培育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作材料。
一般来说,简单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简单进行组织培育。
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是嫩枝生理状态好,简单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养分: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养分、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别,须要配制相宜的培育基。
常用的培育基是MS培育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每个3分,共24分)1、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又称植物离体培养。
2、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有完整细胞核的活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和产生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
4、外植体:从活体植物上切取下来,用以进行离体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单细胞培养:对分离的到的单个细胞进行培养,诱导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再通过细胞分化形成芽、根等器官或胚状体,直至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6、胚状体:亦称体细胞胚。
指在组培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
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
7、平板培养:是将悬浮培养的细胞接种到未固化的薄层培养基中,使其与培养基充分配合,再倒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的方法。
8、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
9、次生代谢产物:指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非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10、再分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再次分化,进行器官形成,产丛生芽或胚状体,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
二、不定项选择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C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A D____。
A Kt;B IAA;C NAA;D ZT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A B C D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ABC_。
组培知识点总结

组培知识点总结一、组织培养的定义及原理组织培养是一种无菌条件下,通过营养培养基为载体,结合适当条件使细胞或组织在体外生长、分化的生物技术方法。
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温度、湿度、光照等)来调控细胞或组织的生长与分化的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的成功依赖于对培养细胞或组织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有所了解,通过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促进其生长和分化。
二、组织培养的分类根据培养的细胞或组织的来源,组织培养可以分为植物组培和动物组培两大类。
1.植物组培植物组培是指利用植物的组织、细胞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技术。
植物组培可以分为植物器官培养、胚胎培养、愈伤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等多种类型。
2.动物组培动物组培是指对动物体内的细胞或组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促进其生长、增殖和分化,主要包括动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等。
三、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由于组织培养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植物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植物组培的应用(1)植物育种。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无性系的繁殖、筛选和改良。
比如,在农业上可以利用植物组培技术进行无性系育种、快速繁殖、病毒、真菌和细菌病害的抗性的筛选。
(2)植物生物技术。
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再生和转基因的导入,以及对植物的基因编辑等,为植物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2.动物组培的应用(1)生物医学研究。
通过动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进行动物细胞的分离、培养和扩增,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并在体外实验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生物药物研发。
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可以实现重组蛋白的大规模生产,为生物制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细胞治疗。
利用动物干细胞和其它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疾病治疗的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等,为医学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学复习总结

植物组织培养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继代培养:根据培养过程,将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部分进行第一次培养,称初代培养,以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则统称继代培养。
固体培养: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把加入琼脂使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称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不加入琼脂而培养基呈流体状态的培养,称液体培养。
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器官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就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再分化:从愈伤组织再生出小植株的过程被称为再分化。
驯化现象:植物组织经长期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现象。
衰退现象:除了驯化以外,长期继代培养德望材料也会逐渐衰退,丧失形态发生能力,具体表现在生长不良,再生能力和增殖率下降等。
花粉和花药的培养:是指花粉在培养基上改变其正常发育和机能,不经受精而发生细胞分裂,由单个花粉粒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看护培养法:把单个细胞置于一块活跃生长的愈伤组织(也称看护愈伤组织)上培养,在愈伤组织和培养的细胞之间,用一片滤纸相隔。
离体保存:将组织和细胞培养中的外植体或试管苗贮存在使其抑制生长、缓慢生长或无生长的条件下,达到长期保存的方法就是离体保存。
二、填空题和判断改错题:超净工作台:一般由鼓风机、滤板、操作台、紫外光灯和照明灯部分组成。
室内温度通常要求250C左右。
糖类的作用:在培养基中糖类除了作为碳源和能源外,还具有维持培养基一定渗透压作用。
MS培养基特点:无机盐的浓度高,有加速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
N6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的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
1971年,Haccius提出胚状体的标准:(1)胚状体具有极性,(2)在组织学上,胚状体微管组织的分布“Y”字形。
生长素是体细胞胚胎发生起重要作用的培养基成分。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归纳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这就像是给植物细胞来了一场单独的“特训”,让它们在脱离母体的情况下也能茁壮成长呢。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这背后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哦。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植物细胞都像是一个潜在的小魔法师,都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不过呢,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能力被抑制了,而我们通过组织培养的手段,就可以把这种能力释放出来。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外植体就是我们从植物体上取下来用于培养的部分,可以是叶片、茎段、根尖等。
就像我们挑选参加比赛的选手一样,要选健康、有活力的。
选好之后,还要对它进行消毒,把上面的病菌都除掉,不然就会影响后面的培养啦。
2. 初代培养把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
初代培养基里有各种营养成分,像氮、磷、钾这些大量元素,还有铁、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像是给外植体准备的营养大餐。
在这个阶段,外植体会开始分化,可能会长出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就像是一团白白嫩嫩的小肉球,是一团未分化的薄壁细胞。
3. 继代培养当愈伤组织长到一定大小后,我们要把它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也就是继代培养基。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植物宝宝换个更大更好的“房子”,让它有更多的空间和营养继续生长。
在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可能会继续分化,形成芽或者根。
4. 生根培养当我们看到有芽长出来后,就可以把它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了。
生根培养基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会有所调整,目的就是让小芽长出健康的根系。
根系就像是植物的脚,有了脚,植物才能稳稳地站在土壤里(这里是培养基里啦)。
5. 移栽驯化当植物在培养基里长出了完整的根系和茎叶后,就可以把它从无菌的环境中移栽到普通的土壤里了。
不过,这个过程可不能太突然,要先让植物适应一下外界的环境,就像我们从空调房突然走到炎热的户外,也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呢。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

堂清日结31、原生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
原生质层指的是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就是原生质体,所以一个动物细胞就相当于一个原生质团。
2、原生质层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植物体细胞融合的实质:原生质体的融合,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细胞壁的再生。
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高尔基体相关。
4、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植物细胞工程通常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1)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2)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的融合3)再生细胞壁,获得杂种细胞。
4)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杂种植物。
7、微型繁殖技术:也叫快速繁殖技术即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该技术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具有:①繁殖速度快;②“高保真”(因为是无性繁殖);③不受自然生长季节的限制(因为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等特点。
堂清日结41、作物脱毒材料:分生区细胞作物脱毒方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作物脱毒结果:获得脱毒苗脱毒苗的特点: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
2、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人工薄膜;要获得人工种子,需将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至再分化阶段。
3、人工种皮中应具有的有效成分: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为了促进胚状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向人工种皮中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4、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花药离体培养采用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优点:后代无性状分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突变体的利用育种原理: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优点:能够产生新性状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中易获得突变体的原因:培养的细胞一直处于分生的状态,易受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如射线、化学物质等)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第三、四章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9 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10 体细胞胚的特点11 愈伤组织形成发育的三个时期,两种类型,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12 植物离体微繁,一般过程,各阶段注意事项13 褐变,影响褐变的因素,克服褐变的措施;玻璃化,无糖培养技术第五、六、七章14 植物脱毒方法、原理15 脱毒率包括两种方面含义16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三种途径17花药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倍性如何,为什么18 花药培养的应用,花药培养力,一般培养过程。
19 离体幼胚培养,胚发育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20 离体授粉离体受精21 简述胚乳培养的意义第八、九章22 原生质体概念,两种分离方法,纯化方法。
23 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及作用24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特点25 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主要方法26 体细胞杂交过程27 融合产物的种类及特点28 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特点29 提高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方法30 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及对应的筛选方法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点总结第一、二章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分类、应用、创始人、奠基人概念:是一种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无菌培养,并重新再生细胞或植株的技术。
分类:(1)按外植体来源和特性分: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2)按培养方法分: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固体液体两相培养应用:(1)克服远缘杂交中杂种不育性,种子无活力或配发育不全的植物获得后代,一年多代育种(2)培育三倍体(3)单倍体育种(4)提高突变频率,筛选变异类型(5)经过细胞融合得到体细胞杂种(6)种质资源保存2 实验室各分室名称、主要设备、主要功能化学实验室(准备室)无菌操作室(接种室)培养室高压灭菌室细胞学实验室3 无菌操作技术流程4 表面消毒剂种类及作用效果漂白粉饱和溶液 10-30m 效果很好氯化汞 0.1-0.2% 3-12m 效果最好酒精 70-75% 10-30s 效果好5 培养基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水提供水分,营造环境无机盐大量微量提供细胞生长所需元素有机化合物碳源:提供能源、维持渗透压;维生素参与代谢;氨基酸,促进芽根胚状体生长和分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节细胞生长天然复合物其他成分活性炭吸附;抗生素防止内生菌污染6 植物组织培养三大难题污染褐变玻璃化7 那些成分要抽滤灭菌热不稳定成分如:IAA ABA ZT GA3第三、四章8 植物细胞全能性原理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9 名词解释:愈伤组织、脱分化、体细胞胚、人工种子愈伤组织:原指植物体的局部受到创伤刺激后,在伤口表面新生的组织。
它由活的薄壁细胞组成,可起源于植物体任何器官内各种组织的活细胞。
脱分化:改变细胞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回到无结构的分生组织状态即愈伤组织状态。
体细胞胚:在离体或活体条件下,由除合子外是孢子体细胞形成的胚,其经历的发育阶段与合子胚相似。
人工种子:所谓人工种子就是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胶囊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模,形成一种类似于种子的结构。
10 体细胞胚的特点11 愈伤组织形成发育的三个时期,两种类型,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启动期,分裂期,形成期;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良好愈伤组织的特点:1 高度的胚性或再分化能力;2 容易散碎;3 旺盛的自我增值能力;4 进过长期的继代培养不丧失胚性或再分化能力。
12 植物离体微繁,一般过程,各阶段注意事项1 无菌培养物的建立;选择木本植物和较大的草本植物的茎段;草本植物的叶片、叶柄、花瓣。
2 诱导外植体生长与分化;选择适宜的外植体—顶芽、侧芽或带有芽的茎切断;顶端优势较强的植物3 促进中间繁殖体的增值;不同激素水平对中间繁殖体增值有影响。
4 壮苗与生根;调节培养基矿质营养组成、激素种类浓度、渗透压和光照。
5 试管苗出瓶与苗期管理。
保持试管苗水分供需平衡;选择合适种植基质;防止菌类滋生;掌握温度和光照条件。
13 褐变,影响褐变的因素,克服褐变的措施;玻璃化,无糖培养技术褐变:由于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增褐色的醌类物质,它们会逐渐扩散到培养基中,抑制其他酶的活性,毒害培养的外植体材料。
营养因素:基因型;材料的生理状态和取材时间;培养基成分;外植体大小和培养时间。
克服褐变的措施:1选择分生能力强的外植体和培养时间:低温、液体、低盐、低PH、初代暗培养。
2抗氧化作用; 3连续转移、低温处理。
玻璃化:过度含水化,特有的一种整理失调和生理病变。
茎尖和茎切断培养物不定芽难恢复;难生根。
无糖培养技术:又称光自养微繁。
在一个相对大的培养空间,采用人工环境控制手段,用CO2替代糖作为碳源,提供植物生长适宜的光、温、水、气、营养条件,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何促进植物增值、生长和发育的技术。
第五、六、七章14 植物脱毒方法、原理1热处理原理:在高于正常温度下,病毒被部分或完全钝化,但是很少甚至不伤害寄住植物。
2 茎尖培养原理: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顶端分生组织一般无毒或病毒浓度很低。
没有维管系统不利于病毒移动;旺盛分裂的分生细胞代谢活性高,病毒无法复制;具高活性的病毒钝化系统;存在高水平的内源生长素抑制病毒增值。
15 脱毒率包括两种方面含义16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三种途径1植物性器官或性细胞培养;2染色体消失法;3孤雌生殖。
17花药培养得到的再生植株倍性如何,为什么花药培养是通过诱导花药中的小孢子的雄核发育,产生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产生加倍单倍体的技术。
18 花药培养的应用,花药培养力,一般培养过程。
应用于:植物单倍体育种;构建HD群体;遗传工程的受体与基础材料;创建染色体工程的基本材料;转移异源染色体或基因。
花药培养力: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
培养一般过程:取材—表面消毒—接种和培养—花粉植植株的诱导—壮苗和移栽—单倍体植株二倍化19 离体幼胚培养,胚发育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幼胚培养:子叶期以前具有胚结构的幼小胚胎类型1正常发育成成熟胚;适用于远缘杂交2不继续胚性生长,而是在培养基上迅速萌发,形成畸形幼苗;应用于一年多代育种3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常用来建立细胞无性系20 离体授粉离体受精指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又称离体受精。
21 简述胚乳培养的意义创造三倍体植物;为极幼龄胚生长提供营养;研究某些天然产物如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合成第八、九章22 原生质体概念,两种分离方法,纯化方法。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分离方法:机械法;酶法纯化方法:过滤离心法;漂浮法;23 酶法分离植物原生质体的酶液组成及作用酶液组成: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蜗牛酶渗透稳定剂---糖醇系统: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盐类系统:氯化钙、硫酸镁、氯化钾、PDS作用:促进酶解作用,保持原生质体的完整性24 简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基的特点含有高浓度甘露醇; Ca+、Mg+增加;大量元素浓度低;广泛使用2,4-D;碳源以葡萄糖较好,最可靠;氮源(谷氨酰胺),铵根离子不能过高,硝酸盐有毒害作用25 原生质体融合,融合的主要方法自然界具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按照相似相容的原理,通过细胞膜的融合,就可以达到同一生物或不同种、属、生物、甚至遗传关系更远生物间的细胞融合,形成细胞杂种。
主要的融合方法:自发融合诱导融合:1离子诱导融合;2高Ca-高pH值法;3聚乙二醇PEG法26 体细胞杂交过程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选择—杂种细胞培养--杂种细胞再生植株--杂种植株鉴定27 融合产物的种类及特点1亲和的细胞杂种;双亲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植株可育,具双亲的细胞核和细胞质2部分亲和的细胞杂种;杂种以一个亲本细核物质为主,只有少量的另一亲本核,胞质是双亲的。
3胞质杂种:含有一个亲本的核物质,细胞质是双亲的28 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特点是指植物的组织、细胞、原生质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所得的培养物及再生植株的变异。
特点:1是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中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2变异设计的形状广泛,包括数量性状、质量性状、染色体数目、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3细胞无性系变系是可遗传的4无性系变异的频率高低与外植体的来源及培养的时间的长短有关5变异幅度大二畸变率低,单个或少数基因变异占较大比例,一般再生植株二代基本可以得到稳定,同时还具有隐性性状活化的特点29 提高植物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的方法30 细胞突变体的类型及对应的筛选方法细胞突变体:指遗传物质在结构或数量上发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
类型:1营养缺陷型细胞突变体-------负选择法毒害正常生长细胞2抗病细胞突变体-------------------绿岛法3抗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细胞突变体-----正选择法4抗除草剂突变体-------------------绿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