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吸痰法吸氧法心得体会

吸痰法吸氧法心得体会

吸痰法吸氧法心得体会吸痰法和吸氧法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两种重要方法,通常应用在患有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身上。

在我的工作中,我多次与使用吸痰法和吸氧法的患者接触,对于这两种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吸痰法吸痰法是一种通过吸引分泌物和黏液的方法来减轻呼吸道堵塞的方法。

它比较简单直接,也较为常见。

但对于操作者和患者来说,都需要一些技巧。

对于操作者而言,需要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同时要注意吸痰深度和频率,以免对患者造成创伤。

对于患者而言,需要在操作前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操作流程,同时让患者放松呼吸,不要紧张,以免呼吸困难加剧。

此外,还需要适当控制吸痰时间,避免时间过长。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她患有肺炎,需要使用吸痰法。

但由于她非常紧张,很难让她放松,导致吸痰时呼吸急促,胸闷。

这时,我立即停止吸痰,并安抚患者情绪。

通过患者的配合,我重新操作了吸痰,并告知了她可以在吸痰过程中尽量放松,这样吸痰效果更好,对她的身体更有利。

最终,操作成功,患者的呼吸畅通了许多。

吸氧法相对于吸痰法,吸氧法技术和操作要更为复杂。

主要通过提高环境氧气浓度,促进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氧气吸入,起到缓解呼吸困难的作用。

吸氧法可以通过口罩、氧气管等途径进行。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氧气需求,以及氧气流量和呼吸频率等一系列因素,合理地进行操作。

在我的工作中,我曾经遇到一位老人,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使用氧气口罩。

但是,由于老年人口腔干燥,需要不断地喝水,这对样品控制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患者在使用口罩的时候,可以将少量的水加入口罩中,以保持口腔湿润,同时口腔和水滴将在作用下拦截病毒,降低感染的风险。

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不错,不仅减轻了患者的困难,还保护了她的口腔健康。

总结吸痰法和吸氧法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两种关键方法,但其技术和操作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不同患者的情况、疾病、年龄、氧气需求和呼吸频率等都需要综合考虑,并且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灵活调节。

口咽通气道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

口咽通气道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

口咽通气道在昏迷病人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07-09T10:41:42.6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崔洪霞续维莉[导读] 同时有利于吸痰,操作简单易行,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比率。

崔洪霞续维莉(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271411)【摘要】目的:探讨口咽通气道在ICU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ICU 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昏迷患者,选择型号适当的口咽通气道置入并固定妥当。

结论:昏迷患者使用口咽通气道能有效防止舌后坠,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了血氧饱和度,同时有利于吸痰,操作简单易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气管插管的比率。

【关键词】口咽通气道;昏迷病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29-01在我们ICU危重病人及昏迷病人较多,而昏迷病人常伴有舌后坠,严重影响呼吸,并且因为意识障碍,无法将痰液咳出,给吸痰、吸氧、雾化吸入等护理操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合理应用口咽通气道,有效解除了舌后坠,并有利于痰液的吸出,方便了我们临床护理工作。

一、临床资料我科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昏迷患者68 例,其中男性40 例,女性28 例,年龄在52-83 岁,平均年龄65岁,52例昏迷病人使用口咽通气道后呼吸鼾声明显减轻或消失,缺氧症状改善,SPO2提高至90%以上,9例病人置入1-3 天后,因病情加重,出现自主呼吸微弱,SPO2 逐渐下降,立即拔出,改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7 例死亡。

二、操作方法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型号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先评估病人口腔情况,吸净病人口腔中的分泌物,有义齿者取出,患者取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软枕,头稍后仰,把口咽通气道的弯曲部向鄂部插入口腔,当其口咽通气道的头端接近口咽部后壁(已过悬雍垂)时,即将其旋转1800,向下推送至合适位置,导管口有气流进出,放置成功后,妥善固定。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护理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护理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经口咽通气道吸痰在护理昏迷患者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0年2月—2006年7月共收治的各种原因所致昏迷患者102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7—81岁,平均46岁;昏迷时间0.5—28天,平均为11.5天;102例患者均未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已经拔管,并且呼吸频率≥22次/分、血氧饱和度≤95%。

1.2 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组间病例的年龄、性别、开始吸痰时间以及吸痰次数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采用中央负压吸引,吸痰管常规经口腔、鼻腔吸取呼吸道分泌物;治疗组是在安置了口咽通气道后同样采用中央负压吸引,吸痰管经口咽通气道吸取呼吸道分泌物。

1.3 疗效观察指标:尽可能的吸引呼吸道分泌物10分钟后,通过对患者肺部痰鸣音、呼吸频率(R)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病例在吸痰10分钟后患者肺部痰鸣音的减弱或消失、R的减慢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回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以上情况表明,安置口咽通气道后吸痰,对清理呼吸道分泌、改善呼吸、缓解缺氧都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3 讨论昏迷病人往往因为呼吸道分泌物过多、误吸等因素导致呼吸不畅,机体缺氧,在尚未建立有效人工气道的情况时,吸痰是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而采取不同的吸痰方式会起着不同的临床效果;常规经鼻腔吸痰因反复刺激易损伤鼻黏膜,经口腔吸痰患者易咬合吸痰管,致吸痰失败,且二者吸痰深度不够等,导致吸痰效果欠佳;另外,昏迷患者常多伴有舌后坠(特别是肥胖患者),严重影响呼吸,放置口咽通气道后吸痰可以有效弥补以上不足;对抽搐患者还可以防止舌咬伤。

将吸痰管由口咽通气道插入,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较口腔、鼻腔深4—6 cm,既可有效清除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又可刺激咳嗽反射使呼吸道深部的痰液能咳至上呼吸道,而利于痰液吸引,保证通气效果。

口鼻吸痰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口鼻吸痰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引言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口鼻吸痰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进行口鼻吸痰实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参与口鼻吸痰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我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口鼻吸痰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口鼻吸痰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训内容1. 口鼻吸痰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道分泌物情况等。

(2)准备用物: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口罩、手消毒液等。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4)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侧卧位、半坐位等。

(5)连接吸痰器:确保吸痰器工作正常。

(6)戴无菌手套、口罩:保护自身及患者。

(7)吸痰操作: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轻轻旋转吸痰管,注意深度和角度。

(8)观察患者反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

(9)拔除吸痰管:将吸痰管缓慢拔出,避免刺激患者。

(10)清理用物:将使用过的吸痰管、手套等放入医疗垃圾袋。

(11)洗手:操作结束后,洗手并记录操作时间。

2. 口鼻吸痰注意事项(1)操作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

(2)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体位,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3)吸痰管插入深度要适中,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4)吸痰时要注意力度,避免造成患者窒息。

(5)操作结束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进行处理。

四、实训心得体会1. 提高操作技能通过这次实训,我熟练掌握了口鼻吸痰的操作流程,提高了自身的操作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吸痰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吸痰护理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吸痰护理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吸痰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尤其在神经外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对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我科吸痰护理工作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工作概述1. 工作背景过去一年,我科共收治患者XX例,其中需要吸痰的患者XX例。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操作规范,认真执行吸痰护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并发症。

2. 工作内容(1)吸痰操作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器,严格执行吸痰操作规范,包括评估患者状况、连接吸痰设备、吸痰、观察患者反应、拔管等环节。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吸痰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护理记录详细记录吸痰时间、吸痰量、患者反应等,为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三、工作成效1. 患者呼吸道通畅率提高通过规范的吸痰护理,患者呼吸道通畅率由XX%提高至XX%,有效预防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2. 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吸痰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XX%提高至XX%,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得到提升。

3. 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吸痰操作技能得到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四、存在问题1. 部分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有待提高部分护理人员吸痰操作不够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2. 吸痰设备不足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吸痰设备数量不足,影响吸痰工作的开展。

3.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吸痰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影响工作效率。

五、改进措施1. 加强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吸痰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

2. 完善设备积极申请增加吸痰设备,确保吸痰工作顺利开展。

3. 优化工作流程优化吸痰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沟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六、总结过去一年,我科吸痰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吸痰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意识障碍患者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意识障碍患者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意识障碍患者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效果并总结口咽通气管吸痰操作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 2015 年1月至2018年9月间于我科接受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意识障碍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口咽通气管吸痰的应用效果、分析操作要点、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经过口咽通气管吸痰处理,16例患者中14例吸痰效果满意,有效解除了呼吸道痰液梗阻,总体有效率为87.5%。

结论:口咽通气管辅助吸痰是一种简单易行、收效满意的吸痰方法,有助于快速缓解意识障碍患者的呼吸道梗阻、避免舌后坠、纠正机体缺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意识障碍;呼吸道痰液阻塞;经口咽痛气管吸痰;护理体会意识障碍患者常常存在舌后坠、自主呼吸抑制。

若不加处理,可使缺氧加重甚至造成窒息昏迷,危及生命,此外,意识障碍患者缺乏配合能力,为吸氧、吸痰、雾化吸入操作增加了难度。

为解除患者呼吸道痰液阻塞,常采用经口鼻吸痰法,但意识障碍患者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口鼻吸痰的效果[1]。

我们对16例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了口咽通气管吸痰,在解除呼吸道痰液阻塞、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 2015 年1月至2018年9月间于我科接受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意识障碍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脑血管病变13例、心力衰竭3例。

患者均表现为呼吸道痰液粘稠、肺野听诊痰鸣音明显,部分患者存在舌后坠,脉氧监测提示SPO2不同程度下降,均低于90%,符合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指征。

1.2 方法1.2.1操作器械和材料一次性手套、持物钳、固定胶布、生理盐水、负压吸引设备、一次性吸痰管10-12号、8-12号半硬式口咽通气管。

1.2.2 操作方法对于符合吸痰指征且口鼻吸痰效果欠满意者,进行经口咽通气管吸痰。

操作要点:(1)口咽通气管的选择遵循“宁长勿短、宁大勿小”的原则,避免通气管够不到舌根而无法开放气道,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选择型号适宜的8-12号口咽通气管,插入深度为患者从下颌角或鼻翼至耳垂的长度;(2)取出义齿假牙、吸除口腔异物如呕吐物、痰液等;(3)从臼齿处插入压舌板并借其将张大口腔,通气管弯头向上由舌面上方压入,之后旋转180°保持正中位,并轻柔地置入咽管中,成功插入后将口咽管旋转90°使之固定;(4)通气管成功插入后,安置牙垫防止咬扁管腔,固定时胶布中点置于颈后,两端分别从左右拉向导管处;(5)插管成功后进行吸痰,进行吸痰操作时,吸痰管应注意正压进、负压出,退出时旋退出[2];(6)对于意识障碍程度较重伴舌后坠的患者,口咽通气管应长期放置,并保持每日一次的更换频率。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于口角防止移位
• 无自主呼吸者及时
拔除口咽管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第13页
口咽通气管护理
加强呼吸道湿化
1.口咽管外口盖
一层生理盐水
纱布既湿化气
道又预防吸入
异物和灰尘
2.适时经口咽管
直接滴入蒸馏
水天天不少于
250 mL
3.在吸痰时将
5 ~ 10 mL 生
理盐水迟缓滴
入,然后吸出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1. 普通型
2. S型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第6页
口咽通气管选择
1.依据患者体型,选择大小
适当口咽通气管
2.成人普通选择中号或大号
(8—11号)
3.通常唇到下颌角距离即为
该患者所需型号
口咽通气பைடு நூலகம்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第7页
适当口咽通气管
• 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
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气道通畅。
气道阻力增加肺通气量降低
spo2下降
反射性地经过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紧
机体缺氧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第4页
不需要气管插
口咽通气管适用范围
1.浅昏迷

手法开放气道
不能到达通畅
气道时
2.自主呼吸尚可
3.无咳嗽反射
用口咽通气管是一个简便易行方法
口咽通气管在急诊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第5页
口咽通气管型号
口腔护理
口咽管可连续放
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
新换位置预防
口腔压伤
每4~6h清洁口腔
及口咽管1次。

危重患者置口咽通气管后吸痰效果与护理体会

危重患者置口咽通气管后吸痰效果与护理体会


95 ・

临 床 研 究

危重患者 置 口咽通气管后 吸痰效果 与护理体会
吴 秋 红
【 摘
要】 目的
探讨置 口咽通气道后 吸痰 的效果 。方法
6 0例需要 吸痰 的重症 患者随机 分成观 察组 和对照
组各 3 O例 , 观察 组置 口咽通气道畅通气道后 吸痰 , 对照组采用普通 吸痰管 吸痰 , 观察观察组放置通气管前后 的通气效
管, 弯头 向上 由舌面上 方贴 紧 舌面 插入 , 至舌根 做 1 8 0 。 旋转 , 弯头 向下置于 口腔 中间 , 用胶布将 口咽通气管 的外 端固定在患
后呼吸频率低 于放 置通 气管 前 , 血氧 饱 和度高 于放 置通 气管
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1 ) 。见表 1 。
胃内容物 、 血液等滞 留在 口咽部 , 影 响患者 呼吸 , 使 呼吸加快 ,
氧饱和度下 降 , 甚至窒 息。必须及 时彻底 地 吸痰 , 然 而 由于舌
【 关键词 】 危重患者; 口咽通气管; 吸痰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 4 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2 B一 0 0 9 5 一 O 2
急诊工作 中常遇到患 者呼吸道 不畅 的情况 , 多见 于痰 液 、
月我科对 8 0例患者使用 口咽通 气管进 行吸痰 , 取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 现将具体 的操作方法 、 吸痰 的效果 、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般资 料
本组 6 0例 , 男2 8例 , 女3 2例 , 年龄 2 1—8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关键词 】 昏迷患者;吸痰;护理
中 图分类 号 :R 7 . 4 35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6 9 (0 0 1 00 — 2 64 4 5 2 1)0 — 10 0
N ur i fCom a Pate s wjh Or pha yn a sng o i nt t o r ge lSuc/ ni n ia or to ng ofVe tlt
临京医 农 2 0 月 7 第1 学工 0 年1 第1卷 期 1

护理研 究 ・
昏迷患者应用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护理体会
黎银崧
( 州市番 禺人 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 0 ) 广 14 0 1
【 摘要】 目的 经 口咽通 气管建立起 来的人工气道 吸痰法 ,克服影响经鼻吸痰效果 的因素 ,解决经鼻吸痰 中存在 的问题,有
c s e tl i nwi i e o d f h t o , o n yt e p t ear yp tn y a d c re t y o i, e u eb an d ma e a s v i e s ov n i t t ns c n s emeh d n t l k e i t ao h ot o o h wa ae c n o r c p x a r d c r i a g , lo t a od h o
wihv tltra sse o a lc m e to o a y ge ls t pu u , eho e ai n i i pl, a y r s i saw a t r m p c t eniao - s itd r lpa e n r ph r n a uci s t m m t dsof on op r to ssm e e s t g a p, t y p o ta - o i o
L i og ( u n z o r y ep e H s i lG a g h u5 1 0 , hn ) IYn n G a g h uPm uP o l s op t , u n z o 1 4 0 C i a a
【 bt c】 Ojcv Tasr o eai i aw y utn g a s vr m e a lutn g atstr o e A s at r b te r o lnr lr c li a eoi s eu t oe o eh s coi c r o e l e i n a s k t a r s i n w t p o c t n as i n f o , s v i f
t ep o lms f a a u t n n , no d rt f c iey ei n t i a c ei n f o ai ns M eh d 1 a e f o ain s s h r b e n s l c i ig i r e e e t l l o s o o v mi aea r y s r t so c ma p t t. t o s 3 c s so c map t t — w e o e e u i gv n i tra sse a s r l u t nc r . s l 1 a e f o ain swi p t m r o u ob o k g c u r d a p y i , n e t ao - s i d t n o a ci a e Re u t c s s mai p t t t s u u we en t et lc a eo c re s h x a l t r s o s 3 o c n e h d r s iaoy o sr c in s mp o in f a t r v d o y e a r t n i ce s d f m 0 t v r9 % . o c u in Co np t ns e p rt r b tu t y t mssg i c n l i o i y mp o e x g n s t ai r a e o 9 % o o e 5 u o n r C n l s ma i a i t o e
效 清 除昏迷 病 人 气道 分 泌 物 .方 法 对 1 例 昏迷 患者 采 用 了经 口咽 通 气管 辅 助 吸痰 护 理 。结 果 1 例 昏迷 患 者 均 未 因痰 液堵 塞 而 3 3
发生窒息 ,呼吸道梗阻症状 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 由原来的 9% ̄ 0 X下上升到 9 %r 上。结论 昏迷 患者 口腔放 置 口咽通 气管辅助 5 ' X 吸痰 .操作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它是一种能够在数秒钟 内迅速获得通气的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 ,降低脑 损 害,还可以避免 舌后 坠,减轻脑水肿 ,避 免脑损 害的发生。此方法是 清除痰液潴留,改善通 气功能,控 制肺部 感染的一项积 极 、有效的护理措施。
tet n uef lig e cngbri e m a t od t r i d m a efo pp ni . h o g aln ,rdu i an de , oav i heb an a g m ha e ng Thi eh sapostv nde e tv r ig me s e r sm tod i i ea f cienu s a ur i n t e or mov puum ee to t m p o e tlto f c in, n t o r llngi f ci n. es t r t ni n,o i r vev n i in a un to a d c nto u n e t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