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合集下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

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职业规划、职场语录、规章制度、自我介绍、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areer plans, workplace quo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 introduc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白蛋白是什么-什么是糖化白蛋白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

糖化白蛋白测定方法分类

糖化白蛋白测定方法分类

糖化白蛋白测定方法分类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是一种经过糖基化修饰的白蛋白,在临床上被用作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

目前常用的糖化白蛋白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几种:1. 百分数法:百分数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糖化白蛋白百分数(GA %)= (糖化白蛋白浓度 / (糖化白蛋白浓度 + 白蛋白浓度))× 100%。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需高精确度的快速筛查,但并不适用于高精确度的定量分析。

2. 免疫测定法:免疫测定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测定糖化白蛋白的方法,其中包括放射免疫分析(RIA)、免疫凝集测定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这些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糖化白蛋白结合,并通过添加荧光标记物、酶标记物或放射性同位素来测定其含量。

免疫测定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

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液相色谱法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离子交换色谱等。

这些方法通过样品预处理、柱选、色谱分离等步骤,分析样品中的糖化白蛋白浓度。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研究性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中使用。

4. 动态调整酶测定法:动态调整酶测定法是亚硝酸锂,巯基试剂和草酰基试剂在GlcNBu酶存在下,直接作用于糖化白蛋白的非糖基化位点,继续与它的不糖基化位点作用。

产物是光密度增加。

这种方法可用于大量测定,重复性好和可靠性高。

5. 紫外光谱学测定法:紫外光谱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样品的吸收光谱,测定样品中糖化白蛋白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综上所述,糖化白蛋白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百分数法、免疫测定法、液相色谱法、动态调整酶测定法和紫外光谱学测定法。

不同的方法在测定原理、操作步骤、准确性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糖化白蛋白的测定,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目的:探究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的浓度,采用BIORAD公司D10TM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

结果: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化血清蛋白的异常检出率高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结论:糖化血清蛋白的检验稳定性好,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标签: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糖尿病糖尿病是危害人类生命的最大杀手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加剧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然而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还不是很理想,近年来众多科学家与医生对此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发现糖尿病在早期是有迹可寻的。

本文就目前我院实验室开展的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项目进行分析,进一步评价这些指标对糖尿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以探究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临床意义。

1对象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其中糖尿病患者60例设为糖尿病组、60例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健康对照组。

糖尿病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9岁;健康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和仪器上述两组人群均在清晨空腹来院后采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以备检测。

糖化血清蛋白及血糖均采用AU 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采用BIORAD公司D10TM血红蛋白检测仪进行检测,操作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一、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全血样品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血红蛋白中2条B链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而成,其水平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且为不可逆反应。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被“糖化”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4%〜6%,而糖尿病患者则要明显增高。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的控制情况,是衡量糖尿病人血糖是否达标的关键指标。

目前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

(二)临床意义1.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当糖尿病控制不佳时,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可高至正常2倍以上。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生成后成糖类经非酶促结合而成。

它的合成过程是缓慢且相对不可逆的,持续存在于红细胞120天生命期中,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所占比率能反映测定前1-2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本项目的测定已成为糖尿病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良好指标。

如果HbA1的浓度高于10%,胰岛素的剂量就需要调整。

在监护中的糖尿病患者,其HbA1的浓度改变2%,就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该项目的测定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或判断天-天间的葡萄糖控制,亦不能用于取代每天家庭检查尿或血液葡萄糖。

3.HbA1c水平低于确定的参考范围,可能表明最近有低血糖发作、Hb变异体存在或红细胞寿命短。

4.任何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期缩短,将减少红细胞暴露到葡萄糖中的期间,随之HbA1c%就会下降,即使这一时间平均血液葡萄糖水平可能是升高的。

红细胞寿命缩短的原因,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或其他溶血性疾病、镰状细胞特征、妊娠、最近显著的血液丧失或慢性血液丧失等。

(三)医学决定水平5.6%:正常值。

<4%:控制偏低,但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6-7%:控制满意。

7.8%:可以接受。

8〜9%:控制不好。

〉9%:控制很差,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REPORTING
血液透析患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疗法, 通过人工肾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 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以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分类
根据病情和透析方式的不同,血 液透析患者可分为急性透析和慢 性透析两类。
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病因
慢性肾衰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逐渐丧失,无法维 持正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
急性肾损伤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短时间内功能急剧下降 ,引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多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严重疾病或创伤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其 中肾脏是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式
01
血液透析
通过人工肾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 和多余水分排出体外,以维持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02
03
腹膜透析
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意义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HbA1c的水平可能受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因素的影响,如贫血、炎症和透析 不充分等。
因此,在血液透析患者中,HbA1c的检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预测糖尿 病并发症风险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监测HbA1c水平,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02
寻找更准确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目前用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有多 种,但不同方法之间的准确性存在差异。未来可以研发更准确、更可靠的检测 方法,提高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03
探索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指标的关联:除了血糖控制情况外,血清糖化血 红蛋白与其他指标如肾功能、血脂等是否存在关联尚不明确。未来可以通过研 究进一步探索这些关联,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更多依据。

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试剂盒(果糖胺比色法)

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试剂盒(果糖胺比色法)

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试剂盒(果糖胺比色法)简介: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

对于生物体液(血清、尿液、脑脊液)中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一般要基于如下两个假设:1、所有蛋白质分子由纯多肽组成,含氮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6%;2、体液中含有数百个蛋白质分子,每个分子对测定反应都具有非常相似的特性。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凯氏定氮法、沉淀法等。

Leagene 糖化血清蛋白(GSP)检测试剂盒(果糖胺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 末端的氨基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

该同胺与NBT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复合物,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较,测得样本中蛋白质的含量。

本试剂盒专门用于人或动物血清样本中的糖化蛋白含量测定。

本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2、 离心管、小试管或96孔板3、 水浴锅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配制NBT 工作液:按NBT solution(100×):Alkaline buffer 混匀,即为NBT 工作液。

2、 配制DMF 标准:取DMF 标准配制液或稀释液加入到DMF 标准中,充分溶解后配制成DMF 标准溶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溶解后的DMF 标准溶液应保存。

取适量DMF 标准溶液用DMF 标准配制液或稀释液继续进行稀释,在此基础上依次稀释。

特别提示:待测蛋白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DMF 标准也宜溶解于什么样的稀释液中。

例如待测蛋白溶解于蔗糖中,亦取DMF 标准溶解于蔗糖中。

一般也可以用NaCl 或PBS 作为编号 名称TC060950T Storage试剂(A): NBT solution(100×) 2ml 4℃ 避光 试剂(B): Alkaline buffer 200ml RT 试剂(C): DMF 标准 19.92mg RT 试剂(D): DMF 标准配制液 10ml -20℃ 试剂(E): ddH 2O 1mlRT 使用说明书1份稀释液。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情况下同样会发生糖基化。

主要是白蛋白肽
链189位赖氨酸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故也称为果糖胺测定。

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约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
糖控制情况,制定控制糖尿病人血糖浓度的短期方案,结合GHb的长期
数据,采用更有效的治疗药物,将病人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糖基化白蛋白测定可采用硝基四氮唑蓝法,即糖基化白蛋白末端
氨基与葡萄糖形成的酮胺结构能在碱性环境中与硝基四氮唑蓝(NBT)
发生反应生成甲月替,于550nm检测,呈色深浅与糖化白蛋白的含量成
正比。

还可采用酮胺氧化酶(KAO)法。

即:
参考值: NBT法:<285μmol/L(以14C标化的糖化白蛋白为标准
参照物)
酮胺氧化酶法:122~236μmol/L
临床意义:
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的一个灵
敏指标,能在短期内得到治疗效果的回馈,特别适用于住院调整用药
的病人。

当病人血浆蛋白降低时(≤35g/L)该项试验即不可靠。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初步分析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初步分析

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初步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的应用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对象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并记录在EXCEL表格中,采取统计学SPSS18.0软件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应用于糖尿病诊断中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相等的价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意义,值得借鉴。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意义糖尿病属于常见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而我国近几年老龄化加剧,造成本病发生率有所上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属于糖尿病诊断金标准,但随着研究增多认为糖化血红蛋白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少,采血更自由,诊断更准确,受到广泛关注。

当然,空腹血糖也是诊断糖尿病最为常用的指标,但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近期一些研究[1]指出采取糖化血清白蛋白诊断糖尿病也有不错价值。

为了提高糖尿病诊断符合率,尽早治疗,改善预后,我院展开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进行研究,纳入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确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标准,两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61.7±5.6岁(42~74岁)。

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2.6±5.8岁(45~76岁);病程6.7±1.3年(1~20年)。

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两组对象均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收集他们的血液标本,均为晨空腹静脉血,采集5ml静脉血,同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糖化血清蛋白为血清葡萄糖与白蛋白及其他血清蛋白分子N 末端的氨基上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

因为血浆蛋白尤以白蛋白半衰期短(19 天),因此可反映糖尿病治疗的较近期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1 ~2 周的血糖水平。

据报道糖化血清蛋白与G Hb 相关性良好。

正常参考值:
1.9 ±0.25 m mol/L
临床意义
1.由于血清蛋白半衰期较短,本试验可有效反映患者过去1 ~2 周内血糖的水平。

2.本试验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影响,故为临床糖尿病人的诊断和较长时间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标。

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有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