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治疗(2例报告)

3 樊 敬峰 , 宋春风 , 吕佩 源 , 等 .血管性 痴呆小 鼠海 马胆碱 乙酰 转移酶 和其 m R N A变化特征及喜得镇的影响 [ J ] .中国老年 学杂志 , 2 0 0 5 ;
2 5 ( 6) : 6 7 7 - 9 .
3 讨
论
老年期痴 呆 主要 包 括 阿 尔茨 海 默 病 ( A D) 、 血 管 性 痴呆 ( VD ) 和混 合性痴呆等 , 是 一种 以记忆 减退 、 认 知 障碍 、 人格 改 变为特征 的大脑功 能全 面减退 的获 得性疾 病 。随着社 会老 龄 化, 老年期 痴呆 的发病也呈上升趋势 , 已成为 严重 的社会 问题 , 因此老年期痴呆 的防治是 当今精 神疾 患研究 的难点 , 也是 国内 外研究 的热点 。本研究显示 : 老照片唤 醒疗 法能显 著提高患 者
6 姜 楠, 王发渭 . 血管性痴呆 的中医药 l l 缶 床研究进展 [ J ] . 浙江 中医
学 院学 报 , 2 0 0 2 ; 2 6 ( 3 ) : 8 5 - 7 .
的记忆商 、 指向记忆 、 联想 学 习、 图像 自由 回忆 、 人 物特 点联想
回忆得分 , 可见此疗法对老年期痴呆患者 的记忆力 及认知行 为 有 良好 的改善作 用。这 可能 与老照片可 以刺激 患者 , 并进一 步 诱导 患者 描述 和照片有关 的事 件 , 从 而 巩 固患 者 的远记忆 , 唤 醒患者大脑皮 层 的记 忆能 力 , 进 而激 发 大脑 神经 细 胞恢 复 活 力, 从 而达到改善记忆功能的作用 。该 法简便易 行 、 疗 效确切 ,
4 周 永其 , 邓 湘平 , 顾振纶 .石杉碱 甲对氧 自由基 的影 响[ J ] .中国野
硬脊膜动静脉瘘合并Ⅰ型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色转 变为 紫色 , 实 该血 管为 真正 引流静 脉后 , 证 电凝 瘘 口切 除 部 分 引 流 静 脉 。 因 患 者 P MAVF 为 低 流 量 单 瘘 口 的 动 静 脉 瘘 且 部 分 静 脉 与 S AVF 引 流 静 D 脉 粘 连 无 法 分 离 们 仅 能 将 瘘 口 夹 闭 电 凝 切 除 部 , 我 分 粘 连 引 流 静 脉 。我 们 对 患 者 引 流 静 脉 未 彻 底 处 理 的 原 因 在 于 : 流 静 脉 除 引 流 动 脉 血 外 还 存 在 正 常 引 的 引流静 脉血 的作 用 。将 引流 静 脉 全 部切 除后 , 可 导 致 正 常 静 脉 血 无 法 回 流 , 现 充 血 性 水 肿 , 重 患 出 加
为 罕 见 。在 治 疗 S AVF患 者 时 应 注 意 I P D 型 MA—
VF的存在 , 尽量早 期 发现 、 期 治疗 、 留 P 应 早 保 MA—
VF的 引 流 静 脉 , 除 与 S AVF 引 流 静 脉 粘 连 的 血 切 D
张 的血管 流空 信号影 , “ 蚀 ” 改变 。T 呈 虫 样 2加 La a n, e t m b r 2 1 Vo 6, . i b Di g S p e e , 0 2, l1 No 9
而脊 髓 动 静 脉 畸 形 ( pn l tr v n u l r S ia Arei e o sMaf — o o main S VM ) 占 2 一0 , 以 胸 段 最 为 多 t ,A o 约 O 3 也
但 两种 疾 病 所 产 生 的临 床 症 状 都 应 与脊 髓 水 肿 有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栓塞和手术治疗

i r v datrs r ey O CA mb l ain mp o e fe u g r rNB e oi t .Two p t n src ie atcee oiai nF c re n n ft e u d r z o ai t e ev dp ri] mb l t e u rd a d 0 eo h m n e — e z o
: 键词: 动静脉痿 ; 关 脊髓疾病 ; 外科学 ; 栓塞 , 治疗性
[ 国分 类号 : R 6 1 中 5 2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0 5 7X(0 2 O 一0 70 文 2 88 9 20 ) l0 7 2
Em b lz to nd s gia a ge e fs na r lar e i v n s fs u a n 1 te s o ia i n a ur c lm na m nto pi ldu a t r o e ou it l e i 4 pa int HUANG Ch n — a g,B n, e g Gu n AIRu Li CHEN o Qu n HANG a g J ,L Yi e g- Zu a ,Z Gu n i U — Ch n ZHU e g ( p n fNe Ch n De a me to u r
[ B T A T Obet e oe a aeteef ayo mb lal n ugcl ng metfrsia d rlatn vn u A SR C ] jci :T v l t h fcc f * u i e oi t n ads ri a o a ma ae n o pn l u a r o e o s e
硬脊膜动静脉瘘临床及MRI特点

流( 图 6 。 见 )
3 治 疗 及 转 归
4 患者 均 进 行 了永 久 性 脂 性 栓 塞 剂 ( 例 如 NB A 生 物 胶 ) 瘘 口栓 塞 , 后 给 予 改 善 微 循 C 将 术 环、 营养 神经 、 对症 治疗 , 2例 患 者 因 病 程 较 短 , 神 经 功能 损害 部 分 恢 复 , 2例 患 者 因病 程 较 长 、 经 神
月后出现小便潴留, 当地 医院诊断为“ 在 脊髓炎” 给
予地 塞米 松 、 营养 神 经 、 症 治 疗 , 对 2年 后 入我 院 ; 3 例 为渐进 性 起病 , 现 为双下 肢无 力 、 表 麻木 、 小便 大 功 能 障碍 ; 格 检 查 发 现 2例 肌 张 力 增 高 , 肌 体 2例
状 强化 , 选择 性 根动 脉 造影 显 示硬 脊 膜动 静脉 瘘 充盈根 动脉 和 早期 分 流进入 软膜 静脉 系统 。结论 : 脊髓硬 脊 膜动 静脉 瘘是 脊 髓动 静脉 性血 管病 变的一 种类 型 , 临床表 现 为进行 性 、 上行 性 的双 下肢 运动 、 觉 、 感 大小 便 功 能障碍 , 于该 病早 期 的症 状和 体征 无特 异性 , 由 易造 成误 诊 。脊 髓 MRI 是硬 脊 膜 动 静脉 瘘 的无 创 筛
l 临 床 资 料
本组 病例 来 自我 院神 经 内科 2例 , 年 病 科 2 老
例 , 经选 择 性根 动 脉造影 明确诊 断为 硬脊 膜动 静 均 脉瘘 。4例 均 为 男 性 , 龄 6 ~ 7 年 1 9岁 , 均 6 . 平 93 岁 , 均病 程 2 平 O月 , 均有 误诊 , 例 误诊 为脊 髓 4例 1 炎 , 误诊 为 腰椎 间盘 突 出 , 误诊 为周 围神 经 2例 1例 损 害 。4例 中 1例 急性起 病 , 渐 进 性起 病 ; 3例 1例 在活 动后 突 然 出 现 右 下 肢 远 端 麻 木 , 渐 向 上 发 逐 展, 累及 右下 肢近 端 、 右下 腹部 、 最后 累及左 下肢 , 1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
• 手术治疗:经全椎板切除瘘口夹闭术 • 手术要点:夹闭切断自瘘口向脊髓表面引流的静
脉 • 优点:可准确夹闭瘘口,疗效确实,无复发 • 缺点:手术创伤大,脊柱稳定性受影响 • 适应症:多发瘘口,颈段和骶尾部的瘘口
单侧半椎板手术
• 经单侧半椎板切 除瘘口夹闭术
• 优点:手术创伤 小,脊柱稳定性 不受影响
• 根髓动脉到成人时大部分退化,前根髓动脉 仅6-8支,后根髓动脉10-23支。
脊 髓 的 动
脉
脊 髓 的 静
脉
• SDAVF是指神经根硬膜动 脉在椎间孔处穿过硬脊膜 时与脊髓引流静脉形成直 接交通,并向脊髓冠状静 脉丛逆向引流的一种脊髓 血管畸形。
病因
• 对于SDAVF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 • 但患者总有相似的特征:老年男性多见,瘘
口多位于胸腰段,缓慢进行性加重的低位脊 髓损害等,提示本病是后天获得性可能大。 现
• 1) 感觉障碍:腰以下 • 2) 运动障碍:下肢 • 3) 括约肌功能障碍:便秘,尿储留 • 4) 疼痛:少见
影像学表现
(1)脊髓MRI: • 脊髓周围有迂曲的血管流空信号影T2像髓内
• 来自主动脉的肋间动脉和腰动脉 • 来自髂内动脉的髂腰动脉、骶正中动脉和骶
外侧动脉
脊髓的血供
• 上述三大组动脉来源在胚胎期共发出31对根 动脉,沿神经根穿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分为 前根动脉和后根动脉(Lazorthes动脉)
• 根动脉三种分布:①供应神经根和硬脊膜; ②供应软膜和脊髓的周边;③供应脊髓实质 内(根髓动脉)
• 适应症:胸段, 腰段的单发瘘口
讨论
• 硬脊膜动静脉瘘造成脊髓实质静脉高压 脊髓静脉回流障碍,产生脊髓功能受损 静脉性脊髓缺血可发展成脊髓缺血坏死 称Koix-Alajouanine综合征
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分析

脊髓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附16例分析李世鹏;张彦芳;莫大鹏;鲍圣徳;张家涌;李良【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1(11)7【摘要】Objective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i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3 cases with perimedullary AVF and 13 cases with spinal dural AVF,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1993 to 2010.The pre- and postoperative spinal cord function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Aminoff & Logue Scoring.Results After being confirmed with DSA, all the 16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Five of them deteriorated clinically after DSA while other 11 kept no change.After the treatment, 9 cases were improved in motor functions and the other 7 showed no change.Urination dysfunction was complained in 13 of the cases, and was improved postoperatively in 11 of them, deteriorated one and no change in the other.No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occurred in ourpatients.Conclusions Microsurgery is minimally invasive,simple and effective for spinal dural AVF and type Ⅰ spinal dural AVF.%目的探讨脊髓动静脉瘘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10年我科收治的3例髓周动静脉瘘和1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利用Aminoff and Logue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的脊髓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16例均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治疗,5例在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后病情加重,11例无变化.术后运动功能:9例改善,7例无变化.排尿功能:13例出现排尿困难者中,11例改善,1例恶化,1例无变化.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和临床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及Ⅰ型髓周动静脉瘘创伤小、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总页数】4页(P619-622)【作者】李世鹏;张彦芳;莫大鹏;鲍圣徳;张家涌;李良【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昆明,6500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2;R654.3【相关文献】1.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 [J], 崔爱勤;徐家立;李扬波;刘玉玺;杜崇禧2.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分析) [J], 吴健;薛晓东;刘俊玲3.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6例分析) [J], 吴健;薛晓东;刘俊玲4.原发性尿道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分析) [J], 马保敬;张卫;王旭;张瑞珊;邓晓敬;刘春雨5.恶性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分析) [J], 宋志富;陈礼刚;贺红焰;庞国银;甘玉兰;夏祥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腰段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治疗的个案护理

1例腰段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治疗的个案护理关键词: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手术治疗;个案护理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硬脊膜背侧表面的神经根动脉静血管畸形所致的异常动静脉分流,使脊髓灌注减少或受压,导致脊髓缺血和水肿[1]。
SDAVF易误诊,一经发现,应尽快治疗,目前,SDAVF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手术治疗[2]及二者联合治疗[3]3种方法。
其目的是阻断瘘口处动静脉的直接连接,从而缓解脊髓水肿。
本案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持续监测下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现将SDAVF的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右下肢无力、麻木伴二便困难1年”来院就诊并收住神经内科治疗无好转,经神经外科会诊后转入神经外科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
神经系统专科查体: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3cm,对光反射灵敏,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26/107 mm Hg。
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余肢体肌力5级。
右侧踝反射及趾反射消失,双侧膝反射稍活跃。
T11平面一下及右下肢深浅感觉减退,提睾、肛门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
脊髓DSA示Ⅲ型弓,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位于L1平面,主要由左侧L1动脉供血,向上引流,其余血管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腰段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后,在全身麻醉下行椎管内硬脊膜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术后给予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吸氧3 L/min,抗炎、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术后第2天患者右下肢肌力恢复4+级,第4天恢复至5-级,右下肢深浅感觉减退稍好转,右侧踝反射及趾反射消失,双侧膝反射稍活跃。
出院时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5-级,右侧踝反射及趾反射存在,右下肢深浅感觉减退明显好转,提睾、肛门反射好转,小腿后部感觉稍麻木,较前明显好转,能自行下床活动。
1.护理2.1术前护理2.1.1术前训练术前指导陪护协助患者进行轴型翻身训练、床上关节活动,预防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
颈4水平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栓塞治疗(201209)

MRI
MRI
MRI
MR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I
DSA:双侧甲状颈干
DSA:右椎动脉
DSA:路径图
DSA:超选择造影
DSA:超选择造影
DSA:栓塞Glubran胶铸型
DSA:颅内血流
小结
• 常见脊椎脊髓血管畸形
– 硬脊膜动静脉瘘(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 – 脊髓动静脉瘘( Spi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SAVF) – 髓内动静脉畸形( Spinal arte riovenous malformation, SAVM )
• SAVM 都有畸形血管团位于髓内,较易诊断
颈4水平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栓塞治疗
吕彦锋 张帆 郭贵军 徐国栋
病历简介
• 男,58岁,3周前“突发颈项、胸背部疼痛3小时”以“急性冠 脉综合征”收住心内科。 • 症状及体征:强迫左侧卧位,颈项、胸背部疼痛,轻度呼 吸肌麻痹,尿潴留(留置导尿),双下肢肌力Ⅳ级,病理 征阳性。 • MRI示:颈段硬脊膜外亚急性血肿。 • DSA:颈4水平可见脊髓外团状染色,供血动脉:椎动脉节段动脉,双侧吻合;引流静脉:椎间静脉丛,无脊髓动 脉血管吻合。 • 血管内栓塞治疗:17%Glubran-碘化油混合液0.2ml进行栓 塞,重复造影示:栓塞剂铸型良好,瘘消失,椎动脉通畅 ,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颅内各分支未见异常。
小结
• 临床医生应重点掌握SDAVF、SAVF、SAVM 3 种常见类型。
• 前两者鉴别诊断要点在于识别供血动脉和 瘘口的位置:
– SDAVF瘘口位于硬脊膜上, 供血动脉为椎体动脉 或硬脊膜动脉的分支。 – SAVF瘘口位于脊髓表面,供血动脉为脊髓动脉 的分支。应通过对DSA正、侧位和斜位的仔细 分析来辨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方法(2)
• 手术治疗:经全椎板切除瘘口夹闭术
• 手术要点:夹闭切断自瘘口向脊髓表面引流的静 脉
• 优点:可准确夹闭瘘口,疗效确实,无复发 • 缺点:手术创伤大,脊柱稳定性受影响 • 适应症:多发瘘口,颈段和骶尾部的瘘口 • 本组有61例行全椎板切除瘘口夹闭术(98年以前)
手术治疗方法的改进
• 根动脉硬脊膜支供血的位于神经根袖套处的动 静脉瘘
• 瘘口位于颈段2例,胸段78例,腰段20例,骶
尾部10例
• 本组有6例为邻位多发瘘口
• 引流静脉穿过硬脊膜向脊髓表面静脉引流
• 脊髓表面静脉向上下流出明显延迟
治疗方法(1)
• 栓塞治疗:颗粒栓塞 胶栓塞 • 优点:微侵袭 • 缺点:误栓塞,再通,复发 • 本组有12例患者行栓塞治疗,3例复发 再手术
后无变化
治 疗 效 果
(3)临床随访 • 9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期3~120月 • 10例患者术后无变化 • 8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肌力增加 一级以上) • 术前病程短,症状轻的患者术后恢复更 好, • 本组有54例随访时肌力已恢复正常,获 痊愈
讨
论 (1)
• 硬脊膜动静脉瘘造成脊髓实质静脉高压
脊髓静脉回流障碍,产生脊髓功能受损 静脉性脊髓缺血可发展成脊髓缺血坏死 称Koix-Alajouanine综合征,本组有4例
讨
论 (2)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初步诊断主要依靠脊髓 MRI,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确诊手段是选择性 脊髓血管造影。我们强调脊髓血管造影时不
能遗漏一根脊髓血管,包括双侧髂内动脉,
腰动脉,肋间动脉,及颈部血管。
(1)术后脊髓血管造影检查
• 106例患者在术后2周内均进行了造影复
查 • 所有复查病例均显示瘘口消失 • 栓塞组有3例在1~5年后症状复发 • 再次造影发现瘘口再通,又经手术治愈
治疗效果
(2)术后脊髓MRI检查 • 89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了脊髓MRI • 显示脊髓表面的血管流空影均消失 • T2像髓內水肿的高信号影74例消失,15例缩短 • 但4例术前髓内呈混杂信号影的晚期患者,术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
硬脊膜动静脉瘘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s)
• 是脊髓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 本病症状无特异性,常被误诊。
一 般 资 料
硬脊膜动静脉瘘110例 • 其中男性97例,女性13例 • 平均年龄51岁(21~72岁)
结
论
• 硬脊膜动静脉瘘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 本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良 好。
谢
谢 !
讨
论
(3)
• 我们认为:目前本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经相应节段的单侧半椎板切除入路行
硬脊膜动静脉瘘向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切断 术 • 此术式创伤小,疗效确实,有利于术后早期 康复
讨
论 (4)
• 我们强调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 术后早期抗凝治疗可防止脊髓静脉血栓形成Βιβλιοθήκη • 促进脊髓静脉流出道的重建
• 使脊髓静脉高压尽快缓解
• 平均病程18个月(1~ 60个月)
临床表现
• 1) 感觉障碍
• 2) 运动障碍
• 3) 括约肌功能障碍 • 4) 疼痛
影像学表现
(1)脊髓MRI:
·脊髓周围有迂曲的血管流空信号影 T2像髓内呈高信号,提示脊髓水肿 ·晚期患者髓内呈混杂信号影,提示脊
髓坏死,本组有4例
影像学表现
(2)脊髓血管造影
• 经单侧半椎板切除瘘口夹闭术
• 优点:手术创伤小,脊柱稳定性不受影响 • 适应症:胸段,腰段的单发瘘口 • 本组有37例行单侧半椎板切除瘘口夹闭术
术后处理
• 抗凝治疗:术后第二天开始,至少3个月 • 血液稀释治疗:等渗液3000ml/日,共7天 • 早期康复治疗:术后第3天即开始进行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