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0.9)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是什么?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是什么?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动机和行为,以及预防和治疗犯罪的方法。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是指犯罪行为的成因和发展机制,它对于了解犯罪的本质和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包括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的理论。
社会学角度的理论主要关注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而心理学角度的理论则主要关注个体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社会学角度的理论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文化传统理论等。
社会结构理论认为,社会结构和组织对个体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例如,社会贫困和失业率高的地区,犯罪率也相对较高。
社会控制理论则认为,社会控制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防止犯罪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传统理论则认为,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于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影响。
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理论、动机理论和认知理论等。
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对于犯罪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
例如,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犯罪行为。
动机理论则认为,个体的动机和目标对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经济利益、报复心理和寻求刺激等都是犯罪行为的常见动机。
认知理论则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对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个体对于行为后果的评估和对于风险的认知会影响其是否进行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是多方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犯罪行为的成因和发展机制。
了解这些理论对于预防和治疗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本质和成因,从而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例如,在预防犯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控制和教育等方式来降低犯罪率。
在治疗犯罪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和个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措施,帮助犯罪者改变其行为和态度。
犯罪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是我们了解犯罪行为和预防治疗犯罪的重要基础,它们的研究和应用对于社会稳定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0

《犯罪心理学》讲义二、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0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古老的历史:犯罪在先,法律在后。
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出现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原始社会时,生产力极为低下,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在氏族之间会展开血腥的暴力行为。
恶、侵犯、暴力是当时的称呼。
“人为什么会做恶?”引起了人们无穷的兴趣和不懈的思考。
1、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学思想。
中国犯罪心理学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和和形成时期。
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犯罪心理学思想的论述,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关于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论述①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先秦诸子十分重视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
春秋前中期的杰出政治家管仲提出了“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认为贫穷是产生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行为的原因。
而老子则认为犯罪是由法令完善、经济发展、物资丰富引起的,只要“常使民无知无欲”,就会天下安宁。
汉代的董仲舒则提出,过度的贫穷和富裕都会引起犯罪心理和导致犯罪行为。
他指出:“大富则骄,大贪则忧。
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
”(《制度》)②人性与犯罪心理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关“人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其中的“性善论”、“性恶论”、“形三品论”等重要的理论概念与探讨犯罪心理的成因关系密切。
孟子主张人皆有“恻隐”、“羞恶”、“恭尊”、“是非”之心,只要扩而充之,就会形成仁、义、礼、智的道德品质。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人生而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本性,如果任其发展,就会“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荀子·性恶》)。
因此,人们得到“师法”的教化,才能走上正道。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他认为阴阳二气的运转搭配形成了三品的人性,即“圣人之性”、“斗筲之徒(斗和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容器,比喻气量狭小或才识短浅之人)”和“中民之性”。
犯罪心理学专业

犯罪心理学专业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学科,旨在了解犯罪者为何要犯罪、如何犯罪以及如何防止犯罪。
在这个领域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如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犯罪学、心理病理学、生物学等等。
第一章概述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犯罪的本质、动机和原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关注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也关注其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犯罪者,包括因犯罪而被判刑的罪犯以及犯罪行为被发现前还未被发现的潜在犯罪者。
犯罪心理学家通过了解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特征来了解犯罪的动机和原因。
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罪者的以下方面的心理特征:(1)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包括情绪稳定性、自我控制、社交能力等(2)犯罪者的思维方式:包括认知偏差、认知方向、思维方式等(3)犯罪者的动机:包括报复心理、破坏心理、权力渴望等(4)犯罪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童年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3.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性格测验、面部表情分析、神经科学等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随着心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实境技术的应用亦成为研究中的重要手段。
第二章犯罪心理学理论犯罪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生物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犯罪学理论四个方面。
1. 生物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认为,犯罪者的犯罪行为与他们的身体中某些因素有关。
例如,某些神经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可能导致一些人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
此外,性别、遗传等因素亦对犯罪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2. 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犯罪行为是受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环境的影响的。
例如,贫困、失业、家庭暴力等社会因素都可能导致犯罪的发生。
3.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认为,犯罪行为主要取决于犯罪者的心理特征。
例如,自我中心、冲动控制不好、缺乏同情心等心理特征都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
第二讲 西方犯罪心理学派主要理论

第一节 龙勃罗梭的犯罪观
龙勃罗梭简介
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6—1909。意大利犯罪学家、精 龙勃罗梭(Cesare Lombroso) ,1836—1909。意大利犯罪学家、精 神病学家,刑事人类学派的创始人。生于维罗纳犹太人家庭。曾任军医、精 神病院院长、都灵等大学的教授。重视对犯罪人的病理解剖的研究,比较研 究精神病人和犯罪人的关系,运用人类学的测定法作为研究精神病犯罪人的 其他犯罪人的方法,对于犯罪人的头盖骨和人相,特别加以注意。 主要著作有《犯罪人》 1876年),《天才与堕落》 1877年),《 主要著作有《犯罪人》(1876年),《天才与堕落》(1877年),《天 才》(1888年),《女性犯人》(1893年),《政治犯和革命》(1895年) 1888年),《女性犯人》 1893年),《政治犯和革命》 1895年) 等。 理论背景: 理论背景: 1870年12月,在意大利帕维亚监狱,龙勃罗梭打开了意大利著名的土匪 1870年12月,在意大利帕维亚监狱,龙勃罗梭打开了意大利著名的土匪 头子维莱拉尸体的头颅,发现其头颅枕骨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的位 置如同低等动物一样。得出结论:这种情况属于真正的蚯突肥大,可以说是 真正的正中小脑。这一发现触发了他的灵感,由此他认为,犯罪者与犯罪真 相的神秘帷幕终于被揭开了,原因就在于原始人和低等动物的特征必然要在 我们当代重新繁衍,从而提出了他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杀人原因
昆明警方20日再次对马加爵进行审讯,马加爵供出杀人的真正原因。 昆明警方20日再次对马加爵进行审讯,马加爵供出杀人的真正原因。 民警:你为什么杀人? 马加爵: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民警: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失败? 马加爵:我觉得他们看不起我。 民警: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马加爵:他们老在背后说我。 民警: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马加爵: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 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哭泣……) 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哭泣……) 民警: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你? 马加爵:可能是因为我较穷。 民警:还有呢? 马加爵:还有,以前我很想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我试着说一些笑话,但每次却招来 他们的嘲笑。 民警:那你说你们打牌,他们说你作弊,是怎么回事? 马加爵:那天打牌本来我没有作弊,但他们偏说我作弊,让我觉的他们又看不起我, 于是我便动了杀他们的念头。 拒绝律师辩护 已经写好家书 这种态度与他当时说的“抓到就是死刑” 这种态度与他当时说的“抓到就是死刑”的话吻合,也充分说明了他一心求死的决 心。
二章1节(1)犯罪心理学的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4
人体神经系统关系图:
脑干 脑 中枢 神经系统 小脑
延脑 脑桥 中脑 网状系统 视丘 下视丘
前脑
脊髓
神经系统 脊神经 植物性神 脑神经 经
边缘系统 大脑皮质
周围 神经系统
5
神经元略图
6
2. 心理现象是人脑的功能
7
8
• 当你开车抵达路口,见到红灯亮时,你会 立即刹车。从眼睛看到红灯亮起开始,到 用脚踩下刹车,其间经历不到一秒钟。而 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你却完成了一个心理 过程,或心理活动。
11
第一节:概述
• 上述从看见红灯到大脑运作,乃至刹车制 动的整个过程来看,期间包括生理和心理 两大作用: - 属生理作用的部分,是神经系统与各感觉 器官所产生的生理功能; - 属心理作用的部分,是由感觉器官与中枢 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心理功能。
12
3. 心理现象受激素和遗传因素影响
激素影响 •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由多 种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构成,受 自主神经系统的下视丘管制。 • 内分泌腺也称无管腺,不经由任何管 道,将其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直接渗 透到血液之中。 •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激 素(Hormone)。
16
• 在现实中,我们见过熊猫,头脑中就有了熊猫的 映象,见过飞机、大炮,头脑中就有了飞机、大 炮的映象,即使是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 活动和创造想象,同样源于客观现实。如人们创 造飞机、轮船离不开自然界中飞鸟和游鱼的启示, 气象预报是以大量的气象知识经验和天气变化规 律为基础的。神话中虚构的荒诞形象,不管怎样 离奇古怪,原始材料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人正 常的心理活动是离不开客观现实、离不开社会实 践活动的,大量的实例充分证实了这个问题。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抵挡本能的诱惑, 本我过于强大, 抵挡本能的诱惑,或本我过于强大,就导致犯罪行为的 发生
3、罪恶感与犯罪 罪恶感与犯罪
φ “无意识罪恶感”:个体在超我作用下产生 ” φ 无意识的罪恶感可能会引起犯罪和其他不良行
为。
φ 犯罪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犯罪心理来源于
“潜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的作用。 ”
4、精神分析对犯罪行为的防治
1、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犯罪人的 无意识犯罪动机
φ 入室抢劫 φ 持枪抢劫 φ 偷窃 φ 贪污 φ ……
2、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犯罪人 的人格缺陷
φ 1)犯罪者的自我及其特征 φ “潜伏性少年犯罪” ” φ 瑞士的精神病学家艾希霍恩提出: φ “如果儿童没有和父母建立情感依恋,没有经 历认同父母的人格特点的心理过程,没有学会 像父母一样的心理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行为方式, 就会使他们产生犯罪倾向,随后都可能犯罪。” ” φ 潜伏性少年的特点:以冲动性方式寻求需
1 前 世 俗 水 平
偷东西会被警察抓 他事先请求过,又不 起来,受到惩 是偷大东西,他不 罚 会受重罚
2
如果妻子一直对他 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 以行为的功用和 不好,海因茨 海因茨就应关心妻 相互满足需要 就没有必要自 子,为救她的命去 寻烦恼,冒险 为准则 偷药 偷药
第二个水平……
水 平 阶 断 道德推理的特点 关于“海因茨两难”的道德推理 不该偷的理由 该偷的理由
经济条件和错误的家庭教育。
φ 一些人可能采取不符合社会要求、过渡补偿行
为来克服自卑感。这样做往往会触犯社会禁律, 导致犯罪。
2、对于犯罪的矫治
φ 犯罪人的行为与三大生活领域的失败有关:友
谊、职业、爱情
φ 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社会兴趣和合作之道。
犯罪心理学讲义

罪心理的形成及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过程 和规律,研究揭露、打击、预防、矫治犯罪 的心理对策,为减少和预防犯罪提供心理学 依据的学科。
犯罪心理学讲义
二、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犯罪心理学讲义
主讲:姜敏 法学院
犯罪心理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导论 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理论 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发展机制 犯罪人的心理过程 犯罪人的个性心理 与犯罪相关联的心理状态 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
犯罪心理学讲义
第一章 导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定义
犯罪心理学讲义
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 )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 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 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 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 察。 2、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 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 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内化道德规范, 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 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 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 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 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02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 张这满的二哥证实,在两年前,弟弟曾自杀过两次, 原因不明。当时,他喝下了农药,但由于中毒不深, 都被当地土医生及时救回性命。 • 张的哥哥与弟弟也很少说话,交流。总是听到弟 弟在抱怨,“他老说自己没得本事,搞不到钱,没人 瞧得起……” • “我听见村里喊杀人了,第一反应就是我弟干 的!”张这满的二哥张志科说,这是个文质彬彬的山 村民办老师,案发时,他正在学校背后的柴棚里。他 的孩子死于弟弟的斧下。 • “这十多天里,我弟的脾气好像越变越坏……”张 志科得出第一反应的根据在此。他说,十多天来,张 这满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睡在床上,嘴里骂骂咧咧 的不知说些什么,问他也不理。 • 案发前3天,张这满开始一个人闷声不响地在家里 磨斧子,斧子锋利得都可以用来削头发了。这把斧头 是8年前他父亲在广东东莞打工时买回来的,说是砍柴 方便。
• “不存在的人” • 我们曾试图寻找张这满杀人的动机,事实证明是徒劳的。 • 在当地村民的眼中,张这满神志正常,只是个话语不多、 不合群的青年;警方在庆功请功之余,表达出同样的困惑,他 们也提出过无数的假设,但没人知道张杀人的理由。 • 张这满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从小比较受宠。张家在村里算 个中等户,家里不让他干重活,尽量让他读书。但家里人并不 很喜欢这个孩子:从小就不爱说话,成绩也不行,念到4年级便 没法再读下去了。 • 1996年春节刚过,张这满曾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到广东 打工。不过,据说到目的地后的第二天,他便独自离开,与村 里人及家人失去了联系。 • 一年后,揣着七八百元钱的张这满回到家中,对父母只说 是在广东帮人收甘蔗,其余的事闭口不谈。村民说,从广东回 来后,张这满的嘴更像是上了把锁。平时惟一干的农活,只是 帮家里把牛赶上山。 • “他比头牛还蠢,见到人就绕开,连吭都不会吭一声。” 张文彬说。 •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学派贡献
父母对待子女这行为,决定了子女是否真有安全感及遭遇挫 折与否的心理感觉。同时子女也会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应付 社会上现实问题的榜样; 父母的态度与文化的环境给予子女有不可忽视之影响; 假使个人表现出多种不同的行为,先后互相抵触的话,其关 键则在于潜意识的精神过程冲动力量。应寻求个人精神生活 中缺乏理智部分及潜意识部分,方可明瞭真正之关键所在。
部位
大脑额叶受损
特点
智能受损 行为幼稚、愚蠢、怡然自得 盲目乐观、轻率放荡、不知羞耻 违反社会公德和法纪
大脑颞叶受损
情绪不稳、容易激怒、具有冲动 和攻击性
犯罪生物学 之六
血型是遗传的。血型与个体的气质、性 格有密切的关系,血型论以此为基础, 对不同血型的特质进行了犯罪行为的分 析和研究
代表人物
犯罪表征之七
嘴唇肥大并突出
犯罪表征之八
下巴退缩、过长过短 或扁平,类似无尾猿
犯罪表征之九
胸膛的肋骨过多或过 少;有多余的乳头; 骨盆与正常人差异极 大
犯罪表征之十
手臂过长 有多余的手指与脚趾
犯罪表征之十一
头发变形 有众多、早熟的皱纹
犯罪表征之十二
有纹身的习惯
人的物理结构决定犯罪倾向的存在 天生的罪犯是退化的家族的祖先遗 传下来的 纹身是远古人类和那些仍然停留在野 蛮状态的人的重要特征
第二章 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人为什么会犯罪?
天 生 的 是 精 神 缺 陷 引 起 的
是后天学习 得来的
犯罪生物学 之一
我从来不知道我有发明的天赋直到颅 相学告诉了我。直到那个时候我对自 己还是陌生的。
———Thomas Edison, (1847-1931)(爱迪生)
颅相学在19世纪的知识分子中曾掀起风暴
过分强调体型对犯罪的决定作用! 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犯罪生物学 之四
如果一般的正常行为与遗传有关,则犯 罪行为也应与遗传有关.这个推论就是 犯罪遗传说的基础。
虽然龙氏的理论破产了,但人类对科学家能够成功鉴别罪犯类型的信心仍然继续
犯罪家族说
相信有一种“犯罪基因”会代代相传
60个“小偷” 7个谋杀受害者 50位妓女 40位其他女性
——引自武志红《心灵的七种兵器》
精神分析理论 之二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荣格根据生命意志所指方向,把人格分为内向 型和外向型,认为外向型者较易犯罪
荣格(1875—1961)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阿德勒认为,人的基本欲求不是性,而是克服 自卑感和补偿欲望。人犯罪不是因感到自尊,而 是由自卑引,是为了追求优越而采取的过度补偿
返祖现象! (atavism )
龙氏对6907名罪犯以及383名重犯进行长期的身体测定与观察
犯罪表征之一
头大
犯罪表征之二
脑半球不平衡
犯罪表征之三
脸部不对称; 颚部及颧骨过度发展 上颚变形
犯罪表征之四
眼睛有缺陷和异状
犯罪表征之五
耳朵大小不寻常, 类似非洲的黑猩猩
犯罪表征之六
鼻梁扭曲 向上或呈鹰钩状
早年人格发展的障碍,是反社会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个人在原生家庭的关系决定了这个人的心理
健康程度。 人生的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它 之所以最后令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想否 认自己人生的悲剧性。 假若你明白了自己存在的卑微性,你会明白, 你越懂得接受,你的心灵所享有的自由度就越 高。
该书认为,人的面孔会随着其心理发生变化,尤其是左半脸!
犯罪生物学 之二
“就在瞥见那个头骨的一刹那,我仿佛 突然看见,一个广阔的草原出现在火红的 天空下,罪犯天生的问题!”
——龙勃罗梭医生在1894年解剖一个意大利罪犯时说
尽管颅相学破产了,但在犯罪和生理学上的神秘联系依然维持着
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 龙勃罗梭(1835-1909)
肥胖型
瘦长型
斗士型
性格急躁,多是偶发犯 多犯暴力、欺诈罪,易悔罪
个性犯罪的倾向性大,自控力差, 容易受物欲影响犯罪。多犯盗窃、 诈骗和暴力罪
美国生物学家、犯罪学家谢尔顿也提出类似观点
内胚叶型 (肥胖型) 中胚叶型 (斗士型)
外胚叶型 (瘦长型)
少年犯罪多是这种类型
体型说认为:人的体型不同,犯罪几率不同,所 犯罪行也不同。体型与犯罪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龙氏所有假定都基于对已被定罪的罪犯的研究,所得数据不足为信
犯罪生物学 之三
以人的身体结构作为人的犯罪心理发生 的基础,从身体的形态来探讨犯罪行为 的类型
代表人物
恩斯特· 克雷奇默 Ernst Kretschmer (1888.10.08-1964.02.08), 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克雷奇默的体型说
意识 前意识 理智、常识、 现实原则 无意识 自 我 超 我 本 我
良心、理想 至善原则
非理性,本能 欲望、快乐原则
三者协调发展,则呈现出正常的人格状态;某一人格占绝对优势,则呈现异常人格
本我、自我、超我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结果
本我
本我过度发展,超我功能不张,导致个人 无法以道德良心来规范本我的欲求,极易 导致犯罪。
精神分析学派对犯罪预防对策的启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父母应示范建立正常和谐的家庭生活; 父母必须使青少年有归属感; 父母应培养青少年一种或多种之正常爱好; 发现青少年有适应或情绪困扰,应及时辅导; 父母对青少年不要有要求过度或异常之期望; 父母应该改变升学挂帅的教育观念; 建立适当的奖惩观念; 父母勿轻易给青少年贴上不良之标签,以免阻碍其健全人格 之发展。
阿德勒(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在罪犯的各种活动和态度中,都显现出他是
在挣扎着要成为优越,要解决问题,要克服 困难。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他没有这 种形式的追求,而是他所追求的方向。当我 们看出他之所以采取此种方向,是因为他不 了解社会生活的要求和不关心其同胞时,我 们将会知道,他的行为是十分不明智的。 ——A.阿德勒
自卑感的来源
个人的身体缺陷
自卑感 低劣的社会经济条件
错误的家庭教育
需要特别关注的三类儿童
第一类:身体有缺陷的儿童
第二类:被宠坏的儿童
第三类:受到忽视的儿童
精神分析理论 之三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霍妮放弃弗洛伊德学说中强调性本能、幼儿性欲 等观点,重视社会文化、家庭、学校、人际关系 对儿童的影响,认为这方面的不良影响,易使青 少年出现情绪障碍,从而通过违法犯罪来求得代 偿性满足。
生殖期(12—20岁)
进入青春期发育期,性能量重新涌现, 恋母(父)情结可能再次闯入意识, 个体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摆脱父母,建立 自己的生活。
反社会人格的罪犯 往往有过童年的心理创伤
图为美一连环杀手在狱中的绘画作品,展示了其内心的魔鬼!
Jeffrey McDonald convicted of the murders of his wife and two daughters in 1970. (AP)
癫痫症
症状表现
痉挛、抽搐,失去意识、 产生幻觉做出暴力行为 美国科学家最 新研究癫痫症 是由于胶质细 胞异常造成的
贝克汉姆次子
凡高
脑部活动过度活跃
症状表现
低自尊、学习困难、 易衍行为偏差与 犯罪行为
脑波异常
症状表现
间歇性狂怒、难语症、注意力涣散、 敌意、产生攻击行为或无动机犯罪
轻微的脑功能失常
脑外伤引发的脑功能失常与人格异常
XY
XX
XYY
犯罪生物学 之五
人体脑部遭受伤害而引起脑部功能失常, 可能导致机能失调、情绪失控和性格剧 变,进而行为异常
在多數情況下被告遭受頭部創傷或持續的腦部疾病,法庭通常不會接受以原諒謀殺
疯狂的Charles Whitman,!
于1966年8月1日, 刺杀母亲后,随机射击了48人,其中18人 被杀。 此前,他曾留言:“在我死后,我希望被解 剖查看我是不是有精神病。”在尸体解剖后, 医生发現他有一個非常严重的脑瘤。
铃木芳正(日)
人类有A、B、AB和O四种血型,每种血型 人群的气质和性格不同,犯罪倾向也不同
A型血的特质及犯罪倾向
如果对社会失望
适应环境,顺应别人
杀人、放火、 诈骗、盗窃
B型血的特质及犯罪倾向
生活态度发生变化 自信、自我中心、 极端个人主义
欺诈、盗窃、 非暴力的风俗犯罪
AB型血的特质及犯罪倾向
犯罪能预测吗?
预测犯罪一直是个难题!
视频:不可思议的科学(00.28.18-00.37.17)
精神分析理论 之一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 发,探讨早期生活经验对偏差与犯罪行 为的影响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1856-1939) 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图
颅相学
创始人:佛兰兹.高 尔Franz Gall (奥地利 的物理学家1758-1828) 颅相学相信大脑的形 状与头骨能够揭示一个 个体的性格与心理发展
颅相学
颅相学在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风靡一时
在美国的庭审中颅相学曾被尝试合法化。
颅相学成为骗术,理论家继续前进
曾风靡一时颅相学作为科
学的地位备受责疑,但直 至现代,仍然有学者对其 进行研究。美国心理学家 奥波德.贝拉克著《解读 面孔》就是一例。
对所谓劣种实行强制绝育曾被这位 美国大法官Holmes 以判例的方式 认可,并一直延续了15年!
犯罪家族说的影响
《The Kallikak Family》在1914年德国发行,以及在1933年再版。 被纳粹德国利用作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