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节选)》教案1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琵琶行》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琵琶行教案 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

琵琶行教案优秀教案《琵琶行》(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作者为大家整理了8篇优秀教案《琵琶行》,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作者,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二、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内容作整体把握三、串讲小序,讲前布置两个思考题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串讲后提问1、小序有什么作用?明确: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况,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小序已经简明清楚地叙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明确:写成了诗,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
四、分析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1、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琵琶行》教案范文7篇

《琵琶行》教案《琵琶行》教案范文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琵琶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作品,归纳文言现象。
2、整体感知,透过形象把握诗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乐意象所关联的感情。
3、提高文学趣味,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重点:音乐描写技巧教学难点:音乐艺术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作者、文体;分析小序及课文第一层;翻译第二层。
一、导入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琴声优美动听。
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弹琴,正当他完全沉醉其中时,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定睛一年,听者竟是一个樵夫,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没想到这个樵夫竟然能准确说出他弹的曲子,还能领会曲中描绘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结拜为兄弟。
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原来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后人有诗赞美曰: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与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师,都颇爱音乐艺术,并有很高的造诣和修养。
苏东坡曾在《前赤壁赋》中这样描绘过听音乐时的感受:“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

【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实用】《琵琶行》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琵琶行》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慧眼撷取诗歌精华,匠心传承灿烂文化。
二、教学重点学习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技巧,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创设意境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一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一位曾艺压群芳,名满京城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相遇了,琵琶女用手中的乐器演绎出了人生的起伏与世间的冷暖,白居易则用笔下的诗句演奏出了不朽的乐章与无尽的唏嘘,今天让我们踏着诗人的诗行走进琵琶女的音乐世界,聆听这美丽而动人的旋律。
(二)、赏析诗歌描写音乐的艺术技巧。
思考1:本诗几次写到琵琶曲?分别是怎样写的?1、第一次描写琵琶曲: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明确: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效果: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举例强化:……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第二次描写琵琶曲:诗人对琵琶曲进行正面的描写,这一段描写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堪称音乐描写文学史上的绝唱,请把你最喜爱的语句找出来并加以赏析。
(1)总结运用比喻、摩声描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琵琶行》教案-1

《琵琶行》教案《琵琶行》教案五篇《琵琶行》教案篇1《琵琶行》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的学习诗歌,了解琵琶女和诗人的悲惨遭遇,从中体会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
诵读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重点分析诗人描写音乐的诗句,深切体会诗人描摹之精彩。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了解本诗以音乐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缜密的结构。
教学过程导入由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留江山别离情。
”导入。
作者简况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
2 诗歌主张“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诗歌的政治作用和社会意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反映人发疾苦。
3 诗作《白氏长庆集》71卷,存诗2806首。
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分类“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题诵读《琵琶行》1读(1)初读,要求a、正确发音、断句、体会其于诗句中抒发的感情b、着重体会诗人对音乐描写的段落(2)再读“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一段。
(3)三读理清诗歌的叙事思路。
2品读诗词(1)概括诗词每部分的内容(2)用现代语言描述白居易介绍的这段琵琶曲,并给予评述。
诗歌赏析1诗歌首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首句交待地点、时间、事件,次句以景物描写渲染人物心境(悲凉、凄楚、孤寂)以下几句皆承此而来,“醉不成欢惨将别”,直接表述了友人相别的凄凉情景,“茫茫江浸月”更是一片迷茫、一片冰凉、一片愁绪,把别时之情伤托于眼前。
“忽闻水上琵琶声”,在沉寂之中飘来了渺渺之音,令人忘忧而喜。
“主人忘归客不发”,可见技高曲佳。
琵琶行节选教案

琵琶行节选教案一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
(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
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挖苦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
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
(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
5分钟左右)师:好,刚刚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表达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
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
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关于《琵琶行》教案集合5篇

关于《琵琶行》教案集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关于《琵琶行》教案集合5篇关于《琵琶行》教案集合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

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融入实际案例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写一份教案,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来进行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学习,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琵琶行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2. 欣赏作者以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高超艺术技巧。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比喻和通感,化无形的音乐为可感的视听形象。
2.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诱思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耀着历史前行。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诗是这样写的: [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这位诗人是谁?(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什么?(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文学常识1、歌、行、引刚才谈到了《琵琶行》、《长恨歌》,下一课我们即将学习的是《李凭箜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形式多采用五言、七言、杂言。
2、作者小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
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3、填空检测:(学生笔记) [投影]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从诗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可知,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当时极为流行。
三、基础知识(检查预习)[投影]1、识记生难字浔阳(xún)荻花(dí)声声思(sī)捻(niǎn)霓裳(ní cháng)间关(jiàn)冷涩(sè)舫(fǎng)2、读准多音字曲调:diào 其它读音:tiáo 组词:调节幽咽:yè其它读音:yān 组词:咽喉其它读音:yàn 组词:狼吞虎咽铁骑:jì其它读音:qí组词:骑马3、识别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
“画”通“划”意思:划4、掌握词类活用琵琶声停欲语迟。
(语:名词作动词,说话)移船相近邀相见。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5、辨析古今异义(1)琵琶声停欲语迟。
古义:迟疑,停顿。
今义:慢。
(2)间关莺语花底滑。
古义:形容声音轻快流利。
今义:光滑;滑动。
四、整体感知1、欣赏名家朗诵《琵琶行》,了解故事梗概。
[投影]《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第二年秋天。
作品借着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政治上受打击、遭贬谪的抑郁悲凄之情。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一)江头送客闻琵琶(二)江上聆听琵琶曲(三)歌女倾诉身世苦(四)同病相怜伤迁谪(五)重闻琵琶青衫湿2、课文节选的是前两段,请同学们划分起止语句。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浔阳江头夜送客……犹抱琵琶半遮面”(二)江上聆听琵琶曲“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投影](同桌合作,口头翻译,互相订正,提出疑难点,老师点拨指导。
)(投影字词)江头:江边。
管弦:这里代指音乐。
惨:悲伤。
浸:沉在水中。
暗问:轻声地问。
欲语迟:想回答又有些迟疑。
回灯:重新掌灯。
始:才。
犹:还。
掩抑:声调抑郁幽咽。
思:悲伤。
低眉:低头。
信手:随手,指技艺娴熟。
拢捻抹挑:均为琵琶演奏的动作。
为:弹奏。
间关:鸟鸣婉转。
滑:流畅。
错杂弹:交错弹奏,写出了音乐的宏微急缓的变化。
幽咽:形容低微的流水声。
难:水流不畅。
冷涩:水流冰冻,流动不畅。
凝绝:停止;中断。
歇:音乐休止。
幽愁暗恨:隐含着的愁与恨。
乍:突然。
迸:溅射。
鸣:兵器碰撞声。
曲终:乐曲结束。
画:通“划”。
舫:船。
[投影翻译]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循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绿腰。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像清泉在冰层底下流淌。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第二课时五、课文精讲(一)谁悟琵琶(语)[投影](教师空出“语”字,学生读后填空。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能填“琵琶语”“琵琶情”“琵琶声”“琵琶意”……教师点拨指点)请同学们集体背诵——江上聆听琵琶曲“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1、找出描写音乐的八个比喻句。
2、八个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提示:节奏、旋律、音调、休止、情绪……)整个演奏过程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投影板书:转轴拨弦——和缓低沉,声声思——失落压抑,低眉信手——忧郁伤感)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激情浪漫的青年时代。
色艺超群,名噪京华,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投影板书:拢捻抹挑——轻松舒缓,嘈嘈急雨——粗重急骤,切切私语——细腻委婉,珠玉落盘——清脆圆润,花底莺语——宛转流畅)第三乐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
回忆到这儿,琵琶心情沉痛、肝肠寸断,音乐也越来越低沉,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投影板书:泉流冰下——阻塞压抑,冰泉冷涩——清冷凝滞)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
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投影板书:银瓶水浆——激越奔涌,铁骑刀枪——高亢雄壮,一声裂帛——戛然而止)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
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
高超的乐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
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
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
我们也要学会感悟艺术,从音乐中感受艺术家们的情思。
观看视频《琵琶行唱诗片段》,感受音乐和文学的魅力。
(二)谁解风物(情)[投影]学生自由朗读江头送客闻琵琶语段:“浔阳江头夜送客……犹抱琵琶半遮面”(教师空出“情”字,学生读后填空。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可能填“风物情”“风物意”“风物昀蕴”……教师点拨指点)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
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六、写作技法 [投影]这段音乐描写最为人称道,仔细品读,同桌讨论,写出你的赏析意见,5分钟后举手回答。
(要点如下,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能抓住关节点谈谈意见即可。
)1.比喻贴切美好,叠加效应明显,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表现出了音乐的沉重、急促、细碎、清脆、清亮、婉转、轻快、流畅、幽微、激越、雄壮、高亢、凄厉等特征。
2.运用通感,调动了多种感官体验,尤其是听觉和视觉的交织。
3.表现了音乐的过程性、动态变化的特点,尤其展示了琵琶弹奏的渐渐停息之美、冷涩凝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