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合集下载

酵母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简介

酵母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简介

酵母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简介酵母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简介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

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

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

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

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

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而在酿酒中,它也十分重要。

生理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好氧生活,目前未知专性厌氧的酵母。

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

C6H12O6(酶)→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在酿酒过程中,乙醇被保留下来;在烤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

在有氧气的环境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在温度适合时,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以出芽方式迅速增殖。

化学元素组分酵母的化学组成与培养基、培养条件和酵母本身所处的生理状态有关。

一般情况下:酵母细胞的平均元素组成(%)如下:碳-47 氢-6.5 氧-31 氮-7.5~10 磷-1.6~3.5其他元素的含量很少(%) 钙-0.3~0.8 钾-1.5-2.5 镁--0.1~0.4 钠-0.06-0.2 硫-0.2 在酵母中发现的微量元素(mg/kg) 铁--90-350 铜:20-135 锌:100-160 钴:15-65细胞壁细胞壁厚约25~70nm,细胞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甘露聚糖;中层为蛋白质,其中多数是酶,少数是结构蛋白;内层为葡聚糖,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机械强度。

此外,细胞壁还含有少量脂类和几丁质(芽痕)。

不同种属的酵母菌细胞壁不含甘露聚糖。

细胞膜酵母菌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中间嵌有甾醇和蛋白质。

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和菌落特征

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和菌落特征

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和菌落特征酵母细胞是一类单细胞真核生物,属于真菌中的一个重要分类。

它们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常见于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的体内等环境中。

酵母细胞具有一定的菌落特征,其主要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膜、核膜和细胞质等组分。

其中,细胞壁是酵母细胞的外部层,主要由多糖组成,如β-葡聚糖和1,3-β-葡聚糖等。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稳定性,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细胞壁的厚度和组成在不同的酵母菌种之间存在差异,这也是酵母菌种类之间菌落特征的一部分原因。

细胞膜是酵母细胞的内部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物质的进出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等。

同时,细胞膜还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分裂等重要生物过程。

质膜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一层薄膜,主要由双层脂质组成。

质膜的存在使得酵母细胞的质皮层与细胞核相分离,使得核膜能够有效地控制核内基因的调控。

核膜是包围细胞核的一层双膜结构,分为内核膜和外核膜。

核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同时也参与核内物质的运输。

细胞质是细胞壁和核膜之间的区域,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溶质等。

细胞质是各种细胞代谢、合成和运输等生物学过程的主要场所。

酵母菌种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异很大,有的菌种生长迅速,形成快速生长型菌落,有的菌种生长缓慢,形成慢性生长型菌落。

生长速度的差异主要与菌种自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酵母菌落的形态通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个别菌种也可以形成菌丝,但相对较少。

圆形菌落通常直径为0.2-2毫米,整体外形规则,有的可能存在皱缩或起伏的情况。

椭圆形菌落在圆形菌落的基础上有所变异,长短轴比例不同。

酵母菌落的颜色也是其菌落特征之一、大多数酵母菌落呈现白色、奶白色或乳白色,有些菌落还具有特殊颜色,如褐色、黄色、绿色等。

这些颜色的变化主要与菌种自身的代谢产物有关。

总之,酵母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膜、核膜和细胞质等组分。

酵母菌的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实验报告酵母菌的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它们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在食品工业中用于发酵制作面包、啤酒等,还在科学研究中作为模式生物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的生长特性、代谢活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一:酵母菌的生长特性通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培养基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酵母菌的生长特性。

我们选择了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三种不同的碳源,分别制备了含有这三种碳源的培养基,并在相同的温度下培养酵母菌。

结果显示,酵母菌在葡萄糖和麦芽糖培养基中生长迅速,而在蔗糖培养基中生长较慢。

这说明酵母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而葡萄糖和麦芽糖对其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实验二:酵母菌的代谢活性酵母菌通过发酵代谢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这是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重要特性。

我们在实验中添加了甲酸和乙酸两种有机酸,观察酵母菌的代谢活性是否受到影响。

结果显示,甲酸的添加显著抑制了酵母菌的代谢活性,使其产生的乙醇和二氧化碳减少。

而乙酸的添加则对其代谢活性没有明显影响。

这表明不同有机酸对酵母菌的代谢产物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甲酸可能抑制了酵母菌的发酵能力。

实验三:酵母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酵母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殖。

我们在实验中将酵母菌分别暴露在高温、低温和高盐浓度的环境中,观察其生存状况。

结果显示,酵母菌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受到抑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而在低温环境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虽然减慢,但仍然能够存活。

当暴露在高盐浓度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数量急剧减少。

这说明酵母菌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其耐受高盐浓度的能力较差。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酵母菌的生长特性、代谢活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酵母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葡萄糖和麦芽糖对其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不同有机酸对酵母菌的代谢活性有不同的调节作用,甲酸可能抑制了酵母菌的发酵能力。

酵母菌简介

酵母菌简介

酵母英语名称:yeast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

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芽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

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

酵母菌主要的生长环境是潮湿或液态环境,有些酵母菌也会生存在生物体内。

【生理】和乙醇来获取能量。

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好氧生活,目前未知专性厌氧的酵母。

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C6H12O6 (葡萄糖)→2C2H5OH + 2CO2在酿酒过程中,乙醇被保留下来;在烤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

【特征】多数酵母可以分离于富含糖类的环境中,比如一些水果(葡萄、苹果、桃等)或者植物分泌物(如仙人掌的汁)。

一些酵母在昆虫体内生活。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

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30微米。

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酵母菌的细胞形态酵母菌细胞结构的显微照片酵母菌的菌落。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红酵母的菌落各种酵母菌的菌落。

【生殖】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一些酵母,如假丝酵母(或称念珠菌,Candida)不能进行无性繁殖。

微生物学酵母菌

微生物学酵母菌
典型代表:酿酒酵母
特点:(1)一般情况下都以营养体状态进行芽殖; (2)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n)形式存在, 也能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 (3)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有性繁殖。
S.cerevisiae(酿酒酵母)的生活史
2. 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核配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
典型代表:八孢裂殖酵母
用于研究基因调控、染色体复制 的理想系统,可作为酵母菌转化 的有效载体,并可组建 “工程菌”。
1967年在S.cerevisiae中发现的,是一个闭合环状 超螺旋DNA分子,长约2 m(6 kb)。
(四)其他构造
液泡:是单层膜包围的一种细胞器 线粒体:是两层单位膜包围的一种细胞器 微体:由单层膜包裹的小球形细胞器
葡聚糖、甘露聚糖和几丁质组成的隔壁。

母 芽殖过程:
菌 过 核裂(E~G)
程 原生质分配(H~I)
示 新膜形成(J~K)
意 形成新细胞壁(L)

成熟后,芽细胞和母细胞分离
母 细 胞 - 芽 痕 (bud scar)
芽细胞-生痕或称 蒂痕(birth scar)
假菌丝(pseudohyphae)
第二节 酵母菌
酵母菌(yeast)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 单细胞真菌。
由于不同的酵母菌在进化和 分类地位上的异源性,很难对酵 母菌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酵母菌的5个特点:
(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2)多数营出芽繁殖; (3)能发酵糖类产能; (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 (5)常生活在含糖较高、
特点:(1)营养细胞为单倍体; (2)无性繁殖为裂殖; (3)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此期极短。
Schizosaccharomyces octosporus

简述酵母菌的五个特点

简述酵母菌的五个特点

简述酵母菌的五个特点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 单细胞结构:酵母菌的细胞由一个单独的细胞组成,相比其他真菌如霉菌和子囊菌等,酵母菌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

这种单细胞结构使得酵母菌易于培养和研究。

2. 发酵能力:酵母菌能够通过发酵代谢产生能量。

它们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这种能力使得酵母菌在许多工业和食品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面包、啤酒和葡萄酒的制作。

3. 高度的遗传可塑性:酵母菌具有高度的遗传可塑性,即它们能够通过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这种特点使得酵母菌成为研究基因功能和遗传学的重要模型生物。

4. 快速繁殖:酵母菌具有快速的繁殖能力。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分裂时间可以非常短,通常只需要几个小时。

这种快速繁殖能力使得酵母菌成为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理想模型。

5. 广泛的生态分布: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找到它们的足迹,包括土壤、水体、植物和动物体内等。

酵母菌的
这种广泛生态分布使得它们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
地位。

总的来说,酵母菌具有单细胞结构、发酵能力、高度的遗传可塑性、快速繁殖和广泛的生态分布等五个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酵母菌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

临床医学检验知识速记--(真菌)微生物学真菌(fungus)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有核膜和核仁,胞浆内有完整的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的,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壁:不含肽聚糖,含几丁质及纤维素临床分类(按致病部位):浅部真菌、深部真菌形态学分类: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在鉴定上起重要作用(一)形态与结构1、单细胞真菌:圆形或卵圆形,包括酵母型和类酵母型真菌。

酵母型真菌以芽生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不产生菌丝,其菌落与细菌菌落相似。

类酵母型真菌也以芽生方式繁殖,菌落与酵母型真菌相似,但它产生的芽体不从母细胞上脱落,而是延伸入培养基内形成假菌丝。

对人致病的主要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

2、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种基本结构组成(1)菌丝: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萌发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按照功能分为:①营养菌丝:伸入培养基;②气生菌丝:露出培养基向空气中生长;③生殖菌丝按照结构分为:①有隔菌丝:多数致病性真菌;②无隔菌丝。

菌丝的形态大小不一(螺旋状/球拍状/鹿角状)、菌丝间有无分隔、形状特征(绒毛状/絮状/粉末状) → 鉴别真菌(2)孢子:由生殖菌丝产生的一种繁殖体,是真菌的繁殖结构。

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类①有性孢子:同一菌体或不同菌体上的2个细胞融合经减数分裂形成。

包括: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子孢子,多为非致病性真菌所产生。

②无性孢子:菌丝上的细胞分化或出芽生成,不经两性细胞的配合。

病原性真菌大多形成无性孢子。

可分为三种a. 分生孢子:又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其大小、细胞数和颜色是鉴定的重要依据)、小分生孢子(真菌都能产生,诊断意义不大)b. 孢子囊孢子c. 叶状孢子:又可分为芽生孢子(一般芽生孢子生长到一定大小仍不与母体脱离,则形成假菌丝)、厚膜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形态)、关节孢子真菌种类不同,孢子形状大小也不同→ 鉴别真菌3、二相性真菌:少数真菌在营养、温度、理化因素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可发生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种形态的可逆转化,称为双向性真菌。

医学知识之真菌

医学知识之真菌

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完整,有典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不含叶绿素。

(1)生物学性状: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分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类。

单细胞真菌称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繁殖,芽生孢子成熟后脱落成独立个体。

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出芽繁殖形成,称丝状菌。

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多数致病性真菌为有隔菌丝,无性孢子。

(2)培养特性: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弱氏(Sab-ouraud’s)培养基。

常规以沙保弱氏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①酵母型菌落②类酵母型菌落亦称酵母样菌落③丝状型菌落,由多细胞真菌的菌丝体所构成,菌落呈絮状、绒毛状及粉末状等形态,为多细胞真菌的特征。

培养真菌最适pH值为4.0~6.0,最适温度为22~28℃,某些深部感染的真菌则在37℃中生长最好。

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湿度与氧。

(3)致病性:引起的疾病有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真菌性中毒及与真菌毒素相关的肿瘤。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型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1.念珠菌属白念珠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μm。

革兰阳性,着色不均匀。

出芽方式繁殖,在组织内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在玉米粉培养基中可产生假菌丝和厚膜孢子(图23-6)。

热带念珠菌菌体卵圆形,可见芽生孢子及假菌丝,菌丝上芽生孢子可产生分支或呈短链状。

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形成米色或灰色的酵母样菌落,有时表面有皱褶。

2.隐球菌属新生隐球菌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一般为4~6μm,外周有宽厚荚膜,荚膜较菌体大1~3倍,折光性强,一般染色法不易着色而难以发现而得名。

常采用墨汁负染色法,在黑色背景下可镜检到透亮菌体和宽厚荚膜(图23-7)。

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

新生隐球菌有明显的生物学多态性。

新生隐球菌有A、B、C、D 4个血清型,它们又归入2个变种组:①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有性阶段为新生线黑粉菌,血清型为A、D;②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有性阶段为棒杆孢线黑粉菌,血清型为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