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第28卷 第1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28, No.1 2013年03月 JOURNAL OF XINGTAI UNIVERSITY Mar. 2013

[收稿日期]2012-09-28

[作者简介]武国强(1986-),男,河北邢台人,西南民族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浅论庄子的三种生活境界

武国强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庄子从物“有用”而招其害,“无用”而成其大用;人“有用”而丧其身,“无用”而自逍遥的角度来阐明了人与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认识到人的生活状态中所蕴含的三大境界——功利境界,妙悟境界,逍遥境界。庄子对这三种生活境界有不同的态度,也对它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庄子;有用;无用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3)01-0012-03

“境界”一词古已有之,但其核心观念众说纷纭,难有统一结论。如佛典《俱舍论颂疏》中云:“功能所托,名为‘境界’,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界’。”此境界着重的是人们眼、耳、鼻、舌等六根所直接感知的外界。王国维先生受其影响,进一步从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角度,提出了“三境界”说;而先生之本义是“美在境界”,即境界是能提供美的文本独立体,注重的是“感受”。与王先生不同,今人对境界亦有诸多新定义,哲学家冯友兰则认为境界是人们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庄子》中所谈有用与无用之境界,同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基本相通,只是庄子之境界说更完善更系统,不仅言人,而且亦言物。

一、功利境界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的形象是有多面性的。就功利境界而言,庄子眼中的孔子,只是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惶惶乎如丧家之犬的形象,庄子对其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为了一己之私利而四处奔走,营谋天下的人是不符合大道的,是“好名”者。庄子曾就“好名”谋私问题做了深入的论述,在内篇

《庄子?人间世》[1]

中说:“且昔者桀杀关龙逢,傴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拊人之民……”庄子认为像关龙逢、比干皆是为求取名利而惨遭杀戮,他们之所以会追逐名利是因为感觉自己有“可用”之材。

庄子笔下的尧舜等圣人亦难能超越此境界。庄子说:“昔者尧攻业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

厉,身为刑戮……”(庄子内篇《庄子?人间世》)[1]

李勉先生曾对其做过细解,大意是说尧禹等圣人,自恃其有驰骋中原一统天下的“大材”,而不安心于平稳安定的社会局面,于是谋动干戈于邦内,此皆乃“好名实”者也。尧禹等圣人在《庄子》一书中也是有多面性的,但在此境界中像尧舜这样的圣人在庄子看来也只不过是想将自己的雄才大略施展于天下,以成就其千古不灭的美名,但他们终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徒,终不能完全超脱于“功利

境界”。

庄子借古圣先贤的事例是为了阐明“有用”,实为滋长欲望的一种有毒基因,是人不安于现实而汲汲于名利的罪魁祸首。庄子从“天地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角度,以寓言式的方式,借物“有用”而致其害的道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柤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说:“夫梨橘柚,果

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1]

柤蓏庄子认为“梨橘柚,果之属”之所以致害,是因其对世人有可用的地方,是“以其能苦其生”者也。可见在庄子眼中物同人一样,也有爱慕“功利”之嫌。

庄子除对在功利境界中“有用”致害进行详细论述外,还从无用以成其大用的对立面进行了阐

述。庄子在《庄子?人间世》[1]

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个叫支离疏的人,其貌“颐隐于脐,肩脇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其身体支离程度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其安分守己,不慕名利,以其无用之身存活于世,文中说他是鍼繲筴“挫治,足以糊口;鼓播精,足以食十人”,这还是其无用之处的小用;其大用之处是“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可见其免受刀光剑影,血溅杀场的痛苦,也无明朝被招,尸横荒野的焦虑。

在功利境界中,对于人来说,无用能明哲保身,趋利避害,安享天年;在庄子眼中,物也是如此。

在《庄子?人间世》[1]

中庄子说:“匠石之齐,至絜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敝牛,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正因为栎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槨樠棺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成其大用。栎社树因善掩饰其才能,尽显“无用”于世,观者对其不予理睬,故而它能成长为一颗硕大无比的社树,于自己能保其生,于人能引其敬。在功利境界中,从“无用”角度看,人与物之间却存在着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13

一致之处;就人而言,因其无用故能保其身免其祸,以其无私而成其大私;就物而言,因其无用故其能免遭斤斧之害,安享天年之福,以其无用而成其大用;此二者在庄子看来实乃功利境界中善终者也。

庄子认为人只要无用,即使没有赤子之心,也不会招致灾祸;万物一理,物只要无用,即使身处闹境,亦不会致害。总而言之,有用与无用之功利境界,多是上文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所持有的态度,是与大道相违背的,庄子对这种“人为物役”的文明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这可能是世界思想史上最早的反异化的呼声”[2],在庄子看来这样的处事境界不要也罢了。

二、妙悟境界

在“妙悟”境界中,庄子也有意给孔子塑造了一个由儒入道的形象。孔子前期仰仗其才,游说四方,希望能将其“仁政”推行于世,以求取功名利禄;然而经过漫游漂泊,一事无成之后,问道于老聘,最后妙悟得道,乐其余生。在《庄子?大宗师》[1]中庄子说:子桑户亡,孟子反、子琴张二人临尸而歌,颜色不变;孔子使子贡问之,子贡返身以告孔子,孔子方悟道:“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内外不相及”,后又告子贡说,他们是“假于异物,托于同体……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在庄子看来,孟子反、子琴张能“忘生死”;生死尚可忘怀,则是非仁义礼俗均无不可忘;因一切皆可忘方始于大道,方能超脱于功利境界。

在《庄子?秋水》[1]篇中,庄子讲了自己一则趣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在这则故事中,庄子巧妙地借用神龟因其“有用”而遭戮的事例,拒绝了楚来使者。这是庄子的“妙悟”之处,其深知“有用”之物难免于祸,丧命于尘世;因此其求作无用之人,苟存于世外。

万物一体,大道自然,庄子在《庄子?山木》[1]篇中说;“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这只鸟与上文中悟道后的孔子颇有相似之处,它飞行缓而适中,后而有度,因此在同类中不受排斥,外人也终究不能伤害它。此鸟深知处“有用与无用”之间的道理,既不锋芒毕露,鹤立鸡群,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也不超凡脱俗,畏首畏尾,飘飘乎似遗世而独立,而是处材与不材之间,尽力地掩饰其才能,恰如其分地逍遥于天地间。

就处“材与不材之间”这一思想,庄子在《庄子?山木》篇中有详细论述,“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山木》[1]第一章)庄子在这里所谈的“处材与不材之间”,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从“山中之木”无用而全其生,“宴中之雁”无用而丧其命的事例中,妙悟到人与物只有恰到好处地处世,才能从容超脱功利境界,淡定与逍遥之境相接。但庄子所言的有用与无用的妙悟境界,仅是一个像逍遥游境界过渡的桥梁,还不是真正的与大道相合;虽然处有材与无材之间能畅然神游于世,但终未“免乎累”,庄子认为真正的要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天地逍遥境界,必须要“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之意是为人处世要顺其自然,因时而变,与世无忤,真正地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从由儒入道的孔子身上以及“山中无材之木,宴中无材之雁”不同遭遇上来看,妙悟境界于人于物实是相同的。庄子借寓言来论述其思想,劝人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致能达到虚极静笃的境界。而要进一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按庄子的说法就是要“形若槁木,心若死灰”,即庄子所言的“堕肢体,黜聪明”。通过心斋洗除心中的欲念,达到坐忘的境界;坐忘即是丧我,我见既除,自无物我的对立;物我即无对立,就达到了齐物的境界,也就是庄子所提倡的第三境界——逍遥游。

三、逍遥游境界

庄子在《庄子?人间世》[1]篇开头写了这样两则故事,第一则故事中讲孔子教诲弟子颜回,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另一则故事是讲叶公子高要出使齐国,而倍感焦虑不安,问教于孔子,后孔子告诉他:“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即虚心安命,纯任自然。庄子通过这两则故事塑造了孔子“虚己以游世”的道者形象,这是孔子纯以道家面貌出现的,完全超脱于功利境界,妙悟境界之上的另一种形象。孔子的这种“虚己以游世”也就是庄子所描述第三种境界即逍遥游境界。

魏晋名士郭象在《庄子?逍遥游注》中说:“夫小大虽殊,而入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郭象认为物物皆有其性,能任性自得,能顺其本然,发挥自我的本性,就得到逍遥。他这种“适性逍遥”的观点是对庄子“无待逍遥”的曲解,他这种“有待者只要不失其所待,各安其所欲即为逍遥”的思想,消弥了崇高与低下之间的差异,是不符合庄子的大道的。

魏晋高僧支遁坚决反对郭象的适性逍遥的思想,他在《逍遥论》中说:“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鷃。”支遁认为庄子所追求的是超然形体之外,凌驾云霄之上的无限的精神自由,不是郭氏所认为的“适性逍遥”,并进一步说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如果等到“足于所足”之时是永远也不会有逍遥的;只有“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也就是庄子所谓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

14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

无穷,”才能达到“无所待”的逍遥游境界。

大儒王船山也解读过庄子的《庄子?逍遥游》,他说:“五石之瓠,人见为大者;不龟手之药,人见为小者,因于无所用,则皆不逍遥也;因其所可用,则皆逍遥也……”[1] 王船山认为要利用万物,必须用它所原始代表物的方式来对待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逍遥,才能达到“天地为我乘,六气为我御”的境界。王夫之的这种观点与庄子所讲的“无所待”逍遥游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家对庄子《庄子?逍遥游》的解释分别来自不同的角度,郭象是从魏晋时期盛行的玄学角度来解庄的;支遁则是运用佛教色空义来阐释庄子的;而王夫之则是从儒家角度出发来解庄的,是以儒解庄的典范。此三家中,以支遁的解说最接近庄子“逍遥游”的本义。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说:“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1]在这里,惠子认为那棵大树无用之极,而庄子则反从其相对“可用”之处来谈论其价值所在,后又进一步说明,惠子这样的人看不见物的大用,是因为受世俗的蒙蔽;也正因为有像惠子这样的常人不能发现其可用之处,大树才得以保全生命,不为斤斧所害。庄子所描绘的这棵无用之树处于无用之地,用己无用之身为无用之人遮风挡雨,远离斧斤之害,逃脱迁移之灾,虽无所用,却足逍遥,这也是物处“逍遥游”之境的典范。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道:“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1]庄子在此章中以“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一语点破惠子不懂得挖掘事物潜藏的大用;庄子后又举“重金买不龟手之药”来论证能

洴洴洴

识其大用则用于战争,不能识其用则用于。正因惠子境界不高,受世俗框架所限,没有看到物与己的真正关系,故不能发现物本身的物性。

庄子讲逍遥游的境界是“物物而不物于物”,“不进乎其内而出乎其外”,“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在《庄子?山木》篇中,庄子讲到市南宜僚见鲁侯焦忧,指出统治者的权位是启争之端,为一切祸殃的根源,劝鲁侯“虚己以游世”即消除贪图名位之念,畅游于世间。市南子曰:“夫丰狐棲

文豹,于山林,伏于洞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具胥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1]这段话是市南宜僚借“丰狐文豹因其皮可用”而为人所害之例,劝诫鲁侯焦忧不要为国家所累,这样只能带来祸患;进而建议鲁侯抛弃国家,以无用之身游无用之地做无用之人成无用之果;“虚己以游世”达到无我之境,最终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游境界。

人究竟如何才能达到逍遥游境界的呢?庄子指出了具体的方法,即“内圣外王”之道。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是无法脱离现实世界,那就是只能去顺应它;于是庄子就提出了出世逍遥、入世圆融的“内圣外王”之道。庄子所谓的“内圣”就是以“止水”法来保持平常心态,不受外物扰乱,最终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内圣”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有此境界自然会有平常心,自然能得其逍遥。庄子具体谈到了得“内圣”之法,即“心斋”、“坐忘”见道。“心斋”是排除内心的杂念,使心志纯如一,也就是要达到致虚守静,涤除玄览的境界;在于外物接触时完成存有“役与被役”的设想。“坐忘”就是静坐而忘掉一切,是一种神秘的精神体验,是超越了“有用与无用”之分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游体验。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1]将:送。藏:滞留。这就是说“至人”用心如同镜子,外物来者,去者不留,对外物自然回应而不滞留外物,故能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伤。不受外物所伤。不受外物所累,意味着获得了精神自由。“应”即顺应外物并与之打交道,“不藏”即不滞于外物而心态平和。这种至人与外物打交道,从事俗务的思想也就是庄子所谓的“外王”。

庄子之所以会有三境界的高低区分,是世人对“物与我”关系的了解程度不同而致的。一般人多处“功利境界”,此境界之人实属不晓“万物一体,万物同理”的道理,是非我执的思想很重,因此也是离道最远的境界。少数人处“妙悟境界”,处此境界的人已对“物我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也具备了逍遥的性能,但只是足性逍遥而已,还未能真正通达“大道”。第三种境界“逍遥游”境界,是非常人所能达到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此圆融境界,才能得大自在,得大逍遥。庄子藐视人间万物,嬉笑人间百态,怒骂世间荒缪,而肯定的是一种“无功”、“无名”、“无己”的人生追求和精神独立性,对社会现实投以超越、冷静的目光。正如清代学者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极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3]

参考文献:

[1][清]王夫之.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 2009.110,118,119,140,221,243,240,112,82,81,241,149.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文论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

社,1994.179.

[3]谢祥皓,李思乐.庄子序跋论评辑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1.337.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案 课题: 《人生的境界》 教材分析: 《人生的境界》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整个单元学习哲学论文或随笔。阅读这类文章要善于质疑思辨。质疑思辨是一种“读思结合”的创造性阅读方法。“尽信书则 不如无书”,我们在阅读中,应该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作一些思考。阅读的过程,就应该是 一个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过程。我所讲的《人生的境界》这篇哲学论文语言朴实无华,逻辑 清晰,教学中主要通过讲解四种境界及其差别,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联系生活理解这四种境界,力图从 情感价值观上引导。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知识储备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通过学习和讲解理清文中的思路应该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且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 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能理解哲学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目的对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来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设计理念: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 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遵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逻辑严密的哲学随笔,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陶冶情操。设想通过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在理清全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个别字词和句子的的含义,对本文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在理性和 感性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 梳理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 理解重点语句,联系实际思考 3 拓展阅读,追求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语句,联系实际,提高精神境界(并非一时之功,这些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哲学性术语的理解和哲理性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 质疑思辨法。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主要运用实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讲解重难点。教师引 导法和学生举例体验感悟为主。 教学用具: 粉笔黑板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曾说: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 法国的雨果也认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两位哲 学家的话呢?(进一步引导,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占住了重要地位?)(3分钟)

庄子的艺术境界论

庄子的艺术境界论 庄子以“道”为逻辑起点,以寓言为载体,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艺主张,他对“道”与“言”、“大美”与“大象”、“虚”与“静”展开的反复论述,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境界论体系。本文循着庄子理论的脉络.对其艺术境界的理论实质及后世的阐发作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古代文论;庄子;艺术境界 庄子不仅有其丰富的创作实践,而且有其独到的文学见解。尽管庄子著作中直接谈论文学的地方很少,但其深刻而精辟的美学思想却直接启迪了后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朱自清先生指出:庄子“提出的神的意念,影响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和批评都极其重大。比起儒家,道家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庄子的文艺思想极其丰富,现就其在艺术境界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何谓“境界。”许慎《说文解字》:“竟,乐曲尽为竟”;“界,竟也。”段玉裁注曰:“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界也,象四田界。”可见“境界”一语,本义是指有一定边界的空间,即今所谓“疆界”,如《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中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以“境界”论艺术,一方面用来揭示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质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用来指导读者如何欣赏作品。庄子虽未明确使用“境界”概念,但其文论中已经确立了有关艺术境界的理论基础。 一、“道不可言”——语言具有天然的局限性 “言”与“道”(或曰“意”)的关系,即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是哲学上的一种认识论,反映的是人的思维内容能否用语言充分、完全表达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这两种最大的哲学流派的观点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文艺理论也不能例外。长久以来,这也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庄子继承了老子“不可致诘”的观点,阐发为“道不可言”,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表现力的著名表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是超言超象、不可思议、不可表达的。这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使然,而且是由于“道”本身所具有的不可言说性所致。因为道“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所以“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在《庄子·天道》篇中,他讲了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

庄子的逍遥境界

庄子的逍遥境界 人的本性应该是无羁无拌的,只有保持,释放了人的本性,顺其自然,才能真正的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认为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逍遥自在便是庄子的人生观。 一、庄子及其著作 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的开放多是表现在战乱时期,在战乱中,统治者没有过多的功夫来禁锢思想,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几个思想大解放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庄子就是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动乱的战国时期,他一辈子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却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他却隐居不仕,终老天年。 但他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崇尚逍遥,主张无为,他是孤独的平民思想家,为我们留下了《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庄子的思想当然与他所处的地域文化也有联系,《庄子》可以说是最不带有经典意味的先秦著作,因为他的浪漫主义,他的寓言色彩很浓厚,它带给我们的是无边无际的奇异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与荆楚文化的“奇谲浪漫”分不开的,这是从文学的形式来说,而从内容上来说,《庄子》所体现的思想又是与中原文化分不开的,在《庄子》中所体现的道家的“无为”与中原文化的团结和谐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们都知道魏晋时期的人们都是不拘俗套,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文人雅士都有这样的风气,像阮籍,嵇康等,人们都认为他们狂人有狂语,殊不知,在战国时期的庄子已经是这样一个狂人了,他可以放弃时间的名利,逍遥于世间,那不狂么,他可以“鼓盆而歌”,那不狂么,在《逍遥游》中就将庄子的狂体现的淋漓尽致。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任逍遥。 二、何谓逍遥 “逍遥”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表现的是某种轻松自在的状态。“逍遥”又四种解释,第一种是徜徉,缓慢行走的样子,这在《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中的“逍遥”就是这个意思;第二种就是斟酌,玩味的意思,这在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就取其意;第三种意思是彷徨,徘徊不进,在《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体现;而现在我们公认的意思便是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意思,“悠闲自得”、“安闲自在”之意。

很有意境的句子

1、不是不爱你,只是爱不起 2、因为爱情,所以忘记 3、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4、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5、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6、等一个人,等一个故事 7、那首关于我们的歌,你把结局唱给了谁听 8、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9、如美花眷,抵不过似水流年 10、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11、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12、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13、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 14、守住的是仓皇而班驳的灾难,是用整个生命也敌不过的假象 15、因为爱过,所以不会成为敌人,因为伤过,所以不会做朋友 16、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17、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18、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19、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20、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21、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22、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死的未知 23、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24、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25、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26、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27、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28、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29、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30、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1、爱尔兰雪,土耳其蓝,莫斯科眼泪。我都收藏在小小的太阳里,还有晴天和微笑。波斯湾海,维也纳厅,阿拉伯传说。我都纪念在厚厚的相集里。还有七粉和公主 32、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33、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34、你掌心华丽的情色线条纠结进了谁的城池里欢声笑语 35、泅渡一个世界,共一场生死 36、女巫亲吻过的咒语破天而来,浇湿的誓言漉漉退场,我坐在海上补一张网,你伏在海底披星戴月的歌唱 37、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38、用一根火柴烧一座蜃楼,借这场大雨让自己逃走 39、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讲题的四种境界

讲题的四种境界 江西省临川二中黄金声(344100) 讲题,是数学课堂的主旋律之一,如何讲题,是老师们必须面临的课题.笔者经十余年的探索、积累,于2003年第一次提出了“讲题的四种境界”的理念,又经近几年的思考、归纳,试图通过本文从更深层次诠释、丰富这一独创理念,并期待得到同行的指点. 一、什么是“讲题的四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就题讲题,把题目讲清 (达成目标:一听就能懂) 第二种境界:发散试题的多种解(证)法,拓展解题思路,把题目讲透 (达成目标:一点就能透) 第三种境界:理清试题的诸多变化,以求探源奠基,把题目讲活 (达成目标:一时忘不了) 第四种境界:探究试题之数学思想方法,以能力培养为终极目标,做试题的主人 (达成目标:一用真有效) 二、“讲题的四种境界”理念的基本内容与诠释 1.会解题≠会讲题 会解题: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对试题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求得自己的理解,并能顺利地讲完此题. 讲题后情景①教师:我明明讲得很清楚,可学生还是说不懂!--基础太差了!? ②学生:课堂上老师讲的我都懂了,为什么下来不会做题?教师:这就奇 怪了,既然听懂了,怎么不会做题呢?--悟性有问题!? ③教师再讲类似题,甚至将解题的每一个步骤更详细地写出来,然后再布 置学生做题.--不信教不会(再不会就没救)!? 会讲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对试题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处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运用. 讲题前情景①教师认真做题②教师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我是怎样思考的?做题过程中遇到哪些障碍?③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怎样讲才会使 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一次习题课的课前准备时,有如下一道题引起了我的注意: 题1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翻折, 则图中重叠部分是三角形. 答案很简单:等腰三角形. 由此引发了我的疑问:答案为什么不可以是钝角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是不是随便一折都是等腰三角形? 于是,我拿了一张长方形纸片动手折了起来.结果发现,重叠部分可以是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但都是等腰三角形, 当然,还可以折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 而要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变化,只要抓住图中∠α的变化就轻松搞定,即: ①当45<α<90时,△ABC是锐角三角形; ②当0<α<45时,△ABC是钝角三角形; ③当α=45时,△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α=6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在讲题时,如果把这些变化融进去,不是更能体现本题的价值吗?从思想方法上看,

人生三境界阅读答案

---------------------------------------------------------------范文最新推荐------------------------------------------------------ 人生三境界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以下是人生三境界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1.说一说作者所提的三重境界格式什么 2.谈谈你对着三境界的理解,拨那个说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_百度作业帮 1.说一说作者所提的三重境界格式什么 2.谈谈你对着三境界的理解,拨那个说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 1 / 7

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庄子境界论

庄子的境界论 一、《大宗师》:“以道为师”、“真人”的人生追求 1.“以道为师” 《大宗师》:大是赞美之词,宗即宗主,师就是学习、效法,篇名即表达了“以道为师”的思想。这个“道”是自然而然的生命流行之体,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他物为条件,不与他物相对,在时空上是无限的。 庄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修养去体验“大道”,他的修养原则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具体的修养方法包括“坐忘”和“心斋”。所谓“坐忘”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即心对“道”的体悟与回归;所谓“心斋”就是“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抛弃耳目试听,抛弃理性思维,了无念虑,自虚其心,恢复灵台明觉得功夫。 2.“真人” 《大宗师》从天人关系中把握“真人”的境界。何谓“真人”?在庄子看来,“真人”是天生自然的人,不再徒劳无益的人为造作中伤害自己的天性,专心做心灵虚静的修养功夫,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达到物我、主客、提案人同意境界的人才是真人。二、《齐物论》:“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 “齐物”的意思是“物齐”或“物论”齐,即使视现实世界的种种差别相为“齐一”,《齐物论》表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肯定了物我之间的融合。 在“庄周梦蝶”中,提出了“物化”的意境,庄子以它来表示一种彻底泯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另外庄子以道观的视阈反对唯我独尊,主张破除成见,提出了“丧我”的工夫。通过“丧我”消解掉对自己的执着,走出自我,容纳他人他物,与万物相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三、《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 《逍遥游》反映了庄子的人生观,表现了其对人格自由的无限追求。“至人、神人、圣人”以及《大宗师》的“真人”都是“道”的化身。他们从不同方面来说庄子的理想人格。成玄英说:“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其实一也。”

低调显境界阅读答案

低调显境界阅读答案 导读:低调显境界向贤彪 ①何谓低调,我理解就是走了大运、干了大事,或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忘乎所以、盛气凌人,不卖弄显摆、大肆张扬,而是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②低调的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他们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能否认它的深邃;低调的人,是生活的强者,他们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所以他们蓄势待发,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又把目光投向下一个,总是比别人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③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知名人士表现出低调做人的品格。三国时诸葛亮对蜀国居功至伟,刘备本想以皇位相让,但诸葛亮谨守属臣本分,低调做人,而正是他的功成不居,让后人敬佩不已。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家喻户晓的.科技大家。然而,他低调做人。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却连连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钱老居功不自傲的品格,让我们读懂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人生观的诠释。 ④先哲们都曾用隽永的语言来颂扬低调的品格。如:“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低调谦恭,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若升高必自下,若除趋必自迩”;是人不断前进的

“稳定阀”——“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是获得知识、赢得信任的“指示灯”——“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是“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必由路”——“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外国一位哲人也曾这样说:“当我们事事如愿时,切不可忘乎所以、盛气凌人。因为成功时趾高气扬与遭厄运时悲观丧气,都是一种浅薄和脆弱的表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情、恒定的态度。” ⑤看来,古今中外都是崇尚低调做人、谦虚处世的。这样,赢得的不仅是信任、信赖,而且可以使自己减少偏差,克服自满,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赢得未来。 ⑥低调,不是压抑身身的欲望,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自己的约束,也是一种对社会、对别人的尊重。懂得低调的人,才会“胜不骄,败不馁”;懂得收敛的人,也将赢得社会和别人的尊重。 1下列对本文观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低调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以平静淡然的心情对待成功。 B、做低调的人,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智者和生活的强者。 C、低调做人赢得的不仅是信任、信赖,而且可以使自己不断进取,赢得未来。 D、低调是一种境界,一种对自己的约束,也是一种对社会、对别人的尊重。

议论文阅读《读书三境界》

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 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吞”:泛读或博读。(生吞活剥,囫囵吞枣) “啃”:精读。(咀嚼消化,强行吸收) “品”:体悟。(焚香沐浴,如饮醍醐) (可从文中找答案,也可自己概括) 2.作者认为“吞”“啃”“品”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层递(层进、递进)关系;“吞”是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意思相符即可) 3.你在读中外名著时,采用的是什么读书方法?有什么收获?请略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略 4.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B.本文阐释了“吞书”“啃书”“品书”的内涵和三种境界对不同读书人的意义。 C.作者说理透彻,深入浅出,使读者心悦诚服。 D.本文在阐释道理时态度平和,言辞中肯,使人易于接受。

庄子三只鸟,人生三种境界

庄子三只鸟,人生三种境界 第一只鸟:海鸟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外篇·至乐》 一只很大的海鸟,从海上来到鲁国。 鲁国的君臣都很高兴,用隆重的音乐,盛大的宴会,来款待这只远道而来的鸟儿。宴会上有猪有羊,舞女伴舞,琴师弹琴,让人眼花缭乱。 结果这只鸟很快就死了。 它没见过这种场面,不吃不喝,几日后就死在了鲁国。 好好的一件事,为什么搞成这样呢? 庄子说:因为不把鸟当鸟。 鸟儿应该吃虫子、吃鱼,活在大海或者森林。 达官贵人喜欢的玩意他不喜欢,它喜欢的玩意,达官贵人们也不喜欢。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实际上,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要横加干涉,无端指摘。 对鸟儿而言是这样,对人也是如此。 父母子女之间,同事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都要保持这样的尊重和界限。

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凌驾在别人的意志之上。 这是鸟的自由,也是人的自由。 第二只鸟:凤凰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 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 邪?” ——《庄子·秋水》 庄子的朋友惠子当了梁国的宰相,有人传播谣言,说庄子要来梁国抢宰相之位。 惠子很害怕,于是下令整个梁国搜捕庄子。 庄子亲自去见惠子。 庄子说南方有凤凰鸟,遇到梧桐才会休息,只吃竹米(竹子开的花),只喝清泉。 猫头鹰得到一只死老鼠,凤凰路过,猫头鹰发出‘吓!’的声音。 你今天也要为了梁国的相位来吓唬我吗?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 在庄子看来,人生于天地之间,摆弄金钱,汲汲于名位,实在是无聊。 自古以来,欲望太多的人,多半不能成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人心是有限的,装得下功名利禄,就装不下志向和抱负。 金钱地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懂得知足,学会简单,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高贵。

意境唯美的句子大全

意境唯美的句子大全 意境唯美的句子大全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夜雪潇潇,飘如落羽,一片片一朵朵,绽放于唐诗宋词里静美醇淡的韵脚。瑞霭氤氲,残月隐然,澹梅浣雪,拂落一曲灵动的合弦,叠叠幽韵,将亘古的柔情写成此刻的雪瓣一朵。倦依窗畔望琼英,心字共谁倾?呵手轻霜试梅妆,轻抚一曲声声慢,静听疏篱烟雨唱彻醉花阴,漫看淡云长天弹却凤箫吟。 夜已深,曲未终,人已散,情未了,缘已断,流年渐逝,漫长时光里谁不曾为谁等待!夜微凉,心如水,弹指间,情断肠,回眸中,浅然一笑,红尘路上有谁不曾为爱痴狂!今夜,我只为你低唱浅吟。今生,我绝世的容颜和倾城的笑靥只为你绽放!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一岸絮柳的飞扬;一尊月色的百媚;一羽千年的霓裳;随思绪盈盈而动。若,三生石畔是刻下的一辈子,为何石头依然,三生已变?若,前世,于你于我已不足为念?为何,会有今夕何夕的花红影绰?若,今生,于你于我已不足为惜?为何,会有遥痴月色,清泪湿颜?

一把花锄,黛玉含泪葬了谁?一座小楼,香君独坐为了谁?长生殿上问君皇,马崽坡上香魂消!一声珍重,送了谁?别了谁?伤了谁?苦了谁?又丢了谁?原来谁也只是谁的曾经,原来错过就成了往事,再见却已不是故人,若人生只如初见,我只想记着彼此初遇时的美好,自此,不伤秋水,不憔颜。 一杯香茗,任岁月荏苒,落花成冢,独守一份清静,让寂寞在心尖的边缘躁动,悠然品茗静谧韵味。轻轻的推开紫纱轩窗,清风柔柔地将思绪挑逗,伸手,掬起一捧月色,吟唱一首离殇婉约的诗词,断肠人在天涯,此悠悠,恨悠悠。柳絮轻柔风前曼舞如诗,落红低吟缱绻滑过双肩,溅起一泓清泪,氤氲了谁的眼眸。 一别潇湘爱恨痴,花落人去两不知。一分暖,半世缘,三生情。弹指间,如梦似幻。雪花飘飘,折一枝梅,花香暗留,梅花映雪,一如你的情,冰清玉洁不染尘,柔骨丹心醉梅魂。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一场红尘恋,一份千年缘,几缕隔岸相思,隐逸了多少楼台旧梦?在水一方,愿着一身荷香,乘一叶兰舟,划过秦时明月,穿过唐风宋韵,寻你在烟波浩渺的西子湖畔!只想,为你环佩叮咚,轻敲在每个念你的夜晚;只想,为你巧笑嫣然,抹去你一生的尘埃! 一场花开,错落了多少时空交织的残影,孤错了轮回,宫锁心玉,交织今生的缘错,你留下的一缕香,划作万青丝,把我的思

品庄子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品庄子 第一章逍遥的境界 1 庄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这样的吧:热情、诗意、广阔无边的心界还有浪漫洒脱的诗情。他面对楚威王的使者持杆不顾,面对惠子全国内的搜查冷嘲热讽。在他看来,连绵不断的战争仿佛蜗牛触角一样不值一提,游说王侯获得奖赏同用嘴添脓一般卑躬屈膝。世界一片混乱、黑暗,他却仿佛像个出生的孩子,一味地笑着,世人所看重的荣华、名利在他看来都不值一提,世人所深恶痛绝的死亡、贫苦,他却对此平静的接受。他又是一个投身自然的诗人,望着天地,远离尘世,思索着宇宙人生的玄理。 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纯真:试想谁能毫无牵挂的活着?在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摆脱饥饿的困扰,却摆不脱富贵、名利以及得失的迷惑。但我们身心疲惫之时,内心迷茫之时,翻开他的书,仿佛沉浸于一场美梦,却有不可成真。有时候,我们羡慕他的诗意:宇宙万物在庄子心中,皆有情,皆有灵性,蛇羡慕风的灵动,影子的影子与影子谈话,风吹过石木发出各式各样的地籁之音——万千的诗情与难以理解的哲理便融入了灵动的自然万物之中。我们羡慕他,却又疑惑,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淡人生的一切,写文章一泻汪洋,对世间一切都嘻戏怒骂……在精神上,他是一个活泼的孩子,可又是一位深沉的智者。他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的思索,他眼中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可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逍遥在自己所创造的哲学世界中。他认为,有一个至高的境界,超出万物之上,超出形象之外。不如说,他用诗的语言创造了那样一个至美的意境。正因他有自己独到的思索,所以他会做出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会说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语言。 但是,逍遥的背后,是一种苦痛,潇洒的背后,是一种消极。没有经历过痛苦、挫折却装作看淡一切的人,只能算是玩世不恭,唯有历经乱世的苦难,才能有超脱的大智慧。辛词有云:“如今尝遍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必庄子也或许是如此吧,当他从世俗社会中逃离出来,或是他的家乡刚刚遭受乱世的磨难,他面对天高地阔,宇宙无穷,心中一阵悲凉,无限感慨,本想一吐哀思,却平静地、默默的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思绪一下便飞向了无穷的宇宙。 2 读庄子,不如用一些想象去读吧。 假如你穿越千年,长途跋涉至蒙地,走进一座破烂的屋子,去拜访庄子。你问到:“先生写了真么多文章,是为了什么呢?” 庄子会对你说:“想让世人达到逍遥的境界啊!” 你又问道:“什么才是逍遥呢?” 庄子站起来,拉着你走到房外,带你看远方一望无际的天空。他告诉你,遥远的天空下,有一片宽广的大海,叫做南冥,有一只巨大的鱼,叫做鲲,它会化为一只足以遮蔽天空的鸟,叫作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王国维人生三种境界

“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以这句话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只有不畏怕孤独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这句话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一位通才,不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铸伟 可谓全才,配得上“国学大师”之名号。在其短暂的一生中,著作颇丰。他能横穿词海纵跨年代把先人的词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细细品味,真的为这三境地折服和感叹。若非曾经“独上高楼”远望“天涯路”,又怎能“为伊憔悴”而“衣带渐宽”呢?如非“终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见得“灯火阑珊处”的美景呢? 这俗世的轮回的确是不谋而和的。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成功的个案无非都是经历着三个过程: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的过程中有所羁绊,坚持不放弃;成败关键一刻,挺过来了,喜获丰收。而所有失败的个案大都是败在第二个环节上了。 笔者认为,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三种境界出处注释: 《蝶恋花》是北宋仁宗朝丞相晏殊的一首名词,这首词,经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把其中的句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列为"古今成大

你给生活意境,生活给你风景

你给生活意境,生活给你风景 难过的时候,就抬起头看看天空,它那么大,一定能包容你所有的委屈;它也那么高远,一定能盛下你经年所有的心愿。天空尚有阴雨时,但它从未放弃晴朗,人生亦有失落时,也请不要灰心丧气。用最深的情去爱这朗日晴空,用最柔的心去赏那春花秋月,纳悦那变幻的风景,冷暖的光阴,才会活出生动。 不负此生,不负爱过,不负遇见。你要学会偶尔捂着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埋怨愁苦,这个世上没有不艰难的人生,但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点燃内在的光,才能在与黑暗不期而遇时,找到生活的出口。人生,一半努力,一半随缘;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既要能够大步走天涯,也要可以浊酒伴清茶。 人,总要活给自己看,活出一副争气的模样,活出一副顽强与坚韧。让曾经看不起你的人高攀不起,让之前欣赏你的人更喜欢你。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航行,只有阅尽山重水覆,历经艰难险阻,方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们在生活的纷繁复杂中努力穿梭,只有不惧世态炎凉、不畏人情淡薄,方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会坚强,懂得自渡,铿锵前行。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财富,不是容颜,而是你在举手投足间传递给对方的温暖和踏实感。人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纵自己的情绪。 人生就像从容的时钟,重要的不是走的快与慢,而是稳和准。不要去责怪经过你生命的任何人,好的人带给你快乐,坏的人带给你经历。不过是有人陪你一程,有人教你成长,其实,都值得感恩。一曲红尘,花开花落,流年暗换,人生几何,一份洒脱,一份懂得,心语安暖。向着有阳光的方向走,那些黑暗与阴霾就会与你背道而驰。容颜会老去,四季不会停,心中有丘壑,眉目做山河。心中有春秋,何处不是景。选择你所喜欢的,喜欢你所选择的。别让平凡的生活,耗尽所有的向往与激情,不甘平庸,不愿受缚,那就挺起胸膛,活个潇洒。做个温暖且有力量的人。 告诉自己,这个世界真的很美丽。你就是要这样相信着,才会在平淡的生活里,找到最为浪漫的温柔,生活才会充满希望与热情。你想过怎样的生活,取决于你对待生活的姿态。给生活一份情怀,生活就给你一份诗意;给生活一份意境,

关于庄子逍遥游的三重境界

“无己“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 ——论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三个层面 庄子开篇之作逍遥游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论述内篇系统性时把庄子内七篇全放在逍遥游思想的统摄之下: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故物论可齐,生主可养,形可忘而德充,世可入而害远,帝王可应而天下治,皆吻合于大宗以忘生死,无不可游也,无非游也"清孙嘉淦从庄子写作原因入手,从内七篇的整体性角度论述逍遥游篇是庄子担纲之作,其南华通解逍遥游主题曰: 逍遥游者,庄子之志也,其求道也高,其阅世也熟,阅世熟则思远害,求道高则入虚无"以为天地并生,万物为一"而徒以有我之故,遂有功名,是生利害,故必无己然后心大而能自得矣"齐物论之丧我,养生之缘督,人间世之无用,德充符之忘形,大宗师之人与天一,应帝王之游于无有,皆本诸此,实为书之纲领,故首发之,所谓部如一篇,颠之倒之而不可者也" 罗宗强在为涂光社的庄子范畴心解作序时,也从文本系统性角度把庄子一书评价为一部不易解读的书,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注家普遍认为这是全书中最重要的一篇,有的甚至认为是全书的纲"张涅梳理了庄子内篇与其他篇目的关系,指出逍遥游在整篇庄子文本中有统领庄子全文的重要作用:结构关系看,-内篇.的其他六篇是对逍遥游的思想展开,-外杂篇.又是对-内篇.的解说!补充!发展和变异,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扩展的!建构和解构相统一的思想系统"和前述庄学研究者注重从文本结构出发研究庄子体系不同,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指出庄子所追求的人性特点是对精神自由的祈向,庄子对精神自由的祈向,首表现于逍遥游,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书的总论"。 可见,逍遥游是庄子的扛鼎之作,庄子思想的微言大义以总括的形式体现在逍遥游中"每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有其独特的视角,我们一旦掌握他的这个视角,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也就好理解了,故准确地理解逍遥游是把握庄子思想的一个必经之路" 一至人无己——逍遥游的第一个层面 王夫之在其庄子解中把逍遥游看作是一种不局限于个人心灵认识偏见的感物方式并把达到逍遥游的方式归纳为无待:无待者,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也就是说,欲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消弭物和己!事和功及实和名之间的对立关系,即无待"这种不待物以立己,不待事以立功,不待实以立名就是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徐复观在其中国人性论史中高度评价庄子的三无思想:-至人无己.三句话,乃庄子的全目的!全功夫之所在"庄子全书,可以说都是这几句话多方面的发挥"台湾学者陈天启声言逍遥游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便是无己!无功和无名: 逍遥游者,逍遥之游也"逍遥,谓自由自在"游,谓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欲求自由自在,须先以达观之大智,解除小智之拘束"小智之拘束为何?谓从个己观察一切,而纯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达观之大智为何?谓从大道观察一切,而不为己见及功名之见所拘束也"小智不及大智,故本篇以无己!无功!无名,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此其大旨也" 三无思想是理解庄子诗学思想的一把钥匙,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为线索细读庄子则可以体悟庄子思想的内涵"成玄英把至人!神人和圣人看作是庄子所言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 一人之上,其有此三,欲显功用名殊,故有三人之别"此三人者,则是前文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人也"欲结此人无待之德,彰其体用,乃言故曰耳"在成玄英看来,为了显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的功用名殊,把这种人又分为不同的三个类别,即至人!神人和圣人"既然至人!神人和圣人是不同之人,由此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和圣人无名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了"郭象指出至人!神人和圣人(即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之人)具有如下特点:

阅读《单纯的境界》附答案

阅读《单纯的境界》附答案 阅读《单纯的境界》附答案 阅读《单纯的境界》,完成第21—23题。 单纯的境界 ①单纯不是幼稚,更不是无知,单纯是一种心境,是诚恳务实的人,为了专心致力于所热爱的事业而竭力追求的一种简单心境,是人生摆脱喧嚣,洗尽铅华之后的另一种境界。 ②佛语有言:“心系一处,杂念俱无,方可大进。”指的就是要心境单纯而只有一种信念,没有其他事物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要完成的事情当中,精神集中而心境宁和,才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才可以有所突破,有所造诣。 ③西汉董仲舒研究儒学“三年不窥园”,为的是精力的高度集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是心无牵绊;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当中,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水稻……试想,如果让董仲舒走出书房治理朝政,让大禹抽出时间照料家事,让袁隆平走出试验田接触社会里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那么这些成功者会取得这些成就吗? ④学者的心境应该是单纯的,“书生”所读是书,所想是书,所念是书,所爱仍是书。熊十力先生说:“学者之败,慕虚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恋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他所提倡的“务潜修”“甘枯淡”也意指学者要心无旁骛,心系一念。 ⑤心境极单纯的人往往在常人熟悉或练达的地方显得愚钝甚至一无所知。庄周宁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求名达;陶朱公宁愿举家迁徙,也不愿做卿相;数学大师陈景润虽极具数学天赋,却有着极差的生活自理能力;释迦牟尼虽出身王室却离家出走,云游四方……是他们不喜欢荣耀繁华,不喜欢热闹的人际交往吗?他们只是明白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去追求。因此,虽然他们会在某些方面显得愚钝不谙人事,但他们在自己致力经营的地方却都取得了惊人的成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 浅谈庄子的人生境界 庄子的超脱人生是其对人生的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是对精神本然状态的自我认识,从而达到一种超脱世俗、无任何约束的精神自由境界。其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化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庄子就是其中之一。庄子豁达超脱的人生观,对历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语曾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但庄子对此不以为然,他宁愿做自由自在的鱼,也不愿沾染名利,尽管其毕生贫困,在穷闾陋巷中以编草鞋为生,但仍不堕其志,致力于道学的发展,并以乐观的心态追求至道,以求自身的逍遥。《庄子·山木》对庄子的洒脱有过这样的记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逢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上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足见其人生的豁达和对名利的淡薄。

关于庄子的人生态度,《大宗师》还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庄子将死,弟子们欲厚葬,他立刻予以否定:“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如此!”当弟子们又担心乌鸦老鹰会啄食时,庄子宽慰他们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可见庄子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时代,不仅在人生态度上有着极其超然物外的洒脱,对人的生死也抱有非常达观的态度,看淡生死,把生和死当作一个必然要发生的过程,一笑而过。 《庄子·逍遥游》开宗明义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单看内七篇,三种人格,代表着三种不同的荣誉。称号,此三者所以不同。但作为三种人生境界,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譬如至人到底比圣人高明在哪,庄周又未尝赋予深意。"至人无已",无已便彻底打破了对立面,进入到所谓"吾丧我"(《齐物论》)的超然状态,由此看,大约至人的境界最为高了。庄子对"圣人"、"神人"、"至人"的描绘,常常给人以神秘之感比如《道遥游》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庄子说的"无名",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讲,即破自我与非我的对立,洗刷内心中功名利禄的观念。为别人做了件好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